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结束后,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 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经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但我们觉得不怎么样, 你对此怎么看? ”其实,主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考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 查一下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 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则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自己前功尽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有些情况下,第一印象让人记忆深刻; 而另一些情况下,最近的印象则容易成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这就是“首因效应”与“近 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与他人接触时,最先被反映的信息对形成印象有主要作用。“近 因效应”是指与他人接触时,在时间与空间上距知觉较近的信息会给人较深刻的印象。 同“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 作出判断,从而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所以往往不俞全面、客观、历史、公正 地看待问题。

  那么当首因和近因相矛盾时,哪一个效应更胜一筹呢?

  心理学家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种矛盾的信息连续出现时,“首 因效应”突出,而当两种信息间断出现时,“近因效应”更为明显;在与陌生人交往时, “首因效应”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而且,认 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例如,某人本来工作挺积极,表现很好,而最近工作出了差错,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有些人容易只看到他眼前的表现,而对他作出表现差的评价。再如,一个平时表现一 般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好事,有些人往往会对其刮目相看,并肯定他以往的一贯表现。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近因效应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弥子瑕是卫国的美男子,是卫灵公的近臣,很讨卫灵公的喜欢。有一次,弥子瑕 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弥子瑕顿时心急如焚,可是 京城离家太远,怎么能尽快赶回去呢?弥子瑕不顾个人安危,假传君令让车夫驾着卫 灵公的马车送他回家。但是,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 可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啊! 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有一次,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当时正值蜜桃成熟的季节,满园的桃树结 满了让人垂涎欲滴的蜜桃。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蜜桃,咬了一口,觉得非 常好吃,就把剩下的递给身边的卫灵公,对他说:“这个桃子很好吃,你也尝一尝! ” 卫灵公毫不在意这是吃剩的桃子,高兴地说“你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表明你爱我呀! ”

  但是弥子瑕年纪大了以后,容颜衰老了,卫灵公也因此丧失了对他的宠爱。这时, 弥子瑕得罪了卫灵公,卫灵公不仅没有像过去那样迁就他,反而降罪于他,还对别人说: “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我的车子,还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这不是看不 起我吗?至今他仍不改旧习,还在做冒犯我的事,真是太可恶了! ”

  卫灵公在弥子瑕年轻时宠爱他、迁就他,当弥子瑕年老色衰时则忘了他过去的好处, 只以眼前的事情作为判断和对待他的依据,这是典型的“近因效应”的例子。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避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偏激之处,不要犯“一 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全面了解他人的情况,避免以片面 的印象取舍、下结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判断一个人应该注意从长 期来考察。而我们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则要始终如一,不能凭着过去或者近期的表现而有所懈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