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作品集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日战争期间的强国形象,1937—1941年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双重现象——日本的外交孤立和西方对中国重新产生兴趣 ——在1937年7 月战争爆发后变得更加清楚。与战场上的胜利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不 可捉摸的战争目的问题。日本为对华战争正投入大量军队(士兵人数超过100 万), 并于1938年4 月在国内宣布全国动员,使整个国家为胜利而行动起来。但是,打这 场战争究竟为了什么并不清楚。正值日本的军政首脑打算把日本的亚洲政策通过与 英美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转向帮助恢复某些稳定意识的时刻,这场战争爆发了。 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了,然而对为什么一定要打这场战争却没有清楚的认 识,对这场战争将带来什么后果,也没有共同的预见。当时日本能想出的最明显的 理由就是建设新秩序的漂亮措辞。对“新”的强调表明了他们不回到过去的意识。 相反,这场战争将是改变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手段。日本正在实现“改变当前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历史使命。对国内,这意味着减少甚至消除西方的影响——党 派政治、私人利益和享乐主义。著名社会学家高田保马声称,日本人必须学会俭朴 地生活,使个人的安康与全民族的福利一致。他们必须让个人利益服从社会监督。 对国外,新秩序的概念使这场战争合理化,用高田的话说,“中国和日本不是为了 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更为崇高的目的(通常指亚细亚主义或亚洲新秩序),以 加强亚洲对西方的集体自卫。

  这样的自我粉饰暴露出日本人对其未来的地位是多么的绝望。对中国呼吁泛亚 细亚主义无异承认这场战争不能在战场上赢得。如果中国人觉得他们被西方忽视, 因此除遵从日本确定的东亚新秩序外别无选择,那么这种呼吁可能不全是绝望的花 言巧语。的确,有一些中国人以前就倾向以朋友对待日本人,著名的如汪精卫,他 们仍抱着维持两国密切关系的幻想。他们相信中国不可能从其他国家得到很多援助。 这是他们最大的失算,也是日本最大的失算。他们将会发现,远不只是这两个国家 继续进行战争,它越来越成为全球冲突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把其他国家卷进来。

  根据中国的观点,这种有利的发展完全不是预先注定的。1935年共产国际大会 提出的人民阵线,在1935—193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理想多于现实,主要是因为 美、英不愿意把自己与苏联拴在一起,后者可能会把它们卷入对法西斯国家的过早 冲突。此外,苏联自身的力量被斯大林的清洗所削弱。例如,就在卢沟桥事变前夕,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他的同僚,一些最高的军事指挥官,遭到枪决。带有讽刺意义 的是,恰恰是德国比其他各国更有潜力援助中国。因为德国同中国和日本双方的关 系都好,所以在战争初期,中国人希望德国能施加压力,以节制日本的军事行动。 相比之下,一开始不可能依靠美、英。这两国仍深受消极主义和孤立主义情感的影 响。他们对中国的同情本身并不转变为有效的政策。

  所有这一切都戏剧般地突然发生了变化。1937年底到1938年初,美、英、苏三 国合作采取重大步骤以遏制日本,而最能援助中国的德国却转而更靠拢日本,中日 战争使世界主要强国重新组合。首先,它导致苏联与英美二强互相更关注对方,如 果可能的话,联合作出反应以抑制日本。苏联在许多方面都采取主动。尽管斯大林 不愿与中国建立可能激怒日本的纯粹的双边关系,然而他却同意向中国提供飞机和 坦克,只要蒋介石保证不用它们反对苏维埃(这是1937年8 月两国签订的互不侵犯 条约的大意。)但这只是援助中国总体计划的一部分。苏联的外交官们渴望通过苏 联1934年参加的国际联盟进行工作,并向美、英和其他国家靠拢,对日本实行联合 制裁。苏联期待华盛顿会议签约国聚会,并派一名代表参加 1937 年 11 月召开的 布鲁塞尔会议。这是苏联首次参加涉及远东的国际会议。

  尽管布鲁塞尔会议并未产生苏联所期望的国际决议和承诺,但它清楚地标志一 个要点,就是苏联同美、英一道寻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和支持中国,以“加强国 际安全”,像莫斯科杂志所指出的那样。布鲁塞尔的微小成果——代表们仅仅反复 阐述列强的愿望是找到一个与1922年的九国公约相容的解决办法而没有通过任何制 裁日本的决议——并没有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该会议清楚地将中日战争国际化, 因此是与罗斯福总统1937年10月的检疫讲话一致的。在那次讲活中,罗斯福号召所 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孤立世界上的侵略势力。到1937年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的国 际地位正在下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成反比地被提高。

  中国的唯一挫折,也是日本主要的成就,是德国决定承认满洲国。到1937年底, 希特勒已决定并吞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创造一个扩大的和经济上更有生命力 的帝国,为最终对苏联的“圣战”做准备。但是有必要通过与日本缔约使英国在亚 洲起不了作用,就像柏林- 罗马轴心会在欧洲遏制英国一样。德国想要得到日本的 合作,就必须从中国撤走军事顾问和承认满洲国。希特勒愿意采取这些极端步骤, 因为他预料要同英国摊牌,也因为有人使他相信,由于他对日本的援助,中国注定 要输掉那场战争。这场赌博将使德国付出巨大的代价。

  1938年初,中国人能感到不那么孤立了。布鲁塞尔会议至少已表明关心远东局 势的多数国家一致同情中国。苏联正向中国提供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大炮。俄国飞 行员正到达重庆。更为重要的是,美、英尽管很谨慎,也有迹象要在亚洲事务上共 同行动——正如美国海军的罗亚尔·E.英格索尔舰长于1938年1 月去伦敦就对日联 合战略同英国交换信息时所显示的那样。重庆现已得到美、英、苏无可怀疑的支持。 中日战争比以往在更大程度上与它们的全球政策相适应。满洲危机曾动员列强维护 它们被迫放弃的现行国际关系框架,而这一次西方列强决心反对日本,可能还有德 国重新确定世界事务格局的企图。在正在形成的组织反对德、日的全球同盟的新概 念中,中国将扮演主要角色。这个正在出现的同盟包含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由苏联 倡导的较早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延续。另一部分是闲置数年后复苏的英美合作计 划。二者均计划遏制法西斯国家,特别是日本。但它们有不同的内涵。人民阵线范 围较广,英美联盟较狭。从意识形态上讲,前者尽管已大为淡化,但仍保留左翼的 内涵,而后者则以自由民主原则为宗旨。当时并不清楚这两种有显著差异的结盟是 否真能结成一个强有力的集团。但无论怎样,中国都能与这两者很好地协调起来。 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 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 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 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 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对中国不幸的是,由于欧洲形势的发展,刚诞生的全球反日联盟在1938和1939 年经历了附加的变化。在这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与人民阵线和英美联盟并存的, 还有第三种旨在稳定国际事务特别是欧洲事务的方案。这就是绥靖政策,它是苏联 倡导的人民阵线,和美、英的专求民主结合的代替品,尽管事实上三者同时都在进 行。准确地说,绥靖是一种努力,要恢复某种既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国际主义, 防止世界陷入无望的分裂之中。虽然人们清醒地认识到1919年后的国际主义框架根 本不可能恢复,但对于这个方案的倡导者来说,努力结束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政治 和经济分裂,并重建一个全球相互依赖的机制,至少是可能的。正如经济力量曾经 是20世纪20年代国际主义的基础一样,它们同样被看成这种新企图的关键。国际紧 张的根源表现为经济上的,因此,如果想使世界重新保持稳定,就必须重新建立对 所有国家,甚至包括德、日、意在内的工业化、贸易和经济增长都有利的形势。这 就是绥靖与其他方案的主要差别。只有所有主要国家为了经济重新统一而联合在一 起,绥靖才有意义。法西斯强国必须被纳入这一方案;事实上这是对绥靖外交的辩 护。当然,这假定德、日、意对冲突的经济根源同样感到忧虑,而且愿意同其他国 家一道为建立更好的国际秩序而努力。

  这种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有过,但并未大力推行;西方国家也曾采取国 家主义的经济政策。现在,第一次在这十年中再努力一次的时机似乎成熟了。在大 多数国家中,工业总产值已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但世界贸易额仍不足萧条前一半, 如果和平能安全地建立起来,那么推动一个开放的世界市场以促进贸易和投资,看 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说服德国和日本致力于这些活动,而不是军国主义的扩张, 那么它们也能成为这个新格局的一部分。绥靖的倡导者们把它看作比人民阵线或英 美联盟好得多的一种选择,因为后二者有可能转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反法西斯国家的 军事联盟,从而导致分裂而不是重新统一;而绥靖方案却能避免这样的对抗。它优 先考虑把德、意、日这几个发达国家重新团结起来,而不是同苏联或中国合作。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人对美、英在1938年推行的绥靖外交感到沮丧。的确,这 种外交主要关注欧洲,而不是亚洲。英国政府由于怀疑与美国太亲近是否明智,并 仍信赖与希特勒共事,所以在9 月的慕尼黑协定中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取悦希特 勒。美国欢呼慕尼黑协定是将帮助重建国际主义的一个重大成就。没有直接涉及亚 洲,英国或美国都不愿对日本采取同样的策略,因为日本远比德国明显地具有侵略 性。与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一起策划慕尼黑绥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勋爵在5 月发表 评论:“中国正在为所有守法的国家打一场战争,它也附带地为我们在远东打一场 战争,因为如果日本赢了,我们在那里的利益必将丧失殆尽。”这绝不是对日本姑 息的语言。尽管英国人谨防与日本开战,但他们愿意支持中国远远超过愿意支持捷 克斯洛伐克。同样,美国人尽管欢呼慕尼黑协定,但他们在亚洲宁愿选择的道路却 不容置疑。1938年秋开始了美国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的谈判,尽管数额不大, 但却是美国的首次正式承诺。这笔贷款宣布前不久,当日本政府发表“亚洲新秩序” 的声明时,华盛顿和伦敦立即对它进行谴责。虽然英、美没有联合行动,但英国决 心使它的立场与美国的立场接近,并让日本知道这一点。苏联尽管对日本很谨慎, 但对其在远东的地位信心不断增强,部分地是由于中国持续对日抵抗,同时也由于 苏联从东京的理查德·佐尔格间谍网得到情报,日本不准备同苏联作战。苏联领导 觉察到,在这个时候给中国巨大的外援不会冒孤立的危险,并且出现了英美对日本 逐渐增加国际压力的良好时机,而苏联的力量将形成这种国际压力的一部分。

  如果在中国人看来这些是令人鼓舞的迹象,那么英美在欧洲的绥靖不能不影响 亚洲。当斯大林把慕尼黑协定看作资本主义国家意图弥合它们与纳粹德国的分歧的 明证,在1939年春夏不断离开人民阵线以及与英美的合作以求与德国和解时,这一 点就变得明显了。这只是权宜之计,以应付西方政府明显渴望重新联合德、意,再 次使苏联在世界上孤立。尽管这种恐惧被夸大了。但绥靖与人民阵线确实不能共容。 当斯大林与希特勒在1939年8 月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含意是明显的;人民阵线死 亡了,而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彻底失望了。什么将代 替它呢?绥靖也必然受到伤害,因为德、苏之间的条约当然不是英、法、美政府在 推动重新联合时所设想的。同样,反共产国际协定也受到打击;当反对苏维埃共产 主义国家的法西斯联盟中的一个成员公开与苏联结伙时,这个联盟就没有意义了。

  对中国来说,这些是惊人的发展。德苏和解打破了英、美、苏在世界事务中合 作的希望。此外,由于德国公然蔑视慕尼黑协定,吞并捷克期洛伐克,并打算下一 步进攻波兰,英美可能要优先考虑欧洲,但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非常不愿意以武 力抵制德国。对中国来说,唯一的微弱希望是德苏条约能使苏联把大批部队调至远 东;包括1939年夏沿满蒙边境苏、日两军之间小规模战斗的诺门坎事件,显示了苏 联在火力上的优势。

  因此,到1939年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美、苏 、中很有希望的合 作前景已被更加变幻莫测的形势所代替。随着德日关系的紧张,特别是看到对美商 业条约的废除,东京甚至也有可能重新调整其政策。废除该条约是华盛顿于7 月宣 布的,作为一项单边行动对日本施加压力。这种压力产生了预期的效果,促使东京 官员寻求改善日美关系的道路。1939年秋冬之际,在欧洲“假战争”期间,日本和 美国进行对话以查考能否对时局取得共识。如果取得成功,他们可能在日本在华势 力实际存在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稳定。假如中国人知道伦敦的一些人,著名的有议会 副议长R.A.巴特勒,正含糊其辞地谈论恢复英日联盟作为控制远东危机的一种手段, 他们会更加失望的。

  然而给自由中国以灾难性打击的远东绥靖并没有出现。英美两国都期望把日本 重新纳入合作方案,但不是按日本坚持的条款。尽管需要改善关系时东京主动向华 盛顿和伦敦提出倡议,但它不能放弃在中国的作为;因为它约束不了它的军方。甚 至在日本政府寻求同伦敦和华盛顿改善关系时,它不得不宣称建立以汪精卫为首的 南京傀儡政权,它肯定料到这一举动会破坏与西方的任何谈判。一位英国外交官写 道:“在我们采取某种态度对待中国的新政权以前,让我们了解它能博得诚实的中 国人的多少支持。而首先让我们了解在即将到来的商业条约谈判中,日本将如何使 美国政府感到满意,不让楔子敲入我们与美国人之间。”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欧洲战争把英国和美国拴在一起了。英国和美国再度结 为伙伴,不包括苏联的参与,也不对法西斯国家让步。这是一个真正为保卫民主的 双边联盟(罗斯福总统称他的国家为民主的武库)。力量与理想牢固地结合起来了 ;如莱因霍德·尼布尔在他的《基督教和强权政治》中所写的那样,没有力量,受 到珍重的民主文明就不能得救,因为袖手旁观只会鼓励进一步的侵略。和平不再是 一种能生存下去的选择,它当然不是那种不采取行动、裁军、对法西斯国家妥协的 和平。因此随着人民阵线和绥靖的消亡,1940年的国际事务体现了英美联盟的明显 兴起。余下来的是使它全球化,使它不仅运用于欧洲,也运用于亚洲。

  当1940年德国突然进攻法国,使欧洲战争和东亚战争融为一体时,英美联盟的 全球化完成了。它几乎立刻重新激起日本领导人与德国结盟的兴趣。德国在欧洲的 胜利为日本攫取中国以南地区、切断重庆外援并获得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提供了 独一无二的时机。对柏林来说,与日本结盟会把美国困在亚洲,使它不能插手欧洲。 这样的逻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1940年9 月的轴心同盟。它也使两场战争接近。

  可以肯定,英美专注于保护英国可能意味亚洲处于次要地位,但既已放弃对德 妥协,而日本和德国又紧密联合,它们决不会牺牲中国以取悦日本。所有这一切再 一次提高了中国的重要性,像1938年以前那样。当然,这次苏联不是亲华联盟的一 部分。1940年末,当希特勒显然将撕毁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并把矛头指向苏联时,斯 大林寻求与日本改善关系,以避免两线作战。苏联缓慢地但正确无误地与日本实现 了睦邻关系,于1941年4 月签订了中立协定。至此苏联明确地放弃了欧洲和亚洲的 人民阵线。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美国和英国对中国的支持正被东印度的荷兰人加 强。尽管荷兰已沦陷于纳粹,荷兰的殖民地政府仍维持其半独立存在并顽强地抵制 日本想取得石油的努力。荷兰官员们与他们的美、英同行密切磋商,三方制定了对 日本的共同纲领。这产生了所谓ABCD集团——美国、英国、中国和荷属东印度—— 这尽管不是一个明确的实体,但它至少准备联合行动,并对日本人施加巨大的心理 压力。日本人非常担心在亚洲孤立,而这正在成为现实;他们同德、意的结盟却于 此无补。轴心同盟无助于日本对付“ABCD的包围圈”。

  于是中国发现自己再次成为防止轴心主宰世界的全球化英美联盟的一部分。中 国的地位现在似乎更安全多了。她的命运与美、英连结在一起。美国把中国纳入其 全球战略,特别提供航空专家、“志愿”飞行员和飞机组成飞虎队,同在中国的日 本空军作战。当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时,华盛顿立即把援助计划既运用于英国,也运 用于中国。伦敦相信美国的支持,对日本采取强硬的政策。在1940—1941年之间的 冬季,英美战略会谈(所谓“ABC ”会议)重申欧洲战场的首要地位,同时与会各 方也同意协调太平洋的战略行动。最重要的是,由于美、英领导人承诺要维护世界 的民主,中国也成为他们为民主而战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由于成为争取主权的全 球性战斗的一部分,中国能得到保证从日本获得最后解放。这就无怪1941年全年断 断续续地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谈判毫无结果。这些会谈反映了日本的绝望以及通过 请求华盛顿压迫重庆结束战争以离间美国和中国的策略。美国官员虽然同意继续会 谈,但主要是为了争取时间作军事准备,没有接受日本控制中国的想法。

  当1941年6 月22日希特勒的军队攻击斯大林的军队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 一步加强。纳粹的侵略使苏联加入英、美、中联盟。德苏战争对美国来说意味着西 部战线的缓和。同时迫使苏联将其军队从亚洲调出以保卫欧洲苏联。当日本决定不 从背后进攻苏联而继续保持中立时,中国人意识到他们只能从苏联得到比过去少得 多的援助。然而苏联重新参战使人民阵线得以复苏,并加入英美联盟。中国现在是 这个综合性联盟的一员,也将迟早成为取得胜利的盟国中的一员。如伦敦《泰晤士 报》通讯员从重庆发回的报导提到的那样,按照中国人的观点,“德国对苏联的进 攻终于使世界上自由的人民在ABC 阵线的领导下,联合起来反对侵略势力”。相比 之下,日本的处境据认为变得“更危险,经济上困难重重,众叛亲离,并企图从事 某些行动,这些行动可能很容易使它与苏联、英国、东印度,可能还有美国发生公 开对抗,这时候它有100 多万军队困在中国”。这种观点反映出中国确信终于成功 地孤立了日本,而本身正成为世界关键性强国之一。

  德国袭击苏联后,全球大战的观念变得更清楚了。现在英美联盟和苏联共产党 人一道共同承担着打败轴心的任务。人民阵线与民主联盟融为一体。一位美国作家 称这种新的联盟为“世界民主阵线”,这一称谓很妥贴地包含了先前的两种概念。 美国的民主将不仅对本国而言,它将成为全球争取自由运动的一部分。这种新的国 际主义在富兰克林·D.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于1941年8 月在大西洋会晤结束时 所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得到了详尽的论述。这就是大西洋宪章。这两位领导人保证, 两国不仅要协调它们的军事资源和战略,还要为创造一个更安全和公正的国际秩序 而合作。大西洋宪章列举了一系列准则,如自决、经济上相互依存、国际合作、集 体安全以及裁军。中国赞成这些准则,愿加入英美民主联盟,并使对日战争成为全 球为民主而斗争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日本人感到自己受到了排斥。如《朝日新闻 》评论的那样,大西洋宪章预示美国站在英、苏一边,准备参战,它也表明要努力 呼吁欧洲和亚洲人民,根据新的准则与美国和英国联合起来,孤立德、意、日。

  日本明显地处于守势,它被迫进行两种选择,要么努力与英美两强和解,把它 们与中国拆开,要么放弃所有这样的打算,并巩固它的亚洲帝国。事实上东京同时 寻求这两条途径。一方面,华盛顿会谈在大西洋会议后重新开始。甚至在首相近卫 被代表军队好战姿态的东条英机将军接替时,还认为明智的做法是继续谈判,看美 国是否愿意恢复与日本的贸易,减少其对中国的承诺,并避免在太平洋摊牌。当然 任何一项这样的协议对中国领导人都是一个打击,所以他们对华盛顿会谈极为敏感。 伦敦也不希望美国以牺牲中国为代价对日本让步;让步只会壮日本的胆,并减少美 国在太平洋上军事卷入的可能性。因此在1941年9 至12月期间,中、英两国官员彼 此保持密切接触,焦急地等待华盛顿会谈的结果。如英国大使从重庆报告的那样, “普遍存在一种不断增长的恐惧感,担心美国政府出卖中国人,我们也跟随他们”。 英国寻求向中国人保证“美国有出卖中国的想法”是不可思议的。他们都“在进行 同一场战争,无论在欧洲或者在太平洋”。 11 月底,当蒋介石和丘吉尔听到在华 盛顿已达成妥协风声后,他们两个通知罗斯福这样一种意见:全球性的民主联盟已 经形成,绝不能因与侵略成性的日本保持和平的短期利益而牺牲中国。总统接受了 他们的论点,考虑到这个原因以及其他原因,拒绝了妥协的建议。他已别无选择。 可被重庆和伦敦接受的唯一与日本的协议可能是遵循11月26日的赫尔照会的路线, 要求日军从中国以及印度支那撤出,并劝说日本民族回到20年代的国际主义。换句 话说,他们必须加入民主阵营,否则仍被摈弃。

  日本人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除非他们向美国,因而也向中国,作出巨大让步, 他们将继续面临西方列强的强硬反对,并准备甚至冒战争风险来保卫他们的战果。 这就是他们在1941年秋,甚至在华盛顿会谈期间制定的战争计划背后的推论。日本 军政领导设想华盛顿协商不会取得结果,他们决定在不久的将来,除中国外又冒对 美、英开战的可能性。进行战争最有效的方法将是建立一个占有东南亚丰富资源的 坚不可摧的亚洲帝国。与此同时,日本的军事力量应打击美、英的舰队,以肃清对 帝国构成潜在威胁的区域。9 月初制定的计划表明,日本决心同世界的主要强国进 行较量。日本将建立亚洲霸权以防御其孤立地位。

  在最后时刻,日本只需同意美国提出的条款,特别是认可大西洋宪章、赫尔照 会以及表达美国国际主义的有关文件,战争就可以避免。这相当于接受这样一种观 念:日本继续作为英美二强界定的国际社会的一员,并受其准则的指导,包括承认 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尽管有少数日本领导人准备在这样的基础上寻求和平,但对东 条内阁和军方来说,这一方针意味着放弃1931年以来他们曾为之奋斗的一切。面对 或重新加入西方列强或向它们挑战的选择,日本选择了挑战。1941年12月战争开始。

  太平洋战争将中日冲突和日美战斗融为一体,使中国成为反轴心国大同盟中的 一名老资格成员。自1931年以来,中国人第一次能感到他们真正是全球性联盟的一 部分。

· 推荐: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作品集 玄幻奇幻小说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