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世界名人传记(64部)

凡尔纳

第一章 祖籍考略

 引言①

 19世纪70年代,有一个精明的美国记者,远涉重洋,从美国专程来法国采访当时名扬海外的作家儒勒·凡尔纳。记者遍访巴黎、亚眠、南特,风尘仆仆,接触过三教九流的读者,搜集有关凡尔纳的各方面资料。最后,他泄气了:“儒勒·凡尔纳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凡尔纳这个人?”

 记者面对他的记录,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不知如何处置是好。因为受访者提供的事实,彼此相左,矛盾百出。

 “儒勒·凡尔纳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他遨游过欧洲、亚洲、非洲、两个美洲以及南极和北极,目前正在大洋洲某一个群岛旅行。作家在他的小说里面,只描写他亲身经历过的和亲眼观察过的事物,从来不胡编乱写。”一位接受采访的读者这样向记者证实说。

 “儒勒·凡尔纳向来不出家门。他一直住在外省某一偏僻的城市,成天闭门造车,编写各式各样的探险故事。他出版的书,内容全部都是从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的著作中抄袭来的。”第二位被采访者如是反驳说。

 “儒勒·凡尔纳根本不是法国人。他是犹太人,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普罗茨克城。他的本名叫尤里·奥里舍维奇,意思是赤杨,古法国叫凡尔纳。他为了攀龙附凤,与波兰公主克里扎夫斯卡结亲,到罗马后叛教,改信天主教。他以前默默无闻,自从当了大仲马的文学秘书,才声誉鹊起,平步青云,成了名作家。其实,《三个火枪手》和《基度山伯爵》的真正作者,就是这个儒勒·凡尔纳。”第三位受访者又这样说。

 “你说谁?儒勒·凡尔纳?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儒勒·凡尔纳是个笔名,整个地理学会的成员用儒勒·凡尔纳这个笔名发表作品。”第四位接受采访的读者一本正经地宣称。

 “儒勒·凡尔纳嘛,确有其人,可是前几年已经去世了。他是一位英国船长,一条真正的老海狼,圣·米歇号战舰舰长。他是个勇敢的船长,闯大洋,走两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几本不错的小说,由一个叫埃歇尔的精明出版商出版。后者至今仍用儒勒·凡尔纳这个深孚众望的名字,每年出版两卷书,听说出版商发了大财,赚了不少钱。”第五位被采访者向记者吐露这样一个秘密。

 “儒勒·凡尔纳?是的,听说是由几个穷困潦倒的三流文人共用的笔名。他们四处收集资料,回来大家侃题,编写稀奇古怪的故事,混口饭吃。嘿,歪打正着,还出了名。”第六个受访者以不屑的口吻这样说。

 ……

 儒勒·凡尔纳生前以及他谢世之后,直到1928年(正是他诞生100周年,也许是一种巧合),这一类趣闻轶事,已广为流传,致使读者无从了解他的庐山真面目。然而,儒勒·凡尔纳生前,对此既不愤慨,也不辟谣,以正视听,只是一笑了之。作家是一位谦逊的人,也许是位谨慎内向的人,他从来不谈论自己,更不炫耀自己。大概平生只有一次,他指着工作室墙壁上的世界地图,诙谐地对他一位朋友说:

 “我满足于看地图、查资料。我踩着我的小说主人公的脚印走,与他同呼吸、共命运,忧喜与共。我从不进行真正的探险,只在幻想中漫游世界。”

 ①“引言”是借用俄国的西欧文学史专家K.安德列耶夫的文学,稍加整理而成。

 “怎么?这么说您一次也没有周游过世界么?”

 “没有,从来没有。”

 “您从来没有见过吃人生番么?”

 “看您说的,我怕他们把我吃掉呢!”

 于是,一种传说渐渐地在同时代人的头脑中扎根,即作家只从书本上研究世界诸国,只在幻想中作种种不平凡的旅行。

 1905年,在儒勒·凡尔纳作古不久,有些急功近利的作者,迫不及待地利用这类传闻稗史编写这位大作家的生平史。

 当然,也不全怪罪这些性急的传记作者。这类传说如果不是如此活龙活现,有鼻有眼,真假难辨,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也不会流传下来,以致传记作者们轻信上当。

 儒勒·凡尔纳仙逝已有90个春秋,他的生平生活的事实细节多半已被人忘却,在后代人心目中,许多神话取代了事实。因而,各个国家为儒勒·凡尔纳作传的作者,在他的书中刻画了面貌各异的面孔,但他们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儒勒·凡尔纳!

 每个国家的传记作者都以他的特有方式认识这位著名作家,从各种资料和传说中选择他们认为更符合真实的内容,这样就出现了民族差异。于是就有了:

 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举止轻佻、性格乖僻的诙谐家;

 德国的儒勒·凡尔纳——诚挚认真但平凡肤浅的科普作家;

 意大利的儒勒·凡尔纳——机敏聪慧、神秘莫测的小说家;

 俄国的儒勒·凡尔纳——谦和宽厚、严谨踏实的幻想家;

 美国的儒勒·凡尔纳——精力过人、不知疲倦的实干家;

 只有英国人,翻译出版了不少凡尔纳的书,不知何故,迟迟不做评论和编写传记,直到20世纪中叶才有了一位英国的儒勒·凡尔纳——一位严肃认真又不缺少幽默感,不乏绅士风度又有点怪癖的科学幻想家。

 那么,中国的儒勒·凡尔纳又将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呢?

 儒勒·凡尔纳作古近一个世纪,他的第一部成功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发表已近一个半世纪,这位伟大作家,虽经百年,其出色作品仍经久不衰,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和他的科学预见,影响乃至决定一代又一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据悉,《气球上的五星期》改变了当时一位傲慢的法国大使对非洲的看法,从而为法国进入非洲扫除了认识障碍,使法国成为非洲大片土地的宗主国。俄国天才的宇宙飞行理论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种种航天方案、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在宇宙航行研究上的创新之举,均脱胎于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俄国杰出的矿物学家阿布拉莫夫,自称读了凡尔纳的小说,才选择岩石学研究并获得世界性声誉。数以百计的发明家、科学家、地理学家、旅行家,视儒勒·凡尔纳为引路人,称他决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奉他为自身生活的楷模。

 这里讲祖籍,并非仅仅为介绍儒勒·凡尔纳老先生的家族史,而且主要针对1875年有人对他的国籍和出身提出的质疑。此后沸沸扬扬,闹了几十年,不仅法国报刊,其他诸如意大利、波兰、俄国等国刊物,均多次反复提出同一问题。直到1928年,由罗马神甫出示档案资料,证实这是一桩张冠李戴的笑话,这场闹剧才得以落幕。同时,我们简要地追溯作家的父系和母系的先祖以及他贴身亲人的情况,对于了解他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的形成,也会有所裨益。

 据作家的幼孙让·儒勒·凡尔纳考证,从词源上说Verne(赤杨)源于Verniun河,而该词来自克尔特语这个古老的语种。因此,姓“凡尔纳”的法国人的远祖,都是克尔特人,即首先到达大西洋岸边的高卢①人。据他说,凡尔纳姓是高卢的望族,人数众多,他遇到不少同姓氏的人,一旦寻根,都是在布列塔尼的博约莱斯地区。据证实,路易十五②时代,凡尔纳家族一个成员来到巴黎,他的名字叫弗勒里·凡尔纳,即儒勒·凡尔纳的曾祖父。

 ①高卢,古代区划,包括当今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的一部分以及意大利北部。

 ②路易十五(1715—1775)法国国王,1743年亲政。

 弗勒里·凡尔纳娶蒂西埃为妻,生一子取名安托万·凡尔纳。安托万·凡尔纳任“公证顾问之职的议会律师,巴黎审理间接税案件的法国最高法院的书记”。安托万·凡尔纳的儿子加布里埃尔·凡尔纳被任命为“普罗万省的代理推事”,共和3年雾月③娶了马尔泰—阿代拉·德·普雷沃为妻。

 ③雾月,法国共和历法,从1792年9月22日算起,共和雾月为1794年10月22日至11月20日。

 加布里埃尔·凡尔纳于1846年逝世,享年81岁,留下四个子女,即马蒂—安托瓦尔特、奥古斯蒂娜—阿利梅、皮埃尔—加布里埃尔和阿尔芳斯妮—罗萨莉。马蒂嫁给保尔·加塞,他是巴黎的历史和文学教授。他们生一子,叫亨利·加塞,即儒勒·凡尔纳的表兄,是一名数学教授。儒勒的其他二位姑姑,终身未嫁。

 皮埃尔·凡尔纳,即儒勒·凡尔纳的生父,1798年3月5日生于普罗万省,后来到巴黎攻读法律,住在他祖父安托万·凡尔纳家。1825年,皮埃尔在巴黎正式登记,取得律师资格。1826年由在南特任海军军需官的堂叔亚历山大·凡尔纳推荐,到南特接任律师和诉讼代理人之职。律师事务所在让·巴尔特河滨街2号。不久,皮埃尔爱上一位南特姑娘,即住在维多岛上的会计主任让—伊萨克—奥古拉丁·阿洛特·德—拉·菲伊和索菲—阿代拉伊德—玛丽·米利安娜·拉佩里埃尔夫妇的闺秀。律师求婚大获成功,婚礼于1827年2月19日举行。是年皮埃尔28岁,索菲26岁(1800年11月25日生)。

 母系家族可以远溯到1462年。那一年,苏格兰人阿洛特随路易十一的苏格兰卫队进驻法国,为国王效忠。后来,由于功勋卓著,国王授以爵位,成为贵族。以后,秉续后代,逐步成为望族,其中一支为南特富豪。儒勒生母索菲的祖父乔治·德·拉·菲伊是一位将军;父亲让—奥古拉丁的膝下有四位千金,即利兹、帕尔米尔、卡罗琳和索菲。

 凡尔纳家族信仰天主教,本来比较保守,加上可称得上律师、诉讼代理人和法院书记的世家,因而保守、古板、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倒可以说是家族的传统。同时又由于职业习惯,又养成严肃认真、慎审和准确的作风,以及培养成坚忍不拔和公正不阿的性格。

 母系家族具有苏格兰人那种豪放,不安现状以及反抗英国的不平等待遇,争取自主意识,后来定居法国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后代对异国他乡憧憬和向往、以海洋为生的人们特有的倔强、固执、任性、敏捷、机智和执着品格。

 父系和母系,特别是父亲和母亲的这种各不相同的甚至有些相悖的品格,不能不在即将要出生的伟大的科学幻想小说家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痕迹。儒勒·凡尔纳的父亲和母亲:皮埃尔·凡尔纳和索菲·菲伊结婚之后,便寄居岳父家。

 1828年2月8日,在南特城的维多岛上奥利维埃·德·克利松街4号宅邸,未来的伟大幻想家、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者、小说家和剧作家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诞生了。如今,此宅高悬刻着“小说家、发现现代事物的先驱”铜匾,向人们招手,这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出生地。

 律师职业在凡尔纳家族已三代相传,夸张一点说律师在凡尔纳家族是世袭的。从儒勒·凡尔纳出生之日起,其父皮埃尔·凡尔纳对其子尤其是长子必然承袭他的职业做律师一事,没有任何怀疑和动摇。按照父亲的设计,儒勒要在南特读小学、上中学,然后在父亲的律师事务所见习,再去巴黎学法律并取得律师资格。因此,当儒勒蹒跚学步的时候,就经常带他到设在让·巴特尔街的律师事务所去,以便影响、熏陶他。皮埃尔·凡尔纳先生保留下来的信札中,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反复说教,都集中在做律师这一职业之上。直到晚年,儿子作为小说家业已闻名于世,父亲始终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律师职业是最体面的职业。

 1875年,儒勒·凡尔纳收到一位叫奥里舍维奇的先生从波兰发来的信。这位先生与儒勒·凡尔纳称兄道弟,并说未能谋面已达三十有六载,甚为想念等等。儒勒·凡尔纳视之为笑话,一笑置之,未予理睬。不久,此人又来函一纸,并附有波兰某报记者的证实材料:

 “先生,有关您的一切我全了解。您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出生在普罗茨克城。您的本名奥里舍维奇,意思是赤杨。您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法国名字——凡尔纳(Verne),这是一个古老的法文单词,意思也是赤杨。您为了和波兰公主克里扎夫斯卡结婚,于1861年在罗马的耶稣面前公开放弃了希伯来教,改变信仰。在您接受塞曼科主教大人的教理宣讲之后,波兰一个复古教派的教会神甫承认了您的叛教誓言。因为您跟克里扎夫斯卡公主的婚约被解除,梵蒂冈在法国政府内政部为您安排了一个职位。您完全法国化了,并且成了大作家。您总是小心谨慎地隐瞒着您的真实身份。”①

 ①详见让·儒勒·凡尔纳《凡尔纳传》,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年19—30页。

 儒勒·凡尔纳读罢,大吃一惊。出于恶作剧,他纠正这位记者的几种说法,指出那位公主不叫克里扎夫斯卡,而叫克拉肖维奇,曾与他私奔,后来两个人吵了架,她在莱蒙湖②投水自杀了,并嘱咐记者要严守秘密。结果,弄巧成拙,不久这个玩笑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这个“故事”又让记者风光一番,在报纸上刊登出来,此后25年间,众多报纸多次转载。儒勒·凡尔纳逝世之后,有一个叫斯莫利科夫斯基的波兰神甫写了一篇关于儒勒·凡尔纳是波兰犹太人的文章,刊在一家报纸上。彼得堡《公民报》也肯定了此种说法。同年,法国《闪电报》著文予以驳斥,但并未消除影响。1924年,《激进报》发表了南特教区和普罗万教区的教会记事摘录,也无济于事。次年,巴黎报纸仍提出疑问。

 ②在瑞士的苏黎世城。

 直到1928年,儒勒·凡尔纳诞生百年之际,这个荒谬的故事又绘声绘色地刊登在《意大利日报》上(1928年4月10日和4月14日)。意大利有一位叫埃尔蒙多·马居西教授着手调查此原委。有一位叫皮埃尔·塞曼科的神父提供一份有力的根据。塞曼科神父是波兰人,与波兰教友保持着广泛联系。其中有一名叫奥利舍维奇的男子,放弃了希伯来教,到法国侨居,取名朱利安·德·凡尔纳。1905年首先发难证明儒勒·凡尔纳确实是波兰犹太人的那位波兰神甫,自知理亏,张冠李戴,1928年公开承认意大利的马居西教授的调查属实。从此,有关儒勒·凡尔纳出身的谣言沸沸扬扬达半个世纪之久才不攻自破,烟消云散。①

 ①详见彼得·科斯特写《凡尔纳传》,徐中元等译,漓江出版社,1982年,155—158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