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立德 黄文正 赵春 编著
在大战爆发前,英、法曾共同制定了保卫非洲、地中海和中东的计划,企图在战时控制地中海,并对驻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意军实施突击。但法国败降后,英国本土直接面临着德军威胁,非洲的战略态势开始变得有利于轴心国。看来,中东英军总司令阿·珀·韦维尔将军只能准备指挥部队孤军奋战了。当时,英军在非洲的总兵力不足10万人,其中2/3驻北非。
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对英、法公开宣战了。他决心铤而走险,攫取英国在非洲的利益。他迫不及待地命令阿·迪·奥斯塔公爵指挥东非军队集团的30万大军对英属索马里发起进攻,鲁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指挥北非军队集团的22万大军进攻埃及,企图控制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切断英军的生命线。
1940年9月17日,意军向埃及发起了大举进攻,英军稍作抵抗便开始全线撤退。但意军后勤补给很快发生了困难,攻势在埃及边境西迪拜拉尼停顿下来。希特勒向墨索里尼建议增援一个装甲师到非洲。但意军想单独干。10月,意军正式答复德国驻罗马武官艾诺·冯·林特伦将军:意军能够胜任进攻,进攻将重新开始。
10月28日,意军入侵希腊,开始了两线作战。12月,意军在北非严重受挫。英国调集大批摩托化部队发动“利比亚战役”,迅速展开反攻,不到10天就包围了意军的进攻出发地巴尔迪亚要塞。意大利从1890年起苦心经营的这块殖民地危在旦夕,墨索里尼不得不请求德国提供支援和武器装备。但希特勒一直不予理会。直到1941年1月9日,英军攻下了巴尔迪亚要塞,并包围了重要港口托卜鲁克,希特勒这才决定向利比亚派遣一支小规模的装甲部队。
1月22日,托卜鲁克意大利守军向英军投降。25日,受命增援的第5轻装甲师师长丰克少将前往北非观察局势。一周后,他亲自向希特勒汇报,原计划的救援部队太少,无法挽救北非的局势。希特勒大为震惊。2月3日,他命令最高统帅部在轻装甲师出发后立即再派一个装甲师前往北非。同时,希特勒认为丰克将军对北非局势过于悲观,他选中49岁的琼汉尼斯·施特莱彻将军替换了丰克,并亲自选中隆美尔全面指挥这次远征行动,因为隆美尔知道如何激励部下。
2月6日,隆美尔奉命赶到大本营,布劳希奇向他传达了新的命令:担任德军驻利比亚总司令,立即赶到利比亚,尽快弄清当地实际情况。下午,希特勒亲自向隆美尔介绍了非洲时局,要求隆美尔把兵力集中在的黎波里附近作战。他还派副官施蒙特陪同隆美尔前往北非。
11日,隆美尔抵达罗马,向意大利最高统帅部报到。他提出将防御重点转移到锡尔特湾,要求意军坚守提波里坦尼亚防线,保证德国空军在北非建立起基地。意方批准了这项建议,并派陆军参谋长罗塔将军陪同隆美尔前往利比亚。在罗马,隆美尔从德国空军第10军军长盖斯纳尔将军处得知了北非的最新战况。形势已非常严峻,英军已占领本海齐,击溃了意军最后一个装甲师,正准备进攻提波里坦尼亚,意军已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但德军装甲师最快也得4月中旬才能到达北非战场。
若不能及时阻止英军的进攻,德军的援助计划就有可能落空。隆美尔要求盖斯纳尔当天夜里派飞机轰炸本海齐,第二天上午再空袭该城西南面的英军重兵集团。刚开始,盖斯纳尔百般推托,隆美尔无可奈何。这时,施蒙特出面了,他直接向希特勒作了汇报。深夜,希特勒授权隆美尔,命令空军采取行动。2个小时后,第一批德国空军轰炸机便开始行动了。
1941年2月12日中午,隆美尔第一次踏上了非洲大地。一下飞机,他便感到形势不容乐观。意军正在向的黎波里全速撤退,军官们忙着收拾行装,以便抢在英军之前逃上船回国。参谋长伊塔洛·加里博尔迪将军已接替了总司令一职。当隆美尔谈及必须在东边的锡尔特湾建立前沿防线时,加里博尔迪傲慢地耸耸肩,反驳说隆美尔应该亲自到那里看一看。隆美尔碰了个钉子。他决心迅速摸清情况。
当天下午,隆美尔便和施蒙特同乘一架“海因凯尔”式轰炸机开始勘察战场。飞机在非洲的烈日下盘旋,隆美尔粗略地察看了的黎波里周围的部署,发现港口东边有一条沙漠地带。这似乎是一道天险,或许能作为理想的阻截敌军的天然屏障。几天前,隆美尔曾询问过自己的翻译——“沙漠通”贝兰德中尉,得知只要掌握轻踩油门这一诀窍,装甲车辆完全可以开进沙漠中作战。
隆美尔继续向东飞行,他亲眼看到了锡尔特沙漠。太阳照在沙漠上,闪烁着炽热的白光。他察看了从的黎波里沿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埃及边境的维亚巴尔比亚海滨公路,并仔细俯瞰了锡尔特地区的意军防御阵地。在锡尔特和包拉特之间,除一片向南延伸几公里的盐碱滩外,别无任何缺口。赴任前,他就下定决心:尽快接管前线指挥权,待自己的部队到达后组织战斗。现在,他坚定了信心。只要坚守住锡尔特及海滨公路,这个决心是可行的。但他不知道能从意军那里得到怎样的合作。
回到机场,他发现加里博尔迪将军和罗塔将军已经等候他多时了。隆美尔将勘察情况向他们做了简要介绍,随即向国内拍了一封电报:
与加里博尔迪和罗塔将军的第一次会谈圆满结束,我们的建议已经付诸行动。最重要的战斗部队将放在锡尔特,本人曾亲自乘机至该地区勘察。
当晚,隆美尔出席了意大利将军们为他举办的接风晚宴。席间,有人问起他那枚“功勋奖章”是在什么地方荣获的,隆美尔不假思索地答道:“隆格诺恩!”宴会的气氛顿时陷入尴尬之中,晚宴匆匆结束了。
隆美尔的计划开始实施了。第二天,意军2个师奉命开赴锡尔特和包拉特地区建立新的防线。但意军总司令部伤透了脑筋,整个防线长400公里,而他们严重缺乏运输车辆,部队调动迟缓。隆美尔对意军的破旧装备不屑一顾,他十分怀疑意军的战斗力。很明显,意军不可能迅速占领阵地组织防御,除了锡尔特地区的少数意军外,看来主要得靠空军了。他更盼着自己的部队能早日到来。
2月14日,一艘运兵船慢慢靠上的黎波里港码头,第3侦察营和第39反坦克营的官兵整齐地排列在甲板上。德军第一批战斗部队——非洲军先头部队开抵了战场。熠熠闪光的白色建筑、巨掌状的热带植物、宽阔的林阴道和凉爽的树荫,一切都令这些乍到非洲的德军士兵感到新奇。武器装备一夜之间就卸载完毕,打破了这个港口装卸量的纪录。
第二天上午11点钟,在市议会大厦广场上,德军举行了第一次检阅。军乐队高奏德、意国歌,身着新式热带军服、头戴钢盔的德国士兵顶着灼热的烈日雄赳赳地走过阅兵台,周围挤满了好奇的观众。隆美尔已顾不上身边的意大利将军了,他不停地向部属们致敬。他那副面孔透着精明和狡诈,那双碧蓝色的眼珠更闪烁着一股敏锐的判断力与洞察力。隆美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随后,营长魏马尔少校率领部队径直驱车东去。这是一支勇敢善战的专业化的精锐部队,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斗。隆美尔将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指挥他们。
隆美尔派施蒙特回国向希特勒汇报北非的情况。他在报告中写道:“如果英国人不考虑伤亡,立即向的黎波里推进,我们的整个局势将十分严重。”2天后,施蒙特到达了伯格霍夫。希特勒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北非前线的消息。他同意了隆美尔的一切请求,决定迅速把第5轻装甲师主力和第15装甲师在几周内运往利比亚。
2月16日,德军正式组建“德国非洲军”,任命隆美尔为军长。他满怀信心要力挽狂澜。但部队集结十分缓慢,局势越来越紧张。英军已得知隆美尔到达北非,加快了推进速度。而随着大批德军和意军开往前线,后勤补给问题越来越困扰隆美尔。
17日,隆美尔获悉,英军调动频繁,他担心英军向的黎波里发起进攻。18日,侦察发现,大量英军在祖埃提纳和阿杰达比亚之间活动,他的心情更加紧张。为了破坏英军进攻和显示实力,隆美尔派侦察营和反坦克营在意军一个营的配合下,向诺菲利亚方向出击,设法主动寻歼英军有生力量。19日,英、德两国军队在非洲首次正式交手。隆美尔的非洲军初战告捷,击毁英军2辆装甲侦察车及卡车和指挥车各1辆,俘虏1名军官和2名士兵,自己无一损失。
几天后,第5轻装甲师的坦克团抵达了的黎波里。隆美尔总算放下心来。全城充斥着德国坦克的轰隆声和围观者的欢呼声,德军的坦克似乎没个完。隆美尔命令坦克部队在向东驶上战场之前,先绕议会大厦转上几圈,以虚张声势。同时,为欺骗敌人的空中侦察,隆美尔还暗使了另外一条诡计。他下令用木头和纸板做了几百辆以假乱真的假坦克,然后装在“大众”轿车上面转来绕去,而真坦克却避开敌人的侦察安全驶抵前线。他的骗术奏效了。英军误以为德军已集结起大批坦克。
1941年3月初,远在战线后方的托卜鲁克一片繁忙,港口停满了军舰,大批英军在此集结。敌人究竟是从海上增援部队,还是在把部队调出北非呢,隆美尔迷惑不解。实际上,英国正在从北非撤走最精锐的部队,准备投入对希腊的远征行动。在即将赢得战役胜利前夕,英军突然撤军实在过于荒谬。当英军从德国空军电台窃听到,希特勒已经向北非派出了一支装甲远征部队时,一切都已为时晚矣。
隆美尔并不知道英国在撤军。从支离破碎的情报中,他根本无法发现战场上的变化。他命令施特莱彻率先头部队从锡尔特出发,沿海岸线东进。3月4日,施特莱彻占领了比尔梅杜纳要塞,他甚至连敌人踪影也没见着。要塞外是一片车辆无法通行的沼泽地,一直延伸到内陆地带,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隆美尔彻底放心了。
面对轻而易举的快速推进,隆美尔飘飘然起来,他做起了伟大征服者的美梦。3月5日,的黎波里举办庆祝会,放映了《西线的胜利》,隆美尔自豪地宣布:总有一天,观众们定会看到《非洲大捷》一片。隆美尔还夸下海口:“我们将向尼罗河进军!一旦局势出现合适的转机,就把这一地区重新夺回来!”
诚然,在兵力上与英军相比,隆美尔显得单薄。非洲军只有1个坦克团、2个机枪营、2个侦察营、3个炮兵连和1个高射炮营——还不及他在法国指挥的兵力。但隆美尔的野心并不小。3月9日,隆美尔写信向柏林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他计划5月初开始沿海岸一直向东进军,“我的第一个目标将是夺回昔兰尼加,第二个目标是埃及北部和苏伊士运河。”但他轻率地忽视了最致命的给养问题。
3月19日,隆美尔亲自飞往柏林。第二天,希特勒亲手为隆美尔戴上“橡树叶勋章”,满足了他梦寐以求的心愿。布劳希奇向他交代了非洲军的作战任务。但最高统帅部对隆美尔的征服计划大泼冷水,严峻而内行的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提醒希特勒不要接受这份计划。他认为,敌人控制着地中海,而德军能派到那里并能保证给养的部队最多只能是3~4个师,局势迟早会对意大利不利,德国只要能把目前这种局势拖延得久一些,如能持续数年时间,则将更为有利。
隆美尔并不理解最高统帅部的真实意图。他们对他隐瞒了一个重大机密——希特勒即将入侵苏联,他需要尽可能多的师来执行“巴巴罗萨计划”。最后,隆美尔接到口头命令:守住现有防线,准备一次严格控制规模的有限进攻。第二天,最高统帅部又发出书面指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强调。隆美尔大为不满,失望地飞回了北非。在飞机上,他暗暗下定了决心——绝不遵循这项命令。
隆美尔发现英军仍在撤退。24日,施特莱彻指挥部队几乎未经战斗就攻克了阿盖拉。英军撤退到50公里外的卜雷加港,驻守在一个靠近海岸、被沙山隔开的阿拉伯村庄里。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重要战略据点。但德军的进攻速度也令隆美尔处境十分尴尬。他不得不下令部队放慢进攻速度,不让他们再向前疾驶。
隆美尔变得愉快起来,他带着副官第一次驱车北非海边。柔软平缓的沙滩,清澈碧蓝的海水,隆美尔痛快地在海水中泡了半个小时,然后躺在舒适的沙漠旅行车里,喝着刚刚煮好的热咖啡,一切都令他深感惬意。
不久,柏林方面发来命令,在5月底第15装甲师抵达北非前不许进攻卜雷加港。加里博尔迪将军也作了同样指示,但侦听连窃听到敌人的无线电通信,敌人正在挖壕固守并请求增援,空军也证实了这一点。隆美尔认为,如果贻误战机,坐等到5月底才进攻,敌人的防御工事就将难以突破。3月31
日,隆美尔断然决定,违背上级指示,命令施特莱彻进攻卜雷加港,英军被迫放弃了阵地。随后,隆美尔下令布设一道严密的地雷区和防空火力网,以防敌人反攻。
4月1日中午,他怀着舒畅的心情驱车前往施特莱彻的指挥所。下一个目标是战略重镇阿杰达比亚,但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柏林命令的停止线。施特莱彻摸不透隆美尔究竟是当真还是在开玩笑,而隆美尔也故意不置可否。待隆美尔离开后,施特莱彻命令全师第二天清晨重新开始前进。他没有通知隆美尔,而隆美尔在下午1点前也一直未与他联络。
当隆美尔再次追上第5轻装甲师的先头部队时,他故意惊呼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施特莱彻平静地答道:“我想我不应让一支撤退的敌军有任何机会重新挖壕固守。于是,我命令全师推进到这里,我要进攻阿杰达比亚。”隆美尔随即毫无怒意地回答说:“那不是我的命令——不过我赞成。”当天下午4点,德军攻占了阿杰达比亚。隆美尔又准时出现在那里庆祝胜利。后来,隆美尔在回忆录《没有仇恨的战争》中,把这一切都记在了自己的功劳簿上。
至此,隆美尔意识到,英军已开始从昔兰尼加半岛大撤退,他们显然是在保存实力,力求使剩余部队不再遭受任何损失。阿杰达比亚是直接通向这个半岛的许多条道路的起点,隆美尔决定抓紧时机继续向东推进。但这引起了加里博尔迪将军的担忧。4月2日,他发来了一道强硬命令:“你的行动和我的命令抵触,在你继续前进之前,务必等我到达。”
隆美尔没有等待。4月3日,他决定采取三点出击的方法穿过半岛。如果他的行动能果断迅速,或许就能够全歼那里的英国守军。最南边一路德意联军部队直接穿过沙漠,由富有经验的格哈德·冯·施维林上校指挥,沿著名的特累拉巴古商路前进,向埃及边境进军。施特莱彻将军率另一支部队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
无疑,隆美尔深知自己的行动违背了命令。他的冒险在柏林也确实引起了一阵惊惶。隆美尔根本不知道,他的战功打乱了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秘密准备。德国最高统帅部严厉申斥了隆美尔的莽撞行动。然而,善使诡计、刚愎自用的冒险家隆美尔仍一意孤行。
当晚9点钟,在阿杰达比亚,加里博尔迪将军匆匆赶上了隆美尔的指挥车,他要求隆美尔绝对服从命令。而隆美尔丝毫不肯让步。两人话不投机,差一点就要动手打起来了。接近午夜时分,凯特尔的电台呼叫打断了两人的争吵,来电命令隆美尔呆在原地不动,希特勒已严肃指示,隆美尔的任务是巩固阵地并钳制英军,“总之,你要避免在你开阔的右翼采取任何冒险行动,不准北上进攻班加西。”但隆美尔却耍了个滑头,他告诉加里博尔迪,电报通知元首已授予他“行动的绝对自由”。加里博尔迪已被气糊涂了,一时竟然未能识破这个诡计。
这时,英军已经放弃了昔兰尼加首府班加西。一位过路的意大利牧师碰巧向他透露了消息,隆美尔立即派一个侦察营沿海岸公路直接开进。当天晚上10点钟,他们在欢呼的人群中驾车进入了班加西。这是该城三个月内第二次易主。英军在退却时进行了大破坏,炸毁了原先缴获的4000吨意军弹药和军需物资,大火四处蔓延。隆美尔发动的出其不意的进攻,把菲利浦·尼姆将军的指挥部赶出了这个半岛。
随后,隆美尔下令立即跨过昔兰尼加半岛。施特莱彻等对此都持有异议,因为全部军需品还远远堆在后方的阿尔科费勒尼,部队根本无法及时补给充足的物资。隆美尔则下令把全师卡车上的物资卸在沙漠上,各车增加一组抽调的坦克手,在一天内不停顿地抢运完汽油和弹药。他坚持认为:“这是避免流血,征服昔兰尼加的惟一办法!”跨越昔兰尼加沙漠的大冒险就这样仓促开始了。
昔兰尼加是一个不毛之地。贫瘠的荒野,崎岖的小路,满是碎石和小坑,机械的力量在这种土路上几乎毫无作为。初春,北非沙漠气候变化异常急剧。中午,太阳直射使干燥的空气升至49度,炙人的热浪烤得人喘不过气来;入夜后,又会在一小时内迅速降到零度。毒蛇、蝎子和令人讨厌的苍蝇大军也不时出没。
最危险的敌人还是突然刮起来的沙漠风暴。刚开始,风暴只是一小股贴地旋转的怪风,顷刻间,就会变成时速近百公里的狂飙,铺天盖地般卷过沙漠,搅起几百万吨滚烫的细红沙。这种风暴会一连持续几天,吞噬掉一切。风暴过后,部队全都得像鼹鼠一般从自己的洞里爬出来,然后把一切东西再重新挖出来。细沙粒能钻进一切缝隙之中,堵塞死坦克的滤油器和人的眼睛与鼻孔。
4月4日,施特莱彻接到命令后开始向东运动,直接穿过半岛进抵海滨,封锁了海岸道路,以阻止英军撤退。下午14点,波纳斯的第8机枪营也向东插进了荒凉的沙漠,准备带着1辆满载汽油、粮食和水的卡车开进480公里,去占领德尔纳。轻装甲师的卡车尚未返回,隆美尔只好去找施特莱彻,他正在自己的指挥车里打瞌睡。
隆美尔叫醒施特莱彻:“你去把你剩余的油桶全部腾空,把油装进战斗车辆和坦克里,然后立即跨过本加尼亚向德尔纳和托卜鲁克之间的海滨前进,你师里的其余部队在卡车从燃料储存地返回后就能赶上。”闻听此言,一位意大利将军赶忙焦急地打断了隆美尔的话:“可那条道是一条死路啊!两个月前我们撤退的时候,曾在那里布下了‘热水瓶’式地雷。”可隆美尔却充耳不闻。
黄昏时分,坦克一辆接一辆驶离了坚固的海滨公路。老坦克手都被抽去运油了,坦克里尽是些替手,他们只习惯在欧洲柏油路上驾驶,在沙砾中跋涉简直是活遭罪。没多久,几辆车就陷进了沙里,紧跟其后的卡车企图从旁边绕过去,但也同样陷了进去。拖车只好在前边摸黑将它们一辆辆拖出来。
几个小时后,部队便在荒芜的沙漠中散成一片。施特莱彻感到情况不妙,于是命令所有车辆打开前灯。沙漠道路已经消失了,意军提供的地图毫无用处。半夜,英国飞机袭击了这支灯光通明的车队,虽然损失不重,但他们再也不敢开灯了。队伍越走越乱,少数部队突出冒进,而大部队却滞留在后。干渴和饥饿袭卷而来。意军撤退时埋下的地雷也发怒了。爆炸声不时突然响起,火光映亮了整个天空。到天亮时,大部分车辆因为汽油全都耗尽而趴了窝。
沙漠中的酷热带来了新的问题。发动机里的机油因温度过高而变得稀薄,无法使用;无线电通信联络也全部失灵,隆美尔与各指挥所失去了联系。持续不断的混乱开始了。为了掌握部队行踪,隆美尔不时坐着“容克-52”运输机或“斯托奇”轻型飞机,在沙漠上空巡视,并经常降到部队中间,指责指挥官们行动太慢,诅咒他们没能阻挡住向东逃窜的敌人。有两次,在忙乱中,他误把敌军当做自己的部队而差点撞进了敌阵。他的行为激起了部下指挥官们的不满。
梅基利是一个古老的土耳其式要塞。它是一座建在碎石堆上的“海市蜃楼”,地处沙漠入口,扼守着连接海岸和遥远内地的7条沙漠小道。隆美尔认为梅基利的防御一定十分薄弱。但航空侦察表明,梅基利要塞十分坚固,同时还有大批的车辆正在从东驶来。但隆美尔坚持无论如何首先必须集中兵力攻占梅基利。这一决定遭到了手下指挥官们的反对。他们表示:“我们宁愿把托卜鲁克看作我们的目标,切断那里的海岸道路,阻止敌军逃跑,而只在梅基利留下一支伪装的部队。”
隆美尔也踌躇起来。4月6日,他向波纳斯下达了两个命令:起先是“进攻梅基利”,接着又改为“向德尔纳前进”。随后,他派出飞机拦截施维林上校的部队,送给施维林一份电报:“隆美尔命令你率部向北,进攻梅基利!”
6日清晨6点30分,隆美尔到达了离要塞仅25公里处。然而他只不过是一支孤军而已,非洲军仍旧困在沙漠里。过了一会儿,贝兰德中尉带着几辆卡车赶来了,这是施维林的先头部队。隆美尔派他向梅基利迂回,切断敌军向东的退路。
1小时后,隆美尔找来了施特莱彻。在灼人的酷热中,全副武装的隆美尔暴跳如雷,命令下午3点发起进攻。施特莱彻拒绝接受命令,因为他的坦克和运输车因机件损坏、温度过高和缺乏汽油,至今仍分散在身后160公里之遥的沙漠上。隆美尔咆哮着骂他是一个懦夫。施特莱彻较真了。他扯下胸前的“骑士十字勋章”,怒气冲冲地回敬道:“从来也没有谁敢对我说这种话,把你的话收回去,否则我就把这枚勋章扔在你的脚下。”隆美尔不得不作了让步。
傍晚,隆美尔又掏出怀表朝施特莱彻嚷嚷:“现在是17点整,你在18点和施维林一起进攻梅基利,并且要占领它,我将命令意大利部队用炮火支援你们。”施特莱彻手头只有两辆配备轻型高射炮的卡车,他也不知道施维林眼下究竟在何处。他只好亲自去寻找,但中途又迷了路。天黑后很久,施特莱彻才赶回来向隆美尔报告情况。隆美尔一声不吭,他也在力图寻找意军部队,但同样失败了。
当天夜里,隆美尔率几个排企图亲自攻占要塞,但行动失败了。守军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已经丧失了斗志,他们还在坚守着要塞。4月7日,隆美尔两次派格罗尼中尉带着最后通牒前往要塞劝降,但都被黑布蒙眼送了回来,英国守军表示“决不投降”。隆美尔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英军拒绝放弃抵抗,而预定担任攻击主力的奥尔布雷奇上校的第5坦克团连影子也见不到。
这一天,隆美尔三番五次地乘坐“斯托奇”飞机去寻找坦克团。太阳落山后,他总算在要塞西边发现了黑压压的坦克纵队。隆美尔不禁对奥尔布雷奇勃然大怒。天黑后,他又找到了施特莱彻,并降落在他的指挥所附近。这时,波尔布林克少校的坦克连到达了。隆美尔又简单地命令道:“明天你们必须占领梅基利!”
第二天天亮前,隆美尔疲倦地从床上爬起来。6点钟,他便坐上“斯托奇”飞机出发了,他想迅速查清前方的情况和战斗部署,以便亲自督战。他命令飞行员降低飞行高度。当飞机降到约50米时,正在匆匆开进的意军误以为敌机临空,慌忙集中所有武器对空射击。子弹打在了机翼上,飞行员好不容易才得以逃脱。
就在这时,隆美尔发现西边远处尘土飞扬,抵近才看清是一支英军部队在向西开拔,但他分不清他们是掉队的士兵,还是英军在组织反攻。又飞行了12公里后,隆美尔看到了自己的先头部队,他立即命令飞机在队伍中降落。但飞行员没看清前方有一块大岩石,飞机的半个尾翼被撞得粉碎。
这是一支正在迷失方向的先头部队。隆美尔问道:“你们的运输工具是什么?”“一辆卡车。”“那我们必须赶快撤离,五分钟后英军将到达这里,他们不一定会发现我们。但我们得在沙漠上迂回,我熟悉道路。”他们把所有东西都卸下车后开始逃命。途中,隆美尔又碰到几辆迷路的卡车,历尽危险才安全回到了指挥所。
隆美尔决定立即转移指挥所。但还没走出1000米,一场沙暴便突然来临了。猛烈的沙暴吞没了一切,隆美尔和手下被吹散了,仅剩下孤零零几个人,靠着指南针探路。天空时而发亮,时而黑红黑红。在沙暴中,隆美尔发现了3名通信兵,他们会合在一起,摸索着赶往机场,掉队士兵更多了,但谁也不知道进攻情况如何。
最后,他们找着了一条电话线,终于摸索到达了梅基利要塞的外围。风暴仍在怒吼着,沙尘遮盖了一切。要塞的院子里堆满了武器装备,几百名俘虏蹲在地上瑟瑟发抖。施特莱彻激动地向隆美尔报告:“梅基利已攻克。我们缴获了大批武器、汽车和粮食,俘获一千七百多名敌军,其中包括70名军官和1位将军。”
隆美尔终于赶上了大部队。下午,奥尔布雷奇的坦克团也赶到了,但他的坦克炮塔全都被沙粒紧紧塞死,必须拆下来清洗。隆美尔命令施维林率一支部队沿沙漠小道向德尔纳追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波纳斯的机枪手们在德尔纳机场建立了一个据点。8日早晨,隆美尔驱车驶进机场,波纳斯得意地宣布,他们俘获了包括理查德·奥康诺等4名将军在内的900名英军俘虏。但他们每一挺机枪都只剩下了最后一条子弹带,士兵们也已筋疲力竭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