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纬 编著
卢梭生平和著作年表
1712年△6月28日:让-雅克·卢梭诞生于日内瓦。他是法国基督新教教徒、钟表匠伊萨克·卢梭和苏萨娜·卢梭(娘家贝纳尔)夫妇的第二个儿子。母亲不几天就死于产后失调,他自幼得到姑母的抚育。
△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是“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最初一批早在卢梭之前,在17至18世纪之交就相继诞生:孟德斯鸠(1689)、伏尔泰(1694)、魁奈(1694)、布半(1707)、拉美特里(1709)、马布利(1709)。
1719年△ 7岁 略识字,以后学习阅读。
1720年△ 8岁 启蒙运动又一批思想家相继出世:狄德罗(1713)、霍纳尔(1713),达朗贝(1717)、爱尔维修(1715)、孔狄亚克(1715)、霍尔巴赫(1723),杜尔阁(1727)。
1722年△10月:10岁 父亲和人发生纠纷,诉讼失败,逃离家园。由舅父贝西纳尔把自己儿子和他送到日内瓦附近布瓦锡地方牧师朗拜尔埃处,学习古典语文,兼学绘图、数学。
1724年△由舅父把他和表兄领回日内瓦。
12岁△到公证人马斯隆家打杂。
1725年△ 13岁 4月:转到雕刻匠家做学徒。
1728年△春季:不堪师父虐待,出逃。
16岁△日内瓦近郊的神父介绍他投奔安纳西地方德·华伦夫人。得到德·华伦夫人之资助,去意大利都灵进教养院,改奉天主教(旧教)。
△秋季:到一个伯爵家当仆役,不久被逐。
转到另一贵族家当差,趁机学习拉丁文,接触意大利音乐。
1729年△回到德·华伦夫人处寄食。
17岁△同住的麦特尔传授他许多音乐知识。
1730年△ 18岁 到神学院学习。
1731年△ 19岁 涉猎英国《观察》杂志等政治读物,注意法语修辞,勤恳练习写作。1732年△在尚贝里做土地测量工作,自学数学。
20岁△结识一些乐师、音乐爱好者,常相过从。
1733年△ 21 岁寄居德·华伦夫人家(已迁来尚贝里),涉猎所藏学术著作。
1734年△辞去测量工作。
22岁△代德·华伦夫人管家,协助经营家庭制药手工业。
经常采集植物标本,奠定了研究植物学的兴趣。
1735年△ 23 岁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属于年轻一批的启蒙思想家出世:勒荣(1738),孔多塞(1743)。这个时候,最早一批启蒙思想家已经开始发表著作,启发人们头脑,提出“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承认封建阶级和宗教迷信,而要在理性的法庭上检验事物:1721年、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1734年,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1735年,拉美特里的《人是机器》等等。
1736年△到尚贝里附近沙尔麦特养病。
24岁△选读哲学著作,接触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尔的著作、王港教科书。
△写诗《沙尔麦特的果树园》。
△结识戈费库,这位研究文献者使他熟悉文坛书肆历史掌故。
1737年△ 25岁 有意识地开展室内小型音乐会,经常作曲,钻研音乐理论。
△学习解剖学。到蒙佩利埃听英国医师菲茨莫里斯的解剖学讲课1.2个月。
1740年△ 28岁 4月:到里昂,在贵族官员马布里家担任家庭教师。
△结识马布里的弟弟、政治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布里和其表弟、哲学家孔狄亚克。
1742年△ 30岁8月:携带《新记谱法》去巴黎。22日由雷奥米尔先生推荐到法兰西学士院宣读,未成。
△结识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1713-1784),俩人十分相投,很快成为亲密朋友。狄德罗交游广泛,介绍他认识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后来他称为“哲人党”,共同推动启蒙运动。
1743年△ 31岁 春季:创作歌剧《风流诗神》未完成。
△教音乐、抄乐谱,以此维持生活。
△6月:离开巴黎随法国驻威尼斯使节赴意,任秘书。从而中断了歌剧创作
△《新记谱法》以《论现代音乐》之名出版于巴黎。
1744年△32岁8月:辞秘书职,返巴黎,仍以为剧团和个人抄乐谱度日。
△完成歌剧《风流诗神》,他的音乐才能开始引起巴黎音乐界的注意。
△和戴莱丝同居。
1745年△ 33岁 结识启蒙思想运动老一辈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
伏尔泰宣传启蒙思想,反对天主教会和僧侣,多年被迫流浪异国,去年得到默许回国,本年任宫廷史官。
1747年△ 35岁 秋季:喜剧《冒失的婚约》写成。
1748年△ 36岁 经狄德罗介绍结识霍尔巴赫男爵,即从荷兰来登学成归国的梯德里希(1723-1789),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一个时期后,经常参加霍尔巴赫男爵的沙龙家庭定期招待会。
1749年△ 37岁 年初:开始为狄德罗、达朗贝筹备的《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一部分条目,按期于三个月后交稿。
△十月:去巴黎郊外范塞纳监狱探望狄德罗。狄德罗因发表《论盲人的信札》而被囚禁于此(7月至11月)。他去探望,并把《法国信使》报上登载第戎学院有奖征文事以之相商。得到鼓励,随即动笔撰文应征。
1750年 38岁 △7月9日: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得奖。
△经狄德罗介绍,结识德国文学评论家格里姆(1723-1807)。在相当一个时期,俩人关系特别密切,相处极为融洽。
△他对剥削阶级社会文化腐朽、堕落一面的攻击,是在笼统批判文明社会的行文中,这种反对惟理论的观点导致他和霍尔巴赫沙龙常客一些强调理性的朋友在日常讨论中经常争辩。
△11月:《百科全书》出版者发表狄德罗执笔的“说明书”8000份。10年出齐。
△年底:得奖征文《论科学与艺术》出版于日内瓦,受到文坛普遍重视。
1751年△ 39岁 继续为贵族家庭、音乐团体抄乐谱度日。
△《百科全书》“说明书”立即引起极端反动的耶稣会士、冉森教派强烈反对,耶稣会杂志宣判《百科全书》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在于宣传无神论异端思想,要求政府和教会予以制止。与此相反,社会进步人士却热烈欢迎。
△6月:《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于巴黎。编者是“一个文学家团体”,领衔的是狄德罗和达朗贝,略语表列出撰写条目较多者,包括卢梭。最引人注目的是达朗贝写的“序言”,试图以进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分析和介绍人类全部知识各门学科的基础、关系和作用,首当其冲的是一些宗教和神学条目。
△秋季:《论科学与艺术》遭到攻击,写《答波兰国王兼洛林公爵对〈论科学与艺术〉一书的驳难》。
1752年△ 40岁 1月:《百科全书》第二卷继续出版。
△意大利巴姆比尼歌剧团到巴黎访问演出,巴黎音乐界、社交界中反对喜剧的保守分子,贵族艺术拥护者从剧场到社会、从沙龙到街头,从宫廷到商店,到处兴风作浪。改革派针锋相对迎头痛击,演为一场大笔仗,持续两年的所谓“丑角战争”(1752-1754),卢梭、狄德罗、霍尔巴赫等积极投入了这场“喜剧之战”,支持论战中比较民主的流派,对启蒙思想在艺术领域、美学领域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卢梭的父亲死。
△10月28日:喜剧《乡村卜师》在枫丹白露上演获得成功。
△国王路易十五有意召见他,并准备给他年金,卢梭回避。
△《论法国音乐的信》写成。
1753年△ 41岁 《略论语言的起源》写成。
△11月:《论法国音乐的信》出版。保守派对他实行抵制。
△《皇家音乐学院一位乐队队员给乐队同事的信》出版。
△11月:《百科全书》第三卷不顾当局搜查编辑部及所发出禁令,狄德罗等坚持出版。
△冬季:第戎学院宣布有奖征文,题目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得讯后,抓紧时间动笔写应征文。
1754年 42岁 △4月:《百科全书》第四卷出版。
△8月:厌弃封建地主阶级集团腐朽、堕落的生活,离开巴黎,回到日内瓦,重皈新教,恢复日内瓦共和国公民权。
△10月:返巴黎。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应征文写成,应征结果落选。
1755年△ 43岁 4月:落选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出版于阿姆斯特丹。
△7月:德启蒙运动思想家、文学家莱辛(1729-1781)在《柏林特权者》报上撰文赞扬卢梭新著。
△莱辛向自己的朋友门德尔松(1729-1786)推荐译出卢梭这部新著。门德尔松的译本不久就出版于柏林,在报上引起种种评论。
△10月:沙尔·博内(1720-1793)在《法国信使》杂志上匿名发表《日内瓦公民费洛波利斯的信》攻击卢梭。
△11月:《百科全书》第五卷出版。
△《论政治经济学》发表于《百科全书》第五卷。
1756年△ 44岁 卢梭以新著《论不平等》奉赠伏尔泰,伏尔泰阅后大为不满,复信道:“我收到了你的反人类的新书,谢谢你。”
△4月:移居蒙莫朗西,开始写《朱利,或新爱洛伊丝》。
△8月:以诗《天命书简》对上年里斯本地震做了唯心主义解释,来反对伏尔泰旨在嘲笑莱布尼茨的先定谐和说的诗《里斯本的灾难》。
△《百科全书》第六卷出版。
△一个人匿名攻击卢梭为《百科全书》撰写的音乐条目。《百科》编者在前言中为卢梭做必要的辩护。
1757年△ 45岁 7月:对于狄德罗新作《私生子》(1756)的评作,和狄德罗本人的看法大相径庭,争辩结果终至闹翻。卢梭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激烈的社会观点使他和百科全书派一些思想家产生一些矛盾,这时矛盾进一步扩大,后来遂至格格不入,连关系一直比较融洽的散文家格里姆也和他疏远了。
△开始写《爱弥儿,或论教育》。
△为《百科全书》撰写的条目“感觉主义伦理学”,或“贤者唯物主义”搁笔。
△10月:《百科全书》第七卷出版。本卷包括达朗贝写的条目“日内瓦”。
1758年△ 46岁 《论政治经济学》单行本出版。
△3月:发表长信《给达朗贝论戏剧的信》,批评达朗贝在《百科全书》第七卷上发表的“日内瓦”条目对于日内瓦城市建设和戏剧文化生活的意见。
1759年△ 47岁 《百科全书》受封建专制政府和反动教会的镇压。在巴黎议会上,总检察官奥美尔·若利诬蔑《百科全书》“败坏道德”,罗马教皇克里门特13世勒令焚毁《百科全书》,耶稣会则围剿《百科全书》这批“不做弥撒”的进步思想家,“异教徒的及神和国王与都会的敌人的大集合”。
△狄德罗、德·若古等坚持斗争,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秘密进行第八卷和以下各卷的组织、编写、出版工作。
△“……卢梭等人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8页)
△开始写《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原理》。
1760年△ 48岁 德国剧作家魏塞(1726-1804)来法国(1759-1760),回国前到蒙莫朗西拜访卢梭,同时代表门德尔松把《论不平等》德译本赠送卢梭。
1761年△ 49岁 1月:《新爱洛伊丝》取名《阿尔卑斯山麓小城两位相恋居民的信札》出版于巴黎,受到读者的欢迎。
△《新爱洛伊丝》德译本出版于来比锡。
1762年△ 50岁 4月:《社会契约论》出版于阿姆斯特丹。
△“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0页)
△《爱弥儿,或论教育》出版于阿姆斯特丹和巴黎。
△6月:巴黎大主教毕蒙出面干涉《爱弥儿》的发行,9日,发出禁令要人们不读此书,11日,巴黎高等法院发出有关此书的禁令。
△卢梭从巴黎出逃,到日内瓦,适逢当局焚烧此书和《社会契约论》,并宣布追究作者;只得流亡到普鲁士管辖下的纳沙泰尔的莫蒂埃。
△《百科全书·图册》突破重重阻力,得以首先在巴黎公开分卷出版,本年出版第一卷。
1763年△ 51岁 3月:发表《致毕蒙主教书》,公开责问教会当局,抗议对他的迫害。
△4月:取得纳沙泰尔州公民权,放弃日内瓦公民权。
△《百科全书·图册》第二、第三卷出版。
1764年△52岁出版《山中来信》,驳斥坊间流传的《乡间来信》,并责问日内瓦当局。
△8月21日:科西嘉解放运动领袖德·布达福科来邀请卢梭前往科西嘉协助起草宪法,卢梭未去,但是代拟了个草案。
1765年△ 53岁 《科西嘉宪法草案》写成,1867年第一次出版。
△9月:谢绝普鲁士国王的年金。
△“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即使表面上的妥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36页)
△卢梭既未受到自诩为“开明君主”的普鲁士国王的真正保护,也未得到纳沙泰尔当局的谅解,不得不再度逃亡。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对此事自我辩解道:“我所保护的是那些举止有礼、思想健康的自由思想家。”
△10月:潜回巴黎。若干友好和旧相识正传阅英国作家华尔甫捏造的普鲁士国王给卢梭的信,信中暗讽卢梭有意托庇于普王并盼赐年金。
△《百科全书》后十卷(第八至第十七卷)在狄德罗等惨淡经营下,在纳沙泰尔秘密印刷十卷,同时发行,订户遍及国内外,轰动欧洲。
△《百科全书·图册》第四卷出版。
1766年△54岁1月:离开巴黎,到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家避难。
△夏季:同休谟冲突,怀疑休谟等英国友人要谋害他,并误以为华尔甫所捏造的信件是伏尔泰或达朗贝所写。事实上,各国封建阶级反动政府对他一直进行迫害,使他多年颠沛流离,终于逐渐患上了被迫害狂而于英国迸发了出来。
△开始编写《植物学术语辞典》。
△年底:《忏悔录》第一卷前篇,即前六章写成。
1767年△ 55岁 3月:英国友人设法替他领取英王乔治三世给他的年金100英镑,以后未再续支。
△5月:误解英国友人的好意,终于改名换姓,从伍顿潜行回国。化名为雷诺,避居于圣丹尼斯市。
△10月:达朗贝、斯华合编《休谟先生和卢梭先生争吵之简要说明》,由达朗贝写序,出版于巴黎。
△11月:拉摩在《百科全书·音乐条目的错误》(1755)中指出卢梭所写音乐条目的错误。卢梭接受指正,修正有关音乐的短论等,以收于《百科全书》的条目为主,汇编为《音乐辞典》出版于日内瓦。
△《百科全书·图册》第五卷出版。
1768年△56岁7月:到格勒诺布进行植物学考察,以书简形式写下研究成果。开始和国外(荷、英)植物学家通信。抄写乐谱以维持生活。
△《百科全书·图册》第六、第七卷出版。
1769年△ 57岁 《英雄所需要的道德》写成。
△11月:《忏悔录》第二卷写成。重新使用真姓名。
1770年△58岁6月:返回巴黎,住在普拉特里埃街,后叫“让-雅克·卢梭路”。
△6月:参加植物学家儒锡叶领导的采集标本旅行。
△12月:《忏悔录》第一卷后编,即后六章写成。手抄本开始在友人中间流传。
△《百科全书·图册》第八、第九卷出版。
1771年△ 59岁“卢梭曾为波兰人草拟过最好的政治制度,马布利也曾为科西嘉岛上的居民草拟过最好的政治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48页)
△4月:应波兰威尔豪斯伯爵之情,写《对波兰政府及其1772年4月改革计划的考察》
△《百科全书·图册》第十、第十一卷出版。
1772年△ 60岁 《百科全书》整套28卷,文字17卷,图册11卷,全部出齐。
1774年△ 62岁 会见年轻的生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俩人开始往来。
1775年△ 63岁《对话录,或卢梭审判让-雅克》写成。10月:神话题材歌剧《匹克马梁》在法兰西歌剧院演出获得成功。
△以全部植物学藏书、标本售予一英国友人。
1776年△ 64岁 开始写《忏悔录》的补篇《一个孤独的漫游者的梦幻》即《漫步遐想录》,直至去世,未终篇。1782年出版。
1777年△ 65岁 8月:健康恶化,停止抄写乐谱,生计十分艰难。
1778年△ 66岁 5月:移居巴黎附近埃尔姆农维尔庄园。
△凯特(1693-1778)死。他写遗嘱时,向卢梭表示要把他作为遗产继承者,卢梭坚决反对。
△重病期间,青年罗伯斯庇尔(1758-1794,20岁)慕名来访。
△7月2日病逝,葬于埃尔姆农维尔附近波拉斯岛上。法国大革命后,1794年4月15日,革命政府迁葬卢梭灵柩于巴黎先贤祠。生前未刊著作和身后遗留的著作、稿件,分别出版如下:
△神话题材歌剧《达夫尼斯和克洛埃》,1780年。
△《我生平苦难的慰藉》(文学艺术创作片断),1781年。
△《卢梭的植物学》,1805年。
△《卢梭未刊著作书信汇编》,1861年。
△1782-1783年《卢梭全集》(小开本,47卷)在日内瓦出版。
△1887-1908年《卢梭全集》(13卷)出版。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