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清朝历史书籍

24.2节 长江称王

  二月二,龙抬头,正是吴三桂在长沙最兴奋的日子。

  三个月实占六省,北连王辅臣,南连尚之信,当有八省之广。这种声势与速度使他心中发热。

  中国大地被他搅起的风雷,使举国上下皆为之震惊。按照这样的进军速度,北京很快就要到他手里了。

  这时,虽已深夜,但长沙巡抚衙门内外依旧灯火通明。门前的两盏大宫灯格外引人注目。

  正在此时,一小队骑兵急驰府前。到了大门台阶下,迅速跳下马来。其中一人,身材修长,甩镫离鞍,下马后,随手把马鞭递给了后边跟上来的骑兵。此人头戴英雄巾,身披黑色风衣行走如风。俊美的脸庞上嵌着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隐隐透出一股英气。不过,从此人相貌上,可以看出,此人正值壮年,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

  此人下马后,走上台阶。守门人赶紧施礼,他一摆手,疾步进了巡衙。

  一连走过三座院落。他停步抬头看了看大厅上的一座雅致的小楼。那里,依然亮如白昼,窗纸上隐隐约约有一个人影晃动。

  他微微一笑,不过,如不细心,你是不会察觉的,那里面充满着一种春风得意的神情。

  守门人向他赶紧施礼。

  他健步登上了小楼,在门前站住。

  这时,吴三桂并没有睡觉,他正在一幅大地图前专注地谋划。听到亲兵报告,他回道:

  “请汪先生。”

  称为汪先生的人,这才快步入室。

  吴三桂连忙起身迎接。对高明的谋士,吴三桂向来极为尊重,且解衣推食,待如亲人。

  这个汪士荣年方四十,莫慧明断,神奇莫测,策反了王辅臣与孙延龄的两次大功,做得挥洒自如,举重若轻,显示了一种移山倒海之能。他从广西西安回来后,吴三桂待若上宾,对众人笑着说:

  “什么小张良,就是张良再生,也怕未必能如此潇洒地旋转乾坤。”

  汪士荣的威望自此直线上升,一跃成为首席谋臣,取代了老谋士方献廷的位置。

  吴三桂对他更是尊敬。

  现下,小张良汪士荣深夜来见,必有要事。

  “呵,士荣老弟,快请坐。”

  “大元帅可真是勤政不懈呵,士荣佩服。此乃三军之幸,百姓之福也!”汪士荣一派名士风度,说话从来是文雅得体而紧扣要害。

  “老夫这点儿谋划比起先生,可是差多了,只有多做点苦功夫,否则,先生的高见,我怎么能够断识呢?”吴三桂坦率诚恳地说。

  “但不知大元帅目下想什么大事?”

  “还能想什么?打仗嘛,下一仗打哪?”

  汪士荣略一沉吟,“大元帅,打仗的事可不是非你莫属呵,在下以为,大元帅应想目下该办的几件根本大事。”

  “噢?愿闻先生高见,我目下尚未想到何为大事?”吴三桂肃目相问。

  “士荣以为,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在长沙建国称王。”

  “建国称王?请道其详。”吴三桂心中一跳。

  汪士荣起身,离开座位,走到那幅大地图前,道:

  “大元帅细想,起兵名号是反清复明,复明不立帝,容易给天下造成误会,不知所从。元帅称号不足以号令天下,且目前起兵者,并非都是云贵兵马,与我们实际上都是同盟关系而非统属关系。尚之信、耿精忠同为藩王;王辅臣,孙延龄同为统兵大将,镇守一方。目下初起,他们以元帅旗号是从;形势稍展,安知他们不自成局面?若大帅先行建国称王,便得天下之先,以绝对实力统率所有起兵将领,统纳入大帅旗下;而后统一进兵,统一作战,何愁天下不得?”

  “哎呀!士荣拨云见日,建国首功也!”

  吴三桂向汪士荣深深一躬。小张良这一番话,确实令他豁然开朗,他自己将建国称王之事,尚未提上议程呢。他首先想到要打几个漂亮的大胜仗,打到王畿再说不迟。

  “那么,先生之见,当立何国号,如何称王?”吴三桂恭敬地问。

  “发兵之先,方先生等人议定的大周国号即可。周为中华文明之奠基,立周为号,大帅称周王,可宣我复兴汉文明本原之意以晓天下。士荣窃以为可也。”

  “嗯,好!如此也可断了朱明王孙们的妄想邪念!”吴三桂重重一拍书案。

  送走汪士荣后,吴三桂激动得难以入睡。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想着。他想到称王后,他将指挥八省一百多万大军,挥师北伐,直捣北京,把康熙小皇帝推下皇位,自己南面称孤,君临天下……

  次日,吴三桂一大早就又召集谋土众臣,让汪士荣将建国称王的计划讲述一遍。

  众将和群谋士皆轰然叫好!

  建国封王,必封官爵,谁不想做开国功臣?

  但众谋士中却惟有一人抗声反对,认为不可。

  这人是谁?

  方献廷!

  方献廷已白发苍然,他坐在特赐的椅中喘着气说:“称王建国,不是急图之事。目下最大之事,乃一鼓作气打过长江,使举国动荡,小皇帝不能应付……取了京城再议称王称帝不迟也。”

  他喘息稍停,又说:“长江之险,素为兵家龙门,打过长江者得天下,不过长江者危也。李定国打到长江不进,一败而溃千里;曹孟德不能逾越长江,而从此不能南进……方今小皇帝派顺承郡王勒尔锦督师防守,此人无能;尚待时日,有贤才出现,仗就难啦……”

  他说完这通话,艰难地靠在椅背上,只喘作一团。

  静场,没有一个人讲话。

  吴三桂心中感到扫兴,但又似觉有理。

  汪士荣微笑着踱步而出班次。

  他面向方献廷笑道:“老人家,此言差矣!李自成大江南北纵横驰骋,终做了流寇贼匪;朱元漳稳扎稳打,先占江南称王。然后积蓄实力,一举北伐扫定中原,驱除鞑虏。我等目前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前的局势,与朱元漳起兵何其相似尔。况我虽占数省,但民治未理,内制未定,徒有兵锋耳。建国称王,号召天下归心,节制天下诸路兵马,一举过江可定天下,有何不可?勒尔锦无能统帅,清室又哪里钻出个名将来,方老先生危言耸听,实为冒进也。”

  吴三桂频频点头。

  众将、谋臣一致赞同:“汪先生言之有理!”

  方献廷嘶哑着声音冷笑:“汪士荣,你纸上谈兵,赵括之类也。害大帅者,汪士荣也……”

  吴三桂大声道:“我意已定!休得多言!”

  一项大计就这样定了下来。

  建国称王的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由于时间仓促,暂把巡抚衙门做为王府。王府内外全部装饰一新:整个王府全换成了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墙壁全用红色的油漆涂了一层,显得格外威严肃穆;从大门到内室,所有的大红柱上都画着张牙舞爪的五色幡龙,好不气派!

  所有这一切,是五六百名能工巧匠们经过不分昼夜的五天时间赶造出来的。有多少人由于劳累过度而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而从此再也没有能够站立起来,谁能数得清?

  数日筹划后,这天凌晨五时,开国典礼正式开始了。

  一百名身穿金色铠甲的雄壮威武的士兵,手执长枪站在大厅两侧。

  一百名仪仗队,全身是金黄色的礼服,分立两厢。

  一百名将帅,谋士也都肃立两旁。

  这时,吴三桂身穿龙袍,头戴金冠,在八名俊俏苗条的侍女簇拥下,迈着矫健而又庄重的步伐登上了大殿正中的宝座上。

  全体文武百官出班参见。

  殿前官站在台阶上,朗声宣读法文。

  法文大意是,吴三桂从即日起,正式称周王,建国号大周,定明年始为大周元年。再就是,宣布不再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而称“逐鞑虏,复汉室”为口号。

  所有人一齐朗声三呼:

  “周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吴三桂大封诸将。

  马宝、王屏藩、李本深、王辅臣为四大将军;

  夏国相、胡国柱、卫朴、郭壮图为四上将军;

  耿精忠为江南王;

  尚之信为岭南王;

  孙延龄为临江王;

  汪士荣为上卿、军师。

  其余诸将、谋士各有封号。

  吴三桂又搬出一批大铁箱,大肆赏赐一通。

  惟有方献廷只封了个空头大师。两个月后,被派到四川监军,后来便无声无息地死了。

  称王即日,吴三桂全面布置大军,扫清湖南,以湖南作根据地。

  一月之内,捷报相继传来。

  湖南诸州全部占领,大周上下士气大震。

  此时,吴三桂想安定湖南。

  汪士荣认为,应当边安定湖南,边攻心。

  “何谓攻心?”吴三桂问。

  “方今天下已大动,清室震恐。我王可修书一封给康熙小皇帝,逼他率满洲人自动撤回关外,以践昔日山海关之盟。”

  吴三桂认为此计大妙,极力赞成。

  吴三桂派人将撤藩特使哲尔肯、博达礼从云南押来长沙。

  “两位大人,本王已立国建号,与尔二人已经是不同国家了。”吴三桂颇为威严地说:

  “今将二人放回北京,向康熙小皇帝转我国书:若他能撤出关外,交我王子,则我大周将来不出关外追杀!否则……”

  他略停顿,挥手一拍书案:“覆巢之下,绝无完卵也!”

  两位特使一言不发。

  ——能说什么呢?

  阳春三月,哲尔肯与博达礼带着这封大周国书,在周兵护送渡江后,星夜赶赴北京……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