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抗日战争书籍

睡狮怒醒

十一

  森林没有背影。云彩遮不住阳光。这些日子,日本东京的天气因为阵阵海风反而变得比北平还燥热,沉闷。海滨的游泳人比往年少了许多。海水寂寞地漫上了滩。错位..内阁会议举行之前,依例要先召开五相(首相、外首、陆首、海首和藏相)会议。

  1937 年7 月11 日上午11 时30 分在首相官邸召开的这次五相会议就是一个议题:就日军参谋本部提出的关于增兵中国华北的方案统一认识。

  读者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

  这时候,在北平的日方代表今井武夫正兴致勃勃地追到南苑机场见了已经登机准备起飞的日军桥本群参谋长,告诉他:中日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

  我们将这个几乎与日本五相会议同时发生的镜头“定格”在这里,两相对比,不仅能看到日本帝国那虚假的诚意,更可以看到他们的奸诈和卑劣。

  刽子手在行凶之前几乎无一例外的脸上要挂着狰狞的笑五相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陆相杉山元的态度十分强硬,他完全可以坐着陈述自己的意见,但是,他站起来了,且手舞足蹈,用一种咄咄逼人的口气说:

  “为了确保中国方面实行道歉和必要的保证,我们必须火速以关东军及朝鲜军准备好的部队增援中国驻屯军。同时,也要从国内抽调必要的部队迅速派往中国华北。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说到这儿,他示意让参谋本部的人宣读了增兵华北的那个方案:从关东军抽调二十旅团;从朝鲜军抽调一个师团;从国内抽调五个师团(目前暂用三个师团和十八个飞行中队)。海相对杉山元的意见投了反对票。他也站了起来质问:“动员这么多的部队进入华北,如果做了动员,没有必要派兵怎么办?”杉山元回答说,“这,你可以放心,根本就不会有那样的事情。”首相和外相也认为海相的看法不无道理。杉山元等人经过杜撰、扩大,又提出一个问题:“驻扎在华北的军纪凌乱的中国军队在肆意地屠杀该地区的日本商人和侨民。”为了证实自己的谬论,他们竟然拿出了血淋淋的例证。正是这一依据激起了与会者的公愤并带来了这样的结果——参谋本部的出兵方案得以通过。

  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红口白牙地说过“只要我活着就别想有一兵进入中国”这番豪言壮语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也同意向中国派遣援军的原因。就连不久前还保证过维护国际道义的首相近卫在这次会议上也同意了向另一国大量出兵。但是,近卫的私人秘书牛场友彦透露说:“鉴于陆相保证这只是一次制止局部战斗的军队调动,近卫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就点头了。”

  的确,当时通过的出兵方案是有这样的所谓制约条件的:必要时实行派兵。但应只限于保护侨民和中国驻屯军的自卫安全的必要时才实行动员;动员国内部队只能理解是当前准备性的打算。

  会上,根据内阁官房长官风见章的提议,将“卢沟桥事变”改为“华北事变”;这位长官还有个建议:将向华北“出兵”改为“派兵”,也被会议采纳。

  绝不仅仅是几个字的改动,它标志着卢沟桥事变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升级的缺口一旦打开。很快就呈现着蔓延、泛滥之势,日本帝国一天一个态势地向全面侵华战争发展。

  下面,我们用时间排队来透视日寇是怎样搞“战争升级”的7 月11日15 时20 分,日本内阁召开全体会议。五相会议的决定在内阁会议获得通过,并议定:“要举国一致来处理事件”;

  7 月11 日16 时,首相近卫、日军参谋总长载仁和陆相杉山元,到叶山皇室别邸见驾,上奏华北派兵事宜,请天皇裁决,天皇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7 月11 日17 时15 分,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官参见天皇,上奏海军的用兵事宜,得到批准;7 月11 日18 时24 分,日本政府正式发表《关于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这个声明竭尽全力为他们的武装侵略行为进行无耻的辩护,声称。“一向与我合作负责华北治安的第29 军,于7 月7 日半夜在卢沟桥附近进行非法射击,由此发端,我不得已而与该军发生冲突。第29 军虽曾尽力和平解决,但7 月10 日夜,突然再次向我攻击,造成我军相当伤亡,而且不断增加其第一线的兵力..。他们对和平谈判并无诚意,终于全面地拒绝在北平谈判..

  “这次事件完全是中国方面有计划的武装抗日,已无怀疑的余地。..就帝国和满洲国来说,维持华北的治安,是很迫切的事,不待赘言,为维护东亚和平,最重要的是中国方面对非法行为,特别是对排日侮日行为表示道歉,并为今后不发生这样的行为采取适当的保证。由此,政府在日本内阁会议上下了重大决心,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立即增兵华北”。

  7 月11 日18 时35 分,日本参谋总长载仁向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发出“五十六号”命令。命令关东军急速派遣所辖的独立混成第1、第11 旅团主力、空军6 个中队、高射炮2 个中队、铁道第3 联队主力和电讯、汽车等部队各一部去华北、受华北驻屯军司令宫指挥。并命令关东军司令官在作战初期,于兵站、交通业务方面向中国驻屯军加以援助;

  7 月11 日19 时40 分,参谋总部又发出“五十七号”命令。命令驻朝鲜的第20 师团迅速开赴天津、唐山、山海关附近集结。同时命令第20师团长川岸文三郎,务须迅速到达华北,归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指挥;

  7 月11 日晚上,日本首相近卫为统一国内舆论,在自己的官邸召集了贵、众两院议员代表、财界实力人士和新闻界代表开会,他以按捺不住的狂热口吻宣讲了日本政府派兵华北的决议,阐明了政府的决心,要求各界理解和支持。

  在此,不能不提到近卫首相,他在极短的时间里以两副面孔出现,先后作出了几乎完全相反的两个决定。起初他坚决反对给华北派兵,眼下他竟然一反常态成了派兵华北的强硬派。这只能说明他对发动战争早就有充分准备和决心,是他用自己无法抹掉的实际行动撕下了蒙在他脸上的遮羞布。

  7 月11 日夜,参谋本部和军令部向各方面发出了准备命令,海、陆、空各军种都紧急动员起来了。海军军令部和海军省协商后,作出了相应的战争准备,并与参谋本部达成《陆、海军关于在华北作战的协定》,其指导方针为:“力求把作战地区限制在平津地方,在华中、华南不行使武力,但在不得己时,应保护在青岛、上海附近的日本侨民。陆、海军要协同作战。在执行本协定时,要极力避免干预第三国的事情。”对于作战任务,“协定”中规定:平津地区作战由陆军担任。海军负责运输和护卫,并协助在天津方面的陆军作战。在华中和华南由海军为主担任警戒。在上海、青岛附近,陆、海军以必要的兵力协同作战。

  此外,陆、海军还达成了《关于华北作战的航空协定》,在华北作战,空军力量主要由陆军担任,海军协助;在华中、华南作战,空军力量主要由海军担任。海军还强烈要求,战争波及华中和华南时,陆军派3个师团(最少2 个师团)到华中作战。

  华北平原上,青纱帐在灼人热风里碰碰磕磕地唱着歌。

  卢沟桥边,有人用泡沫堆砌起来的和平鸽正悄然地破裂..

  雨季未过,聚积在高粱叶槽里的雨水越来越多,沉甸甸的。叶儿在颤栗,它不是承受不了这超载的负荷,而是在向人们昭示它可以容纳更多。日本国里,到处被一派杀气腾腾的气氛所笼罩。

  原先的所谓对卢沟桥事件采取“不扩大、就地解决”的稳健派的论调一时间几乎绝声,打开东京每天出版的报纸,覆盖版面的基本上全是一个腔调:“以强硬的态度面对中国”,“中国军队又在卢沟桥非法射击”..一股空前的侵华狂潮已经在日本国内一日胜似一日的掀了起来。

  形势急转直下的变化,告诉人们这是无法避免的了:卢沟桥事变终于要变成一场规模巨大的侵华战争了!宇宙不会在嘈杂声中毁灭。一切事物都在按照合乎自己本性的规律在运转。没有想到吧,日本军界、政界高层集团里,也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反对政府发动这场战争。何人?山本五十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