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世界名人传记(64部)

华盛顿

作者:谢尊修罗永年 编著

第七章 两战两捷挽狂澜

 1. 奇袭雇佣军

 1776年的冬天分外的漫长而寒冷。大陆军除了承受心理上的负担外,还要忍受严寒带来的困苦。部队新败至宾夕法尼亚,一切物资俱感匮乏。没有营帐、毛毯,身上没有寒衣和鞋袜;不少士兵还穿着夏季发的单衣,打着赤脚。军营里又流行起伤寒病和肺炎,营养不良加上缺医少药,伤病员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开小差的越来越多,军官中有人说三道四,离心离德,和华盛顿唱反调。部队大量减员,只剩下5000人。

 英国某些报纸预言,华盛顿的军队即将“土崩瓦解”。

 但华盛顿不屈服、不绝望,在逆境中更表现出他过人的坚毅性格和领导才能。他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解决物资供应。12月12日,大陆会议通过决议,授予华盛顿指挥战争的全权,使他在非常时期能摆脱某些掣肘指挥打仗。关于这件事,他特意向大陆会议表态:“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权力委托给别人使用过于危险。我只能这样回答,急症要求用猛药。我也愿意真诚地宣布,我毫无追逐权力的欲念。”

 除了武器和物资缺乏,华盛顿锐敏地认识到,目前应该用崇高的爱国思想和奉献精神来武装将士。他想起了《常识》的作者托马斯·潘恩先生。当初读了他写的小册子,多少人都受到巨大的鼓舞,从而坚定地走到民族独立的旗帜下。正好潘恩已投笔从戎参加了大陆军,曾先后在军中担任过秘书和副官。现在正好请他发挥笔杆子的威力,替困境中的大陆军编写点宣传鼓动材料。

 潘恩理解了华盛顿的意图,立即就着手写作。每晚宿营,他就在微弱的灯光下,把一面鼓当做书桌,伏案疾书直到深夜。12月19日,第一篇文章脱稿,题名 《美国危机》。这篇文章和《常识》一样,用通俗明 白、节奏铿锵的语言,把最朴素的真理告诉大众。他鼓励人们不要被暂时的失败所吓倒,历史赋予他们的是最光荣的使命和最崇高的荣誉。

 总司令下达命令:战斗之前,必须在动员会上高声宣读《美国危机》。

 从此,大陆军士兵总是高呼着书中的口号“现在是考验人们灵魂的时候了”,冒着硝烟弹雨向敌阵冲锋。这个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它伴随美国的民族革命战争从挫折走向胜利。

 自长岛突围大撤退以来的四个多月,大陆军连遭失利,在人们心里抹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现在特别需要打个胜仗振奋军心民心,挫挫敌军的气焰。部队自从渡过特拉华河,两军隔江对峙半月余无战事,将士们得到了适当的休整。12月中旬,约翰·卡德瓦拉德上校率领一支费城志愿部队赶来增援,补充进来新鲜血液。12月20日沙利文率李将军的残部回这里报到,总兵力增加到将近6000人。全军读了潘恩的《美国危机》,士气复振,将士们一致要求上阵杀敌,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时下已是1776年12月下旬,不久寒潮一到河水就会全部冰冻,那时敌人会从冰上发起进攻。华盛顿认为,抢在敌人行动之前打一次突袭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华盛顿派人侦察敌情,得知豪将军长住纽约,康华利将军正在离职休假,等待河面冰冻坚固再发动攻势。河正对面的特伦顿镇,由拉尔上校率领着一支英国轻骑兵和3个黑森团雇佣军驻防。这个拉尔,就是在攻打华盛顿堡要塞一役中,屠杀投降士兵的德国雇佣军官。此人性情勇猛但豪爽好客,更有一大喜好,爱听音乐不务正业。每天让军乐队吹吹打打,双簧管百听不厌。一直玩到深夜不睡,第二天日上三竿不起。这样的人打冲锋倒是个好角色,当指挥官独当一面则不是材料。河对面就是敌军,他却满不在乎无心备战;以为大河为界,我过不去你也过不来。

 一个完善的突袭计划华盛顿已经运筹于帷幄之中。他决意利用敌军的麻痹松懈,奇袭对岸英军。时间选在圣诞节的夜晚,多路人马同时渡河,次日黎明5点正突然协同出击。行动方案是:部队分三路行进:一,华盛顿自领主力在特伦顿以北9英里的麦康基渡口过河,从正面直取特伦顿。二,尤因将军率偏师从南面渡河,切断敌军退路。三,普特南将军的部队从伯林顿过河,袭击南面据点的敌军。

 计划可谓天衣无缝,但是战争中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或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甚至纯属偶然事件,都可能改变战事的结果。

 华盛顿组织的这次奇袭战役,就遇上了一连串的意外事件。首先得到报告,费城有发生叛乱的征兆,普特南将军必需留守费城,不能参加渡河夜袭了。接下去尊敬的读者还会看到更奇怪的事情。

 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拉尔获得了美军将发动袭击的绝密情报。而且时间也完全对得上口径,就在12月25日圣诞节。拉尔命令值班军官严加提防,果然这天下午6点钟左右,英军前哨阵地响起报警的枪声,接着是连续射击声。拉尔带兵赶到前哨阵地,已有6人遭袭击者打伤。

 目击者说,一群人突然从树林窜出来向哨兵开火,打了就跑。拉尔带两个连和一门野炮追了一程,什么也没抓到。拉尔收兵回营,漫不经心地说“这就是美军的袭击,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于是更加麻痹大意,将搜集来的牛羊鸡鱼,黄油美酒通通摆出来,痛痛快快过个欢乐的圣诞节。

 这股袭击者何许人,受何处派遣?谁也说不清楚,也许是当地民兵所为,反正不是华盛顿的部队。这一打可算得“歪打正着”,帮了华盛顿的大忙,起了意想不到的转移敌人注意力的作用。

 几乎与此同时,华盛顿带领大陆军集结在特拉华河边,等待盖茨将军率领的另一支增援部队。直到这时候又出了一件意外:盖茨将军派信使快马送来一封重要信函。信里说盖茨将军身体不适,已请假去费城,不能率军来助战了。说起盖茨,以前曾是弗农山庄的座上常客。读者想必记得,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全靠华盛顿的举荐,才当上准将副官长的。

 近些日子盖茨表现得阴阳怪气,不服从总司令调遣,和李将军一样暗中搞宗派活动,制造流言蜚语,在领导层中散布华盛顿的坏话。其用心就是想另立山头,单独统率一支军队。个人间恩恩怨怨暂且不去理会,万不料他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大敌当前搞起小动作。华盛顿直气得七窍生烟,但想到目前已是箭在弦上,没有援军也一样要出击打仗!华盛顿强忍下满腔的愤怒,一声令下,士兵登船开始渡河。

 兵贵神速。突袭更应争分抢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敌阵。可惜风急浪大,河水里顺流疾下的浮冰撞击船舷砰砰有声,木船像秋风中的片片落叶起伏摇曳,随时都有覆没的可能。风向也与人作对,吹得渡船偏离航向,渡河过程就是一场生死搏斗。全军将士登上对岸已是凌晨4点,从河边到特伦顿还有9英里路程。显然,凌晨5点发起袭击已不可能。天亮后失去突然性,整个计划就前功尽弃;半途万一被敌军发现而背水作战,数千大陆军岂不成了送给敌人的圣诞礼物。华盛顿当机立断,不等重型武器全部卸完,急令部队飞速向特伦顿敌营扑过去。

 从早晨起下起雪片夹冰雹来,北风呼哮,飞絮漫天。一路上饥饿寒冷侵袭,竟有两名士兵被冻死倒卧道旁,艰苦之状可见一斑。风雪固然使大陆军吃尽苦头,英军也没得到便宜。他们冷得藏在营房里蒙头大睡,根本听不见袭击部队大炮滚动的声音。美军随身携带的火药渡河时受了潮湿,华盛顿命令装上刺刀,准备肉搏!

 8点整总算抵达特伦顿镇外一小村落。此时大雪遍盖,道路模糊不清,华盛顿向一位早起拾柴的农夫打听。那人态度极其生硬,冷冷答了一声“不知道”,转身想走开。旁边一名军官赶紧插话:“向你问话的是华盛顿将军,请给我们提供些情况。”农夫眼睛一亮,马上热情指点:

 “前面那间房屋就是敌人的哨兵检查站,大树下有一名哨兵。愿上帝保 佑你们成功!”

 华盛顿为了不打草惊蛇,命令小部队包围监视敌哨兵站,主力继续前进。10分钟后,特伦顿镇里响起炒豆似的枪声。大陆军端着刺刀,高呼口号很快占领了前哨阵地。华盛顿身先士卒,和炮兵一起冲进了主要街道——国王街。黑森军匆忙擂响战鼓,轻骑兵吹起军号,一些敌军从营房的窗口朝外胡乱打枪。另一些敌兵蜂拥而出,但列不成队形。华盛顿从枪声判断,沙利文所部已包抄到位,从靠河的一端发起了攻击。一小队敌军在街上架起两门炮,企图阻挡美军去路。华盛顿命令詹姆士·门罗中尉带人赶走敌炮兵。敌炮还没来得及射击,就被美军夺了过来,使敌军丧失火力优势。美军两面夹攻,打得敌军晕头转向。

 拉尔上校每天睡懒觉,不过9点不起床。8点多钟正睡得鼾声如雷,突然被一阵枪声惊醒。他醉眼惺松只见大陆军好像从天而降,自己部下人马无人指挥,像没头苍蝇一样乱作一团。眼看部队失去控制,连忙骑上坐马,率众冲出重围。本已冲出了市镇想往普林斯顿方向撤退,忽又想起在叛军面前逃跑太丢脸。私人的行李财物也没带出来实不甘心。于是改变主意,带着他的掷弹兵勇敢而冒失地杀了回去。就在这时一颗复仇的子弹射中他的要害,当即落马倒地。部下四散奔逃;跑不及的纷纷举手投降。

 华盛顿组织的特伦顿之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总共击毙敌军22名,俘获948人,缴获武器弹药无数。而美方的损失很轻微:牺牲2人,伤5人。受伤者中,有一位就是夺取敌人大炮的詹姆士·门罗中尉,他后来继任美国第五届总统。稍感美中不足的是,尤因将军的部队渡河受阻,未投入战斗。溃散的英军部分投降,另有部分漏网,使华盛顿的全歼计划打了折扣。又是一个意外。

 2. 巧取普林斯顿

 打了胜仗,有些军官主张扩大战果,乘胜追击,华盛顿却分外冷静。

 特伦顿一战不可能改变双方力量对比,敌军大部队很快就会报复性反扑。他果断地命令部队撤出特伦顿,带着战利品,押解近千名俘虏,渡河返回宾夕法尼亚境内。

 华盛顿曾去看过生命垂危的拉尔上校,吩咐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

 并慨然答应了拉尔的最后请求:“除了解除投降者的武器外,请不要没收黑森军官兵的私人财物”。这个杀人无数的黑森军官,临死时良心发现,对大陆军的人道待遇表示感激。华盛顿恪遵诺言,把黑森战俘押送过特拉华河,几十名军官安置在宾夕法尼亚新城的旅馆里住宿,士兵住在教堂和监狱里。为避免老百姓对战俘采取报复行动,总司令在城乡张贴布告,不准虐待俘虏。在战场上华盛顿决不手软,但放下武器不再与人民为敌的,就不应当再以敌人看待,应该给他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

 特伦顿战役结束,已是1776年年底。宾夕法尼亚兵团士兵的服役期将满,人心想家盼归。但是面对强敌,让老兵走光是非常危俭的。华盛顿充分使用大陆会议授予的权力,向费城的豪绅巨富专项借款,发给士兵服役超期补贴。除经济补偿外,还进行宣传说服工作,有二百多人自愿延期服役。

 回头再说威廉·豪将军。他有勋爵的封号,习惯于贵族的养尊处优生活,有机会总不忘寻欢享乐。他在纽约休息等待,只要大部队能从冰上渡河,便亲率大军直取美方的临时首都费城。当传来黑森军被歼灭的消息时,豪将军又震惊又生气。他很难想象3个老牌团队,竟然放下武器向一支衣衫褴褛、纪律松弛的民兵投降。他决心投入更大的赌注和华盛顿较量。他命令康华利继续担任指挥官,率领精锐七千余人开赴特伦顿,寻找美军决战。可是英军这一调度,已被华盛顿所侦知。

 华盛顿处理好战俘和物资后,率领所部人马渡过特拉华河,回头再次占领特伦顿。12月31日,侦察获悉,英将康华利正在征集车辆,向特伦顿进军。豪将军带了一千轻步兵随后开来。华盛顿立即作了相应部署,命令米夫林和卡德瓦拉德两将军,火速前来会合,总兵力达到3600人。

 主力部队部署在特伦顿到普林斯顿之间的阿森平克溪东岸,溪面不宽但溪水很深。溪上有一座狭窄的石桥,特伦顿战役中黑森军的一部分就是经这座石桥逃跑的。美军的大炮布置在高地上,准备迎头痛击来犯之敌。

 1777年1月2日中午,康华利部赶到特伦顿,未及休息便开始进攻。

 美军的小股部队节节抵抗,将近日落时分英军才到达阿森平克溪的西岸。康华利把军队分成数路轮番争夺石桥,华盛顿亲自到火线指挥防守,英军强攻均被打退。夜幕降临,双方停止交战,英军后退安营扎寨,营帐外面燃起堆堆篝火。美军方面也拆了栅栏点起营火,两岸熊熊火光,倒映在溪水中煞是壮观。

 当士兵酣然入睡之际,双方主帅却在彻夜运筹斗心斗智……

 康华利的副官夤夜献策,建议今夜奇袭美军营地。康华利笑而不允,因为他已与驻普林斯顿的英军指挥官约定,次日清晨两面同时夹击华盛顿军。他满有把握地说,“总算追到这只老狐狸了,明天早晨我们将要逮住它!”

 对于华盛顿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两地驻有大批英军,美军驻地处于二者之间。今天虽打退了康华利的进攻,很难长期守住渡口。更须提防普林斯顿英军背后袭击;若两面优势兵力同时夹攻,后果非常严重。思之再三,当夜他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提出他设计的声东击西战术。根据侦察得知,特伦顿敌军七千有余,普林斯顿敌军仅有3个团。华盛顿决定避实就虚,弃强而攻弱。抢在敌人行动之前,急行军奔袭普林斯顿,一口将该地守军全部吃掉。一要机密,二要快速,打普林斯顿守军一个猝不及防。此战若成功,不仅可死里求生化险为夷,而且能变被动为主动。

 为了迷惑敌人,华盛顿故布疑阵。指派一支小分队,不停地给篝火添柴加薪,使其越燃越旺通宵不灭。士兵在火光之下彻夜佯装深挖战壕加固工事,做出一副死守姿态,等到明晨黎明之前迅速撤离追上大队。

 英军哨兵看在眼里,如实禀报指挥官。康华利信以为真,命令官兵放心安睡,明晨早起配合普林斯顿人马同时夹击美军。

 此时华盛顿已集合队伍,偃旗息鼓、布裹车轮,快速向普林斯顿运动。美军冒着严寒扛着武器弹药疾走,所幸未被敌人发现。天亮前默塞尔将军的先头部队350人终于赶到了普林斯顿郊外一英里处。

 驻防普林斯顿的3团英军是第17团、第40团和第55团,这时已经开始出动,去特伦顿方向与康华利配合。前锋部队第17团刚好与美军先头团途中遭遇,打了一场激烈的对攻战。美军是有备而来士气旺盛,英军则事出意外仓促应战。默塞尔骑在一匹灰马上带队勇往向前,大有一鼓作气直捣普林斯顿之势。不幸一颗流弹击中默塞尔将军的灰马,那马猝然高高跃起,将主人掀落地上。英军趁势冲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几把刺刀反复刺他。美军失去指挥阵脚大乱,英军趁势反攻,逼迫美军节节后退。如果中午以前美军攻不下普林斯顿,康华利主力就会赶来前后夹击,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华盛顿率主力从小路及时赶到。他在高地上遥遥望见美军不断后退,处境十分危急。也等不及队伍展开列成阵式,大喝一声“考验人们灵魂的时候到了”,带头策马冲向敌阵。在他带动下,惊慌的士兵重新集合起来,和主力部队一起全面压上,把这团英军冲得人仰马翻。英军很快就发现这位白马将军定非等闲之辈,纷纷集中火力对他射击。密集的子弹呼啸着从他身边掠过,随时都有被子弹射中的危险。

 两军相遇勇者胜,只20分钟英军便支持不住,被打得溃不成军。第17团残部向特伦顿逃窜。

 与此同时,美军另外两路人马也投入战斗。圣克莱尔将军和沙利文将军两部人马把第55团击溃。残兵败将向不伦瑞克方向退去。最后剩下一个第40团,因安排在行军序列殿后,未能及时赶来参战。大部分躲进了普林斯顿大学校园,企图负隅顽抗。华盛顿认为必须速战速决,不可拖延恋战。命令青年军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指挥部队猛攻普林斯顿大学。没打多少炮弹就迫使敌军全部缴械投降。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算得是一场成功的速决战。共击毙敌军一百余名,俘虏三百多,其中包括14名军官。美方战死30人;尤为可惜的是失去了一员英勇善战的将级指挥官默塞尔。

 这天黎明,康华利整顿部队杀过河去,才发现人去营空,篝火余烬未冷。先还以为华盛顿故伎重演,又是长岛式的悄然逃遁。等到太阳升起,便听到普林斯顿传来隆隆炮声,马上明白自己中了声东击西的圈套。

 预料那里三团英军不是美军的敌手,更担心不伦瑞克的军需储备和私人行李有失,急命部队跑步援救普林斯顿。但为时已晚,沿途的桥梁又被美军破坏,他得修复桥梁大炮才能通过。康华利急不可待,不顾河水冰凉,强令部下涉水渡过齐腰深的溪河继续赶路。正行走时,远处一道胸墙背后射出一发32磅大炮弹。康华利命令停止前进,以为有大量美军抵抗。先朝那个方向打了一通炮,再派一队骑兵前去侦察,结果空无一人。

 原来这门缴获的32磅大炮过于笨重,没法拉走才被美军留下。从后卫部队选了一名炮手,等追兵临近时划一根火柴点燃就走。这发炮弹让康华利浪费了许多炮弹和时间。

 康华利追到普林斯顿,只有望尘兴叹了。

 奇袭特伦顿、巧攻普林斯顿,接连两番告捷,结束了美军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由于军事上的胜利,华盛顿的名声远扬欧美,奠定了他在美国政治、军事领域中的领导地位。与华盛顿同时代的腓特烈二世盛赞两次战役是“军事编年史上最光辉的成就”,专门赠送了一张自己的肖像给华盛顿,上面的亲笔题词挺有意思:“欧洲最年长的将军致世界上最伟大的将军。”

 3. 避免与敌决战

 华盛顿撤出普林斯顿后,更注意开展游击活动。康华利的部队只能守住几座孤零零的城镇,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新泽西地区的战局趋于相对稳定。

 华盛顿决定利用这段时期,把部队带到莫利斯城进行休息整顿。

 华盛顿选中莫里斯城安营扎寨,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进可攻退能守,特别对于打袭击战非常有利。他从战略高度作出决定,较长期呆在这里整顿部队,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训练出一支新型的正规军。

 在莫利斯城,大陆军第一期任务就是全面休息调整,恢复体力。第二期工作是整训新军。根据大陆会议的决议,计划征募16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和3000名轻骑兵。此时最缺乏的是军官。总司令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多种渠道选拔、网罗人才。一是从部队原有的军官和士兵中,培养提拔军官。另一个办法是不拘一格广揽人才。所谓不拘一格,即不论出身门第、不分宗教信仰、不问属于哪一州、甚至不排除外国籍人士。只要效忠于美国或同情美国的独立事业,具备真才实学者,都委以重任。这样的用人政策,显得雍容大度,极具气魄,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前来参军。

 俗语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少外籍人士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参加反英战争。他们中很多人是军事专家或职业革命家,在北美战场创造出许多英雄业绩,对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志愿人员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波兰军事家科斯秋什科和法兰西贵族革命家拉斐特等人。

 外国志愿人员中,也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也有投机分子冒险家。有一名叫狄库德雷的法国人,就凭着美国驻欧洲特使狄安的一封介绍信,伸手索要少将军衔,自荐要当炮兵司令,因华盛顿抵制才未得逞。另一个例子是爱尔兰人汤姆·康韦。此公自吹曾在德国军界干了30年,得过若干军功勋章,也拿着狄安的介绍信。他的要价稍低,希望授予准将。可能那些亮晃晃的勋章起了作用,大陆会议一时又没摸清他的底细,竟如愿以偿。后来事实证明,康韦是个心术不正、品质恶劣的投机分子,给独立事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驻莫里斯城期间,华盛顿扩军、整军建新军的计划取得了成功,全军的战斗力显著提高。从这时起,美国开始有了常备军。

 这期间,华盛顿还抓了另一项重要工作——对王党分子进行有力的打击。在战争期间,英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指使亲英派进行反革命破坏。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奖赏现金和土地。英方宣布,任何美洲人只要重新宣誓效忠英王,可以既往不咎,保证其安全。甚至挑拨美方领导人家中的奴仆起来造主人的反,允许解除其奴隶地位。利诱威胁双管齐下,亲英派活动一度甚为猖獗。他们不仅造谣惑众,扰乱民心,为英军传送谍报供应物资,还暗中组建武装,进行颠覆破坏。人们记忆犹新,长岛之败与奸细替英军带路大有关系。查尔斯·李将军被擒是王党分子告的密。在波士顿和费城数次组织阴谋暴乱,与英军的进攻里应外合,幸亏及时破获才未让其得逞。华盛顿早就看出,这些家伙处处与祖国为敌,已成为独立事业的心腹大患。

 为了打击其嚣张气焰,华盛顿针锋相对。1月25日公布了一项通告,郑重宣布:凡是效忠英国的人 (仅限于有公职者),必须在一个月内向 当地美国军队或民兵,宣誓效忠于美国,放弃英国发给的一切证件。否则将被视为美利坚民族的敌人,得不到美军的保护,并须立即迁到敌占区去。根据大陆会议授予的权力,他有权“逮捕和监禁危害美国独立事业的人”。

 这些举措收到明显的效果,大灭了亲英派的威风。

 1777年5月底,华盛顿的扩军整军计划告一段落。经过整训的大陆军面貌一新,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充满必胜的信心准备接迎新的战斗。

 华盛顿率领部队离开了过冬营地,移师米德布洛克驻扎。这里距离敌人很近,到豪将军所部驻守的布伦瑞克据点只有十多英里。

 因为英军在北美的军事行动,每年要耗费巨额财政开支,结果却接连损兵折将。英王乔治三世为此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责成驻北美英军务必早日决战,一举歼灭美军主力,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英国内阁在1777年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冒险进攻计划。其总体战略是攻占奥尔巴尼,切断华盛顿与其他各州的联系。将美军主力封锁在新英格兰地区围而歼之。兵力部署是:第一路由柏高英将军领兵7000,从加拿大南下至哈得孙河畔,进攻纽约州的奥尔巴尼。

 豪将军率部北上与柏高英部会合,协同作战。第二路军由圣内杰中校率领,配合助攻奥尔巴尼。第三路由克林顿将军指挥,从纽约出击,沿哈得孙河北上,与第一、第二两路形成钳形夹攻。

 战略计划是在伦敦制定,前线将领须接受大洋彼岸的遥控指挥。不可思议的是,英国政府主管此事的殖民大臣热尔曼,因忙着去休假,竟忘了把计划通知豪将军!于是这位自以为是的豪将军便自行其是了。他距离华盛顿部较近,不北上与柏高英部会合,而是单独引诱华盛顿出来决战。

 6月初,豪将军亲自率领8000英军从纽约开到布伦瑞克据点,诱使美军出来交战。华盛顿老谋深算,按兵不动。

 6月中旬,豪将军率部由不伦瑞克出发,经华盛顿驻地米德布洛克近郊大摇大摆走过,造成进攻费城的假象。华盛顿看出敌人是在引蛇出洞;命令不予理睬。

 6月19日,豪将军所部突然拔寨退兵,走原路返回布伦瑞克。以为华盛顿会领兵追杀,哪知美军只派小分队尾随骚扰,主力仍然稳坐不出。

 豪将军见此计不成,又施展一招更厉害的激将法:命令士兵一路烧杀虏掠,任意横行。烧得沿途狼烟滚滚,居民四散奔逃。华盛顿还是强忍怒火,命令各部坚守不出。

 6月22日,豪将军老戏重演,带领部队从布伦瑞克出发,向安博伊运动。大陆军将士看见百姓遭敌人野蛮蹂躏,实在怒不可遏,纷纷请战出击。华盛顿也是义愤填膺,心在滴血。思忖再三,决定派遣一支精兵,对英军后卫部队猛然一击,打完即撤回。豪将军心中窃喜,以为华盛顿上当了。命令部队杀个回马枪,直攻米德布洛克美军营地。哪知美军主力未动,牢固控制着阵地;那支精锐小部队倒吃掉英军一些人马。

 大陆会议的部分代表,对华盛顿按兵不动颇有微词,这给华盛顿很大的压力。但他身为美军总司令,比别人看得更清楚,至今力量对比仍然是英强美弱,并未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此时贸然与敌决战,正中敌人的诡计。他的战略指导原则是:1.避免主力决战;2.防止被敌分割,不惜代价支援北线作战的美军;3.预防敌军攻夺费城。尽管大陆会议和许多将士不理解,他依然忍辱负重,不和豪将军赌气。

 豪将军黔驴技穷,至今尚未收到伦敦的作战计划,下一步的目标不知所云。只好在7月1日灰溜溜退兵,乘军舰撤出了东新泽西。

 正当华盛顿绞尽脑汁分析判断敌人动向时,北部战区又传来坏消息。柏高英部由英属加拿大南下,已占领提康德罗加,正准备向奥尔巴尼挺进。按照作战计划,南下欲与豪将军会师。

 提康德罗加的守将是圣克莱尔将军,当年曾参加过英法战争,经验比较丰富,绝非无能之辈。他部署兵力出现漏洞,美军被四面包围。补给线已被切断,制高点已落入敌军手中,固守待援显然无望。若与敌人硬打死拼,其结果只能是全军覆灭,提康德罗加城也终不可保。另一选择就是支持到夜间,率领部队悄然放弃阵地转移到外线,为合众国保存有生力量。思之再三还是选择了突围转移。只要这支4000人马的力量还存在,提康德罗加还可能收复。至于个人的得失毁誉,且留待世人评说吧。

 部队开始移动时,行动迅速、隐秘、有条不紊,眼看就能突出包围甩开敌人。就在这关键时刻,王党分子蓄意帮助英军,独立山上突然燃起大火。火光引起了英军的警觉,立即对正在移动中的美军发起全面攻击。美军的主要武器都装载在车马上,来不及卸车安装,就被敌人冲杀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有组织有计划的转移变成了大溃退。重武器和军用物资丢失殆尽,人员伤亡和逃跑失踪者难以数计。这支残部经过了 7日7夜的艰苦跋涉,7月12日终于回到爱德华堡。

 华盛顿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美军在北线的失利,不仅人员和物资大量损失,更严重的是丢失了一个重要军事据点,而且在全国民众中引起了恐慌。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