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论语新解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衞靈公篇第十五

  (一)

  衞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問陳:陳,今作陣,謂兵陣軍事。

  俎豆:禮器。古以盛食。

  明日遂行:衞靈公無道,[光案:“衞靈公”之“衞”,中間下方從“帀”,不作“衛”之從“”。全書所有“衞”字均不作“衛”。據《中文大辭典》,“衛”乃“衞”之俗字。故宜作“衞”之從“帀”。]而復有志於戰伐之事,故孔子去之。

  從者病莫能興:從者指孔子弟子。興,起義。因乏食,餓不能起。

  子路慍見:此有兩解:一是心中慍意見於顏面。一是心懷慍意而來見孔子。子路之慍,蓋慍於君子而竟有道窮之時,更慍於如孔子之道而竟亦有窮時。此天意之不可測,子路尚未能進於孔子知命之學,故慍。

  君子固窮:窮者,窮於道。固字有兩說:一,君子固有窮時。又一說:君子窮則益固。雖窮,能守其道不變。按文義當從前說,後解可從下文濫字義反映而得。

  小人窮斯濫矣:濫,如水放溢,四處橫流,漫無軌道。小人濫則無守。君子雖窮,能不失其守。

  【白話試譯】

  衞靈公問孔子兵陣之事。孔子對道:“禮樂俎豆之事,我是學過的。軍旅之事,我卻沒有學。”明天,遂離去衞國了。在陳絕了糧食,從行的弟子們都餓病了,起不來。子路心懷不悅,來見孔子,道:“君子也有如此般窮的嗎?”先生說:“是呀。君子固亦有窮時。但小人窮,便放濫橫行了。”

  (二)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多學而識:識,記義。孔子常教弟子博學於文,弟子遂疑孔子當是多學而記識在心者,故孔子試以此為問。

  然,非與:與,疑問辭,同歟。子貢初答曰然,隨即自疑,因復問。

  一以貫之:貫,穿義。一以貫之,如孔子言《詩》,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言禮,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又曰:“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雖百世可知。”此等皆所謂一以貫之。惟詩禮之上,猶有貫通此詩禮者。多學,即猶言下學。一貫,則上達矣。上達自下學來,一貫自多學來。非多學,則無可貫。如云:“文武之道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夫子焉不學”,[光案:“如云:‘文武之道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夫子焉不學’,”之添一冒號,且句末逗號在引號外,東大版原作“如云‘文武之道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夫子焉不學,’”之無冒號,且句末逗號在引號內。]是其多學。又曰:“文不在茲乎”,[光案:“又曰:‘文不在茲乎’,”之逗號在引號外,東大版原作“又曰:‘文不在茲乎,’”之逗號在引號內。]則又一以貫之矣。故求一貫,須先多學。多學當求一貫,不當專務多學而識,亦不當於多學外別求一貫。

  本章一以貫之,與“孔子告曾子”章一以貫之,[光案:“與‘孔子告曾子’章一以貫之”,東大版原作“與孔子告曾子章一以貫之”,“孔子告曾子”五字無引號。]兩章“之”字所指微不同。[光案:“兩章‘之’字所指微不同”,東大版原作“兩章之字所指微不同”,“之”字無引號。]告曾子是吾道一以貫之,“之”指道。[光案:“‘之’指道”,東大版原作“之指道”,“之”字無引號。]本章告子貢多學一以貫之,“之”指學。[光案:“‘之’指學”,東大版原作“之指學”,“之”字無引號。]然道與學仍當一以貫之。道之所得本於學,學之所求即在道。學者當由此兩章再深求孔子一貫之義始得。謂孔子告曾子者其義深,告子貢者其義淺,因孔子之言而可以測曾子、子貢兩人所學之深淺,則殊未見其誠然。

  【白話試譯】

  先生說:“賜呀!你以為我是多學了而一一記在心的嗎?”子貢對道:“是呀。(隨又說)不是嗎?”先生說:“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學中有個一來貫通]着的。”[光案:“我是在此多學中有個一來貫通着的”,三民版原作“我是(在此多學中)有個一來貫通着的”,“在此多學中”五字加小括號。]

  (三)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此章舊說多疑為“子路慍見”而發。[光案:“此章舊說多疑為‘子路慍見’而發”,東大版原作“此章舊說多疑為子路慍見而發”,“子路慍見”四字無引號。]然有告子貢多學一章間斷,自不當通為一時事。此章只是孔子告子路,言知德之人難得。德必修於己而得於心,非己之實有之,則不能知其意味之深長,故知者鮮也。

  【白話試譯】

  先生說:“由呀!對於德,知道的人太少了。”

  (四)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無為而治:任官得人,己不親勞於事。

  恭己正南面:恭以自守,南面涖朝,羣賢分職,己祗[光案:“祗”,東大版原作“祇”,右下方少一橫,當遵聯經版。]仰成。舜承堯後,又得賢,故尤不見其有有為之迹。

  孔子屢稱堯、舜之治,又屢稱其無為,其後莊、老承儒家義而推之益遠。其言無為,與儒義自不同,不得謂《論語》言無為乃承之老子。

  【白話試譯】

  先生說:“能無為而治的,該是舜了吧!他做些什麼呢?只自己恭恭敬敬,端正地站在南面天子之位就是了。”

  (五)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問行:子張問行,猶其問達,蓋問如何而能所行如意。

  行篤敬:忠、信、篤、敬四字分列。篤,厚實義。如“君子篤於親”。[光案:“如‘君子篤於親’”,東大版原作“如君子篤於親”,“君子篤於親”五字無引號。]

  蠻貊之邦:蠻在南,貊在北,皆異族。蠻貊之邦可行,斯徧天下皆可行。

  州里: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五黨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近處,文化風教相同;[光案:“相同;”之分號,東大版原作“相同,”之逗號。]蠻貊遠,文化風教相異。

  參於前:此參字或訓直,參於前,猶云相值於前。或訓累,[光案:“或訓累”之“累”,三民版、東大版原作“或訓絫”之“絫”。“絫”,據《中文大辭典》引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絫之隸變作累。”故二字相通,以絫為古。]猶云積累在前。若作參預解,則不得云參預在前。今從累義。

  倚於衡:衡,車前橫軛。輿,車廂。在車廂之內,則見此忠信篤敬若倚在車前橫軛,[光案:“則見此忠信篤敬若倚在車前橫軛”之“篤”在“敬”前,東大版原作“則見此忠信敬篤若倚在車前橫軛”之“敬”在“篤”前。]言無時不如或見之。

  夫然後行:忠、信、篤、敬,固可以行乎天下,然必於此念念不忘,隨所在而若常見之,不頃刻離,然後一言一行莫非忠信篤敬,乃始有驗。此乃功夫無間斷,積久所致。若朝如此而夕求效,一日有之而望終生收其果,則亦無可行之理。

  書諸紳:紳,大帶之垂下者。以孔子語書紳,欲其隨身記誦而不忘。

  本章子張所問意在外,孔子教之使反就己身,此即宋儒所謂“鞭辟近裏”之教。[光案:“此即宋儒所謂‘鞭辟近裏’之教”,東大版原作“此即宋儒所謂鞭辟近裏之教”,“鞭辟近裏”四字無引號。]

  【白話試譯】

  子張問道:“如何始可向外行得通?”先生說:“只要說話能忠信,行事能篤敬,縱使去到蠻貊之邦,也行得通。若說話不忠不信,行事不篤不敬,就使近在州里,行得嗎?要立時像看見那忠、信、篤、敬累累在前,在車廂中像看見那忠、信、篤、敬倚靠在車前橫木般。[光案:“在車廂中”之“廂”字,東大版原作“在車箱中”之“箱”字。]能如此,自會到處行得通了。”子張把這番話寫在他隨身常束的大帶上。

  (六)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史魚:衞大夫,名鰌。

  如矢:言其直。矢行直前,無紆回。

  卷而懷之:卷,收義。懷,藏義。言可收而藏之。

  【白話試譯】

  先生說:“史魚可算得直了。邦國有道,他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邦國無道,他還是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光案:“邦國有道,他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邦國無道,他還是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三民版原作“邦國有道,他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邦國無道,他還是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兩處“向前”各二字加小括號。]遽伯玉[光案:此“遽”當是“蘧”之誤植。若然,三民版、東大版、聯經版俱誤。]可算是君子了。邦國有道,便出仕。邦國無道,他可收來藏起。”

  (七)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本章有兩義:一是君子之貴於言,言貴而後道重。輕言,則道亦隨之而輕矣。又一說:君子貴識人,不識人,則將失言,然亦有恐於失言而遂至失人者。人才難遇,當面失之,豈不可惜。

  【白話試譯】

  先生說:“可和他言,而我不言,則失了人。不可和他言,我和他言了,則失了言。惟有知者,能不失人,亦不失言。”

  (八)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生必有死,死非孔門論學所重。孔門論學所重在如何生。[光案:“孔門論學所重在如何生。”之句號,東大版原作“孔門論學所重在如何生,”之逗號。]茍知如何生,自知如何死。知有不該求生時,自知有不避殺身時。殺身成仁,亦不惜死枉生。所重仍在如何生。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然殷有三仁,亦非必盡如比干之甘刀鋸鼎鑊始為成仁。舜、禹為民禦大災,捍大患,亦即仁。有志求仁者,於《論語》此章當善加體會。

  【白話試譯】

  先生說:“一個志士仁人,沒有為求生命安全而寧願妨害仁道的,只有寧願殺身來完成那仁道。”

  (九)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無利器,不能善其業,猶人無材德,不能盡其仁。器不自利,必經磨厲,亦如人之材德,必事賢友仁,然後得所切磋薰陶而後能成也。仁者,人與人相處之道。仁德必於人羣中磨厲薰陶而成。有其德而後可以善其事,猶工人之必有器以成業。

  【白話試譯】

  子貢問為仁之方。先生說:“工人欲完成他的工作,必先快利他的器具。居住在此國,便須奉事此國中大夫之賢者,並須與其士之仁者相交友。”

  (一0)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問為邦:為,創制義。蓋制作禮樂,革命興新之義皆涵之,與普通問治國之方有辨,觀下文孔子答可知。

  行夏之時:古曆法,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夏正即今之陰曆。殷正以陰曆十二月為正月,較夏曆差一月。周正以陰曆十一月為正月,較夏正差二月。今仿歐美[光案:“歐美”,私名號誤連成一氣,應斷開,作“歐美”。]用陽曆,略在冬至後十日改歲,猶周正。陰曆合於農時,今亦謂之農曆。孔子重民事,故主行夏時。

  乘殷之輅:此輅字亦作路。天子所乘車曰路。周制有五輅,玉、金、象、革、木,並多文飾,惟木路最質素。木路,殷路。古人日用器物,惟車最貴,孔子主乘殷輅,尚質也。

  服周之冕:冕,祭服所用之冠,其制後高前下,有俛俯之形,因名冕。周禮有六冕,以分服者之等次。其物小而在上,雖華不為靡,雖貴不及奢。孔子主服周冕,即尚文之義。

  樂則韶舞:孔子論樂獨稱〈韶〉、〈武〉。[光案:“孔子論樂獨稱韶、武”之有一頓號,東大版原作“孔子論樂獨稱韶武”之無一頓號。]古稱〈韶〉為舜樂,〈武〉則周代之樂,而夏、殷不與焉。[光案:“而夏、殷不與焉”之有一頓號,東大版原作“而夏殷不與焉”之無一頓號。]孔子又言:“〈韶〉盡美又盡善”,[光案:“孔子又言:‘韶盡美又盡善’”之有冒號有引號,東大版原作“孔子又言,韶盡美又盡善”之冒號原為逗號,且“韶盡美又盡善”六字無引號。]故主用〈韶〉舞。此言樂,舞者樂之成。或說:“則”字猶取法義,[光案:“‘則’字猶取法義”,東大版原作“則字猶取法義”,“則”字無引號。]謂樂當取法於〈韶〉。然以“則”為虛辭,[光案:“然以‘則’為虛辭”,東大版原作“然以則為虛辭”,“則”字無引號。]文理更圓。

  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聲過於樂曰淫。樂之五音十二律長短高下皆當有節。鄭聲靡曼幼眇,[光案:據東大版,知“幼”乃“幻”之誤植。]失中正和平之氣,使聽者導欲增悲,沉溺而忘返,故曰淫。放,禁絕義。殆,危殆義,佞人以口才變亂是非,與鄭聲皆易使人心惑,當加以放遠禁絕。

  或說此章當是顏淵論時、輅等項,[光案:“或說此章當是顏淵論時、輅等項”之有一頓號,東大版原作“或說此章當是顏淵論時輅等項”之無一頓號。]孔子因其問而逐項答之;[光案:“逐項答之;”之分號,東大版原作“逐項答之,”之逗號。]記者渾括所問,但曰“問為邦”,[光案:“但曰‘問為邦’”,東大版原作“但曰問為邦”,“問為邦”三字無引號。]於是遂若頒一曆,乘一車,戴一冠,奏一部樂,而已盡治國之道,是無此理。今按:如或者之說,顏淵又何為而專問頒一曆,乘一車,戴一冠,奏一部樂,全成零碎節目,而更不問治國大道?即此可知或說之非是。蓋顏淵所問,自是治國大道。孔子所答,主要不外重民生,興禮樂,乃所謂“富之”“教之”。[光案:“乃所謂‘富之’‘教之’”,東大版原作“乃所謂富之教之”,“富之”與“教之”二處無引號。]禮有質文之辨,樂有淫正之分,孔子推本之於虞、夏、商、周之四代,而為之斟酌調和,求其盡善盡美。此所謂從周而往,百世損益可知。顏淵聞一知十,豈誠如或所疑,只是頒一曆,乘一車,戴一冠,奏一樂而已乎?孔子嘗曰:“如有用我者,我其為東周乎?”當孔、顏之時,正宜革命興新之時。孔子此章所以告顏子,正其平日“夢見周公”與“我其為東周乎”之理想抱負所在。[光案:“正其平日‘夢見周公’與‘我其為東周乎’之理想抱負所在”,東大版原作“正其平日夢見周公與我其為東周乎之理想抱負所在”,“夢見周公”與“我其為東周乎”二處無引號。]今距孔顏之時已逾兩千五百年,若使孔子生今世,復有如顏子者問以為邦,孔子當何以為答?孔門仁禮並重。顏淵問仁,主在修己。此章問邦,則偏於禮,主在治人。此後孟子善言仁,荀子善言禮,然距今亦逾兩千載,所言亦未必一一合時宜。孔子曰:“好古敏以求之。”[光案:“孔子曰:‘好古敏以求之。’”之句號在引號內,東大版原作“孔子曰:‘好古敏以求之’。”之句號在引號外。]又曰:“予一以貫之。”[光案:“又曰:‘予一以貫之。’”之句號在引號內,東大版原作“又曰:‘予一以貫之’。”之句號在引號外。]若讀此章,不知敏求、一貫之義,[光案:“不知敏求、一貫之義”之有一頓號,東大版原作“不知敏求一貫之義”之無一頓號。]則《論語》以外,可不再從事於漢、唐、宋、明歷代之探求。有所探求,亦僅博聞,而無以貫之,此非所以學孔子。

  【白話試譯】

  顏淵問為國之道。先生說:“推行夏代的曆法,乘殷代的車,戴周代的冕,樂舞則取法於舜時之〈韶〉。並該放棄鄭聲,遠絕佞人。因鄭聲太淫,而佞人太危殆了。”

  (一一)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此章遠近有兩解:一以地言,人之所履,容足之外,皆若無用,而不可廢。故慮不在千里之外,而患常在几席之下矣。一以時言,凡事不作久遠之慮,則必有日近傾敗之憂。[光案:“則必有日近傾敗之憂”之“傾”,東大版原作“則必有日近頃敗之憂”之“頃”。]兩解皆可通。依常義,從後說為允。惟所謂遠慮者,乃正謀,非私計。如古人戒蓄財多害,蓄財似亦為遠慮,實則非。

  【白話試譯】

  先生說:“一個人若不能有久遠之慮,則必然有朝夕之憂。”

  (一二)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此章與〈子罕篇〉所記同,多“已矣乎”三字。[光案:“多‘已矣乎’三字”,東大版原作“多已矣乎三字”,“已矣乎”三字無引號。]或曰:已矣乎者,歎其終不得見。

  又按:孔子論學每言“好”,[光案:“孔子論學每言‘好’”,東大版原作“孔子論學每言好”,“好”字無引號。]如言好德、好仁、好禮、好義皆好也。[光案:“如言好德、好仁、好禮、好義皆好也”之有三頓號,東大版原作“如言好德好仁好禮好義皆好也”之無三頓號。]好色亦好也。有志於學者,當先辨己心所好。此義至深長,不可不善自反省。

  【白話試譯】

  先生說:“罷了吧!我未見過好德像好色的人呀!”

  (一三)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竊位:居位而不稱,如盜取而竊據之。

  柳下惠:氏展,名獲,字禽,亦字季。柳下或謂是其食邑,或謂是其居處。惠其私謚。

  不與立:謂不與並立於朝。或曰:立即位字,“不與立”即不與位。[光案:“‘不與立’即不與位”,東大版原作“不與立即不與位”,“不與立”三字無引號。]

  本章當與〈憲問篇〉公叔文子章合讀。

  【白話試譯】

  先生說:“臧文仲,好算是偷竊官位的吧!他明知柳下惠之賢,但不能舉薦他,和他共立於朝。”[光案:“但不能舉薦他,和他共立於朝”,三民版原作“但不能(舉薦他),和他共立於朝”,“舉薦他”三字加小括號。疑三民版宜改作“但不能(舉薦他,)和他共立於朝”,即將逗號亦置入小括號內。]

  (一四)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責己厚,責人薄,可以無怨尤。誠能嚴於自治,亦復無暇責人。舊解此怨為人怨己,亦通。

  【白話試譯】

  先生說:“對自身督責嚴,對人督責輕,便可遠避自心的怨望了。”

  (一五)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如之何如之何”者,[光案:“‘如之何如之何’者”,東大版原作“如之何如之何者”,“如之何如之何”六字無引號。]熟思審處之辭。末,猶無義。其人不知熟思審慮,雖聖人亦無如其人何也。

  【白話試譯】

  先生說:“從不說如之何如之何的人,吾亦就無如之何了。”

  (一六)

  子曰:“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羣居不以善道相切磋,終日言不及於正義,專好逞其小才知,小聰明,難為人,亦難為羣。或曰:孔子此言,乃為當時之學校發。當時學校詳情,今已不可知。抑羣居不限於學校。孔子此言,歷世如見,壞人才,害世道,其病非小,有志之士不可不深戒。

  【白話試譯】

  先生說:“相聚羣居,終日不散,言談不及道義,專好逞使小聰明,賣弄小才知,這真難了。”

  (一七)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質,實質。君子以義為其行事之實質。下三“之”字指義,[光案:“下三‘之’字指義”,東大版原作“下三之字指義”,“之”字無引號。]亦指事。行之須有節文,出之須以遜讓,成之則在誠信。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把義來做他一切行事的本質,又把禮的節文來推行,把謙遜來表達,把誠信來完成,這樣纔真是一個君子呀!”

  (一八)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賜之達,由之果,求之藝,皆能也。學以成德,亦必各有其能。貴德賤能,非孔門之教。人之知於己,亦知其能耳。故曰“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也。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只愁自己無能,不愁別人不知道自己。”

  (一九)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沒世,猶沒生,謂其生之沒。稱,舉義。君子學以為己,不務人知,然沒世而無名可舉,則君子疾之。蓋名以舉實,人之一生,不過百年,死則與草木同腐,奄乎隨化,一切不留,惟名可以傳世,故君子以榮名為寶。名在而人如在,雖隔千百世,可以風儀如生,居游增人慨慕,謦咳亦成想像。不僅稱述尊仰,光榮勝於生時。此亦君子愛人垂教之深情厚意所寄。故“名”亦孔門之大教。[光案:“故‘名’亦孔門之大教”,東大版原作“故名亦孔門之大教”,“名”字無引號。]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懼此名而已。世不重名,則人盡趨利,更無顧慮矣。或曰:名不稱,乃聲聞過情之義。然生時可以弋浮名,剽虛譽,及其死,千秋論定,豈能常此聲聞過情?此乃人道之至公至直,無力可爭。宋儒教人務實,而受道、釋之影響,不免輕視身後之名,故以“聲聞過情”說此章。[光案:“故以‘聲聞過情’說此章”,東大版原作“故以聲聞過情說此章”,“聲聞過情”四字無引號。]然戒好名而過,亦可以傷世道,壞人心,不可不辨。

  【白話試譯】

  先生說:“一個君子,恨他身後聲名之不傳。”

  (二0)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非無所求,惟必反而求諸己。雖不病人之不己知,亦恨沒世而名不稱。雖恨沒世無名,而所以求之者則仍在己。小人則務求諸人。故違道干譽無所不至,而卒得沒世之惡名。以上三章,義實相足,故編者牽連及之。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一切求之於己,小人一切求之於人。”

  (二一)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矜,莊敬自持,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以道相處,以和相聚,故必有羣;[光案:“有羣;”之分號,東大版原作“有羣,”之逗號。]然無阿比之私,故不黨。矜不失己,羣不專己。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只是莊敬自守,但與人無所爭。只是和聚有羣,但亦不結黨。”

  (二二)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有言不必有德,故不以言舉人。然亦不以其人之無德而廢其言之善,因無德亦可有言。此章君子指在上位者,然亦可通之人人。

  【白話試譯】

  先生說:“一個君子,不專因一人的說話來舉薦那一人,亦不因那一人行事有缺連他說話也全不理。”

  (二三)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古人稱一字為一言。求能終身行之,則必當下可行者始是。若“仁”字固當終身行之,[光案:“若‘仁’字固當終身行之”,東大版原作“若仁字固當終身行之”,“仁”字無引號。]但不能當下即是。子曰:“吾欲仁,斯仁至。”[光案:“子曰:‘吾欲仁,斯仁至。’”之句末為句號且置引號內,東大版原作“子曰:‘吾欲仁,斯仁至’,”之句末句號原為逗號在引號外。]此以心言,不以行言。仁之為道,非咄嗟可冀。只一“恕”字當下便可完成。[光案:“只一‘恕’字當下便可完成”,東大版原作“只一恕字當下便可完成”,“恕”字無引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驟看若消極,但當下便是,推此心而仁道在其中。故可終身行之。

  【白話試譯】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行它的呢?”先生說:“怕只有一個恕字吧!你自己不願要的,莫把來施給別人。”

  (二四)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吾之於人:此指與吾同生之人,如下言斯民。

  誰毀誰譽:此句有兩解:一是不加毀譽。一是毀不枉毀,譽不虛譽。觀下文“如有所譽”句,[光案:“觀下文‘如有所譽’句”,東大版原作“觀下文如有所譽句”,“如有所譽”四字無引號。]從前解為是。

  其有所試矣:孔子若有所譽於人,必其人先有所試,確有證驗可譽。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斯民即今世與吾同生之民。今日之民,亦即自古三代之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謂三代之直道即行於當時之民,亦謂即以當時之民而行斯直道。積三代之久,而知民之所毀譽,莫不有直道,如禹、湯、文、武、周公莫不譽,桀、紂、幽、厲莫不毀。就其毀譽,可以見直道之行於斯民矣。故直道本於人心之大公。人心有大公,故我可以不加毀譽而直道自見。孔子又曰:“人之生也直,妄[光案:“妄”原文為“罔”,二者通轉。]之生也倖[光案:“倖”原文為“幸”,二者古今異體。]而免。”人乃賴直道生,彼妄人者,亦幸賴直道而免耳。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有所試而譽之,成人之美也。毀其人,則成其惡矣。故雖桓魋、公伯寮之徒,孔子皆無毀焉。孔子作《春秋》,不虛美,不隱惡,褒貶予奪一如其實,然乃即事以明道,與於人有毀譽不同。善可先褒,惡不預詆,故孔子終於人無毀也。或謂毀譽所以見直道,不知直道自行於斯民,故可不煩我之有毀於人。觀此章,見聖道之閎深,然亦豈鄉愿阿世者之所得而藉口?

  【白話試譯】

  先生說:“我對人,那個是我毀了,那個是我譽了的呢?我若對人有所譽,必是其人已確有所試,見之於實的了。[光案:“必是其人已確有所試,見之於實的了”,三民版原作“必是其人已確有所試,(見之於實)的了”,“見之於實”四字加小括號。疑三民版宜改作“必是其人已確有所試(,見之於實)的了”,即將逗號一併放入小括弧中。]這人呀,即是三代以來全社會一向有直道流行其間的人呀!”[光案:“這人呀,即是三代以來全社會一向有直道流行其間的人呀”,三民版原作“這人呀,(此指全社會)即是三代以來一向有直道流行其間的人呀”,“此指全社會”五字加小括號。東大版、聯經版將此五字及小括號刪除,另將“全社會”三字插入“三代以來”與“一向有直道”之間。依錢子增字譯解必加小括號之慣例,疑東大版、聯經版俱宜改作“這人呀,即是三代以來(全社會)一向有直道流行其間的人呀”,即將“全社會”三字置入小括號內。]

  (二五)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史之闕文:一說:史官記載,有疑則闕。一說:史者掌書之吏,遇字不知,闕之待問,不妄以己意別寫一字代之。

  有馬者借人乘之:一說:如子路車馬與朋友共。一說:馬不調良,借人服習之。借,猶藉義。藉人之能以服習己馬也。

  史闕文,以待問。馬不能馭,藉人之能代己調服。此皆謹篤服善之風。一屬書,一屬御。孔子舉此為學六藝者言,即為凡從事於學者言。孔子早年猶及見此二事,後遂無之,亦舉以陳世變。

  【白話試譯】

  先生說:“我猶看到官文書上有空闕的字,又有有馬的借人乘用,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二六)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巧言令色鮮矣仁,則巧言足以亂己德。小事不能忍,如婦人之仁不能忍其愛,匹夫之勇不能忍其忿,足以亂大謀。

  【白話試譯】

  先生說:“巧言可以亂人之品德。小處不能忍,可以亂了大計謀。”

  (二七)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或有特立獨行,亦有為大義冒不韙而遭眾惡者,亦有違道以邀譽,矯情以釣名,而獲眾好者。眾惡眾好,其人其事必屬非常,故必加審察。

  【白話試譯】

  先生說:“人人都厭惡他,必得仔細審察。人人都喜好他,也必得仔細審察。”

  (二八)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廓大之義。道,指人道。道由人興,亦由人行。自有人類,始則渾渾噩噩,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備,斯即“人能弘道”。[光案:“斯即‘人能弘道’”,東大版原作“斯即人能弘道”,“人能弘道”四字無引號。]人由始生,漸至長大,學思益積益進,才大則道隨而大,才小則道隨而小。《中庸》云:“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此言非有大德之人,大道亦不在其身凝聚;[光案:“在其身凝聚;”之分號,東大版原作“在其身凝聚,”之逗號。]此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光案:“此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東大版原作“此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八字無引號。]若道能弘人,則人人盡成君子,世世盡是治平,學不必講,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此章義極簡明,而最值深思。惜乎後之學者,不能於此章真切體悟,歧說滋興,而人之弘道之力因亦未能大有所發揮,洵可憾也。

  【白話試譯】

  先生說:“人能弘大道,道不能弘大人。”

  (二九)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人道日新,過而能改,即是無過。惟有過不改,其過遂成。若又加之以文飾,則過上添過矣。

  【白話試譯】

  先生說:“有了過失不改,這纔真說得是過失了。”

  (三0)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人必生於羣,必於羣中而始成其為人。故學非一人之學,道非一人之道,亦必於羣而始有學有道也。羣亦非一日之羣,自遠古以來,久有此羣,久有此人矣。故人必學於人,尤必學於古之人,始獲知道。學如日,靜居而獨思則如火。捨學而思,譬猶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光案:“於室;”之分號,東大版原作“於室,”之逗號。]可以小見,不可以大知。故君子貴乎樂羣而敬學,不貴離羣而獨思。

  【白話試譯】

  先生說:“我曾竟天不喫,竟夜不睡,儘自思量,總是無益,不如向人學問的好。”

  (三一)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餒,餓義。耕以謀食,亦有饑餓之患。學以謀道,亦有祿仕之獲。或說:此章君子指位言。董仲舒所謂:[光案:“董仲舒所謂:”之有一冒號,東大版原作“董仲舒所謂”之無一冒號。]“遑遑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君子之事。遑遑求財利,常恐匱乏者,小人之事。”若盡釋耕耨,從事於學,亦將於何得食?然謀道亦可兼得食,謀食亦不害兼謀道。若使一羣之人,皆競於謀食,不知謀道,由於無道,亦且憂餒。若使一羣之人,盡知謀道,不專憂貧,豈轉不能得食?故知本章陳義,實期人人能成為君子,不謂在上位斯為君子,在下位則必為小人也。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只計謀於道,不計謀於食。耕田也有饑餓時,學道也可得祿食。所以君子只憂道之不明不行,不憂貧不得食。”

  (三二)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本章言治民之道。“知及之”“仁守之”兩“之”字,[光案:“‘知及之’‘仁守之’兩‘之’字”,東大版原作“知及之仁守之兩之字”,“知及之”與“仁守之”與“之”三處無引號。]指治民之道言。知及之者,知足以知及此道也。然茍非此心之仁能真在於民,雖知此道,終不能持守不失。此下“莊以涖之”“之”字指民言。[光案:“此下‘莊以涖之’‘之’字指民言”,東大版原作“此下莊以涖之之字指民言”,“莊以涖之”與“之”二處無引號。]雖知治民之道,雖此心之仁足以持守之,茍非臨民以莊,則民將不之敬。涖,臨也。若能知能仁,能莊以臨民,而動之不以禮;[光案:“動之不以禮;”之分號,東大版原作“動之不以禮,”之逗號。]此“之”字亦指民,[光案:“此‘之’字亦指民”,東大版原作“此之字亦指民”,“之”字無引號。]臨涖其民,必有所鼓舞作興之,此之謂動其民。動其民必以禮,禮者,節文秩序之義。不知有節文,不能有適宜之秩序,亦未得為善也。故本章十一“之”字,當分指“民”與“治民之道”言。涖之、動之三“之”字指民,此外八“之”字指道。[光案:“故本章十一‘之’字,當分指‘民’與‘治民之道’言。涖之、動之三‘之’字指民,此外八‘之’字指道”,東大版原作“故本章十一之字,當分指民與治民之道言。涖之、動之三之字指民,此外八之字指道”,其中“之”與“民”與“治民之道”與“之”與“之”共五處無引號。]如此始見文從字順。或謂十一“之”字皆指民,[光案:“或謂十一‘之’字皆指民”,東大版原作“或謂十一之字皆指民”,“之”字無引號。]則知及於民、仁守其民為不辭。或說之指君位,則更不可解。本章四節,[光案:“本章四節”以下銜接於上段末“則更不可解。”之後,東大版原作“本章四節”以下另起一段。]逐步切實,始末次第,秩然明備。茍以常情測之,將謂動之以禮為最易,而知之能及為極至。喜高明,忽平實,非孔門之教。顏子曰:“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約禮斯止於至善矣。學者其細玩焉。

  【白話試譯】

  先生說:“一個在上位者,他的知足以知到此道了,[光案:“一個在上位者,他的知足以知到此道了”,三民版原作“(一個在上位者,他的)知足以知到此道了”,“一個在上位者,他的”八字加小括號。]若其心之仁不足以守,則雖知得了,仍然必失去。知得了,其心之仁也足以守之不失了,但不能莊敬以臨涖其民,則其民仍將慢其上而不敬。知得了,其心之仁又足以守,又能莊敬以臨涖其民,但鼓動興作,運使其民時,若沒有了禮,仍還是未善。”

  (三三)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一事之能否,不足以盡君子之所蘊,故曰“不可小知”。[光案:“故曰‘不可小知’”,東大版原作“故曰不可小知”,“不可小知”四字無引號。]任以天下之重而泰乎綽然其可任,故曰“可大受”。[光案:“故曰‘可大受’”,東大版原作“故曰可大受”,“可大受”三字無引號。]小人非無一才之長可資器使,但不可任以大事。知者,言其被知於人。受者,言其能受於己。此言知人之法當觀於大,若以小節,小人有時將轉勝於君子,而君子或置於無用之地矣。能知人,而後能用人。

  《論語》言君子小人有對反而言者,如“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之類。[光案:“如‘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之類”,東大版原作“如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之類”,“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二處無引號。]顧此種小人,則卑污已甚,而幾於惡矣。亦有相較而言者,如“和同”章,“驕泰”章,“求人求己”章,[光案:“如‘和同’章,‘驕泰’章,‘求人求己’章”,東大版原作“如和同章,驕泰章,求人求己章”,“和同”與“驕泰”與“求人求己”三處無引號。]及本章之類是也。此種小人,非必卑污已甚,此亦學者所當深辨。

  【白話試譯】

  先生說:“一個君子,不可從小處去賞識他,但他可接受大任務。一個小人,不能接受大任務,但可於小處被賞識。”

  (三四)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此章勉人為仁語。人生有賴於仁,尤甚於其賴水火。蹈水火,有時可以殺人,然未有蹈仁道而陷於死者,則人何憚而不為仁?或疑殺身成仁,此非蹈仁而死乎?不知此乃正命而死,非仁有殺身之道也。莊周譏以身殉名,此則惟生之見,而不知生之有賴於仁矣。

  【白話試譯】

  先生說:“人生有賴於仁,尤甚其有賴於水火。吾只見蹈火蹈水而死了的,沒見蹈仁而死的呀!”

  (三五)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當仁:當字有兩解:一,值義。謂值為仁則不讓。二,擔當義。猶云“仁以為己任”。[光案:“猶云‘仁以為己任’”,東大版原作“猶云仁以為己任”,“仁以為己任”五字無引號。]兩義可互通。然云任仁,似嫌不辭,今從前解。

  不讓於師:舊解皆訓師為師長義。言值當行仁,即當勇往直前,既非出於爭,自亦不必讓。故求道當尊師,行道則無讓師之義。今按:師之與我,雖並世而有先後,當我學成德立之時,而師或不在。疑此師字當訓眾。蓋仁行善舉,眾皆當任,人各相讓,則誰歟任此?[光案:“則誰歟任此?”之問號,東大版原作“則誰歟任此。”之句號。]故遇眾所當行之事,在己尤當率先不復讓。當仁不讓,即是見義勇為也。

  【白話試譯】

  先生說:“若遇行仁之事,在己即當率先向前,莫讓給眾人為之。”

  (三六)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貞者,存於己而不變。諒者,求信於人。貞自可信,不待於諒。孔子嘗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義之與比。”[光案:前二句似非孔子之言,乃孟子之言。《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惟,“義之與比”始為孔子言,《論語》〈里仁〉,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義之與比,貞也。言必信,行必果,則匹夫匹婦之為諒。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執小信。”

  (三七)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敬其事,先盡己之心力於所任之職。後其食,食祿也。盡職為先,食祿為後,此乃事君之道。

  【白話試譯】

  先生說:“事君之道,先當敬守職事,把食祿之心放在後。”

  (三八)

  子曰:“有教無類。”

  人有差別,如貴賤、貧富、智愚、善惡之類。惟就教育言,則當因地因材,掖而進之,感而化之,作而成之,不復有類。孔門富如冉有、子貢,貧如顏淵、原思,孟懿子為魯之貴族,子路為卞之野人,曾參之魯,高柴之愚,皆為高第弟子。故東郭惠子有“夫子之門何其雜”之疑。

  【白話試譯】

  先生說:“人只該有教化,不再分類別。”

  (三九)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孟子言禹、稷、顏子同道,又云曾子、子思同道。君子亦有意見行迹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與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或說:道指術業,如射與御。[光案:“如射與御。”之句號,東大版原作“如射與御,”之逗號。]各精其事,不相為謀。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各人道路不同,便無法互為謀慮了。”

  (四0)

  子曰:“辭,達而已矣。”

  辭,指辭命。列國邦交,奉使者主要在傳達使命。國情得達,即是不辱君命。或說:辭指文辭,主在達意,不尚富豔之工。然孔子時,尚不以著述文辭立教。今從前說。

  【白話試譯】

  先生說:“奉命出使,他的辭令,只求能傳達國家使命便夠了。”

  (四一)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師冕:樂師,名冕。古樂師皆瞽者。

  某在斯:古書稱某,或是諱不敢名,或是失其名。此乃通言之,云某人,記者略其名不一一詳舉也。師冕瞽,故孔子歷舉在坐者以告。

  與師言之,道與:謂頃與師言者亦道否。見孔門弟子於孔子一言一動無不誠心審察。

  固相師之道:相,助義。古者瞽必有相。孔子與師冕言,其辭語從容,誠意懇至,使人於二千五百載之下猶可想慕。[光案:“使人於二千五百載之下猶可想慕。”之句號,東大版原作“使人於二千五百載之下猶可想慕,”之逗號。]在孔子則謂相師之道固應如此而已。然其至誠懇惻之情,則正以見聖人之德養。

  《論語》章旨無類可從者多收之篇末,如此章及“邦君之妻”章之屬皆是。[光案:“如此章及‘邦君之妻’章之屬皆是”,,東大版原作“如此章及邦君之妻章之屬皆是”“邦君之妻”四字無引號。]

  【白話試譯】

  師冕來見孔子,走近階,先生說:“這是階了。”走近坐席,先生說:“這是坐席了。”待大家坐定,先生告師冕說:“某人在這邊,某人在那邊。”師冕出去後,子張問道:“剛纔和師冕這般說,也是道嗎?”先生說:“對呀,這便是一種扶導瞽者的道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