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悲憤而後有學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釋教訓第三

  導引一

  証智無戲論,佛境菩薩行,此之所謂教。

  何謂無戲論耶?無著釋龍樹八不偈雲︰非滅不滅,非生不生。應知諸句皆如是說。不可說此法非滅故名不滅,世諦不異第一義諦,一相無相故。亦不可說此法無滅故名不滅,非滅中複有滅故,涅 無體不得遮生遮滅故。蓋非滅不滅雲者,說滅戲論也,說不滅亦戲論也。根本此事非談生滅,而以生滅作此事談者。反覆轉展皆戲論也,是故非之、不之也。《般若經》雲︰菩薩安住諸法無自性中,觀蘊、處、界,乃至觀一切智智,若常無常,若寂不寂,皆戲論也。念諦應知斷証修,戲論也。念靜慮覺分乃至一切智智應修應証,亦戲論也。應觀種種不可戲論,故不應戲論。戲論是三界二障之所自出,不其戲論,則正性離生之所從入也。

  何謂佛境耶?不其戲論,非一切法斷滅無有,而內証聖智之異其所依也。《般若經》雲︰愚夫異生所執,非一切如是有故,如無所有如是而有。又雲︰如如來如實通達生相法如是而有也。能証乎是,是為証智。証智所緣,是為佛境,法界真如是也。畢竟空也,一切智智也,無余涅 也,第一義諦也,一乘道也,無學也,無位也,頓証也,一也。

  未得証智,以生滅心隨順佛境,趣向佛境,臨入佛境。《般若經》雲︰初學菩薩,若欲疾証一切智智,于善知識所,能聞廣略教相,受持、讀誦、思惟、觀察,令心、心所于所緣相皆不複轉。又雲︰從初發心至坐道場,無容橫起諸余作意,唯常安住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令心、心所于境不轉。又雲︰于諸法中不作二想,名無上菩提修菩薩行,思惟在一切智智。一切智智者,無性為性,法界為相,所緣亦無性,行相亦寂靜,正念而增上是也。

  發心作佛,念念是佛。而不然者,二想雜想,間斷不續,又烏能佛境為主,戲論為客哉?而不然者,學四諦則落聲聞乘,學十二因緣則落緣覺乘,學六度萬行則落菩薩乘,空則惡取于空,有則非善巧乎有,各端其極,水火不融。如來所愿,顧若是哉?唯有一乘道,無二亦無三,于無性無動,于智智不轉。以談瑜伽則離言自性,以談般若則是法平等,以談涅 則佛性中道。萬派千流匯歸瀛渤,無不同此法界流,無不同歸一法界。若其發慮,則所向有殊,所施各異,說相說性,說常無常,釋迦說法四十九年,何嘗自語相違?是則相反無不相成,是則匯流無如趣一。

  何謂菩薩行耶?本性空也,二取空也,三自性也,道相智也,無住涅 也,二諦也,三乘也,行、引、修也,漸次之歷位也,分証也,一也。既佛境矣,而菩薩行何耶?不得已之作也,自然之趣勢也,巧便之施設也。不能用頓,則方便用漸,三智三漸次,三阿僧祗劫必能頓証;處夢謂經年,悟乃須臾頃,亦無漸之非頓而已矣。不能用圓,則方便用分,菩提分法滿即菩提,以法學法界,複以法界學一切法;以法學無所得,複以無所得學一切法,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亦無分之非圓而已。不能遍一切一味,則方便用通,一攝一切,一入一切,則一法成佛;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則法法成佛;無住涅 觀空不証,川納眾流,海納百川,亦無通之非遍而已矣。是故行三自性于畢竟空,大悲度情有依能遍也。行道相智于一切智智,行無住于無余,無窮無盡而無遺也。行俗諦于第一義,熟情嚴土,後得智圓也。行三乘于一乘,行分証及行、引、修于果境,徑無不通,無礙自在也。

  是故無佛境,則漸不能頓,分不能圓,通不能遍。滯于一隅,朝宗無期也。是故無菩薩行,不能用漸而頓,不能用分而圓,不能用通而遍,彼岸天涯,無航可渡也。是故僻執久行者,破碎支離,磨磚作鏡;高談一乘者,憑虛凌駕,娛樂乾城;皆以不得方便善巧故也。《般若》雲︰菩薩不從佛及善友,聞說殊勝方便善巧,雖親近諸佛、種諸善根、承事善友,而不能得一切智智。是故方便為究竟也。是故新學菩薩于最初學極不可忽者,方便善巧是也。是故佛境菩薩行合,而後為教也。

  釋義二

  將欲釋佛境菩薩行至義,必先明不可思議三事,三事既明,義乃有據,不蹈虛臆。

  一、真妄主客事。《勝 經》言︰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據此,則真與妄法並時發現也,非止一真更無有妄也,非妄滅然後有真也。《楞伽經》雲︰諸有妄法,聖人亦現,然不顛倒,妄法是常相不異故,心意識轉,即說此妄名為真如,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然諸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解深密經》雲︰如實了知離言法性,于有無為決定無實,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狀迷惑覺慧,不如所見堅固執著謂為諦實,彼于後時不須觀察。此則說妄非為無有,而不執也。然《密嚴經》雲︰賴耶與能熏及諸心法等染淨諸種子,雖同住無染。又雲︰藏識與七俱,體性而無染。此與《勝 》說染不同者何耶?據《辯中邊論》,如水界、金、空。則此染者真妄不離,是故雲染;非同世說和合一味,是故非染。此中辨析,厥有二義︰一者、涅 唯真無妄,不與生滅相應故。無余涅 無損惱寂滅中無邊功德,如如不動,其一分現前者,皆由先時菩薩愿力發起而來。譬如滅定,由先加力出起游行。是故說真如緣起者,乃邪說也。一真法界,諸佛自証理同不異,謂之為一。而言別有一境眾其一心,亦邪說也。二者、菩提真妄不離,與生滅相應故。生滅相應,八識遂變根身、器界、心及心所,名之曰藏。依藏淨種曰如來藏,依藏染種曰阿賴耶。同一八識,增立九識,亦瞽說也。

  二、智如非一非異事。以法言非一。《楞伽》、《密嚴》俱稱五法。《密嚴》雲︰法性名如如,善觀名正智。《楞伽》雲︰真實究竟,自性可得,是如如相,不生分別,入自証處,是名正智是也。以義言非二。《般若》雲︰變化與空,如是二法非合非散,此二俱以空空故空,不應分別是空是化。若以生滅言,又非是一。智與生滅相應是化,如不與生滅相合非化。《般若》雲︰真如名為無生無諍,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真如不動,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其言真如雖生諸法者,依于真如而有一切法生,非真如生一切法也,法若即如,法尚不生,何況真如而有生法?如智既分,明與無明,義自相對。《密嚴》雲︰法理相應,明了能見,說為正智。《般若》雲︰于無所有不能了達,說為無明是也。若無明對如,則體用不分,法相淆亂,不可為教。

  三、法法成佛事。《般若》雲︰諸菩薩摩訶薩于諸行相狀,能正顯發道相智者,遍于如是諸行相狀,皆現等覺。與《華嚴》位位成佛義無差別。蓋般若學蘊、處、界空,以自相智入正性離生矣,複回而觀蘊、處、界空,業學行三漸次而修六度六隨念,乃至一切善法。是故一入一切,一切入于一切,金剛道後菩薩佛等,而無間行仍稱菩薩,不必但三三昧証空稱佛也。所以必法法成佛者,《般若》中有三義︰一、令有情法無倒解;二、知有情意樂隨眠為作樂利,遮障示修;三、知有情諸根勝劣,于所說法終不唐捐。三事既明,乃釋至義。

  佛境,畢竟空;菩薩行,則本性空、二取空。雲何本性空耶?龍樹有言︰畢竟空者,無有遺余;本性空者,本來常爾。畢竟空者,三世清淨;本性空者,但因緣和合,無有實性。畢竟空者,是其深空;本性空者,是中道空。畢竟空者,一切佛行;本性空者,菩薩所行。本性有理破不心沒,是故新學菩薩無不取用于本性空,為驚怖空而設方便故也。《般若》雲︰非別實有不空涅 ,然我為新學菩薩說涅 非化。善現問︰雲何方便教誡教授新學菩薩,令知諸法自性常空?佛告善現︰豈一切法先有後無,而不常空?然一切法先既非有,後亦非無,自性常空,不應驚怖。應如是令知諸法自性常空。

  雲何二取空耶?為導俗故,為導俗以趣空故。導俗趣空,立依他如幻;如幻更執,遂生二取為遍計執;如幻自然,即二取空為圓成實;是為無住異門說三自性。此三自性皆心境上事,皆相用邊事,但有此施設事、緣生事、實相事,非如幻上更有自性事。是導俗以二空,繩非蛇而所空,麻非繩而能空;豈增語以三性,更八不而增名,複九喻而增相?是故龍樹為取真而無性,此之無性但無增語,非性全無,以有實性曰無性性。無著為導俗而自性,此之自性但有此事,非主宰有,以無主宰曰性無性。大士婆心,各以方便異門詮空,使人明了。奚必舍義,別滯于文,法苑長悲,執競千古?

  佛境,一切智智;菩薩行,則道相智。一切智智何以為佛境耶?一切智智有二相︰一、寂滅相,謂一切法皆同一相,寂滅相也;二、遍知相,謂諸行相狀,能表諸法,如實遍知也。菩提涅 ,是稱為佛,佛之知見,一切智智是也。佛之知見依于為境,則無性為性,法界為相。無性為性者,所緣亦無性,行相亦寂靜,增上于正念也。法界為相者,法即法界,法界即法,學法界于法,學法于法界也。

  道相智何以為菩薩行耶?能往一切智智為道。道相智者,賅用三智以為其相,行至于一切智智是也。三智者,小果蘊、處、界為一切智,極果一乘畢竟空為一切智智,自果發心至証覺為道相智。發心至証覺有二事︰一、諸道般若,統攝三智,法法成佛;二、無相般若,不住有相,除遣一切。自始至竟,念念菩提,曰菩提道。被大功德鎧,任不思議事,曰菩薩道。境以佛道,為頓而總;行以自道,為漸而分,曰菩薩行。行乎自道,曰菩薩行行于道相智也。行相紛繁,漸分為四︰曰地前,地上,地滿,地竟。

  地前行者︰植基在一心,得道在善友。植基在一心者,思惟一切智智念念不忘,死急事來都應遣去,深信成種乃可為基。經所謂圓滿無性為佛,漸証無性為聖,深信無性為賢善士也。經又言︰行、引、修三慧,以般若力,破蘊令空是涅 相,出定住情還念寂相,悟一切空,地前行慧也。不可說有無,言語道斷,則初地引慧。入甚深禪,複以般若破禪與禪緣,又地地修慧也。得道在善友者,與人巧便,方為善友。巧便雲者,非諸善根,非諸善法,而佛之知見。親近諸佛,承事善友,種諸善根,而未得聞殊勝方便,終不能得一切智智。初發心人,于佛聖賢及正知處多聞聞持,應深作意。既得巧便,不其戲論,于聲聞道遍學滿已,即以自乘,由三三昧而入正性離生。是之謂地前行。

  地上行者︰一用小道,二用極道,三用自道。遍學八地,勝智超入,複由諸道漸次修証一切智智。聲聞果向,斷智即菩薩忍,熟情嚴土,不離一切相故。如是馴至八地,則一切智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是為一用小道。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菩薩為欲圓滿布施,即于布施中攝受一切而行布施,由此因緣而無二想。一切入攝,與佛無二,故雲成佛,是為二用極道。初地至六,配修六度,是有三要。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也。無實成轉滅入諸法相,無所作能入諸行相也。泯有無想即是順忍,亦是修道,亦是現觀,得自在轉得受記忍,雖得勝果而不取証也。馴盡六地,即出世間,即為無相。七地無相尚有功用,馴七地盡無功用矣,是為三用自道。是之謂地上行。

  地滿行者︰熟情嚴土,神通大用也。無量無邊,幾佛功德,入大地獄,事十方佛,割濟旁生,饒益餓鬼,燒殿警天,世、出世間,法施微妙,有如是希奇。一法成佛一入一切,法法成佛一切入于一切,雖一切一切而法未盡,尚見行修,故名為行,亦名為漸。菩薩十度,前六自分,後四增勝,方便增施,愿增精進,力增禪定,慧增般若。以有增進,方能廣大威德,入佛法身,富樂莊嚴,不沉湎于尼夜摩性。是之謂地滿行。

  地竟行者,菩薩行圓滿時,斷一切習,覺一切相,得一切智,幾與佛齊,為究竟行。道相智至此,舉足下足皆如來行,為究竟行。佛與菩薩性本無異,但位不同。金剛道後解脫道生,一剎那頃即成正覺。此剎那頃,出時稱佛,入剎那時,猶稱菩薩行。由本性空而畢竟空,一切一切,已能頓現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須分法,是之謂地竟行。

  四行分布,析佛無遺。求總于分,得頓以漸,諸有智者,譬喻而明。水大周世間,誠不可思議。然設方便,積集觀全。小德歷遍川流,汪洋窮于瀛渤,豈其大量絕無方便推測而知歟?又如帝京千裡而遙,神通如壯士,屈伸臂間即至。未得通人,率履周行,夕露晨霜,時哉不失,豈其佳地達競無期歟?

  佛境,無余涅 ;菩薩行,則無住涅 。無余涅 者,涅 寂滅,無余則二寂滅︰一、寂靜寂滅,解脫身能得;一、無損惱寂滅,無量無數廣大甚深,非得法身不能顯現。人惡空無,難語寂滅,迫不得已,略譬萬一。中夜中天,一輪孤月,萬籟俱寂,玉宇無雲,寂照河沙,無品不淨。當此時也,方寸翕然,誰不樂寂,而況乎大道非色,絕對非喻者哉?是則無余至亟,而菩薩無住,何耶?直追在佛,誠懼落于聲聞。力進在學,又恐湎于無為。故于無余入游觀定,非得少為足、証而長居。涅 八相︰盡、善、真、實、常、我、樂、淨。聲聞唯六︰以其得解脫身,盡、善同佛;不得法身,不真不實。以其得無漏聖道,安樂清淨;不得般若,無我無常。雲何為常?有佛無佛,法性常住,法住刊量,入大定窟而非入滅,是故為常。釋迦牟尼,于娑婆國舍一根身,于一燈明入一器界,出沒隱現而非涅 ,是故為常。雲何為我?大我有八自在︰一、一身多身;二、一微塵身滿三千界;三、滿身過沙界而無障礙;四、一心不動令眾有心;五、一根知六;六、以無所得而得涅 ;七、說一偈義長劫不窮;八、虛空不現令一切見。恣肆淋漓,縱心所欲。若不如是,不能盡未來際、作大功德于無邊也。是故非僅解脫涅 ,而三德涅 。無住者,必得般若、法身,入一乘道,而無住于解脫涅 也。八地幾滅,以佛呵斥而圓滿其行。聲聞趣寂,佛惡焦敗而禁人與俱。是故經言︰觀空不証,箭箭注 也。此之謂菩薩行也。

  佛境,第一義諦;菩薩行,則二諦。無著釋龍樹論︰若說二諦,此如是說,不異世諦,而更別有第一義諦,以一相故謂無相故。以如是義,《中論》偈言︰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知此,二諦之義者,彼于佛深法,則不知真諦。以無自體如,本性空如,此則是諦;一相無相,于此不破,據此而談,諦非無俗,但唯一相,俗不離真。不二法門,離言默契,曰第一義諦。眾生不知第一義空,方便說教,令俗易了,故曰俗諦。第一義諦但緣總相,俗諦為眾分別令知。是則無言無別之真,是佛境;言說分別之俗,是菩薩行也。是則總非一合相,應具多分,說真中有俗。分出于總相,無非是總,說俗中有真也。是則三科四諦,無不依于法界真如,而皆是真;三科四諦,于依他上二空圓成,而皆是俗也。是則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說為俗。俗不自俗,待真故俗,即後三俗亦名為真也。說真說俗,為依他故,為立教故。佛言︰心性本淨,而有客塵,是為依他。若破依他︰一、惡取空;二、撥無俗諦;三、撥無染淨;四、無後得智;五、無立教地;過失無邊,戕賊胡底,夫安可哉?是故立四真諦︰一、三科;二、四諦;三、二空;四、一真。立四俗諦︰一、瓶盆,瓶盆遍計從能詮說諦;二、三科,緣起實有;三、四諦,為安立諦;四、二空,非安立諦。

  佛境,一乘;菩薩行,則三乘。射人先馬,擒賊先王,止有此乘,無二無三,直趨所的,毫不人情,是謂一乘法門。說一乘法,今舉七教︰一、《般若》,以無所有破執一三,即畢竟空義。二、《密嚴》,賴耶勝教,內証聖智義。三、《楞伽》,能取所取空,俗諦空義。四、《勝 》,說第一義,為法身義。五、《法華》,佛之知見,一切智智義。六、《大法鼓》,如來解脫,則解脫義。七、《大涅 經》,無上醍醐,是佛性義。種種所說,詮各不同,而皆一味。一味于佛境而已。

  今涅 學,教敘《涅 》。經雲︰是經三大義︰如來常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般涅 》說一乘法。以說一乘法故,信則龍女頓成,謗則善星生陷。不可思議,以譬而明。譬如大海眾寶蘊藏故,譬如須彌山眾藥根本故,譬如虛空一切住處故,譬如猛風無能系縛故,譬如金剛無能破壞故,譬如恆沙無能算數故,譬如帝幢法網無邊故,譬如商主趣涅 城故,譬如導師引商入海故,譬如日月頓破幽冥故。是應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如是《大涅 經》。雪山半偈,布施身命,以我熱血,供彼夜叉。而況全經,汪洋曲盡,不可思議者哉?多生難聞,唯此佛境。

  是則直趣一乘可矣,而又說菩薩行,而舉三乘何耶?是有五義,豈容矛盾。一、甚深義;二、廣大義;三、眾生根器義;四、出生義;五、緣助義。一一應以經詳。

  一、甚深者︰經雲︰大海八不思議,深而無底。或說不得菩提不轉法輪。或說常,或說無常。或說一乘,或說三乘。是故甚深。

  二、廣大者︰經雲︰大海八不思議,眾寶所藏。三十七品,聖梵天行,諸善方便,眾生佛性,三乘及佛乘功德,六度與無量定慧,蓄蘊難測,其無津涯。又雲︰海受眾水,三乘如來所入之處,名大涅 。三三昧,四禪,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隨能攝取如是無量諸善法者,名大涅 。又雲︰聽《大涅 經》,斷一切疑,知法知義。

  三、眾生根器者︰經為聲聞、緣覺,方便說三。而乘唯是一,教則有三;教唯是一,乘則有三;頓漸二家,諍論不解。以吾觀之,但文字障,義則無殊。乘為行具,乘而行之,以達菩提。教為導引,引而導之,以証正覺。其為循境而行,以期成佛,一而已矣。故雖唯賜白牛,而一雨普被,諸草各別。化城使息,慰彼疲勞。故雖分談五姓,而姓以習成,但種非性;小能回大,不以格繩。一乘刊定,三乘朝宗。斯無不同,中間小異,何足紛紜。

  四、出生義,經雲︰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從佛出于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 經》,猶如醍醐。雖非生因,而是所出。以出為生,故經又雲︰因乳生酪,因酪生酥,因生酥得熟酥,因熟酥得醍醐。

  五、緣助義︰涅 不從作因有,從了因有。了因即是緣因。眾生為正因,如乳生酪,六波羅蜜為緣因,如軟酵等。然三十七品、六波羅蜜,雖是了因,但涅 因。無量阿僧祗助菩提法,乃得名為大涅 因。是故經言︰師子大王,安處岩穴,四足據地,晨朝出穴,頻伸欠 ,四向顧望,發聲震吼。為眾生、為破邪、為小悔、為四部不畏,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頻伸而出,觀益眾生決定而說,十住菩薩能修三行則師子吼。三行者︰五行中三菩薩自乘。五行前一是為病行,為聲聞行;五行後一為嬰兒行,佛與菩薩相共所行。夫道相智者,攝小賅佛,不局于自,全體而行,為菩薩行行于五行者也。病行,在蘊、處、界;聖行,在戒定慧;梵行,慈悲喜舍;天行,十波羅蜜;嬰兒行者,不能來去語言,不知苦樂晝夜父母,不能造作大小諸事,未知正語,但能婆 ,楊葉而止其啼而已。能行五行,乃得十德。何謂十德?一者、知法義,斷疑曲,了三句;二者、得通自在, 聞見知勝;三者、舍闡提慈,得如來慈;四者、不逸成佛,福田淨土,滅余斷緣,淨身無相,離怨離惑;五者、根具不邊地,天愛宿命智;六者、金剛三昧,破一切法;七者、友及三慧,涅 近因;八者、遠離蘊見,念定菩提,四梵一道,心慧解脫;九者、信直持戒,近友多聞;十者、覺分入寂,說經示性。十德雖非得究竟果,自位圓滿,而得勝進。亦庶乎其不差矣﹗

  說教三

  畢竟空義,無所雲教。而眾生不知,方便大悲,教乃權立。是故染淨之謂教,是為教中之義。是故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之謂教,是為教中之法。今所詳說,說取舍義,說唯識、唯智、涅 之學。其五法三性,識及無我,如是諸法,適于其中隨宜而說,不複更詳。舍染取淨,詮以三德涅 。則舍染義為解脫義,離二障空二取,因之有唯識學。以舍染而取淨義,為般若義,不戲論觀實相,因之有唯智學。取淨義為法身義,染亦是淨,無非中道,因之有涅 學。

  唯識學雲何舍染耶?染生于虛妄分別,若不成立虛妄分別,則系縛解脫即應皆無。如是便成撥無雜染及清淨失。無修無對治,無教無出期,遍此一法界,皆波旬勢力。是故立量︰虛妄分別有,許滅解脫故。謂滅此亂識上二取,得二空所顯真解脫故。虛妄分別性是依他,成立依他,舍染取淨,教然後立。依他起上,二取是無,是遍計執,猶般若之不其戲論也。依他起上,二空是實,是圓成實,猶涅 之常、樂、我、淨也。而皆在依他上顯者,三性不離唯識,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故也。

  法真而妄立何耶?此法爾如是也。妄中唯有空,于空亦有妄,《中邊》所談也。似色相續染為依故,若不爾者,非義起義倒不得有,即二障清淨俱不得有,《攝論》所談也。自性清淨心煩惱所染,難可了知也。然《中邊》雲︰先染後淨,二差別相,是客非主。又雲︰雖先染後淨,而非轉變成無常失,如水界、金、空,出離客塵,非性轉變也。

  唯識學染如何舍染耶?一、多聞熏習,如理作意。等流無漏,聞思所出,仗真實依,為引發因,十法行句,于斯為重也。二、對治,貪觀不淨,嗔觀慈悲,痴觀緣起,慢則析根,疑複數息。三、伏斷,煩惱見伏在于地前,斷則見道;煩惱修伏,入地乃盡,斷必金剛。所知見伏在于地前,斷則見道;所知修伏,十地乃盡,斷于地漸,于金剛頓。四、離言自性無分別智,起八分別,出生三事,妄依緣事,及見慢事,貪嗔痴事。破遍計執,破惡取空,唯有平等遠離分別,最勝空性廣大勝能。五、四尋四實,尋思在暖頂位,如實在忍法位,必名義空自性差別空,然後入地生如來家。六、善巧相應,三科善巧,乃能馭俗,如是六善巧,十善巧,開合隨情。七、後得智圓,生攝地行究竟瑜伽,圓滿菩提皆後智事,方愿力智,輔助六度,遍周法界,亦後智事。八、轉識成智,修十波羅蜜,斷十地粗重,証十種真如,得二法轉依。無住涅 四智心品應詳其事。如是八義,為唯識學染得舍事。

  唯智學雲何以舍染而取淨耶?無義,不義,非義,是舍染義;不異義,即義,平等義,是取淨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實、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義。增長覺分熟情嚴土義。以無所得為方便而求一切智智義。實相相應平等平等義。是為舍染而取淨義。既非為舍染,又非唯取淨,則如來藏事應辯而明。一切染淨法種蘊八識中,名曰藏識。闡賴耶義者,曰無漏寄賴耶中轉。闡如來藏義者,曰煩惱客塵纏于藏識。實則染淨諸種子,其聚于藏識中也。種聚于一處,而《楞伽》曰︰如來藏藏識者,是淨種所依。《密嚴》雲︰如來清淨藏,和合于習氣,變現周世間,與無漏相應,雨諸功德法,是也。唯識稱阿賴耶藏識者,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是染種所依。《密嚴經》說︰變色翳見,生識作業,似色似我,無不依于賴耶而轉。《瑜伽》亦說本轉互生,是也。是則染淨有異,非識有異也。然賴耶詮種亦非唯染,唯識三性中談,分別緣所生,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是故《密嚴》以賴耶立教,曰賴耶即密嚴,曰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蓋言淨藏賴耶,猶俗諦不異于真諦故也。隨緣不變,非是真如,是八淨識。《密嚴經》雲︰識隨分別種,無思及分別。無處不周遍,見之謂流轉。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轉法。賴耶本無過,過在于末那,無始戲論熏,變境彌世間,意執我我所,思量恆流轉,諸識類差別,各各了自境。賴耶為變熏,複增長余識,更互以為因,相續而轉生,常無有斷絕,是故應斷七。唯識對治斷,作意在御七纏縛。唯智迷悟斷,作意在八不隨緣。所趣不同故也。

  唯智學何以染舍而淨取耶?一、歸依,通途為三,茲則取一。《涅 》歸依佛性,《法華》歸依佛見,《密嚴》歸依密嚴,《勝 》歸依法身。二、信,佛體是信,皆有佛性,皆有佛體,皆得成佛,性自是佛,但無分別,一往直前。三、住,得無分別,支解不動。四、解行,聞法而覺悟,離文字分別,入三解脫門,是名為得悟。此聞法者,聞阿賴耶即如來藏之淨法也,唯識解行在一引發,唯智解行乃在一悟。五、法相善巧,色心不相應,有為與無為,皆是無分別,不同唯識詮後得智。六、四諦,以四諦而得涅 ,非由苦集滅道諦,非由苦集滅道智,但由平等實性,即是涅 ,苦滅非壞,常住自性而已。七、定,一依無自性,從初發心,歷遍十地無有轉移。八、淨土,密嚴微妙善說賴耶,瑜伽所生勝于極樂。如是八義,為唯智學以舍而得取事。

  涅 學雲何取淨耶?取淨者,取于畢竟義也。畢竟義者,常、樂、我、淨之涅 也。此常、樂、我、淨之涅 ,唯佛為能,而說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則皆作佛,是為一乘法畢竟義。四十九年最後說者,眾生外道四倒,是故最初方便引導,說十二部經無常,而聲聞又四倒,是以最後開權顯實,說此一乘法《大涅 經》常也。若使眾生早知畢竟空,聲聞能悟畢竟空,則早說一乘法常,不必最後說耳。說一乘法者,說眾生有佛性能得涅 常也。若是,則佛性義應辯而詳。

  成就恆沙佛法名為法身,即具足無邊佛法名為佛性。人有百體如佛法身,胎具人骸如眾佛性,唯見不見判顯不顯,是以異耳。此有法具,亦有人具。

  法具者,無明有愛,中間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寶積》亦說離二邊而處二邊之中,為中道也。以是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賅遍于一切。因是十二因緣,因因是觀緣智,果是菩提,果果是大涅 。彼無明因行果,行因識果;則無明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以是十二因緣,不生不滅,非因非果,常恆無變,與佛性同,名為佛性。見一切空,不見一切不空,乃至見無我,不見為我者,不名中道。見空與不空,無常與常,苦之與樂,無我與我,一切平等,是第一義空,名為中道。煩惱即是菩提,香味無非法界,山河大地不現崎嶇,翠竹黃花盡成般若,此之謂畢竟義也。

  人具者,上至後身菩薩,下至為一闡提,是為一切有情,佛說皆有佛性。闡提斷善,固無佛性,而言有者,世無真闡提,佛無決定法,此之謂畢竟義也。說畢竟義,尊極一乘,無別及二。是故乘急,戒亦可緩。能教是乘者,長宿于少年邊,護禁于破戒邊,出家于在家邊,皆如婆羅事火,天奉帝釋,恭敬禮拜,供養舍身。四相說口密般若,身密法身,意密解脫,伊字密藏。四依于昔,法不在人,故唯依法;四依于今,人乃有法,亦依法人。四諦則唯一真諦。四倒則常、樂、我、淨乃不為邪。歸依不二,中道無二,此之謂一乘畢竟義也。

  涅 學雲何取淨耶?見性而已矣。有眼見,有聞見,唯佛眼見,自初發心歷至九地皆為聞見,入地稍見而非了了,最勝微妙猶仗佛聞,故曰聞見。必如何而後見耶?亦戒定慧三學而已矣。

  經雲︰身戒心慧修而後見。若不修身,則不能觀無常怨害,入最初法門。若不修戒,善無梯 +登,出生無地。若不修心,狂象無鉤,惡本不製。若不修慧,無明不壞,無漏安生,況能見性?唯見植基,如來于時丁寧重戒,曰持究竟戒,持菩薩戒,為正法戒,為眾生戒,定其三三昧戒,性自能持戒。雲何性自能持?持戒為心不悔故,不悔為愛樂故,愛樂為安穩故,安穩為禪定故,禪定為如實知見故,知見為生死過患故,過患為心不著故,不著為解脫故,解脫為大涅 故,涅 為常、樂、我、淨故,常、樂、我、淨為不生滅故,不生不滅為見佛性故。如是十三趣赴,由戒而定而慧,以達于見,皆自然得,法性爾故。是故性自能持。經又複雲︰修定慧舍,得無相涅 而能見性。定唯一境取色,慧則定中觀常無常,舍于定慧都不見相。

  既重戒矣,又何為修定耶?能知五陰出沒相故也。曰五智三昧,無貪,無過,常念,身意專淨,因果俱樂。曰六事三昧,觀骨,觀慈,覺觀,觀生滅,觀十二緣,阿那波那。如是七覺分,八解脫,九次第定,十一切處。如是空三昧門,金剛三昧,首棱嚴定,無量百千均應修習。

  雲何修慧?了知世、出世,總別破,四真諦,不逸莊嚴自在,惡果善根煩惱。

  雲何修舍?定空,慧無愿,舍無相,無非詳說三三昧耳。

  經又雲︰修八聖道見性,讀經見性,十二部外聞《涅 經》,雪山忍辱余草不同。又雲︰十法見無相涅 而見性。信戒近友,寂靜精進,觀諦六念,軟語護法,給伴具慧。又雲︰菩薩以十法稍稍見性。少欲知足,寂靜精進,止念定慧,解脫贊解,涅 化生。如是諸義,為涅 學取淨事。

  上來舍染取淨,教中三學,分別而詳,實非圓相。然摩尼以方,各呈其色。水火非一,莫可聚談。既別不淆,便可總說。經雲伊字,離亦不得,合亦不得,縱亦不得,橫亦不得。一道清淨,離則二三。法相不亂,合相斯淆。一剎那事,縱亦三時。法無高下,橫則左右主中。經雲︰伊字三點,並則不成,縱亦不成,別亦不成,解脫之法,亦非涅 ;如來之身,亦非涅 ;摩訶般若,亦非涅 ;三法各異,亦非涅 。如是則必一法具三玄,一玄具三要。凡一法上,具性與相︰法身為性,唯識為相,相相應于性,厥稱般若,此所謂一法具三玄也。如涅 二邊,平等平等,無非中道。此之中道,瑜伽分別上非空非不空中道,般若因緣上空假中道,皆邊不執于一,乃玄則具于三。又涅 寂滅,其寂靜寂滅者解脫,其無損惱寂滅者大悲般若也。如唯識二空所顯,二空則般若無所有,所顯則涅 無邊德。又唯識說二轉依,菩提是般若果,涅 是法身果也。如般若實相方便,實相無戲論,則擇滅無為,方便法圓滿,則法身沙界。又般若如來藏,空如來藏則解脫,不空如來藏則法身也,此所謂一玄具三要也。解脫道生剎那証覺,一念般若相應即佛,佛藏出纏即是法身,豈有如來不通一切?夫明星徹悟,唯一毫端。此一毫端,在唯識家言是識,在般若家言是智,在涅 家言是性。然極位了識,大覺稱智,唯佛見性者。平等平等是佛境界,識智與性,不宥一隅,不離一隅故也。譬如神珠,輝室止塵,百端妙用,而唯是懷中一粒。譬如朗月,遍照三千,陰晴圓缺,而止是中天一輪。作如是觀,或相契有期歟﹗

  複次,般若唯是名,法相又稱相,相無名亦無,何處有分別?唯識唯智學,歸于無分別。法身無分別,直趣于智如。唯識立依他,般若遣遍計,法身即成實。八忌隨七緣,三學要在是,總之教肝髓,在一無分別。我有情理義,情為有主宰,龜毛兔角喻,無即說為無。理為寂滅本,燈滅爐猶存,有即說為有。有我無我二,中道如實說。經雲︰如來有因緣,故說無我為我,而實無我。雖作是說,無有虛妄。有因緣故,說我為無我,而實有我。為世界故,雖說無我,而無虛妄。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以是常故。如來是我,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三昧四

  參禪貴在死心,學佛要先肯死。肯死雲者,決定一往而已。是故三歸乃曰歸命,八念修于死想。若不如是,任爾六度萬行,如意隨心,三藏十二部,懸河舌辯,而一隙 于幽隱,知見必留世間。則千仞之堤潰于一蟻,星星之火勢至焚天。若不如是,安能難行苦行,大作功德?舍身飼虎,割肉稱鷹,求得法而斷臂,求弘法而抉明,皆不能辦。為悅群情, 見 見 心 心,世無拔俗大夫雄。若能如是,則獨往獨來,縱橫上下,世無險 魔難。徑路雖絕,而風雲可通。若能如是,則何玄不証?一乘畢竟空,涅 一切智智,斯可問津。堂奧之基也,木之本、水之源也,烏可忽也。既植基本,禪乃可談。曰三十七菩提分三昧,曰三三昧,曰金剛三昧,曰一行三昧。為唯識、唯智及涅 學,修是四三昧。若論禪定,百千億萬,無不俱修。

  菩提分三昧者︰菩提是宗,其總猝難。方便修分,有三十七事︰曰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為解脫分最初修事;曰五根、五力,為抉擇分事;曰七覺分,為見道分事;曰八正道,為修道分事。如是菩提分,能總得菩提,其基則在四念處,四事推之至極,則如來事矣。此無著《中邊》義也。龍樹亦言︰三十七菩提分法至涅 城,其根本在四念處也。《涅 》亦雲︰我說梵行是三十七助道之法,離三十七品不得三乘果,不証菩提,不見佛性。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 常、樂、我、淨。

  四念處者︰通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也。蓋有漏生死身,非常、樂、我、淨,而無常、苦、無我、不淨。無漏法身,即其無常、苦、無我、不淨,而得常、樂、我、淨也。小乘身處不淨五相,生處種子自性自相究竟,而詳于九想觀。小乘受處有漏皆苦,無漏不苦,心不著故,雖是無常,不生憂悲苦惱故,道諦攝故,不離三三昧十六聖行故。小乘心處過未心無,現心去疾不覺受樂,生滅如幻,念念不停無有住時,不得實相。小乘法處法識是心相,非神我相,心則顛倒,顛倒計我,何以不他身中啟我?小乘四念處,有性有共有緣,如〈千難品〉中詳。小乘四念處三界俱有,其三十七品,初禪都具,未到除喜,二禪除行,中間三、四除喜與行,無色除喜行語業命,有頂除七覺分、八正道分,欲界亦然,此聲聞觀也。

  摩訶衍身觀者︰觀內身為行廁,緣成身車,識牛牽旋,是身無堅無常,相不可得,不覺無知,如牆壁瓦石,菩薩觀知是身非我身,非他身,不自在,是身身相空,妄緣所生,是身假有,業緣所屬,是身不合散來去生滅依猗,循身觀無我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愿,緣合所生,緣亦無相,是為觀于實相。

  摩訶衍受觀者︰觀內受無來去,但妄想生屬先業緣,不在三世,觀知諸受不合散生滅入不生門,不生故無相,無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系心緣中,心不受著亦不依止,入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

  摩訶衍心觀者︰觀內心三相無實,不在三世,不在內外中間,妄緣合生,外緣內想,強名為心。相不可得,無相無住;無生者,無使生者;無合散三際形對,無我無常無實。性不生滅,是靜,客塵相著名不淨。智者觀生滅不實,不分垢淨,而得清淨,不為塵染。

  摩訶衍法觀者︰法不在內外中間,不在三世,妄緣合生,無實無主,相不可得,無合無散,如空如幻,性淨不污,以無所有故,心、心所乃虛誑故。法非一異,緣生無性,是為實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愿,無愿故不見法生滅,入無生法忍門。此菩薩觀也。

  更有大乘觀法。《大薩遮尼乾子經》︰四念處有二義︰初義、如般若;二義者、觀身念處是淨義邊,我今因不淨身,故得淨法功德身,得一切眾生樂見身。作是觀已,能得二行︰一者無常,二者是常。觀一切眾生身,畢竟成就諸佛法身;以有法身,得平等心、無分別心,不起諸漏。觀受念處,眾生受苦而起悲心,眾生受樂而起慈心,不苦不樂而起舍心。觀心念處,觀于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自性相,眾生亦爾;如自心空,眾生亦爾;如自心平等,眾生亦爾。觀法念處,不著常見,不著斷見,行中道見,以法眼觀,不著不失。

  三三昧者。經言︰菩薩以空無我行相攝心一趣,名空三昧;以寂滅相攝心一趣,名無相三昧;以苦無常行相攝心一趣,名無愿三昧。聲聞定多,常觀空門;菩薩慧多,常觀無愿;如來則定慧平等,常觀無相。又一相無相為空,無實成轉滅入諸法相為無相,無作無能入諸行相為無愿。經言︰依此三門,能攝一切殊勝善法;離此三門,所應修學殊勝善法不得生長。能學如是三解脫門,亦能學真如法界三科、四諦、六波羅蜜、無量無邊一切佛法。以三三昧總攝一切妙善法故。龍樹亦言︰唯佛一切智智,能達諸法實相,而菩薩以三三昧門,得實相慧,亦無所不通。

  三三昧是實法,四念處是方便,行者自三十七品至涅 城,從三三昧入涅 門。夫無生法忍,必先以柔順忍而乃無弊,習定趨勢然也。六波羅蜜,般若主也,而必導以五度。三三昧般若也,而必導以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亦般若也,而必助以諸禪定法。龍樹有言︰入三三昧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次第說得解觀。欲界心散亂,當依上界禪定,四梵、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如御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得解觀中,心相柔軟,易得實觀,用是實觀,得入三涅 門;一者空門,觀法我空,緣生無作者無受者;二者無相門,無有實法,但有其相,而男女相、一異相皆不可得;三者無作,既知無相,都無所作。三定是慧,而說三昧者。定得實相,慧不從定來,則狂心發語,又三既三昧,而同慧來者。定不獨生,力不獨作。三昧如王,慧如大臣,君臣共營,行乃得成。空有二行,曰空無我。無相四行,盡滅妙離。無作十行,無常苦集,因緣生道,正與跡到。是三門,于四禪、未至、中間及三無色皆無漏性故,或系為有漏不系無漏故。初在欲界,成就其行,在色、無色。

  若摩訶衍三三昧者,則不同小。小空生慢,學無相門,滅取空相。于無相中複生戲論,學無作門,不起三業,不求三界生身。大則三三昧是一法門,以行因緣說有三種。法空名空,空中不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作為,無相轉名無作。不得一時入城三門,直入事辦不須二門,通途更塞由他門入。小空緣苦諦攝五蘊,無相緣一法謂數緣盡,無作緣三諦攝五蘊。大則通緣諸法實相,以是三昧觀諸世間,即是涅 。佛或一時說于一門,或說三門。見多說空,緣生無性,無性故空,空故見滅。愛說無作,法無常苦,從因緣生,見已厭愛,即得入道。愛見等者,為說無相,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菩薩遍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分別瑜伽論》︰修瑜伽法不離三三昧,有教授二頌。菩薩于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義想滅除為空門,所取非有為無相門,能取非有為無作門。《分別瑜伽》既不得來, 修三三昧從《般若》說。又《大乘經莊嚴論》說五現觀伽他,如《攝論》引。

  金剛三昧者︰最後最上三昧也。念處為初,金剛為終,三昧乃全。夫禍患生于七識,非三昧不能屏除。四惑相應,無明住地,有履無記,日夜思量,起執計我,七識性也。唯識家言︰金剛道後,執種盡淨,二障伏斷,至此乃圓。唯智家言︰安住如幻五取蘊中,了知實相修金剛定,住此定中,除如來定一切三昧具能入住,然一切界都無所得,超諸聲聞証入菩薩正性離生。涅 家言︰修大涅 得金剛三昧。譬如金剛,堅實無比,所擬之處,無不碎壞,而是金剛無有損折。無常無實,破散一切諸法,雖行六度,不見有一眾生。譬如金剛,寶中最勝,摧伏難伏,一切三昧悉來歸屬。譬如金剛,淨見無礙,生滅出沒,如坐四衢,觀諸眾生去來坐臥。譬如金剛,摧破煩惱,終不生念我能壞結。譬如金剛,于一念中,變佛無量,斷沙界惑,一色現多,一音解普。是則研窮三學,金剛三昧,為毀破七識而來。或阻七不擾,或安八不隨,或寂滅而靜,乃知金剛三昧為窮源究委之大定也。得此三昧,近佛乃能,隨順趣向,亦凡夫法,但知空門方便可修,不必定証實相也。無著《金剛論》︰如畫金剛形,初後闊,中則狹。是般若中狹者,謂淨心地。初後闊者,謂信行地,如來地也。《般若經》︰行、引、修學,初以般若力破蘊令空,入寂相後出住六情,還念寂相知一切空,地前行慧如金剛初闊也。不可說有無,言語道斷,初地引慧如金剛中狹也。入甚深禪,又以般若破禪與禪緣,二地與七地以去,修慧如金剛後闊也。初中後三皆從事摧破,學一切法而學無相,除遣一切是學無相,不住有想是學除遣。是為能破。成實家言︰金剛三昧,實唯一空。般若家言︰金剛三昧,唯是實相。以一實相,遇法遇行,無不摧破。則修金剛三昧也已。

  一行三昧者︰菩提非智,煩惱非惑,而實相同。四諦非以諦証,非以智証,而平等得。第一義諦分別都空,一相無相是為定相。塵塵沙界,都現太平,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不將迎于一法,亦不遠離于一法也。于此有疑︰金剛三昧,破壞于一切,一行三昧,收容于一切,豈非相反,何可相成?然無疑也,皆無想也。說此無想法,是諸法除遣,即此無想法,亦諸法不背。但能無想,兀兀騰騰,不著一念,瀑流恆轉, 不相隨,則破壞與收容,無相妨礙歟?于此又疑︰四念處定為無常苦與無我空,而一相定則常、樂、我、淨,豈非相反,何可相成?然無疑也,皆實相也。有漏實相,無常苦無我空也;無漏實相,常、樂、我、淨也。一相實相,非常非無常,非凡外常,非聲聞無常也。解脫對治是謂非常,般若實相非常非無常,法身中道一切是常。三德一時,雲何相反而不相成?是之謂一行三昧也已。

  複次,龍樹有言︰小乘修定以定為近門,大乘反以戒慧為其近門。蓋言修定,不可執定于定也。數息觀、不淨觀者,最初修習,佛常為教,佛弟子舍利弗等亦以接群。龍樹有言︰是二定者,誠甘露法門也。無著《六門教授習定論》,舉止舍亦至要也。

  文字五

  文字般若能嫻,而後觀照般若不謬;觀照般若既習,而後實相般若相應。故文字之功,斯為至大。如來贊嘆月夜毗曇,佛弟子從事設界結集是也。文字之研,亦為最始,無著重多聞熏習,般若重十法句義是也。從十二部出修多羅,于是有大小通慧文字。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于是有相性二慧文字。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 ,猶如醍醐,于是有究竟極慧文字。

  通慧文字,諸學由來,舍此無基,故為俱舍立科。此菩薩行道相智中之一切智也。

  二慧文字,因果差別,行乘兩輪,故為瑜伽立科,為般若立科。此菩薩行道相智中之自乘法也,此龍樹、無著學為菩薩行自分學也,此玄奘、羅什諸譯為菩薩行根本文字也。

  極慧文字,江漢所趣,一切一味,故為涅 立科。此菩薩行道相智中之一切智智也。甚矣,畢竟空難知,如來垂跡,夫乃昌言,學者粗鈍,安可驟悉?然佛境菩薩行既已立教,如何佛境,如何菩薩行,不明極慧,一切懵然,自始至終都非全相,舉足下足滯于一隅。所謂媛媛姝姝,一先生談,烏足以談佛法也。

  萬派朝宗,先須的認,峰非止境,愈擴愈弘。弗雲解耳,將以行証。弗雲初耳,種不可誣。是故四科文字,應須悉嫻。初必分詳,繼應融貫。四科闡義,當于別明;四科讀法,應于今敘。

  初、俱舍文字科。是科應分三段,以次研讀。初、有部、經部;次、《俱舍》、《正理》;後、《雜集》、《毗曇》。

  且初、有部、經部者︰五事分部,曰上座、大眾。大眾由《增一阿含》來,多大乘義,義必分別,如大中道,不執一隅。是故二百年間,即分九部,皆可謂之分別論。有部從《六足》而來,一味和合,三百年初,始有雪山上座。時分別論則勢極盛行,世友惡其不純,建立《發智》,號一切有。崇論如經,方之曰身,《六足》雖師,儕以為足。五百羅漢複為廣論,曰《毗婆沙》,敘一切異己,盡情斥毀,以定一尊。此雖武斷無情,而諸部凋傷,反因此而猶存梗概也。道非決定,心豈畦町,雖三百年犢子、正量相繼敦本,而化地、法藏極端相違,更出飲光,亦難阿順。迨四百年,經量部出,其所諍理,視化地之乖為尤烈也。經量部者,初為譬喻,不遵《發智》而《法句》是崇。童受著書,《喻 》、《痴 》,幾等莊嚴。阿梨跋摩,亦譬喻師,《成實》論義,多符一心也。由譬喻趣進經部,其譬喻之細心一心,同于《攝論》一類師者,難以自存。經部細微,隨界多界,救義以生。既足以破婆沙,又足以啟大乘。此真部執之最上者也。室利羅多無慚上座,經部毗婆沙惜未傳來。更有世親之師曰佛陀蜜,又有世親後出曰婆藪跋摩。作《四諦論》,粗細具詳。蓋始于《出曜經》,終于《四諦論》,研而有系,經部之說思過半矣。是為初段有部、經部也。(經部一段,采用呂秋一說十之八九。)

  次《俱舍》、《正理》者︰世親朋經部義,破有部執,學《婆沙》于迦濕彌羅,作《俱舍》于建陀羅國。新薩婆多眾賢崛起,救返有部,大破《俱舍》,作《顯宗論》及《正理論》。《顯宗》明目,《正理》破他。西域稱《俱舍》為聰明論,世親則稱《正理》為有思想而為命名曰《順正理》,一斥《雹論》,一雲《正理》,度何至哉﹗二論諍義,應值鑽研。奘師所聞西域眾說,均授普光,則《光記》其最也。圓暉、遁麟雖有精華,然順有部,不可訓矣。是為中段《俱舍》、《正理》也。

  後《雜集》、《毗曇》者︰《雜集》一分救《俱舍》,一分闡法相。其一分救《俱舍》有三義,曰︰阿毗達磨,曰組織規模,曰隨順經部。

  且初、阿毗達磨者︰《俱舍》題名曰《阿毗達磨俱舍論》,《雜集》題名曰《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均為阿毗達磨。以《雜集》一分闡述法相,別之曰大乘,以蘊、處、界廣分別,有三十八種法門,均之曰阿毗達磨。《俱舍》之阿毗達磨,為世親小乘之終,《集論》之阿毗達磨,為無著大乘之始。無著《集論》,固自用阿毗達磨法門,以分別大乘法相也。至安慧《雜集》,則意取大乘法門,以救其阿毗達磨之《俱舍》矣。

  組織規模者︰安慧救《俱舍》而糅《雜集》,規模針對獨在《發智》。《發智》組式,法則為三科,修則為四諦,凡敘一法,而皆以攝相應成就法,立自簡他。《雜集》三科、四諦,正用《發智》法修,攝相應成就,亦用《發智》工具,但于各門,俱增大義數條而已。至于論品,則作論辯論悉詳,而于因明亦所不離,猶《解深密?成所作品》之用意也。

  隨順經部者︰此正營救《俱舍》之至意。《雜集》敷義,誠不若《唯識》微妙無疵,《唯識述記》辯論所在,亦不僅數條,披尋自了,不用贅談。《雜集》營救,姑敘三義︰世親弟子營救《俱舍》,不獨《雜集》。《光記》所敘,皆從西域師來,最宜用意。

  以是三段義,是故此科應讀《婆沙》、《六足》、《出曜》、《成實》及《四諦論》,而終之《正理》、《雜集》,《俱舍》之研,足殿小乘,而業告成。

  次,瑜伽文字科。是科宗在舍染,《解深密經》說十一粗重故。宗在舍染,故先須讀《辯中邊論》。〈相〉、〈障〉、〈真實〉,以染為境;〈對治〉菩提分,舍染為行;〈分位〉、〈得果〉,不淨、淨不淨、清淨,五果、十果、三乘,通以擇滅為果也;獨提般若〈無上〉大乘,金剛十句,遠離二邊,為《中邊》立論,舍染而直証菩提也。《中邊》熟讀,此科得髓,乃足廣研。應分二門︰唯識,法相。法相揉古,唯識創今。法相廣大,唯識精純。顧法相結局,亦必精微而歸諸唯識,故總曰唯識學。唯識學有二要︰一匯小,溯部執溝澮入大乘江河,法來有自,法通無衰也。二匯大,統散漫奔流歸汪洋瀛渤,彼惡取空方廣道人無勢也。不研唯識,其心不細,易入歧途;其陋不除,易流 侗,是故學佛入門,須始唯識。

  唯識門者,始研《攝大乘論》,終讀《成唯識論》,中間開鑰,有《二十唯識》、《百法明門》。

  《攝大乘論》,立染污末那,成藏種賴耶,是為創建,以是談〈依〉;三性緣起,以是談〈相〉;是為對小之境。無分別〈入〉、而〈因果〉、〈差別〉,十度、十地,依《般若》、《華嚴》;又三學增上,皆對小之行。〈斷〉從無住,〈智〉敘三身,又對小之果。古人著書樂說創立,而悉有《阿含》。《攝論》綱目十相,本《阿毗達磨經》;境、行、果三,摹《解深密經》是也。

  《攝論》創初,持義未審,《成唯識》義,博大精微。此科大本,淵深挹注,在《成唯識》,故讀斯《論》,應大研求。《論》分相、性、位三段︰相以能變、所變、有支三性為詮;性以真如識性為詮;位以漸次得果為詮。其能變中,五教十理而立八,五教六理而立七,創而有因也。三性依他,以毗曇義敘也。其間種熏四分,三依四緣,義至多也。最初別破外小我法,學至博也。

  此科創立于無著,而光大于世親。世親而後,繼續有陳那,而集成于護法。十大論師,難陀、親勝雖有別立,而勢甚微,唯獨安慧與護法義乖諍至多,厥後清辨亦與護法諍辯尤烈,非複聰慧夙習、陳義能微,而誰堪語是?後有法稱,其學不純,從其說者,種種過生。西域以是而止,東土因以開宗。

  奘師學法相于戒賢,學唯識于勝軍。出其門者,厥有二派︰一為窺基,百本疏主,現存《述記》、《樞要》、《別鈔》,輔以《法苑義林》而已。靈泰《疏鈔》,智周《演秘》,道邕《義蘊》,如理義演,皆此派附庸;而慧沼、慧日論《了義燈》,則此派捍城,陳述敵義,猶毗婆沙足存諸家梗概也。一為圓測,籍雖不多,視所對辯,亦知其略。泰賢《學記》,集敘多家,可當讀本。自此而後,微乎渺矣。陳那之《觀所緣緣》,掌中觀相,清辨之《掌珍》,鳳毛麟角,此方猶存,以研唯識,至足寶也。

  法相門者,略于《雜集》,廣于《瑜伽師地》,中間《五蘊》、《莊嚴》,是其將伯。《雜集》三科四諦,攝相應成就,式雖小用而義則大糅。《瑜伽師地》五分十七地,汪洋廣博,法相之繁翳誰能並?〈本地分〉境攝九地,行攝六地,果攝二地;〈抉擇分〉則抉本精華而立新義,瑜伽自分盡于此矣;更解經儀,則曰〈釋分〉;釋名義,別曰〈異門〉;釋三藏三學要義,曰〈事分〉;又因論生論,而廣大之也。〈本地〉行六地中,菩薩學相最要,〈真實義〉外,在〈力種姓〉,《莊嚴》于是開一為六。《瑜伽》大悲,百十一苦所緣生起;《莊嚴》大悲,三十六偈相用分別。詳其異處,《瑜伽》糅古不盡,《莊嚴》又踵事增華。抉擇菩薩功德破惡取空,糅《寶積經》十六相義為教授資,引《解深密》全經不遺為研求依,此其心中心要中要也。若夫糅古,觀其所詳,則五分皆有,不獨一二。尋、伺三地,糅《緣起經》。〈三摩 多〉,糅《出離經》、《離憂經》、《蕩塵經》、《靜慮經》、《三相思惟經》、《四檢行定經》、《四趣道經》、《四淨勝經》、《五支經》、《心清淨 必丘思惟五相經》、《六出離戒經》、《六境不受想無想經》。〈思所成地〉,糅《諸伽陀經》。〈聲聞地〉,糅《師子吼經》、《普賢經》、《難陀經》、《七日經》。〈菩薩地〉,糅《轉有經》、《無盡意經》。此〈本地分〉所糅古也。〈抉擇?尋伺地〉,糅《出愛經》、《八苦經》、《三士經》。〈抉擇?三摩地〉,糅《身念處經》、《摩訶俱瑟恥羅地因緣經》、《眠經》。〈抉擇?聲聞地〉,糅《月喻經》、《伐地迦經》、《乞食清淨經》。〈抉擇?菩薩地〉,糅《五種過惡經》、《尸 羅迦經》。此〈抉擇分〉所糅古也。至若〈釋異門事〉,彼三分中多糅四《含》。糅古無邊,此唯大略。總之,不熟十二部,不足知《瑜伽》海若之弘;而不嫻《瑜伽》,不足解十二部幽玄之妙。能容而後廣,多集而後大,枯守五分,宥十七地,而曰瑜伽師在是,吾不敢知也。

  或曰︰《瑜伽》百卷,多文從節,曷讀《顯揚》?然《顯揚》闡教,非節《瑜伽》。《瑜伽》糅古,《顯揚》又糅《瑜伽》。九事四淨義,勝抉擇義,則舍染取淨之所以立教。七種善巧,乃九事中泛應曲當之根。四無倒品,現觀、瑜伽及不思議,又九事中無邊功德之積。糅古立教,九事四相與勝抉擇,名之曰攝。創新樂說,所余八品,名之曰成。

  以《中邊》始,以《顯揚》終,此所謂無著無上學也歟?

  三,唯智文字科。是科宗在舍染而取淨。有漏種依淨藏,而七識執取賴耶。無漏種寄染藏,而八識隨緣末那。《密嚴》滅胎藏染生,斷我識害,則七不執取。《密嚴》標如來淨藏,悟無分別,則八不隨緣。實相般若,法法不其戲論,則七不執取。方便般若,念念一切智智,則八不隨緣。此拔本塞源之學,亦即舍染而取淨之教也。嫻唯識後,繼之唯智。從事淨藏,不滯染藏。賴耶不隨緣,得舍染頓義,以是見佛慧之大也。是故學佛升進,應研唯智,龍樹學者,唯智之最上學也。

  《龍樹傳》中,敘龍樹學,厥有四分︰一者、《無畏論》十萬頌,《中論》及釋,學之宗主,義之精奧,悉于此詳,是為總《中論》。其支有三︰抉二十七品之十二品為入門之徑,曰《十二門論》,補〈三相品〉中未盡義,曰《七十空論》,漢無藏有。闡〈觀緣品〉余義,曰《回諍論》,此一分說,是創立義,是精微義,義明中道,中道是二諦,而歸旨于一相無相。補《中論》缺使之大備者,其唯提婆乎?有四宗論而邊見可以包容,舉假實義而二諦更不落虛,其龍樹之三益者乎?四百論中之《百論》及《廣百論》,此土幸存矣,繼起有羅 羅,釋八不義以常、樂、我、淨,贊般若義以二十二頌,亦足多也。釋《中論》有八,此土唯來其三。青目本《無畏疏》,是以極純,安慧、清辨如何可及?《般若燈論》,品品最後引大勇猛証畢竟空,余所不談,俗有真無之說因是以立,而大異于《中觀》正論。月稱之後,轉展互破,以是膠葛不寧,而《中論》學晦矣。清辨《中觀心論本釋》,《中觀攝義論》,亦彼破瑜伽正異說之書歟?八家之說,佛護、寂護略見引于《燈論》,唯然燈智不詳。

  二者、《大智度論》,十萬頌,解《般若經》。《般若經》十六分,前五全敘,中五散出,後六分詮六度,而最後一分詮畢竟空。《智論》所釋,在前五之第二,析為五般若,曰︰舍利弗、須菩提、信解、實相、方便。《智論》釋最初〈序品〉百一十法門,已得三十四卷,以後除經文二十七卷,唯三十九耳。什公雲︰論十萬頌,若都詳釋,何止千卷?此方根劣,譯十之一,釋經之論,但順文解而已。然方便般若陳義絡繹,猶足資挹,而于《中論》實大有裨。如雲先說分別後致之空,如雲若不執取佛亦說四緣義,是其例也。若使全譯,所可取者,不更多歟?悲夫福薄,實無可言。此一分說,是糅古義,是廣大義,未見其繼,東土三論,亦不稱四,是何故耶?

  三者、《十住毗婆沙論》,五千頌,解《十地經》。今所譯存,但初、二地,已十七卷,若使全譯,無逾百卷,汪洋廣博,《智論》之倫。忍、進、止、觀,修習無路;方、愿、力、智,圓滿難知。應發大愿,繼述什公。

  四者、《菩提資糧論》,五千頌,闡菩提分義。《資糧》其始,《中論》其至,《智論》、《婆沙》又複廣博。其斯為龍樹學也歟?

  《密嚴》,是唯識、唯智之通經。詮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之為教,三界輪轉,源于賴耶,與唯識同。然獨尊如來藏,賴耶即密嚴,心境界非真,真為慧境界,悟無分別,生密嚴國,豈非與般若同歟?《密嚴》雲︰《十地》、《華嚴》等,大樹與神通,《勝 》及余經,皆從此經出,如是《密嚴經》,一切經中勝。據是,則《華嚴》、《勝 》、《楞伽》,皆是通經也。《華嚴》為唯識六經之一,又與《般若》安住一切智智;世親注《十地》,龍樹釋《十住》,地前三方便,十地斷十障,漸次而行布,與唯識同。位位皆成佛,一切入一切,行布而圓融,與般若同。詮根本無所得,詳後得無邊行,總別同異成壞,妙義重重,唯識、唯智之通經決然矣。《勝 》詮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而為客塵所染,與唯識同。說滅諦常住,自性清淨離諸煩惱,與般若同。亦唯識、唯智之通經歟?《楞伽》與《密嚴》,皆以五法、三性、八識、無我為教,與唯識同。《楞伽》與《密嚴》,皆詮如來淨藏,與《般若》同。是不亦唯識、唯智之通經乎?

  經固有通,學何必封?龍樹、無著,如車兩輪,慎毋惑解經家誤陷迷途可也。

  四、涅 文字科。此科以《大涅 經》為大本經,說一乘,說常,說佛性。說一乘以《法華》為先導,諸說一乘,舉有七經,如先所說。四教醍醐,亦如先說。如來四十九年說無常義,臨入涅 ,乃說常義,開權顯實,法住是常,如來不滅。常是法身,樂是涅 ,淨是正法,而我則是佛。眾生雖未成佛,而有成佛之性,後必成佛。于是《大師子吼》說眾生皆有佛性,以視《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一切智智,更別具以一義也。夫木有其本,然後扶蘇;人有其源,然後江海;人有佛性,然後成佛。是蓋與人以決定義,俾知作佛,更有依據,無所恐懼,斯乃不可不治之經歟?說法以《涅 》最後,設教以《涅 》究竟,研學以《涅 》圓融,文字以《涅 》美滿。是故學佛畢事,應治《涅 》。

  《涅 》,遵據世親《涅 論》,立四句義以讀經︰起〈哀嘆品〉訖〈大眾所問〉,為法句;起〈現病品〉訖〈高貴德王〉,為法行句;〈師子吼〉為法義句;〈迦葉〉、〈 陳如〉為法用句。最初二品,敘當時事,非四句攝。

  法句之法,即常、性、經三。雲何得長壽,凡二十三偈,作三十四問;佛就常、性、經三,深微奧義,一一酬答,則法句也。

  法行,為五行十德,皆一乘之由來。葛藤庇本,勿傷于斧尋,天豈階升,而通于方便,則法行句也。

  法義有二︰一、明佛性,辯眼見、聞見 ;二、明涅 ,修道見性、讀經見性。佛性雖同,見不見異,而聖凡各別,則法義句也。

  法用為︰一、用根;二、用諍;三、用分別;四、用隨自說,皆如來境界,則法用句也。

  此略提綱,若欲詳談,見諸別冊。此經以外,有諸附庸︰曰《金光明經》,詳法身義;曰《大法鼓經》,詳如來解脫義;曰《大雲經》,詳法界義,詳四倒四不倒義。姑舉一二,以例其余。

  《大涅 經》有四大要︰一、戒;二、定;三、修;四、三德相應。戒亦為涅 ,由戒而定而慧,以相應于寂滅。若非為涅 ,則戒可緩,經所謂乘急戒緩也,經所謂為取秘經、戒亦可犯也。定亦為涅 ,金剛三昧、首楞嚴三昧,入無余、入無相、入大定窟,若非為涅 ,則世界禪定、四禪三空,三界流轉,亦何所為?修亦為涅 ,五行十德,舉足下足,皆涅 道。《無量義經》四諦十二緣,法猶是也,而義則大異于緣覺、聲聞。若非為涅 ,三學不出生死,亦何異牛狗炙身之苦,一類威儀之拘,邪執邊執之惑歟?三德相應,更為大般涅 。《經》雲︰解脫之法,亦非涅 ;如來之身,亦非涅 ;摩訶般若,亦非涅 。解脫非涅 者,聲聞無大悲,亦耽寂酒,必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為輔翼,必如來藏出纏,法身盡未來際作諸功德,乃大涅 也。法身非涅 者,佛常非入滅,佛我大自在,必悉佛境無過非尼夜摩性,又必知佛境証空為畢竟全空,乃大涅 也。般若非涅 者,有得即煩惱,有証非菩提,必觀縛解都無所得,又必本法界以學一切,乃大涅 也。

  諸學佛人,毋謂侈談凡非聖境,新學菩薩,文字窮源,不數年間,必知梗概。先得佛之知見,念念皆一切智智,則無論何科,所學歸極,滴滴赴壑,法法登峰,豈不懿歟?若不知通,昧于其的,任學何科,都墮隅負。大道自全,得少為足,又如之何其可哉?

  複次,四科之外,為論議資,又必學習因明。此學必尊陳那,籍重《理門》,三十三過以研似立,十四類以研似破,皆《理門》所生也。學中藝伎,日研日精,後有作者,必勝于前。月稱而還,應留意焉。

  歐陽漸為其子格刻所作文,以抒沉痛,而度苦厄,計《釋教》一卷,連圈計字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個,簽條尾葉,共支國幣一千一百九十元正。

  中華民國卅(1941)年十二月支那內學院蜀院識

  (選自《歐陽競無先生內外集》第一冊)

  注 ︰1926年,歐陽漸為支那內學院作為居士道場,立"師、悲、教、戒"四字院訓,"師、悲"著重對于人群社會的責任,"教、戒"強調學佛的理論與實踐。自次年始,陸續為院訓作《釋師》、《釋悲》、《釋教》,規劃辦學理念和治學方向。《釋師》、《釋悲》,發表于1927年出版的《內學》第三輯;《釋教》作于1941年,由支那內學院蜀院單篇印行。對"戒"的解釋,沒有完成。--編選者注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