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名潜,私谥靖节,东晋末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为东晋大司马、荆州都督陶侃曾孙。其父早卒,虽出身于世族家庭,由于屡经丧事和人口多,故有“环堵萧然,箪瓢屡空”的困境。为生活所追,曾几次外出任官,但他看到当时政治黑暗,又不甘与世俗同流合污,只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四五年中下级官员。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便怀着“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的心情,“即日解绶去职”,辞去彭泽县令。从此隐居不仕,亲自耕作,甘愿过贫苦的生活。其《归去来辞》表现出对仕官生活的鄙弃和对重获得自由的喜悦,以及对农村景物和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尽管隐居不仕,但在思想上对政治并非冷漠,在其《五孝传》等著作中,都流露出“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色彩。他的归隐,正是实践“穷则独善其身”儒家的立身之道。另一方面,他的“乘化委运”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和老庄思想也有密切联系。但他既无轻视劳动的偏见,又无纵情放诞玄学派的行为。他主张精神依附身体,又和佛教“形尽神不来”的学说相反。在《桃花源记》诗中,描绘出所憧憬和理想的社会,在那里“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大家都生活在“怡然有余乐”的环境之中。人们安居乐业,没有剥削、压迫和人间的不平。通过这些,道出他的理想和追求,也正是陶潜不满当时政治混乱而产生的希望。这种思想,在其较早所作《五柳先生传》中也有所体现。当他得知刘裕收复长安、洛阳之时,曾表达出对全国统一的关注。在其《咏荆轲》一诗中有:“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最后是“其人虽已没,干载有余情”。以极大的热情赞扬那敢于反抗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其诗作也表现出人生无常,听天安命,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以及对隐居生活过于美化粉饰的倾向。他的散文以《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为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陶氏擅长描写田园山川之秀美,自然朴素,创造出闲适宁静、乐天自在的意境,故后世有“田园诗人”之名,宋代欧阳修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但陶氏作品中的一些消极成分。对后人也起到不良影响。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