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總敘司州兗州豫州冀州幽州平州
并州雍州涼州秦州梁州益州寧州
昔者元胎無象,太素流形,對越在天,以為元首,則記所謂冬居營窟,夏居橧巢,飲血茹毛,未有麻絲者也。及燧人鑽火,庖犧出震,風宗下武,炎胤昌基,畫野無聞,其歸一揆。黃帝則東海南江,登空躡岱,至於崑峰振轡,崆山訪道,〔一〕存諸汗竹,不可厚誣。高陽任地依神,帝嚳順天行義。東踰蟠木,西濟流沙,北至幽陵,南撫交阯,日月所經,舟車所至,莫匪王臣,不踰茲域。帝堯時,禹平水土,以為九州。虞舜登庸,厥功彌劭,表提類而分區宇,判山河而考疆域,冀北創并部之名,燕齊起幽營之號,則書所謂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者也。夏功在于唐堯,殷因無所損益。周武克商,自豐徂鎬。至成王時,改作禹貢,徐梁入於青雍,冀野析於幽并。職方掌天下之土,以周厥利;保章辯九州之野,皆有分星。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并州。始皇初并天下,懲{乂心}戰國,削罷列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三川、河東、南陽、南郡、九江、鄣郡、會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東郡、琅邪、齊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代郡、鉅鹿、邯鄲、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沙,凡三十五郡,與內史為三十六郡也。於是興師踰江,平取百越,又置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凡四十郡,郡一守焉。其地則西臨洮而北沙漠,東縈西帶,皆臨大海。漢祖龍興,革秦之弊,分內史為三部,更置郡國二十有三,桂陽、江夏、豫章、河內、魏郡、東海、楚國、平原、梁國、定襄、泰山、汝南、淮陽、千乘、東萊、燕國、清河、信都、常山、中山、渤海、廣漢、涿郡,合二十三也。三內史者,河上、渭南、中地也。地理志曰:高祖增二十六,武帝改河上、渭南、中地以為京兆、馮翊、扶風,是為三輔也。文增厥九,廣平、城陽、淄川、濟南、膠西、膠東、河間、廬江、衡山,武帝改衡山曰六安。景加其四。濟北、濟陰、山陽、北海也。宣改濟北曰東平。武帝開越攘胡,初置十七,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平西南夷置牂柯、越巂、沈黎、汶山、犍為、益州六郡,西置武都郡,又分立零陵郡,合十七郡。拓土分疆,又增十四。弘農、臨淮、西河、朔方、酒泉、陳留、安定、天水、玄菟、樂浪、廣陵、敦煌、武威、張掖。昭帝少事,又增其一。金城也。至平帝元始二年,凡新置郡國七十有一,與秦四十,合一百一十有一。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又置徐州,復夏舊號,南置交阯,北有朔方,凡為十三部。涼、益、荊、揚、青、豫、兗、徐、幽、并、冀十一州,交阯、朔方二刺史,合十三部。光武投戈之歲,在彫秏之辰,郡國蕭條,并省者八。城陽、淄川、高密、膠東、六安、真定、泗水、廣陽。建武十一年,省州牧,復為刺史,員十三人,各掌一州。明帝置一,永昌也。章帝置二,任城、吳郡。和順改作,其名有九。和置濟北、廣陽,順改淮陽為陳,改楚為彭城,濟東為東平,臨淮為下邳,千乘為六安,信都為安平,天水為漢陽。省朔方刺史,合之於司隸,凡十三部,其與西漢不同者,司隸校尉部郡治河南,朔方隸於并部。而郡國百有八焉。省前漢八,分置五,改舊名七,因舊九十六,少前漢三也。桓靈頗增於前,復置六郡。桓,高陽、高涼、博陵;靈,南安、鄱陽、廬陵。魏武定霸,三方鼎立,生靈版蕩,關洛荒蕪,所置者十二,新興、樂平、西平、新平、略陽、陰平、帶方、譙、樂陵、章武、南鄉、襄陽。所省者七,上郡、朔方、五原、雲中、定襄、漁陽、廬江。而文帝置七,朝歌、陽平、弋陽、魏興、新城、義陽、〔二〕安豐。明及少帝增二,明,上庸也;少,平陽也。得漢郡者五十四焉。蜀先主於漢建安之間初置郡九,巴東、巴西、梓潼、江陽、汶山、漢嘉、朱提、宕渠、涪陵。後主增二,雲南、興古。得漢郡者十有一焉。吳主大皇帝初置郡五,臨賀、武昌、珠崖、新安、廬陵南部。少帝、景帝各四,少,臨川、臨海、衡陽、湘東。景,天門、建安、建平、合浦北部。歸命侯亦置十有二郡,始安、始興、邵陵、安成、新昌、武平、九德、吳興、東陽、桂林、滎陽、宜都。得漢郡者十有八焉。
晉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孫氏,凡增置郡國二十有三,滎陽、上洛、頓丘、臨淮、東莞、襄城、汝陰、長廣、廣甯、昌黎、新野、隨郡、陰平、義陽、毗陵、宣城、南康、晉安、寧浦、始平、略陽、樂平、南平。省司隸置司州,別立梁、秦、寧、平四州,仍吳之廣州,凡十九州,司、冀、兗、豫、荊、徐、揚、青、幽、平、并、雍、涼、秦、梁、益、寧、交、廣州。郡國一百七十三,仍吳所置二十五,仍蜀新置十一,仍魏所置二十一,仍漢舊九十三,置二十三。以為冠帶之國,盡有殷周之土。若乃敦龐於天地之始,昭晰於犧農之世,用長黎元,未爭疆埸。而玉環楛矢,夷裘風駕,南翬表貺,東風入律,光乎上德,奚遠弗臻。然則星象麗天,山河紀地,端掖裁其弘敞,崤函判其都邑,仰觀俯察,萬物攸歸。是以洛沚咸陽,宛然秦漢,晉濱河西,同知堯禹,于茲新邑,宅是鎬京,五尺童子皆能口誦者,史官弗之書也。
昔庖犧氏生於成紀,而為天子,都於陳。神農氏都陳,而別營于曲阜。黃帝生於壽丘,而都於涿鹿。少昊始自窮桑,而遷都曲阜。顓頊始自窮桑,而徙邑商丘。高辛即號,建都于亳。孫卿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大哉坤象,萬物資生,載崑華而不墜,傾河海而寧泄。考卜惟王,乘飛駐軫,睨〈山弇〉山而鐫勒,覽曾城以為玩。時逢稽浸,道接陵夷,平王東遷,星離豆剖,當塗馭宇,瓜分鼎立。世祖武皇帝接千祀之餘,當八堯之禪,先王桑梓,罄宇來歸,斯固可得而言者矣。惠皇不虞,中州盡棄,永嘉南度,綸行建鄴,九分天下而有二焉。
昔大禹觀於濁河而受綠字,寰瀛之內可得而言也。天有七星,地有七表;天有四維,地有四瀆。八紘之外,名為八極。地不足東南,天不足西北。八極之廣,東西二億三萬一千三百里,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三百里。自地至天,半八極之數,自下亦如之。昔黃帝令豎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八步。史臣案,凡周天積百七萬九百一十三里,徑三十五萬六千九百七十里。所謂南北為經,東西為緯。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地有十二辰,王侯之所國也。或因生得姓,因功命土,祁、酉、燕、齊,在乎茲域。
昔黃帝旁行天下,方制萬里,得百里之國萬區,則周易所謂「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者也。昔在帝堯,協和萬邦,制八家為鄰,三鄰為朋,三朋為里,五里為邑,十邑為都,十都為師,州十有二師焉。夏后氏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南浮于江,而朔南暨聲教,窮豎亥所步,莫不率俾,會群臣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於是九州之內,作為五服。天子之國,內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三百里候。侯服外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綏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訖于四海,弼成五服,五服至于五千里。夏德中微,遇有窮之亂。少康中興,不失舊物。自孔甲之後,以至于桀,諸侯相兼,其能存者三千餘國,方於塗山,十損其七矣。成湯敗桀於焦,遷鼎於亳,伊摯、仲虺之徒,大明憲典。王者之制爵祿,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班,其餘以祿士,以為間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天子百里之內以供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為左右,曰二伯。千里之內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天子使其大夫為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天子之縣,內,諸侯祿也;外,諸侯嗣也。武王歸豐,監於二代,設爵惟五,分土惟三。封同姓五十餘國,周公、康叔建於魯衛,各數百里。太公封於齊,表東海者也。凡一千八百國,布列於五千里內。而太昊、黃帝之後,唐虞侯伯猶存。大司徒以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方四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伯之地方三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子之地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不易之地家百畝,一易之地家二百畝,再易之地家三百畝。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五黨為州,使之相賙;五州為鄉,使之相賓。小司徒以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遺人則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候有館,館有積。遂人則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大司馬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方千里曰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畿。畿,田限也。自王城以外,面五千里為界,有分限者九也。于時治致太平,政稱刑措,民口千三百七十一萬四千九百三十三,蓋周之盛者也。其衰也,則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強吞弱而眾暴寡。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國,迄獲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而見於春秋經傳者百有七十國焉。百三十九知其所居,魯、邾、鄭、宋、紀、衛、西虢、莒、齊、陳、杞、蔡、邢、郕、晉、薛、許、鄧、秦、曹、楚、隨、黃、梁、虞、鄖、小邾、徐、燕、鄀、麋、舒、庸、郯、萊、吳、越、有窮、三苗、瓜州、有虞、東虢、共、宿、申、夷、向、南燕、滕、凡、戴、息、郜、芮、魏、淳于、穀、巴、州、蓼、羅、賴、牟、葛、譚、蕭、遂、滑、權、鄣、霍、耿、江、冀、弦、道、柏、微、鄫、厲、項、密、任、須句、顓臾、頓、管、雍、畢、豐、邘、應、蔣、茅、胙、夔、介、焦、沈、六、巢、根牟、唐、黎、郇瑕、寒、有鬲、斟灌、斟尋、過、有過、戈、偪陽、邿、鑄、豕韋、唐杜、楊、豳、鄶、觀、扈、邳、胡、黎、大庭、駘、岐、邶、鍾吾、蒲姑、昆吾、房、密須、甲父、鄅、桐、亳、韓、趙。三十一國盡亡其處,祭、極、荀、賈、貳、軫、絞、於餘丘、陽、箕、英氏、毛、聃、莘、偪、封父、仍、有仍、崇、鄟、庸、姺、奄、商奄、褒姒、蓐、有緡、闕鞏、飂、鬷、窮桑。蠻夷戎狄不在其間。五伯迭興,總其盟會。陵夷至于戰國,遂有七王,韓、魏、趙、燕、齊、秦、楚。又有宋、衛、中山,不斷如綫,如三晉篡奪,亦稱孤也。
司馬法廣陳三代,曰:古者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一夫一婦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為廬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受耕之,爰自其處。其家眾男為餘夫,亦以口受田如此。士工商家受田,五口乃當農夫一口。有賦有稅,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賦供車馬甲兵士從之役。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種穀必雜五種,以備災旱。田中不得有樹,以妨五穀。環廬種桑柘,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植於疆埸,雞〈犭屯〉狗豕無失其時。閭有序,鄉有庠,序以明教,庠以行禮。司馬之法,官設六軍之眾,因井田而制軍。令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故井四為邑,邑四為丘,丘十六井,有戎馬一匹,牛三頭。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馬四匹,兵車一乘,牛十二頭,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是謂乘車之制。一同百里,提封萬井,除山川、坑岸、城池、邑居、園囿、街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賦六千四百井,戎馬四百匹,兵車百乘,此卿大夫菜地之大者也,是謂百乘之家。一封三百六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乘,此謂諸侯之大者也,謂之千乘之國。天子畿內方千里,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戎卒七十二萬人,故天子稱萬乘之主焉。
秦始皇既得志於天下,訪周之敗,以為處士橫議,諸侯尋戈,四夷交侵,以弱見奪,於是削去五等焉。漢興,創艾亡秦孤立而敗,於是割裂封疆,立爵二等,功臣侯者百有餘邑。于時民罹秦項,戶口彫弊,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而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古者有分土而無分民,若乃大者跨州連郡,小則十有餘城,以戶口為差降,略封疆之遠近,所謂分民自漢始也。起雁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轉,渡河濟,漸于海,為齊趙。穀泗以注,奄有龜蒙,為梁楚。東帶江湖,薄會稽,為荊吳。北界淮瀕,略廬衡,為淮南。波漢之陽,亙九疑,為長沙。諸侯比境,周匝三垂,外接胡越。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至雲中,西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朝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餘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自文景與民休息,至平帝元始二年,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其地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各一人。縣大率方百里,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光武中興,不踰前制,東海王彊以去就有禮,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二十九縣,其餘稱為寵錫者,兼一郡而已。至桓帝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三〕斯亦戶口之滋殖者也。獻帝建安元年拜曹操為鎮東將軍,封費亭侯。魏文帝黃初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為鄉公,嗣王之庶子為亭侯,〔四〕公侯之庶子為亭伯。劉備章武元年,亦以郡國封建諸王,或遙採嘉名,不由檢土地所出。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孫權赤烏五年,亦取中州嘉號封建諸王。其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晉文帝為晉王,命裴秀等建立五等之制,惟安平郡公孚邑萬戶,制度如魏諸王。其餘縣公邑千八百戶,地方七十五里;大國侯邑千六百戶,地方七十里;次國侯邑千四百戶,地方六十五里;大國伯邑千二百戶,地方六十里;次國伯邑千戶,地方五十五里;大國子邑八百戶,地方五十里;次國子邑六百戶,地方四十五里;男邑四百戶,地方四十里。〔五〕武帝泰始元年,封諸王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千五百人。王不之國,官於京師。罷五等之制,公侯邑萬戶以上為大國,五千戶以上為次國,不滿五千戶為小國。太康元年,平吳,大凡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而江左諸國並三分食一,元帝渡江,太興元年,始制九分食一。
司州。案禹貢豫州之地。及漢武帝,初置司隸校尉,所部三輔、三河諸郡。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馮翊、扶風三郡,北得冀州之河東、河內二郡,東得豫州之弘農、河南二郡,郡凡七。位望隆于牧伯,〔六〕銀印青綬。及光武都洛陽,司隸所部與前漢不異。魏氏受禪,即都漢宮,司隸所部河南、河東、河內、弘農并冀州之平陽,合五郡,置司州。晉仍居魏都,乃以三輔還屬雍州,分河南立滎陽,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廢東郡立頓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隸校尉統之。州統郡一十二,縣一百,戶四十七萬五千七百。〔七〕
河南郡漢置。統縣十二,戶一十一萬四千四百。置尹。
洛陽置尉。五部、三市。東西七里,南北九里。東有建春、東陽、清明三門,南有開陽、平昌、宣陽、建陽四門,西有廣陽、西明、閶闔三門,北有大夏、廣莫二門。司隸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內也。河南周東都王城郟鄏也。鞏周孝王封周桓公孫惠公於鞏,號東周,故戰國時有東、西周號。芒山、首陽其界也。河陰新安函谷關所居。成皋有關,鄭之武牢。緱氏有劉聚,周大夫劉子邑。有延壽城、仙人祠。陽城有鄂阪關。此邑是為地中,夏至景尺五寸。有陽城山、箕山,許由墓在焉。新城有延壽關。故戎蠻子之國。陸渾故蠻子國,楚莊王伐陸渾是也。梁戰國時謂為南梁,別少梁也。陽翟
滎陽郡泰始二年置。統縣八,戶三萬四千。
滎陽地名敖,秦置敖倉者。京鄭太叔段所居。密故周畿內。卷有博浪長沙,張良擊秦始皇處。〔八〕陽武苑陵中牟六國時,趙獻侯都。開封宋蓬池在東北,或曰蓬澤。
弘農郡漢置。統縣六,戶一萬四千。
弘農本函谷關。漢武帝遷於新安縣。湖故曰胡,漢武更名湖。陝故虢國,周分陝東西,二相主之。宜陽黽池華陰華山在縣南。
上洛郡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部置。〔九〕統縣三,戶萬七千。
上洛嶢關在縣西北。商秦相衛商鞅邑。盧氏熊耳山在東,伊水所出。
平陽郡故屬河東,魏分立。統縣十二,戶四萬二千。
平陽舊堯都。侯國。楊故楊侯國。端氏韓、魏、趙既為諸侯,以端氏封晉君也。永安故霍伯國。霍山在東。蒲子狐讘襄陵公國相。絳邑晉武公自曲沃徙此。濩澤析城山在西南。臨汾公國相。北屈壺口山在東南。有南屈,故稱北。皮氏故耿國
河東郡秦置。統縣九,戶四萬二千五百。
安邑舊舜都。聞喜故曲沃。晉武公自晉陽徙此。垣王屋山在東北,沇水所出。汾陽公國相。〔一0〕大陽吳山在西。周武王封西周太伯後於此。猗氏古猗頓城。解有鹽池。蒲阪有歷山,舜所耕也。有雷首山,夷齊居其陽,所謂首陽山。河北
汲郡泰始二年置。統縣六,戶三萬七千。
汲有銅關。朝歌紂所都。共故國。北山,淇水所出。林慮獲嘉故汲新中鄉。漢武帝行過時,獲呂嘉首,因改名。修武晉所啟南陽,秦改名修武。
河內郡漢置。統縣九,戶五萬二千。
野王太行山在西北。州故晉邑。懷平皋邢侯自襄國徙此。河陽沁水軹故周原邑。山陽溫故國也,蘇忿生封。
廣平郡魏置。統縣十五,戶三萬五千二百。
廣平邯鄲秦置為郡易陽武安涉襄國故邢侯國都。南和任曲梁列人肥鄉臨水廣年侯相。斥漳平恩
陽平郡魏置。統縣七,戶五萬一千。
元城漢元后生邑。館陶清泉〔一一〕發干東武陽陽平樂平
魏郡漢置。統縣八,戶四萬七百。
鄴魏武受封居此。長樂魏斥丘安陽蕩陰內黃黃池在西。黎陽故黎侯國。
頓丘郡泰始二年置。統縣四,戶六千三百。
頓丘繁陽陰安衛
永嘉之後,司州淪沒劉聰。聰以洛陽為荊州,及石勒,復以為司州。石季龍又分司州之河南、河東、弘農、滎陽,兗州之陳留、東燕為洛州。元帝渡江,亦僑置司州於徐,非本所也。後以弘農人流寓尋陽者僑立為弘農郡。又以河東人南寓者,於漢武陵郡孱陵縣界上明地僑立河東郡,統安邑、聞喜、永安、臨汾、弘農、譙、松滋、大戚八縣。〔一二〕並寄居焉。永和五年,桓溫入洛,復置河南郡,屬司州。
兗州。案禹貢濟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周禮:「河東曰兗州。」春秋元命包云:「五星流為兗州。兗,端也,〔一三〕信也。」又云:「蓋取兗水以名焉。」漢武帝置十三州,以舊名為兗州,自此不改。州統郡國八,縣五十六,戶八萬三千三百。
陳留國漢置。統縣十,戶三萬。魏武帝封。〔一四〕
小黃浚儀有洪溝,漢高祖項羽欲分處。封丘酸棗烏巢地在東南。濟陽長垣故匡城,孔子所厄也。雍丘故杞國。尉氏襄邑外黃
濮陽國故屬東郡,晉初分東郡置。統縣四,戶二萬一千。
濮陽古昆吾國。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既而投此水。公國相。廩丘公國相。有羊角城。白馬有瓠子堤。鄄城公國相。
濟陰郡〔一五〕漢置。統縣九,戶七千六百。
定陶漢高祖封彭越為梁王,都此。乘氏故侯國。句陽離狐宛句〔一六〕己氏成武有楚丘亭單父故侯國。城陽舜所漁,堯冢在西。
高平國故屬梁國,晉初分山陽置。統縣七,戶三千八百。
昌邑侯相。有甲父亭。鉅野魯獲麟所。方與金鄉湖陸〔一七〕高平侯國。南平陽侯國。有漆亭。
任城國漢置。統縣三,戶一千七百。
任城古任國。亢父樊
東平國漢置。統縣七,戶六千四百。
須昌壽張有蚩尤祠。范無鹽富城東平陸剛平
濟北國漢置。統縣五,戶三千五百。
盧扁鵲所生。縣西有石門。臨邑東阿穀城有烏下聚。〔一八〕蛇丘有下灌亭。
泰山郡漢置。統縣十一,戶九千三百。
奉高西南有明堂。博有龜山。嬴南城〔一九〕梁父侯國。有菟裘聚。山茌茌山在東北。新泰故曰平陽。南武陽有顓臾城。萊蕪有原山。牟〔二0〕故牟國。鉅平有陽關亭。
惠帝之末,兗州闔境淪沒石勒。後石季龍改陳留郡為建昌郡,屬洛州。是時遺黎南渡,元帝僑置兗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郗鑒為刺史,寄居廣陵,置濮陽、濟陰、高平、太山等郡。後改為南兗州,或還江南,或居盱眙,或居山陽。後始割地為境,常居廣陵,南與京口對岸。咸康四年,於北譙界立陳留郡。安帝分廣陵郡之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五縣置山陽郡,屬南兗州。
豫州。案禹貢為荊河之地。周禮:「河南曰豫州。」豫者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也。春秋元命包云:「鉤鈐星別為豫州。」地界,西自華山,東至于淮,北自濟,南界荊山。秦兼天下,以為三川、河東、南陽、潁川、碭、泗水、薛七郡。漢改三川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舊名不改,以河南、河東二郡屬司隸,又以南陽屬荊州。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碭郡曰梁,改薛曰魯,分梁沛立汝南郡,分潁川立淮陽郡。後漢章帝改淮陽曰陳郡。魏武分沛立譙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陽郡。及武帝受命,又分潁川立襄城郡,分汝南立汝陰郡,合陳郡于梁國。州統郡國十,縣八十五,戶十一萬六千七百九十六。
潁川郡秦置。統縣九,戶二萬八千三百。
許昌漢獻帝都許。魏禪,徙都洛陽,許宮室武庫存焉,改為許昌。長社潁陰臨潁公國相。郾邵陵公國相。鄢陵公國相。新汲長平
汝南郡漢置。統縣十五,戶二萬一千五百。
新息南安陽安成侯相。慎陽北宜春朗陵陽安故江國。有江亭。上蔡平輿故沈子國。有沈亭。定潁灈陽南頓汝陽吳房故房子國。西平故柏國。有龍泉,水可用淬刀劍。
襄城郡泰始二年置。統縣七,戶一萬八千。
襄城侯相。有西不羹城。繁昌魏文受禪於此。郟定陵侯相。父城侯相。昆陽公國相。舞陽宣帝始封此邑。
汝陰郡魏置郡,後廢,泰始二年復置。統縣八,戶八千五百。
汝陰故胡子國。慎故楚邑。原鹿固始鮦陽新蔡宋侯相。褒信
梁國漢置。統縣十二,戶一萬三千。
睢陽春秋時宋都。蒙虞下邑有碭山,山有文石。寧陵故葛伯國。穀熟陳項長平〔二一〕陽夏武平苦東有賴鄉祠,老子所生地。
沛國漢置。統縣九,戶五千九十六。
相沛漢高祖所起處。豐竺邑〔二二〕符離杼秋洨虹蕭
譙郡魏置。統縣七,戶一千。
譙城父酇山桑龍亢蘄銍
魯郡漢置。統縣七,戶三千五百。
魯曲阜之地,魯侯伯禽所居。汶陽卞鄒有繹山。蕃故小邾之國。〔二三〕薛奚仲所封。公丘
弋陽郡魏置。統縣七,戶一萬六千七百。
西陽故弦子國。軑蘄春邾西陵期思弋陽
安豐郡魏置。統縣五,戶一千二百。
安風雩婁安豐侯相。蓼松滋侯相。
惠帝分汝陰立新蔡,分梁國立陳郡,分汝南立南頓。永嘉之亂,豫州淪沒石氏。元帝渡江,以春穀縣僑立襄城郡及繁昌縣。成帝乃僑立豫州於江淮之間,居蕪湖。時淮南入北,乃分丹楊僑立淮南郡,居于湖。又以舊當塗縣流人渡江,僑立為縣,并淮南、廬江、安豐並屬豫州。寧康元年,移鎮姑孰。孝武改蘄春縣為蘄陽縣,因新蔡縣人於漢九江王黥布舊城置南新蔡郡,屬南豫州。又於漢廬江郡之南部置晉熙郡。
冀州。案禹貢、周禮並為河內之地,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春秋元命包云:「昴畢散為冀州,分為趙國。」其地有險有易,帝王所都,亂則冀安,弱則冀強,荒則冀豐。舜以冀州南北闊大,分衛以西為并州,燕以北為幽州,周人因焉。及漢武置十三州,以其地依舊名為冀州,歷後漢至晉不改。州統郡國十三,縣八十三,〔二四〕戶三十二萬六千。
趙國漢置。統縣九,戶四萬二千。
房子元氏平棘高邑公國相。中丘柏人平鄉下曲陽故鼓子國。鄡
鉅鹿國秦置。統縣二,戶一萬四十。
廮陶鉅鹿
安平國漢置。統縣八,戶二萬一千。
信都下博武邑武遂觀津侯相。扶柳廣宗侯國。經
平原國漢置。統縣九,戶三萬一千。
平原高唐茌平博平聊城安德西平昌般鬲
樂陵國漢置。統縣五,戶三萬三千。
厭次陽信漯沃新樂樂陵有都尉居。
勃海郡漢置。統縣十,戶四萬。
南皮東光浮陽饒安高城重合東安陵蓨廣川侯相。阜城
章武國泰始元年置。統縣四,戶一萬三千。
東平舒文安章武束州
河間國漢置。統縣六,戶二萬七千。
樂城侯相。武垣鄚侯相。易城〔二五〕中水成平
高陽國泰始元年置。統縣四,戶七千。
博陸高陽北新城侯相。蠡吾
博陵郡漢置。統縣四,戶一萬。
安平饒陽南深澤安國
清河國漢置。統縣六,戶二萬二千。
清河東武城繹幕侯相。貝丘靈鄃
中山國漢置。統縣八,戶三萬二千。
盧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陰望都唐北平
常山郡漢置。統縣八,戶二萬四千。
真定石邑井陘上曲陽山在縣西北,有阪號飛狐口。蒲吾南行唐靈壽九門侯相。
惠帝之後,冀州淪沒於石勒。勒以太興二年僭號於襄國,稱趙。後為慕容雋所滅,慕容氏又為苻堅所滅。孝武太元八年,堅敗,其地入慕容垂。垂僭號於中山,是為後燕。後燕卒滅於魏。
幽州。案禹貢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周禮:「東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言北方太陰,故以幽冥為號。武王定殷,封召公於燕,其後與六國俱稱王。及秦滅燕,以為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漢高祖分上谷置涿郡。武帝置十三州,幽州依舊名不改。其後開東邊,置玄菟、樂浪等郡,亦皆屬焉。元鳳元年,改燕曰廣陽郡。幽州所部凡九郡,至晉不改。幽州統郡國七,縣三十四,戶五萬九千二十。
范陽國漢置涿郡。魏文更名范陽郡。武帝置國,封宣帝弟子綏為王。統縣八,戶一萬一千。
涿良鄉方城長鄉遒故安范陽容城侯相。
燕國漢置,孝昭改為廣陽郡。統縣十,戶二萬九千。
薊安次侯相。昌平軍都有關。廣陽潞安樂國相。蜀主劉禪封此縣公。泉州侯相。雍奴狐奴
北平郡秦置。統縣四,戶五千。
徐無土垠俊靡無終
上谷郡秦置,郡在谷之上頭,故因名焉。統縣二,戶四千七十。
沮陽居庸
廣甯郡故屬上谷,太康中置郡,都尉居。統縣三,戶三千九百五十。
下洛潘涿鹿
代郡秦置。統縣四,戶三千四百。
代廣昌平舒當城
遼西郡秦置。統縣三,戶二千八百。
陽樂肥如海陽
惠帝之後,幽州沒於石勒。及穆帝永和五年,慕容雋僭號於薊,是為前燕。七年,雋移都於鄴。雋死,子暐為苻堅所滅。堅敗,地復入慕容垂,是為後燕。垂死,寶遷于和龍。
平州。案禹貢冀州之域,於周為幽州界,漢屬右北平郡。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並擅據遼東,東夷九種皆服事焉。魏置東夷校尉,居襄平,而分遼東、昌黎、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為幽州。及文懿滅後,有護東夷校尉,居襄平。咸寧二年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統縣二十六,戶一萬八千一百。〔二六〕
昌黎郡漢屬遼東屬國都尉,魏置郡。統縣二,戶九百。
昌黎賓徒
遼東國秦立為郡。漢光武以遼東等屬青州後,還幽州。統縣八,戶五千四百。
襄平東夷校尉所居。汶居就樂就安市西安平新昌力城
樂浪郡漢置。統縣六,戶三千七百。
朝鮮周封箕子地。屯有渾彌遂城秦築長城之所起。鏤方駟望
玄菟郡漢置。統縣三,戶三千二百。
高句麗望平高顯
帶方郡公孫度置。統縣七,戶四千九百。
帶方列口南新長岑提奚含資海冥
平州初置,以慕容廆為刺史,遂屬永嘉之亂,廆為眾所推。及其孫雋移都于薊。其後慕容垂子寶又遷于和龍,自幽州至於廬溥鎮以南地入於魏。慕容熙以幽州刺史鎮令支,青州刺史鎮新城,并州刺史鎮凡城,營州刺史鎮宿軍,冀州刺史鎮肥如。高雲以幽、冀二州牧鎮肥如,并州刺史鎮白狼。後為馮跋所篡,跋僭號於和龍,是為後燕,卒滅於魏。
并州。案禹貢蓋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周禮:正北曰并州,其鎮曰山。春秋元命包云:「營室流為并州,分為衛國。」州不以衛水為號,又不以山為稱,而云并者,蓋以其在兩谷之間也。漢武帝置十三州,并州依舊名不改,統上黨、太原、雲中、上郡、雁門、代郡、定襄、五原、西河、朔方十郡,又別置朔方刺史。後漢建武十一年,省朔方入并州。靈帝末,羌胡大擾,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並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興郡,後又分上黨立樂平郡。魏黃初元年,復置并州,自陘嶺以北並棄之,至晉因而不改。并州統郡國六,縣四十五,戶五萬九千三百。
太原國秦置。統縣十三,戶一萬四千。
晉陽侯相。陽曲榆次于離盂狼孟陽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鄔
上黨郡秦置。統縣十,戶一萬三千。
潞屯留壺關長子泫氏高都銅鞮涅襄垣武鄉
西河國漢置。統縣四,戶六千三百。
離石隰城中陽介休
樂平郡泰始中置。統縣五,戶四千三百。
沾上艾壽陽轑陽樂平
雁門郡秦置。統縣八,戶一萬二千七百。
廣武崞〈氵枉〉陶平城葰人繁畤原平馬邑
新興郡魏置。統縣五,戶九千。
九原定襄雲中廣牧晉昌
惠帝改新興為晉昌郡。及永興元年,劉元海僭號於平陽,稱漢,於是并州之地皆為元海所有。元海乃以雍州刺史鎮平陽,幽州刺史鎮離石。及劉聰攻陷洛陽,置左右司隸,各領戶二十餘萬,萬戶置一內史,凡內史四十三人,單于左右輔各主六夷。又置殷、衛、東梁、西河陽、北兗五州,以懷安新附。劉曜徙都長安,其平陽以東地入石勒。勒平朔方,又置朔州。自惠懷之間,離石縣荒廢,勒於其處置永石郡,又別置武鄉郡。及苻堅、姚興、赫連勃勃,并州並徙置河東,又姚興以河東為并、冀二州云。
雍州。案禹貢黑水、西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以其四山之地,故以雍名焉。亦謂西北之位,陽所不及,陰氣雍閼也。〔二七〕周禮:西曰雍州。蓋并禹梁州之地。周自武王克殷,都於酆鎬,雍州為王畿。及平王東遷洛邑,以岐酆之地賜秦襄公,則為秦地,累世都之,至始皇遂平六國。秦滅,漢又都之。及武帝置十三州,其地以西偏為涼州,其餘並屬司隸,不統於州。後漢光武都洛陽,關中復置雍州。後罷,復置司隸校尉,統三輔如舊。獻帝時又置雍州,自三輔距西域皆屬焉。魏文帝即位,分河西為涼州,分隴右為秦州,改京兆尹為太守,馮翊、扶風各除左右,仍以三輔屬司隸。晉初於長安置雍州,統郡國七,縣三十九,戶九萬九千五百。
京兆郡漢置。統縣九,戶四萬。
長安杜陵霸城藍田高陸萬年故櫟陽縣。新豐陰般鄭周宣王弟鄭桓公邑。
馮翊郡漢置,名左馮翊。統縣八,戶七千七百。
臨晉故大荔,?a class="__cf_email__"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data-cfemail="36ee9d76e098">[email protected],更名。有河水祠,祠臨晉水,故名。下邽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重泉頻陽秦厲公置,在頻水之陽。粟邑蓮芍郃陽夏陽故少梁,秦惠文王更名。梁山在西北。
扶風郡漢武帝以為主爵都尉,太初中更名右扶風。統縣六,戶二萬三千。
池陽漢惠帝置。有巀嶭山。郿成國渠首受渭。雍侯相。有五畤、太昊、黃帝以下祠三百三所。汧吳山在西,古文以為汧山。陳倉美陽岐山在西北,周太王所邑。
安定郡漢置。統縣七,戶五千五百。
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鶉觚陰密殷時密國。西川
北地郡秦置。統縣二,戶二千六百。
泥陽富平
始平郡泰始二年置。〔二八〕統縣五,戶一萬八千。
槐里秦曰廢丘,漢高帝更名。有黃山宮。始平武功太一山在東,古文以為終南。鄠古國,夏啟所伐。蒯城
新平郡漢置。統縣二,戶二千七百。
漆漆水在西。汾邑
惠帝即位,改扶風國為秦國。徙都。〔二九〕建興之後,雍州沒於劉聰。及劉曜徙都長安,改號曰趙,以秦、涼二州牧鎮上邽,朔州牧鎮高平,幽州刺史鎮北地,并州牧鎮蒲阪。石勒克長安,復置雍州。石氏既敗,苻健僭據關中,又都長安,是為前秦。於是乃於雍州置司隸校尉,以豫州刺史鎮許昌,秦州刺史鎮上邽,荊州刺史鎮豐陽,洛州刺史鎮宜陽,并州刺史鎮蒲阪。苻堅時,分司隸為雍州,分京兆為咸陽郡,洛州刺史鎮陝城。滅燕之後,分幽州置平州,鎮龍城,幽州刺史鎮薊城,河州刺史鎮枹罕,并州刺史鎮晉陽,豫州刺史鎮洛陽,兗州刺史鎮倉垣,雍州刺史鎮蒲阪。於是移洛州居豐陽,以許昌置東豫州,以荊州刺史鎮襄陽,徐州刺史鎮彭城。既而姚萇滅苻氏,是為後秦。及萇子興克洛陽,以并、冀二州牧鎮蒲阪,豫州牧鎮洛陽,兗州刺史鎮倉垣,分司隸領北五郡,置雍州刺史鎮安定。及姚泓為劉裕所滅,其地尋入赫連勃勃。勃勃僭號於統萬,是為夏。置幽州牧於大城,又平劉義真於長安,遣子璝鎮焉,號曰南臺。以朔州牧鎮三城,秦州刺史鎮杏城,雍州刺史鎮陰密,并州刺史鎮蒲阪,梁州牧鎮安定,北秦州刺史鎮武功,豫州牧鎮李閏,〔三0〕荊州刺史鎮陝,其州郡之名並不可知也。然自元帝渡江,所置州亦皆遙領。初以魏該為雍州刺史,鎮酇城,尋省,僑立始平郡,寄居武當城。有秦國流人至江南,改堂邑為秦郡,僑立尉氏縣屬焉。康帝時,庾翼為荊州刺史,遷鎮襄陽。其後秦雍流人多南出樊沔,孝武始於襄陽僑立雍州,仍立京兆、始平、扶風、河南、廣平、義成、北河南七郡,並屬襄陽。襄陽故屬荊州。
涼州。案禹貢雍州之西界,周衰,其地為狄。秦興美陽甘泉宮,本匈奴鑄金人祭天之處。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渾邪王等居涼州之地。二王後以地降漢,漢置張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後又置金城郡,謂之河西五郡。漢改周之雍州為涼州,蓋以地處西方,常寒涼也。地勢西北邪出,在南山之間,南隔西羌,西通西域,于時號為斷匈奴右臂。獻帝時,涼州數有亂,河西五郡去州隔遠,於是乃別以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關右以為雍州。魏時復分以為涼州,刺史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如漢故事,至晉不改。統郡八,縣四十六,戶三萬七百。
金城郡漢置。統縣五,戶二千。
榆中允街金城白土浩亹
西平郡漢置。統縣四,戶四千。
西都臨羌長寧安夷
武威郡漢置。統縣七,戶五千九百。
姑臧宣威揖次倉松顯美驪靬番和
張掖郡漢置。統縣三,戶三千七百。
永平臨澤漢昭武縣,避文帝諱改也。〔三一〕屋蘭漢因屋蘭名焉。
西郡漢置。統縣五,戶一千九百。
日勒刪丹仙提萬歲蘭池一云蘭絕池。
酒泉郡漢置。統縣九,戶四千四百。
福祿會水安彌騂馬樂涫表氏延壽玉門沙頭
敦煌郡漢置。統縣十二,戶六千三百。
昌蒲敦煌龍勒陽關效穀廣至宜禾冥安〔三二〕深泉〔三三〕伊吾新鄉乾齊
西海郡故屬張掖,漢獻帝興平二年,武威太守張雅請置。統縣一,戶二千五百。
居延澤在東南,尚書所謂流沙也。
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廣至等五縣,分酒泉之沙頭縣,又別立會稽、新鄉,凡八縣為晉昌郡。永寧中,張軌為涼州刺史,鎮武威,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於姑臧西北,置武興郡,統武興、大城、烏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監等縣。又分西平界置晉興郡,統晉興、枹罕、永固、臨津、臨鄣、廣昌、大夏、遂興、罕唐、左南等縣。是時中原淪沒,元帝徙居江左,軌乃控據河西,稱晉正朔,是為前涼。及張寔,分金城之令居、枝陽二縣,又立永登縣,合三縣立廣武郡。張茂分武興、金城、西平、安故為定州。張駿分武威、武興、西平、張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晉興、廣武合十一郡為涼州,〔三四〕興晉、金城、武始、南安、永晉、大夏、武成、漢中為河州,敦煌、晉昌、高昌、西域都護、戊己校尉、玉門大護軍三郡三營為沙州。〔三五〕張駿假涼州都督,攝三州。張祚又以敦煌郡為商州。永興中,置漢陽縣以守牧地,張玄靚改為祁連郡。張天錫又別置臨松郡。天錫降於苻氏,其地尋為呂光所據。呂光都於姑臧後,以郭黁言讖,改昌松為東張掖郡。及呂隆降於姚興,其地三分。武昭王為西涼,建號於敦煌。禿髮烏孤為南涼,建號於樂都。沮渠蒙遜為北涼,建號於張掖。而分據河西五郡。
秦州。案禹貢本雍州之域,魏始分隴右置焉,刺史領護羌校尉,中間暫廢。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鎮冀城。太康三年,罷秦州,并雍州。七年,復立,鎮上邽。統郡六,縣二十四,戶三萬二千一百。
隴西郡秦置。統縣四,戶三千。襄武首陽鳥鼠山在東。臨洮狄道
南安郡漢置。統縣三,戶四千三百。
獂道新興中陶
天水郡漢武置,孝明改為漢陽,晉復為天水。〔三六〕統縣六,戶八千五百。
上邽冀秦州故居。始昌新陽顯新漢顯親縣。成紀
略陽郡本名廣魏,泰始中更名焉。統縣四,戶九千三百二十。
臨渭平襄略陽清水
武都郡漢置。統縣五,戶三千。
下辯河池沮武都故道
陰平郡泰始中置。統縣二,戶三千。
陰平平廣〔三七〕
惠帝分隴西之狄道、臨洮、河關,又立洮陽、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六縣,合九縣置狄道郡,屬秦州。張駿分屬涼州,又以狄道縣立武始郡。江左分梁為秦,寄居梁州,又立氐池為北秦州。
梁州。案禹貢華陽黑水之地,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梁者,言西方金剛之氣強梁,故因名焉。周禮職方氏以梁并雍。漢不立州名,以其地為益州。及獻帝初平六年,〔三八〕以臨江縣屬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璋改永寧為巴東郡,分巴郡墊江置巴西郡。劉備據蜀,又分廣漢之葭萌、涪城、梓潼、白水四縣,改葭萌曰漢壽,又立漢德縣,以為梓潼郡;割巴郡之宕渠、宣漢、漢昌三縣置宕渠郡,尋省,以縣並屬巴西郡。泰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於漢中,改漢壽為晉壽,又分廣漢置新都郡。梁州統郡八,縣四十四,〔三九〕戶七萬六千三百。
漢中郡秦置。統縣八,戶一萬五千。南鄭蒲池褒中沔陽成固西鄉黃金興道
梓潼郡蜀置。統縣八,戶一萬二百。
梓潼涪城武連黃安漢德晉壽劍閣白水
廣漢郡漢置。統縣三,戶五千一百。
廣漢德陽五城
新都郡泰始二年置。統縣四,戶二萬四千五百。
雒什方綿竹新都
涪陵郡蜀置。統縣五,戶四千二百。
漢復涪陵漢平漢葭萬寧
巴郡秦置。統縣四,戶三千三百。
江州墊江臨江枳
巴西郡蜀置。〔四0〕統縣九,戶一萬二千。
閬中西充國蒼溪岐愜南充國漢昌宕渠安漢平州
巴東郡漢置。統縣三,戶六千五百。
魚復〔四一〕朐〈月忍〉南浦
太康六年九月,罷新都郡并廣漢郡。惠帝復分巴西置宕渠郡,統宕渠、漢昌、宣漢三縣,并以新城、魏興、上庸合四郡以屬梁州。尋而梁州郡縣沒于李特,永嘉中又分屬楊茂搜,其晉人流寓於梁益者,仍於二州立南北二陰平郡。及桓溫平蜀之後,以巴漢流人立晉昌郡,領長樂、安晉、延壽、安樂、宣漢、寧都、新興、吉陽、東關、永安十縣;又置益昌、晉興二縣,屬巴西郡;於德陽界東南置遂寧郡;又於晉壽置劍閣縣,屬梁州。後孝武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統晉壽、白水、邵歡、興安四縣;梓潼郡徙居梓潼,罷劍閣縣;又別置南漢中郡,分巴西、梓潼為金山郡。及安帝時,又立新巴、汶陽二郡,又有北新巴、華陽、南陰平、北陰平四郡,其後又立巴渠、懷安、宋熙、白水、上洛、北上洛、南宕渠、懷漢、新興、安康等十郡。
益州。案禹貢及舜十二牧俱為梁州之域,周合梁於雍,則又為雍州之地。春秋元命包云:「參伐流為益州,益之為言阨也。」言其所在之地險阨也,亦曰疆壤益大,故以名焉。始秦惠王滅蜀,置郡,以張若為蜀守。及始皇置三十六郡,蜀郡之名不改。漢初有漢中、巴、蜀。高祖六年,分蜀置廣漢,凡為四郡。武帝開西南夷,更置犍為、牂柯、越巂、益州四郡,凡八郡,遂置益州統焉,益州蓋始此也。及後漢,明帝以新附置永昌郡,安帝又以諸道置蜀、廣漢、犍為三郡屬國都尉,及靈帝又以汶江、蠶陵、廣柔三縣立汶山郡。獻帝初平元年,劉璋分巴郡立永寧郡。〔四二〕建安六年,改永寧為巴東,以巴郡為巴西,又立涪陵郡。二十一年,劉備分巴郡立固陵郡。蜀章武元年又改固陵為巴東郡,巴西郡為巴郡,又分廣漢立梓潼郡,分犍為立江陽郡,以蜀郡屬國為漢嘉郡,以犍為屬國為朱提郡。劉禪建興二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廣漢屬國為陰平郡,分建寧永昌立雲南郡,分建寧牂柯立興古郡,分廣漢立東廣漢郡。魏景元中,蜀平,省東廣漢郡。及武帝泰始二年,分益州置梁州,以漢中屬焉。七年,又分益州置寧州。益州統郡八,縣四十四,戶十四萬九千三百。
蜀郡秦置。統縣六,戶五萬。
成都廣都繁江原臨邛郫
犍為郡漢置。統縣五,戶一萬。
武陽南安僰道資中牛鞞
汶山郡漢置。統縣八,戶一萬六千。
汶山升遷都安廣陽興樂平康蠶陵廣柔
漢嘉郡蜀置。統縣四,戶一萬三千。
漢嘉徙陽嚴道旄牛
江陽郡蜀置。統縣三,戶三千一百。
江陽符漢安
朱提郡蜀置。統縣五,戶二千六百。
朱提南廣漢陽南秦堂狼
越巂郡漢置。統縣五,戶五萬三千四百。
會無邛都卑水定苲臺登
牂柯郡漢置。統縣八,戶一千二百。
萬壽且蘭談指〔四三〕夜郎毋歛〔四四〕并渠鄨平夷
惠帝之後,李特僭號於蜀,稱漢,益州郡縣皆沒于特。李雄又分漢嘉、蜀二郡立沈黎、漢原二郡。是時益州郡縣雖沒李氏,江左並遙置之。桓溫滅蜀,其地復為晉有,省漢原、沈黎而立南陰平、晉原、寧蜀、始寧四郡焉。咸安二年,益州復沒於苻氏。太元八年,復為晉有。隆安二年,又立晉熙、遂寧、晉寧三郡云。
寧州。於漢魏為益州之域。泰始七年,武帝以益州地廣,分益州之建寧、興古、雲南、交州之永昌,合四郡為寧州,統縣四十五,戶八萬三千。
雲南郡蜀置。統縣九,戶九千二百。
雲平雲南梇棟青蛉姑復邪龍楪榆遂久永寧
興古郡蜀置。統縣十一,戶六千二百。
律高句町宛溫漏臥毋掇〔四五〕賁古滕休鐔封〔四六〕漢興進乘都篖
建寧郡蜀置。統縣十七,戶二萬九千。
味昆澤存〈馬邑〉新定談槁母單同瀨漏江牧麻穀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修雲泠丘滇池
永昌郡漢置。統縣八,戶三萬八千。
不韋永壽比蘇雍鄉南涪巂唐哀牢博南
太康三年,武帝又廢寧州入益州,立南夷校尉以護之。太安二年,惠帝復置寧州,又分建寧以西七縣別立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益州郡曰晉寧,分牂柯立平夷、夜郎二郡。〔四七〕然是時其地再為李特所有。其後李壽分寧州興古、永昌、雲南、朱提、越巂、河陽六郡為漢州。咸康四年,分牂柯、夜郎、朱提、越巂四郡置安州。八年,又罷并寧州,以越巂還屬益州,省永昌郡焉。
校勘記
〔一〕崆山訪道「崆」,宋本、局本等作「風」,殿本作「崆」,今從殿本。黃帝于崆峒山訪道,傳自莊子。
〔二〕義陽據下「武帝增置」之文及「義陽郡」下之文,義陽郡又置于晉武帝太康時。
〔三〕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後漢書郡國志在本志校記中以後簡稱續漢志一注云:「永壽二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人。」
〔四〕嗣王之庶子為亭侯各本無「亭」字,殿本有。今從殿本,與魏志文帝紀合。
〔五〕男邑四百戶地方四十里校文:上載侯伯子封地皆有大國次國之分,不應男國無區別。御覽一九九引魏志咸熙元年晉王奏建五等,男地方三十五里,邑四百戶;次國男地方二十五里,邑二百戶。則知男國本亦分大次,此志蓋有脫文。
〔六〕位望隆于牧伯「隆」,各本作「降」,宋本作「隆」,今從宋本。
〔七〕縣一百戶四十七萬五千七百下所列為縣九十九,戶四十九萬二千四百。兩數不合,各州頗有此類情況,以後不具校。
〔八〕有博浪長沙張良擊秦始皇處畢沅晉書地理志新補正以下簡稱畢校謂遍檢諸地志,皆云博浪沙在陽武。疑此十二字注本在「陽武」下,錯簡入卷縣耳。
〔九〕分京兆南部置「部」,各本作「郡」,宋本作「部」,今從宋本。
〔一0〕汾陽公國相畢校及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以後簡稱方校均謂「汾陽」當作「汾陰」。按:「公國相」,各本作「公相國」,「相國」二字誤倒,宋本不誤,今從宋本。
〔一一〕清泉考異:本「清淵」,避唐諱改。
〔一二〕大戚考異:大戚即廣戚,隋避煬帝諱改。
〔一三〕兗端也「端」,各本作「瑞」,今從宋本作「端」。
〔一四〕魏武帝封考異:袁廷檮曰,「武帝」當作「元帝」,即常道鄉公也。晉受禪,封為陳留王。
〔一五〕濟陰郡原作「濟陽郡」。考異:漢無濟陽郡,蓋「濟陰」之誤。卞壺傳濟陰冤句人,宋書州郡志於城武、離狐二縣並云晉太康地志屬濟陰。按:左傳隱公七年杜注及郤詵傳並可證。今據改。
〔一六〕宛句卞壺傳作「冤句」,漢書地理志在本志校記中以後簡稱漢志上、續漢志三、宋書州郡志在本志校記中以後簡稱宋志一、魏書地形志在本志校記中以後簡稱後魏志二、隋書地理志在本志校記中以後簡稱隋志中並作「冤句」。
〔一七〕湖陸原作「陸湖」。舉正:當作「湖陸」,見左傳襄公十九年杜注。斠注:水經濟水、泗水注亦作「湖陸」。按:漢志上、續漢志三謂本曰湖陵,莽改湖陸。今據乙正。
〔一八〕烏下聚馬與龍晉書地理志注後簡稱馬校:「烏」當作「嶲」。續漢志三作「嶲下聚」,劉昭注引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杜注作「嶲下」。
〔一九〕南城原作「南武城」。考異:景獻羊皇后、惠羊皇后、羊祜傳、宋書羊欣、羊元保傳並云泰山南城人,宋、齊、隋志皆稱南城,惟晉志多一「武」字,殆因下文有「南武陽」而衍一「武」字。按:錢說是,今據刪。
〔二0〕牟原作「東牟」。考異:「東」字衍。漢志上、續漢志三泰山郡有牟縣,即春秋牟國,與東萊之東牟非一地。羊祜傳詔以泰山之南武陽、牟、南城、梁父、平陽為南城郡,是晉時已名牟縣也。按:宋志一、左傳桓公十五年注「泰山牟縣」,均亦無「東」字,今據刪。
〔二一〕長平馬校:縣已見前潁川郡,此誤複出。
〔二二〕竺邑方校:武陔傳,「沛國竹邑人」,此作「竺邑」,似誤。斠注:魏志明紀、胡質傳引虞預晉書、宋書州郡志、水經睢水注引李奇說皆作「竹邑」。竺邑即竹邑,本漢縣,有竹邑侯張壽碑。按:漢志上、續漢志二、後漢書明八王傳、吳志薛綜傳、隋志下彭城郡符離下注並作「竹」。
〔二三〕蕃各本作「番」,今從宋本作「蕃」,與漢志下、續漢志二合。
〔二四〕縣八十三「三」,各本作「二」,今從殿本作「三」,與實領縣數合。
〔二五〕易城漢志上、續漢志二、後魏志上及後漢書劉虞傳並無「城」字。
〔二六〕戶一萬八千一百「八千」,各本作「六千」,今從殿本作「八千」,與統計戶數相符。
〔二七〕陰氣雍閼也「陰」下原有「陽」字。斠注:類聚六、御覽一六四引太康地記均無「陽」字。按:無「陽」字是,今據刪。
〔二八〕始平郡泰始二年置「二」,各本作「三」,今從宋本作「二」,與宋志三合。
〔二九〕徙都疑此二字因涉下文「徙都長安」而誤衍。
〔三0〕李閏姚萇載記、魏書安定王燮傳皆作「李潤」。
〔三一〕避文帝諱改也「文」,原誤作「景」,今改正。
〔三二〕冥安「冥」原作「宜」。畢校:應作「冥安」,元和郡縣志以縣界冥水為名。按:畢說是,今據改。下同。
〔三三〕深泉考異:「淵泉」作「深泉」,避唐諱。
〔三四〕張駿分武威武興西平張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晉興廣武合十一郡為涼州原缺「西海」,「廣武」誤作「須武」,今據後魏書張駿傳補改。
〔三五〕敦煌晉昌高昌西域都護戊己校尉玉門大護軍三郡三營為沙州原缺「高昌」,「戊己」誤作「張茂以」,今據後魏書張駿傳增改。
〔三六〕晉復為天水「晉」當作「魏」。魏時有天水郡,見三國志姜維傳及注、楊阜傳、曹真傳、張既傳、閻溫傳。
〔三七〕平廣考異:宋志,「平武,蜀立,本曰廣武,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此志作「平廣」,誤。按:廣武見蜀志廖化傳;晉改平武,又見元和郡縣志。
〔三八〕及獻帝初平六年趙一清水經注釋三三:全祖望謂初平只四年,無六年,當作元年。
〔三九〕縣四十四各本作「縣三十三」,今從殿本作「縣四十四」,與統計實數合。
〔四0〕蜀置畢校:譙周巴記,建安六年劉璋分巴郡墊江以上為巴西郡。據此,則巴西郡劉璋時分置。
〔四一〕魚復各本作「魚腹」,今從宋本作「魚復」。漢志上、續漢志五、華陽國志一、後漢書張堪傳、蜀志先主傳並作「魚復」。
〔四二〕初平元年劉璋分巴郡立永寧郡考異:劉焉以興平元年卒,子璋始為益州牧,則初平元年璋尚未牧益州,「初平」當為「興平」之訛。
〔四三〕談指原作「指談」。斠注:兩漢志、華陽國志四並作「談指」。按:漢書昭帝紀、前漢紀十六亦作「談指」。今據乙正。
〔四四〕毋歛原作「毋劍」。斠注:兩漢志、宋志、華陽國志四、水經溫水注皆作「毋歛」。按:「劍」乃誤字,今改。
〔四五〕毋掇漢志上「掇」作「棳」,師古曰其字從木。水經溫水注亦作「毋棳」。
〔四六〕鐔封「鐔」,各本作「鐸」。宋本及音義作「鐔」,今從宋本。與漢志上、續漢志五、宋志四、華陽國志四、水經溫水注合。
〔四七〕永嘉二年至夜郎二郡王遜傳:「元帝加遜安南將軍,刺史如故。遜表請改分牂牁為平夷郡,分建寧為夜郎郡,改益州為晉寧郡,事皆施行。」與此志不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