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世界名人传记(64部)

甘地

第一章 童年多事

 引 言

 按照公认的评价,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1869—1948),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他是一位神奇的人物,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伟大诗人泰戈尔赠送给他“圣雄”的桂冠,被印度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所接受,这种称呼甚至被虚化成为对他敬仰崇尊的标志。

 他的一生,坎坷不迭,磨难不休。13岁结婚,这是印度古老风俗强加给他的“痛苦经历”,后来他又按照印度教规疯狂地强调禁欲,垂暮之年,还要与一名18岁的妙龄少女同床共枕,以考验自己的信念和培养少女的抗邪能力。他入狱十多次,常以乐观的态度宣称坐牢是一种难得的闲静。他先后十多次绝食,先是作为斗争的需要,后来则变成“自洁的措施”,逼得自己一次又一次走到生命的绝境。晚年赤裸上身,独自行走,孤独地游说印度大地,险象环生。他自幼坚持素食,一直到老,哪怕生命垂危,也不肯更改初衷。

 他认为,这是虔诚的印度教徒道德自修的需要。

 他不屈不挠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的思想旗帜是他的非暴力主张。他运用这一旗帜多次组织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使无数教徒投入他的麾下。非暴力主张,在唤醒沉睡麻木已久的民众抗争意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中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是,这面旗帜,由于浸透着明显的虚玄色彩,往往又把他自己投置到空幻、迂腐可怜,甚至荒谬的境地。因此,他领导的斗争,不可能成为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惟一形式,印度的独立也绝非他组织斗争的性一结果。更可悲的是,这位执着的非暴力领袖,偏偏又为血腥的暴力所杀。

 他的历史光辉,着重体现于他非凡的人格力量和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

 他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利益始终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并置生死于度外为之奋斗,从不知屈从于邪恶势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钢铁意志历久不衰。历史铸造了他的巨大魅力,使他成为呼风唤雨的“神”。正是这一点,他赢得了印度人民的尊敬。

 但是在甘地身上又沉浮出许多复杂多变的寻求。他的心灵,有时透明透亮,留出阔大的空间,有时又混浊不清,或者闭锁得一丝未存。他的追求,有时是直进选择,有时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他拼死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却又“对于不列颠的忠心的驱使”,而不忘效忠“英王”;他梦寐以求地苦挣印度独立,一旦独立到来,却又躲在偏僻的山村里摇着自己心爱、破旧的纺车纺纱织布,不肯与世人见面,共享普天同庆的欢喜。尤其是晚年,他的固执常常弄得他的追随者不知所措,一些信徒慢慢动摇了对他的追随,以致酿成他的同胞干脆对准他那枯瘦的胸膛扣动了枪机的惨剧。

 他的传奇经历实际上就是一部书。

 他的名字叫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文明古国的印度,随着旁遮普的被吞并从而宣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花费几乎一百年来征服印度的计划宣告完成。那是1849年3月。

 20年后,也就是1869年10月2日,甘地在印度西海岸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城即苏达玛普里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呱呱坠地。

 这孩子虽然来到人世间与别人没有丝毫不同,连哭声都不见得比别人洪亮,但是,他的福气相对于千万穷苦孩子来说,还算是不错的。

 甘地的家族属于班尼亚种姓①,早先的祖辈以种田或从事零售商业为生。甘地的祖父乌昙昌德·甘地曾做过班达的土邦首领,当时称之为“帝万”。在任期内,他以忠于职守和才华横溢构成他的人格力量,在当地不仅具有权威,而且享有盛名是很不奇怪的事情。在波尔班达,甘地家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① 班尼亚种姓:是印度教徒第三个大种姓吠舍的一支。

 甘地的父亲有六位异母兄弟。卡巴·甘地就是父亲的名字,他排行第五。

 排行第六的是杜尔希达斯·甘地。他们两兄弟都曾在当地先后担任过首领。

 父亲卡巴·甘地有过四次婚姻,子女成群,养有三女三男。未来的圣雄甘地就是这六个孩子中最小的。

 甘地的父亲是一位豪侠之士,胸怀大度、一身正气、乐于助人、热爱宗教,同时又能廉洁奉公。他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文化不高,但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勇敢的大气性格,使他显得精明强悍。甘地后来评价他父亲时说:

 “他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最繁琐的问题,管理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卡巴·甘地对本邦的事业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人所共知。而且虽然身为首领,却因为他不谋私利的品质决定了他没有为自己集敛财产,家庭产业并不阔绰。

 甘地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慈祥的普通妇女。用甘地的话说,母亲给人突出的印象是她的圣洁。她视宗教如生命,每日必做祷告。而且,她经常按照教规训言以禁食奉行誓愿。

 有一回大概是雨季太长,人们渴望阳光。母亲许愿不见太阳不进食。天公不作美整天阴雨绵绵,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千呼万呼就是不出来,好像是有意要为这位可怜的母亲安排一场生死考验。然而她的坚强意志是惊人的,一连数天她都始终控制自己不进食物。儿女们都为母亲担心,常常站在屋檐下盼着太阳挂在天空。如果偶然一见太阳露脸,他们便欣喜若狂地奔进屋里告诉母亲。但是母亲不大轻信孩子们的话,非要放下手中活计,跑到屋外亲自来看一看。而这时恰恰太阳又神秘地钻进云层之中,她便以宽宏的胸怀安慰孩子们说:“不要紧,上帝不叫我今天吃饭!”

 甘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长大。

 7岁那年,甘地随父亲从波尔班达移居到拉奇科特。父亲在王府里当上法官。甘地就在那里开始了学生生涯。

 甘地从小记忆力差,智力平平,只有诚实使他显得与众不同。他自己后来回忆说他那时大概还有些迟钝。在他的身上并没有出现神童的奇迹和圣人的先兆。

 有一回,有一名叫齐尔斯先生的督学到学校视察,要学生们默写五个单词,以考察该校教学质量,其实都很简单,可是甘地却把其中一个“锅”字拼写错了。当时老师皱着眉头,使劲用脚尖踢他,示意他看看旁边学生的写法。甘地却不知其意,甚至以为老师提醒他不准左顾右盼、企图舞弊。结果,除甘地之外的学生都是满分,只有甘地一人没有为学校和老师争光。老师狠狠地批评了这个有点“愚蠢”的学生。

 课外生活平淡无味,甘地对课外读物逐渐地产生兴趣。有一次他父亲买了有关斯罗梵纳孝顺双亲的一个剧本。他读得津津有味。斯罗梵纳用带子背着双目失明的父母去朝圣的情节,给甘地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心里暗暗地告诫自己:“这就是你应该效法的榜样!”还有一回,他到剧院观看一场戏剧演出,过后,他老是想着这件事,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做人不能像剧中主人公那样诚实,那样服从真理?”

 甘地13岁那年,还是中学一年级学生,在他的人生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情,用他后来的话说,是“荒唐的早婚”。

 印度教盛行早婚,经常是婴儿时订婚,9到10岁结婚,而且《摩奴法典》描述的理想婚姻是男人要比女人大许多。“当一个男人达到成家年龄时,如果他有30岁,他就应娶一个他喜欢的12岁的姑娘;一个24岁男子可娶一个8岁的女孩为妻。”丈夫死后年轻漂亮的寡妇要随他而死。这才是美满的婚姻。甘地同样免不了这个童婚的悲哀。所幸的是他与他那童婚的妻子同龄。

 印度教徒结婚十分繁琐。为了一场婚姻,男女双方父母往往被弄得倾家荡产。购置衣饰、备办酒席,一般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光,有脸面的人家还要为酒席的花样、档次相互攀比。那时甘地的父亲和叔叔年岁都比较大了,都想在有生之年,为尚未成亲的比甘地大三岁的二哥、大一岁的堂哥以及甘地操办好这件儿女的终身大事。考虑到经济上也合算,长辈的精力又有限,于是决定三人一起结婚,省事省钱,也可造成恢宏的气氛。

 童婚妻子名叫嘉斯杜白。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秉性纯朴而善良,文静而勤劳。什么事情都肯学,就是对学习文化没有兴趣,一直到老,也无太多进步,仍认字不多,信不会写、报纸读不通。两个连结婚都不知是什么的孩子突然被命运之神拉到了一起,提前走上了成年人的生活道路。甘地起先面对这个陌生的女孩子,很不自在,可是没有过多久,他便做了丈夫应该做的事,并像其他所有丈夫必须向妻子行使权威一样,他对嘉斯杜白提出了许多限制条件,监视她的行动,非经他允许,不能随意动弹。妻子在家受到丈夫管理和保护,只能呆在家中,这是法典有约。法典规定,小姑娘、青年妇女、老年妇女,虽在自己家里,决不应随己意处理事情;妇女少年时应从父,青年时从夫,夫死从子,无子从丈夫的近亲族,没有这些亲族从国王,妇女始终不应该随意自主;妇女决不要寻求脱离父亲、丈夫和儿子;因为脱离他们,她要使两家都被人轻视;因欲生子而与丈夫结合,幸福完备,值得尊重,为家庭带来光荣的妇女,简直是一个幸运女神。尽管嘉斯杜白目不识丁,又是虔诚的教徒,可是追求自由的欲望非常强烈,她感到越是被限制,就越发要自由行动。后来,童婚夫妻常有摩擦。随着爱情的逐渐加深,两人之间在婚姻开始阶段的不愉快很快烟消云散,双双海誓山盟,百般缱绻,甘地的限制不攻自破。好在印度教社会虽然有童婚的残酷恶习,但是同时又有另外一种风俗,把无数处在童婚灾难中的少男少女拯救出来。这个风俗就是童女子的娘家总要让女儿大半时间住在娘家,不能让童婚夫妇终年累月不懂事地纠缠。嘉斯杜白的娘家也不例外。据甘地后来回忆说,他们结婚头六年,两人在一起生活总共不过三年时间。这对甘地来说,的确是一种搭救。

 为了这桩婚姻,甘地的父亲险些丧命。他要从拉奇科特赶回波尔班达参加婚礼,路程120英里,坐马车要用六天,可是父亲只用三天赶路,结果,马车翻了,父亲受了重伤。在父亲的坚持下,婚礼照常举行,父亲在伤痛中看着孩子结婚,心里同样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婚礼赞美歌唱的是尼斯雄纳歌,歌曰:“绝欲而不随心,终难持之有素。”后来无论什么时候,甘地只要唱起这支歌,或者听到别人唱这支歌,就想起父亲的伤痛,内心里就感到惭愧。

 甘地因结婚成绩滑坡,休学一年,一年之后继续就读,学校当局为了弥补他的损失,让他跳了一班。但是这时的课程大部分是用英语讲授,甘地常常感到头痛,完全是对牛弹琴。几何是一门新的功课,本来吃力,加上用英语讲授,困难重重。学习梵文需要死记硬背,甘地也是力不从心。有一次,他想逃避梵文课,跑去听波斯文课去了,梵文老师很难过,便劝他道:难道你忘了你是毗湿奴①信徒父亲的儿子吗?为什么连自己的宗教文字都不学呢?如果学习有困难,就来找我嘛!

 印度教信徒们的生活有着严格的纪律性,他们禁食肉类、咖啡和美酒,抽烟也不允许。破戒者则有辱神灵,被视为罪过。他们追求的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纯真。中学阶段,拉奇科特涌现着一阵阵改革新潮。自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以来,虽然人民的反抗接连不断,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从未停止,但是,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当时一些印度知识分子开始从饮食着手思索一些问题,在新潮跃动的深处,可以感觉出印度新的生命活力。受改革思想的影响,甘地他们所在的中学许多教员打破了教规的限制,背地里染指酒肉。他们认为:

 “我们是一个孱弱的民族,因为我们不吃肉。英国人能够统治我们,就因为他们吃肉。”与此同时在同学们中间也开始流传着古遮拉特诗人纳玛德的一首打油诗。

 诗云:

 英人雄赳赳,

 印人何其小;

 肉食者治人,

 身躯六呎高。

 素食主义家庭出身的甘地胆小怕事,怕鬼怕蛇,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在朋友多次鼓动下,加上受到时代的冲击,他渐渐相信了吃肉的好处,以为吃肉能使自己身强力壮,胆识过人;以为全印度人都改为肉食,便可将英国人打倒,便可使印度获得自由。于是他与朋友一起,背着父母来到了偏僻的地方,生平第一次偷偷吃了山羊肉。第一次尝试,他对食肉并无多少好感,相反他感到膻气冲鼻,味同嚼蜡,连自己带来的面包也变得味怪难咽。他随便吃了一点就默默地走开了。这一天晚上,世袭的感情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做了一连串的噩梦,总感到山羊在他的肚子里苦苦地哀叫。

 严重的心理障碍把这孩子弄得心神不宁。后来他想,吃肉不是图饥腹之欲,而是一种责任,便也又泰然起来。从此他与朋友不再提心吊胆地躲在河边树丛吃肉,而是大大方方地出入宾馆饭店,以一种正常的心态享用荤宴。

 这个时候,山羊肉味道也变得鲜美好吃起来,山羊也不再在肚子里叫唤。

 但是长期这样地吃喝,凭他的家庭实力开销不起。甘地想到吃肉虽然是必要的,在国内进行饮食改革,也是必要的,可是欺骗父母、向父母撒谎比不吃肉更坏。因此他决定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不能再吃肉了,无论如何要克制自己。

 食肉大概的确是万恶之源。在食肉这段日子里,甘地在朋友的纵容下,曾经产生寻花问柳的邪念,行为不检点起来。甘地被朋友拉到一烟花场所,当他坐在妓女床上时,双手紧紧夹在自己的两腿之间,不知所措,脸色铁青。

 妓女看到他浑身发抖,完全构成一幅偷鸡摸狗的罪犯图画,认为有辱她的人格,便很不客气地将他羞辱了一顿,使得甘地无地自容,落荒而逃。这个时期,他还养成抽烟的习惯,无钱买烟,就捡烟头,烟头捡不到,就借钱买烟。

 烟瘾发作,甚至只得去偷佣人的零用钱去买烟,有一次还悄悄地从哥哥的手镯上刮下一块金子变卖后买烟来抽。抽起烟来腾云驾雾,好不快活。

 幸好甘地及时地收敛起来,醒悟过来。他说:“感谢上帝的慈悲!”他毫无保留地将全部错误报告了父亲,并作了深刻的忏悔和检查。他原以为年迈多病一直卧床不起的父亲会严厉训斥甚至会打他半死,谁知父亲读完儿子的忏悔书后,老泪纵横,闭上双眼,沉思良久,一语不发,然后用迟缓的动作将纸条撕毁了。

 甘地后来曾经这样写道:“那些出于慈爱的珍珠般的眼泪,涤净我的心怀,并且洗掉了我的罪恶。只有经历过这种爱的人,才能体会什么叫做父爱。

 正如圣经所说—— 只有受过爱之箭伤的人,才晓得爱的力量。 对于我,这是 ‘非暴力’的一堂实物课。当时我以为这不过是一种一般 意义的爱,今天我才懂得这是纯粹的 ‘非暴力’。当这种‘非暴力’包括一 切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起了变化。它的力量是无限的。

 “这种至高无上的饶恕,对我父亲来说,并不是生性如此的。我以为他一定会生气,斥责,并且自击其额。然而他却是那么异常的平静,我相信这是因为我坦白的悔过的缘故。坦白悔过,加上永不再犯的诺言,如果在一个有权利接受的人的眼前陈述,实在是一种纯洁的忏悔。我知道我的悔过使父亲感到我是绝对安全的,也使他对于我增加了无限的慈爱。”

 这在甘地将近80年的素食生活中,仅仅是一段小小插曲。

 1885年,甘地长到16岁。这一年父亲病情加重。能请的医生都请了,能请的术士也请了,他们所有的药方、药膏和其他绝招都用过了,还是不管用。后来请来了一名英国外科医生,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动手术,但是家庭医生持反对态度,他认为这么大的年纪,承受不了这种手术。家庭医生的意见被采纳。身患瘘病的父亲的身体只能是一天天坏下去。

 甘地经常在父亲身边服侍父亲,晚上还总是坚持为父亲按摩。追悔莫及的事情终于发生。那晚11点许,甘地的叔叔来替甘地服侍病人。甘地便十分乐意地把病人交给了叔叔而来到妻子的身边,推醒妻子从事爱欢。可是仅仅只有不到10分钟的功夫,佣人便匆匆赶来叩响了甘地的房门,告诉他他的父亲已经与世长辞了。甘地闻言,夺门而出,冲向父亲的房间。他感到五雷轰顶,又悲痛又惭愧,自己没有在父亲弥留之际,尽最后一份孝心,而恰在这时却与妻子缠绵温存。他认为这是他终身难以原谅的错误,是他跳到印度洋也难洗清的历史污点。之所以导致这样的后果完全是上帝的惩罚,上帝对他纵情恣欲的惩罚。在这之后,他的儿子出生不到三四天便夭折。看来上帝是不肯轻易原谅他、宽恕他的。

 这种经历,对尚未成年的甘地以重大打击,它像一颗毒钉深深地镶进了他的灵魂。甘地后来一再谴责性爱生活,认为它与人类道德进步不一致,并以视死如归的姿态奉行禁欲,可以从这里找到他的动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