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心理学书籍

知识的获得

  知识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包括了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两个环节。

  一、知识直观

  学习要求  识记知识直观的类型

  (一)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 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 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 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

  由于实物直观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 系比较密切,因此它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 切感,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在实际事物中,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一定的难 度。例如,在观察实际的杠杆时,杠杆的外在特征很容易察觉,而支点、动力及动力作用线 与动力臂、阻力及阻力作用线与阻力臂等有关杠杆的本质属性却难以突出。同时,由于时 间、空间和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难以通过实物直观获得清晰的感性的知识。例如, 过于缓慢的动植物生长和过于迅速的化学反应都难以直接觉察;宏观的宇宙天体和微观 的基本粒子由于过大或过小也不便直接感知。由于实物直观有这些缺点,因此它不是唯 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

  2.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 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 属于模象直观。

  由于模象直观的对象可以人为制作,因而模象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 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首先,它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 本质要素。例如,在用图解讲述杠杆时,可以排除其他情节,清楚地把支点、动力及动力作 用线与动力臂、阻力及阻力作用线与阻力臂表示出来。其次,它可以根据观察的需要,通 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例如,利用地图或模 型,可以把某一地区的地形和地貌置于学生的视野之内(缩小);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 以清楚地看到原子核与电子结构(放大);利用幻灯片或电影胶片,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的缓 慢生长过程(加快)和化学反应的快速运动过程(变慢)。正因为模象直观具有这些独特的 优点,因此它巳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象与实际事物之间 有一定距离。为了使得通过模象直观而获得的知识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 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模象直 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3.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 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 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在史地教学中,有关历史生活、历史事件和有关地形地貌、地理位置 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言语直观能运 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 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 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二)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和模象直观

  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 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 果优于实物直观。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对掌握花的构造的不同效果。该实验把学 生分成能力相等的两组:一组为实物学习组,一组为挂图学习组。实物学习组的学生,实 际到花园去观察各式各样花的构造;挂图学习组只在教室内根据放大了的挂图来学习花 的构造。两组学习时间相等。事后以有关花的知识与实物辨认两种方式来测量两组的学 习成绩。结果发现挂图学习组在两方面的成绩均较实物学习组为优。形成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就是实物学习组的学生受到过多无关刺激的干扰,不能从众多的刺激中发现事物 的本质要素,不能很快地把握到要点。

  以上实验说明模象直观一般比实物直观教学效果好。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 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人实际的复杂情景,更多地运 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我们强调的是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 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好。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 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 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顺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 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 合方式。如果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精确的感性知识,则词与形象的结合,应以形象的 直观为主,词起辅助作用;如果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一般的、不要求十分精确的感性 知识,则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可以采取词的描述为主,形象直观起证实、辅助作用。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 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 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的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 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开来。在物质载体层 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 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 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 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 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学生的注 意,使之指向和集中在所要观察的对象上。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 法,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一般说来,应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观察 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这一要求会大大促进学生观察的积极主动性,并使观察 过程变得更认真。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由于知识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 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如让学生参与制 作标本、让学生自己制作图表),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二、知识的概括

  学习要求 识记知识概括的类望

  理解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

  (一)知识概括的类型

  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 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在实际的教

  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因抽象程度不同存在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感性概括

  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例如, 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因而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 个词;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 的线组成的。

  从形式上看,感性概括是通过一定的概括得来的,是抽象的;而且从外延上看,它也涉 及一类事物而非个别实物。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所概括的一般只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一种知觉水平的概括。

  感性的、直觉的概括在中小学生中很常见,但由于这种概括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与内在联系,所以在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这种概括来完成学习任务,必须 使学生掌握高级的理性概括的方式。

  2.理性概括

  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 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它所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是思维 水平的概括。所谓一般因素,指的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不是个别或某些事物所特有的; 所谓本质因素,即内在的而非表面的决定事物性质的因素。

  总之,从感性概括中,只能获得概括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 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因此,在教学条件下,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 进行理性概括的问题。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要素和非本质要素,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 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 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概括出共同的规律或特征,教学时最好同时呈现 若干正例,以一个个的例子来说明。同时,如有可能,教师最好能利用机会把正反两种例 证同时加以说明。这样,概念和规则的学习将更加容易。因为反例的适当运用,可以排除 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念和规则的本质的认知。例如,在教“鸟”的概念时,可 以用麻雀、燕子作为正例,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概念的本质特征;用蝙蝠作为 反例,说明“会飞”是鸟的概念的无关特征。

  2.正确运用变式?

  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完成的,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 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 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 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如在讲果实的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 西红柿、花生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看 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而舍弃其“可食性”等无关特征。又如,在讲惯性 时,不仅要举固体的惯性现象,也要举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这样学生才会形成“一切物 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而不至于认为只有固体才有惯性。

  在运用变式时,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两类错误:一 类常见错误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作本质特征。例如,在动物分类中,由于 鲸和鱼类一样,都有生活在水里的共同特征,于是就把鲸列人鱼类。这种错误常常是由于 把“生活在水里”当做鱼类的本质特征,不了解鱼类的本质特征是“用鳃呼吸”。另一类常 见错误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例如, 有的学生把直线看成是处于垂直或水平位置的线,而认为处于倾斜位置的线不是直线,这 就是在直线的概念中,人为地增加了一个本质特征——空间位置,从而不合理地缩小了概 念。又如,有的学生在掌握圆的概念时,只是抽取出“圆心”与“封闭曲线”这两个本质特 征,而遗漏了“圆心到圆周各点距离相等”这一本质特征,把人为地标上所谓圆心的楠圆和 不规则图形也看做是圆,从而不合理地扩大了概念。

  3.科学地进行比较

  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 象的概括。因而,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即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 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 本质特征。例如,为使学生获得“平原”这一地理概念,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平原地带的图片 和地图,然后要求他们去比较这些图片与地图上所见到的各个地带的特征,确定哪些是个 别地带所特有的、变异着的无关特征,哪些是各个地带所共有的关键特征。经过这样的比 较,学生就能概括出“地势平坦”是这些地带所共有的关键特征,而地面上的植物、沙漠、湖 泊等是个别地方才有的,对平原地带来说是无关特征。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 相关的事物间的比较。如对“重量”与“质量”、“压力”与“压强”、“岛”与“半岛”、“主语”和 “谓语”等概念的比较。通过异类比较,不仅能使相比客体的本质更清楚,而且有利于确切 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 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讨论 的时候,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主动解答问题。即使在讨论初 期,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不着边际,回答的方式未必中肯,但经过这一阶段之后,至少他们 对所讨论的原则中包含的概念可先获得理解。教师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现学生对原理中某 一概念尚缺乏了解,那就说明学生对所学原理尚缺少一部分起点行为,教师必须在设法补 足以后,再继续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旁辅导,但不宜直接代替学生匆匆 作结论。

  简言之,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总结,从根 本上改变“教师作结论,学生背结论”的被动方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