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的定义、分类、目标
(二)心理辅导定义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系统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方法有技巧,是 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2.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学科课堂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而教学活动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所以, 在教学活动中,任课老师要注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也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性, 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和谐统一。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开展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而又独特的途径。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有两 种方式:①开展分组辅导。首先调査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具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归为 一组,心理健康教育课后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在课外对各小组分别展开心理教育。②加 强个别心理辅导。可以通过明暗两条线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明线是辅导教师与学生进行 的面对面的辅导;暗线是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匿名反映问题,辅导教师再予以解决。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 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 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 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适应。
(二)心理辅导分类
按照辅导活动的服务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心理辅导可划分为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 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是针对有心理障碍、患某种心理疾病并且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已受严重影响的辅导对象,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心理辅导来克服障碍、缓解症状、恢复心 理平衡,因而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具有矫治功能,也叫治疗性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 是包括正常个体在内的心理服务,其目的是通过心理辅导,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适应能力,因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具有预防功能,也叫预防性辅导。发展性心理辅 导模式也叫发展性辅导,是针对所有发展中的个体,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 律,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圆满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 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三)心理辅导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是促成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综合多数学者 的观点,可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成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 应。“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学会适应就是 要矫治错误的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就是要消除人际交往障 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调节”处理的是个人内部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调 整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学会调节就是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 绪,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内部和谐。二是寻求发展。引导学生认清 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 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 活。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 (adjustive guidance);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 导(developmental guidance)。这两个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度如何,突出地表现在受辅 导学生在面临各种困难的、困惑的、有压力的情境时,能否根据个人条件,作出适当的选 择、明智的决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成功地解决问题,并引导自身发展。简言之,这两 个目标分别是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的特殊目标是针对某年级、某学段学生的突出矛盾,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 题,根据心理辅导过程中特定阶段的独特要求制定的,因而比较具体。例如,有人把个别 辅导分为五个阶段:①准备阶段。目标是使当事人正确地了解辅导的作用,使其有求助 的意愿与心理准备。②觉知阶段。目标是建立亲密关系,鼓励当事人表达情绪感受,作 自我探索。③认知重组阶段。目标是使当事人作自我了解和自我接纳。④促成行动阶 段。目标是促使当事人改变行为。⑤追踪辅导阶段。目标是将习得的经验迁移到辅导 外的情境,以适应社会生活。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