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南怀瑾全集

《维摩诘经》讲记 第05品 文殊师利问疾


5.11 三十七道品与菩萨行

  接下来是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境界。三十七菩提道品的重点统统在四念处上。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我们常把它当作是佛学的理论看过去了,都觉得自己懂了,实际上,四念处包括了一切佛法大小乘修持的基本。首先我们拿现代学术方法来讨论四念处,第一是念的问题。念是什么?大家都晓得,一切凡夫的思想,起心动念就叫作念,普通名称是念头,人的思想、感觉等等谓之念。佛学的观念就叫它妄念,所谓妄是因为这些思想感情虚妄不实,靠不住的,它漂浮不定,变化无常。念是代表了我们内心的感觉、思想、感情等等。

  修行的法门,是把这个念转化过来。如修念佛法门,你如何去念佛?念佛就是把这感觉执着的作用转化成念佛。讲到念佛,我们知道佛法修持法门,归纳起来有十念,念佛、法、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增一阿含经》有个偈颂:「佛法圣众念,戒施及天念,休息安般念、身死念在后。」所有小乘的禅观法门,都没有超过这十念的,修持起来应该先念死,真正修行人应该随时觉得自己已经死了。譬如打坐,一上座要万缘放下,不放下,此心不死,所以就看作此身已死,万缘也就放下了。所以念死应该是第一,也是基本的,但是它在十念法中排最后,因为世俗观念认为念死不好,所以不排在念佛法僧等等之前,而万缘放下就是念休息。

  我们一般修行的,只晓得念佛,但是真正念佛法门搞清楚没有就难说了,讲不好听的,恐怕搞清楚的还不多,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念到小本《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境地。至于能做到大势至菩萨讲的净念相继境地的,那更少了。一般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不是净念相继,这一句有好几念了,「南」是一念,「无」是一念,「阿弥陀佛」是四念,一字一念。真正的念佛法门是很难的。如果要谈观行的止观念佛法门,诸位就要先留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然后学佛的一切行。此外如密宗的观想佛像,也都是念佛法门。

  讲到念法,那就更多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法,归纳起来如何念法呢?譬如念般若性空缘起中道观,理就是法,禅宗讲参也就是念法。

  至于念僧,譬如崇拜传法的上师,藏密修法的人要先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四皈依。为什么比显数多一个皈依?其实皈依上师也就是皈依僧,它为什么分开呢?因为佛法讲师道尊严,我们能有佛法,都是因为有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后代的僧众,就代表是佛的弟子,代代相传。这个问题只能大概这么说了,否则一讲开了可以写几十万字的书。

  念戒同念佛、法、僧是一个东西,戒体一念不生,净念相继,戒到了,定也到了,慧也到了。大乘菩萨戒中有菩提心戒,证到菩提,心戒就可以完成了。念施是念一切放下,什么都舍掉了。念天作什么?我们要明白,能够不轮回转生入地狱、饿鬼、畜生下三道,而进入人道已经很难了,要进入天道真是谈何容易。不要以为你在学佛,就看不起天道了,我是连看到个土地公像都要合掌的,他至少是人中善人,鬼中善鬼,这就值得尊敬了。能升到色界天甚至无色界天,你没有戒定慧的修持、没有十善业道的修持,没有那么容易的。

  念安般是念出入息,像天台或密宗的法门,以呼吸入手。呼吸的梵文是安那般那,有时汉文翻成「安般守意」,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简称,守意是心念与出入息配合为一,不分离,是定境。真修到安般守意,初念住了,已经了不起了。

  四念处的念身,宗教界对这个修持法门争论很厉害,彼此像冤家一样。看到道家练身体的,守窍的,就骂是外道、魔道。但是密宗也有在身体上练的,所以显教就说密教是魔道,密教又看不起显教。实际上佛法有念身的法门,道家许多东西是从佛家偷来的,可是人家加上修持的经验,就成了另一法门了,密宗也一样。道家和密宗的法门可以归纳成四个字:「内照形躯」。如果我们把「内」字换成「观」字,就会接受它是佛家东西了,实际上是一样的。佛法里的白骨观、不净观等等,就是内照形躯。

  念身不净是学佛的基本,可是我们反问,不净观真观得起来没有?这是学佛的第一步,打坐时做不净观,自己内照形躯,眼睛开也好,闭也好,一定了,反照身体五脏六腑,看得清清楚楚,观清楚了再丢开。我们这里有些同学观起来了吓一跳,原来自己的内脏如此之脏,自己都觉得恶心,这不是虚幻作梦,硬是看得很清楚。到这个时候,你去看经典的不净观记载,才知道佛说的话半点都没有错。白骨观如果观成了,每一个细节看得比X光还要清楚。我上次生病,有医生朋友很关心我,带了好多仪器来帮我量血压、作心电图,结果正常,别的地方也都正常,他就想要我去照X光,我只好告诉他,我没事的,不用了,告诉你吧,我如果连自己的身体内部还看不清楚,要靠什么X光,那我岂不几十年白玩了吗?又有一个朋友,要介绍一位八十岁的老中医来给我把把脉,我也婉拒了,人家年纪大了,不要劳动他了。此外,这个身体用了这么多年了,自己觉得没什么毛病还很高兴,万一他看出什么大毛病来,心理一定受影响。这是笑话,道理是念身观照到自己是清清楚楚的。如果自身内部的血脉气机循环都看不清楚,最基本的不净观、白骨观观不起来,那么修持四念处的第一步念身,就有问题。如果这一步都有问题,以后一路的渐修要怎么修?

  念身不净,从不净观、白骨观开始,千经万论都跳不出这个范围。如果说你本事很大,不走这个路子,走的是禅宗,一悟就是,不要谈不净观、白骨观,念头一动自然就呈现出来了,那才叫悟。同样地,修密宗的观想,他所有的画像,单身的或是双身的,旁边都有骷髅,再不然手中拿着、身上挂着人骨,或是脚下踩着死人骨头,这表示如果基础白骨观不成就,你所有密法都不用修了。这是密宗的大秘密,我今天为大家揭穿,不然你们看不清楚,或者看了害怕。这是念身的重要。

  再来是念受,观受是苦。讲教理看佛经往往就看过去了,可是都没看懂。受就是感觉,你觉得气脉动了、吃饱了胃胀、身体舒服与否、打坐腿发麻、坐着昏沈,这些都是感觉,你能离得开这感受吗?这是基本修持啊!观受是苦,一切苦乐都是苦,你不能够离开,那打坐的功夫再好,还是在受阴境界中。不要以为任督二脉通了,头顶发跳了,请问你没有感觉到头顶,怎么晓得那儿在发跳?既然明白是在受阴境界中打转,观受是苦,还不赶快舍掉!这念还是在受阴境界中,没有跳开来。

  观心是观心里的妄念。观法,心里的思想、意识状态、各种思想法则,一切都是无常,念念皆空,前念已过,后念不起,当下即空,是不是做得到?如果做不到,那这四念处一点基础都没有,下面的其它三十七菩提道品都免谈了。

  证到果位还是小乘法,还没有证得菩提。《维摩诘经》始终在不二法门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什么是不二?小大不二,小乘、大乘一样的,就是一个菩提道;世俗法与出世法不二,所谓真俗不二。

  「虽行四念处,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这话怎么说?从小乘来讲,做到四念处是证到空了,不受后有,这个世界不来了。感受的痛苦他没有了,得了涅盘之乐,心念不起作用,住在空这一边,四念处成就,证了果位,离了身受心法。但是菩萨道是要「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已证得涅盘还能够跳出来,也可以说,他既跳出来也没有跳出来。这里把三十七菩提道品拆开来讲,讲的是一个真俗不二。不要自称是大乘道而不讲小乘,你如果小乘都做不到,罔言大乘!小是大的基础。大乘的修法,一定要先做到小乘的四念处,但是不是永断身心,不是永求寂灭,出世入世不二,才是菩萨行。

  下面三十七菩提道品就念过去不细讲了,要点都一样。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四正勤:未生善今生,已生善今增长,未生恶今不生,已生恶今断。

  「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这里特别挑出来讲,你们喜欢神通的要注意。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慧如意足。足是满足,是如意的满足,爱如何就如何,等于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到七十岁才敢这么说。你修佛法,算不准很年轻就得了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的欲,不是世间一切欲,你修行要求法、求定、求慧,这就是欲,不过这是正欲,是善欲,是好的。在座的各位都想悟道,搞了半天有几个悟了?没有悟,这个欲望,这个希望就没有达到。而悟了道,能真正大彻大悟,一切自在的有几个人啊?达到了才是欲如意足。

  念如意足呢?你念佛做到了一心不乱吗?如一日如二日就不说了,能如一分钟、如一小时、如数小时一心不乱吗?念不能一心不乱,意识想不乱,但是做不到,就是念不得如意。所以四如意足谈何容易!如果能念到一心不乱,做到像赵州禅师那样,二六时中(就是昼夜二十四小时,白天、夜里各六个时辰)老僧除二餐粥饭之外,无杂用心处。他能做到这个境界,八十岁还到处参访,人家问他为什么还要参访,他答说因为未能打成一片。他谦虚啊!还说没有达到如意足。我常说笑话,赵州和尚这个话真了不起,但是如果碰上他老和尚,还要打他一棒,为什么?不用功!他还会被两餐饭牵走就不对,要吃饭不知道食处才打成一片。这虽是笑话,也是真的,要如此用功才能算精进如意足。慧如意足更难了,你听经听过了能记得吗?上星期讲的,这礼拜就忘了,慧也不能如意,所以学什么都不成。

  这是大概解释了四如意足,我是不照教理解释,为了让你们很容易了解。《维摩诘经》并没有说得了四如意足,就得六神通自在,不要乱加解释啊!因为得到了四如意足,心念才可以得自在神通,得的是这个神通,不是六通五通的。那何以叫作神通呢?你加两个字:「神而通之」就懂了,现在大家拜一切的神祇,不论是菩萨、关公、土地、妈祖,都叫作拜神明,神明就是神而明之。后世把虚字省略掉了就成了神明,也就是神而通之的神通。得了四如意足,而不走出离的小乘路线,因为神通自在,所以入世无碍,这就是大乘菩萨行。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这些句子的重点是「虽行」,是说虽然修行小乘的法门,可是不妨碍走大乘路线。以上是三十七菩提道品,我们不细讲,自己去研究。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