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伸晦,号晦庵别号紫阳,晚号晦翁,□州病娶,世称考亭先生,南宋徽州懋(属江西)。绍兴十八年(1148)授泉州同安县主簿。历官枢密院编修官、主管台州崇道观、知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提总江西刑狱公事、直宝文阁、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待讲。任外官共九年,立朝仅四十日,四十余年都奉词,以词禄过着讲学著述生活。熹幼颖悟,五岁读《孝经》,由父朱松教授。松师事杨时弟子罗从彦,故为程门三传弟子。松曾遗命熹前往胡宪、刘勉之、刘子□处受业,其中师事胡宪最久。后又受学于李侗。其一生主要从事讲学活动。在同安建“经史阁”,在泉州建“小山丛竹书院”,复建“白鹿洞书院”,在台州建“武夷精舍”,更建“岳麓书院”。因长期在福建讲学,所创学派称“闽学”。弟子众多,《文集》中与朱熹有书信往还的门人达二百余人,著名弟子有蔡元定、黄斡、李燔、张洽、陈埴、叶味道、蔡沈、陈淳、彭龟年、辅广等。他在政治上反对复古守旧,支持变法,曾批评司马光等元党人的守旧思想是“堕于因循”,王安石变法“亦是势当如此”。推崇孔子的“仁政”。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要心术以立纪纲。只有人主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才能立天下之纪纲。而君心不能自正,必须亲贤臣,远小人,讲明义理,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正其心,正心为君主的大本;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纪、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为天下之急务。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根本,未有天地之前已有理。有理便有天地,有理便有气,气化流行发育万物,天地万物总起来,只是一个理。理散之为万物,合之则为一理。放之则弥满天地,“退藏于密其小无内”。理是不依赖天地万物而独立永存。理与气的关系:天地间,有理有气,而理是本。理是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气是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理与气是二物,但二物浑沦不可分。理在气先。理与气合,则能成形。太级是天地万物之理,没有太极也就没有天理。他进一步发挥了“理一分殊”的命题。认为,宇宙是一理,而万物各自有一理。万物各自的一理,又体现了宇宙的一理。并闰“理一分殊”注解《四书队称大德为万殊之本,小德是全体之分。他提出“化育流行”(亦称天理)的理论。认为天道(天理)流行化育万物。即阴阳五行之气流动凝聚,形成人和动植物的形体。故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后有“健顺仁义礼智之性”。化育流行,意味宇宙不断运动。所谓“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论语集注》)。即宇宙的不断运动,是道体(天理)的本然作用。认识“天地之化”,就是要去尽人欲,使人内心的天理流行,与天地万物的天理流行上下同流。达到“上下同流”的途径是“默契”。因天地之化育是“极诚无妄”的,而圣人之德也“极诚无妄”。主观与客观皆“极诚无妄”,就能够默契。而圣人的“极诚无妄”,就是“人欲尽去,天理流行”。所以,朱熹天理流行的理论,就是让人们进行内省,使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他还进一步阐发了程颐的“动静无端阴阳无始”的理论。他认为“一动一静,循环无端”,动静就是运动。动与静相联系,“无静不成动,无动不成静”。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不是动而后有阳,静而后有阴,截然分为两段。太极动便阳,静便是阴。动之前有静,静之前又有动。动静无端,所以阴阳也无始。而阴阳所以有动静,是因“太极之理有动静”。关于人性论。他认为,性是一切有生命人和物所具有的天理,但人性与物性又不尽相同。性包括理和气两种因素。以气而言,人的禀赋与物的禀赋“若不异”。以理而言,人得仁、义、礼、智之粹然者,而物不能得其全。只有人才能全其性。并进一步发展了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认为“性即天理”,是全善的。但禀于气质,则有善又有恶。人的刚柔、贤愚、贫富、贵贱、寿夭,皆受气质的影响。气质之性与人欲有关,人心虚静,则自然清明,“才为物俗所蔽,复黑暗了”。所以禁物欲,是“变化气质”的功夫。“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他认为,人心具有天理,物亦具有天理。用天下之物的天理。来印证自心所固有的天理,内外相印,就是格物致知。其目的,在于“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朱子文集·答陈齐仲》)。强调人们在穷理灭欲,格物致知中,要把“持敬”作为道德修养的“涵养工夫”。就是让人们不多言,整齐严肃,精神专一,收敛身心,毫不放纵。他还继承了张载的“一物两体”的辩证观念,认为“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朱子语录》卷九十九)。他还提出“王霸之变”的历史观。认为社会的盛衰取决于帝心术的好坏。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人主之心一邪,则天下之事无有不邪”(《朱子大全》卷十二)。朱子对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的学说作了总结和发展,从中吸取了大量思想养料,又用释、道的思辨哲学充实自己的体系,成客观唯心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