在线看书
心理学导论

第二节:人类意识的产生

  一、意识和意识水平

  (一)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由于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表达形式,所以人只有掌握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知识的经验,才能有日益丰富和不断概括的意识内容,才能接受各种信息并对它们的意义进行评价和选择。因此,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人在劳动中,在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意识一经产生又反作用于于客观现实,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和意志也是人的意识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意识也表现为一种内心体验的形式。尽管意识和认识过程密切联系,认识在意识中占有核心地位,但意识和认识并不等同,不能简单地把意识归结为认识,意识中不仅包含有认识,而且也包含着人的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爱或恨等。因为意识到客观现实的决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他(她)不只是在认识着,而且也在感受着行为着,可见意识永远属于某一具有特定经验的具体主体,因此意识就必然具有主观性。在现实生活中,意识通过认识过程所获得的客观内容始终是作为主体自身的反映、主体自身的一定体验而存在着。所以,人的意识不仅是认识,同时也是体验,人的意识是认识和体验的整体统一。正因为人的意识中包含有体验,人的意识是认识和体验的整体统一。正因为人的意识中包含着有体验的因素,而体验的因此又和人的活动动力联系着,所以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意识是人和客观世界相联系的一个环节。它不是封闭于自身之中和外部世界不相联系的、抽象的、孤立的反映活动,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是客观世界中的一部分,人的意识和社会的关系也就包括在意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之中。因为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就会受到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离开了这方面的影响,人的意识就不会得到发展,不仅对社会的意识得不到发展,就是对自然界和自己的意识也得不到发展。同时,已经产生、发展了的意识又指引着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做出的动作和行为,特别是较复杂或目的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受到了人的意识和指引。

  (二)意识水平

  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最高级的心理反映形式,具有各种不同的水平。意识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间里对自身活动及其状态的觉知的程度。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的,即使是最初人类用石头制造工具以捕获野兽为生的劳动,也是以事前就意识到的行动目的与结果为前提的。所谓“意识到”,就是在人脑中建立的两种信号系统的联系而能理解当前事物的特性、联系、关系和意义。当然“意识到”不仅只限于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而且还包括了对自身的体验和赣等方面。因此,人对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及其发展规律认识得越清楚,对主体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的认识也就越清楚,人的意识也就越清晰。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在任何时候的任何活动都具有同等程度的意识性。有些时候人的动作或行为可能是意识得不清楚或者是无意识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受到意识的调节和支配,这是人的意识的基本特点。在此基本前提下,人的意识水平还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1、无意识水平

  无意识水平是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况。例如,个体的某些生理变化,诸如脑电活动、内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心跳脉搏的变化等就不会被人觉知。再比如外界环境中超越感受器接受能力的刺激物,诸如超声波、X射线等也不能被人觉知,也就不能使人产生意识活动。当然由这些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效应和结果,也许能觉知(意识)到,但对于这些活动过程本身是觉知不到的。

  2、前意识水平

  前意识水平是指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虽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再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况。处于这一水平上的信息资料要比任何时刻的意识水平上的信息资料数量多得多。例如,在长时记忆中,贮存着大量的信息,在平时不使用这些信息时并不觉得知到众多信息何在,只有当要检索提取使用时(如考试时),才会对它们产生意识。除了记忆,人的假设和揄也是在这一水平上得以操作的。

  3、潜意识水平

  潜意识水平是指蕴含在意识层之下的欲望、情绪等经验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况。尽管潜意识中的种种本能欲望、情感和思想被压抑,但它们并不泯灭,而且会不由自主地活动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意识又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它是意识活动的两个方面。对周围事物的意识是指个人对客观以象和现象的有意识的反映,它包括以自身的存在、事物和现象以及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复杂关系的反映。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客观事物与自身利害关系的反映,这种有意识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词来实现的。

  二、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一)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从根本上说,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劳动造成了人类和动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本质区别。劳动不仅完善了人类的身体组织结构,而且是人类心理发展和意识产生的基本动因。劳动把生物个体转变为人,并且把人变成为社会实体,劳动使人的心理上升为意识。

  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大约在2000~3000万年前的中新世,由于大地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变化,森林面积减缩,古猿不得不由树栖逐渐改营地面生活。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古猿逐步适应了地面生活的变化,在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通过遗传变异逐步积累和巩固起某些特征。它们的后肢渐渐专门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直立行走在古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直立行走,前肢得到解放,古猿慢慢学会利用前肢把自然界某些现成的物体(如树枝、石块等)当作工具,进行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虽然古猿这时还不能制造工具,但这已包含着劳动的因素和向人类劳动转化的趋势。

  由于能够直立行走,双手就解放出来,成了劳动的器官。古猿能够比没有手的动物接受到更多的刺激。例如,在抓握和操纵物体时,由于手和物体的接触和手的动作,使手获得了不能由别的感觉通道输入的信息(例如物体的软硬、轻重、形状和冷热等等),从而产生了触觉、压觉、动觉和温度觉等等。手在操纵物体的同时还对物体的特性有所认识、有所变革,从而不断地对事物有所揭露,有所改造。这样手也就成了认识物体的器官。它一方面促进了感知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手的动作去发现别的动物所不能发现的现象以若干现象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系,从而使人的心理有了动物心理所没有的特点,达到意识的水平。由于手的动作是在操作劳动中才能充分进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使人的意识有了发生的可能性。

  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引起了古猿身体结构和心理素质的一系列变化。直立姿势有利于脑髓的发展,由此而来的视听范围的气势磅礴也促进着脑组织的复杂化。原来过着群居生活的猿类由于劳动的发展,使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更加必要,以致达到彼此间必须交流的地步;同时日益扩大和复杂化的自然对象及其属性也迫使人类祖先必须作出更高级的反映。于是出现了最初的语言和思维。在同一过程中,人类祖先也逐渐由利用现成工具发展到学会制造工具,由本能式的劳动演化为真正的劳动。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经历了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若干过渡阶段,约在3000万年前,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地球上正式诞生了。

  劳动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另一个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这两个特征相互联系,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劳动过程,形成了人类意识的目的性。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如何把不合乎人类需要的事物改造成为合乎人类需要的事物,这在人类动手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而存在着了。劳动前在头脑中存在着的对事物的映象、观念就是劳动的目的。因此,劳动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学活动过程。例如,在制造石斧的过程中,总是先考虑怎么做,并制定出方案和计划,然后按照头脑中以观念形式出现的石斧形象去动手改造石块。人类意识的目的性就是这样伴随着劳动过程而产生和发展的。

  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通过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逐渐认识了劳动工具的固有属性和劳动对象的固有特点。这种劳动过程经过多次重复,便在头脑中形成了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感知和表象,慢慢地他们开始可以脱离开具体事物,超出一定的时空限制,在头脑中进行思考,进而可以概括地认识和思考某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表明抽象思维开始形成。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成分就是抽象思维,这时个体自身能同劳动对象加以区分,并且意识到自身在劳动中的地位,能够根据劳动的任务和材料来调节和支配自己的力量。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的极为关键的一步。

  劳动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在集体的劳动过程中,人们不但学会和使用自己创造的劳动工具,而且在劳动中还会去改进或提高劳动工具的功能,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劳动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在集体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祖先不仅同自然界、劳动工具发生关系和联系,而且还同一起劳动的其他人也发生关系和联系,知道每个人的活动都必须服从集体的需要,为了达到集体的目的还必须彼此协同活动。例如,人类祖先为猎取食物以求生存这一共同目的而协同活动:有的人负责惊吓野兽,有的人负责捕捉野兽,而惊吓野兽是为了使别人更容易地捕获到野兽。在这种集体性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祖先开始把自己和他人、集体和自己的关系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逐渐地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促进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可见,随着劳动的产生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人类祖先原来具有的自然群体,逐步改造成为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这是人类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语言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在动物演化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语言和劳动一起推去着猿脑变成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

  语言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在劳动中由于协同动作和交往的迫切需要,由于表达胜利时的喜悦和危机时的求援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恩格斯指出:“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国灰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在这里恩格斯指出了语言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条件:第一,共同劳动中的交际需要;第二,发音器官的完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劳动一开始就是集体性的活动。人类祖先在社会集体劳动中,彼此之间必然有话要说(例如,劳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分工),彼此之间要交流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等。因此,语言就成为交际的必要手段。另外,直立行走使人体生理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祖先在组织集体劳动和交流技能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体成员工内掌握的由他们自身发出的声音组合系统,在言语的交际过程中,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随着劳动经验的日益丰富,这个系统也日益复杂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社会稳定的语言体系。

  语言和言语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有时也用某些声音信号进行交际,有时也对声音作出反应。对声音的反应对动物来说具有自下而上的重要意义。例如,有的声音会引起动物的适应性行为,而有的声音则会使动物作出逃避行为。但是,动物的声音和动物对声音的反应都是一种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反应,人类的语言则与此不同,因为词具有概括性,它把具体的实物列入了概念之中,使人类能够借助于词来进行抽象思维,这样才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前景和形成自我意识。同时,人类也能够通过语言来获得间接的知识和经验。另外,语言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和传递信息。因为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接触了大量事物,引起各种感觉,经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给大脑提供了大量信息,引起其生理活动并建立了极为复杂的神经联系,从而改善了脑的活动机能。例如,大脑皮层上有特殊的语言中枢区,然而不是猿脑先有语言中枢区,尔后才有人的语言,而是随着人类的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才把这种机能定位在语言区的。可见,语言一经产生就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从意识的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一刻也离不开人类的社会活动。不仅在人类意识的形成初期是这样,对于现代文明人,意识仍然是社会产物,人脑仍然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完善。现在有人常把人脑与“电脑”相提并论。但它们有本质的不同。“电脑”中硬件的各项功能指标可在设计中确定,产品如果达到设计要求,其质量就固定不变了。而人脑则完全不同,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不断完善起来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意识器官。如果现代文明人的后代一出生就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尽管“他”具备有健全的大脑机制但却会失去意识的功能。例如科学上曾发现和研究过狼孩熊孩等,由于他们出生后就脱离社会生活而生长在野兽群中,因而没有语言,没有人的思维能力,更没有人类的意识。

  综上所述,可以对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人的意识不是上帝或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所赋予的,而是物质运动的产物。人的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和劳动中的社会联系的发展过程中与语言一起产生的。从动物进化到人类,从动物脑演化到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使动物变成人、动物心理变成人类意识的是社会生产劳动和劳动中产生的语言。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