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乐学派

  〖乐学派〗创始人制氏,不详其名,西汉初鲁(今山东南部),地人。音乐由来已久,初,用来祭神。传说黄帝时祭天神用《云门》。周朝存有“六乐”:《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大武》。周公制礼作乐。礼,用来整饬言表而体现尊卑差别,乐,用来感化内心而同善时政。春秋末期以来,礼崩乐坏,至秦礼乐消灭。汉朝建立以后,因为制氏通晓雅乐声律世世任乐官。制氏虽然很熟悉节奏、旋律,但是不能说明音乐蕴含的意义。汉孝文帝时魏国乐人室公献上《周官大宗伯》的《大司乐》章。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窦公与毛生等人共采《周官》及谱子书中谈乐的篇章,作《乐记》,其内容与制氏所传相近。后有赵定、师中、龙德,都善《雅琴》。河间献王内史丞王定传授《乐记》给王禹。成帝时,王禹为谒者,多次谈论《乐记》。河间献王刘德作《乐无语》一卷,谈及四夷的音乐:东夷的音乐,名为《朝离》,万物微萌,离地而生;南夷的音乐,名为《南》,“南”即任,保养的意思,保养万物;西夷的音乐,名为《味》,“味”,昧的意思,万物衰老,取义晦昧;北夷的音乐,名为《禁》,意指万物避藏。东夷的音乐伴以持矛舞,取义促进万物生长;南夷的音乐伴以持羽舞,取义促进万物养成;西夷的音乐伴以持戟舞,取义促进收刈;北夷的音乐伴以持干戈舞,取义促进避藏。合欢的乐舞在庭堂,四夷的乐舞列于右。汉初,有《文始》舞,它本于《大韶》,证明《大韶》乐汉初尚存。至三国时期,尚存《鹿鸣》四诗之乐。但王定所传音乐,不及于后汉,因为后汉儒生热心传授孔门经学,却不知传音乐,于是乐末逸而亡。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