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另外还有一些真实情况,写历史的人,倒不妨秉笔书之:在孙文大总统宣誓就职之后,一次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中央索饷。临时大总统朱笔一批:拨20万元济急。当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持此总统手批,前去财政部拨款时,发现国库之内,只有银元10枚(见《胡汉民自传》)。
其实当时孙公一文不名,举国皆知,只有隆裕太后不知罢了。袁氏军饷缺乏,全国或有 不知,而隆裕太后则知之极深也。斯时首都之内王公满城,腰缠千万者,所在多有,袁总理乃说动太后,要求王公大臣,毁家纾难。太后极以为然,懿旨、圣旨也就照发如拟。殊不知此一发旨,北京城内的王公大臣,就夜不能眠了。盖纾难虽人人之所欲,毁家就人人之所不欲了。老实说,那时北京城内的名王巨府,是鳞次栉比的。真要毁他几家,真的就足够清军打他三五个月甚至一年的内战。遍地黄金的深宫大内,那就更不用说了。只不过隆裕太后不知其所以然罢了,可是老狐狸袁世凯却了如指掌。
[附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部,最近重修开放。新近的展出中有唐人韩幹的《牧马图》,此《牧马图》著录于宋徽宗的《宣和画谱》,价值连城。画上有"皇六子"、"恭王府"等钤记,当出自清恭王府。当时的恭王府中,这一等级的国宝真不知有多少。但是那时的恭王,较诸醇王(摄政王)和庆王,似乎还略有逊色呢!这只是一些王府。他们较诸皇宫大内的宝藏,更是无法相比的!大清帝国毕竟是大清帝国嘛,它搜刮三百年的中华国宝,哪能一下用得完呢?
经袁总理大臣毁家纾难这一倡导,满族王公大臣,便再也不敢轻言对革命党作战了。寡妇孤儿相依为命的太后,这时连身家性命都自觉难保,因而频频乞怜于宰相。她现在是顾不得什么皇位了,只要今后生活无虞,袁大臣能替她母子向将来的革命政府争到点优待,她就很心满意足了。三百年来的孽,不是她母子作的,但是三百年来的怨,却要她母子独当之。亡国之君寡妇孤儿,只得终日以泪洗面。幸好总理大臣尚能念本朝厚恩,一再提出保证,唐代表已在和议上向民军争得皇室优待费每年400万元,虽略少于袁大臣所提的400万两,然也相差有限。将来的民国政府虽待先朝皇帝如异国之君,但是仍有皇宫可住,皇号可保,紫禁城内,关起门来,仍是一朝天子。三千年来的亡国之君,有这样的光荣收场,古史所未有也。因此,太后在哭跪于地的老头子宰相的劝慰之下,已彻底解除了武装。在决定大政方针的所谓御前会议中,太后和庆王奕劻(皇叔祖)反而成了主和派的中坚。太后心心念念所想的,是袁世凯所公保的优待费,像前朝崇祯皇帝一样,战败后到煤山上去上吊,妇道人家不敢想像也。庆王则只是为他自己的千万家当着想,将来五族共和,老友做了总统,他仍是北京城内的庆王,面团团富家翁也。古语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愿坐在厅堂的屋檐之下,怕檐上的瓦片掉下打破头也),何必去冒与民军作战的危险呢?太后和庆王既然都一致赞成共和,则宣统之退位,就在于弹指之间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