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宁可越跌越多,也要死抓跌股不放

  炒过股票的朋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当所持的股票突然下跌时,人们最初往 往并不急于抛售,而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当股票一跌再跌,人们这时却决定继续等待, 以期待出现高涨的奇迹。身在局外的我们通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与其让股票继续下跌增加损失,为何不 立即抛售,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呢?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财富”变化有这样一种心理: 人们对同样的财富数量的损失和赢利,其“感受”是相当不相同的。一定数量“损失” 所引起的“负效应”大于同样数量“贏利”所带来的“正效应”,这种损失的更敏感 的现象就是“厌恶损失”。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在面临同样大小的利益和损失时,来自损失的压力比来自利益的幸福感高出约两倍。

  另外,“厌恶损失”心理还会导致一些赌客在输钱的时候,有一种“不惜一切代价”都要竭力避免损失的心理。抱着这种心理,这些人无法把握自己逐渐丧失的理智, 偏要抓住“已经失利的局面”不放,最后就是越输越多,直到一败涂地。

  因此,当股价上扬的时候,我们更愿意选择稳定收益,马上卖出手中的股票,满 足于小小的利益。相反,当股价下滑的时候,则盼望股票再次上涨,放弃稳定,选择风险。 人们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会产生想把遭受的损失降到最小的心理,但最终却容易遭 受更大的损失。

  在股市里要想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情绪起伏不定面前,要以最快的时间作出 对自己相对最有利的决策。除了避免“出手涨势股,死抓跌势股”的心理,我们还要了解下面几种不利的炒股心理

  第一,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投 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 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证券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无法作出适当的权衡,非常容 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市场上的很多异象都是由投资者的过分自信造成的,最典型的 投资者行为是过度交易,推高成交量,导致髙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对投资者的财富造 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从众心理。经过反复思考后终于决定要在第二天早上卖出手上的股票。但 当他踏人市场后,却又耳闻其他投资人对后势持乐观看法。就在这一瞬间,他马上变 卦,反而又买进了新的股票。实际上,即使在一群特别聪明、相当沉稳多虑的人当中, 从众心理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也是造成市场成交量持续高位的一个原因。这种情况 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 偏好。这也就是所谓基金重仓股和券商重仓股的奥秘:基金扎堆,散户也扎堆,一出 现恐慌性抛盘,只要有一个大单砸下,就会引起疯狂的跟风操作。

  第三,自归因。自归因是指人们总将过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外 部因素的心里特征。投资者通常将投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将投资失败归咎于 外部的不利因素。例如很多人将自己投资失败、深度套牢归咎于听信某些小道消息的 错误,而赚了钱则归功于自己准确无误的判断,而下次再出现小道消息的时候,依然 确信不移,继续进入庄家编好的出货套,高位接盘。

  第四,过度反应。指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过多的权重,导致对近期趋势 的推断过度偏离长期平均值。投资者过于重视新的信息,而忽略长期的历史信息,而 后者更具有长期趋势的代表意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