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 五胡录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煮酒论英雄之五 凉州前期 推翻纸上谈兵定理的谢艾

  偏居西北一隅的凉州位处西晋领土中的边角地带,一直是全国最贫瘠的地区,又邻近氐羌等少数民族,和肥得流油的荆州刺史扬州刺史等相比,凉州刺史可谓西晋最棘手的烫山芋。然而直到苻坚统一北方前,凉州都是全中国最安定祥和的地区。

  这要从统治凉州七十六年的张氏家族的首任行政长官张轨说起。

  张轨是西汉初期常山王张耳的后裔,这家人比较精通儒学文化。和刘渊慕容廆等名门子弟一样,年轻的张轨也以世家子弟的身份在洛阳求学。擅长评人的张华和张轨交流了一下对天下大事的看法后,对张轨很器重,认为他是“二品之精”,就是第二流人才里面最强的。(这已经很不简单了,品评人的根据就是九品中正制。后来温峤自认为自己是第一品的人才,有的品评家认为温峤也是“二品之精”,温峤就脸色大变)能得到张华品评的人当然都不简单,张轨不久也迅速升迁。到了公元301年,八王之乱打得热闹,张轨还不想和这些愚蠢的野心家参和,就申请回老家担任凉州刺史。

  当时全国大混战,凉州也是强盗和叛军四处乱窜的地方。张轨还有些本事,先后消灭了鲜卑人的叛军并肃清了流寇势力,用铁腕手段“斩首万余级,遂威著西州,”取得了威望地位。就开始设立学校,实行怀柔的政策,这在乱糟糟的中国是不多见的,凉州很快就变得繁荣。后来张轨将首府迁往从前匈奴建的姑臧城,该城南北长七里,东西宽三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由此张轨彻底得到了凉州的统治地位。

  由于长时间的战乱,经济状况本来就很可怜的凉州更是一片狼藉。张轨上任后就积极推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先后多次大赦,释放囚犯出来参加社会劳动。又因为社会经济制度遭到破坏,民间大都用布匹作为货币流通,张轨的谋士索辅认为将布撕成一段段的当货币使用,既不方便又容易损坏,“今中州虽乱,此方主安全,宜复五铢以济通变之会”。张轨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统一铸钱,得到百姓的欢迎,于是“钱遂大行,人赖其利”。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到刘渊三攻洛阳和刘聪攻长安的时候,凉州作为西晋小朝廷的实际后方,起到了很大的后勤支援作用。

  不久张轨病死,儿子张寔继任了凉州刺史的职位。张寔和他爹一样为人保持低调,尊奉东晋的正统地位,有一次一个士兵捡到了一枚玉玺,上面写着“皇帝玺。”大臣们都认为是吉兆。张寔则认为不是好事,就派人当作礼物送到首都。由于战乱的原因,各地几乎都停止了向中央的进贡,只有凉州无论多困难都力求按时将贡品送到。因此屡次得到晋朝的嘉奖,先后被加封为侍中、太尉、凉州牧、西平公、大都督、司空等头衔,都被历任者所推辞。

  张氏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不重视虚名,有着比较务实的作风。张寔就曾经仿照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典故颁布了这样一道法令:“自今有面刺孤罪者,酬以束帛;翰墨陈孤过者,答以筐篚;谤言于市者,报以羊米。”部将隗瑾认为这种政策是让领导者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领导不应该贪图名声而事无巨细地处理这些杂务,应由专门的谏官来管理投诉意见。因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受舆论所左右,无法得出公正的结论。这样反而会得不到下级真实的信息。张寔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就给隗瑾“增位三等,赐帛四十匹。”

  后来张寔却以外地被一个邪教组织杀死,儿子张骏年龄小,由弟弟张茂代理政事。张茂也和他的前任一样,“虚靖好学,不以世利撄心。”刚上任的时候,开始修筑宫殿,部下认为“比年以来,日奢于往,每所经营,轻违雅度,”张茂就连声说“吾过也,吾过也!”“命止作役。”

  张茂执政仅三年就得病而死,侄子张骏继位,前凉政权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张轨张寔张茂三任都是以尊奉晋朝正统甘愿为臣的领导人,张茂临终时还特别交代张骏要“汝当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上欲不负晋室,下欲保完百姓。”到了张骏这一代就产生了逆反心理,虽然名义上还是尊奉东晋的正统,但实际操作中已开始从“称臣”转变为“称藩”。虽然仍保持着低调治国的态度,但张骏对手下的态度已由老一辈人的上下级关系逐渐转变为君臣关系。

  张骏时期前凉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趁着前赵后赵打仗的时候,抢走了河南地区(这个河南指甘肃地区黄河以南的部分)并向西拓展领土,占据了整个的河西走廊,并先后击败龟兹、鄯善等国家,逐渐成为西域的宗主国。接受他们的许多新奇的贡品,如汗血马、火浣布、犀牛、孔雀、大象等。国家更加富强。就开始进一步地发展经济,减轻刑罚,“骏厉操改节,勤修庶政,总御文武,咸得其用,远近嘉咏,刑清国富。”由于还没有正式的称号,老百姓都叫张骏为“积贤君。”在国际社会上也知道前凉“民富兵强,远近称之,以为贤君。”凉州政权达到了最盛时期。

  于是张骏就开始静悄悄地称王。他先在东晋更改年号的时候没随之改元,又开始在宫廷中跳六佾之舞,悬挂豹尾之鞭,悄悄地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就是代理凉王)并给手下的官职也起和王府官员相似的名字。由于和东晋政权交通不便,而且东晋也无望收复凉州,只好默认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不过张骏死后,无论是凉州政权还是东晋,给他的封号仍然都是公爵。

  张骏在位二十二年,死后年仅十六岁的儿子张重华继位。还是自称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并开始“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国家继续保持强盛。但张重华年纪还小,又没有张骏执政的那种魄力,而且中原由石虎统一成强大的军政合一的国家后赵,张重华刚一上任石虎就给他个下马威,派遣大将王擢、麻秋等人率领十多万军队发动了凶狠的攻击,凉州连连败绩,上下震动。

  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和平时期,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已经荡然无存,大部分将领都是靠论资排辈上来的,当然打不过身经百战的后赵精锐部队。不久麻秋攻陷要地金城(兰州),守将率两万多户居民投降。军队里辈分最高的老将军裴恒带领军队搞坚壁清野,准备仿效当年廉颇抗秦的策略,打持久战消耗后赵军。于是一个和秦赵长平之战结果截然相反的喜剧性结局呈现在我们面前。

  前线战事正紧,年轻的张重华不喜欢老家伙们打仗慢悠悠的风格,就国内搜寻青年才俊掌军来转变不利的战局。牧府相司马张耽就向张重华推荐了自己的主簿谢艾,(类似秘书的职务)张耽推荐谢艾的理由也非常之精彩,让人不得不对这个小政权里的人才们刮目相看。

  “臣闻国以兵为强,以将为主。主将者,存亡之机,吉凶所系。故燕任乐毅,克平全齐,及任骑劫,丧七十城之地。是以古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今之所要,在于军师。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宜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今强寇在郊,诸将不进,人情骚动,危机稍逼。主簿谢艾,兼资文武,明识兵略,若授以斧钺,委以专征,必能折冲御侮,歼殄凶类。”

  谢艾年纪轻轻,从来没打过仗,只相当于地区行署里一名低级文书官员。(张耽的职务就不高,是牧府相的司马,因为张重华有一个职务是凉州牧,类似于凉州地区行署长官。谢艾就是凉州牧的相的司马的主簿)而且此人平时很老实,一般不太吭声,一说话就吓死人。张重华问谢艾如何击破敌人,谢艾说:“昔耿弇不欲以贼遗君父,黄权愿以万人当寇。乞假臣兵七千,为殿下吞王擢、麻秋等。”

  谢艾的口气和当年赵括一模一样,所有人都认为长平之战的惨剧将要重现。

  话说谢艾向张重华夸下海口说只需七千人就可大破后赵,但此时凉州精兵已悉数由老将裴恒拉去前线作战,张重华七拼八凑也只搞到了五千军队,谢艾就带着这五千人马在众人的指指点点中出发了。

  即使是这五千军队也对新来的小将军没底细,又听说谢艾只是个主簿,更是人心惶惶。到了晚上有两只猫头鹰站在牙门上叫,(文言文就是“夜有二枭鸣于牙中”)有的士兵就认为这乃是大凶之兆。谢艾却喜出望外地宣布说:“赌博的时候摸到了猫头鹰牌就代表着胜利,现在猫头鹰在牙门上叫,是胜利的兆头。”(六博得枭者胜。今枭鸣牙中,克敌之兆)于是人心大为安定。(估计还得把士兵召集起来聆听猫头鹰叫)第二天一接战果然大破后赵军,杀死五千多人。化解了这场危机。

  这场战斗胜的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谁也没想到这些新兵新人竟然一战把身经百战的后赵军赶跑。更具喜剧色彩的是谢艾回到姑臧后,由于政治大老们预言的长平之败的结局没有出现,于是“众宠贵皆恶其贤,共毁谮之”,将谢艾赶到偏远的酒泉当太守。

  接下来的一幕更是具有喜剧色彩。财大气粗的石虎听说凉州前线打了败仗,又增发军队派麻秋担任统帅继续讨伐前凉,还配备了后赵最精锐的骑兵部队黑槊龙骧军。麻秋亲率八万军队四面围攻前凉战略要地枹罕,四周“围堑数重,云梯雹车,地突百道,皆通于内。”枹罕背倚群山,面朝甘南平原,是凉州防御东南方向最重要的堡垒,前凉精锐拼死守卫恶战不退。经过若干天没白没黑的攻城后,麻秋损失数万人,石虎接到战报后又增补两万军队前来增援。这样一来,前凉也势必要派人支援,可那些只会发牢骚的官僚们没人敢和后赵骑兵面对面地交锋。

  这样一来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请被他们赶走的谢艾来救场。(很象那位正在军事法庭接受审判时突然接到紧急救援命令的杨威利)谢艾也没啥意见,带着三万军队渡过黄河列阵向麻秋挑战。谢艾的扮相也很有趣,装成诸葛亮的样子,“乘轺车,冠白幍,鸣鼓而行。”麻秋看了大怒道:“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就派三千黑槊龙骧军突袭谢艾的中军。凉州军“左右大扰,”但谢艾的胆子就是大,反而下车铺了张胡床,坐在胡床上宣布全军不准动。黑槊龙骧军一直冲到谢艾面前一丈多远的地方,谢艾还是不动,他们就向谢艾挥舞兵器示威,谢艾仍然没反应。后赵军看到他仍然如此气定神闲,都十分惊讶,以为周围有伏兵,于是也“惧不敢进。”双方就这样面对面地僵持。

  谢艾果然派出了伏兵包抄后赵军的后路,不过是仓瘁遇敌伏兵还没到位,谢艾豁出命演戏的目的恐怕就是等伏兵绕到敌人的背后再打。谢艾的表演也确实精彩,估计后赵军全都被谢艾的镇定所吸引,没几个想起来回头看。而谢艾等人可看的一清二楚。等伏兵到达了指定位置“从左南缘河而截其后”的时候,谢艾才发动攻击。前凉军的冲击阵形早摆了半天,和敌人又是面对面,追杀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结果“遂大败之,俘斩一万三级,”麻秋单人逃跑。凉州之围再次得解。

  受到如此大败,石虎还不死心,又拨给麻秋十二万军队讨伐前凉。这回张重华再也不费心,派谢艾带两万军队迎战,麻秋又是大败而归,扔下全部辎重一溜烟地逃了回来。至此石虎总算放弃了吞并凉州的念头。宣布说:“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真所谓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不再进攻。

  失去了来自中原的威胁,这个偏远的小国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某一天来了个大人物,是东晋的使者,要加封张重华为大将军。而张重华希望当上凉王,不肯受诏,认为自己的功劳比慕容皝大的多,而慕容皝得以封为燕王,自己仅为大将军,要求建康方面重新考虑。而使者回答的也很巧妙,认为“异姓不得称王,重爵不得过公。汉高一时王异姓,寻皆诛灭,盖权时之宜,非旧体也。至于戎狄,不从此例。春秋时吴楚称王,而诸侯不以为非者,盖蛮夷畜之也。假令齐鲁称王,诸侯岂不伐之?”明确地表示了东晋的意思。

  由于张重华“连破勍敌”,而且手下军方势力很弱,谢艾等又都是没野心的老实人。内忧外患一除,张重华就开始“好与群小游戏,颇怠政事,希接宾客。”很多正直的大臣都纷纷劝说,张重华也“优文答谢”,“然不之改也。”前凉政权逐步失去了昔日的光环。

  张重华年仅二十四岁就病死了。小道消息中他病死的原因也很奇特。张重华的母亲马太后性格淫荡,和张重华的哥哥张祚勾搭成奸,这个丑闻被张重华所了解。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哥哥勾搭成奸,应该如何处罚?张重华想不出来,不久就气死,年仅十岁的儿子张耀灵继位,大伯张祚顺理成章地掌握政权。公然要求已是太皇太后的马氏下达旨意废掉张耀灵立自己为凉州牧。马氏果然得其所愿废掉自己的孙子另立张祚,张祚竟派人将张耀灵活埋在后花园的沙坑里。这回可没人能管得了他。

  张祚性格荒淫,当上了一把手后就开始大肆奸淫所有能碰上的女性。张重华的妃子、他爹的妃子、自己的姐妹,甚至张重华不满十岁的女儿都逃不过他的手心。凉州百姓安定惯了,看到这样一个领导自然不顺眼,姑臧顿时谣言四起。

  张祚也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就先派人刺杀了又一次贬到酒泉当太守的谢艾,以为这样就没人敢动他了。然后他就放心地称帝,国号为凉。

  据说那天“天空有光如车盖,声若雷霆,震动城邑。”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被当做古代UFO光临地球的证据。

  凉州的繁荣有很大因素就是靠不称帝来的。自然有一些野心家要以此为借口造反(当然不称帝也要反)。首先造反的是镇守枹罕的宗室张瓘,张祚派兵镇压,结果全国一片造反。仅二十天就走投无路被自己的厨师杀死。接着上台的是张重华七岁的儿子张玄靓,周围一帮辅政大臣走马灯似的杀来杀去,总之就是前任都不得善终,非常象八王之乱的情况。这样经过数次攻杀,最后张瓘的叔叔张天锡掌握了政权,顺便将小侄儿张玄靓也杀了,对外宣布张玄靓和他老妈得了传染病一块“暴薨”,自任凉州末代执政官。

  经过连年政变,前凉元气大伤,幸亏对百姓的影响还不算太大。但到张天锡这位高人那里就变样了,有能力的大臣基本上被杀光光,已经没人能和他抢位置。张天锡上朝后就不理朝政,“数宴园池,政事颇废。”还有点能力的部下就劝说领导少娱乐些,张天锡的回答可谓古今少有。这位天才回答说:“我不是单纯地爱好游乐,而是通过游乐思考人生的哲理,我观赏着花开,就敬重才华秀美的高士;品玩着芝兰,就爱惜德行高洁的大臣;目睹到松竹,就思慕坚贞节操的贤人;面对着清流,就褒奖廉洁奉公的官员;观览着蔓草,就鄙薄贪婪污秽的恶吏;碰到了疾风,就痛恨凶狠狡诈的奸徒。如果能引申而去,触类旁通,在为人的操守上就基本没遗漏的了。”(吾非好行,行有得也。观朝荣,则敬才秀之士;玩芝兰,则爱德行之臣;睹松竹,则思贞操之贤;临清流,则贵廉洁之行;览蔓草,则贱贪秽之吏;逢飚风,则恶凶狡之徒。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庶无遗漏矣。)

  实际上张天锡既没有敬才秀之士,也没有爱德行之臣,而是更加“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前凉的最后几年就是在这个嘴硬手软的家伙统治下度过的。不久新兴的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张天锡却异想天开地认为开拓疆土的时机已到,积极联络东晋准备收复中原,自然被更有战斗力的前秦军轻松消灭。张天锡也被俘虏,前凉灭亡。

  有趣的是张天锡后来还作为苻融的部将参加了淝水之战,不过和朱序等人相互联系一块逃回了东晋,仍然恢复了凉州刺史的职务,一直活到桓玄时期老死。

  相对十六国的其他国家,前凉比较重视文化教育,(非宗教文化)历史上还出了好几个厉害的外交家。比如王骘、张淳、韩博等,留下了几段比较精彩的小辩论。这里不再赘述。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