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睡狮怒醒

  对于宋哲元送来的“秋波”日军一律采取断然不理不睬的极其冷漠的态度。他们的野心很大,很贪,巴不得一夜间实现侵吞华北的罪恶目的。

  平津的局势不可遏制地趋向恶化..

  印着太阳旗的飞机投入华北上空。7月21日飞机结队在北平上空盘旋侦察、示威。同一时间,大批日军抵达丰台。

  22日,日军飞机50架飞抵天津。地面上的机械化部队被秘密地输送到华北。

  也是在22日这一天,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日本政府报告:已命令部队完成在宛平地区作战的准备,并进入有利地形。

  这时候,南京国民党中央获得准确情报:除关东军增援部队外,尚有日军8个师团计16万人正在来华途中;驻天津的日军以40辆载重汽车往丰台运送军火;此时,集结于平津的总兵力已达6 万人以上。其第一支运输船队在塘沽卸下10万吨军用蒋介石从庐山匆匆赶回南京。庐山别墅里的藤椅上还留下了那把芭蕉扇,他确实走得太匆忙了。

  从机场到他官府这一段路,他来回往返的次数记不得有多少回了,唯有今天他感到太漫长。局势急剧恶化这是他预料中的事,但是当构想中的描述变成事实时,他仍然觉得突然,措手不及,以至在他的办公桌前坐下后,他还不知道是到了什么地方。

  一连两天,蒋介石每天都要几次电促宋哲元让其报告与日军谈判的进展情况。这个宋哲元,火势都蔓延到屁股底下了,他怎么就不着急呢?蒋介石很迷惑。

  宋哲元有自己的一本帐,心里堵着一股不算大也不算小的气;你在庐山的谈话不是蛮慷慨激昂吗?我们哪有你站得高看得远!华北前线情况复杂你又不是不知道,好人你当了,两头受气的是我宋哲元..

  他坐在自己的屋里生闷气,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眼前这棘手的事情。

  正好,南京又一次来电促他报告与日军谈判达成的协议与落实情况,他顺水推舟,忘掉了心中的烦恼,回电蒋介石、何应钦:

  因双方屡次冲突,报告迟至今日。中日协议的内容为:(一)29 军代表对于日本军队表示遗憾之意并对责任者处分以及声明将来负责防止再惹起此类事件。(二)中国军为日本在丰台驻军,避免过于接近易于惹起事端,不驻兵于卢沟桥城郊及回龙庙,以保安队维持其治安,(三)此事件认为多胚胎于所谓

  蓝衣杜、共产党、其它抗日系各种团体之指示,故此将来对之求讲对策,并且须彻底取缔。

  蒋介石阅罢电文,沉思良久,似有新的想法产生。他指示陈布雷:明日开会。

  23日,蒋介石召集军政负责人开会,讨论宋哲元电报中呈示的在平、津中日双方达成的协议。会开得还算顺利,取得一致意见。会后,蒋介石立即电复宋哲元:

  (一)来电所报告之条件如已签字,中央愿予以批准,表示共同负责。(二)如果尚未签字,中央有两点意见补充:甲、第37师撤离宛平县应为暂时性的;乙、对于共产党的镇压及其它排日团体的取缔应由中国自行决定。

  不能说蒋介石就完全批准了冀察当局与日军达成的协议,因为毕竟还留了个“尾巴”。

  国民党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加紧作战准备。

  第10师、83师开石家庄转往武强、献县一带集中;

  第25师、17师开抵石家庄集中;

  蒋介石致电宋哲元,不同意拆除北平城内防御工事,要求29军“刻刻严防,步步留神,匆为所算”;

  23日,国民政府做出决定:宣布了“惩治汉奸法”;准备设置“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派出大员去石家庄主持工事构筑。

  随着战争的逼近,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仿佛划根火柴满世界“嘭”一声都会起爆。

  蒋介石并没有“退坡”的意思,他唱出的高调仍在加码,加力。不过,他半竟是一个满脑子算计着的“铁腕人物”,在这一片“备战”的杀声里,他对卢沟桥事变的和平解决作了最后一次“回旋之想”:23日军政大会之后,他在私下对大员们透露,宋哲元的对日妥协并没有超出他们自己期望的界限。于是,他追认了冀察当局11日同日本签订的“秦—松协定”。

  至此,南京政府在对待宋哲元对日态度上保留的那点“尾巴”彻底割掉了。

  蒋介石大概无论如何也没有预料到,他退了这一小步、日军却进了数十里。

  24日,他电令驻日大使许世英晤见日本外相广田,要求日本政府和平解决中日争端。不料日方的答复强硬且带几分嘲讽:

  “今后为军人对军人交涉,非外交当局时期。”

  蒋介石听了,一惊,不知是懂了,还是有所醒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