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清朝历史书籍

《李鸿章传》1.1节 庐郡望族之家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谥文忠。1823 年 2 月 15 日(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出生于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乡蘑店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李鸿章的先祖本姓许,自江右湖口迁至合肥。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有一姻亲兼好友李心庄,因膝下无子,请求收养其次子慎所为嗣,迎溪慨然应允。李家世代以耕读为业,生活较为清贫。到李鸿章高祖时,是“勤俭成家”,“有田二顷”,应该算是殷实之家了。然而,李家虽然拥有这为数并不算少的 200 亩土地,却因世代无人做官,缺乏政治靠山,仍免不了受官府与豪绅的欺负。

  李鸿章的祖父名殿华,字庆安,年轻的时候两次乡试落第。他见考取功名无望,也就安心在家率领子孙用心耕读。殿华生有四子,他少年多病,或许是因为年轻时科举失败的教训,他从小重视培养儿子,严格督促他们读书,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殿华的四子文安,就是李鸿章的父亲。后来果然有所成就。李文安“资性中下”,13 岁始得读四书及毛诗,但他刻苦异常,先后跟随几位老师学习,其中包括称名一时的庐阳书院的山长杨静闲先生。后来,李文安屡经科场,却每每落榜,自谓“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但是,他却从未放弃对于科举学业的追求,一边苦读一边开馆授徒。功夫不负有心人。1834 年,“双鬓已皤,一巾方旧”的李文安,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考中举人。四年之后,他一鼓作气又成为戊戍进士(曾国藩与之同科及第)。李文安官至刑部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李文安的科举奋起,使李氏家族成为庐郡望族。

  李文安有 6 个儿子,2 个女儿。李文安的夫人李氏,赋性刚毅,淑慎贤良,堪称一位通情达理的贤妻良母。李氏一方面支持丈夫走科举之路,一方面含辛茹苦,勤俭持家,坚持让孩子们读书。在她看来,男孩子就应该立大志,成大业。她把无量的心血,全部倾注到了丈夫和孩子身上。后来李文安的几个孩子都很出色,一时间风光无限,这是对她最大的安慰了。

  李鸿章母亲在晚年真是享受到了儿子们带给她的福分。1874 年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49岁生辰。这个太后老佛爷一时高兴,居然下令普天同庆,并对大臣中老母在 80 岁以上者给予奖励。此时,李母还不到 80 岁,但是慈禧考虑到李鸿章、李瀚章兄弟功勋卓著,于是特别给予恩赏。她手书“松筠延寿”匾额赐予李母。

  李文安的 6 个儿子,名字依次叫瀚章、鸿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

  李瀚章,本名章锐,号筱荃。父亲称他“性本敦笃”,“幼弥精勤”。作为长子,瀚章忠厚老实,做事严谨细心。自李文安在北京做官,李瀚章就担当起家中的很多事务,颇有“长兄如父”之风。弟弟妹妹的婚嫁、走亲访友与联络族人这类的事情,他都做得十分认真而得体,家庭与邻里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李瀚章在李鸿章赴京赶考之后,也在家乡考了几次,可是运气不好,未能如愿。直到1849年才被选为拔贡,不久被分配到湖南做知县。

  李瀚章曾经追随曾国藩办理湘军的后勤,是他帮助李鸿章投奔曾国藩。在李鸿章组织和统率淮军的时候,李瀚章多次帮助弟弟筹集粮饷,购买军火,算是为淮军立过汗马功劳的。李潮章后来官至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有一个小故事:在两人交接湖广总督之位时,属下官员们为他们准备了一席酒宴,准备庆祝一下。可是,他们想来想去不知道该让谁坐在首席。按照官位,李鸿章应该坐首席;按照辈分,李瀚章应该坐首席。于是便空着两个席位,让李家兄弟自己安排。宴会开始,李鸿章径自坐在了首席上。李鸿章对官员们解释说,因为今天是官宴,我官位高,自然当坐首席;如果是私宴,便应该是大哥坐于首席。李瀚章闻得弟弟这一番话,不以为忤,反倒认为很有道理。李瀚章佩服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就是弟弟李鸿章。

  李瀚章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他有一个外号,叫“李大架子”。他性情比较傲慢,对一般人事经常不予理睬。据说,李瀚章在浙江巡抚任内,有个名叫谭钟麟的京城御史来浙就任杭州知府。当他来到李瀚章处报聘时,按例给李行跪拜大礼,而一向傲慢的李瀚章,竟端坐于太师椅上,不给对方还礼,惹得谭钟麟大为不快。他当场指责李瀚章无礼,并以退休相要挟。李瀚章只好亲自登门赔礼道歉,并且让谭立刻出任杭州知府,才算化解了这场纠纷。

  李鹤章,本名章锬,号季荃,“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精通史书。可是,李鹤章的官运却远不如两个哥哥那般亨通。他几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便放弃学业,研究“经世致用之学”。可以说,李鹤章是个比较现实的人,而且也善于把握机会。李鸿章刚回家乡办团练的时候,李鹤章也积极参与,拉来一队人马,成为亲兵营的统率。李鸿章创办淮军,李鹤章也是骨干。李鸿章派给他很多任务,希望他成为做大事的人才。李鹤章虽在军队里立过不少战功,可是有一次溃败身负重伤后,便害怕上战场了。不过,李鹤章还算走运,率军一直打到常州,获得黄马褂和三品头衔的甘肃甘凉道台。李鹤章不喜欢西北,没有去上任,留在了两江总督衙门做事。曾国藩曾经请李鹤章帮助“剿捻”,李鹤章借口身体不好,离开军队去做生意。或许因为他在军旅看到了太多的生生死死,认为还是挣钱比较舒服和实在吧。凭借他大哥和二哥的关系,李鹤章的生意自然也不会差。李鹤章没能当上大官,他的子孙却很有作为。三儿子李经羲曾任中华民国时期的国务总理,李经羲的曾孙李道豫作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大使。

  李蕴章,本名章钧,号和荃。12 岁的时候,瞎了一只眼睛。他性格温和、孝顺。由于身体残疾,李蕴章负起照顾双亲的任务。据说,他善于理财,“好谈经世务”。一生居家的李蕴章倒也做了一件大事,这就是资助并主持编修《续修庐州府志》。修志这事,最早是李鸿章的意思,李鸿章提出康熙年间的《庐州府志》年代久远,要续修,并把这个差事交给了李鹤章。李鹤章后来去世了,李蕴章接着修,终于取得一个完美的结局。这部书从光绪三年修到光绪十一年,共有 100 卷,另有遗补一卷。内容丰富,史料齐全。李鸿章对此书很满意,并亲自作序。就在这部书修订刚刚完稿之时,李蕴章去世了。这部书最后是李蕴章的儿子李经世完成的。

  李凤章,本名章荃,号稚荃。他性格倔犟,曾经跟随父亲在京城读书,因为屡试不应,便放弃学业,帮助父亲办团练。在李鸿章帮助下,一度在湘军名将鲍超手下办理营务。李凤章善于理财,后来一直做生意。《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海关和租界正式成立,李鸿章把镇江的米市迁到芜湖。在李鸿章的示意下,李凤章举家迁到有经济发展前途的芜湖。李凤章主要从事房地产和典当业,还放高利贷,做粮草和船运生意,成为几个兄弟中的首富。

  李昭庆,本名章钊,号幼荃,监生出身。少年时特别聪明,文史皆通,文章写得很有气势。但是官运不好,花钱买了个员外郎。他早年跟随李鸿章办团练,后来在淮军做事。他性情清高,和淮军将领关系不好,李鸿章遂派他回老家招募兵勇。在湘军攻克天京的时候,李昭庆经常给曾国藩写信,提出一些战略上的建议,很受曾国藩的赏识。无奈,李昭庆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在跟随曾国藩“剿捻”期间,犯了很多错误。他觉得打仗很累,就提出不干了。曾国藩迁就他,派他守城,谁知他径自回家了,曾国藩很生气,李鸿章不得不为此给曾国藩写信检讨。李鸿章觉得李昭庆办事不利,难成大器,一直没有保举他。李昭庆仕途不顺,一直心情不好,去世的时候年仅 39 岁。文安的长女(名字无考)具有大家风范,做事周全,是个理家的好手。她嫁给合肥的首富张家,丈夫叫张绍棠。张绍棠在妻子的鼓动下跟着李鸿章办团练,进入淮军。他为淮军做了不少事情,最后官至提督。文安的次女玉娥博览群书,吟诗做赋,堪称才女。写过一本《养性斋诗集》。她的丈夫是同村的费日启,加入过淮军,做到知县。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