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为何观众看演出会“一呼百应”

  人们在观看演唱会时,当看到舞台上某个演员演唱出自a熟悉的音乐时,我们往 往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跟随着大声唱出来,把整个现场推向高潮。 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自觉的行为呢?因为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 识会变得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它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 不会出现的行为。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 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 人们在群体中通常会表现出个体单独时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例如,处在团伙中的个 体有时会跟团伙表现出一些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在他单独时不会表现出来。

  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 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于是,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 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但如果我们把握不当这种去个性化的状态,就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 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 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去个性化”并不 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去个性化”也 很难使人作出反社会的行为。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 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 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

  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去个性化会让人变得更冷酷。

  某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

  城市中心的一个高楼顶上有个小伙子要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在为挽救生命苦苦努力。而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快 跳呀”,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哄,最后在众人的“怂恿”和“鼓励”声中,年轻人对 人间不再留恋,从楼顶飘然而下。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的行为是冷漠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去个性化所导 致的。在这种情境中,“看客”们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 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重复一些不可 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 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金巴尔德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备两个条件:匿名性和责任模糊。匿名性 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个体毫无顾忌地违反 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绝不会作出的行为。责任 模糊是指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 的或分散的。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 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 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作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如集体起哄、 相互打闹追逐、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都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心理学家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隐匿在群 体中,而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而被辨认出来。这样,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 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

  “去个性化”心理是群体中成员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既可能导致消极行为,也 能够产生积极效应,为我所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自我监督的管理和个人素质的提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