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世界名人传记(64部)

哥伦布

第十一章 难于定论

 1. 第三次西航

 国王和王后虽然同意哥伦布第三次前往“印度”群岛,但他们现在的精力集中在政务上,尤其热衷于安排儿女的婚事,希望通过与其他国家王室的联姻加强西班牙在欧洲的地位。1497年4月3日,唐·胡安王子与奥地利公主玛加丽达完婚。此后他们才有暇过问哥伦布出航的事。国王和王后批了600万马拉维迪供远航用,但这笔钱一直都不落实。他们再次任命胡安·德·方塞卡安排出发的准备,此人是哥伦布的老对手,两人积怨已深。方塞卡处处刁难,设置关卡。招募人员的工作也遇到很大的困难,西班牙人对那块遥远的殖民地的景况听说不少,没有多少人愿意到那里去过苦日子,而且还有被印第安人袭击和杀害的危险。

 1497年就这样在拖延中过去了。哥伦布十分着急,因为就在这一年的7月,葡萄牙船长瓦斯科·达·伽马从里斯本出发绕道好望角驶往印度成功,还在当地建立了永久性的贸易站。

 在此期间,“尼尼亚”号和“印度”号载着急需的补给品离开加的斯港前往伊斯帕尼奥拉。但哥伦布由于方塞卡的拖延还得在塞维利亚等着。传说哥伦布在盛怒之下挥拳打倒方塞卡的会计,一个叫西门诺·德·布雷维恩卡的人。哥伦布余恨未消,对倒在地上的西门诺又狠狠地踢了几脚。

 到了1498年5月下旬总算准备停当,哥伦布将要指挥的6条船从塞维利亚出发,沿瓜达基维尔顺流而下,停泊在河口处。哥伦布在这里登上船,于5月30日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西航。

 他的航行计划是三条快帆载着人和给养直接驶向伊斯帕尼奥拉。这三条船的船长都是哥伦布信得过的人:他的老朋友阿隆索·桑切斯·卡拉瓦雅,佩德罗·德·哈腊纳是贝特丽丝的堂兄弟。还有一个是他的堂兄弟,来自热那亚的乔万尼·安东尼奥·哥伦波。哥伦布本人乘坐的旗舰载重量与他第一次西航时的“圣·玛利亚”号差不多。

 哥伦布的旗舰和另两条快帆船将走另一条路。这两条快帆船分别由佩德罗·德·特雷洛恩和赫尔男·佩雷斯任船长。一条船名叫“艾尔·科雷欧”,另一条叫“瓦奎尼欧”。

 在马德拉群岛只作了短暂的停留,然后驶向群岛中的戈梅拉岛。在这里,船队一分为二。哥伦布对三只快帆船应当采取的航线——西偏南,以及如何保持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何对付印第安人等等都作了详尽的指示。哥伦布叮嘱他们抓紧时间赶路,因为在伊莎贝拉主持政务的巴托罗缪急需支援。哥伦布的旗舰在另外两条快帆船的护卫下采取了更加向南的航行路线。哥伦布仍然梦想着发现新的大陆。他要越赤道,因为他相信那里有更多的黄金和珠宝。1498年6月21日,哥伦布率领船队直接向佛德角群岛驶去。从佛德角群岛开始他采取了西南方向,航向450里之后,他计算确定航位大约在马赛拉利昂大致相同的纬度上以后转而向正西行驶。

 此时信风微弱,航行极慢。

 7月13日,哥伦布的船队进入赤道无风带,随后八昼夜船队随着赤道洋流漂流。天气异常炎热,木桶开裂,淡水和酒流失。肉食和麦子都像被烤焦似地烂掉。哥伦布和船员们都担心他们会在这里饥渴而死。

 哥伦布后来向王后讲述说:“天气如此炎热,阳光如此强烈,我以为我们会被烤焦。”好在后来刮起了强劲的东—南—东风,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大雨使他们绝处逢生。7月22日,带着凉意的信风从东南方向吹来,三条船加速前进。哥伦布指挥船队笔直向西航行。一连九个昼夜,在信风的推动下,平均船速达到每小时六个多海里。

 7月31日,哥伦布宣布:船队已经到达小安的列斯群岛所在的子午线上。中午,他的仆人阿隆索·佩雷斯爬上桅杆发现了位置在西方、形状像三座小山的陆地。哥伦布深信此次航行的成功应归功于圣三位一体的保护,因此他把新发现的海岛命名为特立尼达岛。“特立尼达”是Trinity(圣三位一体)的译音。圣三位一体指圣父、圣子和圣灵。

 在特立尼达岛的东南角上了岸,然后改变方向沿着此岛的南岸行驶。在一个有几条河流注入的海湾处,船员们取来了大量淡水。

 两天以后又上了岸,和当地印第安人有了友好的接触。他们当然不是哥伦布想见到的亚洲人,但他发现这里的印第安人很有吸引力,外表文雅,皮肤没有先前见过的那么黑,披着长长的头发,头脑更聪明,性情更为开朗。

 哥伦布一行人受到热情接待。许多印第安人脖子上挂着金项链,手腕上戴着珍珠。他们拿出一种用玉米酿制的酒招待他们。西班牙人发现玉米既可做面包又可酿酒,就把它带回加斯蒂利亚以后广泛传播开来。

 在以后的9天里,哥伦布考察了特立尼达岛西边的帕里亚湾。他怎么也没想到海湾西边的陆地实际上就是南美洲大陆的一部分。帕里亚湾是一片位于特立尼达岛与大陆之间几近封闭的海域。海洋统帅在远处看到了大陆——第一次看到了南美洲大陆——但他却以为它只是个岛屿。哥伦布就这样和他梦寐以求的事业——发现新大陆失之交臂。他错误地认为这里不过是他第二次西航时发现的古巴海岸。

 哥伦布在岛的北边上了几次岸,竖立了十字架,代表西班牙举行了占领仪式。周围的印第安人对他们的举动莫名其妙,一个个目瞪口呆。

 此次西航出发前哥伦布就已感到十分疲惫,又受疾病的折磨,他患有关节炎和严重的眼病。航行过程中的艰苦更使他的病情加重,眼睛近于失明。在发烧的状态中,他对地圆说产生了疑问,提出了一种古怪的理论。他说他读了一些大学问家的书都说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圆的,但他在航行中却看到了那么多畸形。因此他认为地球并不那么圆,只能说是像一个圆的梨子。在这个梨子上有一处像妇女的乳头高高隆起,这个地方离天最近。船只来到这里就像驶向了天空一样,他称这里为“人间天堂”“东方之端”,他说这就是为什么特立尼达岛的气候比塞拉里昂柔和的原因,尽管它们都处于同一个纬度带上。而世界上的主要河流: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都发源于地球上这个高高隆起的地方。

 8月13日,船队通过北部的狭窄海峡驶离帕里亚湾,这里浪高流急,哥伦布称它为龙口。连续两天,船队一直沿帕里尼半岛北边航行。这里的海岸线一直延绵好像没有尽头,哥伦布此时又修整了他的看法。猜测这里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大陆的一部分”。但是他的头脑中充满了荒诞的地理概念,疾病妨碍他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中止了这一次极其重要的探险。他认为此时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对他来说是头等大事。在船队即将到达一个他叫做玛嘉丽塔的岛屿时,他命令转向朝北行驶。他没有察觉这里是一块盛产珍珠的宝地,如果他能派人在此开采的话,所获珍珠的价值将超过伊斯帕尼奥拉所产黄金的数百倍。

 2. 戴罪回国

 在哥伦布长期不在伊斯帕尼奥拉的情况下,他的弟弟巴托罗缪下令,在岛的东南岸边奥扎马河口上建立新的首府,叫做圣多明各。这里比伊莎贝拉条件优越得多:土壤肥沃,卫生状况良好,有固定的淡水供使用,还是一个可避风暴的良港。时至今日,圣多明各仍然是加勒比地区最古老的城市,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首都。

 8月31日,哥伦布一行到达新的首府。由于缺少劳力,城市建设只进行了一半。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巴托罗缪·哥伦布必须把精力集中在别的事情上。作为代理总督,他未能赢得人心。对他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后来终于爆发了由岛上大法官弗朗西斯科·罗尔丹领导的叛乱。哥伦布到达时,罗尔丹和他的追随者正在岛屿的西南边省份哈腊瓜和当地的酋长贝西奇奥拉关系,其中还有贝西奇奥的妹妹——漂亮的安娜考纳。她是死在去西班牙的船上的酋长卡奥纳波的遗孀。

 哥伦布从加纳利派出的三艘快帆船由于计算的错误未能直达圣多明各,错开的距离竟达好几百里。更为糟糕的是他们到达的地方竟是罗尔丹现在所在处。船长们不知道罗尔丹发动的叛乱,欢迎他登船,交给他给养和武器,还让自己的船员上了岸。这些人中间许多都是罪犯,罗尔丹轻而易举地把这些人收编,结果是他率领的这伙约70多叛乱分子组成的队伍大大地增强了威慑力量。

 罗尔丹在哈腊瓜扎下营寨,在那里形成了一个由他发号施令的独立王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罗尔丹公开宣布全面“保护”印第安人的政策,以此来和伊莎贝拉城的巴托罗缪分庭抗礼。他所谓的“保护”实际上是把印第安人分给西班牙殖民者个人所有,成为附属于他们的私有财产。哥伦布从西班牙弄来的是劳动者,而他们在得到印第安人以后个个都当了主人,过着强迫印第安人劳动并让他们服侍自己的王公贵族般的生活。罗尔丹的这一项政策既缓和了与印第安人的全面冲突,又赢得了大多数西班牙殖民者的拥护。

 与此同时,哥伦布发现帕里亚湾的消息传回西班牙后,引起了轰动。阿隆索·德·奥赫达搞到一张哥伦布的航行路线图,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他怂恿主持发现事务的主教方塞卡颁发给他一张许可证,授权他装备一支船队到帕里亚湾和盛产珍珠的沿岸地区去“发现”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这一消息传出,人们以为哥伦布被奥赫达取代了。

 1498年秋,奥赫达的船队出发了。他的随行人员中有善于绘制地图的胡安·德·科萨,还有一个佛罗伦萨的冒险家,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此人这次是第一次参加横渡大西洋的航行。

 1502年,他从南美探险回到欧洲,印行《新大陆》一书,得到广泛传播。1507年日耳曼地学家马丁·瓦德西茂勒提议称此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即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洲名,到16世纪末北部大陆也包括进去,称为北美利加洲。这是美洲大陆现在的名称的由来。

 奥赫达从帕里亚出发沿着西边海岸航行约700里,确认了另一个相当大的大陆的存在。他找到了哥伦布在马加利塔地区忽视了的大片珍珠产地,接着发现了邦内尔、库拉绍和阿鲁巴岛,还发现了地域辽阔的马拉开波海湾。在这里他看见一些土人把村庄建筑在靠岸的水边高高的木桩上,他称之为委内瑞拉,表示是“小威尼斯”的意思。在马拉开波海湾的西边,奥赫达离开了大陆,转而向北朝伊斯帕尼奥拉行进。奥赫达的船队小心地避开了圣多明各在萨拉瓜登陆,在这里与罗尔丹的人马发生了小的冲突。紧接着他的船队继续驶向巴哈马群岛,船舱里装满奴隶回到西班牙。

 从理论上说,哥伦布仍然垄断着对“印度”群岛的发现权,但方塞卡颁发许可证给奥赫达允许他来这些地方活动的事实说明,费迪南和伊莎贝拉对年事渐高的海洋统帅逐渐失去了信心。方塞卡此后又批准了两次这样的航行,更加证明了这一新的情况。其中第一次航行是由哥伦布从前的领航员皮拉隆索·尼尼诺率领进行的,他们到了帕里亚,满载珍珠回到西班牙;第二次是由“尼尼亚”号的老船长文森特·平松带领进行的,他们考察了现在的巴西的东北部海岸,发现了亚马孙河河口。

 1498年8月31日,哥伦布回伊斯帕尼奥拉岛。他的弟弟——唐·巴托罗缪向他介绍了当时的形势:情况不妙唐·克里斯托瓦尔采取了比唐·巴托罗缪更加软弱的政策,他倾向于不使用武力。10月25日,哥伦布给罗尔丹写了一封非常客气的信,允诺了他的条件。另外还给罗尔丹及其追随者写了一封对他们的反叛行为不予惩罚的保证书,目的是诱使他们与自己谈判,以后再与他们算账。在此期间,哥伦布带来的西班牙人继续不断地投奔罗尔丹,剩下来忠于他的只有70人。罗尔丹在和哥伦布的谈判中要价不断提高,最后才达成协议。会谈以副王向“起义者”完全屈服而结束;罗尔丹被任命为大市长;如果哥伦布不尊重协议,罗尔丹及其随从有权武装反对他;这次“起义”仅仅被说成是对唐·巴托罗缪个人的公开非难行动,并且既往不咎。

 哥伦布“让步”的结果是对他的“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他对罗尔丹的妥协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威信。新的反叛接踵而来。一个名叫费南多·德·格瓦拉的年轻贵族子弟发动了一场“起义”,此人和王室有亲戚关系,被镇压下去了。格瓦拉被监禁。第二次是罗尔丹的副官亚德里安·德·莫克赛卡发动的,后果极其严重。当时哥伦布正在康谢普赛翁岛上,那里设有要塞,是按哥伦布兄弟早先的命令在岛内设立的一连串要塞中的一个。当哥伦布听说莫克赛卡带着队伍前来进犯时,哥伦布只带了十来个亲信从要塞中出来迎战。他们利用夜间进行突然袭击,捕获了莫克赛卡和他的几个追随者,把这次骚乱也镇压下去了。莫克赛卡在圣多明各被当场处以绞刑,他的同伙被加上镣铐投入监狱。其余的逃入森林,哥伦布兄弟此时对他们毫不手软,追捕到手以后或当场杀死,或处以绞刑。

 此后,哥伦布兄弟更是恶名难于洗刷。他们对殖民地的管理受到谴责,被指斥为“暴君”,“不惜用西班牙人的血维持残酷的统治”。满怀怨恨的人继续不断回到西班牙,他们衣衫褴褛,身无分文。仇恨扩展到对哥伦布的儿子身上,在宫殿里做伴童的迭戈和费迪南几乎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

 最恼火的问题是殖民地花费了西班牙大量钱财制造船只和保证提供殖民地所需的一切物资。哥伦布关于从“印度”群岛带回大量财富的承诺变成了一句空话。他在第二次西航时对帕里亚的勘查错过了那里盛产珍珠的好些地方。他作为财富运回西班牙的大批奴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反而惹恼了伊莎贝拉女王。女王曾明确指出,她不要那些还没有皈依天主教的土著人来到西班牙。当又一船奴隶到达时,人们发现其中许多土人都是怀孕的女子或是刚生下婴儿的产妇,伊莎贝拉再也不能忍耐了,下令立即把她们送回伊斯帕尼奥拉去。虽然国王和王后对哥伦布仍然怀有好感。也肯定他的发现功绩,但对他在伊斯帕尼奥拉的管理确实有很大怀疑,因此下令进行全面的调查。

 事态演变得越来越严重。国王终于感觉到为了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所有臣民——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们不得不出面干预了。他们派遣忠诚可靠而又受人爱戴的弗朗西斯科·德·博巴迪利亚前往伊斯帕尼奥拉,授他以全权处理那里的混乱局面。

 博巴迪利亚的权力是绝对的。他有权逮捕任何反抗者,没收他们的财产。他有权处理一切控诉,恢复法律和秩序。他有权接管所有要塞的防务、武器和王室的财产,他就是国王和王后派出的钦差大臣。

 1499年5月21日,国王们命令博巴迪利亚以王室名义行使对那些岛屿和大陆的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不必要理会同时在印度担任同一性质公职的那两个人的名字,即唐·克里斯托瓦尔——副王和大总督;唐·巴托洛梅——先行官。这个安排使博巴迪利亚有权决定:“如果他认为对我们有利……他就可以让现在在那些岛屿和大陆的,以及今后到那里的任何人离开那里;就可以不让任何人进去和停留在那里;就可以让他们回来并送到我们面前,就可以代表我们下达命令,让他们离开。①”“在同一天,国王们还下达了另一项命令,称‘尊敬的唐·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我们的印度岛屿和大陆的海军上将,以及尊敬的海军上将的弟弟们’,从而谨慎和有意地略去了前者的副王和总督头衔,以及唐·巴托洛梅的先行官头衔。这个命令要求哥伦布兄弟和其他人,把‘堡垒、房屋、船只、武器、装备、给养、马匹、牲畜和我们在上述岛屿上的所有其他东西’都移交给博巴迪利亚。最后,5月26日,又给博巴迪利亚开出了一张向哥伦布作介绍的非常简单和一般的介绍信,信中也略去了副王头衔,措词如下:‘我们已命令骑士团长弗朗西斯科·德·博巴迪利亚凭着这封介绍信代表我们向你们讲一些他要讲的事情;我们请你们信任和相信他,你们要听他的。’”②

 ①② 《哥伦布评传》,第459~460页、第474页。

 博巴迪利亚率领两艘快帆船于1500年7月离开西班牙。他乘的那艘船上有他的顾问、官员和佣人,还有一支武器精良的卫队。另一艘船上则是按照伊莎贝拉的命令送回去的奴隶。

 1500年8月23日,博巴迪利亚抵达圣多明各港。知道他此行的目的是代表国王调查伊斯帕尼奥拉情况,那些长期没有领到薪金、受到哥伦布兄弟镇压的人十分激动,奔走相告,庆幸他们的境况从此有可能改善。

 当博巴迪利亚到达时,哥伦布和他的弟弟正深入岛内腹地追剿叛乱分子,小弟弟迭哥留守圣多明各。博巴迪利亚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岸边绞架上挂着已被绞死的7个西班牙人。他上岸以后又有人告诉他说明天还要绞死5个。博巴迪利亚向迭哥出示了他的委任状以后当即将迭哥逮捕,套上镣铐,监禁在他带来的船上。博巴迪利亚召集圣多明各的全体市民开会,向他们宣布了他的使命,警告他们说任何人如不服从他的命令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他接管了城堡,驻扎在哥伦布的住所里,没收了海洋统帅的一切文件和财产,包括所有的黄金。博巴迪利亚还打开监狱,释放了全部囚犯,包括就要执行的死刑犯。博巴迪利亚还派出信使带着他的命令要哥伦布和巴托洛缪立即返回圣多明各。

 哥伦布怎么也没想到事态已经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他第一个到达。没容他作任何声辩,也没有向他宣布任何指控,就把他逮捕了,戴上镣铐以后关押在城堡里。巴托罗缪这时正带着一支极有战斗力的队伍扫荡叛乱分子。他这时完全有力量与博巴迪利亚兵戎相见,决一雌雄。但哥伦布给他带信恳求他放弃抵抗,于是他也被带上镣铐被监禁起来。人世沧桑,变化莫测。“红楼梦”中有几句诗可为此时的哥伦布写照:“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博巴迪利亚没费多少力气便搜集到哥伦布的许多罪状。圣·多明各的市民一个个前来控告。有的说他强制他们服苦役,有的说他克扣他们的口粮定量,有的说他滥施酷刑,有的说他残害印第安人,还不让他们皈依天主教。还有人控告他私敛本应归属国王和王后的黄金和财物,藉以肥私,说他兄弟三人狼狈为奸。等等。

 博巴迪利亚下令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回西班牙候审。

 1500年10月初,哥伦布和迭哥戴着镣铐从监狱中被送上“戈尔达”号快帆船,一路上两旁围观的人对他们骂不绝口。巴托罗缪被押上另一条船。

 上船以后,当押送者出于对他的同情,准备给他取下镣铐时,他表示坚决反对。他说,那些脚镣是根据国王们的命令给戴上的,只有国王们下令才可摘下来。11月底,船驶进了加的斯港。人们在码头上看到的哥伦布是一个疾病缠身,步履蹒跚、白发苍苍的老头儿。身戴镣铐,身后紧跟着押解他的狱吏。当时国王和王后都在格拉纳达,得知哥伦布兄弟一直戴着镣铐被押送回来的消息,十分恼怒,觉得这种做法也太过分,下令立即释放他们并准备接受召见。1500年12月17日,哥伦布兄弟到达格拉纳达。在国王面前,哥伦布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双膝下跪,一边吻着王国和王后的手,一边嚎啕大哭。好一阵以后才向国王和王后诉说自己的冤屈。①

 ① 《哥伦布评传》,第459~460页、第474页。

 哥伦布说他如犯有过失那是缺乏经验,绝不是怀有二心。他在上帝面前发誓说他对国王和王后陛下绝对忠诚。伊莎贝拉显然被哥伦布的申诉所感动,费迪南国王也对他颇为同情。他们重申对他的信任,至于博巴迪利亚,他们将召回予以惩戒。国王们还下令恢复哥伦布的所有经济收益和权利。至于说他的副王头衔,他们则颇为迟疑,没有马上表态,但答应会予以考虑。

 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哥伦布得以和两个儿子重新团聚。此时迭戈已年满20,费迪南也有12岁。由于得到充分的休息,哥伦布的健康状况大有改善。

 3. 第四次西航

 在哥伦布回到西班牙的这一段时间里,在大西洋的那一边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情。1500年初,一支由13条船组成的船队在佩德罗·阿尔瓦列兹·卡布拉尔的率领下从里斯本出发到达了印度,目的是巩固达·伽马在那里建立的前哨贸易站的地位。但船队偏离方向向西行驶了很久,在4月22日偶然地到达了巴西岸边。几天以后,卡布拉尔深入内地,到达今日的塞古乐港,这里在里约热内卢北面600英里的地方,代表葡萄牙宣布占领该地。罗德里戈·德·巴思提达思航行到达了委内瑞拉西海岸的达连湾。另一位葡萄牙船长名叫加斯帕·科特瑞尔乘船到达纽芬兰,考察了那片大陆的海岸。此外至少有三位航海家,包括亚美利哥·维斯普齐航行到了南美洲沿岸,据称最南边的地方到了地处52纬度线的今日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

 显然,这些航行的成功已足以说明西边有一个大陆的存在。面对葡萄牙人的成功。西班牙的国王和王后当然也不肯善罢甘休。就哥伦布来说,他也不愿意就此默默无闻地终了残生,他须要恢复他往日的地位和光荣。

 但是1501年9月3日,西班牙君主宣布任命唐·尼科拉斯·德·奥万多为“印度”群岛的总督,另外有小部分地方由文森特·平松和阿隆索·德·奥赫达分别掌管。这一任命对哥伦布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他明白抗议是没有用的,但经过力争,他赢得了一点权利,即由他指派一名代表前往圣多明各从博巴迪利亚索取他应得的份额。1502年,奥万多率领一支由30艘船只组成的船队离开加的斯港。深受哥伦布信赖的老朋友德·卡尔瓦哈尔作为他的代表随船同行。

 哥伦布十分清楚他再也不可能以副王的身份重返伊斯帕尼奥拉,但他航海探险的雄心壮志并未泯灭。他于是再度寻求王室的支持,要求再作一次发现航行。虽然无数的证据已经表明他的判断是错误的,即他认为他1494年到过的古巴就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但他仍然顽固地坚持他的看法。

 哥伦布怀有一个想法,他认为在古巴和达连湾之间一定有一条通向西边的海峡,通过这一海峡他就可以到达印度,然后按照达·伽马的路线反方面即可回到西班牙,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对于一个身体欠佳的51岁的老人来说,这种想法本身是足以令人敬佩的,而且也是可能实现的。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又一次被说服,同意资助他进行一次新的西航。

 哥伦布得到一批钱作航行的准备。他租了4条快帆船,购买设备,招募船员。这一次对他有一些限制:不得从事私人贸易活动。他必须带一位官方会计——迭戈·德·波拉思同行。此人负责管理可能得到的所有金银、宝石和珍珠。不准贩运土人为奴。不准他在此次西去的航行途中在圣多明各靠岸,在返航时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在那里停留。

 在4艘快帆船中,哥伦布乘坐最大的一艘,载重量70吨,名叫“船长”号,而船长是由从前与哥伦布一同航行过的忠实可靠的迭戈·特里思坦担任。“圣地亚哥”号由弗朗西斯科·德·波拉思任船长,他诨名“百幕大”,他是官方会计的兄弟。(也乘这条船前往)“艾尔·加列古”号船载重量60吨,由佩德罗·德·特雷洛思任船长。“维兹客诺”号船由巴托洛缪·费思奇任船长,此人是哥伦布早年的热那亚朋友。哥伦布的儿子费迪南现年14岁,他乘指挥船与哥伦布同行。兄弟巴托罗缪和另一个兄弟迭哥对海外航行颇为烦腻,便留在宫中照管他们应得的福利,同时学习进修当教士应会的功课。4条船共载140来人,大部分都很年轻,有的水手才十几岁。

 船队于1502年5月11日出海,9天以后到达加纳利群岛,补充了木材、淡水和新鲜食物。5月26日开始横跨大西洋的航行。天气状况极佳。信风强劲而且持续不断,只用了3个礼拜的时间,便在马提尼克岛登陆。哥伦布让船员们休息三天。之后,在向北行驶途中在多米尼加作了短暂停留,到6月24日,圣多明各就已经遥遥在望了。虽然出发前就有禁令不准哥伦布在西航时在圣多明各停靠,但此时此刻哥伦布却有充分理由这样做。一是有许多信件需要送回,二是“圣地亚哥”号船不便航行,再有最重要的一条理由是哥伦布凭他的直觉和经验预见一场狂暴的飓风两三天内即将来临,他的船队必须进港求得一个庇护所。

 在港内,奥万多从西班牙带来的船队正准备启航回国。当哥伦布派遣托列洛思上岸请求进港时,他善意地建议奥万多的船队留在港里等候飓风过去。奥万多对他的劝告轻蔑地不屑一顾。他既不允许哥伦布进港也不听劝阻。当天晚上他就带着船队出海了,而哥伦布则取道西行希望寻找一个可以避开风暴的地方。

 奥万多的船队刚刚离岛正在通过莫纳海峡,一场特大的飓风从东北方向向他们袭来,无坚不摧,势不可挡。大部分船只连同船上的人都沉入海底,另外几条被冲到岸边砸得粉碎,三四条残破不堪的船勉强开回圣多明各时已经接近沉没了。五百多人葬身在大海之中,其中有哥伦布的死对头:博巴迪利亚和罗尔丹,也有他的老朋友安东尼奥·德·托列斯,还有准备作为俘虏押送回西班牙的一位土人酋长。

 牺牲了无数印第安人性命换来的价值20万卡斯蒂利亚金币的黄金丢失了。其中一块大金条价值就达3600卡斯蒂利亚金币,这是在“印度”群岛找到的最大的一块黄金。在整个船队中,只有一条轻快的小帆船“阿古哈”号逃脱了这场飓风,回到了西班牙。对哥伦布来说万分幸运的是他的财务代表阿隆索·德·卡瓦哈尔就在这条船上,他代表哥伦布向博巴迪利亚为哥伦布索取到价值大约6000英镑的黄金。

 哥伦布率领的船队没有受到大的伤害。在飓风袭来以前,他在紧靠陆地的地方抛锚。他的三条船虽然也曾被刮到大海中与他分离开,但他们没有遭到严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几天以后,四条船又集合到一起。

 哥伦布离开伊斯帕尼奥拉取道西南方向行驶,他们逆风前进,有时完全无风。7月30日,他们到达一个土人称为波纳卡的岛屿,这是一连串群岛中最大的一个。离现今的洪都拉斯岸边大约30英里。土著居民对他们态度友好,但他们既无黄金也无珍珠,哥伦布没有在这里逗留。8月14日,到达洪都拉斯海角,哥伦布登岸,举行了占领仪式,宣称这里的土地为西班牙所有。这里的很多土人耳朵都穿了孔,带着沉甸甸的金饰,哥伦布将此地叫做“耳朵海岸”。

 此后四个礼拜,船队沿海岸向东缓慢行驶,天气十分糟糕,顶头风强劲而又持续不停。哥伦布向西班牙君主写信报告说他从来还没见过这么强持续时间这么长的风暴,在整个这段时间里,船只只能任其摆布,桅杆折断,风帆撕裂,船员身体受到摧残,人们不停地对天发誓、忏悔,许愿。哥伦布曾经这样写道:“风暴又袭来了,我累得精疲力竭,不知如何是好。旧的疼痛复发,九天来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眼见海洋如此凶猛,巨浪排空。狂风使我们无法前进,也不能避往一块海角。我们被围困在那片血红的海涛中,恰似置身于烈火煎熬的汤锅中。天空从来没有显得那么可怕,白天黑夜都像火炉一样燃烧着。雷鸣电闪,震耳欲聋,我担心桅杆和船帆要被刮走。闪电划出的光芒如此恐怖,我们都害怕整个船队会被劈成碎片。在整个这段时间里,水流从天上不停地瓢泼而下,我已不能用下雨二字来形容它,因为它就像又一次洪荒爆发。人们累得精疲力竭,宁愿用死亡换取这眼前难于忍受的苦难。”

 哥伦布此时病倒了。惟一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儿子——年轻的费迪南在风暴中表现得坚定沉着,十分勇敢。

 9月14日,海岸突然弯向南边。顶头风逐渐平息了,终于熬过了难关。人们习惯地唱起赞美上帝的颂歌,用祷告表示感激之情。哥伦布把他绕过的这一海角命名为“格拉西亚·阿·地奥思”,是感谢上帝的意思。此后的航行平稳而愉快,这一带海岸即今日的尼加拉瓜。哥伦布刚一发现可以停泊的地方就命令停船,让大家在这里休整10天,同时对船只进行修理。土人态度友好,但他们都携带着弓箭和长矛。哥伦布派一批武装人员上岸。这些人回来极其兴奋地报告说这个岛屿十分富饶,有许多鹿、山猫、猴、海龟和野猪,还有大群鹦鹉和野生动物,以及大片的树林。

 10月5日,船队继续前行。哥伦布仍然念念不忘要寻找前往印度的海上通道。两天以后,他们在奇里基·拉格温——今日的巴拿马停靠。哥伦布没有找到海峡的影子,但他高兴地发现许多印第安人脖子上都戴着金环,而且他们都愿意用来交换西班牙人的鹰脚铃。利用这一机会,哥伦布一行在这里停泊了十天,弄到许多黄金。哥伦布还从印第安人那里了解到这块地方叫维腊瓜①,是一个地峡,从这里穿过山岭只需要9天的行程即可到达另一个大海,那里有一个土著人称为西古亚尔的省盛产黄金。哥伦布又想当然地把西古亚尔和西潘古给联系起来。他计算,再向前行驶10天即可到达印度。

 ① 这就是巴拿马地峡,是连接南北美洲的地方,也是分隔加勒比海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地方。

 哥伦布的自以为是和一意孤行,使他失去了一次新的发现机会。使哥伦布发愁的是如何到达印度。土人反复告诉他在维腊瓜没有海峡,再往前也没有。哥伦布坚持继续前进,过了六个多礼拜以后毫无结果。他虽不情愿也只好承认土著人告诉他的是实情。11月26日,他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在一个他命名为“后退”的地方折返。从此以后他的兴趣全部集中到了获取黄金上。

 1503年初,船队离开维腊瓜海岸,在一个哥伦布叫贝伦的河口抛锚。他派出人员上岸侦察,这些人带回大量黄金,这是多年来求之不得的东西。当地的印第安人都戴着沉甸甸的金饰。岛上金矿砂在地表上面就可以找到。只要肯干,只用一双手就可以采集到黄金。哥伦布决定他的兄弟巴托罗缪带领八十来个人留在这里,建立一块小小的殖民地,“加列加”号船也留在此地供他们使用。在此以前,印第安人包括他们的酋长奎比安对他们的态度都是相当友善的,但见到西班牙在这里修建房屋,显然是要长期在这里呆下去的时候,他们的态度马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准备对这些定居者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只是由于巴托罗缪采取坚决果敢的防患措施,印第安人才没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河流入海口处的大片沙滩上水退了许多,浅得无法行船,哥伦布只能等到4月底下大雨以后才能驾船出海。此外,逆风也使他不能按计划到达伊斯帕尼奥拉。他被迫在离岸几英里的地方抛锚。

 几天以后,迭戈·特里思坦奉哥伦布之命带人驾小船沿河上行取水。当他们到达巴特洛缪建立的定居点时,巴托罗缪的人和印第安人之间正进行着一场战斗。有一个西班牙人被杀,另外几个负伤,经过一番苦战,印第安人终于被撤退。特里思坦等人继续驾着小船尾随后退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不幸中了埋伏,特里思坦和船上的人被杀,只有一人幸免于难,他潜入水中,艰难地返回定居点。

 巴托罗缪担心印第安人发起另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把人员撤退到沙滩上,隐蔽在用酒桶垒起的掩体后面,在这里呆了三天。这时,哥伦布派人前来询问特里思坦的下落。情况紧急,定居点已无法保留,只得放弃了。由于“加列加”号无法渡过浅滩,船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用木筏转移到其他船上,然后就把“加列加”号凿沉了。

 由于直航伊斯帕尼奥拉目前仍不可能,哥伦布决定向东航行寻找一个栖身之地,待情况好转以后再从那里前往。剩下的三艘快帆船现在状态不佳,船板被海水浸蚀,已经腐烂,大量的凿船虫似乎要把它们完全吞噬。人们终日忙于向外戽水。三条船中,“维兹客诺”情况最糟,到贝洛港时也只好把它放弃了。5月1日,剩下的两条船:“船长”号和“圣地亚哥”号离开达连湾勉强顶风向北行驶。

 但是这一次哥伦布的计算出了错误,他没有到达伊斯帕尼奥拉,而在古巴南岸“皇后花园”一片布满珊瑚礁的危险地区上了岸。在这里,他觉察到无法顶着东风行驶。他虽经尝试,但失败了;只好离岸行驶向牙买加南部进发。6月24日,他到达北岸,在圣安娜湾附近抛锚,此处现名唐·克里斯托弗湾。他命令把这两艘千疮百孔的再也无法行驶的破船弄到沙滩上摆放。

 在当前的这种困难处境中,一个叫迭戈·门德斯的人表现出勇气和才干。此人继特里思坦之后继任“船长”号船长。起初,他成功地与土著酋长谈判,得到定时的丰富的食品。后来,他带着几个土人志愿驾着独木舟前往伊斯帕尼奥拉。第一次,他在岛的东部上岸但被土人捕获,但他设法逃脱,回到圣安娜湾。过后不久,他又出发前往。这一次他带着两条大独木舟,另一条由从热那亚来的巴托罗缪·费思奇指挥。

 他们两人带了12个西班牙人,20个印第安划桨手。为了防止上次那样的事件发生,巴托罗缪·哥伦布带着一队武装人员一直护送他们离开岛屿。

 从牙买加东端到提布伦海角的距离大约110英里,这一段航行天气极其炎热而且又是逆流而行,花了四天时间。在提布伦海角,费思奇提出让他回去告诉哥伦布情况良好,但不管是西班牙人或者印第安人,没有一个人响应。他们都不愿重蹈那一段艰难航程。门德斯沿海岸向圣多明各前进,费思奇无奈,也只能跟随。

 在向东航行途中,他们从土著人那里得知总督奥万多正带着一支强大的武装在哈腊瓜地区镇压当地的叛乱。门德斯于是下了独木舟,前往岛内在奥万多的总部找到他。奥万多对哥伦布等人的困难处境漠不关心,反复强调他现在要对付的是哈腊瓜的叛乱。他的确也在这里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杀死好几百叛乱分子,把他们的头领绞死,或者活活烧死,其中就有那个美丽的安娜考娜。

 奥万多在继续他的镇压活动时,把门德斯扣留在他的总部里。只是在过了7个月以后,才把他作为囚犯似地从陆路送到圣多明各。这时费思奇下落不明,据估计是他躲避了与奥万多的见面后来回到西班牙。在哥伦布临终前吩咐遗嘱的安排时,费思奇也在场作证。

 门德斯走后几个月杳无音讯,在牙买加的人们对他是否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已不抱任何希望。这时被困在这里的人对哥伦布的不满与日俱增,终于在1504年爆发了一场哗变行动。为首两人是弗朗西斯科和迭戈·波拉思两兄弟。哥伦布险些被杀。他当时受痛风病折磨躺卧在床,50来个哗变人员抢夺了10条独木舟向伊斯帕尼奥拉岛进发。他们一路向东,沿途抢掠岸上的村庄,杀害反抗他们的印第安人。这些人三次试图跨海前往伊斯帕尼奥拉都未能成功,只得围着岛屿游荡。

 在此期间,哥伦布和其余依然忠实于他的人情况依然不妙。到如今,这一地区的印第安人得到的鹰脚铃和玻璃珠已经够多的了,他们再也不愿意为这些白人供应食品换取那些毫无用处的小玩意儿。面对饥饿的威胁,哥伦布只好施用诡计了。他从一本某个天文学家所写的书中了解到:1504年2月29日将要发生一次月全食,于是他在那一天派人请来土著酋长和其他的头面人物开会。人员到齐以后,哥伦布告诉他们上帝生气了,因为他们不再供给食物。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为此这天晚上将把月亮遮盖。听了这些话,土著人害怕了。对哥伦布来说幸运的是天文学家的预言兑现了。当月亮升起时已经有一部分被遮挡。这时哥伦布返回他的住舱一直呆在那里直到整个月亮被全部遮挡。这时他从舱里踱出来,吩咐那些惊恐万状的土著人酋长赶快向上帝祷告,要他们赶快向上帝承诺,继续给白人提供食物,上帝便不会惩罚他们。土著人一一照办。当月全食过去时,土著酋长们才放了心。这时他们围在哥伦布身边对他感激不尽,简直就把他当成了上帝的化身。

 大约一个月以后,一艘轻快小帆船驶来。人们大喜过望,但这条船并不是来救援他们的,只是给他们带来两桶酒和一些咸猪肉。船上人传奥万多的话说,在条件成熟时将派一条大点的船载他们到伊斯帕尼奥拉去,哥伦布写了一封措词傲慢的信叫来人带给奥万多。

 不管怎么说,人们现在见到了一丝希望:那边的人了解他们的苦处,很快便会来搭救他们。哥伦布派人给波拉思兄弟率领的那批反叛者带信,告诉他们从伊斯帕尼奥拉来人的消息,宽宏大量地表示饶恕他们所犯的过失。但他们并不领情,表示要一反到底。于是,巴特洛缪带领忠于他们的人向反叛者发起进攻,弗朗西斯科被俘,余下的人中有几个被杀,有几个被绞死。印第安人对白人之间的这一场火拼颇觉好奇。他们隔岸观火,不希望被牵涉进来。第二天叛乱者的残余人员无条件投降,宣誓效忠和服从哥伦布。

 7月末,门德斯租用的一条船来到,哥伦布和余下的人上了船。返回圣多明各的航行由于逆风逆流漫长而又艰难,一直到8月13日才到达目的地。奥万多表面上十分热情地欢迎哥伦布,但也只是场面上应付,他并没有为帮助他们做任何实实在在的事情。

 此次航行是最艰难困苦的一次,被围在牙买加共一年零五天。哥伦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健康被彻底损坏了,免疫能力完全丧失。痛风病迫使他长期卧床。双眼红肿,视力几近于零。

 4. 晚景凄凉

 哥伦布的第四次西航也是有成绩的:除了带回许多有关新大陆的信息外,还发现了一批新的岛屿,带回了大量的黄金。1504年11月7日,哥伦布历尽千辛万苦回到西班牙,在瓜达尔基维尔河口桑鲁卡尔德巴拉梅达港上了岸。在这里没有什么人迎接他,人们似乎已经把他忘记了,朝廷的人对他一再不能兑现许下的诺言感到厌烦。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糟糕,由于伤痛的折磨,走动都非常困难,只能让人抬上驮轿,送往塞维利亚他的住所休养。他无法北上去晋见国王和王后,但盼望着国王和王后赐见,听取他的报告,这是远航归来的每一位船长应该受到的起码的礼遇。但宫廷迟迟没有传见的消息。对他十分不利的另一件事是一贯对他持同情态度的王后伊莎贝拉此时也卧病在床,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后不过十几天,月1126日伊莎贝拉便与世长辞。哥伦布本来希望伊莎贝拉王后能在她的遗嘱中“恢复他对印度群岛的所有权”,时间仓促,现在也没有指望了。这对他的精神和身体都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他只好给他在宫廷禁卫军中任职的长子迭戈写信,要他在费迪南国王身边的人中寻求帮助。他决心要得到1492年他与西班牙君主达成的协议中规定他应得的利益和荣誉。迭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且作为继承人,事关他的切身利益,他确实也尽心尽力,但仍然没有什么结果。哥伦布又派他的弟弟巴托罗缪、儿子费南多和他的代理人卡瓦哈前往当时设在塞哥维亚的朝廷交涉,都没有什么进展。

 1505年5月,哥伦布奉召北上塞哥维亚,得到费迪南国王的接见。国王对他仍然是那么优礼相加。他的长子迭戈已经被任命为国王的侍卫官。他的次子费南多此次从新大陆返航归来也被授予宫廷侍卫的职务,而且领得了参加第四次远航期间的全部薪饷。哥伦布要求国王恢复“我的尊严的源泉,我对印度群岛的统治和占有”。国王对他理解,但却不愿作出任何承诺,国王对他在第一次远航以后被授予的权益的解释上与他存在严重分歧。的确,如果完全按照协议执行,哥伦布将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国王为了与哥伦布达成妥协,曾经允诺:如果哥伦布放弃他的种种要求在莱昂省赐给他一块封地作为补偿,被哥伦布拒绝。国王把有关哥伦布的事务委托给塞维利亚大主教德萨全权处理。国王对他的态度与王后显然判若两人。德萨要对国王负责,他也没有权力重新任命这位雄心不减当年的海洋统帅为印度群岛的总督。德萨决定,关于海洋统帅的财产和年金,由律师来办,不必交给政府。这样一来,哥伦布的要求只能诉诸于法律程序。

 哥伦布的晚年一直是在为争取对他的荣誉和利益的认可的艰苦斗争中度过的。王室仍然不停地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先是萨拉曼卡,后是巴利阿多利德。哥伦布只能拖着病残的身躯紧紧跟随。他在给国王的信中抱怨说:“这就是我的命运。在20年的服务中,我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和危险,而我的收益为零。”“我尽了我的一切努力,剩下的只有仰仗上帝了,上帝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虽然他认为他没有得到他在第一次航行时与西班牙国王达成的协议中所应该得到的那一份,但他的收入仍然相当可观,经济上并不拮据。

 哥伦布1502年2月在致教皇的信中曾经表示愿意装备“5万人和5千匹马去攻打它(耶路撒冷),并接着在五年内连续装备5万匹马和1万人。”①他在遗嘱中留下一笔钱资助他希望中的一次新的十字军远征,收复在异教徒占领下的耶稣的陵墓。他也曾为和他一起参加远航的水手们向王室索取拖欠他们的薪饷。

 ① 《新大陆之光——哥伦布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页。

 哥伦布的健康每况愈下,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于1506年5月19日口授了遗嘱,确立唐·迭戈为惟一继承人,让所有的亲人包括他未经合法婚姻生育的次子费南多和他的母亲贝特丽丝以及两个弟弟都能受益。费南多继承了父亲的全部书籍,他后来又把这些书籍连同他自己收藏的图书遗赠给塞维利亚教会。一些带有哥伦布亲笔旁注的珍贵图书至今还保存在那里。5月20日,病情突然恶化,哥伦布的两个儿子、小弟弟和几个亲密朋友:迭哥·门德斯、巴托罗缪·费思奇都在床前侍候。牧师来了以后,举行了弥撒,作过祷告。哥伦布复述了上帝的最后一句话“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以后就去世了,终年55岁。他至死都认为自己发现的是亚洲大陆。

 哥伦布的葬礼十分简朴,没有僧侣,也没有显要人物参加。他的遗体先埋葬在巴利阿多利德。1509年移葬塞维利亚奎瓦斯修道院,在那里保存了30年。1514年,根据他在遗嘱里表示的愿望,他的遗体越过大西洋迁往圣多明各,安葬在当地的一个教堂的祭坛旁边,在那里保存了250多年。1795年7月22日,由于巴塞尔条约的签订,圣多明各属于西班牙的那一部分割让给法国。西班牙政府将哥伦布的部分遗骸装在一个未加标志的铅质棺材中安放在哈瓦那的一个教堂里。后来由于和美国交战失败,西班牙在1898年将古巴割让给美国,又将其遗骨运往塞维利亚的一个教堂里安葬。1877年9月10日,在圣多明各教堂神坛的北侧发现了一个标明是哥伦布遗骸的棺材。但权威的研究者对此意见分歧。有人认为他的墓地曾经多次被挖掘,遗体下落不明,成为历史学者激烈争论的话题,至今尚无定案。

 哥伦布的继承人——长子唐·迭戈继续为他的家族应得的荣誉和权益而奋斗。哥伦布死后,他继续担任国王的侍卫官。1509年,在他25岁那年娶了一位贵族出身的小姐——唐尼亚·玛利亚·艾尔瓦利丝·德·托列多为妻,他与国王的关系更加亲密而牢固。

 经费迪南国王批准他继承了其父“印度”群岛统帅的头衔。1509年,在奥维多之后被任命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总督,并在那里任职多年。他的行政管理能力确实比哥伦布高出一筹。在伊斯帕尼奥拉仍可见到他所建立的许多城堡遗址。他曾继续为其家族与王室进行的法律诉讼,为恢复新大陆发现者的权益而斗争。这一诉讼案一直拖到他死后到1536年才得以解决。

 1509年,唐·迭戈前往伊斯帕尼奥拉就任总督时,他的同父异母兄弟费南多与他同行。但费南多的兴趣似乎不在探险而在学术方面。他在圣·多明各只待了6个月便返回欧洲。在后来的年代里他到处旅行,成了一个颇有名气的作家。他于1525年定居于塞维利亚,建立了一个藏有哥伦布图书的极有价值的图书馆。他写作有关于印度群岛史和哥伦布的传记。他死于1539年。

 巴特罗缪·哥伦布在其兄长死后仍在宫殿中任职,地位颇高,在唐·迭戈担任伊斯帕尼奥拉总督期间他也去了那里,并于1514年在那里去世。

 迭哥·哥伦布是家族中性格最温和的一个,他后来担任教士职务,1515年去世,安葬在奎瓦思修道院他哥哥的墓旁。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但由于偶然的原因美洲并没有用他的名字命名,虽然在美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方很多。

 5. 盖棺难定论

 哥伦布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对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人们历来褒贬迥异。

 他作为一个天才航海家的伟大成就则是世所公认的;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有目的地横渡大西洋,从而发现美洲对世界历史划时代的意义也得到世人的一致肯定。

 在哥伦布的时代,航海技术还十分落后,他仅仅依靠十分简陋的工具和极不精确的海图,冒着生命危险毅然西航。他的决心来自于他对地圆说的坚信不疑。这可以说是一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哥伦布先后四次往来于欧美两个大陆之间,历经磨难,最后都化险为夷,平安返航。他每次在航线的选取上都十分严谨而慎重。他采用了“等纬度航法”,即先往南或往北航行,找到预定的纬度,然后再东行或西行驶向目的地。他根据自己的航行经验,充分而又巧妙地利用了信风之力。如他的第二次美洲之行,从铁岛直航多米尼加,仅用21个日夜走完2600海里的海上路程,开辟了一条以后四个世纪中远航者所乐于采用的从欧洲驶向中美洲的最短航线。

 哥伦布凭着无畏的胆略和丰富的经验,边探索,边勘测,边前进。他的海上定位和导航技术相当全面。他在帆船操纵技术上也达到了极其高超和娴熟的程度。哥伦布当之无愧地成为15~16世纪之交欧洲航海探险家中一名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①

 ① 《哥伦布航海技术初探》,孙光圻,《历史研究》,1992年.1月版.第49~60页。

 哥伦布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他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自学获得的,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完全依靠自学成才的典型。

 哥伦布出生在海运十分发达的热那亚,从小热爱航海,渴望着去探索海洋的奥秘。这一志向成为贯穿他一生的追求。无论受到什么挫折,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无论遇到什么危险,始终矢志不移。

 从少年时代起便到船上当水手,积累驾驶船舶航海的经验,从实践中学习有关海洋、水文、地理、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知识。从最“基层”干起一直到成为一名优秀的船长,进而指挥大型船队作跨越大西洋航行的“统帅”。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在哥伦布第一次西航成功返回西班牙的一次宫廷宴会上,有人对他说:“即使你不去做这件事,也会有其他西班牙人去做这件事的。”言外之意是你的西航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了反击这个人对他的有意贬低,哥伦布拿着一个煮熟的鸡蛋对同席而坐的人说:“先生们,你们有谁能把这个蛋直立起来?”在场的人怎么摆弄都不行。这时哥伦布轻轻把鸡蛋往桌上一磕,就把蛋立住了。有人不服气说,这不稀奇,人人都能做到。哥伦布反唇相讥:“是的,任何事情都是简单的,但那是在有人第一次做出示范以后。”

 哥伦布成了永不停歇的探索者的化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展览馆中有一个展室,其标题用英、西、法、德、俄、日六种文字写道:“下一步向何方,哥伦布?”其中心思想是要继承和发扬哥伦布的勇敢精神,探索未知世界。其中的解说词如下:

 “克里斯多弗·哥伦布500年前发起跨越未知海洋的探索和发现之旅,改变了整个世界。此前,欧洲和美洲无人预见过全然不同的文化的相遇。没人想象到‘新世界’的出现。

 今天,我们居住的星球处处都有人的脚迹;它的最边沿地区都已经住满了人;跨越浩瀚的海洋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们已经进入太空,我们谈论着在月球和火星上定居。我们成了宇宙航行员。

 我们还将继续进行对各个星球的探索吗?这一展览显现了今后500年我们探索和发现宇宙星球的前景。在我们作出有关未来的探索的决定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今后会面临何种挑战、选择和结局?”

 哥伦布的性格顽强近于固执,为了实现西航到达东方的理想,他花了18年的时间,在欧洲各个王室中间往来奔走、呼吁。在此期间,他遭受过贫穷、绝望、耻笑、轻蔑、侮辱等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打通关系,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第一次西航率领的船员个个富于反抗精神,一旦遇到危险极易歇斯底里发作而又非常崇尚迷信,他用尽了各种手段才使他们就范,坚持航行到达大洋彼岸。

 哥伦布对于名利的争夺是毫不手软的。这充分表现在他与西班牙王室从始至终的讨价还价乃至后来的法律诉讼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关于第一个看见陆地的奖赏的归属。明明是“平塔”号上的一个船员最先看见了陆地,但是哥伦布后来把这一“发现权”和每年一万马拉维迪的奖金据为己有。

 哥伦布对于黄金的贪婪当然不完全是受他个人的品质所决定,而是代表着当时欧洲社会经济的一种普遍追求,但是这种贪婪却导致了他后来犯下的种种错误乃至罪行。

 扩张海外商业贸易是哥伦布西航的原动力。当时的西欧商品生产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一般交换手段——货币的需要剧增。在哥伦布之前,葡萄牙人十分热衷于非洲的黄金开发就是出于这种考虑。15世纪欧洲人发财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和亚洲贸易。欧洲在同东方贸易中入超很大,金属货币从欧洲诸国流向东方,这就更加深了欧洲贵重金属的匮乏。哥伦布在争取欧洲各国君主支持他的“印度”事业时,反复强调的是通过西航打开东方的门户,利用贸易换取他想象中那里的遍地黄金。他猜测在前往契丹和西潘古的途中会发现一些岛屿和陆地,也想借此尽量开拓西班牙国王的疆域。果然在刚一到达瓜那哈尼岛时,他下船伊使的第一件事就是:树立起西班牙王室的旗帜,宣布占领这个岛屿,并将其改名为圣萨尔瓦多。当他发现当地土著居民淳朴善良,对外来者友好和善,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人可供驱使,以至后来将他们作为奴隶买卖。这样就在美洲历史上开了一个恶劣的侵略先例:发现即占领,占领即征服。所谓“发现”从严格意义上讲也只是以欧洲人而言,并不是说美洲这片大陆上当时荒无人烟。无怪乎有的学者对哥伦布“发现”美洲一说提出异议;有的学者提出“两个大陆相遇”,“两个世界文明汇合”的说法。但这是两种什么样的文明呢?一方面是对财富的极度贪婪,西班牙人是冲着黄金来的;另一方面是私有财产观念极其淡薄,过着简朴的毫无商品意识的生活。美洲印第安人的不同部族和部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土地和一切生物的热爱,他们把大地看作为生命的母亲,土地、空气、水都为所有人所共用,没有一个印第安人把土地作为个人的财产,禁止别人使用,没有一个印第安人会出卖他的大地母亲。而西班牙人和欧洲人在观念上则与他们完全相反。这样两种全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是不难想象的。

 当哥伦布一行人刚刚到达时,土著人对他们表现的是善意,从各方面给了他们帮助。可是印第安人给予的越多,西班牙殖民者的“胃口”越大,以至永无止境。这就必然导致印第安人的厌恶和反抗。而西班牙殖民者则用暴力对待他们。两个世界文明汇合的结果仍然是“弱肉强食”。

 当哥伦布意识到在他发现的岛屿上黄金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多,而找到契丹、西潘古看来又遥遥无期时,他就十分积极地从事抓捕和贩卖印第安人的罪恶活动,想以此来弥补黄金的不足。他的这一做法甚至引起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反感和制止,国王们并非对印第安人有什么同情心。显然,他们是出于对殖民地“长治久安”的统治的考虑。印第安人被作为奴隶买卖的惨剧愈演愈烈。

 我们不怀疑哥伦布对宗教的虔诚。他西航的动机之一也是想把基督的教义传播到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去。但当他的这一想法和他想要取得尽可能多的黄金的目的相抵触时,他便完全背弃了基督教以仁爱待人的根本教义,露出了殖民主义者的本来面目。

 哥伦布是一个经历复杂、优缺点都很突出的外向型人物,对他应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历史的考查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评价。他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是具有开拓意识和科学精神的伟大航海家。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功绩不单是发现美洲这件事本身,而在他的“发现”带来的效果:促成了欧美两个大陆的文明的融合,促进了美洲社会历史的转折,充当了美洲社会变革的催生婆。他的过错是推行殖民政策给印第安人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据此全盘否定他也是不科学的。过分强调历史评判法则,只注意其历史进步性,而忽略道德标准,看不到其客观进步性是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就不能揭示出阶级对抗社会历史悲剧的原因。

 “功”不可没,“过”也不能不究,但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哥伦布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这种争议还将继续下去。下面的两种评议反映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意见的分歧:

 “世界历史上仅次于基督诞生和逝世的最伟大的事件。”(弗郎西斯科·洛佩斯·德·戈马拉——西班牙历史传记作家,1552)“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了欧洲海盗行径、残暴、奴隶买卖、屠杀、疾病、征服和种族文化灭绝的先河。”(美国图书馆联合会,1990)18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纪念日是第一次非宗教性质的世界节日。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自由的先驱”。罗马教廷则强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传播罗马天主教的重要性。“在1892年,不管各地的纪念活动有何差别,被称颂的人毕竟是哥伦布①”。而当1992年500周年纪念日到来时,对哥伦布的评价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下面的两篇针锋相对的短文是就该不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而发表的。

 ① “‘纪念两个世界文明汇合’学术讨论会简况”,李远明,《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2月版,第55~57页。

 迈克·伯林内克斯在1991年12月30日《洛杉矶时报》上写道:

 “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因为几千年来就有人生活在这里,这个观点从政治上说是正确的。更为糟糕的是断言哥伦布的主要遗产是死亡和毁灭……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吗?是的,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如此。这并不意味人类的眼光在1492年以前没有投向美洲。它意味着:哥伦布使美洲为文明世界所注意——也就是为西欧文明所注意。当时的西欧正迈入一个伟大创造、科学成就和哲学勃兴的时代。而最终的结果是美国的诞生……

 1492年以前,现今的美国罕有人烟,没有被利用,更没有被开发。居民主要是游牧狩猎者和采集者,日复一日食不果腹。几千年中没有变革,没有增长,没有车轮,没有文字,谈不上农耕,定居点稀少,但流血的战争却永无休止。除极少数例外,生活艰难困苦,生命短促。

 受到诬蔑的西方文化无论造成了什么样的问题,也带来了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利益。没有这些利益,今日的大多数印第安人会遭受贫穷的煎熬甚至没能生存下去。

 应当赞扬哥伦布,这样做也就是赞扬西方文明。但是批评家们不愿意赞扬他,这是他们反对将哥伦布作为美洲发现者进行纪念的真正原因。批评家们的真正目的是诋毁西方文明的价值,颂扬体现美洲印第安人部落文化中的原始主义、神秘主义和集体主义。他们抨击西方的光荣为‘欧洲中心主义’。他们声言,我们应当用将一切文化看作在道德上是平等的多元化主义代替对西方文化的尊重。而事实上,他们并不是……

 隐藏在反哥伦布的这一伙人的政治集体主义背后的是一种对人性的种族主义观点。他们声言一个人的认同首先是种族的:如果有人认为他的祖先是好人,那么这个人就会认为他自己也是好人;如果有人认为他的祖先是不好,那么他就会自惭形秽。但是这一套是不成立的。一个人的祖先的成败与他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毫无关系。”

 整篇文字充满了对所谓“西方文明”的狂热的不加分析的赞颂,带有浓厚的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味道。

 另一位作者汉斯·科宁在1991年8月14日《纽约时报》上写道:

 “令人痛苦的事实是,对印第安人来说,第一次相遇很快就成了最后的相遇。加勒比的印第安人在两代人的时期内就被西班牙发现者消灭殆尽。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改宗天主教,而这据说就是那些航行的原动力。他们一次就被绞死13人,据西班牙的原始文件说这样做是“为了向耶稣基督和他的12门徒致敬。”

 当他们不能按季度交纳分配的金砂定额时,他们的双手被砍掉。他们的酋长被架到绿色的树枝燃起的火堆上炙烤。他们痛苦的呼喊使西班牙人睡不着觉,于是他们的舌头被插进木条。在第一次登陆后十年,饱受痛苦的幸存的土著人开始吞咽毒草以自戕。

 是的,克里斯多弗·哥伦布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航行到美洲的欧洲人。但是哥伦布在流血的历史上掀起了一次次空前的贪婪、残酷、奴役和屠杀的暴行。他组织了对美洲土著人的种族灭绝。事无巨细,他都表现出极度的卑鄙、残酷和贪婪。

 我在这里不是要发表过激的言论。以上所述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你们能在哥伦布的儿子的日记中,在一位当时西班牙主教和历史学家巴托洛缪·德·拉斯·卡萨斯的著作中,在大量的其他文献中找到许多这样的记述。

 放弃国家珍贵的传统信仰可能是一件憾事。但是我们再也不能怀着良好的信仰纪念这个人和这件事了。我们应当睁大眼睛看我们的过去。

 显然,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对哥伦布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