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 年的 10 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了凝聚着中国人民无限智慧和血汗的圆明园。从此,圆明园的废墟成为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尽管这段历史,尽人皆知,但是很多时候,历史又往往像一团浓滞的雾,只见隐约的轮廓,却不详其具体情形。事实上,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有很多细节、详情,比如英法在什么样的情形、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组成联军,一路上他们做了些什么,到了中国后到底干了些什么,中国老百姓和官府具体是怎样的反应,交战过程是怎样的……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不甚了了。而本书——布立赛的这本《1860:圆明园大劫难》详尽地讲述了整个过程,从而让我们对此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细节、详情中有些恰恰是令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痛苦的——在英法联军的队伍里有征召的广东苦力,他们同英法侵略军一起抢掠、焚烧,附近的村民也加入了抢掠者的队伍(这在清人笔记里也有颇多记载);当英法联军攻进城后,百姓的极度贫困,以及麻木的观瞧(这让我们想起鲁迅所说的看客),还有清政府井底之蛙般的自以为是、腐朽……
可是,不管清政府怎样闭关锁国、妄自尊大、腐朽堕落,都不能成为外国的铁蹄践踏中国领土并肆意抢夺、焚毁圆明园的理由,正如作者布立赛所尖锐质疑的“应该到中国去吗?”,侵略者找尽了种种理由来粉饰掩盖他们的行为,但掩盖不了这样的事实:为了领土的扩张和鸦片的利益,他们成了不光彩的侵略者,文中频繁出现的“远征”这个词,就是侵略的假面而已!
从一个法国学者的角度全面正视和反思这一事件的,本书还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诚如作者所言,英法联军当时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英法国内公众的质疑和抨击,因此这段历史一直是英法联军以及官方所刻意掩盖的。当布立赛以一个热爱和平、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法国人的良知,比较公正而客观地写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为此深表尊敬和谢意。
当然,作者的叙述和评论,有时仍免不了下意识地站在法国人的角度和立场看待问题,所引用的资料,有时也与事实有所出入,这些都是读者朋友们需要加以鉴别的。此外,也有一些学术观点,如把英法联军的这场侵略战争看成是第三次鸦片战争,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都需要近代史研究者们展开研究和探讨。
本书法文原著由法国峭岩出版社出版。《欧洲时报》认为该书是布立赛先生在调查大量史料并十余次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以客观公正的眼光,揭露批判了 19 世纪中叶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罪恶行径,值得向中国读者推荐,故购买了该书中文版权,并将其无偿提供给我社使用。值此本书正式出版之际,我们衷心感谢《欧洲时报》的热情推荐和真诚合作,感谢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译者、校者和提供多方面帮助的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有关部门领导、圆明园管理处有关同志,感谢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和专家为书稿把关审核,特别是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郑德弟先生,在身体欠佳和时间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为书稿进行了严谨的校审把关,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汪林茂教授等也为我们提供不少帮助,对此,我们深致谢意。
无论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多少沧海桑田,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在那里——它是所有中国人永远的痛,耻辱……但,它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永远奋发的塔标。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8 月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