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庸辑略

  〖中庸辑略〗二卷。宋石□编,朱熹(1130—1200)删定。□字子重。号克斋,新昌(今江西宜丰)人,绍兴进士。富至太常主簿,出知南康军。朱子生平详见《周易中义》。《中庸》为《礼记》中第三十一篇,孔颖达《礼记正义》引郑玄《目录》云:此书在刘向《别录》中属通论。《汉书。艺文志》著录《中庸传》二篇,颜师古注曰:今《礼记》中有《中庸》一篇,亦非本礼经,盖子思之作。《中庸》的作者传为子思,全书阐述“中庸”之道,作为君子的最高道德规范,极力宣扬神密主义、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思想,为宋代唯心主义理学提供了理论根据,故其书乃大行于宋代,宋儒为其说解亦愈发详密。石氏所辑,断自周敦颐、程颢、程颐及张载,而以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之说为其羽翼。初名《集解》。乾道九年(1173),朱子为其作序,称其谨密详审云云。淳熙十六年(1189),朱子六十岁时,撰成《中庸章句》,遂重为石氏《集解》删定、并更名为《辑略》,而仍以《集解》原序冠其首。经朱子删除“繁乱”以后的《辑略》,其主旨已完全与朱子的唯心主义理学思想吻合,故后世学者或直接以朱子所撰。朱子在《中庸章句》序中言,《辑略》与《中庸或问》均并附于《中庸章句》之后。以备互相表里,后来《章句》单行,而《辑略》遂晦而不显。此书是研究朱子唯心主义人性论和人心与道心、天理与人欲对立的封建伦理道德观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有《朱子遗书》本,明嘉靖间吕信卿刻本及清《四库全书》本传世。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