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仪礼注疏

  〖仪礼注疏〗十七卷。汉郑玄(127-200)注。唐贾公彦疏。郑玄之生平,详见《易纬》;公彦为唐代名儒,始末详见《周礼注疏》。《仪礼》原名礼》,又称《礼经》或《士礼》,为儒家经典之一,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到晋代,始有《仪礼》之称,对其作者,一说是周公;一说孔子订定,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至中时间。在《汉书·艺文志》之《六艺略》“礼类”中,《礼经》位列第一,百三十一篇《记》(即《礼记》)居次,而《周官经》(即《周礼》)则附列于后,可见两汉时,《礼经》在“三礼”中位居首位。其书有今文,古文之别,今文为汉高堂生所传,凡十七篇;古文为鲁恭王坏孔子旧宅所得,皆用篆书书写,凡五十六篇。今文《仪礼》自高堂生起,历传萧奋、孟卿、后仓,遂衍出戴德本、戴胜本、刘向《别录》本。三本篇次颇有不同,戴德本篇次为:冠礼第一,婚礼第二,相见第三,士丧第四,既夕第五,士虞第六,特牲第七,少牢第八,有司彻第九,乡酒第十,乡射第十一,燕礼第十二,大射第十三,聘礼第十四,公食第十五,觐礼第十六,丧服第十七。戴胜本篇次为:冠礼第一,婚礼第二,相见第三,乡饮第四,乡射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第七,士虞第八,丧服第九,特牲第十,少牢第十一,有司彻第十二,士丧第十三,既夕第十四,聘礼第十五,公食第十六,觐礼第十七。刘向《别录》本即郑玄所注之本,《别录》本尊卑吉凶,次第伦序,故郑氏用之;二戴本尊卑吉凶杂乱,故郑氏弃之。郑氏所注,参用今文及古文两家,其从今文而不从古文者,则今文大书,古文附注;从古文而不从今文者,则古文大书,今文附注。郑玄之注,博录诸家之说,精审详备,多受后人好评,清人黄丕烈评其“郑氏之学,惟三礼为最精,三礼之注,惟郑氏最善”。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序》亦称郑注“最为详□,语助多寡,靡不悉记”。郑注实际上是汉代《仪礼》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亦为经学历史上第一部《仪礼》注。郑注之后,王肃亦为《仪礼》作注,凡十七篇,十七卷;后又有沈重及无名氏之注,但都已不传。公彦此疏,乃以北齐黄庆、隋李孟□二家疏,定为今本。后宋代朱熹撰《仪礼经传通解》,具录诸儒注疏,然于贾公彦疏多有删润。迨明代,凡刻印注疏,一依朱氏《通解》,尽失贾疏之旧。因此,到清代,阮元刊《十三经注疏》,于郑注乃以唐石经与宋严州单注本为主;于贾疏则以宋单行本为主,参以别本,以正明刻之讹,是为今通行本注疏,方使后人得以尽观郑注、贾疏之原貌。全书依经文十七篇作十七卷,次第分别为:士冠礼,主叙男子二十成人,行加冠典礼之制。婚(昏)礼,解男女由纳采至婚后宙见礼之制。士相见礼,叙贵族间携礼求见及回拜诸礼制。乡饮酒礼,述乡里敬老酒会仪式。乡射礼与大射礼,分别叙乡里与宫廷赛射仪式。燕礼,说诸侯、大臣举行酒宴礼制。聘礼,叙使臣奉王命出访诸侯礼制。公食大夫礼,叙国君宴赐使臣礼仪。觐礼,叙诸侯朝见天子礼制。丧服,叙死者家属丧期、丧服之礼制。士丧礼,叙贵族由死而丧之礼制。士虞礼,叙士为父母葬后所进行之安魂礼。特牲馈食礼,叙士定期于宗庙祭祀祖祢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叙大夫于家调祭祀祖祢礼。贾疏全面总结了汉以后至唐初数百年间《仪礼》的研究情况,对其研究成果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和汇总,甚有功于《仪礼》的研究及其传播,其在儒学发展史上自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传本较多,除《四库全书》等本外,通行本为各种版本的《十三经注疏》本。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