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序 〖诗序〗一作《毛诗序》。不分卷,又作二卷。关于作者,古今异说甚多,纷如聚讼,郑玄《诗谱》认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王肃《家语注》认为子夏所序《诗》即此《毛诗序》;《后汉书·儒林传》认为大、小《序》都是卫宏作;《隋书·经籍志》认为《序》为子夏所创,毛公及卫宏为之润饰;入唐,韩愈又否定其为子夏所作,成伯药《毛诗指说》认为子夏仅裁初句,以下则为毛公所作;至宋代歧说更多,王安石认为乃诗人自己所作;程颐认为《大序》为孔子作,《小序》为国史旧文;郑樵、王质、朱熹又力排《诗序》,以为乃是林野妄人而为;周孚即作《非郑樵诗辨妄》,对郑、王之说极力驳正,如此等等,说不尽举。汉代传习《诗经》者,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经》属于今文经,主要采用《春秋》和"杂说"来发挥《诗经》的所谓"微言大义",荒诞迷信为三家《诗》的共同特点;而毛《诗》一家属古文经,其说解很少神学迷信的内容。齐、鲁、韩、毛四家均有《诗经》序说,用以阐释其义,前三家序说皆已亡佚,独存《毛诗序》,是为此书。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曾引旧录说,认为《王风·关雎》序从开始至"用之邦图焉",乃为《关雎》序,也即《小序》;自"风,讽也"迄序末,谓之《大序》,其余《诗经》各篇之序,均属《小序》。因序有大、小之分,故作者亦纷化、移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美盛德之形容"等社会功能,并认为《诗三百》是当时王政得与失的反映,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如此等等,其论《诗》系统而完整,对古代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影响甚大。其"风化"、"诗教"思想与以情人礼的主张,封建思想甚浓,压抑并束缚了作家情感与文学的自由发展。其"六义"之说基本符合《诗三百》创作实际,不仅于诗歌创作有指导作用,也为后世作家所发展,对形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与古代诗论的传统风格有重要的贡献。《诗序》中的各篇《小序》,具体指出了诗歌创作的政治背景,即某篇为"美"某人;或某篇为"刺"某人。其训访则根据《尔雅》,引史则凭《左传》,以诗证史,以史解诗,将《诗经》认作一部政治史籍,故其讨论,多有牵强附会之处。此书是中国先秦儒家诗论的全面总结,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第一篇专著,不仅在经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文学史上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决不可如宋儒朱熹等人,废弃而不用。《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卷,《新唐书·艺文志》题作《卜商诗序》,仍作二卷,《四库全书》因之,并作了重新厘定。有明代毛晋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津逮秘书》本、《唐宋丛书》本及德经堂刊本。
|
|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