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者有时为突出孔明之智,把刘备置于陪衬地一位,他的一举一动,都由孔明幕后操纵,好象一个活傀儡,但从总的来说,作者塑造的刘备是大智若愚的形象。不过,如不是眼明心细,是难于看出的。譬如他和曹操的斗智,则斗得很巧妙,使奸雄如曹操,都被他一次又一次瞒过了。
曹操是多败少胜。
“二虎竞食”与“驱虎吞狼”
第一次较量,是集中在如何对待吕布。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徐州事,吕布兵败投之,刘备便让他驻兵小沛。那时,操方定许都,恐二人同心协力,将成心腹之患,乃聚众谋士议妙计图之。荀彧献计说,“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之;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 ‘二虎竞食’之计也。”操从之。刘备得封官和接操 来书,已识破其机关,但怕得罪曹操不敢公然违命,便虚对来使说:“此事尚容计议。”刘备却暗中实告吕布,使释其疑,与己同心协力。关、张问不杀吕布之故,刘备说:“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自相吞并,彼却于中取 利。奈何为所使乎?”“二虎竞食”之计被破了, 荀彧又向操献一计说:“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 ‘驱 虎吞狼’之计也。”操大喜,照计办。刘备得诏书。明知是计,但不敢违王命,只得出兵讨袁术,留张飞守徐州。因张飞醉酒误事,吕布袭了徐州。这次较量,曹操是一计被破,一计得逞。初次斗智,两人半斤八两。
临危不乱,随机应变
第二次较量,是在“曹操煮酒论英雄”之时,有操与刘备青梅煮酒,纵谈天下英雄,刘备装呆卖傻,随便举些人,曹操皆不认可。刘备问:“谁能当之?”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时,刘备正与董承等密谋图操,忽闻此言怎不大吃一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说破英雄惊煞人”,刘备如此举止失措,必将引起曹操疑心,而刘备毕竟是个枭雄,是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首拾筋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迅雷风烈必变”这词出于《论语·乡党》,说孔子遇到疾雷暴风,必定要改变容色,表示对上天的敬畏。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刘备,一借“圣人”之语做挡箭牌,刘备便将闻言失筋的缘故,巧妙地掩饰过去了,可说是“随机应变信如神”。操遂不疑刘备。这是刘、曹第二次斗智,刘备是赢了。
反控制技高一筹
第三次较量表现在:控制和反控制。刘备因与操擒吕布有功,随操班师回朝。刘备面见献帝,排世谱,被认为皇叔。荀彧等一班谋士入见操说:“天子认刘备为皇叔,恐无益于明公。”对此,操早有筹谋,他说:“彼现认为皇叔,吾以天子诏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其在许都,虽名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奸雄之见,确是与众不同。他让刘备见献帝并拜为左将军、宜城侯,正是为了要更好地控制刘备。刘备也知操用意,故步步为营,谨防曹操谋害。他暗地里与董承等图操,表面上则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不知刘备的深谋,反责问道:“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刘备说:“此非二弟所知也。”及操说他是天下两英雄之一,刘备更感到在虎穴里栖身的危险,于是便谋脱身之计。
一日曹操又请刘备饮酒,满宠来向操报告:袁绍破公孙瓒并得其军,声势甚大,袁术又归帝号于绍,并将亲送玉玺到河北。并指出:“若二人协力,急难收复,乞丞相作急图之。”刘备听了暗思:“我不就此时寻个脱身之计,更待何时?”遂起身对操说:“术若投绍,必从徐州过。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术可擒矣。”操虽同意,并不放心,却教朱灵、路昭两人同行,暗中牵制刘备。(但这两人顶得甚事,后来便被刘备设法把他两人抛开了)刘备挂了将军印,即催促急行。关、张在马上问道:“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
刘备说:“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矣!”曹操设谋控制刘备,刘备则使计反控制,这第三次斗智,又是刘备胜了。
杰出的统帅善用人才,深得人心
上述三次较量,刘备是胜多败少,可见刘备机智超人,谁说刘备是一味憨厚?历史家陈寿将刘备与曹操比较时,说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但小说家罗贯中的看法却不同,他写曹操的计谋诡而露,写刘备的计谋巧而深:他塑造曹操是阴险诡诈的奸雄形象,塑造刘备是大智若愚的仁君形象;他极力赞扬刘备的
“随机应变”,写曹操甚佩服其人,认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说明作者认为刘备的“权谋于略”并不在曹操之下。而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并非作者臆造。小说家罗贯中评价人有财也许比历史家陈寿中肯些。在历史上,曹操初起时,有强大的宦官势力为后盾,其地位已与各路诸侯平起平坐,而这时,贫贱出身的刘备只不过是公孙瓒手下的一个小将,后来他能成为鼎足三分者之一,完全是靠自己的超人才干闯出来的。要成为一个杰出的统帅,要具有善于用人、决策的条件,刘备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他用诸葛亮并纳其隆中决策便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是他能得人心。故人心归之,始能称帝于西蜀。刘备若非是大智者何能逮此,所以藐视天下英雄的曹操在刘备仍依托于其篱下时,已能看出刘备是非凡之辈,将之和己并列。这是出于同时代人,又是最了解刘备的人的评价,无疑是真实的、中肯的。何以在人们的看法中,在计谋方面,往往是扬操而抑备,这是因为,曹操之智谋露,易为人所知,刘备之智谋深,人们一时难于窥其中的奥妙。而且两人的性格和战略各异:
正如刘备对庞统所说的:“今指与吾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注《九州春秋》)操急、暴、谲,而备宽、仁、忠,故在人们眼中,操是阴险诡诈的奸雄,备是忠厚仁慈的长者,他的“机权干略”,即其枭雄本色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