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陈□〗(1059一1124年)字莹中,学者称了斋先生,北宋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少好读书,但不喜举子业。经父母劝以光耀门户,乃座试,中甲科,调湖州掌书记、签书越州判官。后历任太学博士、校书郎、沧州通判、著作郎、右司员外郎兼权给事中。为官正直、不屈于权势,敢于直谏。因弹劾蔡京奸慝,屡遭迫害。师事半稷,每得程颢之文,必衣冠端正以读,为二程私淑弟子。精于《皇极》之学,亦为邵雍私淑弟子。又学佛说,故其学较杂,但仍以儒为宗,主要弟子有吕本中、曾恬、詹勉、廖刚、林宋、李郁、蒋□、蒋□、张琪等。其政治观,主张陈纲振纪。曾以绍圣史官专据王安石《日录》改修《神宗史》,以“变乱是非”为由,著《尊尧集》。以明君臣之义,定君臣之分,扬《春秋》尊王之法。强调封建道德修养。认为君子与人为善,故能够养其大体而为大人,能够格君心之非而使天下利,能言动以为法。而后来之人惟欲己为是,惟恐叛变自己,以利引诱,以害驱之,“天下终不以为然,而自以为过天下”。学者非独为自己,而是将以为人。虽然管仲生平多违礼,不如晏子有节,然而孔子称宴子不过谓其“善与人交”,而盛称管仲之仁,是因管仲功及天下,而宴子独善其身。学者非单纯读涌言语,撰掇文词,应术吾之“放心”。故《大畜》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所谓识,是识其是非,识其邪正。如此,则能畜其德。故主张解经,“必先反诸其身而安,措之天下而可行”(《宋元学案·陈邹诸儒学案》),然后则为之说。纵未能尽圣人心,亦差不多。若不如此,虽然辞辩通畅,亦未免穿凿附会。先天之学,亦是以心为本。其于经世,乃邵雍之余事。而世学求《易》于文字,至于《皇极》,或以为是考数之书。邵雍非数学,其学在心。防于未然,是《易》的大纲。他承袭儒家的“上智下愚”之说,提出幼学之士,先要分别人的上下,何是圣贤所为之事,何是下愚所为之事。向善背恶,去彼取去,为幼学所当先。颜子、孟子为亚圣,学虽未至,亦可为贤人。言温色和,则颜子之不迁逐渐可以学;过而能悔悟,不惧改,则颜子之不贰逐渐可以学。知埋鬻之戏不如俎豆(礼),念慈母之爱至于三迁,自幼至老而能不厌不改,始终一意,“则我之不动心亦可以如孟子矣”。如若立志不高,则其学皆常之事,语及颜、孟,则谓“我为孩童,岂敢学也,此人不可以语上。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过而不知悔悟,悔而不知改过,皆为下等人,闻下等语,为下等事,虽欲开导,亦不可。他推崇《资治通鉴》,认为《六经》、《论语》,发明中实之道,以稽古之事载于《六经》。《六经》之后千余年之事,散于诸史,而《通鉴》集其散而撮其要。强调天下之事,变化无常,唯有稽考往事,才能知其故而应变。又认为佛法之要,不在文字,亦不离于文字,只《金刚经》一卷足已。而此经之要只一“觉”字,亦即《中庸》的“诚”宇。陈□学徒最盛,对理学传播起-名作用。著有《忠肃文集》。
|
|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