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七章 张仪欺楚(316B.C.—311B.C.)

  (一)

  现在四川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比如北京就有“蜀国演义、巴国布衣”这样的川菜酒楼,还有沸腾鱼香,都好吃极了。但巴和蜀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巴在四川以东的重庆地区,蜀在偏西的四川成都平原。“蜀”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像一只蛾子的幼虫,长了个大眼睛和弯曲的身子,那个扁“四”就是毛毛虫的大眼睛。所以蜀人被视为体质蠕弱——当然这是偏见。

  蜀国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了,背景神秘莫测,蜀人的象形文字也是原创的,不同于中原。它的玉器、青铜器、漆器制作甚精,可媲美中原也异类于中原。蜀人的模样也特别,以三星堆出土的那个浓眉凸眼阔嘴扁腮方脸招风耳的青铜人最为知名。这张棱角分明的脸与传统的团和的中国人脸并不相似,反倒像西方人。一同出土的金杖、金面膜也是西方货,难道他们是从西方迁徙来的?那倒很值得“敬畏”了。

  蜀人的埋葬方式也特别,他们喜欢船棺,直径两米,长五米,是整根大树中间掏空而成。船棺可以载着主人渡过阴间的河流,在次日黎明获得超升,返回阳间。总之,蜀人是个很有个性的古老部族,活动地点在成都平原,不过在战国时代蜀国被视为戎狄之国,穿的衣服都是左衽(中原是右衽),梳着椎髻(麻花辫子)。

  蜀国的统治者最知名的要算蜀王“杜宇”。当时蜀地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岷江等等江河常发大水(是后代都江堰等工程改变了这里)。就像大舜被迫把位子传给治水英雄大禹,蜀王“杜宇”也被迫把王位丢给了治水有功的英雄“鳖灵”先生,随后痛苦得要命,变成了杜鹃,夜夜啼叫,嘴巴吐血,哀怨自己失去王位。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是杜宇的年号。

  治水英雄“鳖灵”先生接班以后,传到第二代鳖灵时,蜀人一度北向击秦,抵达秦都雍城,十分可怕。到了鳖灵十世的时候,国力就不足与变法之后的强秦抗衡了。而且,东边的巴人也开始给他们捣乱。

  巴人是水边民族,率先发现了茶叶的功用。不过发现错了,是蒸着吃,而不是饮用,就跟当年英国人初次看见中国茶叶时一样,当作蔬菜煮。巴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死后被挂在高高在山崖上(就是悬棺)。当时以为棺材越高越安全,现在全被三峡水库淹了。

  巴人最早是在湖北地区混生活的,一直跟当地楚人干仗,曾经射杀楚文王,时叛时服。后来巴人被楚人打跑了,退至长江三峡上游的重庆地区,建立巴国。重庆地区的巴国,又与西边的原住民——成都地区的蜀国人,互相争利打架。好像这两个地区的人现在也互不佩服)。

  到了蜀王鳖灵十二世,巴蜀大乱,两国打得不可开交。听到这个消息,秦国大夫“司马错”力主趁机吞灭巴蜀。但是张仪不同意。

  相邦张仪认为,专心向东经营中原是正点。但是司马错论述了兼并巴蜀的几大好处。占领巴蜀就意味着可以从四川顺长江而下,攻占楚国,楚亡则天下并矣。并且,司马错高瞻远瞩地认识到,巴蜀秀丽的山川、富饶的资源,一旦兼并下来,可以提供秦人支撑长期战争的物力财力。

  这个伟大的计划得到秦惠文王的认可,但是秦国想进攻巴蜀也难于上青天。陕西南下到四川的这一千里路,是世界上最缺德难走的路,著名的秦岭蔓延几百公里,阻隔其中,“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我曾经开车走秦岭崇山峻岭,跑了一天一夜差点摔死山崖才走出两百公里,没等进四川就放弃了。而且秦岭当中还有剑阁天险可以守卫,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传说秦惠文王想了个鬼点子,以欺骗的形式解决了这段交通障碍。他赠给“鳖灵十二世”五个阳光美少女和五头便金之牛(就是能拉出黄金的牛)。鳖灵十二世乐了,使五丁力士开道迎接,千人凿路,万分辛苦,开出一条蜿蜒八百里的山道。尽管如此,五头牛也只有三头进了成都——这大约是成都最早的火锅肉料了。其中有一头牛在路上还发了神经,钻到山洞里不肯出来(大约是被脚下悬崖峭壁吓傻了)。力士们抓着牛尾巴使劲揪它,导致山石塌方,砸死很多人。这就是李白所说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石牛道从此开通,从陕西南抵通四川,方便大秦兵来打了。

  有了石牛道,秦惠文王命令司马错、都尉墨率大军,从石牛道南下穿越四川北部绵延几百里缺德难走的秦岭山地伐蜀。鳖灵十二世本来正在跟巴人斗殴,仓促间赶紧北上到剑阁抵御秦军。蜀国近几代国力衰弱,又有东北重庆地区的巴人之扰,于是不是秦人对手,鳖灵十二世大败而走,逃跑途中被秦军追上杀死。司马错一举攻灭蜀国,继而向东到重庆地区,灭掉巴国。蜀国和巴国,两家互相掐,现在都当了亡国奴,成了秦国的两个郡,这时舒服了。此时是公元前316年,同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

  巴蜀土地极其肥沃,粮食亩产比中原高好几倍,号称天府之国——诸葛亮语(天府就是天下粮仓的意思)。秦人的陕西关中平原(渭河流域)也是号称天府之国(司马迁语)。这两个天府,如今都成了秦国人的地盘,秦人未来能不一统华夏吗?秦人开通巴蜀,还闯出一条经由四川南部、彩云之南(云南)、缅甸、越南,直到印度的商旅交通要道,史称南丝绸之路。三星堆(成都市西)出土了来自印度洋的海贝(算是货币),重庆、巴县出土了带有特殊的花儿的玻璃球儿,这些都是南丝绸之路存在的证据。因为中国的玻璃业不发达,虽有玻璃,但“玻璃花”乃当时印度孔雀王朝的绝技,贩运到中国来是金贵的东西。

  秦人对蜀人很客气,收税不多,只叫他们缴纳土布和鸡毛。秦国派来蜀郡的第一任郡守叫张若,修筑了成都城墙。但这个功劳被后人挪到张仪头上,称之为张仪城,旅游时候可以去找找看(可是我问了很多成都人,他们都不知道)。郡守张若还把一万家秦人移民过来,开发大西南。张若治蜀三十年,持变如常,处乱不惊,平安完成外派任务。蜀人应该记住张若的名字。后来秦始皇也不断把富豪、罪犯和一般平民迁入巴蜀。秦人几乎成为蜀地的主要人口,秦国风俗在这里流行,娶嫁送葬都按照中华礼仪了,不过秦国的这种中华礼仪也不正宗。

  (二)

  灭掉巴蜀以后,秦国另一个人也没闲着。他结驷连骑,满载宝货,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驰道上,赶奔楚国。这个人就是已然入秦为相十五年的张仪。

  张仪一动,全世界都害怕。

  张仪一动,全世界都害怕

  这时候,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列国的格局。屈指计算,当时的天下是三极鼎立。西边不用说,是秦最盛。东边是齐国最强。南方则是楚国最强。可以说,这三个国家目前国力势均力敌,都有并吞六合的能力。

  秦、齐、楚三个强国的三角对立

  在这种三国均势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打破均势呢?秦国的办法是长期通过张仪的连横策略,拉拢韩魏,分别建立了“秦韩同盟”和“秦魏同盟”,目的是以韩魏来加强自己,从而打破三足鼎立的均势。

  这样,秦的阵营里,就有了秦、韩、魏三国,总的势力于是压倒了单独的齐或者单独的楚,使得秦国的外围环境更加安全,同时还具备了攻击齐国、楚国的一定优势。

  但是,齐秦楚是三极对峙的强国,任何一国突然强大起来了,都是对其它两个的威胁。秦国通过结盟韩魏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势必打破了三极的均势,威胁了齐或楚的安全。齐楚虽然历史上关系不算好,但这时候也必须互相寻求合作了。于是,齐楚谋求联手,当时史料记载:齐、楚“方欢”、“交善”——齐楚联合,目的是抵制日益强悍的“秦、韩、魏”阵营。楚、齐两国布置在中原的军队,甚至开始向秦国函谷关、武关一线跃跃欲试。

  “秦+韩+魏”这个联盟体,有没有对抗“齐+楚”的总实力呢?回答是,可能没有。于是,秦人决定打破齐楚联合,然后才能将之各个击破。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张仪使楚”之事。

  张仪能否拆散齐楚联合,甚至最终把楚国拉到秦国的阵营里来呢?

  不好说!那就看张仪的本事了。

  张仪的车子在行进,入河南,遵汉水,南下入湖北,直抵湖北南境长江北岸的江陵(楚国郢都),全程两千华里。随着楚国渐进,当青春都已经隐隐退去,雨水浸进河山的心腹,浸进张仪心中最潮湿的部分。张仪岁数也老了,五十来岁了。想起十五年前,自己挨楚上柱国昭阳先生的打,满身松鼠鲑鱼那样离开楚国,是何等的凄凉啊。后来张仪春风得意,入秦为相,曾送昭阳先生一封信说:“你诬赖我偷了你的破玉璧。你好好守住你的国家吧,不久我就偷你的城啦。”

  如今昭阳已死,张仪也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了。(昭阳的封邑在江苏兴化,不过如今的兴化人都不怎么知道他了,兴化最有名的是画竹子的另类老汉儿“郑板桥”。)

  Ring a ling叮咚!请你把门打开。Ring a ling叮咚!我要和你谈恋爱。张仪抵达楚国,要和楚王谈恋爱了。他进入郢都以后,拜见楚怀王,先说了一套恭维的话:“敝国的大王,最喜欢的就是大王您了。下臣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给您当臣子了。”

  楚怀王四十左右岁年纪,略比张仪年轻(张仪此时应该有五十来岁),他对秦相邦张仪,初是十分敬畏,一听此言,不禁仰天哈哈大笑。

  “但是,敝国的大王,最讨厌的就是东边的齐宣王了。”张仪说,“齐宣王这个猪头天天假仁假义,藐视鄙国。可是,最近您却与齐国结好,给齐王捧脚,是以敝国大王无法事奉您,我也不能当您的厮役啦!”

  楚怀王错愕地一揪胡子,说:“不能事奉我也不要紧,寡人可以去登门找你们啊。哈哈。”

  “我知道,大王在中原的部队,现都调度至武关、函谷关两处屯扎,逼迫秦人,志向远大啊!”

  楚怀王露出得意的神色,老头轻摇:“这不能怪我,武关之外的商於之地,本来是我们在一百年前打下来的,现在被秦人鸠占兮,寡人不能甘心。”(商於之地,在陕西、河南联接部,是秦、楚相接地段。)

  “大王一直想要商於沃土,是吧?我有一个办法可让大王不费一兵一卒,唾手而得商於六百里土地。”

  “是吗?”

  “大王若能封锁东方边境,和齐宣王绝交,我张仪愿献上商於之地六百里土地。”张仪抛出诱饵。

  楚怀王听了,倒是一惊。

  其实张仪这个建议也没什么奇怪的,他想让“楚+齐”联盟破裂,办法就是用商於这个肉包子诱惑他。

  楚怀王犹豫再三,终于不再犹豫了,他觉得有肉包子吃,是人生的一种成就。于是楚怀王大摆酒宴,酒肉招待张仪。

  宴会上,众臣无不举杯道喜:“恭贺大王,贺喜大王,收复商於国土,先王百战经营所不能实现,大王一朝获申,恭贺大王!”

  唯独陈轸说:“我从前在秦国当外交部长,知道张仪此人不可轻信(——我就是被张仪排挤出来的)。张仪之所以劳动大驾亲自跑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与齐人联手,威胁了他的关中之地。倘若我们绝交齐人,秦人必不再看重我们,无所惧怕。既然不惧我们,那又何必再给我们商於之地。您拿不到商於,您必大怒,兴兵构怨于秦。同时我们又已经绝交了齐。秦人、齐人都结怨于我,两国之兵倘若连翩而至,我们伟大祖国就没法招架啦!”

  “请闭上你的乌鸦嘴。寡人不烦一人,不废一兵,取得商於土地,此计划甚善。你等着看我的谈判成果吧!”楚怀王也是急于为祖国作些大好事,以无愧于先祖,取悦于人民,在臣子面前也有光,于是他抓住张仪这根稻草,想走致富捷径。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斗啊。

  楚怀王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与齐国断绝邦交。然后让人跟着张仪去接收陕西至河南交界的商於土地,还送了张仪好多值钱的宝贝。

  张仪抱着楚怀王赠他的犀牛角、象牙、美玉,返回秦国,剩下就是如何摆脱楚使者的纠缠了。张仪招待楚使者吃西北小吃,吃完从饭馆出来,醉醺醺歪在车子上,唱着:“我的小妹啊!我的小妹啊!——”

  “相邦先生,您喝醉了吧。”楚使者话音未落,张仪一个趔斜,栽到车底下去,当场骨折了。汗水在老脸上直流,抬回家去静养(五十岁左右的人啦)。

  一连三月张仪不出门。楚使者急得天天借酒浇愁,在朝堂门口、旅馆门口和张仪家门口,拎着酒瓶儿,到处堵。趁这机会,秦军获得了军事调动的宝贵时间,把那些刚刚派往巴蜀、义渠新占领区的集团兵赶紧召回,加上守卫主要城池的锐士常备军,编成重大兵力增援东南关口——武关,并联合中原韩魏两国,切断楚军屯扎武关以外兵力的后腰,形成对楚军的反包围态势。情况对楚极其不利,但好在还有齐人驻中原军队在帮他。

  楚怀王得到使者来信,说迟迟得不到商於之地。楚怀王想了想,大约是秦人嫌他尚未与齐国彻底脱交吧。于是楚怀王就派了一个嘴巴特别脏的勇士,东上两千里,去痛骂齐宣王,说齐宣王是猪头,要彻底绝交。齐宣王大怒,派稷下学宫的辩士们一起对骂。然后立刻命令自己布置在函谷关、武关一线的齐军,彻底取消对盟友楚军的支持。

  楚人孤独一枝被剩在中原战场上,傻愣愣地等着秦人来割他们的脑袋。

  这时候,楚国使者还指望割秦国人的地呢?终于有一天看见张仪拆掉石膏,出门放鹰来了,赶紧扑上去拜求:“张仪先生!!!张相国啊!!!”好像见了亲娘。

  “唉!”张仪急了,“你怎么还没去接收土地啊!从某某到某某,六里土地,你赶紧去拿啊!”

  楚使者拎着酒瓶儿傻了:“不是六百里嘛!”

  “什么六百里。我原本是个小人物,哪有六百里土地给别人呢?那六里是我的封邑,你快去拿吧!”

  啊?使者赶紧扔了酒瓶,写信飞报楚怀王——信用毛笔写在木板上,一尺长,叫做尺牍。写好后,用诸侯列国间的国道,快车送去。楚怀王看见木板信,上边几行毛笔大字:“大王,我们上骗受当了,对不起,上当受骗了,张仪没有六百里土地啊!”

  楚怀王大为震怒,动员驻扎在中原的大兵,以大将屈丐为统帅,从函谷关到武关一线,全面攻打秦国,时间是公元前313年。秦人也早做好了准备,欲用武力压服楚人就范。于是,这场秦楚大仗不可避免。

  这次激烈大会战,关系到此后秦楚两国兴衰,秦惠文王不敢轻视,迷信鬼神的他还专门跑到秦人发迹的风水宝地,摆上圭玉牺牲,祭祀各方大神。又作了一个楚怀王的假像,往像身上吐唾沫,诅咒楚怀王死,又把骂街的话刻在石碑上,就是所谓《秦诅楚文》。接着,秦兵分作三路,大举迎击楚人。

  第一路由反击“五国合纵攻秦”时候就战无不胜的秦国名将樗里疾统率,东出函谷关(陕西东大门),攻击关外的中原楚兵。二路由大将魏章统率,作为主力,东南下出武关(陕西东南大门),反击围攻商於之地的楚国九军。第三路由名将甘茂统率,南下去夺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现为楚国所有,是楚怀王的上两代人夺得的,据说内有十万守军)。

  第一路出函谷关的秦将樗里疾,首先在与秦的连横盟友韩、魏配合下(感谢张仪从前时期的不懈努力,迫使韩魏一直保持了连横秦国的关系,使得秦如虎添翼),肃清函谷关外楚兵。然后南下配合魏章第二路军,在商於地区的丹江以北与楚人展开“丹江大战”。战旗猎猎,战鼓隆隆。秦军以优势兵力大败楚九个军团,斩楚国甲士八万(又是七百架737飞机的载客量被报销了!),俘虏了楚九军总统帅“屈丐”并杀之。楚将逢侯丑等七十多人,尽是“执圭”以上等高级爵位,全部壮烈战死。屈丐八万尸首,加上秦军自我损伤,足以把一个足球场堆满尸体,并垒到高达十五层楼高。真的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堆尸如山,流血成河啊。我们称此役为“丹江大战”。

  接着,魏章第二路军又与甘茂第三路军配合,一举南下夺下陕西南部汉中的楚属六百里土地,在这片肥沃土地上设置汉中郡,从而使陕西与南边的汉中以及更南的四川勾连成一片。秦人拥有了中国的整个西部。

  整个过程中,布置在中原的齐军作壁上观,看着楚军人头到处乱掉,十分解气,谁让你们骂我们齐宣王是猪头了!活该。

  原驻扎中原部队全部覆灭,楚怀王象一个赌红眼的疯子,动员国内全境部队,由景氏家族的“景翠”为将(替补屈丐的空缺),北上中原,围攻韩国的城池——河南禹县,因为“韩、魏”两国一直与秦连横,是秦的盟友,楚国当然得先拿它们开刀。并且楚人赶紧与齐人重新修好,不骂齐宣王是猪头了,请求协兵合作。齐人这时候看见老楚卷土又来,要打“秦、韩、魏”联盟,形势闹的还不错,于是不计前嫌,决定有节制地配合楚军作战,从东部攻打中原魏国的煮枣(山东东明)——我们知道,魏也是秦联盟的成员。

  于是,齐、楚再次组成联盟。“齐、楚联盟”Vs. “秦、韩、魏联盟”的群斗,旋即启动。秦国宿将樗里疾首先统率锐士再出函谷关,一举解掉韩国境内的禹县之围(楚人在包围这里),再东征解掉魏国境内的煮枣之围(齐人在包围这里),大败齐师于濮水之上,俘虏齐将“声子”,并且在追击过程中打跑了齐国宿将匡章。

  看见齐国人吸引了很多火力,楚怀王乐了,趁着秦军樗里疾主力东进追击齐军,越跑越远的当,命令景粹猛攻武关。这招还真灵,景粹果然攻破武关,尽收武关地区的六百里商於土地,楚怀王哈哈大笑,我终于拿到我的商於六百里了!他立刻指令景粹穿越武关,继续深入北上,进攻秦国本土,一直打到了蓝田地区,距离咸阳才一百多里,咸阳振恐。

  但是楚人跑到这里就没力气了,士卒损耗太大,强弩之末,终于被这里的秦人击退。此役为“蓝田大战”,楚人伤亡亦不小。景粹被迫收缩,正这时候,可恶的韩国人、魏国人,又从河南本土南下直接蹈袭楚国老窝,一直攻到湖北北部襄樊。(这次如果没有韩魏盟友的协助,老秦可能打不过齐楚的合攻的,看来从前张仪促建起“秦韩同盟”、“秦魏同盟”是有用的。一个国家哪怕再厉害,单靠自己也是不行的,多边策略永远胜过单边策略)。

  楚怀王看见韩魏进攻自己的北部边境,无奈,只好被迫放弃刚刚获得的商於之地,命令景粹退出武关,回撤给老窝解围。秦国大将魏章则一路追击景粹。楚怀王组织的这第二次大会战,至此又一败涂地,总计丧兵十万,失地千里。楚怀王内外交困,左支右拙,终于获得了当年“公元前313年年度全球最受损失奖”,奖励他丢失众多城池人口的糗事。

  而张仪因为功大,被秦惠文王封赐五个城邑,赐号“武信君”。

  (三)

  张仪知道,虽然楚怀王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也未必甘心。楚怀王丧地死兵,对秦国能没怨气吗?一旦楚怀王犯了牛脾气,豁出血本要和秦人血战到底,成为一条嘶咬秦国的癞皮狗,那就不是秦国所期望的了。所以,必须在打怕了楚国之后,再给楚国一些好处,打打拉拉,才能让楚国接受秦的盟主地位,听命于秦的指挥。

  于是张仪找到秦惠文王说:“虽然楚人宣布当了我们的小弟,但楚人肚子里怒气很大,总会拼死来打我们的。不如我们把刚从他们手中夺来的汉中之地,还给他们一半,用这种办法,来平息楚国的愤怒,确保其安心当我们的小弟。”

  “好啊。”秦惠文王青着脸,叼着体温计,正在得病(离死不远了),同意了张仪的意见。

  但是甘茂、樗里疾,这些将官,都反对张仪的意见。辛辛苦苦占的土地,为何要还?他们没有张仪的战略眼光,从此跟张仪结下了梁子。

  其实,张仪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张仪担心楚人反扑的太强,导致秦人不能守住对楚的新占领区,所以要让出一些攻占所得(半个汉中),以削弱楚的反扑,从而巩固秦的其它既得利益。这就像二战末期,美国打败日本以后,又处处袒护扶植日本,以便让日本安心当自己的小弟。

  但是,楚怀王看见秦人拿着汉中的半个地图跑来示好,却嚷嚷道:“我不要你们还我汉中之地,半个也不要!——我只要张仪,他骗了寡人,说什么六百里商於之地,全是鸟话!寡人要抓住这个反覆小人,非吃他肉不可。把张仪拿来,我就答应与秦国连横,跟秦国穿一条裤子,还结为姻亲!”楚怀王拒绝接收汉中。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秦惠文叼着温度计,脑子烧起来了:“张仪,楚国还不甘心于你,将奈何之?”

  “我以前为了商於之地的事,有负于楚国,如果不去当面道歉,秦楚关系恐怕永远不能和解,楚怀王永远也不能跟我们建立同盟。同时楚人还会极力反扑,秦国所攻取的地区,也变得危险了。如果我死能换得边境安定,也固是我的心愿啦。”张仪为了执行他的连横总路线,在实现“秦魏连横”、“秦韩连横”之后,进一步实现“秦楚连横”,建立以秦为首的西部联盟体,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再次出使楚国,真也算是为秦国忠心耿耿了!

  秦惠文王听完以后,病好了一半儿,体温也下来了。于是张仪席不暇暖,再次奔赴两千里外的楚国,想跟楚怀王好好谈谈。(秦国之所以没有选择跟楚国针锋对立,互相残杀,而是希望秦楚连横同盟,是因为当时还有更可怕而强大的敌人——东方的齐国存在。这就像当初苏联和美国对峙的时候,美国和中国之间虽然有过朝鲜战争的不愉快历史,但美国尼克松还是愿意访华建立中美友善关系,就是因为当时美苏冷战,是主要矛盾。美中建立关系,对美国压倒苏联,有积极意义。)

  当时已是公元前311年的世纪末尾,在世纪末尾的时光里,纷乱的风卷过更为纷乱的思绪。

  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楚怀王抓进了监狱。楚怀王命令厨房的大师傅,把张仪制作成人肉酱和人皮鼓。张仪手下的门客赶紧找到楚怀王的男性玩伴儿——靳尚同志,把组织上的任务和经费交付给他。

  秦惠文王体温也下来了

  靳尚又慌忙去找楚怀王的姨太太郑袖,大呼小叫跑进来,喊郑袖说:“亲爱的,大事不好啦,张仪被大王抓住了。”

  “那有什么不好,我看很好。”

  “秦国人正在奋力营救张仪呐。秦王甚至把他的爱女,还有宫里几个会唱歌的绝色,都预备出来了。她们带着金玉宝器,还有六个县的赋税当嫁妆,跑来找大王,想赎回张仪。这帮女的,有钱有色又会玩儿!大王亲之爱之不够,到时候还不把您给闪一边儿了!”

  郑袖这人长袖善舞,蛾眉善妒,整天最担心的就是被人夺了她的宠。楚怀王曾宠爱一个女生,郑袖笑眯眯地告诉那美人说:“美人啊,你哪都好,就是鼻子有点扁,以后见到大王,用手捂着点儿啊。”

  后来大王很奇怪:“怎么美人儿见了我老捂鼻子啊?”

  “那是因为嫌您口臭啊!” 郑袖说。

  楚怀王老羞成怒,就把美人鼻子给割了,逐出宫外。郑袖之智慧,常如此。现今听说秦国派出美女来讨好楚怀王以救援张仪,郑袖急得都要哭了,抖着手抹着泪找到楚怀王扭着屁股撒娇:“大王啊!您干吗抓张仪呐,快先放了他吧。”

  “为什么兮?”楚怀王捏着郑袖的手说。

  “人臣各为其主嘛,张仪有什么错啊。一旦被您杀了,秦国人大怒,打到咱家里,我们娘俩还不得跟着倒霉,到时候秦国人鱼肉我们娘俩,您可就再想亲我爱我,也没┅┅没那个啦!您赶紧先把我们娘俩送过江去(到湖南)避着吧,颠沛流离,苦啊┅┅哇——!”

  郑袖日夜缠着楚怀王,楚怀王犹豫不决,令人先把张仪放出监狱,在旅馆软禁起来。

  楚怀王这时候非常犹豫,他想了半天,觉得还是秦楚连横比较好。从历史传统来讲,楚国倾向于跟秦好,而不是与齐好。在从前的春秋时代,齐晋这些北方诸侯与南方楚国争霸,楚人一贯拉拢秦人,让秦人从侧面帮自己。所以,楚王室和秦王室不断结为婚姻,这种由来较久的传统使得楚王族的现有成员都目光短浅地亲近秦人。虽然国际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秦人已从同盟者变成了头号强敌,但楚王室封闭保守,不善于与时俱进,还在晕头胀脑地留恋秦人赞。以郑袖为代表的楚王室的“亲秦情结”无形中影响着楚怀王。

  不过,从天下形势上讲,楚国不应该结秦,而应该连齐。第一层原因,虽然秦、楚、齐三国皆为一流大国,但秦的武力比齐、楚都各自略强一点,齐、楚两个略弱者,因该联手抗秦以自保,就好比吴蜀联合抗曹操一样。第二,秦人与楚国两国密切接境,秦人与齐人却是东西遥遥,所有秦人的扩张,首先是在楚人这里剜肉,而不能从齐人那里。这就注定了秦人不可能与楚人有长期的真诚的结盟关系。

  鄙人觉得,楚应该坚持联齐路线,齐楚联手对抗秦国,以求自保。

  不说楚怀王在家里犹豫吧。张仪这帮人害被软禁在郢都。他住在旅馆里,钱也花光了,变得越来越穷。他的舍人(就是帮忙吃饭的人)不耐烦了,大怒:“饭越来越不好吃,穿的也越来越差,换季的衣服都没有啦,钱都哪去啦!怎么也不够花呀!”

  张仪说:“你们不要嚷嚷着回家,像我这么伟大的人物,弄点钱来还不容易吗,明天我就找楚怀王去。”

  张仪见了楚怀王,楚怀王照旧不悦,左右摇晃脑袋,鼓着嘴,不瞧张仪。

  张仪说:“既然大王听不进我说的连横,那就让我回去吧。”

  “你回去干什么,不许回去!”

  “那我北上中原,去给您采办点儿东西,好不好?”

  “黄金、珠玉、犀角、象牙都是我们楚国的出产,寡人什么都不缺兮。”

  “大王难道就不好美色吗?”

  “什么?”楚怀王脸红了,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啊。

  “中原韩国和大周的女孩,细腰雪肤,粉白墨黑,长发及臀,身材丰满,立在街巷,飘逸绝尘,仿佛神仙——您不知道吗?”

  楚怀王抓了抓脑袋,终于很不好意思地说:“那,你去中原帮寡人办一办兮。”

  张仪回到馆驿,立刻派门客出去到大街上嚷:“到中原泡美妞去喽,到中原泡美妞去喽!”

  “泡什么美妞?”旁人问他。

  “奉大王命令,去中原开发女人力资源喽!”

  楚怀王的媳妇南后以及姨太太郑袖听说了,大恐,南后赶紧送来黄金一千斤,郑袖拿出五百斤,央求张仪别给捣乱,开发什么女人力资源啊!

  张仪收下黄金,跟楚怀王吃告别饭,饭后就准备赴中原泡美女。喝到晕乎,看见南后、郑袖也扭着S腰,散发着招惹异性的信号,进来陪大王了。娇滴滴地劝酒作笑。张仪嗖地就把酒杯给撇出去了,俩手趴在地上咚咚顿首:“Oh my God! Oh my God!我张仪遍行天下,未尝见人如此之美者耶!wonderful, wonderful。大王有如此天仙,这我还上中原找什么美妞啊!”

  南后、郑袖赶紧叉腰瞪眼:“什么!what!你个老东西还要出去再找吗!吗呀,人祖呀,我不想再活啦!!!”

  楚怀王一边跟俩媳妇搏斗,一边赶紧喊张仪:“你行啦,你行啦,不用再说去中原找美眉的事啦,兮——。好啦,好啦,你们这俩仙女,寡人满足啦!寡人的爱只因为你俩而发光兮!”

  张仪连连顿首:“下臣遵命!”然后摸着怀里的黄金礼单,偷着笑。过了一会儿,张仪继续做楚怀王的统战工作,吹牛说:“大王啊!我们秦国现在土地半天下,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兵员与列国总兵员之和相匹敌。我们小米堆积如山,法令严明,士卒乐死,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而你们抗命,不异于驱群羊而斗猛虎呀。况且,我们已南下吞并巴蜀,大船积粟,一船载卒五十人兼三月之粮(合计载重二十吨以上),起于巴蜀岷山,循长江而下,不十日而据奉节,攻掠三峡,下水而浮。一日三百多里,不费牛马之力,你们楚国西境就完蛋啦!秦甲再从本土出武关接连南下,叩楚北境。北、西夹攻,楚国之地尽绝,不出三个月!”

  楚怀王受张仪恐吓,没词了,只好听张仪的话,与秦妥协,宣布加入“秦楚连横”,接受秦的领导。张仪的连横外交,至此获得了全盘大成功,秦人安安稳稳地建立和主宰了三个境外战略合作伙伴——分别是“秦魏同盟”、“秦韩同盟”、“秦楚同盟”(犹如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美英同盟),获得了如今美国这样的霸权优势地位。这种安全的外部环境对于秦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以求未来统一天下,利莫大焉。

  张仪对秦国的历史功绩,不在商鞅之下!

  潇水曰:

  楚怀王最终向张仪就范,宣布与秦连横,听命于秦,不是楚怀王胆小懦弱,而是别有原由。这要说说秦楚的邦交历史。秦国王室女子,据统计,在春秋及战国时代出嫁在外的共十三次,其中嫁往楚国的秦女达五次。无论是秦王室女子出嫁国外,还是外国女子嫁给秦国王室,秦与楚的联姻都比对其它诸侯国多达一倍至五倍(比如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娶了秦国美丽公女,但立刻又被老爹夺去)。这种亲密关系,隐隐约约地透露出秦、楚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渊源。如果追根溯源,可以清楚地发现秦、楚两国的祖先有极密切的血缘关系。秦人嬴姓,楚人熊姓。古音赢、熊相通。同时,自从春秋中期,秦穆公在崤之战失利于晋人,楚人在南北战争中也败于晋人,秦楚就开始双双联起手来,结盟抗晋,秦军长期袭扰晋国西境,牵制和削弱了晋的兵力,有助于楚国在中原地带开展争霸作战行动。秦国还直接派兵协同楚师进攻中原,如公元前547年,秦、楚合兵侵郑。

  楚国几次遇到危难,都得到秦军的有力支持。如楚庄王初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秦国则出师会合楚人灭庸,消除了重患。后来,楚人被东边的吴王攻破,又是秦人响应申包胥的哭号前来营救。

  秦楚前后百年相安无战事乃至患难与共的特殊历史关系,迤逦到了战国以后,误导了楚王族,特别是楚王族中守旧的政治势力,如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夫人郑袖等。他们贪求利欲,鼠目寸光,不顾秦在战国中期以后崛起的事实以及秦对楚构成的威胁性,也不顾诸侯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仍然恪守传统的亲秦政策。这种氛围影响下,楚怀王总是对秦国抱有希望和幻想,禁不起诱惑就亲近秦国。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就是说楚人的,楚人总是固守与秦的交好历史,真是不知事移时变啊。

  总之,经过丹水、蓝田两次大战,经过秦国的打打拉拉,张仪的骗骗劝劝,楚国终于与秦结盟。“秦+楚”,构成了一个西方阵营,与东方的“强齐”对峙。这个东西两大势力集团互相对立的局面,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互相之间,谁也奈何不得谁。直到公园284年,齐国中了苏秦反间计,被诸侯联军打得几乎亡了国,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鉴于齐国完蛋了,秦+楚的合作关系,也就没有必要了。秦国觉得楚人没有帮自己的价值了,于是开始对楚国动刀子,派白起南下楚国,开始殴打楚国,一直打到楚国灭亡为止。这是后话不提。

  最后说一句,中国的美女哪里最多。

  在从前的春秋时代,郑卫之姬,是驰名诸侯的美女品牌。美女全在郑国、卫国,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地区——现在似乎不太这样了。

  张仪在跟楚怀王对话的时候,说是韩国和大周的女孩最漂亮,其实说的也是这个地域——因为郑国是在战国初年被韩国灭了,而大周的洛阳,则版图上被包在韩国境内。总之,春秋时代是郑卫之姬,战国时代是韩周之女,都是著名的美女产地,而且是同一处!

  (四)

  楚王庭上有两派:赞同“秦楚同盟”的亲秦派,和反对“秦楚同盟”的憎秦派。

  前一派的有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夫人郑袖。后一派就是牢骚大王“屈原”先生。这也是屈原最后被整死的根本原因。

  牢骚大王屈原,这家伙三十岁出头,刚刚从齐国出差回来,求见楚怀王,说:“大王,真没想到您居然把张仪放了。大王从前受欺于张仪,叫唤着非烹了他不可。如今却不敢杀他,放纵他回去,还听他歪理邪说,连横秦国。这且且不可啊!”

  屈原真是多事,讨厌的嘴巴。人家楚怀王心里本来很多犹豫斗争,“亲秦派”和张仪天天在他耳根嘀咕,终于他决定亲秦了,刚刚平静下来,被屈原一说,又心乱起来。但是,你让我跟秦国斗,哪那么容易啊?刚刚死了十万人,还不够吗?我也曾经尝试了,结果不行啊。楚怀王觉得还是连横秦国好。于是,打发掉多嘴多舌的屈原,让屈原回家写诗了事。

  屈原回到家里,正好赶上武关、蓝田两次大战的十万勇士遗骸运送回国了。郢都内外,人们忙着辨认亲友尸体和举行安葬仪式。死尸车辆后面跟着的,大约有一百万只远道飞来的喜气洋洋的乌鸦。郢都到处都是乌鸦粪。屈原赶紧在乌鸦的叫声中,采访伤兵,收集口述资料,加进想象,开始写他的《国殇》,准备在追悼会上当挽歌唱。

  屈原写好《国殇》,谱了曲子,教郢都各机关团体学校医院排练演唱,准备歌咏比赛时用,歌词是这样的: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我们武器精良,跟秦人打起来了)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旌旗蔽日,敌阵若云,箭矢交射,勇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秦人凌厉的攻势打破我阵,践踏我军行伍,主帅战车的左马毙命,右马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絷鸣鼓。(四马乱了套,俩车轮儿也不好使唤了。主帅拿起鼓槌,往死里擂鼓——鼓槌是美玉的槌把,还挺奢侈,不会是主帅屈丐吧)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时,上天怒怨,鬼哭狼嚎,到处都是死尸和扭动挣扎着的胳膊腿儿)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我屈原从郢城眺望出去,将士们再也没有回来,平原渺忽,道路远长)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我屈原也想发发知识分子的疯,带上长剑、挟起秦弓,去与秦人恶战——可是我又不会使这个(唉!那你说它干吗?)。我也想把我的人头和body分离,可我又,唉!又不敢呀。我只好不甘心啊)

  成既勇兮又以武,终钢强兮不可凌。(┅┅唉!唉!)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也没办法啦,只好恭维你们这些亡灵两句,让你们超度升天,死亦为鬼雄去吧!)

  国殇

  这首诗歌,是作为憎秦派的屈原,向楚国亲秦派的人物,宣战的一首诗。听着郢城内外的人们都在慷慨激扬地传唱这首歌,亲秦派的子兰、郑袖等人,恨死了屈原了。

  最后这里要注释一下,楚国的士兵,装备都特别奢侈,具备当时一流的犀牛皮甲——用犀牛皮连缀而成,一片压一片,从左到右,由上而下,密缀在丝织品的内衬上。甲片上还涂漆,漆皮有指甲盖那么厚,上面绘着精美的图案。穿着它,就是穿着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这也就是屈原说的“操吴戈兮被犀甲”,现在的湖北博物馆里还能看得到。

  楚国确实富大,连甲胄都这么好,所以勾引得列国交攻之。

  (五)

  张仪说服老楚当了秦的小弟,立了大功,乐呵呵地回到咸阳,发现一直在闹病的、叼着体温计的秦惠文王同志,死去了,时间是公元前311年。

  秦惠文王同志,原太子驷,是秦孝公的儿子,作为战国第六大鳄鱼,成功地推进了秦国的改革和对外扩张,是秦代列代英主之一!

  秦惠文王死后,年轻的儿子秦武王继位。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给秦国立下十七年大功的张仪,没有功劳也有旅途疲劳的张仪,这时候开始倒霉了。

  甘茂、樗里疾等人,纷纷到新君秦武王那里表示对张仪的不满。他们恨张仪,主要是张仪曾经主张交还一半汉中给楚国,为诸秦将不能理解:好不容易夺来的,干吗还。并且张仪一贯排挤同僚,平时也少不掉有积怨。于是甘茂、樗里疾对秦武王说:“张仪是有些功劳,但他那些坑蒙拐骗的手段(指欺骗楚国),失信于诸侯,对秦国国际形象不好啊(这话有一定道理)。重用如此不讲信用之人,恐怕天下人嘲笑啊。”

  既然张仪造成的消极影响这么大,并且秦武王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很喜欢张仪,于是秦武王驱逐了张仪,使之栖栖遑遑地离开秦国,回到童年桑梓之地——魏国。

  张仪这样的外籍顾问,就像是医生,既希望请他来帮忙,又巴不得他早一天离去。张仪被驱逐以后,不久也就死于魏。狐死首丘,也算叶落归根了。“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大丈夫张仪,归葬先人墓地,当会心满意足吧!张仪死后,秦国的甘茂、樗里疾升官了。但是相邦位置不够他俩分,为了避免他俩打起来,一个就当了秦国左丞相,一个当了右丞相,这是我国最早出现“丞相”字眼,直到一千五百年后被独裁的朱元璋废除。

  潇水曰:怎么评价张仪呢?

  张仪是秦惠文王时代的大功臣,是继商鞅之后秦国又一大能人。如果不是张仪的到来,杀掉商鞅之后的秦国也许不能继续走向强大。

  但是,中国人是讲究中庸的,少走极端,企求稳定平和,所谓“敏于事而慎于行”,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与中庸之道密切相关,农业社会的理想人格不是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温顺谦和的君子风,这甚至发展到对于“辩才”的猜忌,所谓“君子讷讷于言”。所以张仪虽然功大才高,终于没有在中国历史上获得令名,反被视作巧舌如簧,狡猾的别名。而同一时期工商业发达的希腊,人们竞相学习演说,崇尚雄辩家,张仪在那里,当如鱼得水。

  张仪能言善辩,但撒谎的事确实不好。当时秦国虽然强大,但因此就以为可以不必遵守国际规则(比如诚信),随意欺骗楚人,是错误的。因为它的代价是高昂的。那些本来有可能听从秦国意志的国家会从此拒绝秦国的领导,而秦国自己又没有能力独自实现国际上的所有目标。所谓军事上的实力叫做硬实力(hard power),而诚信、国际影响力叫做软实力(soft power)。秦国要想取得霸权,光靠硬实力是不行的,还要有软实力。张仪的所作所为其实在损害秦国的软实力。他最后被甘茂、樗里疾等人驱逐走,不亦宜乎?

  美国是目前军事实力最强悍的国家,但它一直注意保护和培养自己的软实力,树立自己正面的国际形象,尊重国际组织的游戏规则,而不敢随意单边行事。而从前日本的失败,就是类似“三光”政策这种破坏自身软实力的行为,所致的吧。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