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易详说

  〖读易详说〗十卷。宋李光(1078-1159)撰。光字泰发,浙江上虞人,崇宁进士,从师刘安世,除太常博士,迁司封,后因指斥士大夫□成风,被贬阳朔县。高宗时累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所论皆根本大计,以忤秦桧,复遭罢免,谪至岭南,卒谥庄简,撰《庄简集》。光被贬谪岭南后,即专心致《易》,自号读易老人,后将其所得,撰成此书。作者一生几次遭贬,故在其所著中,将当世之治乱、一身之进退尽熔于说解内并且,对经义的理解亦颇有新见,认为易之为书,以明人事为本,些学者拘泥于象数之学,不能学以致用,几乎将《易》学变成了无用之学。所有这些,都是他撰写本书立论为解的主要理论根据,如解"坤卦"六四:大臣以道事君,如果君有失德,大臣又不能深,朝有弊政而大臣却不能言,则这样的大臣就是"冒宠窃位",悖离了"圣人垂训之义";"否卦"初六指出,小人一但遭到退黜,多疾恨君主,而君子则不然,虽然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亦始终不忘君恩;解"蛊卦"初六,作者认为,天下蛊坏,必须有善继之子才能堪任大事,否则,就不足以振兴,并举例说明:周宣王承继幽王之后,修车马,备器械,重会诸侯于东都,最后才完成中兴之功。安禄山之乱,明皇退走巴蜀,肃宗即位,灵武以复两京,这就是有善继之子的结果。总之,作者每解一卦。都要因事抒忠,依经立义;凡卦爻之辞,皆即君臣立言,证以史事,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对奸横当道、误国误民的极度愤怒之情。孪氏解《易》,在宋儒中独树一帜,这虽然与他的经历有关,但却开创了《易》学研究的新局面,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自明代开始,传本散恢,故朱彝尊《经义考》亦未及见。清修《四库全书》,馆臣于《永乐大典》中辑出,但"豫",、"随"、"无妄"、"睽蹇"、"中孚"六卦已佚,但"晋"六三以下,"复"及"大富"二卦不缺,唯解说之辞,"复"卦缺大象及后四爻,"畜"卦则一字不存,《系辞传》以下亦无解。《宋史·艺文志》题为《易传》,各家书目记载书名亦颇不统一,或作《读易老人解说》,或作《读易详说》,但十卷之数却记载并同,《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均题为《读易详说》,此为通名,故从其说。有《四库全书》本传世。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