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川军

第12章 狼狈逃跑

     1937年11月5日,阎锡山、黄绍竑逃离太原,川军总司令邓锡侯遇埋伏,险遭俘虏。

  11月4日中午,黄绍竑听说日军已冲过寿阳,赶紧打电话给阎锡山,要他立即调部队过来增援。阎锡山说,忻口方面也在激战,伤亡惨重,快要顶不住了。正在这时,电话线断了。

  午后,黄绍竑又接到阎锡山打来的电报,叫他立即同孙连仲一起赶到太原,召开高级军事会议,研究部署太原防守。黄绍竑立即通知孙连仲,孙说他刚得到阎锡山的直接通知,马上就出发。

  黄绍竑赶紧叫随行人员收拾物品,把指挥部转移到榆次附近的鸣李村,还让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直接往榆次以南转移,而不是向北去太原,他自己在一个警卫班的护送下继续赶路。

  黄绍竑赶到太原绥靖公署会议厅时快五点钟了,孙连仲和参谋长金典戎已抵达,负责指挥忻口战役的卫立煌、山西省主席赵戴文和几位晋军高级将领和参谋长也已经在座,但他注意到没有通知川军方面参会。

  “你来得正好,大家都在等你呢,会议开始。”阎锡山见黄绍竑推门进来,赶紧招呼道。

  “现在东线很危急啊!”黄绍竑着急地说。

  “就是,北线也差不多,所以我才急忙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你先喝口热茶吧。”阎锡山说完把侍卫刚刚送来的茶杯递上前。见黄绍竑猛喝了一口茶,阎锡山接着说:“太原不但是山西的省会,还是整个第二战区战役成败的标志,并且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同蒲线的防御,对西安、武汉和四川的安危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死守。这既是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也是蒋委员长的命令。我的考虑是,北线和东线的部队都迅速撤下来回防太原。忻口方面退下来的部队,一部分据守太原北郊的既设工事,一部分据守汾河西岸高山工事;从娘子关撤退的孙连仲部,据守太原以东的高山既设工事;川军撤到太原城南的狄村集结,作总预备队;以傅作义部死守太原城。以上方案,不知诸位认为怎么样?”

  “具体怎么守法?”黄绍竑问。

  “北路和东路部队都撤退到太原城下,凭借城外的坚固工事和坚固的城墙,进行死守。”阎锡山解释说。

  “城外哪有坚固工事啊?我怎么没见到过呢?”黄绍竑问。

  “有!工事修得很隐蔽,外面不容易发现。”阎锡山不无得意地笑道。

  “是吗?前线部队撤下来,来得及进工事不?”黄绍竑问。

  “应该没问题。”阎锡山回答说。

  “我担心来不及哟。你没看到城里城外有多混乱!弄不好,部队还没来得及进入阵地,就全被冲垮了。”

  卫立煌和孙连仲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忻口防线是准备了很久的,眼下仓促准备太原防线,已经来不及了。

  但阎锡山仍坚持原计划,他强调,必须要节节退防,确保太原城内构筑好城防工事,并让还没来得及转移的物资转移出去。

  黄绍竑再次表示担心来不及了。

  “我任命傅作义为城防司令,你知道,他是守城名将。加上太原城内粮草和弹药准备充足,估计守一两个月没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城外的阵地配合抵抗,傅作义一支部队很难守得住太原孤城。”阎锡山解释说。

  “傅作义是防守名将,这我知道,但我们现在的对手是机械化装备的日军,不再是内战时候的一般军阀部队。”黄绍竑说。

  “傅作义也很有对日防御经验,我相信至少守半个月应该不成问题。”阎锡山很有信心地说。

  “我还是担心前线部队来不及进入城外阵地。我觉得,最好还是让前线部队向两侧山地稳步退却,依托山地,和守城部队一起牵制敌军,免得大量兵力集中到太原城内外,容易遭到日军飞机和炮火的集中轰炸。”

  “那辛辛苦苦修建的阵地,岂不白白送给鬼子啦?”阎锡山反问道。

  “阵地方向是朝外的,鬼子拿去也没什么用。”黄绍竑争辩说。

  “怎么没用啊?一旦那些阵地被鬼子占据,我们就很难从城外再夺回来了。不行,工事绝不能留给鬼子!这事不用争了,在通知大家来开会的时候,我已经给前线部队发出了退守太原的命令。”阎锡山摊牌说。

  “你!唉!那还说什么啊?赶快捡要紧的说吧,让大家赶快回去指挥部队,不然就全乱套了!”黄绍竑非常着急。

  “好!就这些,该说的都说了。散会吧。”

  “你!”黄绍竑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四下一看,下面的将领都睡着了。原来,卫立煌和孙连仲两方参与议论了一阵之后,见晋军将领都缄口不言,也逐渐不说话了。争执到午夜一点钟,仍然相持不下。这时,早已疲惫不堪的将领们已相继入睡了,两人的随行参谋也昏昏欲睡,对两人的争议不知所云,只是咬牙没睡着。整个会场上最后就只剩下阎锡山和黄绍竑这两个一正一副的战区司令在辩论。

  “与会将领还不知道结果呢。”阎锡山的一个参谋提醒说。

  “手令已经下到前线去了,不管他们,让他们就在这里睡一夜吧,他们实在太累了,难得这样好好睡一觉。我们走。”阎锡山轻声说,说完就带着自己的三个参谋长轻轻离开会议室。

  黄绍竑还在屋里发呆,琢磨着整个事件和如何向南京方面报告,忽然电灯灭了。随行参谋赶紧揭开身后的黑窗布向外望,整个太原绥署漆黑一团。黄绍竑突然有一种不祥之兆,赶紧和参谋一起摸出会议厅,问警卫是怎么回事。警卫们大都在昏睡,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只是看到整个太原城都停电了。

  黄绍竑遇到了他自国内战争和抗战以来从没遇到过的狼狈情形,赶紧摸到电话室,给蒋介石侍卫室主任钱大钧挂电话,报告这边的混乱情形。

  钱大钧问他估计太原能守多久,他回答说很难说。

  黄绍竑摸到绥靖公署大门旁的停车场,他来时坐的那辆车不见了,也没看见其他汽车,想去找和他有点交情的傅作义想办法找辆车,又不知道傅作义到底在什么地方。随行副官劝他还是先出城,免得被困在城内出不去。黄绍竑一听,觉得有道理,赶紧令警卫排护卫大家摸向南门。

  一行人好不容易摸索着出了城,来到南汾河桥,远远看见不宽的桥面已被进出城的车辆堵满了。出城的车装满各种东西,和进城的空车各不相让,越堆越多,乱成一团,后边一些的司机趁机在车上呼呼大睡。

  黄绍竑担心这样相持下去,白天日军的飞机一丢炸弹,就全完了,赶紧带着卫士出面指挥交通。他挤到车群中间,爬到一辆空卡车上,前后眺望了一下,高声喊道:

  “我是第五战区副长官黄绍竑,刚刚和阎长官开会完毕出城。你们这样互不相让,挤作一团,堵住城门,是非常愚蠢的!要是天亮了,鬼子的飞机来轰炸,一个都跑不了。现在,我命令,进城的空车全都往后退,一直退到大桥后面的空地上去,让装满东西的出城车辆先走。谁不服从命令,就地正法!”

  司机见黄绍竑身穿将军制服,又有带机枪的警卫排护卫,不敢不听,加上守桥士兵的驱逐,逐渐向后退,车群得以松动,逐渐能够通行。

  黄绍竑见车群已经能够通行了,就拦住一辆退到车外的卡车,令司机开往寿阳方向。汽车启动后,一个参谋叹息到:“总算出城了!”

  黄绍竑说道:“乱七八糟、一塌糊涂!我们倒是总算出来了,太原却完了!还不晓得孙连仲和卫立煌他们能否赶回去布防呢!川军方面没有人来开会,情况更危险。”

  和黄绍竑一行相比,在会议室睡着了的孙连仲等人出城时的情形更狼狈。

  天快亮的时候,他们的随行卫士发现大院里的人都逃得差不多了,还不见自己的长官出来,赶紧摸进来会议室来找。众将醒来,见情形不对,连忙摸向城门。

  到了城门,远远看见大门已经半封闭,设置了工事。一行人来到城门下,被守卫拦住,说是上峰有令,城内军人一概不能再出城。

  孙连仲等很是着急,一再强调自己得立即赶到前线去指挥部队回防,守卫就是不开门。最后,好不容易与傅作义通上电话,才让门卫放行出城。

  出城后,一行人沿着公路摸索了很远,才拦到一辆回城去拉东西的空车,连哄带威胁地叫司机给他们开车。卡车一路往前开,一行人一路咒骂昨晚的会议和阎锡山、黄绍竑两位指挥官。

  黄绍竑等前往太原会议时,王铭章正指挥122师和124师逐次撤离松塔战场。由于日军咬得紧,川军伤亡人员又多,没有人救护和掩埋,另外还要兼顾掩护铁路沿线的友军撤退,川军部队处境艰苦。好在由于王铭章极力约束,主力部队还没至于像孙连仲部那样慌乱。

  直到11月4日深夜,部队撤到一条河前,对岸有一个村庄。河有些宽,不知深浅,周围看不见有船,先头部队见村庄里没有什么动静,正在犹豫怎么过河,王铭章率师部抵达。

  王铭章急于赶路,非连夜涉水过河不可。他自幼水性很好,人又健壮,不畏寒,二话没说,脱了外衣、外裤,就往河里走,亲自涉水试探,几个水性好的警卫赶紧跟上。

  结果,河水仅齐腰深,只是冰冷透骨。王铭章下令官兵们三人一组,相互搀扶着过河。

  很快,河边的村庄开始有狗叫。没过多久,就有老乡开门出来察看。老乡远远看见是自己的军队,还有不少伤病员,就纷纷出来帮助背伤员过河,川军很是感动。

  孙连仲一行所乘卡车刚进入榆次境内,还没赶回指挥所,就看见不少人在向太原方向溃逃,并且主要是自己的部队。孙连仲赶紧下车,就近拦住一群人询问:“怎么搞的?怎么一下子都退到这儿来了?”

  士兵见是自己的长官,心有余悸地说:“报告军长,昨天下午您到太原去开会后不久,阎长官的传令兵就来下令,限部队于5日全部转进到太原东郊阵地去。由于您临走前又没有交代,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在寿阳的部队已经撤完了,先前撤到榆次的部队也在撤了,撤得很乱,简直就是大逃命。”

  孙连仲大骂了几句,说今天怎么可能来得及过去布防啊?再说,太原都已经封城了,我们退到城下去又有什么用呢?不全都自动成了瓮中之鳖吗?传我的命令,别管这个时限,大家千万不要乱,尽快找到自己所属的部队,有秩序地往太原南郊山地既设阵地逐次撤退。他连川军也顾不上问,就叫卫兵赶紧往指挥所开。

  车到指挥所时,副官和几位将领正在指挥搬家,还在商量安排哪些人留人下来等孙连仲,等多久,如果等不到又怎么办。孙连仲很是哭笑不得,又大骂了一通,令众人接着搬家,但目标不是太原城郊,而是太原以南太谷方向。

  孙连仲叫人去找另外几个将领,通知他们一定要稳住部队逐渐撤退,然后赶到汾河西边的太谷县去和他会面。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起先前和邓锡侯商量好的在铁路南侧掩护他们的王铭章所部川军,叫人赶紧去通知川军做好向太原以南转进的掩护工作。

  王铭章正在为已无法按阎锡山要求的时间抵达太原城郊而发愁,突然得到孙连仲传来的阎锡山先前的转进地点和时限作废、改为负责掩护友军部队向城南山地转进的命令,大大缓了一口气,随即指挥部队稳住阵脚,一边掩护友军撤退,一边收容被打散的部队。

  就在黄绍竑和孙连仲狼狈逃离太原的时候,接到阎锡山命令后正在往太原方向回援的邓锡侯一行人,还有更狼狈的遭遇,邓锡侯本人甚至一次差点被日军炸死,一次差点被击毙甚至活捉。

  11月5日上午,邓、孙一行正在榆次东南十多公里的长凝镇休息,45军第127师师长陈离和旅长陶凯率领379旅从后面赶来。

  孙震一见到陈离和陶凯,就向他打听王铭章和41军的情况。陶凯说,他和122、124师分手的时候,两个师都与日军保持接触。大家估计王铭章他们还在前方没撤下来,都很担忧。

  陈离说,在路上听说,孙连仲的部队也已经全部退过寿阳,进入榆次境内,但仍在日军包围中。大家对41军的处境更加担忧。

  大家正在交换情况,突然飞来一架日军飞机,众人赶紧趴下隐蔽。飞机在镇上盘旋了一会儿,朝着邓锡侯他们这群高级将领呆的院子投下一颗小型炸弹。有几个人眼睁睁看着炸弹从天而降,却不敢乱动,只得闭了眼等爆炸声。过了一会儿,没有动静,抬起头来问。警卫报告说,是枚哑弹,就落在大院外侧墙脚下。众人连声说侥幸。

  日机走后,众人心有余悸地继续分析敌情。突然,有警卫进来报告,抓获一个为日军做间谍的白俄便衣,从他身上搜出手枪和日本印发的折叠式便携军用地图,还有一个望远镜和给日军飞机发信号的小圆镜。

  邓锡侯打开军用地图一看,画的是石家庄到娘子关一带,很详细,包括邓锡侯、孙震在内,川军官兵没有人见识过如此详细的地图。由于上面没有太原一带的详细地图,大家也没想太多,只是估计刚才就是这个家伙把日军飞机引过来的,下令将他处决了。

  邓、孙看看已经不能按时赶到狄村了,周围情况又越来越复杂和危险,下令就地休息半天,待日落后再开始行动。官兵们一边依托镇内建筑和竹林躲避敌机空袭,一边等待41军的部队。

  休息没多久,警卫值日官进来向邓锡侯报告:“报告总司令,门外来了十几个八路军骑兵,都一样装束:背斗笠、穿草鞋、腰挎短枪。有一个说四川口音的,说叫朱玉阶,想见总司令,这是他的名片。”

  “哦?朱玉阶,好!大名鼎鼎的八路军朱德总司令来了!这可是平型关大胜仗部队的总司令哟。王副官,你马上跑步迎接。”邓锡侯高兴地对副官王席儒说,随即站起来对屋里的人说,“走!我们都到大门口去迎接!”

  “玉阶兄,久违了!欢迎!欢迎!”一群人来到大门,邓锡侯快步上前和朱德握手问候。

  “晋康兄,你好啊!我听刘伯承和林彪的部队都说在附近碰到我们四川家乡的部队了,特意赶过来拜访。快二十年没见面了,你见老了哟!”朱德笑道。

  “彼此,彼此。”邓锡侯笑道。

  原来,邓锡侯跟朱德在护国战争期间就已经相识,日后又多次打交道,但也是很久没见过面了。前几天在西安的时候,周恩来在赵渭宾来访之后回拜邓锡侯时,邓锡侯还向周恩来打听朱德的情况呢,两人突然在前线相见,很是惊喜。

  “各位,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字玉阶,是我们四川仪陇县的老乡,以前蒋委员长重金悬赏的‘朱毛红军’匪首。”

  大家都笑起来。朱德笑道:“现在我们终于成为出生入死的救亡战友了。”

  “正是,正是!朱老总大驾光临,我们蓬荜生辉啊!大家欢迎!”邓锡侯热情地说,带头鼓掌。

  众人热烈鼓掌欢迎。

  “过誉了,过誉了。听我们的同志讲,咱们川军虽然装备简陋,还穿着单衣草鞋,却比中央军和其他友军勇敢多了,已经在附近打了好几盘硬仗,娘子关和平定之战都打得很顽强,连我这个老乡也脸上有光啊。”

  大家一起爽朗地笑起来。待邓锡侯把孙震、陈离等重要官员介绍之后,朱德把随行的丁玲等也介绍给川军将领认识。

  邓锡侯招呼大家到屋里坐,朱德赶紧止住说:“现在战局危急,周围情况非常复杂,来不及坐下细谈,我就开门见山了。这次赶过来,一是想跟晋康兄和各位见个面、打声招呼,另外就是专门告诉各位,我们获得情报,现在娘子关被日军完全突破,整个石太线从娘子关直到太原后路全线告急,阎锡山的司令部已经迁出太原,撤往南边的交城方向去了,黄绍竑的指挥部也已经向太原以南转移了,留下傅作义部负责太原城防,太原城已经封门戒严了。”

  “哦?形势这么危险了?我说怎么到处都乱哄哄的。”邓锡侯吃惊地说,他和众川军将领都感到震惊。

  “是的。第二战区的任务已经发生变化,下达给东线各部的任务,是迅速回防太原。我们路过这边,得知你们在附近,特来通知。”

  “谢谢!非常感谢朱老总专程送来这么重要的情报!先前阎锡山派的传令兵,只叫紧急回防太原北营,没想到情况已经如此严峻。”邓锡侯连声说。

  “嗯!就是太突然了!大家要赶紧回防太原,做好决战准备。石太线上的日军主力部队,是从石家庄方向打下来的,兵力很强,装备比川军好得多的中央军和西北军都挡不住,你们要注意保存力量,注意躲避日军飞机。现在川军后方已没有我国的战斗部队了,这一带很危险,随时可能被日军包围,建议诸位尽快离开这里,抓紧向太原城方向转进。”

  “另外,”朱德又说,“正太线已经被炸断,火车不通了,前方有小道比较近,但不好走,机动车不能用,要抢时间,只能骑马走。各位,很抱歉,我得赶紧指挥部队回援,不能在这儿久留了。”

  “那好!我也不多留你了,我们马上研究行动方案,请你也多多保重,以后还得向你当面讨教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呢!”邓锡侯感激地说。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朱德谦虚地说,随即跟邓锡侯和孙震握手告辞:“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邓锡侯和孙震不约而同地说。朱德一行随即骑上马飞驰而去。

  送走朱德后,邓锡侯赶紧跟孙震、陈离等会商,决定由集团总部警卫营营长刘止戎率警卫营手枪连护送邓锡侯和部分集团总部人马,朝朱德去的方向先抄小路火速赶往阎锡山指定的北营、荻村去,先一步到那儿踏看地形,以便主力部队赶到后能立即进入阵地。总部其余文职人员和孙震一起,随大部队前进。

  于是,邓锡侯一边命人寻找向导,一边叫陈离去调几匹战马。陈离所部王文拔团很快把马匹送来,但找向导却不顺。官兵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说很难懂的山西话的老乡,解释了半天,那人才愿意带路。

  “白天走很危险,要不还是晚上大家一起走吧。”临分手时,孙震再次建议说。

  向导赶紧说:“这一带小路我很熟,如果走得快,不遇到鬼子轰炸,明天上午准能赶到北营。”

  邓锡侯估计走小路不会遭到轰炸。就说:“时间太紧了。我们人马少,目标不大,遇到日军或敌机,可以灵活应付。”邓锡侯坚持说。

  临行前,孙震为安全起见,又补加派了一个手枪排殿后。

  11月5日傍晚前后,孙连仲的部队陆续撤到了太原南郊。先到的人在周围到处找阵地,怎么也找不着,一直找到城下,还没见着。

  这时城门已经紧闭,傅作义的部队不清楚阵地的事情,更没人出来给孙连仲的部队指引工事位置,日军飞机又来轰炸,以致部队纷纷退向山地一带到处找。

  最后,还是从城内用箩筐放出来一个人带路下,才在城郊灌木丛中找到一个工事,又在不远处找到工事的门,那个门又是铁板的,上了锁。折腾了一会儿后,有人正准备用手榴弹炸门,突然有人高喊日军来了。大家正惊恐失措,又传来孙连仲的命令,叫他们赶紧往西南边的山地方向撤,众人拼命逃跑。

  与此同时,邓锡侯一行朝着先前朱德他们去的方向往前走了不多久,走在前面的警卫连战士报告说,向导发现路边有一个奇怪的纸盒盖,上面画了一个箭头指向前方,还并标有外国文字。他拿给骑马跟在后面的副官王席儒。王席儒不认得,就送给邓锡侯看。邓锡侯看了一下,也不解其意,就把它扔了,提醒部队小心一些,继续前进。

  11月6日上午9点钟左右,通宵夜行的队伍正感到疲乏不堪,看见前面有一个镇,远远看去里面没人。向导说是南畔村。他们在向导带领下一直走进村里,有士兵发现前面有人影晃动。

  大家正要停下来脚步细看,前面的包谷秆后面突然伸出枪来,顿时枪声大作。

  原来,朱德一行顺利通过不到一个时辰,日军搜索部队就来到这个村子,他们就把这个村作为据点,一边在村里部署工事,一边派出奸细四处侦察。那个向导正是奸细之一,他见邓锡侯等人似乎很重要,卫兵又不多,就决定引诱过来歼灭。

  邓锡侯先前还以为是八路军,在后面高喊不要开枪,但话音未落,对方竟然发步兵炮攻击。炮弹一下子就把王席儒的马炸死了,他身旁的高参、李明远当即身亡。

  混乱之间,向导企图钻入竹林逃跑,被刘止戎开枪击毙。

  邓锡侯赶紧下令前卫连还击,警卫排掩护他迅速后退。邓锡侯骑着马跑到一个壕沟前,正要跃马过去,一枚炮弹落在附近,马受伤失足,邓锡侯一下子就掉进泥潭中,脚被扭伤。他连声叫苦:“完了,完了,今天栽这儿了!”

  从后面赶来的王席儒赶紧和卫兵一起把邓锡侯拉起来,背着冲出枪炮火力网。

  邓锡侯一行脱离火炮射程后又走了几里路,见到一个被日军轰炸毁坏了的村子,经侦察,村子里面空无一人,十分荒凉。这时,手枪排的战士已经伤亡过半。看看时间已经快到深夜,邓锡侯料想日军不会追击过来,就和随行官兵忍着饥寒在土炕上蹲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在南畔村走散的部分官兵陆续找过来。他们向邓锡侯报告说,正在不远处休息的八路军部队听到交战声,赶过来从后面拖住了日军。日军本身人数也不很多,不敢追击,众人才得以脱身

  回来的人还告诉邓锡侯,八路军告诉他们,正太线溃败很快,日军已经冲到太原城脚下了,叫他们赶快回去告诉长官不要再按先前计划的路线走了,只能从榆次南边和西边绕道前进。

  不久,孙震和王志远旅长率124师大部队赶到。124师是刚刚赶到长凝镇的,孙震因念着紧急回援太原的命令,又担心邓锡侯安全,没让他们驻扎就继续开路了。127师部队则负责殿后。

  至此,邓锡侯一行才彻底脱离困境。他当即表示,以后把每年11月6日作为自己抗日遇险纪念日,永志不忘日寇侵华之仇。

  邓锡侯、孙震综合分析遇险情况和红军两次转告的情报,估计前方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赶紧派人往榆次和太原方向侦察。没多久,侦察员先后回报说,榆次和太原方向都已出现日军。大家断定已不能再按阎锡山的命令向北营和狄村前进了,只有沿着铁路西面向太原南方转进最为妥当。

  最后,孙震提出集团总部先在警卫营护卫下向南转进,以41军124师370旅吕康部为后卫,继续与敌保持接触,逐次向南撤退。大家都觉得这样处理很好。邓、孙即率同部队沿着榆太铁路以西向祁县、平遥方向转进。

  11月7日中午,122师在榆次北面的郭村与127师会师。两架敌机在部队头上盘旋了一会儿,扔下几枚炸弹,继续向太原方向飞去,川军没有人员伤亡。没过多久,太原方向隐隐传来猛烈轰炸声。

  “日军已经开始进攻太原了。”赵渭宾判断说。

  “就是!”陈离说。

  “我们得快速前进,不然就来不及了。”王铭章说。

  “好!我们的战斗力完好,还是我们走前头。”陈离表示同意。

  “谢谢!小心一些。”王铭章提醒说。

  127师斥候部队正沿太榆公路向北急行,突见一队人马从对面远处开过来,双方赶紧向道路两侧埋伏。

  指挥官拿出望远镜看,原来也是穿着川军服装的部队。派人往前观察,认出竟然是124师的。原来,这是邓锡侯和孙震率领的部队,斥候部队正是124师。

  王铭章和陈离二人闻讯,赶紧上前会师。邓锡侯叫王铭章先令部队就地休息。他对王铭章和陈离等说道:“陈离、之钟,原来是你们啊,太好了,这下我们22集团军终于大会师了。昨天上午我在南畔村遭到日军伏击,要不是警卫营拼命和八路军游击队及时相救,我就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两人连声说:“太危险了!邓司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但愿如此。不过,这样的大难最好不要再遇到了。”邓锡侯心有余悸地说。

  “既然南畔村上午已被日军占领,更前方的北营必定早已沦陷,原定到太原南面北营集结的计划显然行不通了。我们赶紧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办法。”

  大家赶紧研究地图。最后还是觉得集团总部先前确定的向南转进路线最佳。大家最后以在场所有高级将领共同表决的方式确定,以祁县、平遥作为初步转进目标。王铭章所部122师接替124师为集团军斥候部队,继续保持与敌接触。

  众人从侦察结果得知,从太原到潼关的铁路沿线,和铁路以西的公路交通干道撤退的部队很多,十分混乱,就进一步决定取道铁路和大路之间的小路南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