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孝经正义

  〖孝经正义〗三卷。唐玄宗(658-762)注,宋邢□(932-1010)疏。□字叔明,济阴(今山东定陶)人,太平兴国进士。历官国子监丞、国子博士、诸王府侍讲、国子祭酒等;咸平二年(999),真宗始置翰林侍讲学士,擢为首任;深悉民事,居讲筵,多引时事为喻,以俚语说民疾苦;奉命与杜镐、孙□等校定群经义疏,后为淮南、两浙巡抚使,权知审官院,终于礼部尚书,著《论语正义》、《尔雅义疏》等。《孝经》为儒家经典之一,旧曾记名于孔子或其弟子曾参撰,实为孔子再传弟子以后之儒者所作,其书撰成于《孟子》、《荀子》之后,《吕氏春秋》之前,约当公元前三世纪中后期。《孝经》全书共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共分十八章;并且,亦有今文、古文之别,十八章者为汉河间献王所得,谓之今文;古文《孝经》传为鲁共王坏孔子旧宅所得,为竹牒蝌蚪文,共二十二章。古人因孔子曾有:观我崇人伦之在《孝经》一语,故《孝经》为历代统治者及儒者所重视,自两汉至齐梁,为其注释者达百余家,如孔安国、马融、郑众、郑玄、王肃、苏林、何晏等等。至唐,备注虽多存秘府,但书卷多有残缺,流行者仅有郑玄、孔安国两家。郑玄所注为今文《孝经》,其说传自荀昶,而《郑志》不载其名;安国所注为古文《孝经》,其书出自刘炫,而《隋书》已言其伪。抵开元七年(719)三月,遂诏令群儒质定,刘知己诸人主古文,立“十二验”以驳郑注;司马贞诸人却力主今文,指摘《闺门》章文句凡鄙、《庶人》章割裂旧文、妄加“子曰”二字及注中“脱衣新功”诸语,以驳孔注。厥后玄宗遂亲自于先儒注中采摭菁英,芟去烦乱,采其义理允当者,用为注解,于开元十年(722)书成而颁行天下及国子学。天宝二年(743)五月,玄宗又重注之,亦颁行天下。书中特别举出韦昭、王肃、虞翻、刘邵、刘炫、陆澄六家注本之异同,分列于经文之后。又-章之中,凡有数句,-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病其文繁;略之又恐义缺,故特存于疏中;因广发挥。书成以后,玄宗又诏令元行冲为之作疏,立于学宫,书凡两修,疏亦两成,最后由集贤院颁行中外。玄宗之注与元行冲之疏,是经学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系统地整理《孝经》的工作,保存了许多唐以前各家注《孝经》的宝贵资料。玄宗御注与元疏既行,则子安国、郑玄两家便逐渐被废置;而今文《孝经》得立于世,亦自玄宗此注开始。元行冲之疏,《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卷,《宋史·艺文志》作三卷,所增一卷盖为行冲第二次疏解时所成。宋咸平中邢□就行冲疏蓝本,而再次为作疏。但今本《孝经正义》中,哪些为元疏,哪些属邢疏,旧文与新说已辨别不清。总之,邢疏是经学历史上第二次经官方批准的对《孝经》所进行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唐、宋两代分别对《孝经》的注疏,奠定了后儒研究《孝经》的基础。传本有《四库全书》本及各种版本的《十三经注疏》本。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