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具体案件中涉及的犯罪人人数的多寡,可以划分出个体犯罪与群 体犯罪两种犯罪类型。群体犯罪是相对于个体犯罪而言的犯罪类型,与个 体犯罪行为仅由单个个人实施相比较,群体犯罪的外在特征表现为有两个 以上的犯罪主体;但在内部结构上,可以表现为多个个体联合实施一起或多 起犯罪,以及某起案件由不具有联系的多个个体所共同完成的情况;在危害 后果方面,经常会因为发挥了两人以上而非单个人的互动合力,导致更为严 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心理学中所研究的群体犯罪,实际上是将由多人参 加完成的犯罪行为的主体视为一个群体来对待。这其中既包括刑法中以共 同故意为基础的共同犯罪、聚众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实施的犯罪,也包 括司法实践中所归纳的团伙犯罪,还包括现实中经常出现的导致犯罪后果的群体事件。
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共同体,任何个体只要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就必然 要成为某一群体中的一员。正是由于社会和群体的存在,每个具体的个人 才会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隶属于多个群体,并在其中扮演不同的社会 角色,受制于不同的社会关系,经历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实现不同的社会化 结果,形成不同的认知与人格。
关于群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较为直观的理解,比如学校中的班集 体、兴趣相投的伙伴关系等等。但在严格的学理意义上,社会心理学对群体 的概念有着更为狭义的规范性认识。我们对犯罪群体的划分,既依据心理学的理论解释,又顾及到司法实践中由众多个体共同参与的犯罪行为, 是在常识性认识与科学解释基础上建立起的概念。
我们可以对下列情况进行分析,看一看哪些是你所理解的群体,进而对群体的内涵与外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世界杯的某一场比赛中,观众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素不相识却为同 一球队喝彩,有着共同的愿望与行为,他们构成群体吗?
在春运的列车上,乘客们虽然互不搭理但目的地一致,而且会因为在同 —辆列车上形成“我们”意识,他们是群体吗?如果因为晚点大家公推几位 代表与车长理论,他们是群体吗?
网吧中的顾客与网上聊天的人谁更像是群体?
显然,在常识性理解中对以上状况我们都可能称之为群体,但它们中的 绝大多数并不是社会心理学上典型的群体形态。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是指“一群人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1〕
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群体同样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一个群体是由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 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2〕
从以上概念中,可以总结出构成群体的基本因素:
1.群体目标。群体有自身的目标,即群体成员的共同期望,它是群体成 员形成互动的基础。群体目标有不同的层次,可以是一元或多元的,近期或 远期的。由于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有关联性,群体目标的实现,可以满足群 体成员不同的需要,但并不保证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在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中存在相同的动机。
2.群体意识。指群体中的成员对群体的共同感与归属感。群体成员之 间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也认识到群体中 他人的存在,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存在情感交流。用“我们”的称 呼表达对群体的认同,在心理上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3.群体规范。指为保证共同利益,实现群体目标,协调成员关系而形成 的行为准则。群体规范是群体对其成员在实现群体目标过程中享受权利与 履行义务的期望,群体成员的行为与互动过程特别是角色扮演都受到群体 规范的约束。群体规范可能是以成文的方式出现,也可能是不成文的约定 俗成。既可能是代表了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也可能仅仅代表群体组织者或领导者的少数人利益。
4.群体分工。群体分工是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分配不同的角色,从而使 群体作为有组织的人群而形成一定的内部结构。不同类型的群体分工有不 同的产生程序,如选举、公推、任命、默许、继承等。个别群体的分工和领导地位并不稳定。
5.群体凝聚力。群体对其成员有特定的意义,简单地说,群体应该能够 满足其成员的部分需要,需要满足的程度常常决定了群体成员对该群体的 依附程度,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越高,则群体所具有的凝聚力越强。群体的 凝聚力如何,可以从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态度与情感方面表现出来,如对群体 的认同感,表现为对群体目标、规范、分工、结构的积极或消极态度;归属感, 表现为成员在情感上对群体产生依附的心理状态。群体的成功或失败会引 起成员的情绪变化,产生自豪感或挫折感。
从以上因素中我们不难看出,严格意义上的群体不是个体在空间与时 间上的偶然相遇,而是众多个体在群体框架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互动。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必然要从属于许多群体,有的个体无法选择,有的 则可以选择,前者如我们的家庭,后者如我们学校里的社团。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总结出不同的群体类型。
1.依据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与人际互动的程度,可划分为首属群 体(初级群体)和次属群体(次级群体)。前者是我们在出生以后就必然要生 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群体。首属 群众在这些群体中,一般不存在明确的群体规范,角色本身也是自然存在 的,在我们社会化尤其是人格的建构中有最为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家 庭,学校中的班集体,邻里中的伙伴关系。后者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起 来,存在明确群体目标和群体结构的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一方面受 制于群体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也与个体在适应群体的过程中所产 生的需要有关,比如单位、军队等。
2.依据群体的社会意义,可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丨〕正式群 体包括企业、机关、军队等有着严格群体意识、结构、功能、规范的群体。个 体加入该类群体的动机和目的往往具有多样性,有时和群体目标相统一,有 时存在冲突。但该类群体常常可以满足成员的现实需要。非正式群体是参 加者根据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形成的,其结构相对松散,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成员之间在价值观和利益上有同一性,群体目标和情感上的互动关系发 挥着维系群体的作用。大学中的社团、网络中的网友、关系密切的朋友圈子 是典型的非正式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因成员的归属感程度高,而具有较 强的凝聚力。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从属于一个正式群体,但可以隶属于多 个非正式群体。
3.依据个体所属群体的实际状态,可以划分出现实群体与参照群体。 现实群体是某一个体现实归属的群体,不仅身在其中,而且客观上受其影 响,参与该群体的人际互动。参照群体可以理解为个体在客观上并不归属 于该群体,但在主观上赞赏该群体的目标、结构、文化、规范以及行为方式, 视之为榜样,并学习或希望学习与加人的群体。当参照群体为个体提供的 学习内容具有积极、合理意义时,参照群体又可称为正参照群体。反之,从 中学习消极、不合理的内容,可称之为负参照群体。负参照群体的文化特 征,常常与个体所属的现实群体的文化相冲突。另一个与现实群体相对应 的是假设群体,这类群体实际上不存在,但为了实现研究或统计的目的,将 其视为一个群体。如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我们经常使用的“弱势群体”、 “大学生群体”、“流动人口”等均属假设群体。
此外,还有紧密型群体相对于松散型群体;稳定型群体相对于临时型群体等分类。
上述分类关注的是群体对成员的实际意义,侧重于群体的内涵。若从 外延上分析,我们首先可以根据一群人所共同具备的某一项或多项特征将 他们归属为不同的类别,比如中国人、汉族人、教师、学生,他们之间可能没 有任何的人际交往,甚至互不相识,但具备共同的特征。第二个层次是为了 各自的目的,在特定情境中偁然聚合的人群,常常出现于同一空间与时间位 置上,比如列车上的乘客,剧院中的观众等。第三个层次是为了一个特定的 目标或活动定期互相接触的一群人,可能存在共同的兴趣与需要,并构成稳 定的团队,如俱乐部、社团、社交圈子。第四个层次是典型的群体,如属于首 属群体的有由血缘或法律关系维系的家庭;属于次属群体的有我们每天都 要面对的班级和单位等。从以上层次中我们不难看出,严格意义上的群体只包含第三和第四两种类型。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