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绪论—危机潜藏的家庭

  我们的心理学根基业已动摇,我们使用表达过去世界的语言来掌握今日世界的意义。过去的生活 看似更为接近我们的本性, 但其原因只是:过去的生活 更为接近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罢了。

  Antoine de Saint Eaupery

  过去35年来,大家对于家庭塑造人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力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我们现在了解家庭 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拥有自己的结构法则、组成分子以及家庭 规则。

  家庭规则影响我们的安身立命,最重要的是其中反映出父母对生命的信念和价值观,也决定了他们用什么方式来养育子女。

  父母的教养方式形成了孩子的自我概念。儿童是每一个文化 里最重要的自然资产,世界的前途有赖于下一代的自我形象,而孩子对于自我的观点会影响他们在生命中一切的抉择。

  现代家庭出现危机,与我们教养子女的方法有关,并且会在 家庭中代代相传。

  羞愧感:灵魂之病

  我认为许多家庭的规则具有伤害性及羞辱性。它们破坏孩子 的内在统一,而带来羞愧感。高夫曼(Gershen Kaufman)所着 《羞耻心》(Shame) 一书中对羞愧感的定义是:“羞愧感是一种灵 魂的病,是对自我产生最尖锐的痛苦之感。它或许出现在我们受 到羞辱而呈现怯懦,或挑战失败之时。羞愧的心情是一种内心的伤痛,将我们与别人隔离开来。”

  高夫曼认为羞愧的心态否定完整的人性,是许多心理困扰的 根源。诸如,忧郁症、孤僻、自我怀疑、偏执,甚至强迫行为、

  精神分裂、完美主义、自卑、自恋、边缘性人格等,其中皆有羞 愧的心态作祟。它是灵魂的杀手,一旦人的羞愧已经内化成功, 生命便会渐渐被一种心理上的麻木凌迟至死。基本上,羞愧感是一种完全的自我否定,铸成于我们早期与人相处的原始经验,也 影响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羞愧感与健康的羞愧

  “羞愧感”不同于“健康的羞愧”。健康的羞愧是“我做错了”,而羞愧感是“我是个有问题的人”;健康的羞愧是“我犯了 一个错误”,而羞愧感是“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健康的羞愧是 “我的行为不太好”,而羞愧感是“我不好”,两者大不相同。

  在过去的150年中,我们教育子女的方式没有多大改变,反观社会上逐渐上升的离婚率、青少年问题、药物滥用、近亲乱伦、 饮食无度以及身体虐待等,逐渐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这些现象 在告诉我们,旧有的养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了。

  遗弃导致羞愧

  有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基本上是用各种遗弃的方法来控制 他们,而孩子从中学到羞愧。父母遗弃孩子有以下多种方式:

  1. 放弃抚育孩子。

  2. 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情感。

  3. 对于孩子的情绪表达不给予回馈。

  4. 不满足孩子发展中的依赖需求。

  5. 对孩子施以身体、情绪、精神以及性方面的虐待。

  6. 利用孩子满足父母自身的依赖需求。

  7. 利用孩子维持或挽救婚姻。

  8. 父母企图对外界隐瞒或否认他们见不得人的秘密,以至于 孩子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而奋力保密。

  9. 不陪伴、关心及指引孩子。

  10. 父母的品行不端,使孩子蒙羞。

  儿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关怀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没有任 何一个5岁的孩子,能够独立离家去自创前途。通常孩子到15岁 以后,才会有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欲望,在这之前,他们一直都需 要父母的照顾。

  然而,父母的遗弃扭转了大自然的秩序,孩子不但得不到关 怀,而且必须要去照顾父母。他们变得孤独和疏离,因为他们失 去了每个孩子都该享有的珍贵、独特的童年。父母的遗弃也因而造成孩子羞愧、自卑的内心。

  假我出现

  一旦内心有了羞愧的声音,面对自己便成为一种痛苦的经验。 基于补偿心理,人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以便让自己生存下去。

  假我”可以保护自己不去面对真实自我的痛苦及内心的寂寞。在伪装多年之后,个人的真我将变得麻木,再也不知道自己 是谁了。

  假我所带来的危机远超乎人的想象,因为许多为人父母者也隐藏着充满羞愧的内在,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而且他们也曾被 自己的父母遗弃过。成千上万的成人,说话及衣着看似成人,但 事实上都只是个“大”孩子。这些表面长大而内心不成熟的人管 理着我们的学校、教堂,甚至政府,而且他们一个个也都成了家。 本书所要讨论的就是今日家庭的危机——这些不成熟的人所教养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不成熟的成人。

  家庭规则

  许多教养孩子的规则得到宗教及教育系统的肯定与支持,所 以变得有些神圣而不可侵犯,以至于质疑这些规则仿佛是一种冒犯。这也正是问题严重的所在。就像“国王的新衣”这个故事,人民被迫忽视国王没有穿衣服的事实。今天的家庭问题也有如火灾般严重,但没有人被允许 去正视它。大家一同否认问题,以便遵守我们传统文化中特有的 “不多话”这个老规矩。这个规矩深植于教养子女的法则中,例如,孩子有耳无嘴,孩子要毫无异议地听话,发出异议就是不乖。 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仍遵守着上述规则,继续把这些规则传给第二 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

  最糟的是这些“神圣”规则中,有一条是“不可对规则质疑”,甚至不能讨论,因为讨论也是对父母不敬。

  现在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打破禁忌,运用家庭系统的新知识,重新评估我们的家庭规则,否则危机难以解除。我们必 须转换那些家庭规则,以解决我们的强迫行为。因为现代人众多 强迫性上瘾的生活方式,正是源于羞愧感以及之后伴随而至的孤单和心理麻木。当我们羞愧时,有如灵魂之杯破了个洞——儿时,欲望未能得到满足的我们,仿佛一个无法装满的灵魂之杯,这种 缺憾无法补偿,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让童年重新来过,不管如何努 力地想将子女、情人和配偶变成我们的父母,都没有用。无论多少次,我们努力想装满灵魂之杯,而那个破洞依然存在。

  人在羞愧之后产生无法自主的强迫行为,像是时代的黑死病, 

  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更多的钱、性、食物、毒品、财产、享乐 和兴奋,如同永无休止的怀孕,永远到不了产期。这些永无休止又永不厌倦的做法,会令自己和他人都受不了。

  我们的问题出现在每天的生活里,包括吃什么、喝什么、如 何工作、睡觉、拥有亲密关系、享受性快感、玩……这些事情经 常让许多人忙到无暇感觉自己的伤心和优愁。然而,我们心灵上的破洞和强迫行为指出:一个失落的城市—II、灵深处——在那儿,有一个孩子在废墟之中。

  强迫性/上瘾行为

  强迫性/上瘾行为的定义是:任何一种与情绪改变有关,且对

  自己生活有害的行为。这个定义帮助我们了解,并非只有酗酒和 吸毒才是上瘾行为。事实上,在工作或宗教领域里,也有类似的成瘾问题。由于我们在孩童时期与亲人的依赖关系曾经破裂,且 产生强烈的羞愧感,因此当我们长大后,在与人建立关系和依赖 方面就会产生问题,强迫行为也由此产生。

  家庭是我们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地方,在此我们也从父母眼中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在其中学习何谓情感的亲密,也 了解何谓感受及如何表达感受。我们的父母及家庭示范了什么感 受可被接受,什么感受被禁止。

  我们在家庭系统里学习适应它的需求,同时扮演这个系统所要求的角色,这些角色要我们拥有某些感觉,并放弃另一些感觉。

  当我们被虐待时,会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例如,压抑自己的感觉;否认问题的存在;转移愤怒到其他事物或朋友身上; 幻想被爱;理想化或假装不在乎;让自己麻木、冷漠,不再有任 何感觉。

  当我们变得麻木、冷漠,某些上瘾或强迫行为就会成为改变情绪的工具,它们通常带来“舒服”的感觉,让麻木的我们感到 自己仍然活着,如酗酒、吸毒、暴饮暴食等。另外还有一些改变情绪的工具,如过度工作、疯狂购物、赌博、看电视、强迫性思 考等,这些行为虽然不像前者带来明显的快感,却也能转移情绪。

  沉溺成瘾已成为美国人民普遍的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应说是一种死亡方式)。它是一种必须借着不断表现、获得成功, 或借外在事物证明自己快乐或可爱的死亡方式。上瘾行为是当我 们无法面对真实痛苦时的止痛剂;否则,我们就必须面对自己受伤的感觉。

  在美国,光是借着酗酒来麻醉自己的便有6 000万人,这还不 包括与酗酒有关的驾车肇事和家庭暴力事件,酒精已成为这个国 家的头号杀手。

  其他的杀手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心脏病的主因是肥胖症、压力和吸烟。吸烟和肥胖症一样,皆为一种沉溺成瘾;而癌症则与 压抑情绪有关。 

  饮食失调也是一种上瘾行为,它是基于否定自己的情绪—— 尤其是愤怒的情绪——而用饮食方法来杀害自己,包括饮食过量、 拒食挨饿、呕吐及不当节食等,在美国约有60%的妇女及50%的 男性有这种问题。

  在美国上升最快的上瘾问题是性癖好。据估计,沉溺于性癖好的人数与对化学药品上瘾的人数不相上下,这个现象导致可悲 的社会问题。许多有此问题的人,对儿童施以性骚扰。在美国, 约有3 400万成年女性儿时曾遭受性虐待。

  还有一个家庭问题:对权力及暴力的沉迷和滥用,如虐待儿 童及殴打妻子等可怕的家庭暴力行为。

  暴力本身就容易使人上瘾。此外,任何具有虐待性的关系中, 必然包含了受虐的瘾癖,这是一种极具伤害性的关系,是一种真 正谋害灵魂及奴役心灵的上瘾行为。

  害人的毒性教条

  艾丽斯·米勒(Alice Miller)在她的着作《都是为你好》 (For Your Own Good)中,曾把陈腐不宜的家庭规则统称为“毒 性教条”。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儿童抚育中的凶残及暴力”。她认 为那些害人的教条是一种侵害儿童权益的暴力,而这种暴力常会 重复出现;当那些受虐的儿童长大成为父母后,历史往往重演。

  “毒性教条”视服从为最高价值。在服从之外还有整齐清洁、 控制情绪和欲望。当孩子们能依照指示去思考和行动时,他们被认为是“好”孩子;当他们谦恭、讨喜、会替人着想、毫不自私时,他们被认为具有美德。小孩越是“有耳无嘴”、越是“说话适 时”越好。米勒将“毒性教条”摘要如下:

  1. 对需要照顾的孩子而言,成人就是他们的主人。

  2. 成人像上帝,可以决定是非对错。

  3. 孩子要为成人的愤怒负责。

  4. 父母犯错可以免受责难。

  5. 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主独立,对权威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威胁。

  6. 孩子太好强的个性要及早“化解”才好。

  7. 管理孩子要早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开始,以免孩子发现 而抗拒父母的行为。

  以上这些规则,如果完全遵守,家庭中的某些人(父母)就能完全控制另一些人(孩子)。在现今社会中,除非有严重虐待儿 童的行为出现,否则没有人会为了孩子的权益而干涉父母的管教 方式。

  “毒性教条”灌输给孩子一些错误且未经证实的知识和观念。 这些错误信息代代相传,例如:

  1.有责任感就会有爱。

  2. 憎恨可因压抑和禁止而消除。

  3. 父母理应享有尊重,只因为他们是父母,而任何15岁以上 的人,不经训练就能胜任父母的工作。(一个接线生为他的工作所 受的训练,可能都多过许多为人父母者。)

  4. 儿童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只是小孩。

  5. 服从能使孩子坚强。

  6. 过高的自尊是有害的。

  7. 较低的自尊能使人较有利他之心。

  8. 对孩子温和(宠孩子)是有害的。

  9. 对孩子的需要有所反应是错误的。

  10. 对孩子严厉和冷漠,能让他对现实生活有较好的准备。

  11. 与其坦白说出心中的不满,不如假装欣赏感激。

  12. 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真正的为人来得重要。

  13. 父母不能忍受被触犯。

  14. 人的身体是肮脏的。

  15. 强烈的感觉是有害的。

  16. 父母没有欲望,也没有罪恶感。

  17.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今日的父母可能不完全接受上述观点,甚至有些父母持有极端相反的信念,造成另一种不利于孩子的结果。然而上述许多信 念仍不知不觉地被执行,这些信念在我们面对危机和压力时格外 活跃。事实上,父母本身也无所选择,除非他们自己面对或处理过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否则,在下意识里,许多信念已经代代 相传。

  孩子的信念

  亲子间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就是孩子对父母亲的看法,是 由父母教出来的。在生命的最初十年,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教导孩子周围事物中的种种意义。如果孩子学到的 是要不顾一切地爱父母,对父母忠诚,孩子怎么可能去反对呢?

  在所有生物中,人类的婴儿最为依赖。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皮 亚杰(Jean Paul Piaget)的观点,8岁以前,孩子的思考方式是充 满神奇魔力、不合逻辑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你问一个4岁的 孩子他是否有哥哥,他会说“有”。但是你换个方式问他的哥哥是 否有一个弟弟,他通常会被搞迷糊,或者说没有。

  另一个例子是站在一个巳能分辨左右手的孩子面前,伸出你 的双手,问他哪一只手是你的左手,由于他的左手正对着你的右手,他会把你的右手说成是左手,因为他的思想尚未成熟,还不 能完全分辨自己和周围事物的不同。他会把自己的观点投射在一 切事物上,并且以为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在他眼中,一只玩具熊和他一样具有感情。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很有价值, 有助于孩子的生存。

  所谓有助于孩子生存,指的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有种 自我保护的效果,就像儿童们常“神化”父母,认为他们是全能 的,只要有父母在,就不必担心。

  这种视父母为神的信念能帮助孩子免于黑暗,亦免于死亡及

  被遗弃的恐惧。然而,这种自我保护的代价是:孩子将父母神化 和理想化的同时,也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培育羞愧感的困境。

  比如,当孩子受到父母亲虐待时,无论是性骚扰或身体及情绪上的伤害,孩子都会压抑自己,承担所有来自父母的指责以及 要求,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继续拥有父母全能的保护。对这个年龄 的孩子来说,面对父母亲的缺陷,会使他产生无法忍受的焦虑,唯有顺服才能免于恐惧。基本上,孩子们对于所意识到的威胁和无法忍受的情境,具有心理防卫的能力。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卫”,包括否认、压 抑、解离(dissociation)、理想化等。这些自我防卫出现在生命早期而且自动运作。正因为它们是在潜意识中运作,故其危机也是 潜藏而不易被发现的。

  幻想是人类心灵世界中一个重要的活动,无论是精神病还是正常人,都能在幻想中与他人联系。当我们的情绪需求得不到满 足时,会在幻想中创造出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这种幻想有如沙漠 中的海市蜃楼一样,使人有勇气继续支撑着走下去。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不犯错的照顾者,因此,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发展出一些幻想中的亲密关系。事实上,长大离 家的意义就是要克服这种幻想,接受我们基本上是孤独的事实, 它也意味着我们要独立面对黑夜的恐惧及死亡的真实性。成长要求我们放弃在幻想中理想化的父母形象。

  一个孩子越是在情感上被剥夺、有缺憾,他与父母在幻想中 的联系就越紧密。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被无情地遗弃过,他对 家庭的依恋和理想化就越强烈。所谓把父母理想化,也包括相信父母的抚育方式完全正确无误。

  除了幻想以外,我们还有其他的心理防卫,读者可在表1-1 中看到。

  基本防卫系统

  假我的发展

  任何一个孩子都无法接受父母亲的缺陷和不正常,因为未成 年的孩子十分无助,充满依赖感,无法再面对父母不完美的事实。因此,大自然给孩子一种保护方式,是让他们拥有一段以自我为

  中心的岁月。在这段孩童的岁月里,他们具有许多神奇而不合逻 辑的思考方式。这些方式使孩子们将父母理想化,而把错误及缺陷归于自己,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安全感而生存下去。在这些不合 理的童稚思想里,孩子一方面把父母理想化,另一方面却内化了 父母对他的批判。其实,在那些批判中,常常充满了父母对他们本身不能接受自己的部分。而后,孩子又会把这些缺陷及难以接 受的部分,投射到别人的眼光中,于是,孩子仿佛在心中重复收 听、收看那些引起他羞愧的眼光和批评。

  孩子会依照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自我。如果他经常因为发怒、悲伤或对性好奇而被父母亲羞辱,那么,每当他有这些感 受时,就会觉得羞耻,到最后会对自己所具有的一切情绪、需求 和欲望都感到羞耻。由于这些内心挣扎和分裂的过程太痛苦,孩子便被迫发展出一个假我-------- 个按照文化或家庭需求而塑造成

  功的面具,或是一些僵硬的角色。认同假我久了以后,就会忘记 自己真正的感觉和需求,与真我逐渐分离;真我退缩到意识层面之外,不容易再接触到,而由内化的假我部分形成自我概念,即 使度过充满幻想的时期,开始拥有逻辑思考能力后,仍然会一厢 情愿地将父母理想化。

  不过,8岁以后的孩子开始会进行一些具体的逻辑思考,也能 够参考别人的眼光,以较为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他开始明白圣诞老人只是童话人物;他开始在游戏中跟别人合作;他的神奇幻 想减少,能够了解规则并遵守规则。

  即使如此,这个时期的孩子仍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完全区分人我之间的差别,直到青春期初期,才开始有能力设身处地地了

  解别人和爱,才会形成假设并加以验证。当有一些新的数据证明他的假设是个错误时,他会愿意加以修正。

  孩子心中有一项假设,因为早就有人这么告诉他:“成人都是 对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找不到任何让自己不如此相信的反证。而且,孩子相信这一假设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爱父母,与他 们在情感上深深相连。被虐待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尤其强烈,因 为被虐待的经历使他们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也不太相信生命具有选择性。一个人越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则越对改变感到无力; 越感到无力,则越觉得自己无可选择。此外,越是在心中接受不 合理的假设,就越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并将它合理化,以避免 和父母产生距离。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思考父母所定的规则是否 合理,以及能真正的爱自己,他必须能在心理上和父母分开及独立。对于8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不愿做也做不到的。

  进人青春期后,大部分的孩子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 以外的活动上,表面看来像是在反抗父母的命令,事实上,对家庭越存有幻想的青少年,越会投靠同侪团体。对他来说,同侪是 另一个新的父母。然而,一旦过了认同危机,大多数青年又会重 燃对家庭的依恋,特别是在他们安定下来建立小家庭时,过去所熟悉的一切,包括父母教养他们时所用的那些规矩,又会令人很 心安地回来,于是,“毒性教条”被奉为圭臬而代代相传。

  由社会学看毒性教育

  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观点去了解,何以那些不合理的抚育方 法能够历经考验而持续存在。社会学家在探讨人跟社会的互动上,发现社会现象其实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例如一家公司,每年安排 员工旅游,只要连续五年这样做,它就变成一种传统,一旦有一 年不举行,员工就会发出怨言。可见,一些规则和仪式很容易就会成为人们习惯中的一部分。

  制定了规则和仪式之后,还要经过合法化的过程,使它具有 公信力,然后才会成为大家默认和共识的事实。很久以后,我们忘记了这些规则其实只适用于某些情况,而非绝对及永远正确, 然而,规则一旦被合法化,就在人的心目中有了绝对而神圣的地 位,似乎不可侵犯和改变。

  矛盾的是,人们因为需要一个结构化的环境而创造社会,可 是社会却形成了合法的共识,反过来创造人群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家庭、婚姻和育儿之道,都如此产生。

  前面曾提到,在过去的150年中,我们的育儿方法没有很大 的改变。而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却经历各种巨 变,因此,一些对今天有害无益的教条,在100多年前可能是适 合的,因为那时人类寿命较短;家庭共处的岁月不长,而且离婚率也很低,婚姻的寿命一般是15年。当时很少听说因为孩子面临青春期而导致家庭冲突,通常到了 13岁,孩子已经失去双亲之一;到15岁时,孩子已经完成正式的学校教育,女孩的青春期通 常到17岁才开始。

  在经济方面,家庭与谋生的工作紧紧连接在一起,父业子传 的制度,使父亲和儿子之间有比较亲密的关系,儿子有机会观察 父亲工作的方式而产生敬佩之心。他们看到父亲在田里翻土,在屋后盖房子、建仓库的本事,看到父亲用手制造出许多了不起的 东西。反观今日,大多数父亲都从事信息和机械性的现代工作, 他们很少留在家中。有人估计,一般管理阶层的父亲,平均每天只有37秒钟和他们的新生儿相处。

  今天的孩子弄不清楚父亲的工作性质,由于父亲很少在家,以至于孩子跟母亲的来往相形之下过分紧密,而造成严重的婚姻 及亲密关系上的问题。社会上产生了许多厌恶女人的男人以及爱 得太热切的女人,或许都是童年欠缺父亲陪伴的结果。

  孩子,尤其是男孩,曾经一度是家庭中最大的资产,中国的谤语说:“没有儿子的富人富不久,儿子多的穷人也穷不长。”

  反观今日,儿童却是我们最大的经济负担,要支持一个孩子完成大学教育,需要花许多钱。此外,父母亲还得投注25年的心血在孩子身上,与他维持亲密的互动关系。

  150年来,科学、哲学、神学各方面的人性观,都有大幅度改 变;主控育儿及人格形成的一些信念也受到影响。100年前,民 主、社会平等以及个人自由等,都是一些崭新的观念,未经任何 时间的考验,那时候的世界单纯多了。牛顿(Isaac Newton)观察 大自然法则,构想出世界的新概念,有如工业革命中的机器的发 明,带动了革新的思潮。那段日子里,进步就意味着思考和论证,

  人类被视为理性的动物,而情绪和欲望被视为理智的重大干扰, 需要仔细考虑和控制,不能轻易表现。人类满足于固定秩序的安 全感,只要人类肯遵守自然的法规,一切事物都美好无边。

  这些法规已经输入男人或女人心中,多数人相信它们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父母拥有无上权威,他们的任务是教导孩子遵守人伦礼节。西方的父母、成年人认为孩子的情绪和自由意志必须加以压抑, 也需严加管教。中国的父母更相信自己需要花许多精力去破解孩 子的野性,“省了棍子,坏了孩子”,没有人能对这种教训孩子的 方式有异议,倘若有所异议,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今天看来,那个时代的大逆不道也许只意味着具有独立的思考及意见而已。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研究改变了上述观念,他的量 子论取代了牛顿的宿命性观点和有如撞球般的组成分子。量子论 向时空的基本观念挑战,认为宇宙事物皆为相对。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的不确知原理(principles of uncertainty) 接着出现,他认为事物中存有一些我们知道它存在,但却无法测量的极微小部分。

  很明显地,旧有的世界观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 500万人 的死亡而结束。

  人类曾一度沉醉在“世界进步乃属必然”的幻想中,理性主 义以及科技进步也都如此保证。然而,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这些 保证的理由及启示在哪里呢?

  受到战争惊吓的人们,在事后仍然拥护秩序和相信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国际联盟也努力防止战争和破坏的事情再度发生。

  然而,不到20年战事又起,这一次带给世界不可言喻的震 惊。希特勒和他的手下,在6年内杀害了 5 000多万人,其中有 600万犹太人是被有计划地送人煤气室和死亡集中营,他们的残忍和没有人性史无前例且超乎想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个 人想把上百万的人送人煤气室?又为何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效忠 和帮助他呢?

  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许多探讨,但是没有一个令人完全 满意的答案。然而,我们必须为它找出一个解释,因为在纳粹之 后,核武器开始发展,若是再度被狂人所利用,人类都将毁灭。

  希特勒为何可以得逞?部分原因与政治及经济有关,如追求 个人权势、贪婪等;部分是社会学的解释,亦即关乎某些利益团体和主宰其间的法规,以及效忠该团体所要求的共识、态度;还 有一部分则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与主宰家庭结构的规则有关。艾丽斯?米勒曾经提出有力的证据,证实希特勒在童年时曾 受到身心虐待。希特勒的父亲在各方面都是一个暴君。据推测,希特勒的父亲是有一半犹太血统的私生子,因此他把怨气都出在 孩子身上。希特勒利用百万名犹太人当替罪羔羊,重演他的悲惨 童年。

  然而希特勒不可能独自完成他的暴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疯子可以使优秀的德国国民做出那些残忍的事?

  艾瑞克森的解释是:希特勒启动了成千上万青少年潜藏的愤怒。好像一个青少年帮派的头头,以老大哥的姿态协助大家将心 中的愤怒合理化;这种愤怒是久经否定而潜藏心中,对于残酷成 长过程的一种反弹。当青少年们认同专制又具有攻击性的父母时,

  那些被牺牲的犹太人代表了他们曾经被迫害的内在部分。德国的举国疯狂行为是极权家庭生活的合理化结果,在这种家庭里,父 母单方面或双方面皆美其名曰教育子女,实则任意鞭打、责骂、 处罚、取笑、操纵、虐待或者忽视他们的孩子。

  希特勒的家庭是极权政体的原型。他的成长过程和其他德国 人相似,甚或更为严厉。由于家庭的相似性,希特勒因而得以操纵德国的群众。

  艾丽斯·米勒曾说,一个人如果学会有效的操纵技术和利用大众成长于其中的社会系统,便可以完全控制大众。

  难以察觉的“乖顺”

  我热切呼吁人们注意,有一些非常不易察觉的规则促成毒性 教条的产生。这些规则潜藏在家庭里,并非规则本身阴险难觅,而是因为这些规则潜藏在人类成长过程所必须具有的律法当中。 服从及秩序是所有家庭及社会系统所必须具备的,而律法在保护 人类的安全上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学习做一个合作、善良、不自私及温顺的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事,这些规则潜藏其中,所 以不易被发现。

  然而,缺乏批判性的分辨能力,以及丧失内在自由的服从, 正是导致黑色纳粹主义以及其他人类惨被操纵的可悲事件的主因。这种服从是盲目的,它隔绝了人类的敏感性和大自然的法则。

  同样地,不能自主的整洁秩序,导致强迫性的不自由;缺乏 活力和情感的法律以及理性主义,只会造成机械性的冷漠和残酷的控制。倘若体恤、温顺和不自私,缺乏内在的自由、独立及判 断力,那么就只会制造一些应声虫和马屁精,这些人可以轻易地 被任何一个权威人物所控制。

  心灵被扼杀是今日世界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家庭的危机。我们一步一步地否定孩子的感受,特别是有关愤怒及性的感觉。一 个人一旦失去了与感觉的接触,也就丧失了跟身体的联系。此外, 我们也常控制孩子的思想及欲望,如果一个人的感觉、身体、欲望及思想都被控制,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自我。失去自我的人, 他的心灵也被扼杀了。

  人类最大的悲剧是“活着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的世界正 被这种悲剧所释放的愤怒气息所控制,这种愤怒可能投射到陌生人身上,也可能发泄在自己身上,或是转换成一种羞愧的上瘾行 为,或是借由暴力和犯罪,在社会上施展出来。

  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一些规则,其实是病态的,因此,也导出病态的家庭。所以,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问题,是每个人的重 要功课。一旦我们能够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能做出一些补救 措施。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曾说:“如果我 们在绝望的生活中沉默不语,那么大多数的人类永远无法知道, 到底他们的问题从何而来。”

  本章摘要

  ——世界上大约有3/4的人受到强迫行为的严重影响,而这些上瘾行为的基础,建立在家庭学习上。

  ——毒性教条鼓吹孩子是父母的财产、支持体罚、否定民主式的亲子关系、赞成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毒性教条的规则之一是不能批评父母和家庭。因此,孩子为了生存,必须美化他们的父母,而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成 为不成熟的成年人。

  ——不成熟的小大人心中住着一个灵魂被扼杀的孩子;真我已被破坏,假我制造成功,他相信自己是个糟糕的人。

  ——“社会体系”是具有成员、法规及结构性互动过程的整 体。社会能创造一些大家共识的事实,而存于人们的潜意识里。家庭就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的系统,家中的规则如果不能质疑、 不可更改,家则成为封闭系统,其封闭性可延续至世世代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