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清朝历史书籍

《清宫档案揭秘》第05节 采办洋货作贡品

  作为对外贸易的物流中心,十三行为皇家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珍奇洋货。清代帝王的宫廷生活无不奢靡铺张,地方大吏每逢元旦、万寿、端阳各节都要进献当地物产给天子,以博皇帝的欢心与信任,达到加官晋爵的目的,这在清代实际已衍成一种制度。皇帝后妃对舶来品的欲望,刺激了广东督抚、粤海关监督依靠十三行这一洋货市场竞相采购进口货之风,从而带来宫廷内的洋货热。特别是限定广东一口通商之后,十三行便成为皇家惟一可以倚赖的西洋珍玩、奇器的供应地。

  广州外贸洋行每年为宫廷输送洋货,当时称为“采办官物”,其中多为紫檀、象牙、珐琅、鼻烟、钟表、仪器、玻璃器、金银器、毛织品及宠物等等。洋行商人根据帝后的具体要求,按照内廷出具的式样逐件从洋船上采买,分别由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和粤海关监督每年进献四次。翻阅清宫《进单》、《贡档》便可以发现,一口通商之后,皇宫享用的洋货几乎全部是由广州贸易洋行输送的。乾隆年间,货栈每年进口洋货千余件,广东官员作为贡品进呈的达到数百件。为了取悦宫廷,行商每年还以“备贡”的名义,向内务府造办处上缴银五万五千两,为皇室传办贡品提供经费,而专门承做宫廷御用品的造办处,其每年开销的银两在三四万之内。由此可见,广州十三行不仅在物质上支撑着御用洋货的供应,而且在财源上对宫廷制造业也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皇帝对广州洋货贡品还会经常提出具体指示。雍正七年(1729),洋行买到皇帝梦寐以求的西洋大穿衣镜,准备修配架座之后再进呈,雍正帝在粤海关监督祖秉圭报告此事的奏折上批道:“再得大镜,不必另修架座”,表示对西洋镜迫不及待。乾隆帝更是极其痴迷西洋珍宝,他在二十三年(1758)的一道谕旨中,要求洋行“买办洋钟表、西洋金珠、奇异陈设或新样器物”,“皆可不必惜费”,以至这时期广东洋货贡品数量之庞大和质量之上乘达到巅峰,可以称得上奢靡已极。精明的外商很快看透了中国皇帝的嗜好,他们在次年便对几种新巧货物抬价居奇。乾隆有时也会指令洋行商人不必急于购取,“一两年后,势必减价出售”。乾隆帝能够如此把握洋货市场,这在当时可以算是一个巧妙的对策。嘉庆帝则偏爱南洋热带水果他曾多次批示“贡物不必增添惟槟榔一项朕时常服用每次随贡呈进无误”。

  除承担固定的采办义务外,洋行还随时置办皇室所需的日用洋货。雍正七年(1729),洋行奉命觅购内廷配药所需,在当时属稀有洋货的伽楠香四十斤。承办者多方寻找,一个月后,终于买足凑齐。乾隆三十年(1765),军机大臣传来的一道谕旨,广州洋行便要为宫廷内务府采办进口紫檀木七万斤。乾隆五十二年(1787),粤海关监督佛宁的家奴从京城带回圣谕,要他随公务奏折一起,呈进些小式表玩。粤海关监督向皇帝透露,这些特供最终都是责成行商具体承办的。面对来自皇宫的庞大需索,洋行商人不得不承受许多的无奈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乡村小说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