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一个有强硬表壳的中空体,这一点已得到证明。其实月球就是万年之前外太空人使用的一艘宇宙飞船,月球曾悬浮于地球北方靠近中国附近。战争使月球从近地轨道上升,地月分离形成巨大的引力改变了地轴并引发大洪水。大灾变杀死了全部住在海边和河边的人,而安然活下来的,都是高山上的牧羊人。
河图洛书、气功八卦、瑜珈术、金字塔……大灾变、上古文明的断裂,高山上的牧羊人不得不在人类文明浩劫中重新破译……
在中国古代大陆的西北地区,一颗智能生命操纵的星球缓缓升起,星球巨大的吸附力引发了地球全球性的大洪水……
地月分离的观点是形成本书的第一思维原点。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人明确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确实,即便作为“构思”,这样的想象也是不可思议的。何况,我们提出这一命题,是把它作为严谨、系统的理论而对待的。
在世界各地区的神话及宗教传说中,均存在着天地分离的概念,著名的中国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圣经》中的“逐出伊甸园’等等。这种“巧合”使我们相信其中隐藏着历史的真实。
l、人类劫难的记忆
全球所有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无一例外地都能找到关于地球洪水的故事,这绝对不是一种巧合。
《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中国汉族精卫填海的故事。汉、苗民族伏羲兄妹的传说、蒙古族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印第安人大神巴里卡的传说、墨西哥古籍《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的记载、危地马拉古文书《波波尔·乌弗》的描述、印度、缅甸、巴比伦、秘鲁、希腊、爱尔兰、加拿大、埃及、加里曼丹……
考古学家在安第斯山脉发现了千米的海洋沉积线,表明远古某个时期,这里曾经一片汪洋。
在苏美尔古国遗址墓穴下发现了两米多厚的粘土沉积层,印证了苏美尔泥板文书的记载:“早晨,雨越下越大。我亲眼看到,夜里大粒的雨点密集起来。我凝视天空,极度恐怖……”
70年代初,在墨西哥海湾钻探出的沉积泥芯中发现了有孔虫甲壳,证明历史上曾有不可思议的大量淡水涌入墨西哥湾。
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发生于距今15000年前;记载这次洪水的神话与传说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在赤道以北;在所有传说中,都有洪水之前神对人的警示这样的内容。
大洪水是因为什么暴发的?
迄今所有的史学家、考古学家都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从中国神话围绕天地关系展开这一特点探源,我们给出全新的解释:地月分离——即月亮从地球上升起,巨大的场效应将洪水吸附到了北半球!
地球在其几十亿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无数劫难,但留给人类深刻记忆的,仅只大洪水。
近年来,大洪水已被不少中外专家学者从宗教、神话传说中列入现实的历史考证中,这其中的某些观点在学术界还引起相当的反响。
在我们看来,大洪水是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遍及全球的洪水暴涨非有巨大直接的天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仅靠这样单一的推想不足以作出定论,同时巨大的天文事件也必然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相关效应,在人类史学中留有痕迹。
地月分离的观点非常奇巧地弥合了这一大胆假说的缝隙,使得“沧海桑田”的变迁还原为历史真实。
相信我们的观点必定会引起学术界广泛的重视,并且在未来的考证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史前洪水是真的吗?
灾难!一场特大的灾难!地球突然被来历不明的洪水包围,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向陆地,吞没了平原谷地,吞没了这地方所有的生灵。高山在波涛中颤抖,大陆在剧变中呻吟。
这是上古神话传说及早期宗教里的记载。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也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孰是孰非,千百年无定论。让我们抛开所有的争议,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些早期的人类记载吧!
相传,炎帝有个小女儿,聪颖漂亮,名叫女娃。有一天,也是孩子家一时性起,决定去东海边玩玩,可没想到,无情的海浪吞没了女娃的幼小的身躯,使她再也回不到父母身边了。而她的魂灵化作了一只小鸟,花头、白嘴、红足,样子十分可爱,名叫精卫,就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伤心自己幼年短命,她恨无情的波涛毁灭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常衔来西山的小石子呀、小木棍呀,投到东海里去,决心要把大海填平。这段悲壮的神话不知感动过多少代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完《山海经》中这段神话后,挥笔写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两句诗。一种哀悼的情绪跃然纸上。据说东海曾有誓水处,因为女娃曾淹死在那里,所以精卫鸟发誓不喝那里的水,老百姓还亲切地称她“帝女雀”。
“精卫填海’”的神话,反映了人类对大海的憎恨情绪,恨不能把大海填平。为什么远古的人们如此憎恨大海呢?这种情绪和毁灭人类的大洪水有什么关系呢?
英国民族学家弗雷泽曾指出: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个印第安种族中,没有一个种族没有以大洪水为主题的神话。事实上,记录大洪水的并不限于美洲印第安民族,在各大陆生活的民族中几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神话。首先,让我们来看中国有关大洪水的各种神话和传说。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则关于伏羲的著名传说:在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父亲操劳着农活,一双儿女无忧无虑地玩耍。有一天,雷公发了怒,威临人间,要给人类降下大的灾难。天上乌云滚滚,雷暴一个接着一个,大雨如注,疯狂鞭打着山川。随着一条金蛇般的闪电和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青面獠牙的雷公手持大斧从天上飞了下来。勇敢的父亲毫不畏惧,用虎叉向他叉去,正中雷公腰部,把他叉进了一个大铁笼里。
第二天,父亲要去集市上买点香料,临走时嘱咐孩子说:“记着,千万不要给他水喝。”狡猾的雷公用装病欺骗了善良的小女孩,得到了几滴水,恢复了神力,挣脱了牢笼。为了感谢小女孩,雷公从嘴里拔下了一颗牙,交给两个孩子说:“赶快种在土里,如果有了灾难,可以藏在所结的果实当中。”说完飞腾而去。
父亲从市上回来后,得知雷公已去,知道大祸要临头,赶快备好木料,连夜打造木船。两个小孩把雷公牙种到土里,转眼间就结出了一个巨大的葫芦。两个孩子拿来刀锯,锯开葫芦,挖出里面的瓤,钻了进去。这时大雨从天而降,地底也喷出了洪水,大水淹没了房屋,淹没了高山,一直淹到神仙住的天门。
天神们害怕水最终会淹没天国,所以让雷公赶快退水。大水退得真快,一下子退到了海里,坐着船的父亲从空中摔下来摔死了,只有两个小孩幸存了下来。哥哥叫伏羲哥,女孩叫伏羲妹,长大以后他们俩结婚做了夫妻。人类这才又重新开始繁衍。
这则传说直接记载了大洪水暴发的经过,和毁灭了整个人类的严重后果。当然,中国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远不止这一则。《淮南子·览冥训》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来,水浩洋而不息。”《尚书·尧典》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袁柯先生在其《中国古代神话》中认为,古代的“昔”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昔”,这是太阳在大洪水里的形象,意思是说:从前曾经有过可怕的洪水泛滥的日子,大家不要忘了。
让我们再看几则世界其它民族有关大洪水的记载:
《圣经·创世纪》这样写道:“此事发生在2月17日。这一天,巨大的深渊之源全部冲决,天窗大开,大雨40天40夜浇注到大地上。”诺亚和他的妻子乘坐着方舟,在大洪水中飘流了40多天以后,搁浅在高山上。为了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诺亚连续放了三次鸽子,等第三次鸽子街回橄榄枝后,说明洪水已经退去。
在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的苏美尔泥板文书中,对大洪水作了如下记载:“早晨,雨越下越大。我亲眼看到,夜里大粒的雨点就密集起来。我抬头凝视天空,其恐怖程度却无法形容。……第一天,南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人们都以为战争开始了,争先恐后地逃到山中,什么人都不顾,拼命逃跑。”
秘鲁印第安人的会议部,大神巴里卡卡来到一个正在庆祝节日的村庄,但因他衣着褴楼,所以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人给他东西吃。只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可怜他,给了他一点啤洒。巴里卡卡为了感激她,就告诉她说这村庄5天之后便要毁灭,叫她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又嘱咐她不能把这事告诉别人。于是,巴里卡卡引来风暴和洪水,把整个村庄给毁灭了,大水一直淹到山上。
一直保留到今天的一种古代墨西哥古文书《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说:“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到水中……”
现在居住在危地马拉地区的印第安基奇埃族,有一种名叫《波波尔·乌弗》的古文书,书中对灾变作了如下描述:“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房顶,但房子塌毁了,将他们摔在地上。于是他们又爬到树顶,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人们在洞窟里找到避难地点,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人类就这样灭绝了。”
世界各民族有关大洪水的记载有许多惊人的一致性:
首先,逃脱大洪水的人都受到了神的警示。中国的伏羲,受到雷公的警示;《圣经》中的诺亚受到了上帝的警示;印度的鸟神依休努同样向人们提出了关于大洪水降临的警告;在缅甸的《编年史》中,一位穿黑衣服的僧人,向人们发出近期有灾祸的警告。比伦的叙事诗中,也有神对人的警告;秘鲁印第安人有大神巴里卡卡的警告;在太平洋诸岛中,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传说,即出现了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使徒,向人们发出了灾变即将降临的警告。
其次,逃脱大洪水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坐船一类的东西,而且人们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的方式也很相似。圣经中的诺亚,为了知道洪水是否结束了,经常从方舟中向外放鸽子。他一共放了3次,当鸽子嘴里衔回橄榄枝后,这说明洪水已经退去了。比这更古老的苏美尔洪水传说中的主人公,同样用方舟逃得性命,也为了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而向外放鸟。在西印度群岛、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钱第安人中间所流传的洪水传说中,主人公也是采取了与圣经中诺亚和苏美尔传说主人公完全相同的行动逃脱洪水,到水退下去时,鸟嘴里衔着树枝回来了。
第三,关于大洪水的结果——少数人幸存下来的记载完全相同,而且绝大多数是一男一女。《圣经》中诺亚和他的妻子;希腊德卡里奥恩夫妻;墨西哥娜塔夫妇;维尔斯传说中的丢埃伊温和埃伊巍奇;爱尔兰叙事诗中的比特和比兰;加拿大印第安族的埃特希;印度神话的玛努;加里曼丹的特劳乌;巴斯克人的祖先夫妇;中国的伏羲兄妹,等等。
从以上记载来看,记述大洪水的地区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大洲,涉及到许多民族。面对如此广泛、如此相似的记载,你能说世界关于大洪水的传说都是杜撰出来的吗?
我们肯定人类曾有过一次大洪水的记忆,并非仅仅依据上述的神话和地区传说,在地质考古方面,我们同样能够得到许多证据。
大洪水的地质考古证据
如果地球曾发生过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不管它持续多么长的时间,必定会在地质层上留下痕迹,否则神话和传说中的记载就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它的真实性。
本世纪以来,地质学家陆续在各大陆发现了一些确信是大洪水留下的痕迹,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地质学家,他们的辛勤工作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爵士,开始对巴格达与波斯湾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沙漠地带进行考察挖掘。结果发现了苏美尔古国吾珥城的遗迹,并发现了该城的五族墓。正是在这个墓穴之下,伍利和他的助手们发现了有整整2米多厚的干净粘土积层。在这层沉积层之上是吾珥王族的墓穴,其中有各种陪葬品,如头盔、乐器、刀剑,还有各种工艺品和刻在粘土书板上的历史记载,下面则是原始石器时代的文化层。
这层厚达2米的干净粘土是哪里来的呢?经过对粘土的分析研究表明,这层干净的粘土层属于洪水沉积后的淤土。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远古的时期,这一带曾发生过一场巨大的洪水,这场洪水足以摧毁整个苏美尔文明。
本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对墨西哥湾海底进行钻探考察,从海底钻出了几条细条的沉积泥芯,这等于截取了海底的一些地层剖面,其沉积的形成所代表的时间有1亿年。也就是说,在这些沉积剖面中记录了墨西哥湾海底1亿年来的沉积情况,由沉积泥芯的特点还可以推测当时海水含盐度和地球气候变化的情况。
当地质学家研究这些沉积泥芯的时候,竟意外发现,在大约距今1万多年的沉积层中存在大量孔虫甲壳。孔虫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浮游生物,其甲壳中氧同位素含量的比例可以代表其生活期海水的盐度。科学家通过对这个沉积中的孔虫甲壳的分析,证明其生活期间,墨西哥湾一带海中盐份很低,这说明,当时有大量的淡水涌入墨西哥湾。洪水从何而来呢?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突如其来的淡水就是洪水。
最近,人们在美洲安第斯山脉发现一条千米高的海洋沉积线:它起于秘鲁,经过600公里的延伸,在玻利维亚终止。这无疑证明,在地球史的某个时期,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海水比现在高出千米。
不可否认,目前人类在大陆上找到的大洪水的痕迹和证明并不很多,造成这一情况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历史记载来看,大洪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各民族的神话记载不相同,但可以确定,大洪水大约仅维持了40多天,然后退去,整个过程最长不超过120天。这样短的时间,虽然对人类来说足够毁灭一次,但对地球地质来讲,还不足以造成很明显的痕迹。二是,大洪水距今已有1万多年,岁月的流逝已经将本来就不明显的痕迹统统地给抹去了。因此,不可能企盼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把一大堆证明材料都摆在你面前。所以,以上来自上古神话和有限的地质考古足够说明问题:在1万多年以前,确实发生过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大洪水的时间和次数
现在虽然从地质考古、神话研究中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地说:在我们这次文明之前,地球上的确曾有过一次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但研究者却发现,人类关于史前洪水的记载十分混乱,无法确定洪水发生的时间,也无法确定洪水暴发的次数。
比如说,《圣经》中记载的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的泥板文书却宣称这场大洪水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前后;中国的上古神话基本上没有确定的时间,都是以神名来代表大致的历史时间,有的记载说大洪水发生在女娲时期,而有的记载又说大洪水泛滥于先帝时期。美洲等地的印第安民族的神话里,虽然有大洪水的记载,但绝大部分根本没有时间记载;人们甚至发现有公元350年的大洪水记载;而根据现在的地质考古资料,这场大洪水大体发生在距今15000年左右。如此混乱的记载,很容易使人产生大洪水发生过不止一次的印象,有的人就主张,人类被大洪水毁灭过多次。
在不能确定年代的多次洪水中,我们发现,就其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其势可以淹没整个高山,象《圣经》记载中的洪水:一类是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洪灾,它发生在人类可以躲避、甚至治理的范围内,像中国先帝时的大洪水。由此我们推测: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只有一次,它发生在距今15000年左右。
我们的这个判断是以人类进化为其根据的。试想,从上一次毁灭性的大洪水到现在,人类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才发展成现代这样的文明,如果这其中发生过多次毁灭性的大洪水,可能人类现在还处在原始时期,因为近代文明史加起来不过6000年,而孕育文明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许有人说:上古记载的多次洪水,是指150O0年之前,那么请问,我们连最近一次大洪水的情况都无法确定,而在这以前的大洪水又由何考之?因此,我们才推测:在往昔的15000年里,毁灭人类的大洪水有一次,而且只能有一次。
那么,为什么上古神话传说中又有多次洪水的记载呢?我们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史前口述历史阶段造成的必然结果。古人把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特大洪灾情况加入本部落的古老传说中,一代一代传下来。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之中,后人已经搞不清哪一次洪水是哪一个年代的,不得不将同类归并,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神话传说。
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这些混乱的传说,你会发现,所谓的大洪水许多都是较大的洪灾,与毁灭人类的大洪水根本就是两回事。例如,在希腊的叙事诗中,对洪水这样写道:“有的人在土丘上避难,有的人坐着小船,有的竟在最近刚耕过的土地上划开了船桨,还有的人从榆树顶上捉鱼……。”这则记载的洪水水位并不高,连土丘和大树顶都没有被淹没。在古代伊朗人的经典《赞继·阿维斯塔》中记载说:“洪水时期什么地方的水都有一人深。”这与《圣经》中淹没了高山的洪水根本就是两回事,只能看作是一次较大的洪灾而已。
中国的上古神话里有多次关于洪水的记载,但仔细考证,绝大多数属于洪灾的范围。比如说,发生在先帝时的大洪水水位只有半树高,人们“下者为巢,上者营窟”就能躲避这次洪水,因此充其量是一次较大的自然灾害。再比如说,发生在大禹时代的洪水,也是一次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洪灾,因为它发生在人类可以治理的范围内,这本身就说明它不是远古时毁灭人类的那次大洪水。但我们必须清楚,并非所有关于先帝时的大洪水记载都是洪灾,古人由于口传历史的失误,将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与后来发生的较大洪灾混淆在一起,这样,在记载先帝洪水中有些记载有人类劫难的那次大洪水的痕迹,象《尚书·尧典》所记。
根据以上的法则,我们逐条去考证上古时期有关大洪水的记载后发现,虽然以大洪水为主题的神话几乎遍及世界各大陆,但真正属于灭绝人类的大洪水的神话并不多。以劫难发生后极少数人幸存下来为标准去划分,记载这次大洪水的有以下一些地区:欧洲、墨西哥、加拿大、印度、加里曼丹、埃及、希腊、中国。有趣的是,这些地区几乎都在赤道以北,现在还没有确切发现0纬线以南地区存在大洪水的记载,在危地马拉和巴西西部虽然有人类在洪水发生中毁灭记载,但这些地区的人类并非灭绝于洪水,大多数是由高山崩塌造成的。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场大洪水主要发生在0纬线以北,具体原因我们在后面要详细谈到。
这场灭绝人类的大洪水的水位究竟有多高呢?根据中国神话传说的情况,还有中国地形的平均海拔高度判断,这次洪水水位有近千米高,它几乎淹没了中国所有沿海省份。
当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承认人类自身曾被洪水毁灭过一次的现实后,不禁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场大洪水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追寻祸首
人类在早期记载大洪水的时候,就曾悲怒地追问:谁之罪?直觉告诉人们,“怀山襄陵”的洪水背后必定有一个神秘的力量,所以人们自然想到了神。在《圣经》和美洲以及其它许多地区的神话传说中都一致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但人却渐渐忘记了创造他们的神。所以神发怒了,决定惩罚人类。于是神掀起浩浩洪水,将遗忘了上帝的人类统统埋葬在洪水当中。只有少数一些还对上帝怀着虔诚敬意的人们逃脱了这场劫难。一句话,大洪水暴发的原因是人得罪了神,小心眼的神就用洪水来惩罚人。中国伏羲的传说里,大洪水是因为父亲得罪了雷公,本质上还是人得罪了神。
当然,由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神话传说,对大洪水原因追寻的答案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在中国的神话中,对大洪水暴发的原因,提出了另一种解答,说是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为争权夺利而发生战争,战败的水神咽不下这口恶气,一头向支撑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碰去,结果造成天地分裂,在天崩地陷当中产生了大洪水;犹太人对大洪水另有高见,他们认为是“主(神)改变了星座中的两个星辰的位置”而导致了大洪水的泛滥。
不论神也好,星辰也好,天地分裂也好,它们都代表着天空,大洪水的暴发与天空有关,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追寻大洪水原因的脚步并没有受到上述神话的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跳出神话划定的圈子以重新思维,从不同方面,应用不同的技术,重新审视这场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洪水成因。到目前为止,人们一共提出3种关于大洪水的假设,即外来撞击说,地球火山说,星球界动说。
1852年,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当人们第一次将它对准月球的时候,人们震惊地发现,月球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几公里,有的几百公里。后来的研究告诉人们,那是外来巨型陨石撞击月面后留下的伤疤,称为环形山。那以后,人们对陨石撞击的危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地球这代文明,还没有发生过百万吨陨石撞击的事件,天空中虽然不时有小的陨石从天而降,但造成的危害都不大,最严重的一次是中国甘肃省庆阳县在1490年4月4日发生的陨石事件。当时正逢清明时节,一颗小的陨石撞击到上坟的人群中,据记载“击死人以万数。”但这颗陨石在天文事件当中,只能算一个小不点。1984年,一颗太空中滚动的小行星从距地72万公里处呼啸而过,将全世界的天文学家惊出了一身冷汗,据计算,这颗行星将在2015年再次接近地球,那时很有可能会一头碰上地球。
天空中不时滚动的不速之客,启发了大洪水的研究者,从而提出了外来撞击说,认为这场大洪水是由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的。的确,地球上曾发现不少巨型陨石坑。南极洲的威尔克斯兰德陨石坑,直径240公里;中国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处的多伦陨石坑,直径170公里;苏联西伯利亚的波皮盖陨石坑,直径100公里以上。据有关报道,美国科学家新近在捷克发现了一个直径320公里的巨型陨石坑,算得上是老大哥。查以上这些陨石坑都过分古老,最年轻的也在几千万年以前,离大洪水的时间太远,根本拉不到一起。
1969年,美国一批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在阿拉斯加荒漠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个直径12.4公里的圆形地貌,地面下陷,最深处可达500多米。据地质抽样化验表明,这一带地区的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镍,而且当地的磁场也不正常。科学家们怀疑这是一个陨石坑。1972年,美国的“大地卫星1号”人造卫星送回了这一地区的图片资料,使陨石坑的怀疑得到了证实,1976年的空中考古活动再一次证实了人们的怀疑。据测定,这个陨石坑的年龄12000年,十分接近大洪水的时间,因此不少人认为,正是这颗陨石的撞击造成了大洪水的泛滥。
科学家们一致估计,跌落到阿拉斯加的这颗陨石大约直径600米,撞击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几亿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等于同时引爆了近百颗百万吨级的原子弹。这个能量足以使地壳开始在软流层上漂移,或者足以加快正在漂移的速度。同时,轰击释放出来的巨大热量,溶化了数千平方公里的冰层,提前结束了第四纪冰期。溶化后的冰水造成了记载中的大洪水。
以上的这个解释,十分粗糙,漏洞太多。首先,这么一颗陨石的撞击不可能造成地壳的巨大变动。其次,撞击导致第四纪冰川结束的看法也过于牵强。陨石的撞击一般发生在瞬间,释放出来的热量短促而强烈,根本不会使大面积的冰川溶解。同时,冰川溶解虽然可以使海洋水位明显上升,但现代海洋学家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往往要持续几千年。
还有的人认为,是一颗巨大的陨石轰击海洋,造成巨大的海啸淹没了陆地。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我们也理解这种假设很难找到确实的证据。但我们还要指出这种假设是不严密的。一颗陨石落入海洋,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海浸事件,但不可能造成全球性的海浸。比如说,落入太平洋的巨型陨石会造成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海浸,但它决不可能越过大陆造成大西洋沿岸的涨浸。再说这种解释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大洪水都发生在0纬线以北的问题。法国科学家古维埃对陨石撞击海洋形成洪水的情形,曾这样描述道:“当巨大的陨石轰击海洋后,高达数百米的巨浪犹如一个个山头,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席卷陆地,毁灭那里的一切生灵。”描写得的确很精彩,可惜并不是事实。
火山爆发,一直在地球诸多自然灾难中占重要地位。公元前79年,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在一夜之间彻底毁灭了古罗马的庞培城,所有的居民在睡梦中被埋葬在厚厚的火山灰下。油画《庞培城的毁灭》生动再现了庞培城的苦难经历。火山爆发的雄壮景观和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人们想到人类史前的那场大洪水,形成了地球火山说,认为洪水是由地球火山爆发引起的。
1956年,加兰诺帕勒斯教授偶然在希腊附近的桑托林群岛的一个叫塞拉的小岛上,发现了一个被厚达30米的火山灰覆盖的古城遗址。1962年,美国和希腊组成了联合科学考察队,对桑托林群岛海岸进行了考察,结果发掘出一座古城废墟,它与公元前79年被火山爆发掩埋的古罗马庞培城遗迹极为相似。根据其它证据,科学家基本可以判定:在很久以前,这里曾发生地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被称为桑托林火山。据说,桑托林火山的喷发很可能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火山活动,其火山灰覆盖了整个群岛及附近的广大地区,面积大约有20万平方公里。
但是,在桑托林群岛上根本没有这座火山,所以科学家推测:桑托林火山原来很可能在一个小岛上,当喷发停止后,成为空壳的火山陷入海平面以下300-400米。陷落的火山口中,形成了巨大的海啸,旋涡中心的波浪高达l-2公里,滔天巨浪以每小时320公里的速度呼啸而去,前峰形成无数30多米高的水墙。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巨浪滔天,很快就摧毁了附近的克里特岛沿岸,3个小时内便吞没了尼罗河三角洲,接着又淹没了1000公里以外的叙利亚古港乌加里特。他们认为,桑托林火山正是史前大洪水的罪魁祸首。
然而,桑托林群岛在地中海。地中海是一个被欧、亚、非三块大陆环绕的内海,即使桑托林火山形成过十分可怕的海啸,滔天的巨浪再高也不会越过整个亚洲大陆淹到中国来,更不可能越过整个西班牙,穿过大西洋,淹到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再说,桑托林火山据碳-14测定,爆发于距今3500年左右,比地质学上证明的大洪水几乎晚了近万年。因此,可以肯定,桑托林火山引发的海啸绝不是史前的那次大洪水。
越是深入地研究,人们也就越发感到,地球史前大洪水的原因很可能不在地球的内部。不论地震、火山爆发都不可能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大洪水,除非地球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抖动,巨大的惯性力使海水侵入大陆。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可能人类早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人们渐渐把追寻大洪水成因的目光投到地球以外,只有星球间的相互作用,才有能力引发一场如此浩大的洪水。在这种背景下,维利考夫斯基提出了金星异动学说。
早在1939年,维利考夫斯基就开始悉心研究古代史,以便从中寻找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推测。他认为,古代史的进程曾受一系列宇宙灾变的影响。他对牛顿关于太阳系一形成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无误地运行理论提出了疑问,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也颇不以为然。他通过对古史文稿详尽的研究得出:太阳系曾发生地大分化和大灾变,地球的公转轨道曾经受到过强烈的干扰。他认为,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太阳系的巨人木星(质量相当于320个地球)发生了破裂性震动,将大量物质抛入空间,这些被甩入空间的物质朝着太阳所在的方向呼啸而去,形成了原始状态的金星,当金星穿过地球轨道时,由于两行星靠得太近,引起引力的错位,地轴发生了严重的偏移。这种能量巨大的骚扰,使地壳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导致了洪水的暴发。
级利考夫斯基的这套假说,目前很少有人认可,也许金星的形成果真是这样,这有待于日后的天文学加以证明。我们只是想谨慎地指出:维利考夫斯基金星形成造成地球大洪水的假说时间被定在4000多年以前,这与地质学发现的洪水证据不能吻合。
以上所有关于洪水的解释都不能令人信服,这证明:现代科学在这个问题上钻进了死胡同。怎么办?我们不能等遥远未来的人给我们提出一套全新的解释,这不符合人类求知的精神。唯一的办法是利用现有的资料去探求事实的真相。在现代科学不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证据和理论的情况下,人类唯一最直接的资料就是那些长期以来被人蔑视的神话和传说。事实上,这些资料从时间上讲,是洪水过后的第一批资料,古人在编制这些神话的时候就没有想欺骗自己,更没有想欺骗后人的意思。因此我们相信,在这些神话中虽然有被思维认识水平扭曲的成份,但也包含着我们未知的事实真相。
我们发现,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中关于洪水发生的记载,与世界各民族的记载均不相同,洪水并不是孤零零发生的,它属于一个极有逻辑、极有条理、连续不断的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叙事的态度看,中国神话的重点并非在讲述每个神千姿百态的表现,而是重点讲述一个完整的事件,神的各种活动只是为了解释这个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具体地说,中国神话叙述的事件中心是围绕天与地的关系展开的,它发生变化的过程如下:天地不分→神造人→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天柱崩塌、天穿→洞→大洪水→天地分离→女娲补天→十日并出。除最后一项“十日并出”与前项看不出有逻辑关系以外,其它过程都有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这种表现的方法与特点,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根本不同,甚至不符合神话形成的一般规则。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神话的内涵,远经世界任何一种神话都丰富,它很可能记载的是一件真实的事件。这件事件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指出的:它与月球有关,所谓的天地关系,实际上就是地、月关系,中国神话就是从这种关系的变动中演变出来的,因此也以这种变动的过程作为核心。
将大洪水的发生,放在地球和月球一系列变动的事件当中,可以圆满解释大洪水的诸多疑问,比如,大洪水为什么发生在0纬线以北?大洪水为什么时间十分短促?南半球为什么没有发生洪水的记载?等等。
“天地分离”——月地分离,这就是大洪水暴发的原因,这就是我们的假说。但是,月地分离的原因,却是因为一场意外的战争。
2、意外的战争
造成地月分离的直接原因是一场战争。那么,是什么性质的战争,是谁与谁之间的战争呢?
《圣经·创世纪》:罗得一家住在所多玛城。神决定毁灭这座城,告诫罗得一家赶快离开,说“千万不要回头看”。罗得的妻子没有听从神的劝告,回头望去,结果被一道强光杀死。第二天,他们回望所多玛城时,“不料,那地方烟气升腾,如同烧窑一般。”
上个世纪人们在印度旁遮普邦发现的两座巨大的古城遗址,据信至今已5000年以上。古城遗留文字至今无人读解;发掘的人体骨骼与现今世界所有人种均不相同,古城中找不到神殿及宫殿;所有建筑似乎无贫富之分,而卫生设施却“非常现代化”……考证结果:古城毁于一场“瞬间高温”事件。
黄帝蚩尤之战,风火雷电,铁甲流光……
神与神(劣神,或魔鬼)之间的战争,见诸于全球各地神话中;放射性武器爆炸的遗迹,遍布世界各地。
是地外人之间的战争导致了漫长的“核冬天”,太阳一度消失。
热核战争造成地球生物变异与部分生物的灭绝。
《淮南子》:尧之时,契俞、齿、九婴、大风、封希、修蛇皆为民害。
《启示录(圣德约恩·鲍戈斯咯夫)》第十章:第三天天使吹响了号角,一颗灯盏般明亮的巨星自天而降,落在世界三分之一的河流和一些水源上。这颗星名字叫“艾蒿”……
这段话两千年来无人解读,直到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发生核泄露,人们才警醒:在乌克兰语中,切尔诺贝利的意思正是“艾蒿”。
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该地区出现了巨大的青蛙、奇怪的老鼠和鱼。……
中国古史记载的怪异动物,其出现时期,正好在那次战争之际。
刑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构思是非常奇特的,“头亡身在、双乳为眼”,这种大提的想象使人怀疑是“亲眼所见”。中国古代神话中神与神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例,世界其它民族的神话传说亦是如此。
在宗教中,由于有了明确的善恶划定,神与鬼的争斗往往没有神话中那么大的规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神话还是宗教,神与神、神与鬼的战争都是与人相关的。在《圣经》中,就是魔鬼诱惑了夏娃,使人类犯了“原罪”。
一般说来,承认神与神、神与鬼之间的战争使人费解,因为人类普遍认为“高尚”应当是神的天然属性,而“高尚的神”之间似乎不会有战争出现。
而事实上,战争从来就是同一个文明的范畴,或者说,战争是伴随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试想,在野蛮的动物之间,除了个别的争斗就是种群间的争夺,在文明意义上的战争是根本不存在的。
有了文明也就有了功利,这种观点甚至在宗教中都是明确无疑的,例如《圣经》中神说:我要把麦子收进仓里,把野草烧掉。《圣经》中的这段话显然是神启发人的一种比喻。如果试想在同一块地里,人要种庄稼,牛要吃野草,牛和人之间会不会发生战争呢?在印度就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件,大象们集合起来冲击人群,以阻止人们开发大象生存的天然领地。
与地月分离相伴随的意外战争是突发事件,它的缘起人类无籍可考,它的阴影却永久地笼罩在人类的潜意识中,神话传说中神的战争就是这种阴影的反映,而宗教中神鬼的斗法似乎对人更有一层警示的作用。例如《圣经》中对大洪水与火烧多玛城的记载,在这两次事件之前,神均有过善意的警告,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在引发这两次事件的战争中,人是相对独立于战争双方之外的第三者。
为什么说中国古史中三次神与神的战争实为一次?
生存与斗争是支配生物向前发展、进化的永恒的动力,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淘汰,这是达尔文的学说,也是自然界一切生物千古不变的法则,连自然界最优秀的人类也无法摆脱这一法则。不论翻开哪一部历史长卷,你都会惊奇地发现,人类之间的战争多得数不胜数,重重叠叠,静静地躺在那里,每一场战争都向你诉说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场面,和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读完历史,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仿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用战争这条线穿起来一样。这还是文字记载下来的战争,没有记录在案的战争又有多少呢?
除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世界,争斗更是生存的一种必要手段,捕食与反捕食,为争夺种群的领导权,为保护自己的生存领地不受侵犯等等,都有可能爆发你死我活的争斗,甚至为延续后代也不得不打个头破血流。连大地上生存的植物,也常常会因为争夺阳光、空气、水份养料等发生相互之间的绞杀。
生物之间为生存而彼此斗争的思想,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深层内核,它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散发出来,表达了不同时期人类对生存所作的思考,神话就是古人对这一问题思考的结晶。
中国神话中记载了神与神之间的战争,但最著名的只有三次:即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我们在第二章分析神话的特点时指出,由于口述历史的特点,使神话在记载上有很大的混乱性,许多事件混杂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象中国“盘古开天”的神话里就包含了共工使天地分离的有些内容。表面上看似几个不同的事件,如果仔细去考证,却发现是同一事件演变出来的许多变种。上述三次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就属于这种情况。
《绎史》卷五引《新书》曰:“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证黄帝与炎帝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都不是原始的古神,是春秋时期同时被创造出来的,当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配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创造了五方帝王;东方天帝太白打皥属木,称青帝;南方天帝炎帝属火,称赤帝;西方天帝少鎋属金,称白帝;北方天帝颛顼属水,称黑帝;中央天帝属土,称黄帝。黄帝与炎帝虽然出现于春秋时,但他们的事迹都很古老,只是我们看不到原来的神话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时期曾发生过一场战争。
《韩非子·十过》中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蚊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怕进扫,雨师沥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很显然,蚩尤是黄帝的属臣,生活的时间大约也与黄帝同期。麻烦的是共工与祝融,有资料说共工是炎帝的五代孙,而且是祝融的儿子,《山海经》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竝,节竝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儿子跟老子打仗,可能性不大。在其它的资料里,共工很可能属于黄帝的那个时期。在这以前,我们曾引女娲与黄帝共同造人的传说,那么也就是说女娲所代表的时代与黄帝所代表的时代基本一致,而据《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说,共工与祝融的这场战争就发生在女祸时期,那么共工的时代应该和黄帝的时代相去不远。还有一个证明,说共工不是跟祝融打仗,而是同颛顼打仗,《淮南子》就持这种说法:“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可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黄帝与蚩尤的战争结束之后,由于心灰意懒才把帝位让给了颛顼。一个时期内发生了三场战争,而这三场战争又互有牵连,很可能是同一场战争的三个不同说法。
上面已经说到,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发生在涿鹿这个地区,意外的是,黄帝与蚩尤战争的地点也在涿鹿。《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且记载二次战争的行文也基本相同,所以可以肯定这两场战争是同一场。
从战争的目的和结果看,这三场战争也十分相似。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统治权,起因和目的完全一致。从战争的结果看,除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没有什么具体的结果外,其它两次战争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即导致了天地的开辟。当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将帝位传给了颛顼。颛顼吸取以前的教训,派重和黎两位天神把天地间的通道绝断了,从此天和地有了区别,这也可以看作是天地分离的一种表述方法。共工在与祝融战败之后,更是气得一头揞倒了天柱——不周山,使天地发生了巨变,天越来越高,地越陷越深。
从时间、地点、目的、结果这几者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上古时中国神话中的三次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实为一次,后人在归纳、整理神话的时候,将这次战争分属于不同神的事迹中,造成了一分三的情况。
中国神话中对这次战争记载得十分简略,只是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稍有些内容。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战争的经过。
蚩尤是天上的一个恶神,长得很难看,人身牛蹄,有四个眼睛六只手,头上还长着尖利的角,耳朵两边的毛发直竖起来好象剑戟。他常吃些砂子、石头、铁块等东西,又善于制造各种兵器。据说,蚩尤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有一年,蚩尤带着这帮兄弟把南方的炎帝给赶跑了,霸占了苗民聚居的一大片土地,人模狗样地当起了南方的帝王。可这个冒牌的帝王野心极大,还要抢夺黄帝统治下的北方。经过长期准备后,蚩尤正式举起大旗,率领苗民们杀向有名的古战场——涿鹿。
黄帝迫不得已出军应战,于是乎,涿鹿杀声阵阵,狼烟滚滚,勇猛的苗民把黄帝的军队打得连连败退,情形十分狼狈。一天,蚩尤不知用了什么法子,造起了漫天大雾,把黄帝的军队围在核心,怎么也冲不出去。正当黄帝愁眉不展的时候,他发现一个名叫“风后”的臣子正坐在车上打盹,黄帝十分生气地责问他为什么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打盹睡觉,风后睁开眼说:“我打什么瞌睡,我正在想办法呢。”果然,这个聪明的风后造出了一辆“指南车”,车上有个小铁人,伸出手臂,时时指向正南方。黄帝的军队就是靠着这辆指南车杀出了重围。
黄帝无计可施,只好调应龙前来助战。可是蚩尤纵起一场猛烈无比的风雨,吹得应龙东摇西摆,根本无法施展才能。于是,黄帝只好叫女儿“魃”上前助战。据说,这个魃是个秃头,样子很丑,但她却有一样大本事,就是她的身体里奇热无比,能把石头都烤化。果然,她走上战场,一下子发出强大的热量,把蚩尤弄起的狂风、骤雨消熔得无影无踪,还杀死了许多蚩尤的军队。只可惜,她发出热量后就再也不能上天了,只好住在赤水一带,每当她跑出来游玩的时候,必定带着干旱,所以后人把它叫作“旱魃”,一有旱灾,人们就敲锣打鼓举行赶早魃的仪式,她听到后,就羞愧地回到老家赤水去了。应龙乘着魃造成的战机,在空中大展神威,尖叫着从空中杀死一个又一个敌人。
此时,黄帝又用“夔”的皮造了一面鼓,用雷公的骨头作鼓槌,据说这面鼓一敲起来,天摇地动,声音能传到几百里以外,震死了不少蚩尤的军队。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是蚩尤战败了,他的铜头铁额兄弟、还有请来的巨人们都死光了,这冒牌的帝王也被黄帝抓起来杀了,把头埋在如今山东省的寿张县,把身子埋在矩野县。古代时,寿张县人每年十月都要举行祭蚩尤的活动,据说,此时往往有一道红色的光雾从蚩尤坟顶冲出,直达云霄,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一面旗,人们把它叫做“蚩尤旗”。《述异记》记载,在晋朝的时候,人们还在原来的古战场挖出一些东西,象钢铁一样坚硬,当地人把它叫做“蚩龙骨”。据《述异记》的作者说,他曾亲眼见到过“蚩尤牙”的东西,大约有2寸长,坚硬无比,任何东西都打不碎它。
对于导致“天地分离”这样大天文事件的起因,上述战争似乎不够猛烈,也算不上精彩,或许有的人会因此而否定我们的假设。但我们要知道,上古的神话本来就不可能像现在的历史专著一样记载得那样详细,古人在口传神话的时候,纯粹是为了自己的某种信仰,而不是有意要记载什么具体的事件,我们不能要求古人把什么都记载得一清二楚,否则哪里还会有科学研究?考虑到中国神话在春秋战国时曾被诸子百家大大给“人话”的事实,我们怀疑以上并非原版,而是从原版演变出来的三个变种。
尽管上述神话不免失之过简,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还是认为,这些神话所记述的是外太空人在地球上发生的一场冲突。如果我们不是把目光盯着战争的经过,而是注意到这场战争所造成的结果——天地分离,就会感到这场战争的确不一般。其实,在现存神话里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奇异之处。蚩尤八十一个铜头铁额兄弟,实际就是一种能够行动的战斗机器人,蚩尤本人具有人身牛蹄,吞食铁块等特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机器,《圣经》有这样一段记载:“天就开了……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动的形象来,他们的形象是这样的:有人的形象,各有四个脸面,四个翅膀。他们的腿是直的,脚掌好象牛犊之蹄,都灿烂如光明的铜。”谁看了这段记载都会直截了当地说:“这是机器人”,蚩尤及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难道不像这个记载里的东西吗?《述异记》中在晋朝挖出来的所谓“蚩尤骨”肯定是一种金属物件,晋朝时的科学已经可以冶炼铜、铁、甚至钢(汉代已有低碳钢),而所发现的“蚩尤牙”在硬度上强过人们已知的所有金属,它肯定属于合金钢一类的东西。以上这些事实说明什么呢?它说明蚩尤的这场战争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对抗,可是不要忘记,这场战争发生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哪里来的如此坚硬的金属呢?
从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参加蚩尤叛乱的有许多巨人,据说,夸父族巨人也参加了叛乱。在第三章“巨人之谜”中我们发现世界上所有记载中的巨人都死于一场意外的事变,几乎都是被雷神劈死的,结合中国神话,完全可以认为巨人们是在一场巨大的战争中被消灭的。而消灭巨人的战争肯定与闪电、雷击、大火等有关,实际就是一场极现代化的战争,这场战争正是蚩尤与黄帝的战争。战争中旱魃上前助阵,从身体内发出奇大的热量,杀死了许多蚩尤方面的巨人,这与南美印第安神话中上帝降下大火烧死了凶暴的巨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神话中,黄帝的夔皮鼓也是一件奇异的武器,它突出了夔皮鼓的巨响,声传几百里,用它来杀死巨人,与其它神话中神(往往伴随着惊天的雷鸣)劈死巨人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
以上记载的战争,不论怎么着,也不像是原始社会时的战争,它具有现代化战争的上些特点(这个问题在下一节里还要讲到),这更加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外太空人在地球上发生了场冲突。根据以前所有的证据,我们这样试想:巨大的月球宇宙飞船从遥远的星系来到我们太阳系,又来到地球近地轨道,它凭借着先进的斥引力装置,低低地悬浮在地球的北半部上空(大约是中国的上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继续进化的环境和生物体。地球的条件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开始有组织地干涉地球生物的生命过程,利用多种地球生物,通过基因重组创造出人类,并对幼小的人类进行启蒙教育,把人类直接推进文明的殿堂。当这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的时候,月球内部的生物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最后演变成一场公开的武装冲突。叛乱的一方率领着巨人们向月人设立在地球上的各种基地发起进攻。一时间地球上硝烟弥漫,无辜的人类饱受着类似热核武器带来的灾难。
可怕的战争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罗德一家住在所多玛城,神决定毁灭这座城池。当灾难发生前,神曾告诉罗德一家赶快离开所多玛,并好心地劝告说:千万不要回头看。罗德的妻子没有遵循神的劝告,回头向灾难中的所玛城望去,结果被一道强光杀死。第二天,当他们再回望曾居住过的城市时,“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一座城市就这样毁灭了。是什么力量可以在一夜之间毁掉一座城池?毁灭发生时发出的强烈的光又是什么呢?
从19世纪开始,人们在印度旁遮普郡一带,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600公里,南北长1400公里的文化带,在这个区域内有许多的文化古迹,其中有最著名的两座古城遗址——哈拉巴和马享佐达摩。据最保守的估计,这两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在印度的早期神话中没有这两座古城的记载,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它们的历史也许比猜想的要古远得多。
考古学家在哈拉巴城出土了大量印章,上面刻有奇怪的文字,与印度发现的任何一种文字都不相同,目前还没有人能够解读这些文字。更奇怪的是,考古学家通过对这里发现的人体骨骼鉴定断言:这里发现的人种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这种人混和了世界诸多人种的要素。
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学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宫殿,这与世界上目前所挖掘出的古城遗迹都不相同,似乎这些城市根本没有统治者。马享佐达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筑更证实了这一点,所有住房都是由砖木建成,从格局规模来看基本差不多,好像贫富分化没有出现在这里。整个城市没有进攻和防御的建筑,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件武器,更没有发现任何一件艺术品。是原来就没有,还是被岁月销毁了?
马享佐达摩城的卫生设施令考古学家吃惊不已,其完善的程度即使如今的现代化城市也未必能达到。每一家都有一个从楼上倾倒垃圾的通道,设在二楼的厕所也有一条专门的管道通入地下排水系统,然后经过一个沉淀槽流入排水系统。这套地下排水系统密如蛛网,完全可以和巴黎的地下排水工程相媲美。
在马享佐达摩出土了大量遗骨,有的在街道上,更多的人在居室里。在一个比较大的废墟里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们,有些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好像在保护自己,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很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是在突然状态下死去的。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一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是什么呢?是火山爆发?可在这一带几千公里的范围内人们并没有发现遗留的火山口;是突然暴发的流行病、瘟疫?可医学证明瘟疫和各种流行病不可能突然毁灭一座城池。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后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说明马享佐达摩的毁灭和人民的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
马享佐达摩和圣经里所多玛城的毁灭有极相似之处,都是突然间被与高温有关的东西摧毁的。人们在马享佐达摩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承受过某种高温的痕迹,人们甚至发现了一些“玻璃建筑”——托立尼提物质。这种物质的形成是由于瞬间高温溶化了物体表面,然后又迅速冷却造成的,至今人们只在热核武器爆炸的现场发现过这些人为的物质。一切证据都在说明,这里曾发生过核爆炸。
此时我们想到了美洲天降大火烧死巨人的传说,中国“魃”体内奇大的热量的神话,圣经中所多玛城被毁灭的记载,马享佐达摩“玻璃物质”的考古发现,等等,都在证明我们的观点:在1万多年以前,外太空人内部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战争的规模很大,涉及美洲、亚洲、欧洲和北非。由于他们十分先进,使用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武器互相攻击,许多城市无辜的人类在轰击中被毁灭,象所多玛和马享佐达摩等。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古印度叙事诗中,我们有幸看到了这场残酷的战争。
《马哈巴拉塔》中记载过一种十分可怕的武器。它爆炸时的情景,从原子时代的人的角度看,也许并不感到过分。书中这样写道:“一点烟也没有,闪光的炮弹像一团火一样发射出去,浓雾一样的东西突然包围了军队。整个地平线都消灭在黑暗中。带来不幸的旋风刮起来了。黑云一样的东西咆哮着,带着巨大的响声升到高空,使人感到连太阳都不存在了。这种武器的热量使大地和天空都变热了。被火焰炙烤的大象,在恐怖中没命地奔驰。”接着,又讲述了由于这种可怕的武器爆炸,被当场烧成灰有的几千辆卤车、大量的人和大象。爆炸后幸存的所有士兵,都急急忙忙跑到附近河里,在那里清洗各自的衣服和武器。在印度,这种武器被叫作“婆罗门的武器”或“雷神的火焰”,在南美被叫做“马修玛丽”,在凯尔特人的神话里则被称为“闪电弹”。在凯尔特人的神话里,这种“闪电弹”根据爆炸时能够杀伤的人数,而有不同的名称。能杀100人的叫“百人弹”,能杀500人的叫“五百人弹”,能杀1000人的叫“千人弹”。
《马哈巴拉塔》中还写到:“克克拉开始从各个方向将闪电向城市集中。”但还不够,因此又“发射了具有能破坏整个宇宙的那种力量的炮弹。城市在这时开始燃烧起来。它在爆炸的一瞬间,天空中明亮得好像有一万个太阳。”现代人也见到过原子弹的爆炸,并将其与太阳的光亮进行了比较,苗戈就曾在著作中说,原子弹爆炸“比1000个太阳还耀眼。”
在另一部古印度文献《摩珂婆罗多》中也记载了这些可怕的武器:“自然力似乎已失去了约束。太阳团团打转,大地为这种武器散发的炽热所烤焦,在高热中震颤。大象被火烧得狂吼乱叫,东奔西窜,竭力躲避这场可怕的暴力。水在沸腾,百兽丧命,敌人被歼……数以百计的战车给摧毁。……大地通红发亮……我们从未见到过如此恐怖的武器,也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武器。”这些武器从外表看去,“好像一支巨大的铁箭,使人感到好象是死神派遣来的巨大使者。”故事里的主人公命令将还没有使用的剩下的“铁箭”打得粉碎,又把这些打碎的武器扔到了海里。
在另外一部叫《拉马亚那》的叙事诗中描写了几十万大军瞬间被化为灰烬的情景,诗中说当时这些军队是在“兰卡”被毁灭的,而“兰卡”正是印度人对马享佐达摩古城的称呼,这更加证明马享佐达摩是被毁于一场大爆炸之中。
太阳为什么消失
地球曾发现过类似放射性武器爆炸的证据,人们在世界各地陆陆续续发现不少:
在如今的秘鲁,人们发现一座石壁上的岩呈玻璃化状,这需要极高的温度才能造成,而这座石壁附近没有任何陨石坑,可以肯定它不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在爱尔兰的丹勒亚勒和爻尼斯两个城堡的墙上,有甚至连花岗岩都被熔化的痕迹。据科学家推测,没有1000度以上的高温,花岗岩是不会熔化的。
在小亚细亚人们挖掘出了古代西提特人的首都哈特萨城,经过考古判断,整个城市是因原因不明的非常高的高温而毁灭的。用考古学家比提尔的话说,无论这座城市中贮藏了多少可燃性物质,一般的火灾都绝对不可能造成这样的高温。石头烧结了,裂成了碎块。城市里没有一座房子、神殿、墙壁没有留下这种可怕高温的痕迹。
在远东地区古巴比伦人生活过的地方,有一座至今仍有46米高的古塔废墟,很可能就是古文献中的巴拜尔之塔,据说建造这座塔的是帝王尼咯乌德。这座塔上也有人工造成的高温痕迹。一位研究者对此这样写道:“不仅烧红了数百块砖,还熔化了它们,全部塔的骨架和整个泥墙也被烧焦。这种高温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对此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
1928年,有两位德国矿工在巴西发现一座漆黑光滑的玻璃山,是典型的托立尼提物质。科学家认为,能在瞬间形成这么高的温度,在地球上只有热核武器的爆炸有此能力。大家一定记得,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科学家在现场发现,所有的石沙都被瞬间的高温熔化成流体,迅速冷却后形成一层像玻璃一样的地面。在中国的海南等地也发现了大量玻璃体,被当地人称之为“雷公墨”。
本世纪以来,人们在地质考察中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高碳地质层,有很强的放射性,其中,从中国西北部开始延伸到欧洲去的一个带状地区尤为突出。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条高碳地质层是由核爆后放射性尘埃飘到了加拿大,这说明这些尘埃可以在空气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类似以上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关键并不在于例子的多少,而在于人们接受新思想的能力,一些思想僵化、趋于保守的人,决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形成的观念,在他们看来除非以上的事实可以再重演一遍,至少也要像看记录电影一样,亲眼看到才会相信,正如现在许多人对待UFO的看法一样,潜藏在他们的思想里有这样一个念头:抓来一个UFO让我看看!严格地说,这不是研究科学的态度。我们不要求大家都来接受我们的观点,只需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不要轻易去否定任何一种可能。
我们确信地球上曾发生过类似热核武器的战争,这场战争并不是在地球人之间进行的,而是外太空人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是深重的,除了许多城市被摧毁外,巨大爆炸还导致了“核冬天”的出现,太阳消失了。
关于太阳曾从地球的上空消失过一段时间的记载,同样存在于许多民族的早期神话和传说中。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说:“日安不到,烛龙何照?”意思是说:太阳跑到哪里去了,需要烛龙来照明?这是中国色彩的太阳消失的记载。我们从“烛龙”这个名字中可以看出,它与灯有关,是用来照明的,《诗含神雾》记载说:“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人精照天门中者也。”这指出在上古时期曾有一段时间里根本没有白天和夜晚的变化(无有阴阳消息),大地上漆黑一团,太阳不知躲在何处。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曾发生大雾弥漫三日(恐是三月误),不辨东南西北的事件,这也是太阳消失的一种记载。
中国南方民间还有一个关于宝俶塔的传说。相传有一天,太阳升起后不久,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天上黑云滚滚,太阳从此就不见。天地一片昏黑,大地上草木无法生存。一位叫刘春的人立志要把太阳找回来,结果一去不返。他的儿子宝俶继承父亲的遗志,又踏上了寻找太阳的征途,在金凤凰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东海魔王,夺回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太阳。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就在杭州西湖边上的宝石山建了一座塔,名叫宝俶塔。这则传说和以上神话一样在暗示我们:远古时太阳曾长时间消失不见。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无神助本心》中讲到:孙悟空在保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在平顶山莲花洞遇上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两个妖怪,它们有两件法宝,一件叫装金红葫芦,一件叫羊脂玉净瓶,都十分了得,把人装进去不消一会就化成了浓血。孙悟空使了个诡计,变了一个假红葫芦对小妖说:“你这装人的,何足稀罕?我这葫芦天都装在里面哩!”结果是哪托太子借了真武大帝的皂旗,“把皂旗拔喇喇展开,把日月星辰俱遮闭了,真是乾抽墨染就,宇宙靛装成”,吓得小妖连声说:“罢!罢!罢!放了天罢。我们晓得是这样装了。若弄一会儿,落下海去,不得归家。”就这样,孙悟空用一个假葫芦换了一个真宝贝。这段描写的源头很可能是太阳消失的古老传说,它与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把天门关上,使得天地墨黑一片极为相似。
在太平洋诸岛的居民中,太阳消失的时代被各种方言称之为“最黑暗的时代”、“伸手不见掌般的黑暗时代”,或“每天都是黑暗的时代”等等。在《塔尔姆德》中可以看到,在大灾变过后,太阳隐藏起来的记载,书中写道:“阿达姆的心因为恐怖而变得一片冰凉。他悲痛地喊着,一切全完了!因为我的罪过,太阳消失了光辉,世界重新隐入混沌状态。”
美洲印第安人的古抄本《波波尔·乌夫》中谈到,在大灾变过后,“酷寒开始了,太阳看不到了”。委内瑞拉的拉雅瓦拉纳印第安部落流传说,因为人们放走了太阳鸟,太阳飞走了,大地一片昏黑,接着大水淹到了山顶,人类重新开始了。古代墨西哥的神话也说到,大灾变过后,可怕的严寒就袭击了大地,太阳看不到了,大海被冰所覆盖。另外,住在亚马逊河热不森林里的部落,至今流传着在洪水地后到来的可怕、漫长的冬季,人们因为寒冷而冻死的传说。
古代伊朗人的经典《赞德·阿维斯塔》中也讲到过“黑暗帝王”的故事,说在远古的“黑暗帝王”时期严寒袭击了雅利安人的故乡。美洲的神话里还把人类的发展分成四个太阳时期,即冰太阳时期、火太阳时期、黑色太阳时期和现代太阳时期。其中黑太阳时期很可能指的是太阳消失的事件。猛犸象在一万多年以前突然从地球上灭绝,关于猛犸象灭绝的原因众说不一,有一种传说认为,猛犸象是由于突然见到太阳而死的,这也说明猛犸象曾生活在没有太阳的时期。
关于太阳消失的时间(公元纪年),我们永远不能确知了,我们现在只能推测它发生在什么事件之前或什么事件之后。中国的神话中,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曾有大雾三日(太阳消失)的记载,这个事件发生在天地分离之前,因为战后黄帝将帝位传给了颛顼“绝地天通”,在共工的神话里补充说明,天地分离中产生了大洪水。可见太阳消失的事件发生在天地分离、大洪水之前。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神话中几乎一致认为,太阳消失的黑暗时期是发生大洪水之前。
太阳为什么会从地球的上空消失呢?目前有这么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或地面或海洋),产生了爆炸,尘土飞扬,遮蔽了天空,长时间不散,造成了太阳的消失。可正如我们以上说,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个与此相关的陨石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地球火山的喷发,使大量火山灰飘浮在几百里的高空,形成了一条火山灰带,遮住了日月。
我们认为,是月球之间的战争导致了太阳的消失,这是一次地地道道的“核冬天”事故。以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他们在战争中使用的可怕武器,我们也在地质层中找到了核辐射的证明,这已足够说明问题:双方用先进的武器相互轰击,反叛者又袭击低悬在地球上空的月球,爆炸使大量物质散落下来,在地球的上空形成了厚厚的尘埃层,挡住了太阳的光辉,虽然历时很短(大约几个月),却给人类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这就是太阳消失神话的来源。
切尔诺贝利说明了什么?
圣德约恩·鲍戈斯洛夫在《启示录》第十章第十一节这样写道:“第三天天使吹响了号角,一颗灯盏般明亮的巨星自天而降,落在世界三分之一的河流和一些水源上。这颗星名字叫‘艾蒿’。三分之一的河水变成了艾蒿之水,许多人因饮用河水而死,因为河水变苦了”。这段话写下来已有2000年了,在此以前人们都不知道它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然而,当历史翻到1986年的时候,许多人都读懂了这段话,因为这一年4月原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也因为在乌克兰语中,切尔诺贝利的意思正是“艾蒿”。
1986年4月25日,原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基辅北80英里的小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190吨燃料,连同分裂物、反应堆石墨、反应堆各种材料全部从反应堆竖井中抛出,这些核垃圾污染了大片地区。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当时死于核放射污染的人达2000多,许多人被大剂量核辐射整得死去活来,惨声阵阵,死在医院。
一年、两年过去了,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但是,生活在这一地区与人类同遭污染的许多生物没有忘记。在泄漏事故发生两年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原来娇小可爱的青蛙竟长到好几斤那么大,比原来的形体不知大了多少倍,看上去十分可怕,而且叫声惊人,把人们着实吓了一跳。不但是青蛙,在这一地区生活的老鼠、鱼类等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事后研究表明,这些生物体内的基因组织在强核辐射下,发生了严重的变异。这种变异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它会不会遗传?会不会因此而出现新的物种?人们不知道,我们目前能够肯定的是:在强核辐射下,有些生物会发生变异,变得十分巨大。
这个结论,使我们对神话中一些一直搞不清的疑问有了新的看法。
《准南子·本经篇》载:“尧之时,契貐、龌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同书《览冥训》曰:尧帝时“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体经训》又日:“逮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契貐、龌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译,上射十日而下杀契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长期以来,研究者一直不如突然出现在古史中的这六种怪物究竟是什么。如果说它们只是一般的猛兽,可现知的野兽没有一种能和它们对应。再说,古人为什么不用狮、虎、虫、蛇等已有名称,而偏偏要发明这么古里古怪的称呼呢?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六种自然灾害;有的学者则认为,这是些不友好的氏族部落,“大风”可能是以风为图腾的部落,而凿凿部落的人则喜欢在成年时敲下几颗门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导致有些动物基因发生变异的结论启发了我们:中国古史中所记载的怪异的动物很可能是强核辐射污染后基因变异的猛兽。由于基因变异,有些我们常见的动物,象蛇、鸟、猪等,体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办法再用从前的名称来表达,只好发明了六种怪模怪样的称呼。这些变异的动物给人类带来过某种危害,加之出现得突然,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以神话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从事件的前后看,六种怪兽与十日并出同期(后羿射日、杀怪),而十日现象正好发生在天地分离之后。如按我们的假设,正是核战争导致了天地分离。因此从时间上推断,六怪正出现在强核辐射污染的时期。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古史所记六种怪物只出现在一个时期内,以后再无类似的记载,看来在核辐射下发生变异的动物基因并不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并创造出一个新的物种。这一推测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证实。
3、开天辟地
《淮南子·天文训》:昔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报载:我国包头师专一位年轻的地理学副教授,以其《古陆环球,赤道变迁》为题的一项科研成果,震惊了国际地理学术界。
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印证着神话中地轴曾经偏移的传说。
埃及古籍中讲到钟表的制造,是按照一年中最长的白天与最短的白天之比制造的,其比率为14:12。按照这一比率,所表现的地理时区应该在赤道及南北纬线15度范围内。而上古埃及文明最发达的尼罗河三角州,大致也在北纬30度线上。
雅利安人古籍《赞德·阿维斯塔》记载,雅利安人很久以前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但后来这个地方变成太阳、月亮一年只出现一次,于是他们迁徙了。说明那个地方后来成了“极地”。
月球曾悬浮于地球地拍北方靠近中国附近。地月分离,巨大的吸附力使地轴向现在的方向移动,北半球许多星辰向西北方向落下去,好象西北方地势越来越高,所以神话说:“天领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月分离引发了大洪水,地轴变化并且吸附力消失后,东南方向夜晚有了新的星辰,洪水也开始向东南方低洼处退潮,所以神话说:“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每一条成语的产生大多都伴有一则故事。“沧海桑田”语出《神仙传》,试想,如果不是亲身所见,谁能想象得出用这样形象的四个字形容历史的变迁。
正是地月分离造成了一系列地理物理变化,山海移位、火山活动、造山运动、地震……
复活节岛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古希腊圣贤柏拉图关于“大西洲”论述的联想。这位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圣贤说过:远古时代曾有阿特兰蒂斯王国,存在于大西洲,后来在强烈的地震与大洪水中沉入海中。
开天辟地作为成语,是指开创新纪元的意思。我们问:人们最初是怎样想到用这四个字表达这样一层意思的?应该说,这绝不是单凭想象就能“创作”出来的。并且单从字面上理解,“开天辟地”指的也是“开”字的原始本意“离开”,而不是引申义“开辟”。关于这一点,中国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中说得非常明确:“天柱折”,自然“天”就离开了。“开天辟地”是“离开天之后地的独立”,这是我们确信的“开天辟地”的本意。
“开天”之说,自然也就承认了“天”曾经与“地”相连,也就承认了“天”是一个实体,对此我们前文已有明确论定,“天”即是月亮。接下来我们在本节将要探讨的,就是地月相连时的形态以及地月分离对地球造成的诸多影响(其中大洪水惟其重大,列入另篇单独论述),也就是论据。
论证地月相连的形态,借助天体物理学或者工程力学的理论显然是不适宜的,首先人类现今的科学技术绝对不可能影响月亮的轨道,因此对地月相连的“理论设计”无从假设。其次就古人而言,更不能期望他们有较为“科学”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给不出相应的任何哪怕是细微的迹象,诺大一个月球与地球靠在一起同步运行,这种天文奇观令人难以理解。
再就地月分离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我们特别指出了地轴的偏移和消失了的大西洲。对于地轴偏移,这在地质地理学界是已成定论的,但对偏移的原因向无定论,各执一词。此前较多的猜测是外星撞击,这一猜测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也联系到了地球可能引发的其它诸多变化,如核冬天、恐龙灭绝、洪水、地震等等,因此也较为“系统”。但这样剧烈的撞击,外星陨石及砸在地球上的陨石坑应当不会因岁月悠久而消失殆尽,然而找不出这进一步的痕迹。对于大西洲的消失,历史上多把其仅仅视为一种传说,认为大西洲更是类似“阿里巴巴”那样的一则故事。自200多年前“复活节岛”被发现以来,人们旧话重提,才开始较为严谨地探索大西洲的奥秘。
天、地为什么分离?
我们又回到了开天辟地的话题上。
人类历史上究竟有几次开天辟地?许多人都认为有两次:一次是由混沌开辟出天地;一次是由共工撞倒不周山,使天地发生了分离。有的人把两次开天辟地作为人类多次被毁灭的证据。
我们不同意上述看法。所谓的混沌开天,其重点在说生命的诞生,而且是讲述宇宙形成的模式。人类开始被创造出来,只有肉体而没有精神意识,此时的人处在混混沌沌的状态下,什么东西都是灰朦朦,暗乎乎的。突然,外太空人给人类注入了意识,人一下子从无意识的黑暗世界,来到了有意识的光明世界,第一次清晰感觉到了天和地的存在,所以形成了从混沌中开辟出天地的神话。
我们认为,天地开辟只有一次,就是共工撞倒不周山那次。这次的重点在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及过程。如果仔细对比两次开天辟地的神话内容。我们发现第二次开天(共工开天)已经没有相伴随的造物主的出现。使人只感到天地分离时那种恢宏的气势,而缺少了万物出现时那种奇异、神秘、惊喜、细腻的感觉。这也说明混沌开天和共工开天,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中心内容。
根据以前我们的一系列假设,我们认为,共工开天的神话是一次突然发生的天文事变,巨大的月球离开了近地轨道,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覆盖在人们头顶上被称之为天的物体升高了,不见了,新的天空产生了。广奥的宇宙一下子豁然开朗,仿佛天和地都获得了新生。
中国关于第二次开天辟地的神话有以下几则:《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曰:“当其(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以刑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占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这则记载主要讲述天地分离的原因。《淮南子·天文训》载:“昔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则记载主要讲述天地分离的过程,其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天文现象,即“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我们在后面将详细解说。《淮南子·览冥训》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糮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它说到天地分离的后果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还有两条记载说得比较模糊,《尚书·吕刑》说:“蚩尤唯始作乱,延及平民,目不寇贼鸱羲,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杀戮无辜。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只,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德,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同有降格。”这则记载后人添加的成分过多,象仁德、兼爱等思想,而且把黄帝和颛顼等三个人的神话溶为一体,“绝天地通”的是颛顼而不是黄帝。《国语·楚语》中有一条旁证:“颛顼受之,乃令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通观这几则神话,线条是相当清楚的,一场战争后天地发生了分离。在上一章里,我们认为,这场战争是外太空人之间的内部冲突,他们进行的战争,类似人类的热核战争,我们在地球上已经找到了许多这方面的证据。有趣的是中国纳西族《创世纪》史诗正好可以印证我们的以上假设,它讲的也是第二次开天辟地:
野牛大喘气,
气喘震山岗。
野牛眨眼睛,
好像电闪光。
野牛伸舌头,
好像长虹吸大江。
天又在摇晃,
地又在震荡。
不重新开天不行了,
不重新辟地不行了。
松树遭雷轰,
轰成千段;
栗树被地震,
震成万片。
细读这首史诗,给我们的感觉是,它不是在说一条野牛,简直就是在描述一场战争:巨大的闪电,火红的光芒,炸开了地上的石头和树木,天在爆炸中摇晃,地在爆炸中震荡,在剧烈的震荡和摇晃之中,天地被开辟,地、月发生了分离。
说到这里,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在世界上关于第二次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唯独中国的神话讲得最为详细、具体;在世界所有民族中,也唯独中国有对天的奇异崇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月球就悬浮在北方地轴附近,而且靠近中国,我们的先民比世界其它民族感受得更为深切。这个推测的证据,就是中国关于“天梯”的各种传说。
在世界范围内,“天梯”或“天柱”的看法几乎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中。“天梯”、“天柱”是联系天与地的中间桥梁,起着支撑天地的作用,同时还有天地间通道的功能。中国关于“天梯”的神话十分丰富,最早盘古开天的神话里就有天柱的影子,是他在天地中间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实际上,盘古本身就是一根天柱。后来的神话,将天梯分为两类,一类是树木,一类是高山。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建木”相连。《淮南子·地形篇》记载说:“建木在都广,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山海经·海内篇》说:“有木名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楼,下有九拘,(建木)引之有皮,若缨黄蛇。”事实上,支撑天和地的不但有建木,还有一种叫“若木”的大树,《淮南子·地形篇》云:“若木在建木西,未有十日,其华照下也。”这种叫建木或若木的大树,一方面支撑着天地,一方面作为天上神国和地上人间往来的一条通道。《山海经·海内经》就说:“建木……太皞爰过。”太皞是中国五方天帝之一,“爰过”就是上下于天的意思。《淮南子》也说:“建木……众帝所自上下。”
除了大树以外,天和地中间有石柱或高山相连。共工战败后,一头撞倒的不周山就是连接天地之间的大石柱。昆仑山在神话中也常常被用来联系天地,《淮南子·地形篇》说:“昆仑之岳,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调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大家知道,太帝就是“天帝”,是中国神话中神格最高的一位天神,他居住的地方自然是神仙府地——天国啦!那么,昆仑山自然也就成了联系人间和天国的桥梁,在本质上讲也是一根擎天大柱。神话中当作天梯的,除不周山、昆仑山外,还有肇山。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在华山青水的东面,有一座大山,名叫肇山。有个人名叫柏高,他勇敢地攀登上肇山到了天国。另外,还有一座叫登葆山的也是天梯,《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到:“巫咸国在登葆山,群巫所以上下也。”除了以上这些“天梯”或“天柱”外,中国神话里还有一条天通道,就是颛顼“绝天地通”的那一条,只是我们已经不知道这撑天巨柱现在何方,也许就是以上提到的“天梯”或“天柱”。
为什么在全世界唯独中国有如此丰富的“天柱”记载呢?按照我们以前的种种推测,这只能说明,当时月球就悬浮在中国的上空。因此,天地分离的事件也正发生在我们的头顶上。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月球人与反叛者之间在地球上发生了一场酷烈的战争,月球宇宙飞船也被迫加入了战争的行列。美洲奥里诺科河上游的沙里瓦·阿卡瓦部落曾有这样一个古老传说:“善良的神和邪恶的神为争夺对宇宙的统治权,双方发生了战争,善的神从天空发出强劲的闪电来保护盟友(大地)”。在“可怕的战争”中,我们曾见到过这种叫做“闪电”的武器,它是一种能产生高爆、高热的武器。当然,反叛者也会轰击月球大本营,很可能月球宇宙飞船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创伤,已经失去了一部分功能,也许是损坏了先进的反引力装置,使它再也无法留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否则,地球的巨大引力可能会将它彻底摧毁,所以它不得不上升到一个受地球引力影响相对小的安全轨道。从盘古神话中我们看到,月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损坏严重,几次差点坠毁地球,最后,它还是顺利地盘旋而上,天地发生了分离。
地轴会偏移吗?
我们之所以肯定天地分离是事实,而不是杜撰,还因为天地分离的神话里,有许多内容并不是凭人类的想象就可以创造出来的。《淮南子》在描述天地分离时,曾说到一个重要的天文现象,即“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除非一次巨大的天象变动,否则,没有任何人能够凭空想象出这个情节。当时的人肯定在天地分离时看见北极星等其它一些定位星辰相对于地轴的指向,并非像现在这样基本对准北极星,地轴在人类大灾变(包括天地分离)中发生过严重的偏移。
那么地轴以前的方位是怎么样的呢?
《山海经》是中国重要的一部上古文献,它涉及地理、天文、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本上古文献,我们了解得很少,甚至有许多内容至今读不懂。后人在研究山海经时发现,这本书的定位与我们目前的定位大不相同。《山海经》第一卷是南山经,依序各卷为西、北、东经,其海内、海外经均按南、西、北、东的方向记述。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奇怪的定位法呢?各家意见很不相同。最近,有一位研究《山海经》的学者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从南半球向北半球旅行,最后定居丸州(中国),因为在地球北部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在地球南部则刚好相反。
这个观点有合理的成份,但却没有证据。《山海经》定位的原因,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解释。我们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后人追记前人事迹的作品,因此,它很可能是按前人生活时的方位来记述的,即现在的南方在远古的时候很可能偏向东,这是因为地轴向现在的西北偏移造成的。有这种可能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一些其它证据。
大家知道,现在的地轴是南北向,与赤道平面几乎成90度角垂直。在地轴的南北两极,终年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造成的。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随着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太阳光直射范围逐渐向北、向南移动,但最北不超过北回归线,最南不超过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北极地区就长期见不着太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极也会有相同的情况。因此,南北两极的年平均所气温都在-10℃左右,既使在最温暖的季节也不会高于8℃,而且为时甚短。
然而,在历史上南北两极并非像现在这样寒冷。在中国的远古神话里,北冰洋并没有处于封冻状态,而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洋,《列子·汤问》里,黄帝就曾担心海上5座仙山会漂流到北极去沉没,所以派了15只大龟轮流驮负。《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北极地区有幽都城,上面住着鬼魂,实际也在变相地说明北极可以居住。
不久前,荷兰的一位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发现了一座很大的古城。发现时,古城的90%已被冰雪覆盖,只有一些建筑物的顶部露出冰面。现在已在这座古城中发现宫殿、寺院、讲坛等遗址,但建造这座古城的人已经消失。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记载说明是什么人建造的古城。据推测,这座古城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早在19世纪,人们就曾在北极圈内发现煤层,经鉴定,这些煤是由一些东方红松和沼泽柏树形成的,目前这些树种仅仅生长在中国。1985年8月,加拿大地质学家玻尔驾驶直升飞机,在加拿大北部,距北极点只有几百公里的阿克塞尔、海纳格岛上调查时,意外地发现,在光秃秃的土地上竖着一些奇怪的东西,很像是化石森林,他将这一发现报告了加拿大政府。1986年6月25日,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地质系古植物学家巴森哥教授率6人考察队来到阿克塞尔岛,发现这的确是一片化石森林,只是有许多树木并没有完全石化,有的看上去就像刚砍倒不久,有的甚至还带有软木质部分,呈现出红色。这些树木种类很杂,有白烨、落叶松、冷杉等。这些情况说明,在人类已经懂得建造城市的时期,北极还是一片鸟语花香、适合人类居住的乐土。
北极的情况如此,那么南极呢?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来到南极考察,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许多矿物,除各种有色金属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煤的蕴藏量估计有5000亿吨,石油的蕴藏为400亿桶。当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爬行类化石,也发现了不少植物化石。此时,读者一定想起了1929年在土耳其发现的皮里·赖斯的奇怪地图,这幅地图中南极洲大陆并没有被冰雪覆盖。事实上,南北两极的气候条件应该是对等的,北极温暖的时候,南极必定温暖。
图五 现在的和远古的地轴
南北两极被冰层覆盖已有15000年的时间,上面说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太阳照射的角度。如果想使南北两极温暖,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改变地轴的指向,二是改变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后一种可能显然行不通,因为地球在太阳系一经形成就以这条固定的轨道绕太阳旋转,看来只能是地轴的指向发生变化,或者向现在的东北偏移,或者向西北偏移,这样才能使两极脱离极地,变得温暖起来。根据古史里的其它证据,我们判断:15000年前地轴是向现在西北一东南方向偏移的(见图五)。
《山海经·海内经》:“有木名曰建木,百仞无技,(上)有九楼,下有九枸。(建木)引之有皮,若缨黄蛇。”《淮南子·地形篇》称:“建木在都广,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据考证,成谓的“都广”就是现在的成都。这则记载中有一条重要的线索:建木高百丈,但却在太阳下没有影子(没有影子是夸大,但影子极小是事实),并说它生长在天地中间。我们不妨想一想,一颗大树在太阳下影子极小的情况在什么地方能够发生呢?只有在赤道附近,至少在回归线以内,这些地方太阳光直射,所以树林的影子极小,而且越接近赤道影子越小。而现在的成都在北纬30度线上,不可能发生树木在日照下无影的情况。但是,如果地轴向西北一东南偏移一个很大的角度,成都就有可能进入北回归线之内。
还有一个证据,人们在整理上古埃及留下的各种文献时,发现在一种文献中讲到了钟表的制造,它是按一年中最长的白天与最短的白天之比来制造钟表的,大约是14:12,而这个时区是在赤道及南北纬线15度范围内。可是,上古埃及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是尼罗河三角洲,大致也在北纬30度线上。他们为什么要制造与他们时区不相符的钟表呢?很可能当时埃及正位于这个时区内,这也说明地轴不在现在的位置上。
雅利安人曾生活在现在的印度一带,但他们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是从一个很远的地方迁徙过来的。据雅利安人的古籍《赞德·阿维斯塔》说,他们迁徙的原因是那里的气候发生了变化(这是古代部落迁徙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这本书说,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太阳、月亮、星辰一年只在他们头上出现一次,1年好像是只有1个白天和1个晚上。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极地。由此我们这样认为,雅利安人最早的居住地是个温暖的地方,很适合人类居住(否则他们早就迁徙了),但渐渐的这个地区变成了极地,无法再生存下去只好迁移。这也反过来说明,现在的北极在很早之前是温暖的,也就是说地轴并不是现在的指向。
根据以上这些证据,地轴在很久之前不在现在的位置上,而是向西北——东南偏了一个很大的角度。大约在1万年前一场巨大的事变,使地轴移到了现在的位置上。这个事变,我们认为就是天地分离。被击坏了反引力装置的月球产生的巨大引力使地轴迅速向现在的位置上移动,整个过程大约只有几个月。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如此大的巨变,产生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
大洪水是怎么发生的?
在解释这场人类大劫难之前,必须搞清楚这场洪水的几个特点。
据现有资料,这场洪水主要发生在地球北半部大陆,越往南水位越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海洋退潮现象。
这场巨大的洪水持续的时间很短。据《圣经》记载说,洪水持续高涨了四十天,“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山岭都淹没了。”40天后,洪水开始退去,到第一百五十天完全退尽。古巴比伦的《季尔加米士史诗》是世界上记载大洪水最完整的资料。据说,这部史诗是根据在大洪水中幸免于难的西纳比斯亲口述说的传说写成的。诗中记载,大洪水一共持续不断高涨了12天,然后开始退去,到第一百二十九天彻底退完。中国西南部伏羲的传说也说洪水退得极快,使伏羲父亲坐的船一下子从空中摔了下来。
据中国《淮南子·天文训》记载,这场大洪水是从东南方向退去的,“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以往研究大洪水,都是把它作为一个孤立事件来研究,这样虽然能使具体问题得到深入研究,但却不能完整解释整个事件的发生,有许多相互关联的问题统不到一起。我们把大洪水放到一个连续不断的事件中去研究,这样就可以解决许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大洪水是海侵事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淹没大陆高山的水,绝不是来自降雨,虽然在许多关于大洪水的记载中都提到了天降大雨的情节,但这决不是导致洪水发生的原因,只能看作是洪水发生时天气异常的表现。
那么,大洪水是怎么发生的呢?
索菲亚天文台长埃斯·鲍奈夫认为,如果一颗小地星(其直径770公里,约是月亮的l/5),从地球半径6倍的距离(37800公里)的地方通过,地球将因此发生比普通涨潮大10倍力量的汹涌波涛,海水会向小行星通过的方向集中。
当被击损了反引力装置的月球宇宙飞船从现在的西北方(以前的正北)缓慢离去的时候,本身强大的引力,加上分离时产生的巨大的拉力,使南半球的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向地球北半部,几百米高的巨浪一个接着一个,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呼啸着扑向北方大陆,吞没了平原,吞没了谷地,吞没了这些地方所有的生灵。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北方的海水上涨了1000多米,大陆上一片汪洋,在汪洋中一些高山的顶端孤露出水面,看上去好像一个一个小岛。高山在海浸中颤抖,陆地在巨变中呻吟。
地月分离时产生的巨大拉力,使地轴向现在所在的方向移动,住在一些高原和山区地带的人们发现,北半球夜晚的许多星辰向西北方向落去,好像西北方的地势越来越高,天空从西北方坠落下去一样(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相反,东南方向的夜晚却出现了许多新的星辰,就好像东南方的大地在天空中越陷越深(地不满东南)。
随着月球的引力影响越来越小(月球距地球越来越远),也随着地轴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北侵的海水随惯力的方向,渐渐向东南退去(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地轴又经过一系列小的波动后,停留在现在的位置上。这就是大洪水来得快、退去也快的原因。
在中国有句著名的成语——沧海桑田,据考证,这句成语出自《神仙传》,仙女麻姑见到仙人王平后说了这么一番话:“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沧海桑田”成语的由来,它的本意指大海变为农田,农田又变为大海的过程。现在多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这句成语是怎么来的?仅仅出于人们的想象吗?沧海桑田在地球自然演变的过程中的确出现过多次,但地球的自然演变过程极其缓慢,几千万年未必有多大变化,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根本不会看到地球的这种自然演变。所以,我们认为“沧海桑田”的源头,肯定与大海浸事件有关。住在高原和山区地带幸存下来的人们,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看到巨大的海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吞没了平原和高山的情况,也看到了海水向东南退去露出陆地和山脉的情形,所以才能把看到的这个全过程用一句极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沧海桑田”。这是大洪水发生过的又一有力证据,而且说明大洪水是按我们猜想的方式发生的。
消失的大陆
地月分离时的强大引力以及地球旋转轴在向现在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地壳在这一巨变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特异变动,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更加剧了地壳的大变动。大陆架上的许多陆地及海洋中的不少岛屿滑向大海沉没了。另一方面,由于地壳的变形,在不少地方又出现了“造山运动”。
上引《列子·汤问》中5座仙山中的岱舆、员峤二神山漂流到北极沉没于大海,是中国最早关于大陆沉没的记载。巧的是,在西方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记载,那就是大西洲之谜。
大西洲最早见于古希腊圣贤柏拉图的记载(大约是在公元前350年)。据柏拉图的记述,埃及大祭司曾于公元前590年,对到埃及访问的雅典立法者梭伦说,在遥远的过去,有一个名叫“大西洲”的岛国,其面积有2000万平方公里(20万平方公里?),大致位于赫尔克里士柱石以外的区域,其上居住着有史以来最聪明、最高贵的种族——阿特兰蒂斯王国。后来大约在梭伦访问埃及前9000年,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大洪水,一天一夜的大暴雨把这一优秀的民族统统埋入了地底。大西洲也沉没于海底消失了。希腊人只不过是这个聪明而高贵的种族的后裔。柏拉图根据这个传说,认为它应该在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大西洋中(大西洲即因此而得名),正好直布罗陀海峡古又称为赫尔克里士柱石。
几千年来寻找大西洲的人们蜂涌大西洋,企图在哪一个地方找到远古时代沉没的大西洲的断壁残墙。但是几千年过去了,人类除了发现一望无际的浩浩波涛外,连大西洲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1772年的复活节,荷兰远征军雅可布·罗格温的舰队驶进了太平洋的一个小岛,这个岛后来被命名为“复活节岛”。岛上的古老传说又激起了人们的极大好奇心:首领发现他的土地正在慢慢地沉入海中,于是便将所有的臣民集中起来,乘上能够远涉大洋的大船,当他们航行到天涯时,只找到一块叫做毛利的小岛,而整个大地都沉到了海底。人们相信这是又一块大陆沉没的记载,人们想象在浩瀚的太平洋可能存在着已经消失的大陆,并称之为太平洲。欧洲人虽然没有在太平洋里找到沉没的太平洲,不过,他们发现,太平洋上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虽然相距都十分遥远,但岛上的居民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习俗等。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也发现,这些众多岛屿上的动物和植物分布基本上差不多,它们在远古以前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有的人因此推断说,在很久之前,这里是一片大陆,后来海洋淹没了大陆,太平洋中的岛屿,只是那片大陆山脉的顶端。从目前来说,我们还看不到能够支持这一推测的证据,但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一定能在太平洋底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不论以上陆地沉没的记载是否属实,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海底大陆架上确实发现不少水下古城或海底建筑物。发现的地点有:大洋洲、美国、古巴、墨西哥、秘鲁、直布罗陀海峡等。在中国东海、黄海、渤海中,人们也发现海底有不少古河道的遗迹。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出,在很久以前,的确有些陆地在巨变中沉没到了海底。
地月分离的时候还诱发了大地震、火山等巨变,造成地壳发生严重的扭曲,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地貌。居住在夏尔罗得·阿马利群岛(丹麦领属西印度群岛)的印第安人中间流传的古老的神话说,大灾变以前,这里的地形不是这样的,当时一座山也没有,后来出现了山地。另一份古文献《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也记载着由于喷发了炽热的熔岩而形成了红色的山。在中国也有许多造山的传说,比如像南方地区“飞来峰”的民间传说,这个传说被《西游记》的作者吸收到故事中变成了“五行山”的来历。《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写道:孙悟空在天庭官封弼马温,但他嫌官小职微,大嚷着“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结果发生第二次大闹天宫的事件,打得众天兵天将无法招架,打得玉皇大帝不敢出来。正当他得意洋洋一路打下去的时候,刚好碰上玉皇大帝从西方请来的如来佛祖。两个人打了一赌:如果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跳出如来的手掌,那么玉皇的宝座就归他。结果孙悟空输了,正耍赖逃跑的时候,“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个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这个故事的情节与“飞来峰”的传说相差不远,看来他们是来自同一神话原型,大约就是“愚公移山”的神话。
《列子·汤问》记载说:“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徽出人之过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杂然相许。遂率子孙即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北方愚公曰:‘汝心之固,固不可,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这就是著名的“愚公移山”神话。千百年来人们只从中看到“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气势和精神,而没有人去想一想这个神话形成的背景。我们认为,“愚公移山”和“沧海桑田”形成的背景是相同的,它反映过去的时代里地壳曾发生巨大的变动给我们先民留下的记忆。
4、幸存的人类
埃及大祭司告诉雅典立法者梭伦:大灾变杀死了全部住在海边和河边的人,而安然活下来的,都是住在山里“粗野、无文化的牧人”。
神话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神话产生于山区,少数平原地区的神话也是从“山区神话”演绎而来。《山海经》整部书基本记载的是大山和高原。
中国古代所有封禅大典为什么一无例外都在泰山举行?
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泰山拜祭的不是天,而是水。是大洪水后幸存者拜祭亡灵的遗俗。
《绎史》引《归藏》云:“蚩尤金九淖以伐空桑。”空桑即今山东曲阜,与泰山处同一纬线。
《史记》中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什么又借用泰山来比喻其重,比泰山重的山多得是为何不用?
河图洛书、气功八卦、瑜珈术、金字塔……大灾变造成上古文明的断裂,高山上走下来的牧羊人不得不在人类文明的浩劫中重新破译、重新探索、重新开始——
两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最惨重的损失是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就在本世纪初,紫禁城内的中国皇帝们也决不会想象电视机为何物。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以几何级数飞跃发展的,同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地球居民来说,科技的普及又是梯度渐进的。就在今天,中国还有上亿人口的文盲存在——按照专家们的估计,实际的文盲数字有可能大大高于官方的统计。如果设想将中国这上亿人口的文盲集中起来成立一个自治区,这个自治区会是怎样一副景象?
地月分离引发的诸多灾难(主要是大洪水)毁灭了人类当时的文明世界,极少数幸存者就沦为文化的乞丐,又无处乞讨。
无论在神话还是在宗教中,“天传神授”给人智慧的故事是屡见不鲜的,甚至在传说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例如周朝的姜太公,汉初的张良,都是得“天书”而有智的。考察宗教我们会发现,世界主要的几大宗教中,都是极其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的,基督教的神学院更不必说,就是佛教、道教培养人才也都是有传统的,天文、历法、数术、化学、医药、哲学,门类繁多,甚至还有像少林寺那样专门教习武术的场所。
这一现象可以印证我们神充当人启蒙教师的假说,可以看作是神人相杂期形成之传统对后世的延续——神的传道者们秉承神的旨意继续对人启蒙。
因此,幸存的人类在老师离开之后从头学起,学习那些原本就不懂得的“天书”就显得格外吃力,他们往往记住了“公式”而忘了“原理”,背会了“单词”而不懂“句法”,就象我们只知有经络、穴位却不知经络、穴位为何物——顺便说到,在神话中经络、穴位之说是神教给人的。
这里还要附带提及“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则故事说,上帝在大洪水之前告诉诺亚预先建造一艘大船,将地上的物种(动物、植物)装进船中,以便在洪水后继续让它们繁衍。这则神话故事在我们看来,就是“寓意”幸存的人类神的启示下,继续他们以前的文明,以免中断。
从高山走下来的牧羊人
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类大劫难成因的全新假说:由于地球与月亮的分离,导致了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世界上一直流传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神话,有许多把月球看作是宇宙大灾变的罪魁祸首。例如,芬兰的故事诗《卡列瓦拉》和南美洲的各种传说,都认为字宙大灾变的原因在月亮上,这与我们的假说不谋而合。可悲的是,这场宇宙巨变并非出于自然原因,而是因人为因素造成。
我们不该指责那些创造了我们的月球人制造了这场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洪水,因为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在生存的面前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尤其是以我们地球人的道德标准去评判这一事件的好坏,那就更加没有道理了。相反,我们还得感谢那些神创造了我们的生命,是他们使许多人逃脱了这场灭顶之灾。
在现在的记载中,我们发现在暴发大洪水之前,少数的洪水幸存者都得到了神的警示,比如,中国伏羲的神话里,伏羲兄妹正是得到了雷公的警示,躲进从雷公牙里长出来的葫芦中才逃得了性命,我们才有了祖先。这类事例在其他民族的神话里记载也颇多。
在巴比伦的叙事诗中,谈到水神埃亚向科希斯特劳斯的国王发出有关洪水将要到来的警告,他说:“乌巴尔的儿子特乌特啊!拆了自己的房子造船吧!不要考虑自己的财产,如果生命得救,请为这件事高兴吧,别忘了在船上装上各种动物。”在阿其斯台卡的古写本中,神也这样说:“停止用龙舌兰造酒吧!再挖空大杉树的树干造一个独木舟,到特索斯顿特里。这月,洪水滔天时,请进到这个独木舟中!”
《圣经》记载说:“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上帝就对诺亚说:‘……你要用哥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地造,里外抹上松香,方舟的造法乃是这样,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
在太平洋诸岛中,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传说,即出现了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使徒,向人们发出了关于灾变即将降临的警告。根据传说,凡听了使徒的话,造了筏子的人都得救了。缅甸的《编年史》中记载说,从最高僧院来了一个人,“他穿着黑色的衣服,出现在人们集中的地方,在全国到处周游,以悲痛的声音,向人们发出关于近期内即将发生灾祸的警告。”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毕竟是无情的,在它肆虐陆地的时候,吞没了人类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美好家园,吞没了大家的亲人和朋友,从感情上讲,人们不可能轻易接受这样的事实。所以,在洪水过后的神话中,人们产生了对神的敌视情绪,把他们说成是想把人类斩尽杀绝的刽子手。比如,住在墨西哥的阿斯台卡人传说,一位名叫奇特拉卡凡的神,向名叫那塔的人发出了关于势必降临的大灾变的警告,并告诉他造一个方舟逃命。大洪水果然降临了,地上的人都死光了,而那塔和他的妻子却逃脱了灭绝。当洪水退去之后,那塔和他的妻子开始点烧鱼。烧鱼的香气四处扩散,阵阵飘到天上。诸神判断一定有什么活下来了。他们生气地叫嚷:“谁点火了吧!为什么这样烟气冲天?”愤怒的诸神,想要彻底灭绝人类。但奇特拉卡凡却请求其他诸神帮助逃得性命的人,这样人类才没有被灭绝。
大家知道,圣经中的神话传说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的,它直接发源于古巴比伦的神话。在古巴比伦神话中也记载说,当洪水过后,幸存的人们开始点火做饭,诸神闻到烧烤动物的香气,“像苍蝇一样集合在一起”,纷纷议论,从这香味上,诸神知道了肯定有人逃脱了这场洪水,他们也像墨西哥的诸神一样感到十分愤怒,想彻底杀死逃脱性命的人。这时,曾向人们发出洪水来临警告的水神埃亚,极力调解诸神的愤怒,人类才幸免一死。从这几则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制造洪水的诸神怀有极大的敌视情绪,这是一种悲愤的犯恨,神不再是人们颂扬的对象,不再是善良的象征,而是一群想灭绝人类、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人类真是多灾多难,在神与神的战争中人类被无辜殃及,许多人、许多城市和居民点被化为灰烬,紧接着又是一场无端的滔天洪水,人类没有在这一系列灾难中灭绝,已属不幸中的万幸。可惜的是,人类在“神”的指导下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第一次文明(史前文明)竟随着滔天巨浪湮没了,人类文明发生了断裂,幸存下来的人们,由于自身的原因,根本没有能力使上一次文明延续下来。
看一看我们这代文明的分布特点,大家就清楚了,现在世界上不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乎都在大平原或谷地或沿海岸线等地方。这是历史的选择。我们的祖先往往会在上述地点建立居民点,因为这里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地势平坦,众多的河流使大家便于交流。那么,上古的人类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上一代文明的遗迹,一般都具有以上的地理特点。象中国,巴比伦、印度、埃及等。在这些地区,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发展速度也快一些,我们以前谈到的外星人对人类的早期教育也多集中在这些地区。但也有一些民族或部落散居在高原或山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相互间的往来很困难,相应的发展速度也就十分缓慢,处于一种很原始的状态,根本无法与平原或谷地的文明相比。但历史证明,他们是幸运的。北侵的巨浪首先吞没了文明发达的平原和谷地,那里的人类和文化统统在洪水中消失了,而那些高山或高原上十分落后的牧羊人却幸存下来。看看世界上关于少数人幸存的神话吧!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逃到高山上才幸免于难的。我们相信这类神话要告诉我们的是:在那场大洪水中唯有高山或高原地带的人类有机会幸存下来。据说,雅典的立法者梭伦在埃及访问的时候,遇见埃及的一位大祭司,他告诉梭伦说:大灾变杀死了全部住在海边和河边的人,而安然活下来的,都是住在山里“粗野、无文化的放羊人和放牛人。”
大洪水过后,从高山上走来了牧羊人,可惜,由于他们自身发展就十分落后,根本没有能力把上一次文明接续下来,只在记忆当中保留了上一次文明的一点灵性,当他们从高山下到平原后,把记忆中的那点灵性记载下来,这便成了我们今天谁都无法解读的东西。然而,他们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是大洪水的见证人。于是,他们将看到、听到的东西一代一代传下来,又经过几千年历史岁月的风风雨雨,经过无数人的不断加工、改造,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神话和传说。
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今天保存下来的神话,在剔除后来传讹附会的成分后,我们会嗅到很浓、很浓的火山气息。
比如说,中国神话中许多神的事迹大多可以在盘古、伏羲的事迹中找到蛛丝马迹,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来自西南山区地带。还有美洲印第安神话,绝大多数来自于山区的土著居民。纯属平原地区的神话极少,许多都是从山区的神话演变而来的。再者,我们从神话里发现,神话离不开高山,绝大多数的神都居住在高山上。中国《山海经》中记录的神话最多,但这部书基本记载的是大山和高原,书中几乎所有的神都住在高山或高原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是从高山来到平原的人们对他们的早年生存地有着一份极为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口传所看到的历史事件的时候,不知不觉将这种感情带进了神话。我们之所以强调神话原型的重要性,其原因就在这里,这其中有我们人类已经丢失或早以淡忘的记忆。
泰山拜祭的真相
泰山在中国文化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围绕泰山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千古流芳的奇文妙句。从泰山脚下一路上去,到处可见各种摩崖碑刻,据说这一坏习惯最早发端于秦始皇,他在东巡的时候在泰山上刻石鼓文为自己歌功颂德,后世也就纷纷效仿起来。但为什么泰山在中国文化里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谁也说不清,很可能来自一种古老的习俗——泰山祭天。
中国人崇拜虚无的天帝,这种崇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古老的宗教仪式——祭天。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早在黄帝时就有人立庙拜祭天帝,关于这个说法现在有争议,但这条材料至少说明祭天的宗教仪式十分古老。一般来讲,祭天的地点都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平常都在山顶,如果没有山,就用土筑起一个坛,以象征高的意思。古时祭天有三种仪式:庙祭——在天帝庙里拜祭;效祭——每年两次在城郊拜祭;封禅大典,这是祭天的最高形式,几乎都在泰山举行。
中国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宗教祭典也分出许多个等级。祭天是天子的专利,任何人不得染指。但春秋以后,由于周天子地位衰落,代之而起的各方诸侯篡夺了周天子的祭天权。据许多记载说,春秋时曾有72次祭泰山的仪式;《太平御览》卷68引《汉官仪》就记载说:“孔子称封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七十有二。”可大家知道,春秋时期诸侯林立、战乱不休,泰山又处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境内,怎么可能发生七十二次诸侯亲自到泰山拜祭的事件呢?为什么史书中从未有过因封祭泰山而导致战争的记载呢?对此,史学界争议颇多,至今意见无法统一,但许多人以“绝对不可能”彻底否定了古代的记载,这是不公平的,不能一碰到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怀疑上古记载的真实性,如果总以这种方式疑古论古,那么我们就成了古史的创造人,何必再去研究。因此,我们的讨论必须站在承认古史记载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考虑、假设,找出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地区,海拔1524米,是山东全境海拔最高的山,也是中国沿海、尤其是中原地区(古时的中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濒临大海最近的一座高山。我们承认泰山以其雄浑的气势震撼人心,故历史上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但这决不是诸侯冒生命危险巴巴地跑来拜祭的原因,也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大度宽容不加阻挡的理由。从泰山所处地理位置上,我们怀疑古时在泰山拜祭的不是天,而是水。
当地月分离时,引发了一场水位高达1000米的大海浸。中国沿海和中原的许多地方统统沦为波涛汹涌的大海。高原及高山地带的人逃脱了这场劫难。当洪水向东南退去后,很可能山东半岛泰山以东的地区在一定的时间里还浸泡在海水中。《淮南子·本经训》记:“共工振滔洪水,以落空桑。”《绎史》卷五引《归藏》云:“蚩尤登九淖以伐空桑。”空桑就是现在山东的曲阜地区,正与泰山处在一条纬线。从高山上走下来的牧羊人们,追随大海退去的踪迹来到了泰山,面对汪洋大海,为了祈祷洪水早日退去,这些山区居民很自然地在泰山上举行了他们的祈祷仪式。这种仪式一代一代传下去,随着岁月的流失,几千年过去了,后人对洪水的印象越来越淡,泰山拜祭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以至后来人们根本不知道先人在泰山祭的是什么,只知道这种祭典十分重要。因此不知不觉把这一隆重的祭礼与祭拜最高的天神——天帝相联系,使泰山祭拜从祭水变成了祭天。由于泰山封祭已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识,所以即使在诸侯林立、战乱不休的年代,大家也都墨守着祖先的成规,齐国不加干涉,各诸侯国也不随意生事,一切都在虔诚、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进行,这才有72家封祭泰山的可能。
旁证泰山封祭是祭水而不是祭天的另一个证据是泰山府君的观念。
十代同罗是地狱中的鬼王,他们是随佛教一起从印度进口的。可大家也许不知道,中国自己也有一套地狱体系,鬼王就是泰山府君,他掌管着中国人的生生死死。《后汉书·乌桓传》记载说,乌桓人死后“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归泰山也。”《初学记》卷五引《道书福地记》云。“泰山多芝草玉石,下有洞天,周迥三千里,鬼神之府。”《史记》曰:“死有重于太(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什么有泰山是地狱的说法呢?学术界至今搞不清楚,上古的记载里没有一点痕迹说明这个习俗的由来,只知道它大约起源于东汉。
我们认为,泰山祭水和祭鬼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大洪水吞没了许多平原地带的人类。洪水的幸存者们,在泰山举行祭水的仪式中也祭奠那些在洪水中丧生的亡灵,这就是泰山——地狱的起源,也是后代祭天与祭鬼合而为一的理由。
萎缩的文明
马奥利族曾经是一个自由驰骋在太平洋的航海民族,可悲的是,在他们定居新西兰之后,就逐渐脱离了航海,以至后来把所有的航海技术都完全忘掉了。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把这种现象用“第二次野蛮”这个词来加以形容。这种文化倒退回原始状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希特勒曾有一个“马达加斯加”计划,即把所有的犹太人裸体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岛,剥夺他们一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万幸的是这个计划随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而流产,否则犹太人很可能会发生一次文明的大倒退。
我们人类在洪水过后就曾发生过文明倒退的现象。从高山上走下来的落后的牧羊人,很快就意识到知识对他们有多么重要,他们在洪水退去的废墟中仔细寻找上一次文明留下的知识,当然,他们的寻找是有收获的。据说,在这场洪水之前,有人预感到人类将要毁灭的命运,所以有意保留下了一些知识。
根据古代埃及历史学家马奈敦的著作,在大灾变到来之前,传说性人物贤哲特特卡,决定把自己的重要知识保留下来。为此,特特卡作为赐与人类文字的知识之神,在埃及诸神的万神殿中受到祭祀。
阿拉伯古代历史学家马斯乌蒂,根据当时的资料,作了如下记载:“一位洪水之前还活着的帝王斯利德,命令祭司们造两座大金字塔,将他们得到的知识和各种艺术以及科学成果藏在里边。这是为了使这些成就躲过灾难,让后代的人知道。这位帝王还把星辰的及其周期以及其它知识记载下来。”同样的事情,在阿布·巴尔库希的著作中也有记载,贤哲们已经预见到大灾变,“在下埃及用石头建造了很多金字塔,作为灾难开始时的避难所。这些金字塔中的两座长、宽、高均为四百罗科奇(大约二百米),比其它金字塔都出色。这两座金字塔都是用磨过的很大的大理石修造的,石块砌得严丝合缝,好像根本没有接缝。在这些金字塔内部,写有贤哲们打算保存的、令人吃惊的各种知识。”
巴比伦的历史学家,祭司拜罗索斯(公元前3世纪)也曾谈到洪水前保留知识的情况。根据他的记载,帝王科希斯罗斯在知道洪水降临不可避免对,曾命令“写一部关于一切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束的历史书,将其埋到太阳城希帕尔中。”另一位古代历史学家、博物学家约瑟夫·弗拉比记载说:“他们想,他们的发明成果不要在广泛被人知道以前就被遗忘,于是他们建了一根砖柱和一根石柱,把他们的发明写在上面。之所以在砖柱之外又建了石柱,是为了即使前者被洪水冲倒,后者仍可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使柱子上写的知识广泛被人知道。”据说这根石柱在公元1世纪仍然存在,就在太阳城的旧址希帕尔。
不管怎么说,高山上的幸存者在洪水过后的平原废墟中发现了大量上一次文明的记载,有一些是他们所能接受的,但更多的却是他们无法理解的。理解的被保留了下来,更多不理解的除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外,绝大部分被毁灭了。在人类后来的多次战争中,保留下来暂时无法理解的史前文明又被大量毁去。看看巴比伦的历史吧!他们被外来的入侵者彻底毁灭了。再看看埃及的古文明吧!他们同样毁于外来入侵。这种毁灭人类文化的悲剧,一直到近代尚有发生,当西班牙人侵美洲时他们毁去了多少玛雅的文献;当西方人登上澳洲,当最后一个土著居民被残杀,随之而去的又有多少文明的精华。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发生了严重的萎缩,甚至倒退回很原始的状态,文明不得不重新开始。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