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周:
【难陀,第十七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毛拂口。此风能于胎子眼、耳、鼻、口、咽喉、胸臆、食入之处,今其滑泽,通出入气息,安置处所。譬如巧匠,若彼男女,取尘翳镜,以油及灰,或以细土,揩拭令净。此由业风,能作如是安布处所,无有障碍。】
第十七周的生理机能叫“毛拂口”。能使胎儿的眼、耳、鼻、口、咽喉,乃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等,更加润泽、通畅。
就好比巧手的工匠,用油沾上粗灰,或者细土,把积了尘垢的镜子擦拭干净。这周的生理机能就是这样,使得各处发育妥当。
今按:我们前面讲到,胎儿到16~17周时,开始了脂性分泌。而《入胎经》这里则说到“令其滑泽”,同时又作了譬喻说“以油及灰”、“揩拭令净”。
第18周:
【难陀,第十八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无垢,能令胎子六处清净。如日月轮,大云覆蔽,猛风忽起,吹云四散,光轮清净。难陀,此业风力,令其胎子六根清净,亦复如是。】
在第十八周,一股叫“无垢”的生理机能,使得胎儿的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等整体的生理器官、组织)清爽。
好比太阳、月亮被云遮住。忽然起了大风,把云吹散开来,阳光、月光就朗照中天。这个时期的气机,使得胎儿六根清爽的机理,大致就是如此。
今按:胎儿越趋成熟,它的各个器官、组织间的界限,才越趋完整的孕育出来。譬如孵化中的小鸡,如果时间没到,提早几天把蛋壳剥开,那么小鸡的眼睛、耳朵、绒毛等等都还没有发育完成,很可能还是血肉模糊的,很不清爽。
胎儿在母体里也是如此,没发育完成前,眼睛、耳朵等各部分组织的界限都还不够完整。当然,也就不清爽。到了第十八周,发育得比较成熟了,所以这里说“令胎子六处清净”。
第19周:
【难陀,第十九七日,于母腹内,令其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腹时,先得三根,谓:身、命、意。】
胎儿的眼、耳、鼻、舌这几部分的组织,经过前面“无垢”的生理作用,清爽之后,这一周发育得更成熟了。至于身根、命根、意根这三部分,是初入胎时就已经有了的。
第20周:
【难陀,第二十七日,于母腹中,有风名曰坚固,此风依胎,左脚生指节二十骨,右脚亦生二十骨,足跟四骨,髆有二骨,膝有二骨, 髀有二骨,腰髋有三骨,脊有十八骨,肋有二十四骨。复依左手,生指节二十骨,复依右手,亦生二十。腕有二骨,臂有四骨,胸有七骨,肩有七骨,项有四骨,颔有二骨,齿有三十二骨,髑髅四骨。难陀,譬如塑师,或彼弟于,先用鞍木,作其相状,次以绳缠,后安诸泥,以成形像,此业风力,安布诸骨,亦复如是。此中大骨,数有二百,除馀小骨。】
到了第二十周,一股叫“坚固”的生理机能,发育出许许多多的骨头。
就好比一个雕塑师和他徒弟一起,要塑成一尊像,首先要用木头做出一个架子,然后用绳子缠好,最后再敷上泥料,才完成一尊塑像。这一周,“坚固”的气机,发育出大大小小的骨头,也就是这个道理。其中,除了细小的骨节外,大一点的骨头总共差不多有两百个。
今按:(1)一般成人骨头有206块,婴儿刚生下来有300多块,后来有些骨头相互融合,就成为206块。(
《入胎经》这一段,有关各部位骨头的数字,并不准确,甚至有不少出入。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佛经是弟子们在佛陀去逝后,凭着记忆追录的。为了佛经的记录,佛陀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又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各持己见,相互非议。所以这一部分传述下来的骨节数字,究竟是否确为佛陀当年所说,我们实在不得而知。 不过,不论如何,我们前面曾经提起大家注意,这本经的重点并不在于胚胎学的介绍。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主要在于点醒难陀对于女色、欲乐的沈迷。于是就入胎、住胎的过程,顺手拈来,作为方便说法的题材。 所以,在介绍过程中,即使略有出入,也不足以影响他在身心修证方面的卓越成就。 (2)骨骼系统的发育,早在胚胎的第五周时就已经开始,逐步经过软骨内成骨的方式,骨化成骨。 到了第二十一周,肢体的比例已经和出生时差不多,各部位的骨节,大部分已经定数、定形。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第二十周时,把全身的骨节作了概要的介绍。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