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苦事。大凡学业有成的名家学者,在谈到自己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时,无一不提及勤奋二字。对于求学之初的青少年朋友,勤奋努力,尤为难能可贵。许多大科学家的成功史,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李星学是我国知名的古植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在《自述》中写道:“我这个人其实并不聪明,学识也不在一般人之上,之所以大半生还能做些工作,多少是由于始终铭记着前辈教诲的这样一句话:勤奋的人虽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勤奋的。我深深感到:勤奋是做学问和立身之本。”
李星学小时智力并不超常,上学又比一般人晚,初中时他的同班同学都要比他小二三岁,学习成绩却多在他之上。李星学初中时语文基础比较差,上高中时,他便下决心把语文成绩追上去。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除了课堂的正规学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利用寒暑假大量阅读中外小说、古文,特别注意文章中的章法结构和对问题的分析与论证,他还持之以恒地写日记。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仅仅两年功夫,他的语文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语文成绩也后来居上,名列前茅。
李星学高中毕业之际,正值七七事变。激于爱国热情,他参加了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领导的、以促进全民抗战为宗旨的“湖南省民众训练班”,在家乡农村干了半年宣传抗日、保家卫国的民训工作,学业有所荒疏,以至于在1938年参加的全国大学联合招生的统考中,名落孙山。他的一位中学老师却开导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勤奋努力,总有成功之日。于是,李星学决定留在他长沙叔叔家里继续温习功课。为勉励自己,他把自己的卧室命名为“三三斋”,把条幅贴在门后。他所坚守的“三三”,第一个三是“三抓”:即数理化抓基础;语文、英语抓训练;其他抓要点。第二个三是“三不”:不逛街、不会友、不贪睡。他就这样闭门苦读数月,后来在同济、金陵等大学招生中,屡试不爽。
在李星学看来,学习和治学光有勤奋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持之以恒才有效益。李星学是在国内完成学业的,他在中学、大学时只学过英语。建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利用上夜校和速成班,将俄语的基本发音和语法断断续续地学过一年。在平时工作之余,李星学又忙里偷闲地跟留学德国的导师粗学了一些德语。60年代初,研究所为研究生开办了一个法语学习班,他又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了学习班。当时学习班中,就数他年岁最大,已经40多岁了,他们都认为李星学学不长久的。但他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丝毫的懈怠。他除了坚持每周坚持三小时听课外,还充分利用早晚空闲时问背单词,记课文,做练习,从未间断。四个月后,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只有七八个人,最后的结业考试中,李星学得到了较好的成绩,这是他学习持之以恒的结果。现在,他除了掌握英语外,也能阅读俄、德、法语的专业文献资料。李星学在《自述》中深有感慨他说:“如果当年学外语稍有犹豫,或缺乏持之以恒的勤奋精神,就不可能取得这点小小的成绩”。
贾兰坡是国际知名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1935年年仅26岁的他便接替因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的裴文中先生,主持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并获得重要发现。他的研究成果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50年代后,贾兰坡先后组织并参加了一系列古人类、古文化遗址的发掘。80年代他提出的中国、东北亚及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华北的学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
贾兰坡的经历极富戏剧性。他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中科院院士,靠的是勤奋自学、苦钻苦学。贾兰坡小时候上过私塾,并陆陆续续地上完了高中。高中毕业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便经常去北京图书馆看书,刚开始的时候,他看书也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什么规律,逮住什么就看什么。后来,随着阅读面的扩大和加深,他开始对有关科学、旅行的杂志和书籍越来越感兴趣。他也开始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对所看过的书都认真作了笔记,不知不觉中,一年读下来之后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说来也真凑巧,贾兰坡的一个表弟认识斐文中,而此人因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海内外。他表弟从斐先生口中得知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正在招考练习生,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贾兰坡。贾兰坡在北京图书馆自学的知识帮了他的大忙,他得以顺利通过考试进入了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被分配到新生代研究室做练习生,从此,贾兰坡便走向了古人类学的研究道路。不久,贾兰坡被安排到周口店协助斐文中继续挖掘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
贾兰坡是一个十分好学和勤奋的人。到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后,他很快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人求教,很快便有了自己对古人类学的认识和见解。由于工作勤奋出色,不久他便由练习生升到练习员,到抗战前,被报批为相当于副研究员的职位,他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贾兰坡来说,是相当的不容易的了。所以,贾兰坡在《自述》中写到:“我自认是一个工作勤奋、治学严谨的人,虽未上过大学,亦未到国外留学,但由于能够持续不断地苦钻苦学,数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从30年代起,便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著述,对我国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和考古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不管处境多么困难,总能坚持学习,坚持工作。”贾兰坡虽已年逾古稀,但仍是老骥伏枥,著书立说,辛勤耕耘。
陈景润可以说是位家喻户晓的数学家,这一方面在于他在解密哥德巴赫猜想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在于他勤奋治学、锲而不舍、终身以之的精神。
少年时代的陈景润沉默寡言,大人们都认定这个孩子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幸运的是,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难为他,他们只希望瘦弱的他能顺利长大成人,并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陈景润在战乱中默默无闻地读完了小学、初中。他13岁那年,母亲去世了,这个打击使得沉默少言的陈景润更加勤奋。
1948年2月,陈景润进入福州英华中学,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勤奋地埋头于他的数学世界,对于穿着和生活却心不在焉,他经常穿一身不合体的粗布旧衣穿行于校园里,而全然不理会他人异样的目光。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的概念、公式、定理却专心致志。有一次,班里同学向他请教一个化学问题,陈景润随手将其写在纸上,并告诉同学在书上某一页上有类似例题,同学将信将疑,翻开课本,果不其然。令人惊讶不已的是,他竟然当着同学的面能把一本化学书全部背诵下来。
当时陈景润的班主任是留英博士沈元。陈景润第一次从他那里听说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恩师华罗庚的帮助下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更加潜心于数学王国。经过10年的准备和积累,陈景润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夜以继日地研究,一张张演算的稿纸像雪片一样飘落下来,积在楼板上厚厚的一层。严重的喉头炎、结核病折磨着他,他咳嗽、腹痛,严重的腹膜结核使他几年腹水,医生几次断定他活不长,然而,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支撑着他奇迹般从死神手中又挺了过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强而又执著的陈景润艰难地跋涉着。他终于做出了(1+2)的辉煌成果。
1981年5月,路甬祥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工程科学博士学位。这是中国开放后联邦德国授予中国公民的第一个工程科学博士学位。当时有德国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获得如此重要成果。他的回答是:“我天分平平,靠的仅仅是勤奋和持之以恒。”
1949年、年仅7岁的路甬祥已上小学三年级,当时的“五爱”教育,党号召向科学技术进军,以及医生家庭崇尚知识、笃信科学的氛围等,均对他少年时代的志趣和理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56年,路甬祥因成绩优异被保送直升宁波二中高中部。当年暑假,因无升学考试之虑,路甬祥读了许多科学家、名人如居里夫人、齐奥可夫斯基、爱因斯坦、冯·卡门等的传记和文学作品,苏步青、钱学森的事迹也使他感动不已,立志奋发努力,将来在科学技术上有所作为,对祖国有所贡献。1959年路甬祥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求是”校风和老和山下宁静的学习环境以及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使他获益匪浅。他学习十分勤奋刻苦,选修了许多外系的课程,阅读了许多参考文献和期刊,并做了大量的读书札记和卡片,逐步养成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五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79年,路甬祥获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德国教授巴克的指导下,他选择了既是学科前沿,又能在回国后付诸工业应用的“电液比例流量插装阀性能的优化”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路甬祥仔细查阅、分析了该所几位博士的论文和国际上公开发表的技术文献,并采用控制理论和流体力学基础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力求寻找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突破。他经过四个多月日日夜夜的分析、仿真,完成了“内含流量——力反馈的插装式电液先导控制原理”论文。巴克教授建议他在申请专利的同时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并成功地得到了证实。后来,路甬祥又转向流体传动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并陆续在德、美、欧专利局登记了五项专利,引起了液压界的高度注意。
路甬祥现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在《自述》中写道:“就我自身治学和工作而言,仅仅是理想、勤奋与持之以恒。”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