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辽宁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一、 辽宁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东北抗日义勇军最早兴起于辽宁省。首当其冲遭受日本侵略之害的辽宁人民,为了保卫家乡、保卫国土,最先奋起斗争。东北义勇军兴起之后,犹如燎原之火,不断发展壮大。凡日军铁蹄所到的地方,就有民众抗日的武装出现。其组织不一,名号繁多,但目的一致,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驱逐日军出东北。

  辽宁省抗日义勇军最早出现于辽西一带,主要由退到锦州的原辽宁省政府警务处长黄显声为首的几名骨干所组织的、以各县民团和公安部队为基础的义勇军。开始规模不大,人数不多,其编制分为旅、支队及民团等。受1931年11月马占山在江桥抗战的激励,抗日情绪激昂,抗日义勇军“从者如流”。至是年冬,编制改为路,下按团、营、连、排、班组成。兵力发展到22路。翌年增至54路,另外还有27个独立支队,总计兵力约20万左右。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加强领导,改名为“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由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领导。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是由东北军政界中矢志抗日的高中级人员(如黄显声、熊飞等)和原辽宁省各社团领导人中的爱国者(如高崇民、阎宝航等)所组成,在张学良的积极支持下,于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成立。除开展宣传、募捐、筹办军需物资、培训抗日军政干部外,还派人在关外组建抗日义勇军,并指导抗日斗争和支援军械粮饷等。1932年5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实现合作。为便于领导,将辽宁的抗日义勇军按地域划分为五大军区:

  第1军区辖沈阳、新民、法库、北镇、黑山、锦县、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彰武,总指挥彭晓秋;

  第2军区辖辽阳、海城、盖平、复县、营口、盘山、台安、辽中,总指挥王化一(李纯华代);

  第3军区辖本溪、凤城、安东、庄河、宽甸、岫岩、桓仁、通化、清源、新宾、安图、柳河、临江、长白、辑安、辉南、海龙、抚顺、抚松、金川,总指挥唐聚五(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第4军区辖铁岭、开原、昌图、梨树、东丰、怀德、西丰、双山,总指挥熊飞;

  第5军区辖康平、通辽、辽源(今双辽)、瞻榆、开通、镇东、安广、洮安、洮南、突泉,总指挥高文彬。

  9月间又将军区改为军团。每一军团除总指挥外,还设副总指挥2人、参谋长1人。辖区内所有抗日武装改称“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总指挥部内设有参谋、副官、秘书、政务、军法、军需、军医、交通等8个处。此时,辽宁境内的义勇军已发展到30万人,遍布于辽宁城乡和热河东部的广大乡村。

  辽西抗日义勇军自成立始,就开展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1931年12月初,日本在占领黑龙江之后集中优势兵力,分三路进攻锦州。进攻途中均遭到抗日义勇军的阻击和袭扰。在锦州失 陷前的一段时间,义勇军主要是配合东北军作战,保卫锦州,保卫辽西。

  12月18日,进攻锦州的日军首先派出飞机对义勇军进行轰炸,尔后日军300多人于23日攻占田庄台。张海天、项青山等部义勇军3000余人立即前去配合东北军第19旅第655团铁甲车队进攻驻田庄台的日军。张海天率部从北面攻破敌封锁线,冲进街内与日军巷战,激战3小时,夺回田庄台。翌日,张海天率部再与东北军护路队联合作战,包围了大洼车站。29日,日军第2师团主力经田庄台、大洼向沟帮子进攻,义勇军第22路齐献廷部与第34路刘春起(刘存启)部联合,沿途阻击、袭击,与敌激战3个多小时,迟滞了日军的前进,并毙伤其官兵80余名,缴获步枪107枝、迫击炮2门、机枪2挺。义勇军伤亡200余名。

  日军侵占锦州后,辽西义勇军进入了独立作战的新时期。他们乘敌立足未稳,立即进行袭击。第4路司令耿维周率部于1932年1月4日夜乘新民日军换防之机攻打县城,该部3000余人将县城团团围住,经过激战将城攻破,义勇军烧毁日本洋行,砸毁日本毒品商店,释放被关押的爱国抗日人士,共毙伤日军20余名,缴获步枪30余枝和部分军用物资。日军残部收缩在日领事分馆的高楼深院中,义勇军由于没有攻坚武器,未能攻破,天亮之后即撤回原防驻地。

  尔后,耿继周又联合第1路王显庭部、第20路金子明部等相继袭击了新立屯、彰武等地的日军据点。

  1932年1月7日晚,刘春起等部潜入锦西县城(今钢屯),袭击了驻防日军,并打开监狱释放了被捕的中国人,尔后撤回城西。9日,日军第20师团的骑兵第27联队长古贺傅太郎中佐率所部(仅1个中队)及配属的第73联队1个步兵小队向锦西城西进行“扫荡”,在龙王庙附近被义勇军包围。与此同时,留守的骑兵第27联队一部及由锦西返回锦州的第20师团的辎重小队,分别在城内和钱褡山附近也被义勇军包围,激战终日,3处日军先后被歼。古贺联队长和米井三郎大尉、星野大尉、石野中中尉、野口茂三中尉、松尾秀沾少尉及以下103人被击毙。义勇军仅伤亡30余人。日军哀叹“这是满洲事变以来最大悲惨事件”。

  24日,黑山附近的义勇军将支援日地面部队“扫荡”的1架飞机击落,独立飞行第10中队长花泽友男大尉亦被击毙。26日,张海天部2000人克复牛庄。第28路司令邓铁梅率部500人攻克凤凰城车站,毙敌数十名,获机枪2挺、迫击炮1门。27日,义勇军克复锦西,尔后又相继克复盘山等地。据当时统计,仅1932年1至3月间,辽西义勇军击毙日军联队长以下军官19名、士兵2000余名,缴获步枪700多枝、机枪15挺、炮15门、钢甲车2辆、汽车6辆,击落飞机3架。义勇军还采取积极行动,破坏铁路,烧毁敌辎重,使列车出轨,使前线敌军断粮。

  在辽南,1932年12月初,李纯华、邓铁梅、苗可秀组织了关门山会战。日军为了消灭活动在安东、凤城、岫岩地区的义勇军,不仅集中了该地区的大部兵力,还令驻旅顺的日本海军开到大东沟一带配合陆军作战。义勇军利用熟悉地形这一有利条件,采用袭敌侧背的灵活战术,击毙日军80余人,俘获30余名,获步枪700余枝、机枪8挺、迫击炮2门、山炮2门、辎重汽车14辆、无线电台1部。辽宁义勇军的抗日活动,使日本侵略者寝食不安。他们哀叹:“辽西各地匪军活动尤力,日满军屡次进攻,均不得手,现仍守原阵地,辽热边沿北宁线之匪军,声势尤为浩大……时向日军近逼……未可轻视。”

  活动在辽西、辽南一带的抗日义勇军除正面与敌作战外,还在各地袭击日军。1932年初,这种袭击发展到最高潮。此后由于日军疯狂“围剿”,敌我力量相差悬殊,义勇军后继无援,逐渐走向了低潮,最后退到热河一带。

  1933年春,热河抗战开始,张学良将退到热河的辽西义勇军编成2个军团参加作战:第1军团以彭振国为总指挥,由李芳廷、谢国忱、刘震东、李海峰、孙兆印等部编成;第2军团以王化一为总指挥(未到职),以李纯华为副总指挥(代总指挥),由项青山、张海天、郑子丰、殷援民等部编成。热河抗战失败后,李芳廷部退到多伦,不久投敌,李纯华部被孙殿英改编,余则溃散。

  辽东义勇军的组成及抗日作战情况如下:

  辽宁东部的抗日义勇军称为“辽东民众自卫军”,成立的时间较辽西为迟。1932年春,已投敌的于芷山部第1团团长唐聚五联络该团第3营营长李春润等辽东14县的军、警、民众于3月21日起义,在辽东树起了抗日的旗帜。

  4月21日,自卫军在桓仁举行誓师大会,群情激昂,爱国热情极高,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部,公推唐聚五为总司令,李春润、张宗周、黄宇宙为副司令,英若愚为参谋长(后改张毅),并令王育文组设辽东民众抗日救国分会,隶属于辽宁民众抗日救国会之下。所部共编有50路及20个支队,分驻于桓仁、通化、宽甸、辑安、临江、长白、抚松、安图、金川、辉南、柳河、新宾、岫岩、庄河等14县。

  辽东自卫军的组成,是以东北军中爱国官兵为中心,有警察、公安部队、自卫团、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等各阶层各民族的爱国群众及相当数量的有爱国思想的绿林豪杰。他们是在抗日的旗帜下自发联合起来的。自卫军成立不久即向通化开进。通化为辽宁东北重镇,日本在此设有领事馆。自卫军第16路孙秀岩策动通化公安局姜天中等率公安大队加入自卫军。自卫军于4月26日进驻通化。日关东军司令部抽调日本武装警察260余人编为1个大队,配属百余伪警,于28日向通化进攻。孙秀岩率部在城北设伏以待。30日,孙以小部队诱敌深入,在过河道子地区将日警包围于东山之上。日警多次突围,但均被击退,被迫转而求和,表示愿保护日领事及侨民离开通化城后不再进攻。5月9日,自卫军派部队护送日领事及侨民与日警会合后,日警撤离通化境。此役击毙日警官2人、士兵63人,伤其20余人。在此前后,第18路林振清部攻占了辑安城,第8路徐达三部控制了临江,第6路李春润部与第11路王彤轩、第7路郭景珊部收复了新宾。抚顺公安大队长王永成率部反正,编为第7支队。这样,连同早已控制的桓仁等地,辽宁民众自卫军开辟了以通化为中心的辽东抗日游击根据地。〔3〕

  辽东自卫军自起义至9月初,4个月内经不下百次的作战,除安东、凤城以外,辽东25县县城和广大农村完全由自卫军掌握。为统一政令、整顿吏治,唐聚五乃于通化组织辽宁省政府。唐于9月1日就任省政府主席职,委王育文等整顿内政,以原总部参谋长英若愚率领第15路赴抚松、安图、蒙江、桦甸等县宣抚民众,并与吉林救国军王德林部取得联络,结为犄角。9月中旬,唐聚五在通化召集各路、各支队司令开会,会议决定了进攻沈阳的计划,以期取得沈阳根据地,再发展进攻。为方便统帅指挥,遂将所属各路、各支队合编为7个方面军。各方面军的总指挥及任务如下:

  第1方面军,总指挥李春润(第6路司令兼),由新宾取千金寨,沿安奉路攻沈阳;

  第2方面军,总指挥孙秀岩(第16路司令兼),佯攻山城镇,牵敌于芷山,使其不敢进窥通化;

  第3方面军,总指挥王凤阁(第19路司令兼),由朝阳镇沿沈海路攻取山城镇,向沈阳挺进;

  第4方面军,总指挥邓铁梅(第13路司令兼),由凤城沿安奉路进入沈阳;

  第5方面军,总指挥张宗周(第15路司令兼),由宽甸攻安东,牵制日军,使不敢蹑邓铁梅之后;

  第6方面军,总指挥徐达三(第8路司令兼),设防于鸭绿江沿岸,扼老岭之险,以保通化之安全;

  第7方面军,总指挥刘景文(第50路司令兼),由盖平沿南满路进攻沈阳。

  自卫军决定进攻沈阳后即自行设立矿务局、兵工厂,制造枪弹。不料进攻计划泄露。日军于1932年10月11日集中4个师团的兵力分3路向自卫军各县发动进攻:西路由千金寨进攻新宾;南路由宽甸进攻太平哨;东路出朝鲜,渡过鸭绿江,直向通化。自卫军仓促应战。第1方面军第3路康乐三部和第37路丁育昌部攻克营盘、上夹河后拆毁沈海铁路30余华里,击毁敌装甲车1辆,毙日伪官兵300余人,获辎重甚多,但由于后方吃紧,停止进攻。此后虽有第5方面军张宗周部与日军血战太平哨,第2方面军郭景珊部大战日军于八道江,第3方面军王凤阁部与日军血战于金川、辉南,第1方面军李春润部与日军会战于新宾,第2方面军孙秀岩部抗敌于柳河,但由于日军兵力强大,各路抗日军分散孤立作战,缺乏援助而遭致失败。10月13日,新宾、柳河相继失陷。15日,日军进逼通化,辽宁救国会总部退至抚松,日机轰炸抚松,抗日义勇军弹尽粮绝。唐聚五于19日化装,带数人绕道前往北平;张宗周、王凤阁等部损失太重,决定化整为零潜伏各县;郭景珊、李春润、孙秀岩等率余部退出东边地区,转战他地。至1933年3月,辽东地区的自卫军分为两部:一部坚持辽东抗日,直到失败。李春润、王凤阁、苗可秀等在作战中牺牲。另一部则一直坚持到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很多人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编入抗联队伍。转移到辽西、热河地区的辽东抗日义勇军在1933年春热河抗战时,被张学良编为第3军团。唐聚五任军团总指挥,张宗周、郭景珊为副总指挥,辖郭景珊(兼)、丁育昌、陈砚田、马星恒4个梯队。3月,张学良被迫出国后,该部被强行改编为庞炳勋第40军补充团,由于受歧视,许多官兵潜逃,队伍瓦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