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作品集

《蒋氏家族全传》4.境外追杀汪精卫

  抗战初汪精卫叛国附逆后,蒋介石在制裁暗杀汪精卫的密令中指示的很具体:

  一、立即对怀疑与汪精卫出逃的人如交通部次长彭学沛、教育部常务次长张道 藩等人,由军统审查控制。

  二、对怀疑协助汪精卫出逃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进行监视。

  三、立即制订制裁计划,迅速布置,必须抢在汪精卫离开河内至南京筹组伪政 府之前将其杀掉。

  四、做好准备之后,等候蒋介石本人下达具体行动时间。

  戴笠奉蒋介石密令之后,马上采取了行动。

  前两项好办,分别派军统所属各站、组对彭学沛、张道藩等人予以监视。

  后面制裁的汪精卫的计划就不太好办。戴笠深感棘手,尽管他和军统对于暗杀 轻车熟路,在布置、策划、行动各方面有积累已久的丰富经验。但这次不同,出国 在国境以外组织暗杀,仍没有把握。

  而且更令戴笠棘手的是,汪精卫虽然逃到河内,并发表响应12月22日日本首相 近卫的第三次招降声明的“艳电”,尽管汪精卫一直组织“低调俱乐部”,热衷和 平运动,但人们大多不相信位居中国第二把交椅的国民党副总裁,会舍此甘当汉奸。 所以蒋介石虽然命令戴笠予以制裁,但尚需最后由蒋介石亲自下命令才可实行。蒋 介石还同时抱最后一线希望,在未公开开除汪精卫党籍和职务之前,只说汪精卫去 河内治病,并派外交部长王宠惠、汪精卫的挚友陈布雷等亲往河内劝其归国。所以 汪精卫尚未公开宣布投敌,戴笠也不能公然从事,万分谨慎,分寸不好掌握,万一 又重蹈暗杀唐绍仪的覆辙,导致重大后果,戴笠是无法交待的。

  但戴笠又不能不做准备,他只能全力以赴,不计困难。

  在蒋介石劝说汪精卫无效,下定制裁决心后,戴笠更只能拼死一击。

  原先蒋介石下达任务和命令时,曾考虑由郑介民亲自去河内指挥这次行动。但 戴笠却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因这次行动是蒋介石交办军统局的历来不曾有过的重大 行动,郑介民虽为军统局副手,但多年来奉蒋介石之命主政军令部二厅,分管军统 负责的谍参工作和军事情报工作,对军统局本身业务不太过问和负责,如由郑介民 赴河内负责,还要先熟悉军统暗杀行动情况,恐怕对这次重大行动不利。另外,戴 笠还有一个不便对蒋介石说明的原因,即郑介民在军统局内的胆小怕事、谨小慎微 是有了名的,郑介民也很惜命,遇事往往不敢向前。戴笠怕郑介民在河内胆小惜命, 误了大事。所以,戴笠主动自荐于蒋介石,希望蒋介石同意自己亲自出境,担任这 次暗杀汪精卫行动的总指挥。

  蒋介石经过考虑,同意了戴笠的请求。

  整体计划确定之后,戴笠开始考虑具体布置。

  首先,他先成立了军统赴越暗刺汪行动组。自己担任总指挥,并与郑介民制定 了具体方案。和以往暗杀行动不同,在行动组人选上,戴笠慎之又慎。首先挑选了 特工技术专家余乐醒。

  余乐醒是早期中共党员,早年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曾任叶挺独立团政委。 “四·一二”事变后脱党,加入军统,是军统元老,还介绍沈醉等20多名亲属加入 军统。对军统特工技术极有研究,精明强干,而且能讲法语,赴河内行动十分适合。 但余乐醒虽堪称专家,但缺乏独立指挥重大行动和组织工作经验。所以戴笠又权衡 利弊,经过反复考虑和与郑介民商议,最后确定调天津站站长陈恭澎担任河内刺汪 行动组组长。陈恭澎也是军统重要骨干和行动专家,参与策划、领导和亲自指挥过 军统局的数次重大暗杀活动,如暗杀张敬尧、吉鸿昌、石友三、王克敏等,几乎都 获得成功;经验丰富,又有实践锻炼,最后被确定担任行动组组长。而由余乐醒负 责特种技术如使用毒气、定时炸弹等手段的运用。

  除行动组负责人确定以外,组员也全部经过严格挑选。从军统局特务总队选定 了4位各有专长的老行动员张逢义、余鉴声、陈步云、陈邦国。另外,为了确保成功 系数,戴笠还不惜血本,将他的贴身警卫王鲁翘和军统局武术训练班教官唐杰英也 调入行动组。王鲁翘毕业于杭州特训班,一直跟随戴笠做贴身警卫,并练就了百步 穿杨、弹无虚发的好枪法。唐英杰自幼习武,在军统局内是有名的武功高手,据说 还能飞檐走壁,极受戴笠垂青,每每尊之为“江湖异人”。从这些行动队员的组成, 也可看出戴笠不惜死战的决心。这些行动队员,戴笠都予以亲自接见,暗示蒋介石 下达任务的重要性。

  人员选定后,分批分期从各个途径潜往河内集中。

  随后,戴笠又反复考虑行动指挥设于何地的问题。

  预定的指挥中心地点有三:昆明、香港、河内。昆明设指挥中心比较安全,但 距河内较远,不太方便。河内指挥近便,但不安全,一旦出事,会导致全军覆没。 因为当时越南法国殖民当局对汪精卫等人严于保护,尤其严防刺客杀人行刺。所以 指挥中心设在河内极不保险。最后经过反复斟酌,将指挥中心地点选在了香港。

  1939年1月,戴笠携带秘书毛万里及工作人员乘飞机赴香港,行动组已先期分批 潜入河内。

  戴笠原本在香港购有一幢洋房,但为保密和隐蔽行踪,戴笠又分别在香港、九 龙租下公寓,分别轮流居住,以防不测。这是戴笠的谨慎致微之处。

  行动指挥中心设在香港铜锣湾晚景楼一号公寓内。同时在香港高街6号设联络站, 由毛万里充任联络之职,同时设电台两座,昼夜不停轮流值班,一刻不间断与重庆、 河内联系。

  全部布置安排妥当以后,戴笠为了更加稳妥,又亲自决定去河内,具体布置行 动计划。

  戴笠化名何永年办下护照,秘密飞到河内。首先拜会国民党驻河内总领事,请 求协助。随后在总领事馆内设立刺汪行动指挥所和联络点,架设电台,与香港直接 联络,同时利用领事馆人员名义掩护杀手活动。又利用总领事馆秘书、军统情报员 方炳西,解决行动人员住宿、用车。还指示潜伏在河内的军统直属通讯员与河内法 国警方疏通关系,以保有备无患,并掌握汪精卫的行踪,以利行刺。

  对行动组所有人员,具体交代布置任务。余乐醒负责投毒、炸弹行刺工作,陈 恭澎负责狙击暗杀。戴笠一再指出:所有行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计划,精心准备, 井严厉警告部下:“这是一次难得机会,不但要好好掌握,也应该做出成绩,否则 我们自己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由此看出,戴笠心领神会蒋介石交与的任务,他对这次任务也是不遗余力,动 了最大的脑筋。

  两天之后,戴笠返回香港。

  现在剩下最关键的就是暗杀武器的问题了。在河内当地无法买到暗杀所需枪支, 而且也容易引起注意。经过研究,先从滇越铁路运一批手枪至越南海防港口,再由 河内行动组偷运进河内。各种关口运输都是军统人员完成的。后来又由美国购得新 式左轮手枪,由法国援华志愿军大队中方联络官(其妻是法国人)曹师昂将手枪藏 于行李中,偷运至河内。至此,所有布置方案均一一完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就等蒋介石下达密杀令。

  在刺杀汪精卫时机还未成熟之前,戴笠根据蒋介石的意愿,准备先期对汪精卫 在香港的追随者予以打击,以期对汪精卫发出警告,使其有所悔悟。

  汪精卫到河内以后,追随汪精卫的国民党委员一时先后纷纷到香港,观测风向, 互相串连,这些人原先大部分就是汪精卫“低调俱乐部”的成员,“亡国论”和 “速败论”的鼓吹者。戴笠经过侦察、监视,不禁吃了一惊,他发现这些人并不是 一般人物,而且这一时期纷纷到达香港,决不是偶然巧合,皆与汪精卫出逃有关, 并大都深居不出,行踪诡密。本在香港的汪精卫追随者也不断大造舆论。

  戴笠注视着这份名单上那些熟悉的名字和职务:

  陈公博:四川省党部主任

  顾孟余:铁道部部长。

  周佛海:中央宣传部代部长。

  陶希圣:艺文社主任。

  陈壁君:中央监察委员(汪精卫之妻)

  林柏生:中央立法委员、《南华日报》社长。

  高宗武:外交部亚洲司司长。

  周隆库:外交部情报司日苏科科长。

  梅思平:江宁县县长。

  肖同兹:香港中央通讯社社长。

  戴笠反复思忖究竟拿谁开刀,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后果,不光不能 “体谅领袖苦心”,也不能起到威慑汪精卫的目的。因为此时汪精卫还未公开投敌, 所以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予以制裁。

  此时,汪精卫集团气焰很高,活动也很频繁。尽管大部分人深居不出,但也有 少数人很活跃。经过监视发现,陈壁君在香港、河内之间来回穿行充当联络人,起 了传递情报的作用;高宗武、梅思平则负责在香港与日本人秘密接触。而林柏生则 公开利用控制的《南华日报》大造舆论,抨击蒋介石;肖同兹也公开写文章拥护汪 精卫的“和平救国”实则投降的主张。林柏生不仅在报上公开发表汪精卫的“艳电”, 还积极参预投敌活动,是汪精卫团集团的马前卒。但他的地位、声望并不高,戴笠 决定先拿他开刀,以敲山震虎,抑制汪精卫集团的投降活动。

  经过一番侦察和布置,已明了林柏生的行踪,在暗杀之前.戴笠先派人捎话给 林柏生,约其会谈。但林柏生不予理睬。他又亲自打电话给林柏生与肖同兹,谴责 二人不该大造汉奸舆论,并严重予以警告。但林柏生仍然我行我素,继续发表文章, 与蒋介石唱对台戏。

  戴笠忍无可忍,命令军统香港区书记刘云雄指挥杀手于1939年1月13日晚施实刺 杀,但却错杀了一个与林柏生长相差不多的人,使林柏生侥幸免于一死。实际林柏 生在报馆因事未归。戴笠只得另寻机会。

  l月17日中午陈壁君邀请周佛海、梅思平、陶希圣、林柏生小聚密谋。饭后,香 港警方约林柏生谈1月13日暗杀事件情况,并再三叮嘱林柏生小心。谈话后,因林柏 生约好梅思平等饮茶谈事,因地方不远,遂步行前往。监视、跟踪的刘云雄和两名 行动员,再次行刺林柏生。因不便带枪,行动员用袖藏铁棍猛击林柏生头部,但不 幸被当场捕获一名行动员。初以为林柏生已死,但实际未击中要害,后由香港警方 秘密保护起来住进医院。

  暗杀林柏生虽未获成功,但确威慑了在香港的汪精卫集团成员,气焰有所收敛, 再也不敢公开活动。但却使汪精卫提高了警惕,一再更换住址,并有近期离开河内 的企图。这些迹象及其它情报,均被戴笠分析得知:汪精卫确有近期离开河内的企 图,戴笠迅速上报蒋介石请其定夺,并报告布置情况,同时附上一封截获的汪精卫 致龙云的信,信中暴露了汪的叛国之心。蒋介石终于下了决心,批准戴笠的行动计 划,于3月19日电令行动组:“着即对汪精卫予以严厉制裁。”

  尽管汪精卫比较狡猾,但他所更换的住址还是被军统潜伏人员不断发现,并且 随时随地有军统人员监视。在军统人员两个月的监视下,汪精卫后来搬进高朗街27 号朱培德夫人宅寓中。此时,余乐醒一直主张用毒药暗杀汪精卫,但绞尽脑汁,却 无结果。试验了诸如在面包中注射毒液、在浴池中施放毒气等办法,但都困难重重。 此时正好接到戴笠“予以严厉制裁”的急电,只好放弃用毒药的计划,准备实弹狙 击暗杀。于是,二人拟定3月22日的午夜袭击汪宅,强行杀死汪精卫。

  但3月20日上午监视汪宅人员报告;汪精卫正打点行装,似有全家离开河内迹象。 实际是汪精卫等要到距河内市区数十公里外的丹道镇三岛山麓旅游,也不排除汪精 卫已有试探之意。但陈恭澎等真以为汪精卫要逃往西贡再赴日本。所以他当机立断, 率领行动员追踪而去。

  在河内市区达莫桥头发现了汪精卫等人乘坐的两辆黑色轿车,但等靠近之后, 却引起怀疑。两辆车掉头回原路疾弛而去,等陈恭澎掉头追赶时,因过桥车辆很多, 被夹在中间。这时其实有个机会,就是可以下车去枪击也正停车等待过桥的汪精卫。 但陈恭澎担心无法逃离被捕,便决定过桥后再行动。谁知汪精卫车过桥后,陈恭澎 的车却赶上红灯。等再过桥时,汪的车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戴笠很不满意,但其实大家都明白,机会的丢失是行动人员不敢放手干。 在国内杀人,即便被捕也会相安无事,因为戴笠总有办法将人保释出来。但在河内 戴笠根本无能为力,所以行动员们也唯恐失手被捕。

  当大下午,其实还有一次机会。汪精卫回家后,大概因此事与陈壁君发生争吵 或争论,就在门前草坪上。但等陈恭澎率行动员疾驰而至时,汪氏夫妇早已回房。 这又是布置的失误。原来殖民当局规定任何人不准携带枪支,所以为避免麻烦,监 视汪精卫的军统人员都不带枪支,只负责报告情况。这样一天之内丧失了两次机会。 不过,这也表明了军统人员没有境外暗杀经验,也不适应境外环境,再加总是心惊 胆战,所以屡屡失手。

  但是,军部内部的制裁纪律也是异常严厉的,完不成任务尤其是这次重大任务, 放跑了汪精卫,按军统纪律,很可能“殉法”而死。所以,陈恭澎见汪精卫已发现 异常,决定提前于当日(21日)夜间行动,强行行刺。

  汪精卫所住的高朗街27号,位于河内哥伦比亚路,是一栋三层楼房,外面有一 人多高的围墙。三楼正面有两间房间,一大一小。大间里面有床铺,汪精卫白天多 在北房起居会客,行动组经过长时间观察,断定大间为汪精卫的卧室。其实,汪精 卫为人狡猾,他白天在大间睡觉,其实夜间则去小间睡觉,这样就给行动组造成了 错觉。

  当晚N点半,陈恭澎等6名行动组成员按预定计划来到汪宅。按原定计划,王鲁 翘、唐英杰、余鉴声、陈邦国四人从后门越墙人宅上楼至汪的卧室行刺。陈恭澎二 人在外巡哨接应。本来有翻墙走壁之功的唐英杰翻人墙内,但却打不开后门,只好 让墙外三人搭人梯,一个一个爬人墙内。上楼后,门踢不开,只好用斧砸开缺口, 用手电看见有人,便以为是汪精卫,连开三枪。这时河内警方警车来到,唐英杰携 王鲁翘越墙逃跑,而陈、余二人因无法翻墙,被河内警方捕获。

  陈恭澎等人以为汪精卫必死无疑,兴奋异常。谁知天亮后探听得知死者是汪精 卫的秘书曾仲呜。

  原来上午行动组追踪汪精卫的汽车,一场虚惊,曾仲鸣前来探询情况,当夜便 留宿于大间室内。其实如果不是曾仲鸣来访,行动组发现大间无人,必然会到小间 搜寻,汪精卫仍不免一死。所以说,巧合之中曾仲鸣成了汪精卫的替死鬼。

  暗杀事件之后,一时哗然。河内当局立即调派大批警察日夜保护汪精卫的寓所。

  陈恭澎等已知道再也不能有机会行刺汪精卫了,只好向戴笠发电告知,并派王 鲁翘急赴香港当面向戴笠汇报行动全部过程。

  戴笠在了解了全部细节之后,也感到再不可能天赐良机。他只好下令撤回河内 行动组,香港指挥中心也撤回国内。

  这次暗杀汪精卫的行动是戴笠以往暗杀行动中最费心血的一次,其竭尽全力、 耗尽脑汁的程度简直是空前。而且耗费精力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他几乎日夜坚守 香港调度指挥,连春节也未归与家人团聚。因为这次行动,不仅是蒋介石极为重视 的一件任务,而且戴笠早就明白,如果让汪精卫活下来出逃,肯定要投敌组织伪政 府,其政治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事实证明了戴笠的预计。就在汪精卫被刺后,日本 马上作出反映,立即召开五相会议,制订营救汪精卫的计划,并专派轮船,在越南 当局配合下,将汪精卫接到上海。

  多年以后,戴笠一想起这次失败便极度伤心,他在总结经验教训时说:“民国 二十八年(1939年)3月21日,在越南河内,我们因制裁汪精卫,被当局捕去的两位 同志,至今还关在河内。我们检讨当时的得失,是计划不周密,以致汪逆漏网,只 打死汪的副手曾仲鸣。汪精卫后来在南京组织伪政府,危害国家民族,这实在是我 们的遗憾。当时,应该在达莫桥把他打死。不在桥上打,而在晚上行动,已经失策。 但当天晚上,我们的同志还勇气甚足,敢于去打,而在法国人统治下的河内,我们 能够造成有声有色、轰轰烈烈的一幕,也总算难能可贵了。”

  刺汪行动失败,蒋介石未如愿以尝,颇不满意,对戴笠有所指责。戴笠则认为 行动人员如王鲁翘等是英勇的值得表扬,而具体负责人因贻误战机是有责任的,如 余乐醒被撤职,下放到军统炼油厂挂职。陈恭澎则一直闲置听候处理。对有功人员 如驻河内总领事许念曾,则后来援手推荐他为驻埃及公使。

  戴笠是一个记耻的人,此后他一直念念不忘继续筹划刺杀汪精卫。就在刺汪失 败后,他立即派王鲁翘潜往上海,继续跟踪行刺汪精卫。但事泄被捕,以后坐了六 年监狱,五十年代后任台北市警察局长,1947年死于车祸。

  在河内损失两员干将(一直被殖民当局关押)、在上海损失王鲁翘之后,戴笠 愈加愤怒。他从此始终把暗杀汪精卫列为军统暗杀名单上的第一号人物,不惜以极 大的代价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投进去,使自己能在蒋介石面前失去面子找回来。

  1939年5月,戴笠派军统特务戴星炳伪装投靠汪精卫,密谋行刺。但一因戴星炳 地位不高,无法与汪精卫接近;二因汪精卫河内遇刺以后,警惕性极高,也无法下 手。戴笠却决心不惜代价,增派最受戴笠器重、凶悍无比的老资格特务、军统局书 记长吴赓恕率领10名行动员到上海,配合戴星炳密谋继续暗杀汪精卫。

  因戴星炳事机不密,被江伯特工逮捕,后被处决。戴笠闻讯继续电令吴赓恕继 续寻找机会刺汪。吴在临来上海前,曾向戴笠发誓,不杀汪精卫决不回重庆。因而 吴积极活动,找到一位在伪政府任职的老同学预谋用炸弹暗杀汪精卫。不料此人向 江精卫告密,致使吴赓恕被捕惨遭杀害。

  吴赓恕之死使戴笠极为伤心,也更加愤怒。他不甘失败,再一次布置新的行动。 这次他起用了河内刺汪行动失败而闲置的陈恭澎,接任上海区区长,统筹加强暗杀 汪精卫行动的领导力量。并成立北极冰箱公司,做为刺杀汪精卫行动的秘密据点和 联络站,由军统行动人员陈三才担任指挥,配备穿甲枪,计划阻击汪精卫的汽车。 但由于内部人员出卖,陈三才被捕,密点被搜查,所有材料、枪弹均被查抄。这次 行动计划时间长,也极机密,戴笠本来寄予极大的希望。但仍然付之东流。

  但是戴笠百折不挠,仍然绞尽脑汁、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总结多次经验,认为 刺汪行动要长期准备,却经常在过程中出问题而导致失败。他决定简化步骤,减少 在长期计划、筹备过程中暴露的风险。经过考虑,他决定采用侠客行刺的办法,不 用枪械之类,只凭拳脚功夫致汪于死地。

  经过物色,找到一名大力士黄逸光,曾徒手打死过老虎,抗战前曾任童子军徒 步旅行团团长,在南京受到过汪精卫的接见。黄逸光愿意以民族大义为重,舍身除 奸。黄逸光到南京后,拿着当年与汪精卫合影的照片求见。但汪精卫很狡猾,在接 见之前,先派特务搜查黄逸光的住房,搜出小型电台、密码本等物,于是黄逸光亦 被捕,立即被枪决。汪精卫在批示枪决黄逸光后,也批示枪决了上次刺江被捕的军 统行动员陈三才。

  蒋介石在此期间一直关注着军统局的刺汪行动,对戴笠组织暗杀行动,每每失 败而深感失望。戴笠也运筹无措,因为在1939年至1940年的近一年时间内,戴笠在 河内失败以后,连续五次组织刺江行动,不光投人极大精力与财力,而且连损干将, 未获寸功。戴笠承认这是他们遇到的最难对付的老狐狸,他不得不暂时放置,开始 策动高崇武、陶希圣脱离江伪集团,获得成功。使蒋介石稍感满意,对协助有功的 杜月笙发给奖金法币20万元,发给军统局有关人员奖金港币五千元。

  刺汪虽然失败,戴笠却并没有停止对其它汉奸的追杀。在抗战期间,戴笠指挥 军统人员,共暗杀了数百名汉奸(包括投降 日伪的军统特务)。对整体暗杀活动 来说,除刺汪一案,蒋介石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相比较而言,蒋介石对中统除奸 活动不得力是不太满意的。

  当然,在暗杀汉奸的同时,戴笠奉蒋之命,也不忘反共任务,绑架、逮捕、破 坏、暗杀过中共地下党员。

  但总的来说,蒋介石、戴笠的除奸活动应该说是抗日行动,而汉奸被严惩,也 是罪有应得的。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