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是为阿尔人制造的
阿尔是法国最南端罗讷河畔的一个小城镇。雪一直下着,下了火车以后,积雪深到膝盖,影响了温森特徒步行走观赏雪景。马车即使在更深的雪地里也仍然拉客。
马车上搭了一个小遮雨篷,车夫的身子挡在篷口,温森特坐在后面。雪一下子把车夫染成一个雪人,但他对这种情况似乎习以为常,他哈哈地笑着,甩着响鞭,显得很豪迈。他向温森特介绍着沿途经过的村庄,每讲一句,用一个“嗬”字开头。
拉车的褐色老马显得坚忍不拔,它的鼻孔里喷出浓浓的热气。温森特觉得它像波里纳日的矿工一样辛苦,一样凭劳动挣得食物。人和动物本来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惟一的区别就是人能够明白自己是因为穷才受苦,而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这个问题。
木轮转动的吱吱声和它所压迫着积雪发出的疲软的滋滋声一唱一和,在寂静的雪野里传播。
在到达阿尔之前,温森特看到了一个由巨大的黄色岩石组成的村子,看上去庄严而且气势雄伟。村子旁边有一排排小树,橄榄绿色的树叶与雪景相映成趣。村前是一马平川,种着一溜一溜的葡萄树,树根下露出一小圈没有被雪覆盖的红色土地。放眼望过去,雪中的风景,极白,天空像白雪一样亮丽,融化了天与地的分界线。温森特很激动,这正像日本画家所画的冬景。
有一种更奇特的景象使温森特为之倾倒:野地里零星开着一些杏花,与大雪斗艳。
马车经过一座小吊桥的时候,车夫告诉他,远处山脚下的镇子就是阿尔城。温森特跳下地来,伏在吊桥的栏杆上朝下看,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进河中,迅速融化,河水湛蓝湛蓝,缓缓流去。看得久了,桥下的水就成了静止的,而桥身载着他往后游去,游去。
温森特沉浸在无与伦比的亢奋之中,他想,雪化以后,他就立即来画杏花和阿尔的小吊桥。
遗憾的是冬天里见不到他梦想的太阳。
那匹褐色老马并不满意在雪地里久留,它尥着蹄子,纵声嘶鸣。车夫吸抽着鼻子,双手拢着马鞭,惬意地望望天,望望温森特,那样子倒是留恋这份景象。
温森特跨上马车的时候,车夫说:“嗬!要不是马忍不住了,先生,您愿意呆多久就呆多久,在阿尔我们都盼着雪天呢。”
温森特对这个车夫很有好感,热情大方朴实,他为车夫能喜欢阿尔美丽的景致而高兴。所以他说:“阿尔确实是个好地方,也许夏天会更美是吗?”
车夫回头看了温森特一眼。“嗬!您说夏天吗?不,一点儿也不美。”他说,“看上去您是头一回来吧?那么您可以玩到3月份,最多4月份。”
“为什么?”
“我想您不会呆得那么久的,在阿尔几乎没有一个外乡人能坚持住一个夏天。您不知道那个滋味,您想想在维苏威火山口站着,狂风卷着火舌舔过来,嗬!那个样子!”
“你是想告诉我阿尔的太阳灼热吗?”温森特陡然兴奋起来。
“嗬!灼热!先生像您这样斯文的人开始都使用这个词,可后来他们说:‘嗬!癫狂的飓风!嗬!毒辣的太阳!’然后立马就走。”车夫的口气里又有了一丝嘲笑的意味。“不走不行的,先生,再呆下去准会疯的,您知道圣·雷米的疯人院吗?那里面都是被阿尔的太阳晒疯的人。”
温森特叫了起来:“那太好了,我就是来寻找太阳的!我终于找到了!”
车夫又回头郑重其事地看了温森特两眼,目光中少了那种兴奋,显得很惊异。“可是!……”他欲言又止,他觉得与这样一个人相处,冷静点更好,谁也不能担保他不是神经有问题。在阿尔这种人多的是。
温森特却谈兴正浓:“你能说说太阳是什么样儿的吗?”
车夫偏下身子,侧着脸,眼角的余光可以感觉到温森特的举动,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跳下车去。“您说太阳吗?”他的语气中少了
“嗬”字,就显得中气不足。“是圆的,黄色或者是红色。一个球吧,上面冒着火,在蓝天上挂着。然后它把人的眼睛刺得眯着,再把他们的头皮晒裂,脑子晒干,人就……就疯了,直到冬天才能正常!我是说外乡人。”
温森特觉得太好了,同时又认为车夫的夸张未免过分。“那么阿尔人呢?”他说。他想车夫的话只适合整天无所事事、毫无追求的庸人。
车夫忽然来了精神,因为马车已经驶入了这个城镇,他的豪气又升上来。他“啪”地甩了一个响鞭,高声说:“嗬!太阳是为阿尔人制造的!每年我们都跟它较劲,我们使劲顶着,世世代代顶着,这不是吗,冬天又来了,该我们享福的日子到啦。”
“太阳也为我制造,我属于阿尔!”温森特眉飞色舞地说。
2. 风!西北风
两个月以后,天气逐渐转暖,太阳升上碧蓝的天空,光辉夺目,雪吸收着热量,在阳光中迅速融化。西北风狂啸着吹过来,残余的冷气从人们衣饰的每一个缝隙里钻进去,除了头顶的一点暖意,所有人全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温森特到阿尔以后住在一家旅馆里,到达的第一天就投入了工作。阿尔的时间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在巴黎猛醒后的反思使他更觉出一种紧迫感,这是区别于以前只要求进取而不顾忌生命长短的做法。那个送他来的马车夫的话多少让他有点心悸。他固然轻视生命,但没有生命就会断绝追求,而人一旦失去了他终生舍命相搏的目标,就变得没有半点意义。就是说,在没有画出令自己心满意足的画以前,他将死不瞑目!
老天是多么善解人意,他放下行李以后雪就停了。旅馆的侍者送茶水上楼去的时候,与背着画箱匆匆而下的温森特撞个满怀。侍者立即跑去告诉老板:阿尔又来了一个疯子!
第一幅画是雪地上的两株杏树,还有一幅背景画着阿尔城的雪地风景画,这是两幅钢笔画的素描,这样的风景其实更适应用芦苇笔画。这些雪地风景的印象在头脑中是那样鲜明,他想以后一定得把它们画成油画。
那天他结识了一个同样在雪地上画画的丹麦人,他名叫莫里阿·佩特生,他住在阿尔的另一家豪华的旅馆,有足够的钱过好日子。
这真是一个好兆头:来到了阿尔;找到了初步的好印象;结识了朋友。温森特一生中是难得有这种机缘的。
天黑下来以后,雪地上还是显得很光亮,有走在月光下的感觉。回到旅馆,他强烈地觉出很有食欲,还是早上在火车上吃了面包,旅馆没有给旅客准备任何与住宿配套的廉价食物,但是老板开了一个小饭馆,你可以在饭馆里吃,不过每餐得两个法郎以上,一点淡淡的菜汤和一小片面包。温森特知道他当不起富翁,他得计算着花钱,结果第一个晚上熬过去了。第二天在街上到处转转,满街都没有廉价的饭馆。最后他在郊外的农民家里买些鸡蛋,每天早晨吃两个,晚上吃两个,外加点咖啡和牛奶。当然常常不能满足胃的需求,但对他来说,能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天气转暖的时候,他已经画了大量习作,包括五本素描、速写画册子以及一些油画。他最满意的是那幅《阿尔的吊桥》:万里无云的碧蓝色天空与同样色彩的河水相映成趣,黄色的桥身和河堤,上面长出了绿草,一群穿着罩衫,戴着五颜六色帽子的阿尔女人在一只浸了水的破渔船边洗衣服,温森特想起经过这条小桥的情景,在桥上画了一部小马车。每天莫里阿与他一起出外画画。那是一个老好人,他的作品在温森特看来刻板、规矩,好像是用一根绳子把后脚捆绑在一起画出来的,显得很拘谨。他对温森特的作品一味地称赞,当温森特饶有兴趣地想要继续倾听他的高见时,就没有下文了,那种恭维看上去只是一个老好人随意表露的自然心境,不是感受,而是客套。因为他对温森特使用色彩的胆魄大为吃惊,它夸张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温森特往往被这种客套打断创作思维,但他仍然是高兴地应酬着。对他来说,失去一个朋友容易,得到一个朋友却相当艰难,这是他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惨痛教训。
休息的时候,他们在一起谈论印象派。这是莫里阿首先提起的话题,因为他去年在巴黎参观了拉斐德路的印象派第八次画展,所以他看到温森特的作品以后,就说:“你是印象派!”一句话把他们的距离拉近。莫里阿喜欢读莫泊桑和龚古尔兄弟的小说,两个人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共鸣。
尽管莫里阿有钱,但温森特尽量避免在生活上得人家的好处。贫富的悬殊往往导致人与人之间隔膜的产生,特别是当一方被另一方帮助的时候,由同情到厌烦,由厌烦到鄙视,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只有历尽沧桑的人才会有这种切肤的体验。
通过莫里阿的介绍,两个阿尔的业余画家和温森特交上了朋友。一个是杂货商人,兼卖油画材料,一个是个司法官,长得很漂亮的一个中年人。他们常常来和温森特聊天,探讨绘画艺术。
晴朗的日子使温森特更为亢奋,但是猛烈的西北风常常搅得他无法作画。特别是在外光下画油画。而太阳又是那么美好,太阳下美丽的事物层出不穷,挑逗着温森特,他想等风停了再画,但是根本不可能,莫里阿他们告诉他,刮风的日子起码四天中有三天,这是最令人气恼的事。如果这样下去,听命于天的情绪,那阿尔之行只能失败。所以温森特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办法,随身带一根绳子走。
一天,温森特和莫里阿出外画画,他们在附近的乡村寻找到一片果园。果树都已经开花,风吹过来,花瓣固执地在风中哆嗦着,芬芳的香气迎风飘来,多么入画的景致!温森特对莫里阿说:
“一个画家要是放过这一片果林,那准是犯罪,是一种亵渎艺术罪,你同意吗?”
他选中了一片淡紫色耕地前的果园,边上是一道低矮的芦苇篱笆墙,玫瑰红色的桃树,衬着一片明快的蓝色天空,天空中浮动着几朵小白云。温森特迅速把画架支好,俯身去拿画笔的时候,一阵风袭过来,把画架刮去几米远。他重新架好,并把它绑在打入地里一个木桩上。画架在风中竭力颤动,仿佛一个被捆绑以后仍在低吼着左右挣扎的犯人。但无论如何,它不能阻止温森特在它的身上干他高兴干的事,他就像一个在敞开的胸脯上纹身的匠人。
大风一阵一阵刮过,使温森特看不清花瓣的形状,眼前满园鲜花就像玫瑰色的海洋,波浪层层叠叠涌过来,他忽然感受到了这种从未见过的效果。他闭上眼睛时,这种感觉更其强烈。这使他一时心潮澎湃,难以自禁。他感觉到他已经抓住了一种什么东西,他在意念中咬紧牙根坚持着牢牢揪住这种感觉。画完以后,他呆呆地凝视着自己的画,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连续不断地撞击着他的心扉。他把莫里阿喊过来,那个丹麦人正在仔细地一瓣一瓣地给桃花上色,每一瓣都明艳清晰。他走过来的时候,甚至看都没有看温森特的画,就说:“很好。”然后他也呆在那里,许久才喃喃地说:“你的花瓣呢,为什么会是这样?”
是的,我的花瓣呢?温森特心里说。画面上树干、绿草地、篱笆在蓝色的天空下显得实实在在,但是花瓣却不见了,代之以一片模糊的玫瑰色,花瓣千朵万朵,汇成汪洋大海,在风中摇曳!
“风!西北风!”温森特大喝一声。心头豁然开朗,他把风的感觉画上去了,画面上不是静止的一幅果园图景,而是在阿尔独特的天空下,独特的太阳光中,独特的西北风里一片活生生的果园。你难道不能够在颤栗的、柔弱而娇美的花海中闻到清新和醇美的芳香吗?除非你是一根木头!
温森特说:“这是我到阿尔以来最好的风景画!”
莫里阿·佩特生说:“很好。”
温森特并不期待这位朋友的下文。
他沉浸在这幅作品带给他的兴奋之中,马上收拾好画夹,几乎是小跑到旅馆里。这幅作品使他感觉到他现在惟一需要的是一间宽敞的画室,可以用来在坏天气下作室内创作和阴干作品,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回到旅馆,收到提奥的一封信。提奥告诉他表姐夫安东·毛威在海牙去世。他的心头立即涌起一种沉痛的情绪,悲伤堵住了他的喉咙。毛威高大的身影一下跳到他的面前,他在说:“小伙子,机器正开足马力呢!”“我总是把你当作一个傻瓜,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在温森特离开海牙的时候,他举起酒杯的神态更是明晰:“也许我过去做得过分了。
祝你好运,温森特。”
他的眼泪悄悄淌了下来。
此后一种更可怕的打击袭来,毛威才50岁呢,他那么强壮,但是死了。紧迫感鹰爪一样攫住温森特的心,把它抓得鲜血淋漓!
《果园的桃树》在风中摇曳,温森特心头的阴影逐渐褪去。
人的生命将在他的事业中活着。
他执笔在这幅得意之作的下面写下了一行小字:纪念毛威——温森特与提奥。然后决定把它寄给杰特表姐。
纪念毛威,一定要亲切而愉快,而不应该带丝毫悲哀的调子。
3. 天才是什么?
阿尔的空气使温森特感到身心愉快,烈日与星空,甚至有时候看来可恶的西北风,都能在他的身上引发一种奇妙的振奋,就像阿尔的一小杯白兰地同样使他陶醉一样,他常常觉得自己体内的血液像沸水一样翻腾不止。
他每天早晨四点半左右起床,背着画箱匆匆上城,沿着罗讷河畔或者随便的一条小溪流行走,他喜欢逆流而上,流水与步行的反差造成行动神速的感觉令他尤为兴奋。他的行动永远是激进的,超乎一个常人应有的闲适的心态。然后他被某一个地方牵引住,迅速支好画架,双眼牢牢地、紧张地攫住他所发现的景致,就像一个钓鱼的人发现了浮标被鱼牵动时的眼神,他得屏声静气,全神贯注地捕捉到它。他成了一个机械的人,他根本不考虑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干,他只是不厌其烦地一幅接一幅地画着。春暖花开的时节,乡村的自然景色太美了,他只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他觉得应该把这些东西全部画下来,甚至在睡梦中常常半夜惊醒,全身虚汗淋漓,他梦见阿尔的果树花一瞬间被西北风卷起,消失在地中海的上空,留下一片黑暗和荒凉。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就如同贪心的掏金者忽然在某一个地窖里找到一个金库,而他又无法一下子搬走它,所以逐批拼命地运载一样。这种占有欲是永不会满足的。
整整八年的时光,他在逆流中奋然击水前行,周围没有船只和同伴,衰弱了的只是皮肉与容貌,力量却在枯槁而孱弱的外表下与日俱增。阿尔的飓风能像鞭子一样把这座城市抽打得狂乱不安,摔烂窗户,折断树干,但奈何不了温森特,他在与风的搏斗中同时享受到一种乐趣:人和绑好的画架在风中颤抖,他在颤抖中找到一种明快的节奏感。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把薄薄的刀片,刃口迎着风,悄然屹立,风狂啸着扑过来捕捉他,但反被他劈作两半,拖着绵绵不绝的受到伤害的躯体,嚎叫着逃走。
每当这时,温森特就想起都德的一篇散文。它讲述了一头名叫罗曼的公牛,它是一个出色的斗士,曾在阿尔、尼姆和塔拉松等地用它的角捅破了许多人和马的肚皮,因此,它的同伴把它当做领袖。每当飓风猛烈袭击,陆地上没有任何人和物体能阻遏风的威力,牛群就挤在罗曼的周围,把凝聚着力量的广阔的额头迎着风暴低下来,虽然如此,仍抵不过飓风持久的冲击力。
愚蠢的牛永远不能成为刀!温森特从中获得另一种快感。
与自然的搏斗并取得胜利更加促成他自信心的增长。
还有烈日,那是多么好的日头啊,这正是温森特所需要的。他从来不戴帽子,慢慢地头顶晒秃了,阳光照得他眼花缭乱。这是一种无法以言语形容的太阳光,到处是橙色、古铜色、金黄色或者是硫磺色,与蔚蓝的天空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惬意的美丽的景色!
他就是在这种随时都有可能爆裂的状态中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灵感的,他眼中仅存的是在白热化的天空下波动炫耀的金黄色,大地和村庄都在燃烧中展示它自然的裸体,他要把自然界这种活泛的热情搬到他的画布上去,使之一样鲜美激荡,一样具有火辣辣的金黄色,一样充满熏人欲醉的空气和狂风旋转的感觉。
他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画一幅油画,这种速度使他新结识的那些朋友们无法理解,如果修拉知道了,同样也会不理解的。修拉有时候甚至两年才能完成一幅画。
阿尔春天的果树园几乎画完了,那是20幅一组、25幅一组和30幅一组的油画,此外还有一些自然风物和大量的素描与速写。旅馆的床下已经塞得满满的了,但是他没有运费寄给提奥。他给提奥写信,说他画完这些画,几乎累坏了,但是他仍然觉得不尽兴,“如果能完成它的两倍,对我来说也不算太多。”
他每天晚上为自己煮好第二天带到城外去的鸡蛋,但往往忘了带上它们。等中午赶回来的时候,翻肠倒肚的饥饿感才使他记起来,那时候一骨碌吞下两只鸡蛋,再把自己扔在床上,闭上眼把上午的画审度一遍,睡上两个小时。下午又是上午的重复。阿尔城里的人每天都在中午和下午2时左右看到他背着一个沉沉的箱子,浑身色彩斑斓,像一个油漆匠,急急前行,不知道他上午是什么时候出去的,从哪里回来,又不知道他下午到哪里去。他的样子又怪怪的,目光呆滞,但神情激奋,从不与人讲话,他的下巴伸向前方,很急切的样子,好像是整个躯壳的向导或指挥官。他常常由于兴奋而手舞足蹈,跟自己打手势,或者以一种作结论的语调跟自己讲一句什么话,把经过他身边的某一个人吓一大跳。阿尔人从各种迹象中得出结论,这个红头发的人绝对是一个疯子。他们叫他疯子,一些流浪儿把发现和给他编顺口溜当做寻找物质以外的最大乐趣,他们跟在他后面十码远的地方,拍着手,跺着脚像小学生朗诵诗文一样整齐划一地喊。
“红头发!”一部分人喊。
“疯——子!”另一部分人呼应。
晚上,温森特尽量不出门,在床上读他喜欢的文学作品,左拉、都德与伏尔泰。都德是写普罗旺斯省风物人情的圣手,他就出生在距阿尔不远的尼姆城,阿尔的风景让温森特仿佛置身于都德的小说之中,而整个法国南部阳光灿烂,生机勃勃,同样可以感受到左拉和伏尔泰的存在。
现在,温森特正在读莫泊桑的小说《彼尔与琴》,作家在序言中说:
艺术家有夸张的自由,世界在他们的作品中比现实更美、更纯和更使人得到安慰。
莫泊桑还解释了他的老师福楼拜先生所说的话:
天才是长期的忍耐、紧张的观察与独特的创造。
温森特认为作家与画家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作品同样伟大,但几乎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在成功以前都是不幸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扰,形成一个亘古不变的怪现象:他们孤独、贫穷,被人看作疯子,并且很可能弄假成真。
但是在艺术家的眼里,包括死亡都不是最痛苦的事。
4. 朋友们,到阿尔来吧
旅馆的房间已经容不下温森特的画了,他不得不另外租了一间房。但是麻烦事接踵而至,旅馆老板千方百计提高各种价格,从温森特身上敲诈每一个生丁。他不能忍受老板贪得无厌的恶行,他决定去找一个永久性的住所。
拉马丁广场一侧有一幢两层楼的建筑物,房子外部漆成黄色,这种色彩首先就让温森特觉得适意。一打听,房主正在等待把其中两个套间租出去。一个套间两间房,房内都是漆的白漆,显得很明亮,窗户大,采光好。温森特跟房主协商,租金低得让他吃惊:四个大房间,一共15法郎一月,而且房主还一个劲怂恿他长久租住。
温森特立即租了下来,把第一层楼加以收拾,作为卧室和画室,把二楼暂时做储存室。他马上跑到街上找家具商人,问是否能租到一张床。家具商是一个满脸麻点的粗鲁汉子,听了温森特的话,不回答他,嘻嘻地笑了一阵以后,反问他能不能够租到一个人。温森特又问能不能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他。“不行!”回答是坚定不移的,阿尔人是没有更持久的耐心与一个疯子调侃的。
温森特就只准备买一个床垫和一条毯子,在画室的地上铺成一个床。他觉得幸亏没有买床,花那么多毫无意义的钱干什么?红砖地面即使在这种炎热的天气里也仍然使人觉得凉丝丝的。
但是到旅馆结账时,旅馆老板因为不能继续他的这笔生意,对温森特大动肝火,并把已经大大高出本地人的价格再次提高。温森特欠他40法郎,但老板非得要50法郎40生丁,否则要没收他的画。温森特只好倾囊而出,如数按他的要求付款,但他在收据上写上:我付款只是为了拿回自己的财产,非法的账应该提交司法官处理。
他决定告那个老板,17法郎40生丁对他来说,意味着十余天的食物。
床垫子买不成了,他给提奥写了一封信,让他尽快寄一个床垫子的钱来。
宽阔的房子使温森特欣喜若狂,第一次拥有这么一个空阔的世界简直让他感到寂寞。兴奋期过去以后,他就觉得很孤独,这里是可以住上两个画家的,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并肩战斗,携手同行,会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感觉。他想,高更适合到这里来。
好像是一种心灵感应,高更就来了信,他和贝尔纳的信同时到达,高更是通过贝尔纳知道温森特的地址的。
高更运气很坏,他病得卧床不起,饥饿把他完全拖垮了,语气中斗志全无,现在布拉搭尼一家旅馆里,因为拖欠住宿费和伙食费,被店主把他所有的画都扣压了,没有路费,又寸步难行。
“我也许就在这儿完蛋啦,我没有勇气再坚持下去了。”高更在信中发出哀叫,温森特无法想象那个粗豪汉子竟会这样软弱。金钱确实能使人变得疯狂的。
高更的境况使温森特忘记了自己正饿着肚子,他赶紧给高更写了一封信,要他坚持住,他会想办法帮助他。同时他在给提奥的信上加上了高更的情况,请提奥帮助他,并说服提奥把高更弄到阿尔来,和他住在一起,请提奥每月付250法郎的费用作为两个人的创作和生活开支。
高更来了信,他收到了提奥寄给他的50法郎,向温森特致谢,此外,他的朋友拉瓦尔愿意帮助他,所以他谢绝了温森特邀他来阿尔的好意。这使温森特十分伤感。他每天独处空荡荡的画室,老是为其他像他和高更一样穷困潦倒,不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的艺术家傻想着一些问题:他们备受烦扰,饥寒交迫,直到死亡,为什么?追求艺术是犯罪吗?
又想自己,他为花了提奥太多的钱而感到不安。他想,要补救这种情况,除非是遇见一个有钱的女人,和她结婚,但这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想,应该产生一个艺术家团体,大家都聚到一起,要么都聚到阿尔来。这个团体就像共产主义艺术俱乐部一样,有专门向社会宣传和推销的画店,把“小林阴道”的修拉、高更、塞尚、贝尔纳、劳特莱克、卢梭、西涅克等人都捆到一起,形成团结的整体,向前冲击。那种冲击对社会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会成正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如果能邀请已经得到社会承认的“大林阴道”的莫奈、德加、雷诺阿、西斯莱、毕沙罗等人加盟,那么,始终处于赤贫状况下的艺术家,其作品价值将逐步提高。
他把这个想法写信告诉了提奥和他所有的朋友们。他在信中向朋友们大声疾呼:
朋友们,到阿尔来吧!
信发出后,极少得到呼应,他的朋友们性格各异,又都自视颇高,况且温森特并不是一个怎样有影响的人物,他们认为,他的一切包括在巴黎的地位都是提奥给予的。
温森特所期望的那种振臂一呼,四方响应的狂热情景永远不会出现。
回归孤独,烦恼雾一样包围着他。他把所有的情绪都投入到绘画的疯狂之中去了。有一天他忽然产生一种感觉,觉得绘画毫无意义,这个问题以前在脑海里浮现过。为什么?为了吃饭?不!他的画根本换不回一顿米饭或者一碗通心粉,而且得不到温暖的家和妻儿。那么到底为什么要画?绘画使身体受到严重损害,使精神受到严重分裂,摧残了从仁慈的观点看来应该活着的生命。可是连个目标也没有啊!他想。
但接着自信心又升上来:我愈是生病,精疲力竭,成为一个古怪的人,一个不被世人理解的人,我就愈是一个艺术家——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他又想,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获得什么?波里纳日黑煤块一样的小童工、海牙的戴尔斯蒂格、纽南的农民,几乎各个阶层的口吻都是一样,你干什么?你获得面包吗?
这些问题揪得温森特心痛,人的心受本能的驱使,想的都是实在的问题。
自己跟自己纠缠不清的时候,温森特长叹一声,画笔一掷,仰面向天,泪眼朦陇,发誓决不再画画。但每天总是这样:刚刚走出去,他就碰到那样可爱的东西,终于使他非把它们画下来不可。
他给提奥写信说:
希望成功的欲望已经消失,我画画只是由于我必须画,我的心才不至于太痛苦。
矛盾和孤寂的时候,他就去妓院寻找安慰,五个法郎的价格换回来一瞬间的快感和一种虽然是虚伪但同时也是实在的甜言蜜语,看上去那好像是一种爱情。
在妓院里,他结识了一个叫拉舍尔的漂亮丰满的小姑娘,她只有16岁,干了一年的肉体生意了。温森特从来不找第二个女人,他希望自己能真正引起她的注意,同时在她身上付出自己真挚的情意。
拉舍尔称他为“红头发的疯子”。
这个称呼只有在销魂时分由一个姑娘的嘴里娇嗔地吐出来,才显示出它独特的、令温森特心醉的魁力。
5. 消灭星期天
又一个星期天到了。
昨天,温森特和旅馆老板的官司打赢了。那个老板在打官司以前到处造谣,说温森特是一个奸猾的穷鬼,赖他的账,跟他交易不见现银准会上当,保不准哪天就逃之夭天。
当局裁决以后,司法官把旅馆老板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但只追回12个法郎。那个老板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在裁决时一个劲地向温森特检讨自己,他说他不是故意要侮辱温森特,只是一时肝火太盛而没克制自己,请他原谅。
温森特一旦丢下了所有思想包袱,绘画的劲头更加大,他不漏过任何一点好素材,表现欲几乎使胸腔膨胀。他绘画的速度又是快得惊人的,所有跟他打交道的人都认为他画得太快了,麦克乃特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和作品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个美国人在沉默一段时间以后又重新找温森特。温森特对麦克乃特也尽量表现友好,但他反对他的说法,他认为他之所以画得快,是因为自然界给人类的景致太丰富了,而且瞬息万变,时间不允许把某一件奇景保留更长的过程让你打了格子再搬上画布,像搬一件易碎品一样缓慢而小心翼翼。他说画画的精髓在于把人对于描绘对象的感觉中的真诚画出来,而这种感觉有时候会强烈地使人们在画画的时候忘掉自己的存在。当笔触像演讲稿一样流畅地表现出来的时候,这就是灵感,这种灵感并不是常有的。
现在只有一件事让温森特感到烦躁:画油画就像男人娶了一个爱虚荣的媳妇,她要花的钱永远不够。油画颜料管像鼻涕一样“嗤”的一声就空了,而那都是钱,缺钱意味着你一事无成。
比如他在画一个好不容易才说服的模特时,颜料管挤空了。他无法继续下去,模特就坐在那里笑他。
那是一个朱阿夫步兵,一张小脸孔安在一个像牛一样粗的脖子上,眼睛大大的,像两只老虎的眼睛。温森特把他的半身像画得神情肃穆,非常严峻。蓝色制服上,有一条褪了色的桔红色带子,胸部有两颗淡黄色的星。这是一种善良和粗野综合在一起的印象。
朱阿夫步兵并不满意他的形象,他咧着嘴巴笑着,但看得出那种笑是苦涩的,他的内心其实很不高兴。最后他终于忍不住说:“先生,我看不出您画的是什么,它只是一堆颜料。”
颜料用完了,未完成的作品看上去的确只是一堆颜料。
星期日像蛇一样使温森特感到害怕,好像它就是孤独的代名词,这是在海牙时患上的恐慌症,因为这个休息的日子同时象征着聚集的、欢乐的、轻松闲适的生活。人们的生活规律与温森特形成极大的反差,没有人与他一起共度周末。每当这一天逼近,周六晚上开始,恐惧感就上来了,好像世界上所有准备享受的人们同时也在准备着打击他,大家一边谈笑着,一边用一根小针之类的东西投掷贴在门框上的一只孤寂的苍蝇,把苍蝇钉在门板上当做欢聚中的小节目之一。尽管苍蝇在挥洒着眼泪,笑声还是绵绵不绝。温森特的这个星期天就在给提奥写信中度过。
“我始终不喜欢星期天。”他轻描淡写的带上这么一句,也仅仅是这么一句,他不能让弟弟为他担更多的心。
我们得想一个消灭星期天的办法!然后他又坚定地对自己说,他的意思是从自己的头脑里根除这个名词。
这时,他结识了一个好心的工人,一个在阿尔烦躁不安的天空下稳健而和善的老人:阿尔邮局的邮递员鲁林先生。他长着满脸大胡子。一双眼睛常常很费力地睁着,带着一种类似憧憬的幻觉的神情,将额头上耸起几道纹路。他的鼻子宽阔,嘴角向下弯曲,好像是上嘴唇那丛硬密的胡须压迫所致。整个脸部构成温柔和忧郁两种气质,有点像画像中的苏格拉底。
鲁林的样子给温森特一种熟悉的亲情,他想起了佩雷·唐居伊老爹,凑巧,鲁林和唐居伊老爹一样,也是个热心的人,大革命时候,是个共和派。
星期天的日子因为鲁林的介入已经呈现轻松的势头。
6. 排遣孤独的乐趣是制造思想上的小孩
作为一个35岁的男人,不能享受家庭的温馨,本是人生一大憾事。温森特却已经逐渐淡漠了这种本能的欲望,他认为在他的生活中,他可以不要上帝,也可以不要家庭,但是却不能够没有生命,没有源源不断的旺盛的创造力。他对提奥说:一个人不在肉体上制造小孩,而在思想上制造小孩,这同样是合乎情理的。
他的制造就是永不倦怠地在画布上画一些使人感觉舒坦的东西,正像好音乐和好小说。画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就要画出他们身上一种区别于其他的永恒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用光环来象征,用真实的光照下的色彩颤动来表达。一幅肖像画必须具有模特的灵魂。福楼拜曾指导莫泊桑说:你什么时候描写出了一匹马,使我们能够从一百匹马中一眼把它挑出来,你就成功了。温森特期待的就是这种成功。
他现在始终在两种思想倾向中徘徊:第一是为生活而反复思考的物质困难。第二是色彩研究的精神上的困难。比如利用两种补色的结合与对比,用类似色调的神秘颤动感,表现两个人之间的爱;利用浅色调光亮衬托深沉的背景,表现人头脑中的思想;利用星星表现希望;利用落日的滴血晚霞表现人的热情。
温森特已经琢磨出一个道理,颜料越磨得细,就越容易被油渗透,如果购置颜料原料,自己细细研磨,效果会更好,鲜艳而耐久,而且价钱要便宜很多。
温森特把这件事告诉提奥,提奥马上按照他的要求从唐居伊老爹那里购置原料寄去。又一个问题是画布毛糙,那是提奥成捆成捆地从巴黎寄来的,布面上石膏层较薄,吸收困难,他又得在晚上调好石膏,刷在第二天使用的画布上。
一幅画完成以后,他买来木条,根据自己需要的尺寸和框架色泽装框,这是修拉给他的启示。
所有这一切做完,他就把画挂好,退后去欣赏它,然后在欣赏中获得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像父亲欣赏自己孩子的那种眼神。
他的绘画技巧日益成熟,他在色彩上研究德拉克洛瓦,为了尽量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任性地使用颜色;在题材上研究米勒、德·格鲁。此外,日本的浮世绘版画给了他很大的启示,日本画家表现的事物都是非常清晰的,他们以流畅而简练的笔触画人物和景物,显得豪放超脱,挥洒自如。作品给人的感觉像呼吸一样单纯。温森特决定努力达到这种境界,用寥寥几笔处理一个男人或小姑娘,一匹马或一架车子,展示大家气派。
他认为一个画家如果研究日本的艺术,就能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东西,不是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也不是政治和法制,而是一株草,这株草引导我们画植物,画季节,画种种景象,再画动物,然后画人。
回归自然,反璞归真,博大精深的奥妙就在其中!
温森特就像毛威所说的“机器正开足马力”。这时候他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加足了油,轰隆隆地吼着往前进。马赛人喜欢吃蒸鱼,那种狂热劲世间罕有,他把自己和他们作比较,他认为他的绘画劲头比马赛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常常把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比较,与巴黎的朋友们交换,他的东西很难在别人那里获得好感,持肯定态度的只有贝尔纳。对这一点他并不像以前那样计较,因为他决不会囿于某个人的观点或成见,他能感觉到自己作品的伟大之处了。到阿尔以后,他已经完全摒弃了在巴黎所学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劳特莱克并不喜欢温森特的作品,温森特承认劳特莱克是个很不错的年轻画家,不过他认为把他的农民和劳特莱克的妓女挂在一起,并不构成对妓女们形象的损害。他的画之所以显眼,是因为充满了灼人的阳光的缘故。在皮肤娇嫩的人旁边,久经风吹日晒的人更加引人注目!这就是温森特的自信。
至于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西涅克的大点子风景画,的确具有卓尔不群的风格,是不朽之作,但是这种技法决不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教条。
自信心使温森特更加忘我地投入创作,这段时间他画了《播种的人》《鲁林肖像》《向日葵》系列、《小女孩》等二十多幅画。提奥为了满足他的绘画需求,每月开始寄250个法郎。这笔钱让他又想到了受苦受难的高更,有这么一笔钱,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也是可以应付的。一天他收到高更的一封信,他的语气很快活,但字里行间处处埋藏着不幸,他说一等到他卖掉了一些东西,就一定到阿尔来,他说如果提奥能以低价卖掉他的画,使他有路费和取回他的画,他会动身的。但他又说他落脚的旅馆老板对他很好,离开他们会是一种暴行。这和上封信完全不同,上次说老板是很凶恶的一个势利眼,这其中一定有蹊跷。
几天后高更又写了一封信来,对温森特的热情报以一大堆恭维话,并说他患有严重肺病,可能来不了。
温森特心里着急了,他把与高更在阿尔的联盟看得非常重要,一方面为了帮助高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逃避孤独,与高更在一起会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对两个人的技艺长进都将是有益的。所以他马上给提奥写信,要求资助高更到阿尔来。
温森特的一个叔叔去世了,留给提奥一小笔遗产(游手好闲的温森特是不能享受这种殊荣的),提奥回信愿意用这笔钱资助高更的旅行。
一切就绪,心情才平静下来。接下来的工作是为高更布置卧室和画室,他把卧室布置得像一个女孩的闺房,墙壁刷成淡淡的紫罗兰色,床单和枕头是柠檬黄色,铺上红被子。画室共摆上12把椅子,供高更教画用,他认为高更应该成为阿尔所有学画者的指导老师。桌椅都漆成奶油色。然后准备为他买一张好床。
为了给高更购置家具,他无钱雇模特了,就画自己的肖像,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画。或者给鲁林和他的太太、小孩画像。鲁林一家给他当模特,坚持不要他的钱,温森特就给他们一点食物。
7. 你很有名气哪,疯子
忽然有了三天的好天气,当然对阿尔人来说是坏天气。没有风而且酷热,太阳吞噬着阿尔城,人们都缩到屋子里不出门,温森特却觉得这简直是老天对他所做的一个补偿,多么强烈的色彩,多么干净的空气,多么使人毛骨悚然的寂静。
有这种景致,加之高更回信说马上就要到来,温森特就没有了半点孤单的感觉,他甚至把享受这种罕见的欢乐用意念储存了一半,以备交给高更。
他画了一幅大油画,画的是一个花园的一角,剪得圆圆的西洋杉矮树丛,将青草地和柳枝条连接了起来,充斥着柠檬色的天空,景物的色彩丰富而强烈。
此外,他画了咖啡馆的外景,画了土地上的犁沟,晚上又出去画星星。他在这些画中表现了一种超常的、安静的成分。特别是那幅《星夜》,寂静的夜幕下色彩明亮,画面上的树木、山坡、小路和房屋都是那么清晰,并不是人们眼里的夜晚,但确实又星斗满天。画这幅作品时,温森特抑制不住澎湃的激情,随意挥洒画笔,画面充满动感。每一笔都用彩色曲线构成,笔角分明,天空的深蓝色都用线条画出来。闪光的星星,像一盏盏高高挂起来的灯笼,橙黄色的月光随着云彩颤动,弯弯曲曲的线条使整个夜空都在旋转之中,天与地被一棵像褐色火苗一样升起的大树连接起来了,不可思议的是,山和房屋在远处的夜幕下鳞次栉比,清晰可见,教堂的尖顶伸入山顶上橙黄色的一片天空里。
一口气画了十幅新画。他整天出外奔波,天气坏的日子就夜里作画,晚上通宵达旦地干,白天呼呼大睡。人们虽然依旧叫他“疯子”,但却并不敌视他,相反地他的名气在阿尔城越来越大。因为他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的缘故,偶尔有人上门看他。
有一天下午,他的画室来了很多友好的“贵宾”,他们是五个无业少年和12个流浪儿,满满地挤了一画室。他们曾经都骂过他疯子,现在反过来对他很崇拜。他们中间有一个头儿,毫无奇特之处的一个干瘦少年,据说是拳头和口才使他登上领导者地位的。
“先生,我们叫你什么呢?”
“叫疯子吧,否则我会不习惯的。”温森特回答道。与这些人在一起他非常高兴,你不必防备他们做伤害你的事,这并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不想做。在一个疯子身上干什么事是男子汉的耻辱,毫无意思。
“你很有名气哪,疯子!”“头儿”和他的手下瞪大眼睛看着温森特从锡管里往外挤颜料,都很兴奋,嘴巴一张一张的、左右挪动的、咬着牙根的,姿态各异,总之都在暗暗地为温森特使着劲,好像没有他们的努力,他这管颜料是无论如何挤不出来的。
温森特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饶有兴致地问他们,为什么他有名气,什么名气?“嗬!”“头儿”大声说,就像温森特来阿尔那天认识的那个马车夫。“整个阿尔城都知道你能经常挤管子玩儿,谁像你那么来劲!”
这就是名气。温森特眼泪都笑出来了。
实际上阿尔城惟一一个理解温森特的人,是邮递员鲁林。老人并不像唐居伊老爹那样对艺术品有一种天生的识别能力,但他能理解温森特的追求,以及一个人付出毕生精力从事一项事业的可贵精神。对于他的画,鲁林有一种质朴的感知。
“您画的麦田和土地像是活的东西,就像我们自己已经在上面走着。”
老邮递员心地单纯,看待事物冷静而客观,在冷静中又深深地隐藏着一种阅历和沧桑。他的话语中没有一句不得体的话,不像其他火爆的阿尔人那样动不动就出口伤人。
他们在星期天的傍晚一起在阿尔郊外的乡村里散步,落日的余晖把某一处景色衬托得无比美丽,温森特说:“这里的风景与海洋一样,具有无限的美感。”
鲁林说:“我以为,同海比较,我更喜欢这里的风景,这里除了同海一样无限以外,还有人居住着,不像海面上使人感到孤寂和恐惧。”
温森特深有感触,鲁林靠135法郎的月薪养活妻子和四个孩子,一家子热热烈烈地拼命生活,却能居安思危,体味孤独的烦恼,实在具有一种超常的睿智。
在视觉方面,画家就是一个常人,常人和画家一样能发现美,只是画家能够用笔触和色彩表现美,而且有习以为常的表现欲。鲁林的话让温森特想到了这个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
鲁林太太是一个和蔼开朗的农家妇女,就像小瓦姆山顶的丹尼斯太太。她在无休止的家务劳累中显得心情愉快,像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女主人一样,为自己的这个“巢”苦心经营,不是烦躁,而是平静地享受。
经营一个幸福而和睦的家庭,无论怎样的艰苦,也应该算是一种追求,就像画家的追求一样。
纺织工人和手工编织工人,常常把那种重复枯燥的手艺当作惟一的娱乐,孤单地度过一整天,一整年,甚至一生。然而他们对家的感情,是无与伦比的。置身于家庭中,一个坏了一只脚的餐桌,一把汤匙,一件小孩的紫色衫子,无不体现一种亲切,所以他们既不孤单又不厌烦。
温森特从鲁林先生的家庭中找到了一个比较模糊的答案,像经营一个家庭一样经营绘画,就没有了孤单的感觉,想到流浪儿给他下的“有名气”的定义,他还能从中获得快感。
有名气和没有名气,理解和误解,支持和反对,有什么实际意义?重要的是他在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画画,而且高更不久就会到来,与他携手共进。
几个月以后,高更与贝尔纳各自寄来了自画像,高更说他已经把行李托运了,他将在十天内赶到阿尔。
温森特正在画一幅葡萄园的油画,葡萄熟了,绿色、紫色与黄色溶合在一起,每串有一公斤重,个大汁多,远处是柳树和葡萄榨汁器。妇女们在红阳伞下采摘葡萄,一些男人和他们的二轮运货马车在装葡萄。
鲁林把高更和贝尔纳的画拿进来时,温森特刚好描出最后几笔,装了烟斗眯着眼睛看效果,见到高更的东西就像弹簧一样蹦了起来。
高更肖像画的背景,是挂在墙上的贝尔纳的肖像,反过来贝尔纳的肖像的背景,是高更的肖像,这是很有趣味的游戏。贝尔纳的肖像有马奈的特色。高更的肖像看上去更见功力。只是有一种沉闷的效果。
在此之前,温森特给高更寄出了一幅以淡孔雀蓝色为背景的自画像。他穿着镶蓝边的棕色外衣,但把棕色夸张成紫色。头部以浅颜色厚涂,背景也是浅的绿黄颜色,几乎没有阴影。他有意把眼睛画得眼角上翘,像日本人的眼睛那样显得幽怨与阴鸷。
和高更及贝尔纳比较,温森特认为自己这幅画是画得不错的。
8. 把你小小的圆耳朵给我,行吗?
温森特看得出高更对到阿尔来并不是很热心,每次在信中都很勉强,并且找出很多不成理由的理由推诿。使温森特很着急。但他想那只是高更没有接触过阿尔的原因,而仅仅凭想当然推测这个地方。来了以后阿尔的热烈就会纠正他错误的认识,普罗旺斯炽热的阳光会燃烧掉高更身上所有的病症,使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他现在所做的工作是画那组向日葵的画。他要用一种像室外的天地一样金黄的色彩装饰高更的画室,把阿尔的概念灌注到他的视觉范围内的每一个空间。同时他把房子刷上了一层更鲜艳的黄色,成为拉马丁广场最引人注目的一幢房子。
1888年10月,虽是深秋,强烈的太阳光仍然使阿尔处于酷热之中,猛烈的西北风更加肆虐。阿尔经过盛夏的酝酿,陷入了随时就要膨胀爆炸的不安气氛之中。这时候,高更到来了。
高更的气色很好,看上去身体健康,并不是温森特想象的像一匹徒具粗大骨骼然而瘦弱不堪的老马。
是那些仰慕温森特“名气”的流浪儿把高更带来的,他们早已在温森特的画室墙壁上认识了高更。又来一个疯子对他们来说是新乐趣的开始和旧乐趣的继续,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这又是一个挤管子玩儿的家伙,只是这人牛高马大,满脸横肉,眼睛阴鸷,看上去不好接近。
“嗬!”他像阿尔马夫一样使用开场白,“你在这个蒸笼里仍然活着,温森特,这毕竟是有趣的事儿。”
温森特的小眼睛放射着猫一样的光芒,他兴奋得搓着手,在房里像只没头苍蝇一样来回走动,嘴里“保尔保尔”地叫唤个不停。高更用拥抱表示他的感激。
俩人在一家咖啡馆里畅谈了几个小时。温森特对高更提出了很多问题,譬如为什么在穷困潦倒中仍然这样强壮,为什么前后信件中矛盾百出,一会说房东凶恶狡诈,一会又说对他很好,离开他们会是一种暴行。高更总是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笑而不答,要么问:“你说呢?”
“只有一种解释,你这个流氓,要么是后来勾上了房东老板娘或者他们的女儿。”
“爱情是对付孤独的惟一特效药品。”高更喝着苦艾酒,像个自以为是的思想家。这家伙在对付女人方面素来是走运的。
谈着女人的时候,温森特马上显得很兴奋,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到妓院去找拉舍尔了。
正在这时,一个阿尔姑娘走进咖啡馆来,她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白色衬衣的男子。姑娘穿着玫瑰色的紧身胸衣,胸衣下面撑起一对尖而硬的小乳房,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纯洁的处女的香气。她的发髻高高耸起,配上小巧而略含风骚的脑袋,正像都德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意思是要耸起来的发髻把嬉笑的感染力传播得更远一些。”
温森特说:“这简直是一个绝妙的好模特。”
“我看根本就是一匹不用穿衣服的小母马。”高更目光灼灼,“他妈的!你知道哪里有这种马吧?”
温森特明白高更的意思,但提奥要过几天才能寄钱来,口袋里只有八个法郎了,不够两个人用的。而每人每次需要五个法郎。
“如果你不愿意为你梦寐以求的朋友接风洗尘,那你自己去好了。”高更将他的军,这个41岁的家伙看上去比温森特的精力旺盛多了,简直急不可耐。
他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巷子,一前一后走进了温森特常去的妓院。
妓院老板路易斯对待温森特比对待一个朱阿夫兵更加不客气,他根本不把这个疯子当回事。因为这家伙还不如一个朱阿夫兵豪爽,他在妓院里总是婆婆妈妈的,花五法郎要占去十法郎的时间。
一听到温森特瓮声瓮气的声音,拉舍尔像一只胖兔子似的蹦了出来,藤蔓一样缠住温森特。温森特把高更介绍给路易斯。
听说高更是个艺术家,路易斯立刻表现出少有的热情,他请高更去看他新近在巴黎古比尔公司买来的两幅画。
温森特感到不是滋味,路易斯这个可恶的家伙从来不把温森特看作一个艺术家,他对此有些不愉快,所以他不跟高更一起去看画,而是拥着拉舍尔进了房子。
“我只是来看看你,我今天没有钱,我得为我的朋友付账。”
“可你有很长时间没来了。”拉舍尔翘着嘴说。她一边玩弄着温森特的耳朵。
“我工作挺忙的。”
“如果你付不起钱,就把你小小的圆耳朵给我行吗?”拉舍尔吻着温森特的耳朵。
温森特控制不住自己,他把拉舍尔紧紧抱住。“它是你的,亲爱的拉舍尔,你拿去吧,拿去吧。”
“一言为定!那么今天的钱就先赊着,哪天用耳朵还路易斯的账吧,可爱的小疯子。”
一阵大笑从外面传进来,听上去像狼嚎。那是熟悉的高更的笑声。
“温森特!温森特!”高更在大声喊他。
温森特从房间里跑出去,发现高更因激动而涨得满脸通红,一边笑着,一边左手按着肚子,右手痉挛着指向会客厅。
温森特跑向会客厅,发现正面墙上并排挂着两幅作品,都是法国当代古典派宗教画家布格罗的作品。温森特也禁不住大笑起来。
太好笑了,具有宗教意味的作品和它所有表达出来的传统美德被一家妓院完整地吸收了。
两个人精疲力竭回到家里以后,仍在大笑不止。
“事实证明我们是正确的。”高更说。
整个晚上两个人都很愉快。
高更在灯光下看了温森特的画,他对《播种的人》《向日葵》系列组画和《卧室》比较喜欢,认为这是一些好的作品。
高更并不是一个喜欢夸奖人的艺术家,温森特把他邀到阿尔来也不是为了听他的夸奖,甚至根本就不指望得到夸奖,他只是期望高更的到来能对他有所启示,因为这是一个造诣较深的画家,有可能改变温森特的画风。高更的夸奖使他飘飘然,他发现自己渴望赞扬和理解比渴望批评更加迫切。
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温森特深信他和高更之间会融洽地相处,俩人的创作都能够因为双方的存在而突飞猛进。
9. 是改变你画风的时候了
高更到来以前,温森特随时都有一种将要生病的感觉,一方面因为劳累过度,另一方面因为他所花费的钱。他没有卖出一幅画,对提奥是一个损失,这种损失与他的痛苦是成正比的。他认为他欠提奥的债实在太多了,等到还清它的时候,辛劳的工作同时会使他失去生命。
高更的到来使温森特忘记了这种思想,身体骤然好转,精神振作的程度令他自己都感到吃惊。他们两人计算着过日子,每月决不超过250法郎。他们自己捣颜料,自己做饭,一同出外写生。
高更做得一手好菜,两个人的生活也是很惬意的。
两人早晨就奔出去,全天都在外面画画,晚上回来弄点吃的就上床睡觉。
有天高更在完成了他的《在收获时节的妇女们》以后,到温森特的画室里闲聊,向温森特说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构思。他在此以前是从来不向温森特谈他的构思的。他说他要画一堆黄白色的干草,干草中间卷缩着一个白猫一样的裸体妇女,旁边有几头猪在散步。有三个阿尔小女人争着做这个模特。
温森特觉得这个构思很有意境,他说他想到了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比亚》,那是两幅超现实主义的大胆之作,乡村妇女比城市贵妇人或许更有韵味。
高更很得意,他看了温森特的一些近作,突然没头没脑地说:
“温森特,我再也忍不住了,我以为,你得改变你的画风了。”
温森特突然感到吃惊,但他想高更的话总是有道理的,他等待着听下文。以前在邀请高更的潜意识里就是期待着他的帮助。
高更吹了一声口哨,一声不吭地返回到自己的画室。温森特以为他要上楼拿一件什么东西,就坐在画室里一边思索着高更的话,审度自己的作品,一边等高更下来谈意见。
温森特最近一个星期画了一幅桃树,一幅四轮马车,把邮递员鲁林全家的肖像画画完了,又画一幅葡萄园,一幅阿尔妇女和一家妓院的速写。
他认为这些画都还应当是过得去的作品。“改变画风?是的,我曾渴望改变,但是怎样改变,改变成什么样子?”温森特想。
那幅葡萄园的油画,全是紫色和黄色的调子,有一些用蓝色和紫罗兰色画出来的很小的男女人物,在黄色的阳光中鲜泛活泼。温森特认为这幅油画简直可以和蒙提切里的一切风景画相比,而蒙提切里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
高更上楼去以后,一直没有下来。温森特忽然涌上一种急切的需要,渴望迅速明白这个自己猜测不出来的谜底。他三步两步像只猴子一样蹦上楼去,他猜想高更一定正准备下来跟他谈作品,然而事实上那个家伙已经四仰八叉摊在床上呼呼大睡。温森特呆呆地站在高更床前,他不忍心打扰他的休息,他深切地体会过劳累一天后睡眠的珍贵,喃喃自语着走下楼去。“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一忽儿他又冲上楼,呆呆地在高更的床前站一会,然后又缓缓走下去。近两个月来,温森特整天陷入创作、创作、创作的狂乱之中,那种投入使心都愁碎了,紊乱的思绪常常纠缠着他的脑子。这一夜他呆呆地睁着眼直到天亮。早晨,高更的脚步挣挣有声,像个普鲁士的军官,每一声都敲在温森特的心上。温森特在楼梯口迎着高更。“为什么,保尔?”高更吃了一惊,温森特的眼睛布满血丝,闪着幽幽的光,像饿狼一样使人害怕。“为什么?”温森特固执地堵在楼梯口。好不容易弄清温森特的用意,高更嘿嘿地笑了起来。他的回答是轻描淡写的:我是说,你得学会凭记忆作画,记忆,懂吗?就是印象,而不是抱着一堆颜料管在某一处景点依样画葫芦堆砌色彩,那只能是一种对自然的临摹,而不是创作!跳不出这个圈子,你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可是,”温森特舔了舔干燥的嘴唇,
“你说过你喜欢我的一些画。”
“是吗?我说过?”高更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伸一个很有力度的懒腰,手臂上某处骨节“波波”地响了两下。“人有时候总喜欢来点客套什么的,你认为这是虚伪吗,温森特?”
事情就是这么样,高更全不把他当回事。但温森特还是把高更的话牢记在心里了,他下决心要学会凭记忆作画。
进入初冬,天气就开始有了变化,大部分日子还是太阳高照,气温较高,但刮风下雨的日子多起来。在这种天气里,温森特就开始学会用记忆作画。他回忆起在埃顿家乡的小花园里和提奥一起玩耍的情景,花园里的卷心莱、丝柏、天竹葵和罂粟花等一一浮现出来,他把这些东西画了出来,然后交给高更看,并向他解释这是20甚至30年的记忆。
“说实话,温森特,我看不惯你的东西,你把阿尔的天空搬到荷兰家乡去了,你不怕把美好的记忆晒枯萎吗?”
温森特脸上的肌肉扭曲着,他把画夺过来摔在地上,一脚踏上去,用力一拧,然后抬起头,对高更龇牙咧嘴地笑着说:“老塞尚就是这样对待他所不喜欢的作品的。”他的牙齿白森森的,其中大部份是假牙。
高更对温森特的举动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和怜悯。然后他又漫不经心地说:“我不久前看到一幅莫奈的油画,是装在一个日本大花瓶里的向日葵,画得非常好,但是我却更喜欢你的向日葵,温森特,是真的。”
“不!你在取笑我,高更!”
“是真的。你的画单纯、和谐,用鲜明的色彩表现出了雅致脱俗的静物,更有豪放的意味。我相信每一个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家都会这样认为的。但是,你记得我在巴黎讲过你的画吗?我认为那是一种失去理智的疯狂的创作,它逼迫得我透不过气来。也许我们的性格不符,无法长久地在一起,我预感有一种不幸在我们之间潜伏着,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温森特听呆了,高更从来没有这样心平气和地与别人谈过心,他总是大大咧咧,把他的思想袒露无遗,根本不考虑是否会伤害别人,如果伤害了,那正是他认为有趣的事。而现在他听出高更话语里沉重的分量,他感到了一种将重新失去朋友的危机。“怎么会呢,保尔,我们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再过几个月,我们将办起一个小画室,吸引所有向往南方的画家。好日子才开始呢!”
高更苦笑着。
这期间,毛威夫人寄来一封信,表示对温森特赠画的感激。表姐的言辞十分恳切,她谈起过去温森特在海牙的日子,感触颇深,温森特流下了眼泪。
高更间或寄一幅画给提奥,但他劝告温森特不要急于把画寄出去,他的画颜料堆砌得厚,油脂多,必须时时冲洗,否则过些日子画面将显得阴暗。高更现在并不像别人一样指责他的画画得太快。
俩人和谐相处了几天,高更又开始意气用事,动不动将温森特的作品说得一无是处,把温森特逼得像一只烧着了屁股的猴子,上蹦下跳。当一个人近九年的心血被他所尊敬的人像泼一杯酸臭的牛奶一样泼出去的时候,谁都难以忍受的。温森特再不是小心地听取他的意见,况且事实上这已经不成其为意见,而是一种嘲弄,他竭力捍卫自己,坚持着为自己的作品辩驳,而且出于本能挑出高更作品中的缺点加以攻击,激动过甚的时候甚至也使用恶毒的词句。
“我认为你调配的颜色太糟糕了,简直像个疯子,完全杂乱无章。”高更说。
“你真会挑剔!”
“它们单调乏味,而且一点也不完整!一个人要是有理智的话,是不会干出这种胆大妄为的事来的。”
“那是扯谎!”温森特拍案而起。
“干什么?我不跟你打架。得啦,一句话,我讨厌你的作品。”
“我同样讨厌你的作品!你用色像个暴君,颜料像是你的宫女。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随心所欲的家伙!”
温森特不是高更的对手,结局是他往往口角涌出白色泡沫,瞪着小眼睛,手舞足蹈,大叫大嚷,像个阿尔城里的泼妇。而高更见好就收,把门一碰,一会儿就传出了鼾声,为门外的温森特伴奏。
10. 送你一件礼物
争论逐渐多起来,温森特在这种争论中感到一种无比的亢奋,而且发现他为捍卫自己的作品而爆发出来的理论是多么正确,与高更的搏斗就像与阿尔的飓风搏斗一样痛快。他觉得这实实在在是一个艺术家和另一个艺术家之间一种学术探讨,两者之间是平等的。当然这种争论只是在晚上和吃饭的时候进行,其余时间并不妨碍两个人的创作。但温森特觉得,高更并不喜欢在阿尔作画,也许这是他心情烦躁的原因。他露出过好几次离开阿尔的意思,这才是温森特最惊慌的事情。
当时温森特风闻法国出现两个新画家,专画热带地区的风景,名气很大。温森特常幻想这两个人有一天来到阿尔,他一定去结识他们,并把他们请到画室里来,为成立阿尔画派做准备。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高更,高更不以为然,他说:“我会对他们说,跟我到爪哇国去画印象派吧,那才叫真正的热带,那里的人比这里更有理智!”
温森特心里就产生了悲哀的想法,高更总想着要离开他。阿尔这个美丽的城市和这所美丽的小房子竟拴不住他的心。
“你是对阿尔不满意呢,还是对我?!”温森特想好意劝说他,但话一出口却咄咄逼人。
“我讨厌你的神经质。温森特,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我只是想我们都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否则你我到此止步!”
“你是说,一条发情的公狗带回一条母狗在画室里交媾才算安定吗?”
“你永远成不了艺术家!”高更宣布道,“除非你在观赏大自然以后,再回到画室里冷静地把它们画出来。”
“我到阿尔来的原因恰恰相反,我非常愿意在火热的天空中表现我的激情!”
“对自然的临摹预示着你一事无成!你狂热地在画布上表现出来的东西,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而冷静的艺术品才是永恒的!凡·高先生!”
“哦!高更!我越来越发现你的缺点了,你没有一样东西是经过对真实事物观察后才画出来的!”
“那正是我的长处!它叫思想,一个艺术家的灵魂!”
“那是梦想,决不是思想!有自然才产生激情,有激情才叫艺术!高更先生!”
“激情?绘画除了线条、色彩和形体,再没有别的。”
“我认为除了生命的节奏和动态的自然以外,其余的都只是陪衬而已。”
“我的天,多么精妙的理论!”高更把眼睛转向别处。
我创作每一幅画,都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画面上出现颤动的、激荡的景物。我的耕地在炽烈的阳光下闪着如同宝石一样奇异的光芒;我的人物,在粗犷的笔意中展示出鲜明的性格特征;我的星星在夜幕下如同血液一样旋转;还有我的树,成曲线升起,正如不灭的火焰!我的……
“还有你的人,像疯子一样颠倒着看这个世界。”高更冷笑道,“我得为你画一幅裸体画,把你的眼睛画到生殖器上去,我不用标题,人们就知道这是温森特·凡·高!”
温森特正在兴头上,被猝然一击,气得浑身颤抖。如果高更同样脸红脖子粗地同他争论,他倒是很兴奋,但每当高更完全不把他当一回事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一下子濒临崩溃了。
高更果然为他画了一幅肖像,当时温森特正在画一幅静物写生。高更把温森特画成了一个目光飘忽不定的人,那种目光是一个失去理智的人的目光,它不是在观察某一事物,而是在那个滑稽的脑袋前一米远的地方游弋,形成一种烦躁不安而又惊慌失措的印象。
“他把我画成了一个疯子!”温森特凝视着这幅画,高更躲在一边偷偷地笑。温森特脸上的肌肉抽动着,他感到那种笑是恶毒的。
“他把我画成了一个疯子!他为什么要把我画成一个疯子?”温森特被痛苦咬噬着。
接下来的半天,温森特没有说一句话,他眉头紧锁,脸上变幻着各种神色,喜、怒、愁、苦、忧、痴、呆、傻,应有尽有,高更发现,每一种表情都似是而非,比他的头像更像一个疯子。
高更感到自己的行为有点过分,但他无法去安慰他。
夜里,高更一直有种不安的预感,他把温森特安置到床上以后,才回卧室睡觉。但总是睡不着,迷迷糊糊地到了凌晨,一种奇怪的感觉使他醒过来,映入眼帘的情景使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温森特在黑暗中瞪着两只猫一样的眼睛怒视着他!他的双拳紧握,白牙森森,无声地做着一些恐怖的动作!
“温森特!”高更喊道。
温森特默不作声,梦游者一样直着脖子转身走了。高更悄悄跟过去,发现他已经倒在床上打呼噜了。
第二天又发生了同样的事。
此后有几天,温森特神情漠然,脸上变幻着似喜似忧的神色。他从不搭理高更,高更也不打扰他,两个人之间出现了相处两个月以来少有的平静。高更每天作画回来,发现温森特保持着他上午出门时的那个动作,看得出一整天他什么事也没有干。这时,高更就叫他一声。温森特漠无表情地瞪高更一眼,仍继续着自己的某种幻想。直到高更把晚饭做出来,才去默默地吃。
12月21日早晨,温森特起得很早,打点好画箱准备出外作画,这一天没有风,冬日的阳光仍是暖烘烘的,他很友好地跟高更打招呼。高更很高兴,他潜伏在心里的一种隐忧消失了,俩人还开了一个小玩笑,然后击掌出门,分头行动。晚上高更回到画室,发现温森特已经回来,仍坐在小凳子上,呆呆出神。白色的墙壁上,有两行棕色颜料写的大字:
我是圣徒
我的心智多么健全。
高更故意漫不经心地告诉温森特,明天他将到蒙特贝耶城去参观美术陈列馆。边说边用眼角余光观察温森特的反应。温森特果然蹦了起来,大叫大嚷着要一道去。高更这才放下心来。
蒙特贝耶美术馆里陈列着伦勃朗、德拉克洛瓦、库尔贝、乔托、保尔·波特、波提切利、提奥多·罗梭的油画,简直像彩色的迷宫一样美丽极了。
俩人一路滔滔不绝地谈论着画家和作品,一致认为他们是给魔术迷住了,伦勃朗最大的成功,主要在于他是一个杰出的魔术师。但是在色彩方面,温森特更倾向于德拉克洛瓦。高更不以为然。
“德拉克洛瓦是非凡的天才!能与古典主义者的代表安格尔抗衡并取得胜利的只有他。”温森特为他所崇拜的人感到自豪。
“可是正常人无法承受他画面上狂暴的骚动,它鼓动着人的心,挑逗得它激荡不安,那种色彩叫人无法接受!”高更断然反驳他。
“这正好说明了我是对的,高更!德拉克洛瓦曾到非洲旅行,就是为了使他的画充满阳光,色彩更加绚丽,而阿拉伯世界的生活节奏促成了这种奔放的热情,所以画面上才充满动态和活力。”
“我却以为,他只是个喝醉了酒的白痴!”高更在争论中喜欢把话讲到极端,“所以才遭到库尔贝的挑战!”
温森特顺手捞起一件东西,怒目圆睁,狂叫着向高更打去。高更像羚羊一样弹跃着闪开,然后在温森特武力够不到的地方,冲他做鬼脸,温森特气得哇哇大叫。
晚上到了一起,战斗继续进行着。高更所崇拜的画家,温森特根本看不起,温森特心中的偶像,往往遭到高更的侮辱。话题几乎都是围着德拉克洛瓦转悠,也波及伦勃朗和米勒。高更有一个令温森特非常愤怒的怪癖:他好像有意识地要把温森特所喜欢的一切东西都贬得一钱不值,从而在温森特的暴怒中获得一种快感。阿尔够高更烦的了,除了女人,这似乎是惟一的乐趣。
12月23日清晨,俩人又大摆战场,温森特惯用的伎俩是堵楼梯口,有关门打狗的架势。他所崇拜的偶像被恶狗咬伤,那么这条狗就该受到惩罚。
“你把说米勒的话再说一遍,否则你别想活着出门!”温森特手里晃动着一根做外框的平条木,一夫当关,只等高更放马过来。
高更一副无辜受害者的模样。“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说,“不过,你用这个架势对待一个朋友,我以为是不妥当的,那我只好回阿望桥混日子啦。”
这是高更的绝招,温森特就软下来。但随即又发觉不对,木头重新横起。“那是两码事,你得纠正你对德拉克洛瓦和米勒的看法!”
高更对温森特视而不见,他忽然把眼光抬起来,越过温森特的头顶,盯着门外。“啊,拉舍尔,你来了吗?温森特正等着你呢。”趁温森特上当的机会,他从一边“嗖”地窜出去了。
然后高更站在远处说:“温森特,如果你不认为这是一种有趣的学术讨论,能增进我们彼此的知识,那么我们不再谈论任何关于绘画的东西,我发誓我能做到这一点。”
温森特又懵在当地,这或许是更残酷的事情。
后来的谈话由平和入题,从讨论到争论,从争论到争吵,从争吵到打架,变成一种恶性循环。23日下午,俩人精疲力竭,各自的脑子都空虚得像放掉了电的电池。
俩人都有要求发泄的欲望。不用商量,拖着疲惫的身子一前一后来到路易斯妓院。
“给我送耳朵来了吗,可爱的小疯子?”拉舍尔吻着温森特的小耳朵,耳朵热得烫人。
温森特马上停止了在拉舍尔身上的爱抚,他说:“哦,亲爱的,真对不起,你等一会,我忘了把它割下来了。”他翻身就走。
拉舍尔格格地笑起来,小乳房颤动着像两朵向日葵。没客人的时候,她有兴趣和这个风趣的温森特逗乐。但是温森特并没有马上从门外蹦进来,做着鬼脸吓唬她,她在提防中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着。10分钟过去了,门外仍然没有声响,时间太长了,游戏就显得枯燥乏味,毕竟大家都叫他“疯子”,而且常常为五法郎发愁,比较起来,拉舍尔更喜欢强壮而豪爽的朱阿夫兵。
拉舍尔感到兴味索然,重新坐到大厅里等待下一个顾客。
大约过了20分钟,温森特用毛巾包着脸,右耳处浸透着红颜色,好像挂了一朵花,鲜艳欲滴的样子。他的两眼放出灼人的光芒,脸上每一条纹路里都储藏着兴奋。他用双手捧着一个纸包,在奔跑的巅簸中极力注意手掌的平衡,生怕损坏了手里的东西。进门后大叫拉舍尔的名字。拉舍尔故作惊喜地迎上去。
“我送你一件礼物,拉舍尔!”
拉舍尔装作被他的怪模怪样逗引得控制不住而哈哈大笑的样子:男人往往喜欢女人鼓励他们的小聪明的。她把温森特的纸包接过来,那是很轻的一个纸包,包了三层,她知道这绝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她仍然夸张地翘起兰花指,一层一层揭开,揭到最后,恐惧地大叫一声,软倒在地。
纸包里是血淋淋的一只小巧玲珑的耳朵!
温森特瞟了一眼那只掉在地上的耳朵,大惑不解的样子,他弯腰想把它捡起来,结果“咕咚”一声,也摔翻了。
11. 我总是要发疯的
鲁林闻讯赶到以后,用一架马车把温森特送往医院。高更知道后,很长时间像段木头一样呆着,他曾预感的事情竟迅速成为事实,实在让他懊悔莫及。之后他赶快打了电报告诉提奥。25日提奥赶到阿尔的时候,温森特已经恢复知觉,但他记不清他干了什么事情,他只记得他同高更吵过架。
提奥伏在温森特的病床前,泪流不止。他苍白的脸色和血红的眼睛使温森特反倒过来安慰他,好像不幸的事发生在弟弟身上,这使提奥更加伤心。
高更不敢与温森特见面,他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画室里。阿尔人反过来都同情温森特,认为那只耳朵准是那个满脸横肉的家伙割掉的,连警察都找了高更的麻烦,高更沉浸在一种自责之中。他拒绝同提奥一起陪伴温森特,他生怕温森特受不了见到他的刺激。事实上这种担心纯属多余。
温森特几次向提奥问高更的下落,提奥总是含糊其辞,后来干脆说他已经走了。温森特当即指出提奥在敷衍他。他说:“亲爱的提奥,我现在已经好了,我很清醒,而且很高兴,原来大脑受伤同胳膊折断一样是可以复原的。请你转告高更,我现在忽然有一个想法,我和他都是整个一根艺术链条中的两个环节,所以我们在内心上相互了解,因为了解得太透彻而争吵,如果这样导致我们发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是规规矩矩的艺术家,有资格去反驳我们所怀疑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这是无可非议的。”
提奥把温森特的话告诉了高更,高更沉吟不语,这些天他也一直在思考着他们之间的事,总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温森特的话使他心头豁然开朗,他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一直不敢承认:是的,我们是太了解了,就像一块玻璃板两边各自虎踞着的一对苍蝇,对方的细爪子上哪一根毫毛卷曲着都能使人觉得烦躁不安。俩人都喜欢按自己的意愿矫正对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而事实上又是永远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的。
“如果在另一个使人冷静的地方,我们或许能相处得好,在阿尔却不行。”高更说。
提奥陪伴温森特过了圣诞节,然后和高更一同前往巴黎。
此外,提奥告诉了温森特一个好消息:他恋爱了,他在巴黎遇到了一个温柔善良的荷兰姑娘,名叫乔安娜·邦格,他们将在新年里结婚。
为温森特治疗的是年轻的雷伊大夫,他对温森特照料很细心,超出了一个医生对病人的范围,溶入了一种朋友的成分。温森特在诊所里过着一种宁静的日子。老朋友鲁林先生几乎每天都来看他,并为他照管那所房子。
两星期以后,温森特得到雷伊大夫的许可开始重新画画。他提出给雷伊大夫画一幅肖像,大夫马上高兴地答应了,并派人到温森特画室取了笔和颜料画架。他在病房里为温森特摆了姿势。大夫这样做纯粹为了让温森特心情愉快,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就像他会满足其他的病人一样。画完后温森特对大夫说:“我一直因为没有画过一个大夫而感到遗憾,现在行啦,如果你高兴,把它送给你吧。”
大夫夸张地喊道:“啊,我真高兴,谢谢你,温森特!”然后拿回家遮住墙上漏风的一条缝。
身体康复后,失眠症随之而来,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温森特从来不对雷伊大夫提起这件事,他担心那会延长出院的日子。他把大量的樟脑放在枕头与褥子下面,与失眠症展开战斗。
四个星期以后,温森特离开医院回到画室,鲁林为他接风洗尘,在家里弄了一顿午饭。老邮递员又在马赛找到了一份工作,加了一点薪金,只是全家不能一起去。路途虽不远,但总是一种分离,一家人反倒还有点伤心。
这时,温森特接到了乔安娜的一封信,未来的弟媳以亲人的身份第一次向哥哥问候健康并告诉他,她和提奥已经订婚了。看得出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式的好姑娘。
温森特向乔安娜表示祝贺,并通知弟弟把每月的汇款减到150法郎。同时转给高更一封信,如果他愿意,他们仍然可以合作。
高更回了一封信,他决心再到马堤尼克岛去,要么到其他更远的地方。他对温森特表示歉意,他说他不能再到阿尔来,他如果来了或许会使温森特为难。“为难”两个字是用的另一种墨水,两种墨水之间的差异使温森特敏感到他使用这个词时是费了很大的脑筋的,他在考虑怎样才能不继续伤害朋友。温森特笑了笑。随后,高更又提到了温森特的《向日葵》,这些组画曾是高更戏弄温森特的楔子之一。这次他又诚恳地要求温森特用《向日葵》与他交换作品,尽管他手里已经有了两幅温森特的《向日葵》。他写道:
我实在是非常喜欢你的《向日葵》,那无疑是伟大的作品,我在阿尔的某些举动或许就是在这种巨大的感染力下所产生的紊乱,我很难想象再呆下去我不会发疯。
如果你同意,我用两幅换你一幅如何?
温森特的心境出奇地好了起来。
一个人发疯,在阿尔是正常现象,正像罗林说的,“谁都有点儿神经错乱的。”
又过了几个星期,温森特重新开始在太阳下画画,冬天的太阳更加辉煌灿烂,但他不能过分地操劳,画一画素描和小花小草,按时作息,避免过度的劳累和兴奋。阿尔人都以一种平常淡然的眼光看待他,倒没有人再叫他疯子,好像只有疯了以后才能在阿尔取得正常人的地位。
但是出院不足两个月,意外的情况又发生了。那天早晨他清醒地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一种需要吵架的欲望强烈地在心头萌动。他背着画箱在外游荡了一整天,什么也没有做,然后走到一家小饭馆里吃晚餐。侍者把他的食物端上桌以后,他瞪着恐惧的眼睛再三审度餐盘,然后突然怒吼着扑向侍者,揪住他的衣领。“你在汤里放了毒!你为什么要毒死我!”
人们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医院里。
两个星期以后,他又恢复正常。但是从此阿尔人对他采取了一种防范态度,他的行为超出了阿尔人能够理解的范围,他们认为他发疯是因为喜欢画画。如果他空着手走在路上,他们觉得很安全,这会儿一定是正常的,而假如背着画箱子,那就得提防他了。但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背着一个画箱的,所以阿尔居民对于温森特与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感到一种日益逼近的危机,说不定这家伙哪天会变成一桶火药,点着了往你身前一滚——不难想象那是一个残酷的结果。
于是,有八十多个阿尔居民联名向市长写了一封请愿书,把温森特描写成一个随时都会伤害别人,不宜于自由行动的人。
市长下令警察局把温森特监禁起来。
温森特没有为自己作丝毫辩解,虽然第二次出院后近一个月来他从未出现任何神经错乱的现象,但是他感到这次打击是巨大的,而且令他非常伤心。
阿尔许多怯懦的人纠集在一起,倚仗警察局的势力反对一个虚弱的病人,并且往他的脑门上猛击拳头,这实在是无法忍受的。温森特觉得自己随时有被再次逼疯的危险。
巡官说:市长与局长是友好的,他们只是为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以满足市民的合理要求。
后来市长去看了温森特,温森特很清醒地对市长说:“市长先生,如果您希望您的市民高兴,我打算投河自杀!那我就不会再画画了。因为他们认为我喜欢画画是跟他们为难。我从此再不会受无缘无故的侮辱,他们也见不到我再画画,岂不两全其美?”
市长看上去不高兴。
几天后,雷伊大夫和鲁林把温森特接了出去,警察局的条件是温森特必须进疯人院,雷伊大夫写信征求了提奥的意见,提奥表示同意。温森特也答应前往,此时,提奥已经结婚。
在去圣雷米疗养院之前的空隙里,温森特常在鲁林家里玩,为鲁林夫人画了五幅标题为《摇篮曲》的半身像。
鲁林总是像一个老年士兵对待年轻士兵一样关心和同情温森特,他常常用一种平静的声调对温森特说:“我们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但不管怎样,你一定要想着我。”温森特从这句不带任何情绪的话里感到了一种蕴藏着的哲理,鲁林是一个多么聪明、朴实、善良而又值得依赖的好人啊!
不管怎样,他还是从鲁林的话语里感觉到一种怜悯,有点像一个牧师在看望垂死的病人。温森特觉得生与死并不可怕,但如果一个人神志不清,面对美丽的大自然而无动于衷,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所以他心灵深处萌发了一种痛苦,他把这种痛苦写信告诉了提奥:
许多画家变成疯子,竟成为事实!至少可以说,是生活使人变得精神恍惚。如果我能重新以全部精力投入绘画该多好,但不祥的预感时时侵袭着我,我总会发疯的。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