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世界名人传记(64部)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者:郭锷权赵佩瑜 编著

第五章 沙场浴血何虑伤残

 1918年10月29日,全俄工农青年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了。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创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批共青团员向大会宣誓,决心竭尽全力与反革命进行斗争。

 1919年夏天,形势十分紧张……邓尼金十万军队从南方向苏维埃共和国发起进攻。白卫军占领了顿巴斯。在耶卡捷诺斯拉夫、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附近进行了一系列鏖战。各级党组织发动劳动人民奋起抗敌。

 早在1919年5月,俄罗斯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号召加强青年工作,做好地方动员,对全体共青团员进行普通军事训练,学会使用武器。

 1919年6月26日,在基辅召开了乌克兰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延长共产主义青年工人投入反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敌人的斗争和青年军事训练的动员期限。

 这一期间,做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员意味着——不惜自己生命进行战斗,紧握手中枪,名副其实地去与敌人作战。

 “……我们带着共青团员证领了一支枪和两百发子弹。”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条道路。从彼得留拉匪徒的铁蹄下刚刚解放出来不久的舍彼托夫卡,在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下,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奥斯特洛夫斯基是第一批五个青年团员中的一个。这时正是1919年7月。

 “1919年……在舍彼托夫卡我们才五个共青团员。舍彼托夫卡党委会和革命委员会把这个小组建立在自己周围,由林尼克和伊萨耶娃同志具体领导……舍彼托夫卡的第一批共产主义青年团员为反对波兰地主、彼得留拉匪帮和形形色色的匪徒活动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当时还不满15岁。

 1919年8月,红军在敌人优势兵力的进逼下,暂时放弃了舍彼托夫卡。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科里亚·奥斯特洛夫斯基随军队一起撤走了。在他的军人证书上记载着:“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19年8月9日自愿参加工农红军,在伊兹雅斯拉夫特别委员会特务营服役。”

 这个早熟的少年投入了战斗。在一年之内就确定了自己的战斗道路。这一年,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珍贵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毫不动摇地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为苏维埃政权的胜利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你想一想看,”许多年后,他对自己的治疗医生说,“当我们驰骋沙场,经受战斗的风雨磨练时,我们的头上没有阳光照耀,或者说我们的生活也不美好;或者说,我们身边也没有迷人的姑娘。问题是生活在召唤我们。可能,我们比其他人更感觉到生活的诱惑力;我们深知,目前最主要的是消灭阶级敌人和捍卫革命成果。我们风驰电掣般向敌人袭击,只要他们碰上我们的铁拳,就得吃苦头。”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自己简短的自传中只填写以下寥寥数语:我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参加过国内战争。

 1936年9月30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索契和英国《新闻纪事报》记者的谈话中指出:“我的命运是很有意义的。我15岁就参加革命。我充满了力量和斗争的乐趣;为索取新生活。我勇往直前。我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和创造者……”

 ……整个冬季和春季,他都参加了战斗。1920年初夏,他回到了重新从白卫军占领下获得解放的舍彼托夫卡。

 距离和平安宁的日子还远得很。敌人的破坏活动愈来愈猖獗了。必须制止怠工,没收富农多余的粮食,开办学校和图书馆。奥斯特洛夫斯基又重新投入了战斗。

 ……许多年之后,拉娅成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的馆长,在那里工作了22年。拉娅反复阅读了有关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些历史资料和重新整理的文件,他那不平凡的青春时代又重新从她的眼前掠过,一些熟悉的老同志的名字像银幕上的镜头浮现在她的眼前……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战斗的征途中也曾有过“安宁的喘息时间”,但是,这与安然无恙的和平生活却不尽相似,这“喘息的时间”也太短了。战争在继续着,红军在与波兰地主武装浴血奋战。1920年8月中旬,波兰白卫军在当时协约国援助下转入反攻。局势处于万分危急之中,革命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部分红军战士又重新奔赴前线。

 乌克兰肃反委员会军团特务队指挥员亚历山大·约瑟弗维奇·普兹列夫斯基回忆说: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就在我所指挥的部队里服役。他是一个精力旺盛的青年战士,而且精明强干,具有组织家的才能。由于他顽强的自我锻炼,迅速成长为红军部队和驻地的共青团组织者。”

 离停战还有一个半月,即1920年8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里沃夫附近负了伤。可是许多年来,人们一直不知道他是在哪里负伤的。到1927年5月份,《里沃夫真理报》报道说,波德别烈兹佐夫学校的调查人员和尼古拉的老师查明: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离里沃夫不远的小彼德列斯卡村负伤。8月19日曾在该村发生过激战。目前,在村子里建立了方尖碑。

 过了几年之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信给普兹列夫斯基说:“亲爱的萨沙!韶华飞逝,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曾记得你谈到自己时说:‘我么,起码要活上四个五年计划,而你们这种瘦弱的人,很可能要临阵脱逃了。’

 “是的,我‘临阵脱逃’了。真的,萨沙,我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战火再纷飞起来,我不能再佩带战刀,跨上战马,像过去一样去冲锋陷阵了。显然,我已经不能再去驱赶波兰地主老爷了。你要与那些上嘴唇挂着鼻涕的娃娃成长为英雄的人们把地主老爷淹没在波罗的海。真可惜啊,萨沙。我们的战马奔驰得多快啊……”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头部和腹部在战斗中受伤,内伤颇重。他在野战医院躺了好几个星期。当他能站起来,神志开始清醒时,伤势引起的后遗症仍然十分严重,而且日趋恶化。进入头部的子弹损害了右眼——这只眼睛的视力比以前减弱了百分之八十。可怕和使人痛苦不堪的头痛发作起来了。因内伤而引起脊椎骨作痛。红军战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成了一个残废人。令人最痛苦的是:他必须复员。

 1920年10月尼古拉从骑兵第一军第四师复员了。

 出院后,他乘车去舍彼托夫卡,回到了母亲身边。下车后,他拄着拐杖吃力地走进家门。

 今后怎么办?连他自己也无以为计。

 全俄第三次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了。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出席了1920年10月20日晚上召开的会议。会上他阐明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任务。他号召青年学习——学习共产主义。他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列宁同志提醒大家说:“只有确切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些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①

 ① 见中文版《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0页。——译者注

 为了响应列宁1920年秋天的号召,负伤后勉勉强强恢复健康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就回到了高等中学,后来该中学改名为统一劳动学校。

 现在他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