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春秋大义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三)乐毅一家人与早期的道家传承

  河上丈人与安期生——曹参的转型

  该是把扯开来的话题收回来的时候了,呵呵,还记得乐毅是谁吗?

  我们再来看两任燕国国君给乐毅父子的两封书信,就会发现:国君是责怪乐毅父子也好,撇清自己也好,并没有拿爱国主义来说过事。信中表现的是一种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精神,而申饬对方和央告对方的时候,依据都是:我,或者我爹,对你一直不错!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我虽然错怪了你,但看在我(或者我爹)一直对你很好的份上,希望你能够原谅我。

  这种有条件的“忠”才是当时社会的流行观念,如果我们非要拿现代观念来套在廉颇身上的话,面临的难题就是:如果“将相和”里的廉颇表现出来的是爱国主义情怀,那么,攻乐乘、投奔魏国和楚国的廉颇难道就成了“汉奸”(赵奸)不成?——顺便一提,“汉奸”也是一个现代概念,整个儿“二十四史”里根本就没这个词,直到《清史稿》里才出现了“汉奸”,它的意思其实是“汉人里的奸民”。xi

  所以呢,两千多年前的乐毅一家人算不上“燕奸”,廉颇也算不上“赵奸”。但现代的我们更愿意接受我们愿意接受的说法,就拿廉颇的赵国来说吧,电影《英雄》里表现赵国人在秦军的箭雨之下依然镇定地学习书法,赵国的文化精神似乎于此可见一斑。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些赵国人应该是受到过儒家的诗礼熏陶吧?

  ——事实上,那年头还没有正经的书法,不过呢,电影里表现的这一幕在剧情时间设定的几十年之后,在另外一个地方,还当真发生过的。

  我们先要知道,赵国也好,燕国也好,都没有太多的儒家传统,真正儒家的大本营是在鲁国,影响所及直到临近的齐国,这就构成了所谓的“齐鲁文化”。汉高帝刘邦灭了项羽,即将统一天下,天下各地败的败、降的降,望风披靡。但是,鲁国却死硬到底,鲁国人虽然也看到大势已去,可死活就是不降。现实是残酷的,没多久,刘邦指挥大军攻打鲁境,那重兵的重重围城便如同泰山压卵一般,人们仿佛已经嗅到浓郁的血腥气了。可就是这个时候,刘邦突然一愣:“这,是什么声音?”

  从被围的城墙里,飘荡出悠扬的音乐。刘邦很纳闷:怎么着,不会是要对我搞个“四面汉歌”吧?

  奏乐的都是城里的儒生,而他们所奏的音乐正是儒家所谓“礼乐”的“乐”。

  当初,《论语》里记载孔子到武城,听到有弦歌之声,笑道:“这种小地方也一本正经地搞礼乐政治,这不是杀鸡用牛刀么?”(“杀鸡焉用宰牛刀”这句在评书里被用烂了的俗语其实是出自《论语》孔子之口的。)

  武城的领导人是孔子的学生子游,他见老师取笑自己,当即反驳说:“当年我听老师您说过:‘君子学了道就会关怀别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被使唤。’”

  孔子马上对同行的其他弟子说:“子游说的对,我方才那是开玩笑!”xii

  ——所以,在那个年代,不是书法,而是礼乐,代表着儒家精神。城里的儒生们面对着刘邦的大军压境,从容不迫地吹拉弹唱,那心情,也许就像泰坦尼克沉没时的那些提琴手吧?

  流氓出身的刘邦虽然一贯看不起儒生,虽然拿儒生的帽子当过尿壶,可这时候站在城外听音乐,却受到了一次崇高的精神洗礼,不愿意强行攻城了。

  和平的解决之道是:刘邦派人挑着项羽的人头给城里人看,告诉守城的人“你们的老板已经完蛋了”。城里人这才断了念想,开城投降了。

  ——大家记住哦,这是楚汉相争时期的鲁地儒家风格。

  翻回头来,再说乐毅一家。乐乘被廉颇给赶走了,廉颇也因此而逃到了魏国,两人也许都不知道,这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了,国际局势比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仅仅在十六年之后,秦国就灭了赵国。

  又过了二十多年,风云变幻,汉高帝路过赵国,想起当初名动天下的的乐毅将军,于是问道:“乐毅还有后代没有?”

  有人回答说:“有位乐叔,是乐毅的后人。”

  刘邦于是封乐叔于乐乡,封号为华成君。

  刘邦的这种做法正是古风的遗存,我们后文会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中看到很多类似的事情。这位乐叔是乐毅的孙子,对汉朝寸功未立就得了这么大的好处,真是要感谢祖宗了。乐毅的族人里边出名的还有乐瑕公和乐臣公,他们在赵国即将被秦国灭亡的时候逃到了齐国的高密。乐臣公精通黄帝和老子之说,靠着这一肚子学问闻名齐国,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学者。——大家注意哎,这很可能就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头。

  司马迁在《乐毅列传》的结尾谈到了乐臣公黄老之学的传承谱系:乐臣公的祖师爷叫作河上丈人,这是位神秘人物,我们没有关于他的更多资料,也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谁。河上丈人教授安期生,安期生教授毛翕公,毛翕公教授乐瑕公,乐瑕公教授乐臣公——看,传到乐臣公这里是第五代。

  这位黄老之学的祖师爷河上丈人也就是道家神仙河上公的原型,本来《史记》里只记载了河上丈人这么一个名字而已,更无其他资料,可到了东汉时期,道家鼓吹家谱,编出来河上公传道给汉文帝的一段轶闻,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晋代《列仙传》更敷衍出汉文帝拜访河上公,河上公白日升天,传给汉文帝《老子道德章句》,说:“我著此书以来已经过了一千七百多年,只传授了三个人,现在你是第四个。”——这个故事里至少有一处细节是真的:《老子》流传下来的各个版本当中还真有一个河上公本。

  河上丈人或河上公的一代弟子安期生名头也很响亮,他是位神仙,老家就在齐国。汉武帝的时候方士李少君曾说自己在海上见过安期生,还看见人家吃的枣有西瓜那么大。如果咱们唯物主义一点儿来说,安期生可能真有其人。《史记·田儋列传》提到过一个比较现实的安期生,说他是蒯通的好朋友。这位蒯通是个纵横家,曾经游说韩信三分天下,也算是一代名人。当初,安期生投奔过项羽,为项羽出谋献策,这样看来,他应该是和蒯通一样的人物。

  项羽虽然没有采纳安期生的计谋,但可能觉得安期生和蒯通都有两把刷子,便想给两人高升一步,但这两人不肯接受,很快便逃之夭夭。——如果这个说法比李少君和《列仙传》所言更加可信的话,那么,河上丈人的一代弟子看来并非我们心目中“清静无为”的那种道家模样,而是讲权谋、献策略的,更像纵横游说之士。而那位高深莫测的河上丈人,如果真有其人的话,或许会是如传说中鬼谷子一流的人物。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安期生是齐国人,而乐瑕公和乐臣公也从赵国搬到了齐国,乐臣公更在齐国以黄老之学闻名。那么,他们这一支是否可以被称为“齐学”以区别于鲁国诗书礼乐的“鲁学”呢?

  另外,这河上丈人一系,看来每一代都是单传,到了乐臣公是第五代,而乐臣公再往下传,就传到了盖公。(盖,这里是姓,读ge-3。)这个时候,楚汉之争结束,天下可算是安定下来了。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正是这位盖公真正使河上丈人一系的黄老之学应用在了实际的政治生活当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汉初的名臣曹参。

  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曹参是一员勇冠三军的虎将,《史记·曹相国世家》统计曹参的功劳,说他先后攻克过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虏诸侯两人、宰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可是,等到江山安定了,曹参就该面临转型问题了。是呀,打打杀杀全都用不上了,乱世之虎将该转型为治世之良臣了。于是,在汉惠帝元年,曹参被任命为齐国丞相,山东七十多座城市的管理重任就交在了他的肩上。曹参想:论打仗我在行,论治国我可没啥经验,怎么办呢?

  不会可以学。曹参是个学习型人才,一到齐国,就把当地的长老和读书人都找了来,向他们咨询治理之道。齐国能人多,儒生一下子就来了百十多号,人多力量大,大家集思广益,还能想不出好办法吗?

  可是,这一集思广益,却什么也议不出来。问题就在:人多嘴杂,这些儒生们各有一套,各执一词,一百个人就有一百零一个意见。——大家可要牢记这一幕哎,同样的场面今后还会不断上演,尤其是儒生,经常会搞一些人民内部矛盾。

  可怜曹参,只听得一个头两个大,拽过旁边一人问道:“你说说看,他们谁的意见对?”

  那人回答道:“他们说的都不对,我跟您讲讲我的意见……”

  曹参:“我倒——”

  平心而论,这可是儒家在政治领域上大展拳脚的千载良机,如果大家意见能够统一,或者说有某种意见能占到压倒性的优势,也许儒学马上就会变成官方学术了,山东一带也很快就会礼乐复兴了。不过呢,在选择哪种儒家方法之前,还有一个先决问题:儒家知识分子自己是否认为现在应该以礼乐治国呢?——嗯,这还真不一定呢。

  咦,儒家梦寐以求的不就是礼乐治国吗,怎么连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都会有疑问呢?

  确实有疑问。儒家强调名份,强调礼仪,什么都要有板有眼、按部就班,所以,如果学得太深入了,脑瓜儿就可能会变得比普通人木讷一些。当初,汉朝第一位官方大儒叔孙通为刘邦准备朝廷礼仪的时候,奉旨行事,到鲁国去招聘儒生。这在当时就等于冷门专业遇上了热门招聘,很多人自然都会欣然而往,但是,偏有这么两个特立独行的家伙大大地不以为然,鄙夷地说道:“现在天下初定,死人有好多还没埋,伤者有好多还没得到治疗,哪里是搞礼乐的时候呢!国家积德百年,而后才可以兴办礼乐。”xiii

  ——这种说法或许就是儒家真正的王道吧,正如《论语》记载孔子之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国百年,可以胜残去杀矣”。xiv(《汉书·刑法志》就曾怀有矛盾的心情引述过这句箴言。)但是,如果真的等上百年,也许确实是条正途,不过眼下这些儒生的就业问题可就不好解决了。这就是儒者们面临的一个长远理想和现实利益的矛盾,至于这矛盾该怎么解决,大家已经用脚投过票了。不过呢,我们先别像叔孙通一样骂这二位仁兄迂腐,因为,从他们说这句话算起,真等到将近百年之后,天下慢慢复苏,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还真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接着说咱们的曹参。曹大人请了百十号儒生,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越议声音越大,越议越没主意。曹参这时候可能已经隐隐觉出儒家不大可靠了,又听说当地有位盖公,通晓黄老之学,于是以重金去请。盖公来了,对曹参说搞政治贵在清静,若能如此,老百姓自然安定。——这是总则,盖公紧接着又讲了不少具体的办法,至于这些具体的办法都是什么,司马迁就没有记载了。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百十号儒生没抵得过一个治黄老之学的盖公。——但这么下结论好像有些不负责任,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曹参当时不是只请来一个盖公,而是请来百十号黄老学者,结果会不会也像那些儒生们一样呢?换句话说,如果曹参最初不是一下子请来百十号儒生,而是只请来一位儒生,会不会儒学就这么付诸实行了呢?

  这些问题我们就只能瞎猜了。

  后来,曹参大概是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便恭恭敬敬地把正堂让给盖公来住(陈直《史记新证》说明清时称呼官衙为正堂,根子大概就在这儿呢),而后就依照他老人家的法子来治理齐地。就这样过了九年,在曹参在任的这九年时间里,齐地大治,人们都夸曹参是个贤相。

  看来盖公果然有一套呀!可是,这里边有个疑点:按照《乐毅列传》里排列的黄老之学的传承谱系,盖公是第六代传人,但是,在《田儋列传》里,第二代传人安期生和蒯通同时,而蒯通在汉朝初年还活着呢,韩信死后他还曾经被刘邦抓了去,险些丢了性命。那么,联系起来一看,第六代传人盖公和第二代传人安期生之间所间隔的时间也太短了吧,于理不合呀!——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里考证过这个问题,引《史记》里的一段话说:“蒯通善齐人安期生,(《列仙传》:“安期生,琅琊阜乡人。”)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策。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及曹参为相,请蒯通为客。”注意最后一句话:“及曹参为相,请蒯通为客”,如果和安期生平辈的蒯通曾经在曹参为齐相的时候作过他的客人,安期生岂不是和盖公同时么?这从辈分上论是说什么也讲不通的,真是一团乱麻呀!

  不过呢,这又牵出了一个新的疑点(也许只是我自己没搞懂):钱穆的这段引文里,最后重要的那一句“及曹参为相,请蒯通为客”在《史记》里却根本就不存在,不知他老人家所据为何呀,倒是《汉书》有此一说,蒯通还为曹参举荐过贤人。

  不管那么多了,反正我们这时候一定要留意:对所谓河上丈人的黄老之学传承谱系,也许我们应该多打上几个问号才对。

  注释:

  xi 即便到了鸦片战争的时代,“汉奸”之“奸”依然被当作“奸民”的意思来用,比如魏源《筹海篇》:“今日沿海所患安在乎?必曰:械斗之民也,烟盐私贩也,海盗也,渔艇蛋户也。今日陆地所患安在?必曰:回匪也,盐匪也,捻匪、红湖匪、曳刀匪也。官吏切齿为乱民,有事则目为汉奸。”《夷艘寇海记》:“岂特义民可用,即莠民亦可用。以汉奸攻逆夷也。”

  xii《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xiii《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xiv 两句俱见于《论语·子路》。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