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阮籍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三国魏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竹林七贤”之-。他“容貌瑰杰,志气豪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庄”之学。曹爽曾召为参军,不就,后曹爽被诛,时人服其有远见。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在魏晋之际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不满意司马氏集团,但态度谨慎,以饮酒为乐,终日酣醉,得以避免杀身之祸故他的斗争性较嵇康为软弱。在哲学自然观方面有唯物主义观点。他把自然、天地万物的发生和变化,看成是客观的存在。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则认为:“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主张保自然的性而养自然的神。他指出“至人”应当“恬于生而静于死”,不管生与死,都应该恬然处之,顺应自然。他在社会政治观方面,所向往的是“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幻想一个象“桃花源”那样的社会。他一方面把“自然”和“名教”调和起来,一方面又认为君臣名教礼法都是压榨和束缚人民的枷锁。他说:“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兴,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反对统治者“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从而得出:“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而乃自以为美行不易之道,不亦过乎”的结论,对“名教”的虚伪性予以尖锐地揭露和嘲讽,这乃是阮籍的可贵之处。但他鄙夷“名教”,并非真正废弃“名教”,而是把“自然”和“名教”调和起来。他所谓的“乐”是内在,是“自然”,“礼”是外在的,是“名教”。他在《乐论》中说:“刑教一体,礼乐外内也。刑弛则教不独行,礼废则乐无所立。……礼定基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这正是“名教”与“自然”相调和的观点,仍然是儒家的思想。这也反映出寒门庶族地主阶级在门阀世族的高压下,既有反抗的--面,又不可能真正地反对“名教”。诚如鲁迅所说:“稽、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嵇康、阮籍等人,看到当权者把毁坏礼教的罪名,加在政敌的头上,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要迂执得多”(《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阮籍所著有《阮嗣宗集》,原集久佚。今流传各本,皆后人所辑。有‘明嘉靖间范钦、陈德文刻二卷本,薛应□刻三卷本;汪士贤剥二卷本等。别有明张燮刻五卷本并附录一卷,张溥刻-卷本,均名《阮步兵集》。近入黄节撰《阮步兵咏怀诗注》-卷,关于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方面,明人张溥《在阮步兵集·题辞》中有“嗣宗论乐,史迁不如”的评语。关于阮籍对“名教”与“自然”折衷主义思想,在他死后,郭象摆脱了这对矛盾的困惑,在新的形势-萨为晋王朝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