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学派 〖横渠学派〗北宋张载所创学派。载为北宋风翔□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人称“横渠先生”,因称所创学派为“横渠学派”。张载长期在陕西关中讲学,故又称其学派为“关学”。载少孤自立,志气不群,无所不学,尤喜谈兵。后范仲淹劝他学习儒家经典,授以《中庸》,遂决心入儒求道。后又曾研读佛、老。反求于《六经》。在京师遇见表侄二程,共语道学之要,多有启发。于是尽弃异学,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又不为经典传注所感,敢于冲破传统观点束缚,经过二十余年“苦心力索”,终于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独辟溪径,创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在关中等地广招门徒,宣传自己的学术主张。形成了横渠学派。关于横渠学派学术渊源,据二程弟子杨时所说,“源出程氏,而关中诸生尊其书,欲自为一家”(《杨龟山集》卷五),认为横渠学源导源于洛学。也有人认为横渠学派的部分学说和观点为洛学所吸收和赞赏。实为两派互有吸收、影响和辩正,才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学术派别。此派代表人物及其弟子虽算不上众多,确也有一定规模。其中,著名弟子有,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范育、晁说之、蔡发等。此派政治思想,崇尚三代之治,主张恢复并田、宗法和分封制度,主张“均平”、限制“兼并”,尤重气节。学术思想,反对佛道两家关于“空”、“无”的观点,把传统的“元气”说和《周易》阴阳学说相结合,形成了以“气”为世界本体的宇宙观,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认为“太虚不能无气”,太虚不是虚无静寂的真空,而是充塞着“气”这种极为细微、为肉眼所不能觉察的物质实体。认为“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形成万事万物。“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这种物质实体则散为太虚。人也是气聚而生,气散则死。肯定了“太虚”、“气”、“万物”乃是同一物质实体的不同状态。反对“有生于无”以及“虚能生气”的观点。首创理学“理一分殊”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提出“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凡物皆有对”,叫“两端”或“两体”,他们认为“两”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合两而为一,无两则一不存,猜测到事物对立面统一的某些原理。还提出“动非自外”的观点,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由事物内部阴阳两个对立面的矛盾运动引起了发展变化。还指出事物发展变化要经过“渐化”和“著变”两个阶段,“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把显著的变化叫做“变”,把逐渐变化叫做“化”,认为“渐化”过程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引起“著变”。在伦理观上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提倡追求天地同流、物我同性的最高精神境界。重视“礼教”,宣传“仁爱”学说。在人性论方面,认为人由气聚而成,而先则有清浊,圣人得气最清者,一般人得气之浊者,恶人得气之最浊者。还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则是恶的根源,认为人在生下来之前就存在一个“天地之性”,要人们通过内省体验的修养功夫,克服恶的“气质之性”,存养“天地之性”。在教育思想上强调“学以变化气质”,提倡“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重视教育的作用。在认识论上,承认“闻见之知”的作用,但称之为“闻见小知”。提倡“大其心”,“不以见闻桎梏其心”,方能获得“天得良知”,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主要著作有张载的《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西铭》等(1978年中华书局出版有《张载集》。)横渠学源(关学)为宋明理学四大学派之一,素有“濂、洛、关、闽”之称。此派对王安石“新学”取消极态度,与洛学来往甚密,部分观点为洛学所吸收和赞赏。盛时“不下洛学”。张载死后,学派分化,三吕等归入洛学,种师道等投笔从戎,唯李复、张舜民等仍续其传。后来宗派虽日见衰败,但学说影响很大,其学说中的唯心主义部分为南宋朱熹所推崇,唯物主义部分为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夫之所继承和发展。
|
|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