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南怀瑾全集

《唯识与中观》第35章


  原文:

  “实无外色唯有内识变似色生。不相应行亦非实有。所以者何。得非得等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等分位假立。此定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如色心等许蕴摄故。或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故。如毕竟无定非实有。或余实法所不摄故。如余假法非实有体。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契经说故。如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恶。圣者成就十无学法。又说。异生不成就圣法。诸阿罗汉不成就烦恼。成不成言显得非得。经不说此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为证不成。亦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非情。若谓于宝有自在力假说成就。于善恶法何不许然而执实得。若谓七宝在现在故。可假说成。宁知所成善恶等法离现在有。离现实法。理非有故。现在必有善种等故。又得于法有何胜用。若言能起应起无为。一切非情应永不起。未得已失应永不生。若俱生得为因起者。所执二生便为无用。又具善恶无记得者。善恶无记应顿现前。若待余因得便无用。若得于法是不失因。有情由此成就彼故。诸可成法不离有情。若离有情实不可得。故得于法俱为无用。得实无故非得亦无。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

  无表、色法,绝对否定了一切有物理的存在。所以现在医学上说:哎,这就是人神经的反应,不是心是作用,这是唯物论调。唯识认为所谓神经的反应不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第八阿赖耶识心的功能,那个属于思的境界。所以说人死以后,最后一口气断完了,体温还没有冷却以前,他那个触和思还存在,不能说是神经的反应,不是机械性的,还是唯心的,那是属于思与触的境界。刚才讲五遍行:做意、触、受、想、思。所以一切都是内识变似色生,心意识的转变,看起来有外表生理上的动作,其实没有神经的反应,神经的反应也是它,也是心的变的一部分的变相。我们晓得其他的大乘经典,大乘经典的华严境界或者密宗境界,换了一个名词,叫做什么?神变。注意,叫做神变。所以大乘不可思议的诸佛菩萨的神变。神变就是神通,一切都是神通了,就是心意识的作用,不是机械性的,不是唯物的。所以真正的佛法没办法,碰到共产党,碰到顽固的共产党、顽固的唯物思想家,绝对是对立的,没有法子。基本的根本哲学对立,它是彻底的唯心。

  正讲到不相应行。我们在《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大家都很清楚的啊----不相应行法。所谓不相应是与我们现在的心理状况、意识所不能相应,你转不动它的。所以唯识的归纳,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都是不相应的行法。第一个得,第二个命,命根,生命的长短、功能这一切等等,都是心理第六意识所不能左右的,属于第六意识不相应。

  在佛过世以后,佛的弟子们分了很多的宗派。所以,一切根本有部讲到不相应的,心理所不能左右的,有很多种法门。到了佛过世以后,差不多在一千年左右,把它归纳起来----不相应行,所谓行,在佛学的名词是属于行阴里头的,行阴就是一个宇宙间一个自然的动能。比如得到一个东西,能不能求得,求不得。普通我们都晓得佛经讲八苦。人生的苦乐不是我们的意志要达到就能达到的,它是宇宙的动能,生命的动能,所以叫行阴。行即动也,在轮转、在转动,分为二十四种。

  现在到了普通过去小乘的佛学,乃至到现在南传的佛教,认为不相应行这些东西,我们纵然修道证果了,得了阿罗汉果,也把它没办法。比方,我们入定,自己的心念里头、自己的境界上没有时间、空间的阻碍,但是外面的时间一分还是一分,一秒还是一秒,你的心变不了它。因此说,是属于第六意识心的不相应行法。那么过去的小乘的看法,比如说从舍利弗下来,一直到目连尊者,一直到佛的公子罗睺罗,传扬舍利弗的学派,这些都认为物理世界的事情是我们的心转不了的,所以称心不相应行法。到了唯识学,大乘的菩萨们出来,心不相应行法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心没有办法左右它。但是,在八个识综合起来的心王,一切物理世界同意识不相干的,还是归在一个心王上,归在心的体上,不是不能转,可以转,有相同的地方。那么,这个道理在唯识学家,现在在《成唯识论》帮你们归纳,它的原文说:

  “不相应行亦非实有。”先做结论。唯识学家批驳小乘学派的----认为不相应行法,是心不能转的。现在唯识学家告诉我们:心不相应行法的最后,以本体、真如、道体来讲,它也是空的,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得非得等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就是说一切得,注意这个得是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中的第一个,举这个例子,来概括了下面的一切。得到与不得到,得与不得。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坐的诸位,出家、在家的诸位同学们对佛学都有很深入的了解。比方,举一个现在的事实例子,前一个礼拜,有位老朋友今年八十二,为了他儿女的出国,到美国留学伤透了脑筋,很伤脑筋。最后没有办法跑来,跟我商量很多,刚好有一个机会,我说:“没有问题了,可以解决了。”结果出去了。忙了几个月,差不多忙了一两年,总算把女儿送出走了。在他没有送出以前,烦恼,送走了以后又烦恼。所以他前天来说:“哎,人生啊真是八苦,当时留学办不出去----求不得苦,现在总算办出去了,送上飞机了----爱别离苦。”他说:“哎呀,人生真是的,都在苦中啊!”我说:“你真是通了!你这下真通了,时年八十二,而今天才晓得八苦了啊。攒到一切来了。”我说:“跟着后面还有啊。”他说:“我知道,你不要说下去。”八十几岁就是老、病、死苦了,都要来了。

  像这些都是得,我们想求得什么,不是你心里想求得就求得的。有时候你想不要的,做不到。所以得非得等,包括了很多的意思。非如色心,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啊,这个心脏,我们现在按西方文化来,不讲这个心了,讲头脑,这些都属于色心的反应,色法:四大、生理、心理起的作用。所谓色心在现在的心理、医学上讲就是反应的作用,一切反应的作用。脑神经的反应,心理上的反应。及诸心所,以及我们心里所发生的各种思想、感情等等。体相可得,我们的色心有心脏、有头脑、有思想,有感觉,有知觉,都知道,我们知道。及诸心所,我们心里头想什么,思想、情绪的变化,我们知道。它有体,有相,即有其现象,我们都知道。可是有一个不知道啊:得与不得。比如我们投资下去做这个生意,结果如何啊不知道。我们现在读书,读书以后前途如何?不知道。都说:前途有限,后发无穷,那么,不知道。所以得非得等心不能相应,不像色心,也不像心所起的各种现状,自己可以把握得住,有体有相。这是第一段。

  “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第一个所谓的得,得到与不得到,比如受命根,命根。我们生下来究竟活到几岁?那一天要死?不知道。比如我们前天,这里一位同学突然就走了,第二天早晨突然就死了,死的很快,我倒替他很高兴,干脆利落,一点痛苦都没有。哎,下午还在这里,第二天打电话来已经跑了。没有把握啊,谁能够知道啊?除了有修持的。所以啊,第一个讲这个得与不得先的体相没有把握,第二个是作用没有把握。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但是啊,作用有没有把握呢?没有把握。但是它有这个行阴,还有这个功能。也同我们这个色身肉体一样,脑筋一样,同心理状态一样,这个作用,它的作用。比如我们投资下去赚了钱,看到钱赚回来:哎,得到了。这个作用是有的。

  “由此故知定非实有。”唯识学家说:只有这个偶然的现象,没有实际的自性。得与不得,命根也是一样。我们活着的这个生命的各种,有灿烂光辉的,各样不同的生活,与不同的成就。都是对于这个命根,说:我现在不要叫它老了,我要它恢复到十几岁,或者我要不死,你没有这个把握,除了修道成功的人,学佛的。所以,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名身、句身、文身、生、死、住、无常这些都是心理上你没办法自己控制的,是心不相应行。但是唯识学家说,它并不是二元论,并不是物理世界的功能另有存在,它的自性也是空的,由此故知定非实有。

  他说这些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但依色等分位假立。此定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如色心等许蕴摄故。”你看玄娤法师翻译的文章要了命了,不晓得他在讲些什么?因为他的一个字代表了很多观念,用古文尤其写这个科学性的东西更难了,所以要非常留心地去读。他说这些东西但依色等,色就是物理世界,乃至我们身体活着的这个现状,分位给它假设地建立这许多名词,给它排列出来。分位假立,你不要把它看成是实在的,只有这个理论,也是没有实体的东西,所以它本性空。此定非异色心,他说这些名称同我们现在肉体的心脏、色心部分、脑筋,乃至我们意识心理状态,心所有,实的,现在我们感觉到真实:我在讲,诸位能够听,就是心所的作用。他说:所以,这些东西看到是外缘的存在,如色心等,同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些神经的反应,心理的思想等一样的。许蕴摄故,因此在佛学上准许,许可它,包含在什么地方呢?包含在五蕴里头的第四蕴,色、受、想、行蕴里,行就是永远在动。

  比如我们打起坐来,即使是入定了,没有到三禅天的境界,呼吸没有停止,这个心脏没有宁静下来,血液还在流行,所以你尽管做到入定了,行阴没有定。血液循环还是照旧,呼吸还在呼吸,行阴没有停。这个行蕴啊,你心念空了,它生理上的行蕴没有空啊。所以像这些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为什么叫做不相应?学唯识的同学要特别注意: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这里要点一下,一般大家自己印书啊、自己讲课啊忘记了,这里要点一下。)行法。它是行阴里头的,这个心不相应是第六意识的不相应,但是行阴里头是相应的,所以叫行法。因此这里讲许蕴摄故,准许属于行阴里头包含。

  “或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故。”注意了,句点就是问题啊。不然看这种经典是莫名其妙,念死了,一辈子还是莫名其妙,不留心,念三辈子也是莫名其妙。或心,注意啊!这是讲本体的心,包括八识全体的心。心所是心所起的各种现状,心理作用,包括《百法明门论》中的五十二种心所,都包括在内。及色,色法四大,物理的,生理的。以及无为法,无为就是得了涅槃,证了果了。所不摄故。这些都是属于行阴里所包含,或者真证到了全体的明心见性,这个行阴起不了关系了,脱离了,所以叫解脱。解脱就是把色、受、想、行、识五阴都解脱了。所以五阴解脱最难,不是说你懂了一点禅的道理,会讲几句禅的机锋转语,或者会打个坐,一点都没有解脱啊。你坐在这里觉得在入定,都是在色阴境界里头玩,所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象。”你们说:“气脉通了。”气脉通了是在受阴境界里玩,始终没有得解脱,不能明心见性,不能证果成佛。像李某说:“哎,气脉通了。”不在受阴中就在想阴中,没有用。那是哄着你玩玩,自己哄自己可以,不是得道。所以心是全体的心,心所及色,色阴解脱了,证到了涅槃无为的境界,那么,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它也起不了作用,也可以转它,心能转物了。

  “如毕竟无定非实有。”到这个时候就是般若所讲的毕竟空了。空了,外境也空了,但是唯识家下的一个名称,一个断语。你们诸位少年的法师们要注意,将来出去说法,尤其将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时候,你要弘扬佛法,特别注意不要乱说的。唯识中始终没有提到一个“空”字,它用一个名词:“非有”,不是存在,不是有。“哎,他说‘非有’就是空。”那是你说的。那为什么不用一个“空”字呢?因为用一个空字你就落在一个空的境界上去了。落在空的境界上还是有嘛。哎,你说:“我现在很空。”那个就是有啊。所以注意唯识中的话:定非实有。

  “或余实法所不摄故。如余假法非实有体。”与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或者属于其他的实法所不摄故。其他的实法是什么?比如得道证果了,可以转了它,是真实的。那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也不能包含进来。所以其他的假法,我们幻想中的,同它也没有关系,非实有体。因此说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它的本身也是空。这个空是借用的,借用般若中的话来讲。如果站在唯识的立场上,不应该用这个空字----非有,不是有。那么,现在假设一个问题:

  “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上面这一节等于我们现在的人写文章,先写了总论,以逻辑来讲,它是先把前提告诉我们,下面是申述理由,这就是因明的道理。上面提出种子,下面做各种引申的说法。且彼的彼即它,它是什么东西?就是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这些是如何知?你怎么样知道?得到、不能得到(非得)等等异色心等,同我们现在的心理状况,乃至我们的心脏、脑筋,这些色身等等。为什么说佛要建立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呢?因为一定也有其道理啊,有其实际的体,有其实际的用。此是提出问题,现在解答:

  “契经说故。”哎,这是佛说的,不是我们乱造的,佛的经典上有。“如说”怎么样说?“如是补特伽(cie)罗成就善恶。圣者成就十无学法。”这是一段,要特别地注意啊。“又说。异生不成就圣法。”这是第二段,若用现在的版子排印《大藏经》,要重新排过了,这样一句就是一条了。

  第三条:“诸阿罗汉不成就烦恼。成不成言显得非得。”你看他这个文字的翻译麻烦吧。若依照现在的白话文讲要好几页,一大堆。他说:为什么说呢?契经说故,佛在经典上说过,如说,佛怎么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恶。先讲名词----补特伽罗,现在讲国语讲惯了,伽念jia,人家说你这样讲不对了,好了,就照国语的办法,补特伽罗是什么呢?数取趣。你们研究佛学,尤其研究唯识的更要注意,唯识没有讲到生死中阴啊,这些名称都不用。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啊,在六道轮回中,有时候行善升天变天人,下地狱,变畜生,我们任何一个人没有得道,没有了生死以前,都在这个里头滚。这个滚普通我们叫灵魂投胎啊,中阴啊,佛学叫数取,自己要抓一个东西,就是死了以后,这个色体一坏,那个出去的没有了道以前,当下不能空了,一念不能空,它又去抓一个东西,抓一个东西即新的生命又来了,跟你结合了----所谓投胎,投哪一个胎不知道,六道轮回,分十二类生在里头滚。数取趣的“趣”跟那个趋向的“趋”是相通的,趋向,自己总是向前面冲,所以在六道轮回里滚来滚去。你把它翻译为“灵魂”,不对;翻译为“中有”,勉勉强强,也不对。中阴身是暂时的,就是讲很短的这一段。比如今天死了,大善人没有中阴身,这里一死,那边就升天,中间没有空到的。下地狱的人没有中阴身,这里一死,早就下地狱了,没有死以前已经下去一半了,没有中阴身。中阴身是不好不坏的,中间,数取趣,还要考虑,不是考虑,依因缘的轮转。这一段的存在叫中阴身。

  因此有人问:那死了以后,中阴身还存在?中阴身的存在只有七七四十九天,非转生不可。有人就问了:那我的长辈死了几十年了,现在假设招灵魂,还能招得回来,那不是还存在吗?那不是。那是在鬼道中的关系。鬼道、天道都有相通的五通,可以跟人世间交通。下三道的就困难了,即地狱、畜生、恶鬼就困难了。那么恶鬼道又包含了另外一种鬼道,这种鬼道还是转身,可是不是中有,与人也有相通,这个道理太麻烦了。

  总而言之,告诉我们:翻译为中阴身也不对,没有办法翻译,因此保留梵文的原音,即补特伽罗,叫数取趣。换句话说:补特伽罗这个名词是代表一切众生。如说,即佛经上讲: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恶,一切众生怎么叫成就善恶呢?若修十善业道,纯粹行善,死后升天。天有三十三重,不是欲界的三十三天,是色界、无色界,包括欲界。三界的欲界里的中心又有三十三天。那么各种的天道看你行善的程度不同,能够上升为天人。所以我们真正的佛法不是大小二乘,真正的佛法是五乘道:人道、天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人乘是基础,十善业道是人乘道,人都没有做好就想成佛,不可能的。人乘道没有做好,上去做天人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有时候我告诉诸位同学们,我们学佛的固然皈依三宝,不皈依邪魔外道,乃至皈依天神,我们都不皈依,但是都值得恭敬。我们死了以后能否做一个好的神都不知道呢,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善行,你不要轻视了它。“聪明正直死而为神。”我们既不聪明,又不正直,连神都做不到啊。要做神要十善业道里有它的善果,得到了善果他才得到了升天之位,但升天不一定是得道啊。所以佛是天、人之师,不但是人间的大导师,也是天人的大导师,那是证得了菩提,天人不一定证得菩提。

  所以补特伽罗成就善恶,下地狱乃至升天的,善恶两个果报完全不同。你说是谁给他做主的呢?不是上帝做主,也不是菩萨能够给你做主,都是自业的成就做主。自己在轮回,这个成果就是那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的“得”,得到了这个结果。下地狱的人心里绝不愿意下地狱,可是下去了,这属于得,心不相应,你的意识做不了主。这是解释“得”的道理。

  还有,圣者,即修道的人成就了十种无学法,这圣者是罗汉们证得道的。十种叫做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了。所以我们没有证道以前,在佛学统统称为“学人”,都在有学阶段。因此我们老规矩,写信给出家的法师、在家的等,下面都自称“学人”。现在不同了,若你写“学人”,人家还以为你吹牛呢!等于是学者,学人变成学者了,这个时代不同了。以前我们写信,比如写给洗尘老法师,我可以自称学人。学人、凡夫,有学之位,不敢说无学,那是大阿罗汉,圣人了,那不需要再学了,那已经到了绝学无为。所以,什么是圣者呢?无学位才是圣者,大阿罗汉们。他们成就了十无学法,哪十种呢?八正道(正语、正业、正命等等)加上两种:正解脱、正智,这就叫十无学法。得了这个果位,就属于圣者。那么,这些证得了罗汉,修养到达了十无学位,他们硬是得果了,所以叫做“得”。心不相应行嘛,现在我们的意识心天天想证果,你证不到的,你的妄想心是得不到这个果位的,所以是心不相应行。你到了圣者的境界,成就十无学法,那就不同了。得八正道、得正解脱,得正智境界。所谓得,得道得道硬是有个得。你得个什么?又不是得到苹果,又不是得到芒果,它没有个东西啊?又不是钞票,又不是一碗饭,那得个什么呢?它到了那个境界,硬不是你第六意识想求的,求不到的。要一切解脱了,到了,就是“得”。

  又说,佛经上说的:异生不成就圣法。什么叫异生呢?同我们一切众生不同。那现在的话讲是“超越”,我们现在的观念喜欢用这个名词----超越,与一般的人不同,与我们普通生命不同。它不成就圣法,它不需要有一个圣人境界。这句话怎么讲呢?这真是要了我们的命了!哎,玄娤法师的翻译啊,你多加几个字说清楚一点好不好呢?可他老人家就那么翻了,真要了命了。这是说:一般成了道的人不成就圣法,他不觉得自己是圣人。得了道的人说:“哎,我有道啊。”“哎,我告诉你啊,我有道,我是罗汉。”妖怪!那是道啊?真得道的人他谦和的很啊,问他:“你得道吗?”“哎,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我怎么悟啊?悟个什么?言旁加个口天的误,耽误的误?有的。”他一定谦虚,异生不成就圣法。这下懂了,但是他真得道没有?得道了。是这个道理。这个翻译交代的有些不清楚,所以有时候念他老人家的书啊,有时候也扣他一分啊。他的功德无量,不过无量功德中稍稍扣他一分也没有关系。我常常当着他的像讲:“这个地方要扣你一分,交代的不清。”(一笑)

  诸阿罗汉不成就烦恼,成不成言显得非得。所以他说:异生不成就圣法,相反的,一切阿罗汉得道的人,他们永远没有烦恼,烦恼的根根断了,所以叫阿罗汉。破除了生死、破除了烦恼,一切生死烦恼的魔障看到阿罗汉就怕了。不是阿罗汉怕它,它怕阿罗汉,得道了嘛,没有烦恼,没有生死,所以一切阿罗汉不成就烦恼。烦恼不成立了,那当然得道了,当然是圣人了。

  所以,这个二十四种心不相应的得,什么是得道的得?什么是非得道?得虽然是一个抽象的名称,倒转来也是事实。这是佛法的逻辑,这个大逻辑。就是说:一个名词的解释啊,花了那么大的精神,所以什么叫得道?这样就叫做得道:成不成言,说到成功与不成功,这个中间的言,这句话的区别、分别,显得非得,明显地表示怎么样叫做得道,怎么样叫做不得道,佛经跟你说的很清楚了。这样讲了半天还是解释一个“得”字。

  “经不说此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为证不成。”他说:一切的佛经并不说这个得是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并不是说离开我们的身体、肉体,离开我们的生命以外,另外有一个得与不得的东西,一个力量的存在,并不是这样。为证不成,所谓得道与不得道只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证明有成就没有成就之间的一个区别。

  你看我们普通人研究佛经学唯识都怕,专不进去,觉得太啰嗦,一点都不啰嗦。你要真正成就自己修道,到了后面有一点分别不清楚啊,你那个解脱就不成就。见地不透生死不能了,不能明心见性。所以禅宗祖师所谓的:“通宗不通教,开口就乱道。”你纵然功夫很好,定力很够,你也悟道了,你教理不对,不能教人,只能做个自了汉,不能弘扬佛法。“通宗不通教,开口就乱道。”分析不清楚。所以做法师要通宗、通教,使之分析清楚,才能担当如来的家业,就是这个道理,故并不是啰嗦。就是永嘉禅师所说的:“宗也通,教也通,定慧圆明不滞空。”一切经教始终的道理没有不通的,定做到了,慧解脱也做到了,“定慧圆明不滞空”,不落在顽空的里面,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你看任何一个名词、一个问题,佛经反复给你说的那么清楚。

  “亦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非情。”这是问题。“若谓于宝有自在力假说成就。于善恶法何不许然而执实得。”现在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常常提起同学们注意。真正研究佛法要注意一个东西啊,佛法千说万说毕竟是个出世法,要我们出世成就。所以真正大乘佛法讲究色法,理论上有,事实上不是。不是说没有啊!我没有讲没有。理论上有,事实上不是。大乘的佛法,佛交代了两方面,显实了,除了《维摩经》之外,佛显实了----赞叹转轮圣王。这点特别要注意,所以佛经处处提到转轮圣王。按照佛教的宗旨,要众生平等,众生一切得解脱,离苦得乐。世界上永远没有痛苦、烦恼加在任何人的身上,甚至不加在一切任何众生身上,只有成道,事实上做不到。

  那么佛教赞叹太平盛世的帝王,在《华严经》、《维摩经》都讲,十地菩萨,等、妙二觉的菩萨,有文殊、普贤菩萨的境界,才能有威德成就为大魔王。大魔王不好做啊,你可以成佛,但你还没有资格成魔啊。再说,十地以上的等、妙二觉菩萨才有资格转身做治世的圣王,太平盛世的帝王。才能有资格同佛一样福德无量,才能成就为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又分为:金轮圣王、银轮圣王、铁轮圣王几种的分类。所以看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尧、舜、禹,可以说是转轮圣王的帝王。至于说我们老祖宗的伏羲啊、黄帝啊,这些都属于金轮圣王的转轮圣王,那个时候天下永远是平静的。

  所以佛经这一点,大家都不留意,特别注意。《金刚经》大家都念过,“转轮圣王相好庄严”一切福德跟佛一样,完全一样。但是他是入世的帝王,治世的圣王,而不能说他成佛。原因是什么?有一样东西没有,不及佛----般若,证得菩提。但是十地以上菩萨转身是故意实现的,所谓“应以帝王身得度者即现帝王身而为说法。”这个道理很清楚啊。因此佛学是注重入世的,尤其是注重治世的帝王。这就是佛教的真正的精神。不管你是什么思想、什么主义、什么政体,只要你使天下太平,人类安定了---圣王的事业,转轮王的事业。佛是非常赞叹,处处赞叹,不止是《仁王富国般若波罗密经》,到处都在赞叹。

  但是,成就转轮圣王七宝庄严谈何容易啊!做不到啊。所以非要大福德才能成就转轮圣王。七宝庄严即一个治世帝王的七样宝贝,第一个是有一个好太太,一个好皇后。这是一宝啊,那是真宝啊。不是我们爱的要死,男女爱的“宝宝啊。”那是叫叫的,“你宝、我宝。”那是活宝啊,活宝是骂人的。第一个是所谓后宝。我们中国历史上后宝没有几个啊。周文王的、周武王的这些夫人。还有中国历史上宋朝有好几个皇后都是贤后,郭子仪的孙女啊,郭太皇后。还有明朝我们的同学,朱和尚(元璋)的太太马皇后。

  朱元璋够不够得上是转轮还是问题,可是马皇后是转轮圣王的后宝,是有名得厚道,这个人太好了。所以马皇后死后在《大藏经》里有记载啊,她睡觉的时候,有好多诸佛菩萨都传给她咒子,她另外有一个密宗的系统,她做了很大的功德,一个大字不认识。所以死后,你看朱元璋请了那个宗泐(ci)禅师,大禅师,朱元璋请他当外交部长一样的,有道的,最佩服他。结果马皇后出丧的那天大风雨啊,那个朱元璋最后有点神经病----肝病,气得啊,出丧时那么大的风雨怎么办呢?就找这个禅师来说法,平常对他的态度很恭敬,但这个时候他神经了,态度很不好,这位禅师笑一笑:“我给她举火就好了。”他就念了四句有名的偈子:“落雨(禅师是浙江人,称下雨为落雨)天流泪,雷鸣地发哀。西方诸衲子(他带领的一批和尚都来了),同送马如来。点火!”这下朱元璋高兴了,他的太太原来证了道。这位宗泐大师称她是马如来,马皇后。“落雨天流泪,雷鸣地发哀。西方诸衲子,同送马如来。”这帮出家人合掌都念起经来,一把火烧了。这位皇后也可以够得上是一个轮王的后宝。

  转轮圣王七宝庄严,除了后宝以外还有藏宝,藏臣,什么是藏臣啊?你注意啊,一个国家要治理好就是经济财政的大臣难找啊。历史上,找善于利经济财政大臣的人才困难地很啊。到他当转轮圣王的时候,自然有财经的藏臣来帮忙。民生问题解决了,天下个个都富有了,天下当然安定了,所以藏臣之宝难找。

  七宝里的马宝就是交通工具嘛,现在最快速的是飞机啊,你说转轮圣王一定骑马啊?现在有“天马”嘛。将来算不定手里拿一个轮子就可以飞了。所以这是七宝的道理。大家念佛经,马马虎虎:“转轮圣王有七宝啊。”都是讲人事嘛。

  你看这几个人,在军事上有最好的军事学家帮忙;藏臣宝就是很好的财经理财、懂经济的;很好的太太。你看我们古今中外历史上哪一个宫廷里头闹清楚的?古今中外多少皇后啊?有几个是好的?七宝之难啊,是要福德的啊,也不是他个人的福德,是一切众生共业的福德修来的。

  所以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非情?哎,这个转轮圣王出生的时候等于一位佛下生一样的名贵。只有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来,他是愿意修苦行的,他来下生的时候并没有转轮圣王同时啊。很多的佛下生时是与转轮圣王同时,这就是我佛----释迦牟尼佛在佛的当中他所走的路线同人家不同,他走苦行的路子,越苦的地方他越来。其他有些佛并不走这个路线啊。有轮王治世他才出来啊。那当然舒服得多了,可以说他懒一点,我们的释迦牟尼最勤快,他是最愿意吃苦的。所以弥勒佛跟他是同学,因为懒嘛,喜欢睡觉就比他迟一点,他勤快所以先来。所以这些轮王的成就,是福德修来的,也是跟轮王并世而生的一切众生,同一个时代的,这些众生也都是善根成就来的。虽然如此,他只能成就他个人的轮王、个人的功德,岂即是问号,即哪里能够成就他人的成就?他没办法使任何一个人都变成轮王一样的福德啊。他只有把他的福德分送给人家享受,他没有办法使任何人----等于一个又聪明又智慧的人可以用智慧帮助人,都是他没有办法把你的脑筋变成他的智慧,做不到啊。同样的道理,所以岂即成就他身非情?

  若谓于宝有自在力假说成就。若谓是古文,现代的话即假设说,即假定的意思,假设说这个轮王于七宝有自在的力量。佛经上描写那个轮王,他念头一动,那个东西就来了。就是山东话:“要什么有什么。”要什么就有什么就来了,就念头一动,他有这个福德。于宝,七宝得自在之力,一切自在。这个我们做不到啊。为什么?自在力有三种:神通的自在、智慧的自在、福报的自在,都是要功德修来的。也有报来的,有天生来的,天生来的也是修来的,前生多生来世修来的。一种是现在这一生去修持修到的,可以得自在。一种智慧,一悟什么就通了,就懂了,一说什么他就成就了,这是智慧的自在。还有神通可以自在,比如罗汉只知道五百劫,知五百劫的是小罗汉。大罗汉可以知道八万劫的事,八万劫以前的事不知道了。唯有菩萨、佛啊,智慧神通能知过去、未来,无有不自在的,修来的。轮王的自在,比如我们一点都不自在啊,所以对于这个“得”字不自在啊。我们想买股票,刚刚下了200万,跌价了。不得不得,不自在。想什么有什么,是得到自在,自在是福报功德修来的,不是偶然的。他说:于一切自在之力假说成就,关于这个“得”字的解释。

  若谓于宝有自在力,讲到轮王假说成就的话,于善恶法何不许然而执实得呢?转轮圣王的威德于七宝有自在之力,所以说转轮圣王有他成就的功德,但他对于善、恶法自己没有办法左右啊。我经常告诉同学们有一句话:一个英雄,大英雄可以征服了天下,而不能征服自己。假设能够征服自己,不是英雄,那就是圣人。圣人跟英雄的分别就在这里:圣人能够征服自己,不想征服天下;英雄能征服天下,没有办法征服自己。征服自己的人比征服天下还难。所以轮王于七宝有自在之力,于善恶法何不许然?何以不许可他这样?他没有征服自己的力量。所以轮王跟佛的差别在这里,其他的福德都一样。因此我们看佛经佛的传记都知道,当佛生时,不是有很多看相算命的看佛吗,说:如果不出家的话是个转轮圣王,但是看起来他不会当转轮圣王,最后还是出家。所以出世法是比这个难。而执实得,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一定坚定认为:所谓得是实实在在有一个得到的道理啊?这是第一个假定的问题。第二个假定的问题是:

  “若谓七宝在现在故。可假说成。宁知所成善恶等法离现在有。离现实法。理非有故。现在必有善种等故。”第二问题。假设说这个七宝,转轮圣王诞生的时候七宝跟着他一生都有。可假说成,所谓假,这个不是假,是真的,为什么佛经叫它假?它几十年也不过是几十年。

  拿中国历史讲,历史上的明王,夫妻最好的,够不上是当转轮圣王,但是已经很不错了,一个圣平的帝王,铁轮圣王还够不上,但是很不错了,两个人----康熙和乾隆,都是五六十年。一个帝王在位一二十年就已经很长了。汉高祖、唐太宗不过十几年啊,五六年就走了。他们一个祖父一个孙子都是十几岁当皇帝,做了六十年,活到八十几。乾隆自称是十全老人,他不好意思自己认为是转轮圣王。他们对佛经都熟悉的很,这三代都是参禅的,佛学通的很。自己不敢说是转轮圣王,乾隆自称是十全老人,活到八十几,六十年的皇帝。但是啊,这个六十年也不过是六十年,乾隆以后清朝就开始衰败了。可以说清朝衰败的原因从乾隆手里就已经埋下那个因了,这个之难。

  那么,所以说,这些七宝圣王的的转轮圣王也是假有的,一个短时间,不能永恒。所以叫做假成。宁知即你哪里知道啊?所谓成就善、恶等法----善法跟恶法两个是平等的,它两个的力量是相同的。就是前天我给大家讲《维摩经》时提到的,一切诸佛菩萨智慧功德不可思议,一切众生的业力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一样的,两个相等的。上帝跟魔鬼都是同等的力量,同白天和黑夜一样,一个阴一个阳。所以他说哪里知道成就善恶等法,离开现在的所有,离开现在的所以一切法理非有故。除了讲现实看得到的以外,不存在的。理非有故,在理论上、推理上是不存在的。现在必有善种等故,假设我们现在的“有”必须有因果的善根来,这是第二个问题。

  “又得于法有何胜用。若言能起应起无为。”所谓得道的这个得字,其范围、观念于法,对于佛法有何胜用?有些什么好处呢?若言能起应起无为,说得了道,它本身得道的那个得字,能够生起来,应该生起无为之道。这个话怎么讲?比如说,我们大家都想发财,都想有地位。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不可一日无钱,又要有钱,又要有权,这个功名、富贵、地位得到了,人生都满足了。应起无为,那么他有钱或者有权:“我要成道。”拿钱来买成道,成不了啊。再多的钱也不能成道。所以:“我有钱,我有地位,我要我不死,或者再活个三、五十年。”做不到啊。应起无为,他得不到啊。这就是得字所讲的。

  “一切非情应永不起。”如果得道的得字有那么大的力量,那么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变成凡夫了。为什么成了佛以后他还要那么辛苦地教化?一个人成佛了,那么一切众生大家跟我有缘,也跟着成佛了,那多好啊,都得道了吗。那我们做投资,你去修行,我做股东,你成道了,我也打一股,那我也成功了。可能吗?不可能。

  “未得已失应永不生。”应该说这个“得”字有那么大的功效,没有得道的,已经失掉的都没有这个名词存在。因为我有一切得到的力量,所以过去掉了的一抓就回来,没有得到的希望,我马上达到目的了。你看他把这八个字的翻译,我们读的多辛苦啊!他老先生那么翻,未得已失应永不生。

  “若俱生得为因起者。所执二生便为无用。”假定说,我们今天,转轮圣王也好,成就的是俱生得来的,俱生是与生命同时来的,它本身那个因种在那里。那么好了,好什么?所执二生即现在生和未来生,现在这一生和将来的生便为无用,那就没有用了,这个理论不成立了。哎,我这一生种的善因就带到来生去了吗?现在、未来都有嘛。换句话说:我只要一次辛苦,等于我们世间法,我只要辛苦做一年的生意,我一辈子都不要做了,行吗?不行。比如你辛苦一年赚了一千亿美金,你要保持这些美金永远是一千亿的价值,你要不断努力地努力去保持它,不然还是丧失了。现有的成就你再不努力就算落伍了。

  所以我经常告诉诸位:真正学佛的人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啊。世间法,做事业的人,做学问、做生意、做任何事业,要不断地努力,只有明天,今天的成就不满足,不算数。今天的成就满足了就算落伍了,退步了,要不断地上进。所以说就是这个道理。

  “又具善恶无记得者。善恶无记应顿现前。”再说,我们的自性里头具备了三个东西啊?研究唯识的特别注意啊:善法、恶法、无记法三样。

  你们研究哲学的同学们特别注意啊,这是人性的问题。尤其中国哲学同西洋哲学讨论这个人性啊,天生的究竟是善还是恶?到现在哲学还下不了定论。一切宗教讲人性啊,天生都是善的,对不对?恶是给后天引诱坏的。所以亚当、夏娃吃了一个苹果吃坏了的。不是苹果了,那是什么果不知道,这个果不能吃啊,一吃坏了。那么佛法也是讲,人是从光音天来的,不过不是上帝创造的。也是吃了地味吃坏了,因此堕落了,飞不起来了,本来都可以回转的,现在回不去了。认为人性都是善的,孔子、孟子、老子都是认为人性是善的。不过有几个人,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马克思唯物思想、共产主义理想认为人性也是恶的,坏的。非拿鞭子抽不可,不然改不过来,因为人性是天生坏的。讲善的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良的。你看有名的《孟子》都读过:“恻忍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讲人的慈悲心都有的了。他说:看到人家的孩子掉下井里去了,不管是穷人的孩子还是我的儿子,掉下去都会慈悲。哎,不一定,我反对这句话。有人看到别人的孩子掉下去了:“哼,好!”心里还在叫好呢,那里有慈悲啊?对不对?所以孟子的这个理由不存在啊,片面的理论,人性有善有恶。告子提出来非善非恶,墨子也提出来非善非恶,不是善不是恶。墨子说人性是一张白纸,你把它染上黑的就是黑的,染上红的就是红的,所以人性非善非恶。

  这些辩论佛法很彻底了。你把世界哲学、宗教研究完了,发现还是佛法高明,不得不佩服我们这位老师高明啊。人性是三样东西,善一半、恶一半,还有一半是无记,莫名其妙,所谓非善非恶。一阴一阳,中间还有一个中间路线:不善不恶,昏头昏脑,大部分吧。其实我们要懂得此善恶无记三法,这叫三自性,很要注意啊。你看我们大家研究自己,你们青年同学,我说你们啊,经常讲你们每天都在无记中过,就是“竟日昏昏醉梦境。”平常的大部分时间,你们看书的同学知道了,像我们看一本书,看完了一页就是一页,都吸收进来了。而你们看了下一句就忘了上一句,然后眼睛盯在这里,脑子想到电影院去了,对不对?或者想到某一个小说,那就是无记昏沉,不能专一。再不然就是昏头昏脑愣在那里,愣住了都是无记。善、恶、无记三自性,三法。

  所以什么叫做定呢?得了定的人绝对没有无记。所以不要把无记当成定啊。一天昏头昏脑坐在那里也能坐一天,但是你脑子里搞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起来也不知道。“哎呦,我入定了,把时间忘记了。”对不起你在无记中啊!要注意啊,很严重啊,不要把定的境界认不清楚啊。所以要解脱善、恶、无记三法了以后,可以明心了。那么起心动念处没有不清楚的,那个时候是所谓禅宗的形容:“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那当然不是无记啊。你们都晓得讲禅学,看到这些句子很优美,你们要想想看那是什么境界?它没有无记啊,它也是非善非恶。所以没有到这个境界“千江有水千江月。”你是水中捞月啊,什么都捞不到,还是禅呢?不要搞错了。“万里无云万里天。”那是什么境界?那“万里无云万里天。”一个实实的灰尘落下来都知道。所以说,达摩祖师在嵩山入定的时候,听到蚂蚁打架像打雷一样声音大,那是什么境界?因为他“万里无云万里天。”

  随便在这些地方讲到又具善恶无记得者,善恶无记应顿现前。就懂了。所以在这种地方又要向玄娤法师顶礼了,你老人家翻译的真好啊!都讲完了。所以得道的境界具备了善、恶、无记法,你到达了,善恶无记是应顿现前,都很清楚,起心动念是哪个境界?是善的境界?恶的境界?无记的境界?自己很清楚。“若待余因得便无用。”假设我们的起心动念,善、恶、无记自己检查不清楚,还要靠其他的因缘,那得道有什么用?无用嘛。得便无用。

  “若得于法是不失因。有情由此成就彼故。诸可成法不离有情。若离有情实不可得。”若得于法,得了道,得了一切佛法,是不失因,当然有前因后果。修一切善因而得一切善法,因此你修一切佛法的善因,当然证佛法之果。有情就是一切众生,由此成就彼故,一切皆是因果关系,任何东西脱离不了因果关系,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诸可成法不离有情,一切有成就的这些东西,都不离开一切众生,有情起心动念去做。若离有情,有情就是起心动念,有情就代表了众生,代表了真情,这个真情不是爱不爱,慈悲就是有情。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就是有情,不过是扩大这个情。若离有情实不可得。

  你说佛有没有情?当然有情,佛是三样都有,贪瞋痴样样都有。什么样的贪瞋痴啊?明知道一切众生渡不完,非要渡尽一切众生不可,这是佛的大贪,有情。明知道一切众生因缘惨惨,他开慧解一刀两断,斩完了,出家去----大瞋。断一切烦恼才能证一切般若,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大勇气,就是大瞋。众生本来都渡不完的,他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你说他老人家痴不痴?他是大贪瞋痴,大贪瞋痴,所以说佛是大有情,大有情就成佛。我们啊,讲自己个个都承认自己很有情,其实都无情啊,叫你慈悲一下别人,“我刚刚有事,对不起,明天再来。”明天他死掉了,还慈悲呢,自我为先不算有情。真有情忘记了自我,只有众生,只有他人,那是真有情。所以说若离有情实不可得。

  所以,中国的文化把它变成文学境界,就是两句话,我经常提起大家注意的:“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中国文化把佛法的精要变成名言,两句诗。什么是神仙?一望而知,不俗气,不俗气即仙骨。什么是佛菩萨?多情乃佛心,一切真多情就是佛心。若离有情实不可得。

  “故得于法俱为无用。得实无故非得亦无。”你看这个翻译难了,但是翻译的太好了!故得于法,所以要了解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中第一是得,因此把得失的得放在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里头。俱为无用,因为它是无为法,不是你意识想得到就能够得的。因为得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你达到了那个境界就叫得道。所谓得道即为不得,了不可得是为得道,得字无故。哎,你说:这个样子就么得道的得字了?非得亦无,的确有个得啊,可是没有这个意识上的观念。意识上有一个得道的观念就不是得道了,对不对?

  不相信啊?我告诉你,你去问一个非常有钱的人,你以为有钱的人很舒服啊?很痛苦,他天天觉得自己没有钱,永远缺一块钱。可惜你们没有钱,所以你们不懂。这些境界我都经验过,所以我会晓得。所以我常常告诉人:一个人啊永远觉得自己少一块钱,永远觉得少一间房子:“哎,再有一间房子问题就解决了。”修完了这一间又觉得少一间,永远做不完。像我们老和尚修庙子,美国、加拿大啊到处都少他一个庙子。这个没有办法,非要大的境界你就懂了。所以得亦非得,非得亦无。得,有那个境界。可是呢,他有钱的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钱。有那么大事业的人,他觉得身边没有事业;领导天下国家的人,有那么多群众天天喊他“万岁!”他天天觉得没有人可用。这些境界啊,你们不会懂的,记下了就是了,要自己到了那个位置就懂。所以就是有这样的难处,非得亦无。

  “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但是,告诉你:得道的“得”有没有?有。为什么叫做得了道呢?依一切众生的事实的观念,建立了这个名称,因此把它成就的位置的差别分位,假立是成功了,得道了,三个位。“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你们注意啊,我们这一生开始学佛,像你们学了一辈子有没有做到第一种成就还是问题啊,种子有没有成就还是问题啊。若种子没有成就,转一个胎一来就迷了,就不知道了。

  所以前生修行越好的人,这一生福报越大,越福报大他绝不学佛了。这一生我的许多朋友,有些朋友,哎呀,这一辈子烟酒睹啊,又爱吃啊,又什么的,什么都爱,福气好的很,当然。过去有些朋友问我:“哎,你说我前生是干什么的?”我说:“和尚来的。”“哎,和尚来的怎么这样啊?”因为前生守戒嘛,什么都没有见过,这一生开放了,什么都来了。那是真的啊,一点不错啊。我说的话你们注意啊,因为他没有得到戒体,命在手,这些都是大修行啊,苦啊,哎哟,这个不敢,那个不敢,他的功德累积,来生福报大。你不到那个,一忘了本啊,一开放啊,下一生啊恐怕连狗都不能变了,这个福报享完了。这些都是佛经上的道理啊,你去看佛经就会知道。

  所以佛经里讲难陀出家,佛的那个兄弟难陀,不是阿难啊,另外有个堂兄弟难陀。佛出家了,把兄弟阿难又弄去出家了,把儿子也弄去出家了,就乘下一个兄弟难陀了,将来的王位交给他,佛又把他弄来出家了。难陀的太太是有名的美人,不得了的,就怕这个兄弟再碰到他哥哥又被带走了,所以管的很厉害。大门都不让他出去,出去了以后,给他点一个口红在这里,口红没有干就要回来,如果干了回来就犯规。这样啊,管他。结果佛啊,有一天跟阿难讲:因缘到了,我去把他弄来出家。佛就去了,到门口一站,引磬一敲。难陀太太把他锁在房间,不是现在的高楼,古代平房好多层啊,锁在最后的那个宫廷里头,外面的声音听不到。佛用自在神通,那个引磬“叮”地一敲,他在房间里也听到了。难陀说:“不得了!我哥哥来了。我哥哥来化缘了,要出去啊。”太太说:“我也听到了,不准去。”“不行啊。”他怕哥哥比怕皇帝还怕,一定要出去,因为哥哥是圣人,释迦牟尼佛的声望太高了。太太没有办法,给他点上口红:“口红没有干你就有进来。”他就把饭菜端来,给哥哥行个礼,把饭倒在碗里。释迦牟尼话也不说,对他笑一笑,“叮”一下,回头就走。他就像是吃了迷魂药,跟着佛也走了。一路跟着佛回去。佛说:“剃头啊,出家了。”“是。哥哥让我出家就出家了。”出了家以后心里想:这个太太不得了。有一天佛入定就问他:“你的太太漂亮?你是没有看过女色真正漂亮的。”他一听眼睛瞪大了,他说:“哪里啊?”佛说:“你跟我来嘛。”佛叫他摸着佛的衣服后面,拉着衣服,说:“你跟我来。”佛就用神通一带,过了东海,大概到了我们这里台湾啊,海滩上,或是什么地方,佛就落下来了,在一个海滩边上。海滩上有个女人,尸体躺在那里,漂亮极了。佛问他:“你看,这个人漂亮不漂亮?”难陀转了半天:“真漂亮!”大概难陀是艺术家,爱真善美,好色。“她真漂亮!”佛说:“比你的太太呢?”他说:“比我太太漂亮多了。”佛说:“你看看她脸上有一个什么?”刚刚死的女人。难陀过去一看啊,脸上有条虫,刚从鼻孔里爬出来。佛就告诉难陀:“你晓得这条虫是什么人变的吗?”“我也没有得道,怎么知道。”佛告诉他:“这条虫就这女人自己变的,因为她爱自己的美色,漂亮。死了都舍不得自己的漂亮,她变成一条虫在欣赏自己的漂亮。”佛说:“难陀啊,你好好修行啊。”难陀:“是、是、是。”嘴里那样讲,心里不同意。好色有什么关系?爱美是人之天性嘛。佛就知道了,说:“还有比这更漂亮的。”“在哪里啊?”“你跟我来。”佛就把他带到天上,欲界天的那个天人啊,喔!那五百个天女啊,一个一个都比他的太太漂亮。这个难陀到这里啊,眼睛就花了,色盲了。五百个女人每个都比他的太太漂亮,看不完的。回头看看哥哥释迦牟尼佛在那里没有看见,他就放肆起来了,在这个里头到处转,转了以后问这些天女啊:“你们这里没有老板啊?没有天主啊?”,她们说:“有啊,我们的天主下生去了。”“哦,那么那么现在等他?”“等他,等老板回来,我们都是他的。”“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下界,在人世间修行。”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